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曹旭特

申港证券

研究方向: 房地产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660519040001,曾就职于国金证券、东兴证券...>>

20日
短线
6.25%
(--)
60日
中线
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3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4-27 21.98 -- -- 24.55 11.69%
26.25 19.43%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2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3亿元,同比增长6.4%;归母净利润为22.2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增长117.1%;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 事件点评:公司业绩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归母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我们认为公司不断提升经营质量与运营效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毛利率持续改善。 公司一季度营收稳中有进,持续夯实核心技术竞争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在外部复杂环境和新冠疫情双重挑战下,公司经营稳健,实现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运营商、政企、消费者三大业务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消费者业务呈现出持续放量的态势,消费者海外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近30%。 2022年Q1公司研发投入为46.98亿元,同比增长12.07%,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6.82%,同比提升0.84pct。我们认为公司持续加大研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全力构筑公司长期发展的护城河。 成本控制良好,毛利率持续改善。充分体现了公司优秀的管理能力。 公司2022年Q1毛利率为37.78%,同比提升2.34个pct,环比去年四季度提升6.84个pct,这主要是由于运营商业务毛利率提升所致。 公司三费费用率进一步下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7%、4.57%、0.19%,分别下降0.55pct、0.2pct 和1.25pct。 多元化业务布局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向世界500强。 运营商业务“固本”。国内市场公司深度参与5G 大规模建设,力争主力产品达到40%以上市场份额;海外市场围绕“大国大T 大网”,稳健经营。 政企业务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筑路者”,用ICT 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加大重点行业拓展力度,强化渠道竞争力,聚焦优势产品期望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坚定的发展消费者业务,致力于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态。持续发布有竞争力的产品,强化品牌投入和渠道建设,使其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 公司整合成立数字能源产品经营部,加强电源、IDC 等产品经营并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同时成立了汽车电子产品线,助力汽车领域智能化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12亿元、1501亿元、173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1.4亿元、96.1亿元、109.3亿元,对应PE 为12.67X、10.73X、9.4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投资放缓;疫情导致海外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东岳硅材 基础化工业 2022-04-27 12.72 -- -- 15.53 22.09%
20.35 59.98%
详细
有机硅行业龙头,布局上游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公司拥有 6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折聚硅氧烷约 28.2万吨/年),位居全球前五,国内市占率 13%。 目前具备从金属硅粉加工到有机单体、中间体以及下游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一体化能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后续将积极推进 20万吨/年有机硅下游产品深加工装置试生产工作。公司着手布局上游原材料,待所有规划建设产能完工后,将具备 33万吨/年工业硅原材料的供应,可保证 60万吨有机硅单体需求。 海外产能收缩&国内有机硅头部企业有序扩张,供应格局优化。海外有机硅单体产能将进一步收缩,全球产能占比不断降低。国内有百万吨在建+规划产能,集中在头部企业,预计 2025年中国境内有机硅甲基单体产能将超过 600万吨/年,约占全球有机硅甲基单体产能的 70%以上。虽然国内新增产能计划较多,但我们认为企业会根据市场供需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规划,新增产能集中进行投放的概率比较低。新增产能将增加头部公司核心原料中间体的供应量,提升成本优势,以及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占有率及行业地位。 有机硅需求仍具备极大潜力,未来 5年消费增速预计 10.9%。国内有机硅消费比例最大的是建筑、电子电器、电力和新能源、医疗及个人护理等领域。 未来 5年,除传统行业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外,光伏、新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建设、智能穿戴材料、3D 打印及 5G 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均为有机硅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预计 2025年中国聚硅氧烷消费量大约在 219.32万吨,2021-2025年年均消费增速 10.9%。 公司具备显著规模、成本、研发优势,充分受益行业景气上行。公司掌握 15万吨/年单体合成装置设计、运行技术,为单套产能最高的国产装置之一,生产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随着产能规模不断提升,燃料动力、直接人工、其他成本都将处于不变或下降阶段。在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及扩大产品应用范围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新产品开发,包括用于国防军工、医药、电子等领域的高端产品研发。研发投入比肩新材料公司研发投入,凸显公司成长属性。强大的研发储备助力公司各种新品不断投产,未来盈利能力随着新品的丰富会得到持续加强。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按照假设,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72.39亿元、84.74亿元、8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77亿元、25.5亿元和 25.81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9元、2.12元和 2.15元,PE 分别为 6.38倍、5.69倍、5.62倍。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化工品价格下跌
