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7/29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欧科亿 2023-04-17 49.20 -- -- 73.88 5.89%
52.10 5.89%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55亿元,同比增长 6.5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2.42亿元,同比增长 8.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25亿元,同比增长 14.86%。 分析判断: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1) 数 控刀片量价继续齐升,硬质合金制品有望反转。 2022年公司数控刀具收入达到为 6.43亿元(YoY+41.18%),收入占比同比提升 15pct 至 61.34%,数控刀片销量达到 9903万片(YoY+28.42%)。数控刀片收入增速高于数控刀片销量增速主要原因系公司数控刀片均价同比提升 10%至 6.49元;受宏观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硬质合金制品销售收入 4.05亿元(YoY-23.90%,我们认为主要是锯齿刀片销量同比下降),销量为1195.06吨。其中,2022年棒材产品的销售收入为 1.02亿元,随着棒材产能释放,棒材收入有望保持高增长。 展望 2023年,数控刀片量价齐升的逻辑仍在,硬质合金制品随着经济复苏有望实现量价回暖。 2)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费用率控制良好。2022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36.75%(YoY+2.37pct)和 22.94%(YoY+0.5pct)。分产品来看,2022年公司数控刀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毛利率同比提升 1.60pct 至47.52%,而硬质合金制品毛利率降低 4.30pct 至 20.23%。从费用率角度看,销售/管理 (含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18%/9.50%/-0.25%,同比变化不大。随着产能逐渐释放带来的规模效应,我们认为数控刀片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硬质合金制品盈利能力同样有望实现反弹。 3)单季度来看, 22Q4公司实现营收 2.55亿元 (YoY+10.44%, MoM-6.63%) ,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YoY+2.84%,MoM-27.03%) ,毛利率 35.10% (YoY+0.58pct) ,净利率 20.96% (YoY-1.55pct)。我们认为主要受员工绩效工资、价格折让在 22Q4集中确认及计提一次性坏账和股权激励支付费用等非经常性因素影响,业绩出现波动属正常现象。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获得军工资质认证公司重视研发产品储备,2022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率达到 5.02%(YoY+0.07pct),开展研发项目 46个,同比增加 11个;新增获得国内授权专利 24项,新增申请国内专利 28项。2022年公司新增数控刀片产品约 2800多种,整体刀具及刀体约 1600多种。从传统产品到新品开发上看,公司高端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新产品收入占比达到 34.58%。此外,公司通过了军工资质认证,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认定为湖南省数控刀具涂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销售渠道日益完善,海外开拓成果显著2022年公司迅速在全国市场布局刀具商店,逐步深入到终端市场,并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株洲欧科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向终端客户提供刀具总包方案及整体配套服务,由产品服务延伸至客户现场管理。2022年,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加快,新开发国外客户近 60家,在多个国家完成刀具商店布局,欧洲市场销售额实现翻倍式增长。2022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达到 1.07亿元(YoY+18.26%,高于国内 4.88%的同比增速)。特别的是,公司数控刀片产品在海外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销售均价元(9.18YoY+28.75%),毛利率同比提升 3.34个 pct。 首发募投项目投产超预期,再融资募投项目加速落地公司首发募投项目“年产 4000万片高端数控刀片智造基地建设项目”贡献净利润约为3794.80万元。2022年,公司定增募集资金总额 8亿元,用于建设株洲欧科亿切削工具有限公司数控刀具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提前启动建设,有望提前释放产能并与现有业务形成产业协同,将更多高端刀具产品导入到现有的研发、销售体系,规模效 益更加明显,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综合考虑公司产能的爬坡节奏及渠道开拓等情况,我们调整了公司 2023-2024年盈利预测。2023-2024年公司营收预测由之前的 18.52/24.26亿元调整至 14.12/17.66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由之前的 4.20/5.70亿元调整至 3.38/4.36亿元;EPS 预测由之前的 4.20/5.70元调整至 3.00/3.87元。新增 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5年公司收入为 20.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5.14亿元,EPS 为 4.56元。对应 2023年 4月 12日 70.27元/股收盘价,2023-2025年 PE 分别为 23/18/15倍。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春风动力 机械行业 2023-04-13 133.22 -- -- 144.78 7.56%