菱电电控 2022-04-26 98.01 159.98 216.42% 143.80 46.72%
183.85 87.58%
详细
菱电电控是内资汽油车发动机管理系统(EMS)领域的翘楚,在N1类商用车领域市占率第一,是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湖北省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中长期视角看,公司在以下两个方面仍有较大潜力:EMS从商用车进入近500亿的乘用车市场,在自主可控背景下实现对于外资企业的替代。 推进混动、纯电动、智能领域布局,打开全新成长空间。 公司是技术团队创业的典范,技术积累深厚,近期受行业扰动业绩接近谷底。 产品以发动机管理系统为核心,覆盖混动、纯电动、智能网联等多个领域。 技术团队创业,引进德尔福专家团队巩固技术优势,股权激励绑定人才。 成长迅速,18-21净利润CAGR173%,21年受行业扰动业绩触底。 发动机EMS:立足商用进军乘用EMS是发动机系统的核心部件,技术和产业化壁垒高,公司是少数实现技术突破的内资企业,产品在商用、乘用领域均有布局。 N1类市场份额60%,M1类仅1%,公司技术突破后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开发了GDI技术,可应用于乘用车领域,单车价值提升至2500元。 混动、纯电:开辟新空间混动领域开发48V微混、P2结构混动、增程式混动等多种技术。乘用车领域GDI和PFI等技术在手,商用车领域有望依托新排放实施扩大优势。 纯电领域完善MCU、VCU等多种产品,建立了一体化供应能力。经营策略上以技术含量更高、毛利更高的VCU为主,业务已经覆盖多数商用车企。 投资建议:基于上述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4亿元、12亿元和1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2.4亿元和3.2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2.7元、4.6元和6.3元,对应PE分别为37X、22X和16X。 公司是发动机EMS领域的稀缺自主标的,商用车领域已经取得成功,乘用车领域国产替代潜力巨大。综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022年给予公司35倍PE的估值,合理股价为160.3元。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客户拓展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汽车混动化不及预期。
百润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4-26 23.80 32.62 63.51% 23.23 -2.39%
33.13 39.20%
详细
事件:2022年4月25日晚,公司发布21年年报及22年1季报: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5.94亿元(同比增34.66%),实现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增24.38%)。 21Q4单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8亿元(同比增12.97%),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降32.41%)。 22Q1实现营业总收入5.39亿元(同比增4.14%),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降29.94%)。 业绩点评:21年年下半年收入增速放缓,拖累全年业绩。21年各季度及22年Q1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53%、54%、31%、13%及4%,公司收入端高增速未能持续,尤其是Q4营收增速的放缓,低于我们的预期,致全年营业总收入为25.94亿元,略低于我们此前的预测。拆分来看,公司21年预调酒业务收入22.85亿元,略低于我们预测值7.8%。其中,销量2498.58万箱,同比增38.2%,较半年报中56.44%的增速大幅放缓,低于预测值6.5%;销售单价91.47元/箱,略低于预测值1.4%。同期香料香精业务收入2.73亿元,基本符合预期。22Q1营收增速进一步放缓至4.14%,主要是因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公司的原材料供给、生产、物流受限,对预调酒业务产生较大的阶段性影响。 销售费用增加,进一步削弱了公司当期业绩。21年公司销售费用5.67亿元,同比增32.42%,一改此前自2016年以来销售费用年年减少的态势。其中主要变数在于21Q4投放了1.83亿元销售费用,在当期营收增速下滑的同时,销售费用同比高增122%,使得公司当期净利率同比降2.18pct,环比降3.75pct。22Q1销售费用1.38亿元,同比继续增长17.62%,超过当期营收增速(4.14%)较多。 21年的销售费用主要由人工费(21年占比39.4%,下同)、广告宣传活动费(占比47.9%)、其他费用(占比9.6%)构成,其中人工费用及广告宣传活动费同比分别增25.7%/25.8%,略低于公司同期收入增速,但其他费用同比增232%,主要因为线上渠道业务增长带来的费用增加所致。 线上促销活动拉低公司整体毛利率。公司产品分为线下、线上(数字零售)、即饮3大渠道,其中:线上渠道21年收入18.14亿元,约占总营收71%,为公司业绩基石,毛利率同比增2.03pct,对公司毛利率起到支撑作用。 但是线上渠道毛利率同比降低2.78pct,且在公司营收占25%,具有一定比重,因此拉低了公司整体的业绩水平。 即饮渠道毛利率虽同比降低4.41pct,但在公司营收占比仅4%左右,影响较弱。 香精香料业务依旧稳健向好,成为公司的一块压舱石。21年食用香精产品实现收入2.73亿元,同比增37.72%,在营收的占比提升0.24pct至10.54%。食用香精的毛利率略有下降1.07pct至65.2%,近年来相对较为稳定;该业务贡献毛利润1.78亿元,同比增35.52%。 渠道下沉进一步发力。21年公司经销商数量进一步提升至1888家,同比增19.65%,其中华东区域发力最强,经销商数量同比增31%至514家,在全国各大区的占比提升2.4pct至27.2%。 产销平衡,库存维持低位。21年公司预调酒销售量/生产量分别为2499/2531万箱,产销率98.74%,食用香精的销售量/生产量分别为285/292万箱,产销率97.75%。均处于紧平衡状态。21年末相较年初,公司预调酒及食用香精的库存/销量分别由6.59%/2.9%调整至5.86%/3.98%,保持在低位水平,库存健康。 合同负债及销售现金流下滑,当前疫情仍对业绩存在压制。自21Q2以来,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速持续为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流的同比增速逐季度下滑,因此22Q2的营收增速支撑偏弱;叠加公司主要市场华东区域4月份受新冠疫情影响,商品物流及居民消费因相关防疫政策受到抑制,我们倾向于对公司22Q2业绩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短期冲击不改长期逻辑,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潜力。公司主要产品预调鸡尾酒在我国渗透率仍具有巨大提升空间;预调酒行业公司一枝独秀的龙头地位稳固,竞争格局未发生改变;预调酒行业在我国仍属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较大前景。 从具体产品看:“微醺”作为大单品巩固了公司预调酒业务基本盘;“清爽”作为全新子品牌,上市即成为公司第三大销售单品;“强爽”产品21年度销量翻倍,巩固了公司在具有饮酒习惯人群中的市场份额,扩充了消费场景;“从减”等储备新品在顺应减糖健康化的基础上,口味受到我们草根调研的一致好评,充实了产品矩阵的后备力量。 的我们认为,尽管公司发布的21及及22Q1业绩偏弱,但当前价格对于短期的业绩下滑已经充分反应,但对于公司的内在价值存在低估。对应调整估值模型,我们降调降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09亿元,同比增速仍高达51.5%。假设22年预调酒销量增速进一步放缓至30%(19-21年分别为29%、43%和38%),预测单箱价格96.3元(较21年单价同比提升5.28%,以符合公司21年末提价4-10%的调整),预测单箱成本较21年没有变化(19-21年单箱成本分别为31.71元、32.79元和31.24元)。预测香精香料业务较21年仅小幅增长2%。其他条件较此前没有显著性变化。据此预测公司22年实现营收34.07亿元,同比增31.3%,实现归母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增51.5%。在当前时点下,我们认为市场的下跌为我们创造了买入优秀公司的机会,短期的业绩变化已经在估值体现,且不会影响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虽然公司在22年2季度业绩仍存在一定的压力,但长期向好,且当前价格高估了短期的冲击,低估了长期的基本面优势。 对应调整公司盈利预测:分别调整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至10.09亿元、12.25亿元和13.48亿元,EPS分别为1.34元、1.63元和1.79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4.05倍、19.81倍和18.01倍。根据2022年预测业绩,给与35倍合理PE,上调至“买入”评级,目标价46.9元。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疫情及次生影响进一步扩大;行业竞争加剧。
新奥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4-26 15.82 22.09 24.66% 16.87 6.64%
19.35 22.31%
详细
国内稀缺的天然气上下游一体化龙头公司背靠新奥集团,2020年,通过收购新奥能源32.8%的股权完成资产重组,打通天然气上下游全产业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之一。 通过不断并购扩张和剥离无关业务,逐步聚焦清洁能源产业链。 从公司主营业务突出,盈利表现优异。2021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160.3亿元,同比增长31.7%,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94.67%,业绩表现亮眼。 能源转型提振需求天然气行业长期景气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转型,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唯一的低碳、清洁能源,需求前景向好。过去1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复合增长11%,增幅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测算,预计到205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6900亿立方米的峰值。 国家管网的组建推动天然气行业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将加快“全国一张网”建设以及LNG接收站的开放。我们认为,具备产业链优势的大型民营燃气企业有望在本轮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中长期受益。 资源与渠道优势助推城燃业务快速发展公司在资源获取能力较强,尤其是在国际资源方面,公司手握7个长约资源,其中有4个长约资源是2021年以后签订的,通过LNG接收站的协同效应,具备了更强的议价权和资源保障能力。 公司在下游渠道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作为最早从事天然气供应的民营企业,业务范围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推动公司近5年城市燃气项目CAGR高达10%。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公司气化率有望延续增长把握能源转型契机未来业绩成长可期在国内LNG需求攀升的背景下,公司拥有舟山LNG接收站这一稀缺资源,依托舟山LNG接收站公司带来以下优势1)带动天然气直销业务快速发展。 其中2021年天然气直销气量超过40亿方,同比增加336%,2)舟山接收站可以同公司长协资源获取能力相互协同、在获得更多长协资源的同时,提升了接收站设施的利用率。 双碳政策推动综合能源业务蓬勃发展。公司综合能源业务布局具备先发优势。早在2010年,公司就开始探索分布式能源项目,过去3年,累计投运的综合能源项目从62个增至150个,为公司带来综合能源销售量从20亿千瓦时大幅增加到190亿千瓦时,增幅接近10倍。根据公司规划,至2030年,将帮助客户打造的绿色工厂和低碳园区增至200个。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83亿、57.8亿元、75.54亿,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65、2.03、2.65元,对应PE分别为9.81、7.95、6.08。根据相对估值法,公司合理股价为23.1元,目前的股价有所低估。考虑到公司在城市燃气领域的龙头地位,同时在碳中和远景下,公司综合能源业务以及气源贸易业务发展迅速,公司业绩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上游采购价格波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汇率变动风险等。
明新旭腾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2-04-19 20.70 -- -- 23.08 11.50%
29.95 44.69%
详细
公司发布2021 年报及2022 年一季报: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21 亿元,同比增长1.55%,归母净利润为1.63 亿元,同比下降25.91%;2022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5 亿,同比下降33.6%,归母净利润为0.17 亿,同比下降76.34%。 投资摘要:经营受疫情及主要客户销量下行影响明显,盈利水平受原材料涨价、新品投入、研发投入上升等多方因素影响而下行。受疫情限产限电及行业缺芯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生产、销售、库存量均成下滑态势,直接影响公司营收规模;此外,由于牛皮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品水性超纤开工率低、研发投入上升(研发费率10.5%)等因素,21 年公司毛利率40.2%(-7.8pct)、净利率19.9%(-15.7pct)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22Q1 则由于天津、长春、上海等地接连受疫情冲击,直接影响公司第一大客户一汽-大众(天津、长春)和已定点新客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海)的生产和交付,导致公司营收下滑。我们认为,随着疫情逐步受控,复产逐步启动,22Q1 是公司阶段性低点,将逐步进入回升区间。 公司长期受益于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化需求,新品水性超纤优化产品布局,设立美学中心提供一站式内饰解决方案深度绑定客户。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化需求对公司真皮和超纤产品均有正向刺激作用,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相比外资竞争对手拥有响应快等优势,将在自主品牌高端化路径上长期受益;21 年新品水性超纤产线已经量产,并在21 年贡献0.52 亿元营收,占比6%,持续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此外,公司持续扩大研发投入并在上海与清华美院合作成立美学中心,提供内饰设计、生产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利于公司开拓新客和密切客户关系。 回购显示公司信心。公司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A 股股份,拟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 亿元,不超过2 亿元,拟回购价格不超过30 元/股,此举彰显了公司对于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6 亿元和13.6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9 亿元和2.8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7X 和12X。当下公司性价比已经凸显,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提升,疫情控制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9 109.42 -- -- 131.16 19.87%
170.00 55.36%
详细
德赛西威发布2021 年报和2022 一季报,业绩再创新高,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69 亿元,同比增长40.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3 亿元,同比增长60.75%。2022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2 亿元,同比增长53.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 亿元,同比增长39.22%。 投资摘要:德赛西威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公司客户结构逐年优化,主流客户陆续突破,核心客户群体包括主流外资、自主品牌和头部造车新势力。 2021 年获得年化销售额超过120 亿元的新项目订单,同比增长超过80%,突破历史新高,智能驾驶产品、大屏座舱产品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订单量快速提升。 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近10 亿元,研发费率保持在10%以上,研发人数同比增加近30%。毛利率24.6%,同比增加1.21pct,规模效应愈发明显。2022 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上涨和疫情的不利影响下,营收环比仅下滑3.8%,毛利率维持23.96%的高位,超出市场预期。受益于优异的营业和管理费率控制,一季度净利率从2021 年的8.69%提升到10.03%。 智能座舱:座舱业务同比增加33.52%,毛利率24.45%,较2020 年提升0.43pct。 公司的多屏融合座舱产品及座舱域控制器业务量快速提升,第二代座舱域控制器已规模化量产,第三代座舱产品获得多家主流自主品牌客户的项目定点。与高通合作开发基于第4 代骁龙?座舱平台,共同打造德赛西威第四代智能座舱系统。 公司信息娱乐系统的大屏化产品的业务规模快速提升,显示模组及系统业务营收规模维持超100%的增长速度,新订单规模再创新高。 智能驾驶:公司致力于提供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2021 年智能驾驶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94.78%,占整体营收14.5%,占比同比提升4.02pct。毛利率改善明显,同比提升9.94pct 至20.78%。智能驾驶产品获得年化销售额超过40 亿元的新项目订单。摄像头产品2021 累计出货超过1000 万颗。77GHz 毫米波雷达已经在多个国内主流车型上规模化量产。5G 和V2X 产品在合资品牌客户项目实现了国内首次量产供货。T-BOX 及智能天线产品销量随着5G 网络普及而快速增长。环视及泊车系统产品已批量供货给国内众多主流车企,年销量超过百万套。 新一代轻量级智能驾驶平台已实现记忆型泊车产品的量产供货。公司高算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先发优势明显,是国内英伟达芯片份额提升最受益的标的,IPU03已率先在小鹏汽车的P7、P5 车型上大规模量产供货,相关车型2021 年销量高达6.8 万辆,IPU04 基于英伟达Orin 系列芯片打造,已获得众多传统自主品牌客户和造车新势力定点,2022 年将实现量产,成为公司智能驾驶业务快速增长的另一支柱。 网联服务:公司坚定探索以软件驱动的新型商业模式,已实现整车级OTA、网络安全、蓝鲸OS 终端软件、智能进入、座舱安全管家、信息安全等网联服务产品的商品化。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为141.46 亿元、194.43 亿元、262.95 亿元,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1.74 亿元、16.56 亿元、22.97 亿元。对应PE分别为50.73、35.96、25.94 倍。考虑到公司国内汽车智能化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先发优势明显,给与公司2022 年80 倍PE 的估值,对应股价169.17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渗透率不及预期,公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芯片短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广联达 计算机行业 2022-04-15 49.51 48.43 341.07% 49.58 0.14%
58.68 18.52%
详细
公司:建筑业数字化平台服务的龙头厂商助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龙头厂商,二次创业。公司2017年开启“二次创业”,致力于由建筑产业发展的协助者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造价业务开启云转型。 12021年公司净利润实现100.3%的高速增长,营收同比增长40.3%,期间费率同比下降9.8pct,营收增长,控费增强,公司正步入净利润成长兑现期。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巨大机遇。建筑行业信息化率每增加0.1%,都将带来超过百亿规模的增量建筑业信息化投入。预计至52025年我国建筑业信息化投入规模将超千亿。 数字造价云转型进入收尾期,广联达基本盘持续稳固。 2021年,云收入在数字造价总营收占比已近77成,云转型接近完成。 造价业务的营收增长“量”驱动+“质”驱动,客户渗透率的提升及盗版用户的转正带来用户数量增加,软件增值服务和产品创新提升ARPU。 预期到52025年,数字造价总体市场规模将接近090亿元,广联达云收入有望超过过565亿元。 数字施工打造广联达二次增长曲线。 公司在造价市场上的绝对地位与平台化的发展思路构筑数字施工核心竞争力。 当前施工业务总体渗透率依然偏低,市场前景广阔。 施工企业数字化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尤其在上游房地产行业总体下行的背景下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降本增效的需求将更加强烈。以当前施工业务毛利率水平预计,我们推断,公司将于42024至至52025年实现施工业务盈亏平衡。 广联达“半跨界”设计领域,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布局。 广联达收购整合鸿业科技,在自主研发的图形引擎下打造了国产自主核心的BIM设计软件产品。 短期内设计业务的盈利仍将依仗于鸿业的软件产品,而拥有自主核心的数维设计软件还需较长时间的项目验证和迭代,预计未来三年内自主软件平台较难带来实质性的商业利益回报。但,“半跨界”设计领域是广联达打造MBIM全产业生态链布局,打通设计、造价、施工上下游数据的战略必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广联达2022-2024年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84/13.33/19.45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83/1.12/1.63元,同比+48.9%/+35.5%/+45.9%。参考可比公司,测算广联达2022年目标市值817.29亿元,对应目标价格68.6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数字化转型不及预期;建筑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数字施工业务竞争加剧;技术推进不及预期等
牧原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2-04-15 53.48 84.09 89.22% 58.99 9.75%
65.99 23.39%
详细
猪周期正在穿越至暗时刻,产能去化通道打开,预计年内猪价迎来上行拐点。 从产能来看,2021年6月,能繁母猪存栏达到高位4564万头,推算10-12个月后(即2022年4月-6月)猪价达到低位。2022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降至4268万头,产能去化幅度约为6.5%,仍高于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产能将继续出清。 从行业现金流看,猪粮比持续走低,亏损加剧,养殖企业经营现金流紧张。 虽然在猪价上行周期积累了丰厚的利润,但多数养殖企业在现金流充裕时快速扩张,消耗大量资金,现金流不足以支撑长期的亏损,产能去化将加速。 从历史来看,周期底部或周期上行拐点处是配置养殖板块的最佳时机。近几轮猪周期中,养殖板块股价的涨跌往往领先猪价变动半年以上。 牧原股份的产业链涵盖了从饲料生产,到种猪育苗、育仔,再到仔猪育肥至出栏全环节,近年来持续扩张,并布局下游生猪屠宰业务,近日与中牧股份合作设立兽药生产基地,布局动保环节,持续加固自身护城河。 饲料生产方面,公司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猪自行研制不同饲料配方,实现精准营养供给,智能化饲喂,节约了多项成本。 牧原的饲料自产自用,节约了包装成本、市场成本、运输成本;饲料加工生产环节全流程智能化生产,配料精准、用人少,降低人工成本;自研饲料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了料肉比,从而降低饲料喂养成本;根据原材料性价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育种方面,公司自创高效二元轮回育种体系,使用高科技手段智能化育种,降低了从外部引种的成本和外部疫病风险,提高了育种效率和质量。2021年,牧原种猪的窝均活仔数稳步提高,年均提升1.2头,四倍于丹麦的提升速度。公司目前PSY约为24,MSY约为2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育肥方面,牧原成功进行猪舍改造,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公司建立起防病、防臭、防非瘟的“三防”猪舍,并尝试“楼房养猪”,建设高度智能化的综合体猪舍。牧原的超级养殖场育肥日增重达1098g,料肉比低至2.32,育肥成活率高达98.9%,超过丹麦前25%水平,养殖完全成本低至10.2元/kg。优秀成绩有望复制推广。 屠宰方面,顺应“运猪”向“运肉”的政策变化建设屠宰产能。截至2022年年1月建成屠宰产能2200万头,未来将覆盖养殖产能。屠宰布局将带来多方面优势:商品猪就近屠宰,提高运行效率,节省运输费用;屠宰养殖一体化,屠宰可追溯的系统确保食品安全,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将有更好的出栏自主性,在极端价格波动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屠宰调整出栏速度,减少压栏。 成本与政策双重因素助推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牧原股份市占率提升空间大。2019年,美国生猪养殖行业CR5约41%,而我国2021年生猪养殖CR5仅13%。2021年末,牧原已有生猪产能7000万头,出栏量有望大幅提高。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4亿元、49亿元、376亿元,同比变化-73%、-34%、668%,EPS分别为1.38、0.92、7.07元/股,对应PE分别为40、60、8倍;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11、11.9、18.2元/股,对应PB分别为5、4.7、3倍。2022年目标价8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升风险、猪周期反转不及预期风险、动物疫病风险。
首创环保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4-11 3.03 4.14 43.75% 3.03 0.00%
3.03 0.00%
详细
近期,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22亿元,同比增长15.65%;实现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55.6%,其中,扣非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19.5%。公司2021年Q4单季实现营收70亿元,同比下降8.4%,环比增长6.2%;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23%;其中,扣非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降20.8%,环比下降12.3%。 整体符合我们的预期。 生态+战略深耕存量城市成效初显。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新增项目74个,签约规模189亿元。新增项目中,74%来自于存量城市,公司深耕城市多元业态延伸价值链的战略成效初显,未来有望持续支撑业务开拓。 轻资产模式开拓加速。 公司轻资产市场开拓步伐逐步加快。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新增的74个项目中,共有轻资产项目51个,签约规模合计120亿元,同比大幅提升122%。 城镇水务业绩维持增长,存量城市深耕战略补充产能储备。 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污水及供水处理营收5.05亿元、2.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5%和21%。期内新投产水处理能力约146万吨/日,投产相较2020年192万吨/日有所放缓;完成1家水处理项目及15家污水处理项目的水价调整,供水平均水价及污水平均处理费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虽然在建水务项目计划产能仅为67.7万吨/日,为近年来最低。但公司通过存量城市深耕,于报告期内获取水务业务轻资产项目31个、重资产项目21个,总签约规模103亿元,进而快速补充了项目储备,保障了未来水务板块的持续增长。 焚烧、环卫等细分领域为固废业务增长积累充足势能。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固废处理业务营收76.7亿元,同比增长44.68%。毛利率减少5.89pct,主要是由于执行会计准则14号确认PPP项目建造服务收入、成本所致。 本年内垃圾焚烧新增投产产能4000吨/日,公司计划2022年投产焚烧产能6600吨/日;同时,公司2021年新签、并购焚烧产能4400吨/日,根据已披露项目估算,本年度产能储备仍维持在1万吨以上,持续为未来焚烧业绩增长提供保证。除焚烧外,公司环卫新签项目产生新增年化服务费1.27亿元,场地修复业务新签外部合同额达1.1亿元。 加强资产管理,优化资产结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深圳水务、通用首创等项目的退出工作,确认投资收益约7.2亿元,也是导致公司本年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的原因。 2022年,公司计划以75亿人民币出售新西兰固废业务公司100%股权,以持续优化资产质量,降低资产负债率(标的公司资产负债率超82%),交易产生投资收益约30.21亿元;对2022年归母净利润影响约21.75亿元。 本年度公司ROE大幅提升,由5.67%提升至8.35%;扣非ROE由5.27%提升至5.96%:两项指标均为2015年至今最高,且自2017年以来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新战略转型初见成效,深耕城市多元业态的“生态+”战略有望持续为公司业绩开拓提供支撑,资产管理与运营提升为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亿、28亿、30.9亿元,对应EPS为0.31元、0.34元、0.43元,维持公司目标价4.48元,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或发生变化、水务固废市场竞争加剧。
旗滨集团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4-11 12.41 25.62 242.06% 12.67 2.10%
12.95 4.35%
详细
全年业绩高增长, Q4成本涨幅较大致盈利能力下滑: 公司 2021年营业收入145.72亿元,同比增长 51.12%,实现归母净利 42.23亿元,同比增长 133.38%; 营收与净利润均接近业绩预告中值,符合我们预期。2021Q4单季度营收 38.07亿元,同比增长 23.26%;归母净利润 5.76亿元,同比下滑 4.6%;单季度毛利率下滑至 37.6%,环比下降 19.95pcts,主要由于纯碱、燃料等主要原材料上涨导致。 浮法玻璃业务全年高景气。 公司全年生产浮法原片 11917万重箱,单箱售价为 104.21元,单箱成本 50.47元。其中 Q4成本上涨较大,我们测算 Q4单箱成本约为 80元,较前三度平均成本上升 33元。 2021年玻璃销售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一二季度持续上行,在三季度触及顶峰后有所回落。 节能玻璃毛利率逆势提升,建筑玻璃一体化龙头不改本色。 全年节能玻璃营收20.32亿元,毛利率达 42.02%,超出我们预期。在玻璃原片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下逆势同比增长 8.83pcts,彰显玻璃一体化龙头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的能力。子公司长兴节能与天津节能仍处产能释放期, 2022年节能玻璃有望继续贡献业绩增量。 光伏玻璃行业群雄逐鹿,旗滨将取得更大份额,成长再造新旗滨。我们预计至2024年公司累计光伏玻璃产能有望达到 18000t/d,超出公司已有浮法玻璃产能 17600t/d,再造一个新旗滨。 4月 7日公司公告将在云南昭通投资建设 4条1200t/d 光伏玻璃产线,并配套投资硅砂矿以保证原材料供应。此外公司将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 2条 1200t/d 产线。结合近期浙江省、福建省工信厅公布的听证会计划,公司将在宁波建设 4条 1200t/d 产线、在漳州建设 2条 1200t/d产线;另有郴州 1条产线即将投产以及绍兴 2条产线推进中。即使不考虑公司前期转产光伏玻璃的超白浮法产能 2500t/d,至 2024年光伏玻璃累计产能仍有望达到 18000t/d。旗滨作为玻璃龙头企业具备更雄厚的资金实力,扩产落地速度或超出中小企业,此外公司在传统浮法玻璃行业积累起的成本优势有望在新领域中延续,公司仍具备纯碱、超白砂等相似材料的采购优势,我们高度看好旗滨在光伏玻璃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传统玻璃长景气贡献稳健基本盘,周期向下逻辑受阻。传统浮法玻璃新建产能受政策限制,无显著产能增量,当前产线利用率已达 85.53%,供需格局长期偏紧。龙头企业较行业内落后产能(超龄产线)有着较为明显的盈利优势,落后产能充当浮法玻璃价格的安全垫,周期无下行之虞,龙头企业高盈利水平有望延续。 我们预计 2022年玻璃售价稳中有升,当前已处在底部,后续将随着地产保交楼与稳增长逐步上行。成本端预计前高后低,短期燃料及纯碱价格仍处在高位,全年成本将略高于去年。 浮法长景气周期不改且光伏玻璃产能增量大幅增长, 旗滨投资价值应重新审视。 公司一如既往维持较高股东回报, 2021年拟 10派 6元,股息率约为4.56%。 3月 19日公司公告拟以 4.5亿元回购 2800万-4200万股,产业资本回购彰显长期发展信心,我们建议重新审视旗滨在玻璃长景气周期下的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传统业务继续贡献稳健的基本盘, 光伏玻璃以及电子玻璃等创新业务助力再造一个新旗滨,当前股价严重低估。 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64亿、 42.67亿、 47.71亿元,对应 EPS 为1.48元、 1.59元、 1.78元,维持公司目标价 28.3元,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玻璃产能政策变化、 建筑业大幅下滑、 地产企业无法竣工
涪陵榨菜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4-11 24.19 -- -- 28.76 18.89%
28.76 18.89%
详细
13次提价拉动业绩持续增长。2007-2021年的14年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13.36%,凭借前后13次提价,毛利率提升17pct,盈利能力大幅增长,带动过去去14年间归母净利润保持26.42%的复合增速,远超公司营收增速。 聚焦榨菜业务,百亿市场绝对龙头。榨菜业务贡献公司9成的营收和毛利润,是公司核心主业。 当前榨菜行业市场规模约88亿元,预计行业未来复合增速为11.8%,至2025年榨菜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38亿元。 榨菜行业竞争格局分散,作为其中唯一的上市公司,公司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年销售额是第二名的3.4倍。 扎根青菜头核心产区,掌控行业关键资源。 青菜头构成是榨菜企业最大成本分项,青菜头价格波动大,扰动榨菜企业盈利利能力。 青菜头上市期短、不易保存、运输不经济、难以异地扩产等特性,决定了扎扎根青菜头产区、获得产地政府支持的企业具有绝对优势。 现金流充裕有助于企业在收储环节处于优势地位,具有更大的窖池容量、更先进的生产工艺、更现代的制造技术的企业可以平抑青菜头对成本的冲击。 渠道发力后劲十足,品牌优势明显。 公司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区域分工、深入乡镇的销售网络,凭借销售人员指导经销商实现渠道下沉,并实现线上线下协同互补。 最近3-4年,公司经销商数量、销售人员数量、销售人员占比均有明显提升,预计将支撑22-25年期间销售收入。 品牌力支撑公司提价,产品终端零售价领先同业。 消费场景迭代,量价均有支撑产品目标客户由基层劳动者扩展至旅游人群、航空配餐等。 公司营销力度加强,支撑未来销量;销售吨价持续提升,21年提价促使单价进一步提高。 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63/32.44/35.37亿元,同比增长17.63%/9.47%/9.0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8/10.77/12.17亿元,同比增长35.91%/6.81%/12.99%;预期EPS分别为1.14元/1.21元/1.37元,对应报告日的PE分别为28.75/26.94/23.85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风险,商标侵权及假冒伪劣风险,行业声誉风险,疫情影响超预期。
鸿路钢构 钢铁行业 2022-04-04 31.92 43.90 138.20% 45.28 8.27%
35.65 11.69%
详细
年度业绩符合我们预期: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95.15亿元,同比增长45.08%,实现归母净利11.5亿元,同比增长43.93%;扣非净利润8.57亿元,同比增长41.04%。公司全年实现产量338.67万吨,年化平均产能利用率突破90%达91.53%。2021Q4单季度营收61.37亿元,同比增长55.7%;Q4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9.8%,主要由于去年同期有超1亿元信用减值冲回,剔除该因素影响盈利增速仍较高。 成长期原材料储备增长,阶段性拖累经营性现金流:2021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2.02亿元,略不及我们预期。主要由于公司业务扩张以及钢材成本上升过程中公司加大了原材料战略性储备,全年存货净增加额17.57亿元,经营现金支出较多。公司收现端仍较为良好,收现比0.98。我们预计原材料涨价期过后,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有望重新与净利润匹配。 产能将稳步增长至500万吨,规模优势继续加深。2021年底公司已有产能420万吨,预计到2022年底产能达到500万吨,在行业内遥遥领先于第二梯队。 单位盈利能力继续提升,ROE 增长趋势不减:单吨净利达339.6元/吨,单吨扣非净利为253.12元/吨,均创新高。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至17.55%,同增2.54pcts,五年间累计提升12.22pcts,商业模式重塑后回报率持续提高。 成本端略有波动,每吨人工、折旧、期间费用共增长27.66元:公司吨人工成本465.41元(同增13.87元)、吨折旧成本96.46元(同降8.6元);吨期间费用345.34元(同增22.39元),其中吨销售费用46.1元(同增5.86元)、吨管理费用82.05元(同降6.85元)、吨研发费用172.13元(同增18.74元)、吨财务费用45.06元(同增4.64元)。 公司与钢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购端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已与大型钢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凭借公司较为稳定且持续的钢材采购需求,在钢材行业需求偏弱时加大采购辅助钢厂实现有序生产,采购端壁垒有望进一步加深。 稳增长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具备韧性,钢结构行业集中度仍低,鸿路成长空间无虞。稳投资是经济增长重要主线,2022年1-2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9%,钢结构行业需求或保持较高景气,公司成长性显著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产量持续提升,单位盈利能力不断提高。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6亿、18.5亿、21亿元,对应EPS为2.76元、3.49元、3.96元 ,维持公司目标价58元,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萎缩、钢结构渗透率下滑、制造模式获取订单不及预期。
妙可蓝多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4-01 35.60 -- -- 36.77 3.29%
47.00 32.0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1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实现营收44.78亿元(同比增57.31%),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160.6%),实现扣非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173.72%)。剔除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费用后,当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364.49%。 21Q4单季度实现营收13.34亿元(同比增37.45%),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72.68%),扣非净利润-2094万元(同比降507.43%)。 (21Q4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为广告促销费用及渠道费用投入加大,当期毛利率39.17%,同比增6.5pct,但当期销售费用3.92亿元,同比高增104.55%)公司2022年1季度预告中,预计实现营收11.5-13.5亿元(同比增20.93-41.9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55-0.75亿元(同比增71.72-134.16%)。 投资摘要:稳居高增长行业龙头奶酪提振公司营收及利润率据Euromonitor数据,我国20年奶酪市场规模99.8亿元,07-20年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22.85%,为高速增长的朝阳行业;21年公司在中国奶酪零售市场品牌占有率28%,已成为行业第一名。 公司21年奶酪板块实现收入33.35亿元,占公司营收74.62%,同比增1.71pct,奶酪板块毛利率48.51%,同比增3.14pct,带动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增2.21pct至38.14%。 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公司的5间工厂分布于上海、天津、吉林、长春(其中上海2间工厂),均为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公司面临着物流运输不畅、生产经营受到波及等困难。公司及时安排抗疫工作,同时科学合理抓紧保生产、促销售,在受到疫情影响下,仍实现了21年/22年1季度160.6%/72.7%的归母净利润增速。 产品:奶酪品类不断丰富常温奶酪逐步放量产品端推进奶酪品类进一步丰富,“常温做广,低温做精”,推出一系列新品,实现“人群破圈”和“场景破圈”。 w推出金装奶酪棒、0添加奶酪棒等即食奶酪,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 w率先推出极具技术含量的常温奶酪棒,成为即食营养奶酪的第二增长极。 w探索“人群破圈”,为年轻人推出“每日芝食”奶酪条等产品,拓展了白领、健身人群等客群。 21年公司完成金山工厂投产,全年奶酪总产能达到7.84万吨,同比增107.47%,有效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常温奶酪棒自21年4季度常投产后,22年预计进入放量阶段,将进一步拓宽消费人群。 渠道:营销网络大幅扩展渠道下沉扎根做深公司持续营销网络的扩大和渠道下沉的深入度,21年销售人员、经销商及终端网点数量均同比翻倍,实现渠道较快扩张,进而推动了公司常温奶酪棒布局。截至21年底,公司共有经销商5363家,覆盖60万个零售终端,覆盖全国96%以上地级市和85%以上县级市,实现了渠道的不断深化。 电商渠道方面,深耕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平台,快速布局抖音、快手等新电商,积极拓展盒马、叮咚买菜等新业态。线上销售额、营收占比及毛利率均持续提升,成为公司业绩重要引擎。 品牌:加强品牌建设强化消费者认知进一步强化“奶酪就选妙可蓝多”的消费者认知:与央视、分众传媒等媒体合作,通过头部卫视、梯媒、地铁广告等方式高频覆盖消费者,并结合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下厨房等多个平台进行品牌营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8.28亿元和12.2亿元,EPS分别为0.97元、1.60元和2.36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7倍、22倍和15倍,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影响超预期。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22-04-01 13.61 -- -- 13.99 1.75%
16.09 18.22%
详细
事件: 近期公司发布 2021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收 292.03亿元,同比增加 0.8%; 实现归母净利润 3.13亿元,同比减少 88.4%;2021Q4实现营收 93.21亿元,同比增加 24.1%,环比增长 30.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下降 307.7%,环比下降 275%。 投资摘要: 钻井板块受资产减值拖累明显公司钻井板块实现营收 87.79亿,同比减少 23.4%,毛利率 0.3%,同比减少 25.7%。一方面,受到 2020年同期收到 Equinor Energy AS 支付和解收入 1.88亿美元的高基数影响,另一方面,受疫情持续影响,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投入增长放缓,油服市场复苏缓慢,钻井作业量有所下降, 2021年公司钻井平台作业日数为 14,082天,同比减少 487天,减幅 3.3%。由于钻井装备的使用率偏低,公司在年末计提了 20.1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使得2021年全年利润大幅下滑。 然而,受俄乌国际冲突以及经济复苏影响,未来两年油价有望维持高位运行,全球勘探业务将持续增加,带动整体日费率提升,公司钻井板块业绩有望在2022年触底反弹。 油田技术服务板块持续向好公司油田技术服务板块实现营收 150.85亿元,同比增长 13.2%,毛利率29.3%,同比增长 0.5%。公司是中国近海油田技术服务的主要供应商,同时也提供陆地油田技术服务。 公司坚持技术化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技术成果转化,期内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10项。2021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 12.55亿,比“十三五”期间年平均研发投入水平(8.74亿)增长 44%。技术优势持续推动公司向轻资产方向战略转型,近几年轻资产的油田技术服务板块逐渐晋升为第一大板块,公司周期属性逐渐减弱,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中海油资本开支攀升助力公司成长公司绝大部分业务承接自中海油,而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提出 2025年公司勘探量和探明储量相较于 2019年翻一番,中海油 2022年资本支出预算总额为 900-1000亿元。在此背景下,中海油的勘探工作有望持续加大,这对于维持公司长期的工作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国内工作量有一定的保证基础上,公司也在大力开拓海外业务。2021年,新签海外合同及补充协议百余份,实现海外合同量质齐升。在全球钻井行业洗牌以及自主技术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海外业务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投资策略: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56亿、39.15亿、46.99亿元,每股收益(EPS)分别为 0.64元、0.82元、0.98元,对应 PE分别为 22.2、17.3、14.4。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未来随着中海油资本开支增加以及海外业务拓展,公司业绩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风险、台风以及海啸等自然灾害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3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