171.32 28.60%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2 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全年实现营收113.8 亿元,同比+44.7%,归母净利7.0 亿元,同比+70.4%,扣非归母8.0 亿元,同比+124.8%;其中22Q4 营收27.5 亿元,同比+26.5%,环比-26.2%,归母净利1.3 亿元,同比+43.3%,环比-50.4%。23Q1 营收28.8 亿元,同比+27.3%,环比+4.8%,归母净利2.1 亿元,同比+99.6%,环比+60.4%。 分析判断: 2022:两四轮量价齐升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营收端:2022 年公司两轮摩托车及四轮全地形车业务同步迎来量价齐升, 销量分别14.5/16.7 万辆, 同比分别+30.4%/+10.7%,我们测算ASP 分别2.3/4.1 万元,同比分别+12.5%/+26.6%,四轮车产品结构改善超出预期,22H2 四轮ASP提升至4.5 万元,同环比分别+39.6%/+20.8%,我们预计主要源于U/Z 系列占比提升(单价约ATV 两倍)。 利润端:2022 年归母净利7.0 亿元,同比+70.4%,扣非归母8.0 亿元,同比+124.8%,处于前期业绩预告中间偏上水平。其中22Q4 归母净利1.3 亿元,同比+43.3%,环比-50.4%,扣非归母1.0 亿元,同比+73.2%,环比-71.9%,环比大幅下滑我们预计主因:1)22Q4 收入端受销售淡季、国内疫情等影响环比-26.2%;2)22Q4 美元汇率下行,季度末汇率环比下降0.2,叠加高点结汇,产生约1.3 亿汇兑损失。若还原汇兑损益、套保影响,22Q4 公司实际净利率水平8.4%,对比21Q4、22Q3 的4.8%和4.4%提升明显,体现盈利能力提升,再度超出此前预期。 现金流及费用:2022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7.0 亿元,同比+543.8%;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7.7%、4.4%、6.6% 、-2.6% , 同比分别+1.1pct 、+0.9pct 、+1.8pct 、-3.0pct,汇兑收益基本对冲费用增长。 23Q1:利润超出预期 快乐春风加速营收端:23Q1 公司延续高速增长趋势,营收实现28.8 亿元,同比+27.3%,环比+4.8%,预计主要源自产品结构改善带来的ASP 提升及新车(800NK、狒狒)、出口拉动。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2023 年1-2 月公司250cc(含)及以上中大排摩托车、全地形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17.2%、+0.5%。 利润端:23Q1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34.2%、7.3%,同比分别+14.6、+2.6pct,环比分别+3.2、+2.5pct,大幅超出此前预期,我们预计主要因为汇率同比提升、海运费降低和产品结构改善:1)汇率:22Q1/22Q4 美元平均汇率6.35/7.09,23Q1为6.85(2022 全年平均6.73,全年风险可控);2)海运费:2022 年2 月中旬起海运费呈现回落趋势,23Q1 已回落至运费爆涨前2019-2020H1 水平。展望2023 全年,我们判断汇率、海运费带来的利润促进仍将得以延续,叠加海外建厂(泰国、墨西哥)关税节约,全年展望30%毛利率、7.7%净利率水平。 费用端:23Q1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14.7%、4.8%、5.9%、-0.1%,同比分别+9.5pct、+1.1pct、+0.9pct、-0.6pct,环比分别+5.5pct、-1.4pct、-1.3pct、-3.8pct,销售费率提升我们预计主要源于终端渠道库存促销,相对阶段性影响。 中大排摩托车引领消费升级 产品大年开启摩托车销量和业绩贡献快速增长,2020 年以来公司深入挖掘增量领域,重磅车型不断催化。展望后续,预计内销、出口将为两轮提供双重增长驱动:1)内销方面:仿赛新车450SR 对标川崎Ninja400,2022 年6月开启交付(据商会数据,1-2 月出货分别0.11、0.37 万辆);同时据春风2022 年秋季战略发布会,2023 年公司将迎产品大年,包含6 款燃油两轮(800NK、XO 狒狒已于春季发布会发布并开启交付)、4 款电动两轮产品,对于销量的拉动作用值得期待;2)出口方面: 2021 年起在海外四轮市场地位逐步稳固之后,两轮加速向海外市场拓展,开启两轮海外新增长极: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2021 年、2022 年250cc(含)及以上出口分别2.33、4.35 万辆,同比分别+227%、+87%,2023 全年我们预计50+%增长。 全地形车深入挖掘美国市场 扰动改善利润兑现公司是国内第一大全地形车生产商,出口龙头地位稳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全地形车市场,近年来公司集中资源开拓美国市场,目前公司在美国可与北极星、庞巴迪、本田等一线品牌比肩,我们预计2022 年公司北美市占率提升至约10%,中长期则有望依屏产品线扩充(U/Z 系列)、性价比优势提升至20+%,有效对冲潜在的行业下滑风险。短期需求维度,据商会数据,2022 年10 月至2023 年2 月春风四轮生产分别1.32、1.54、1.62、0.52(春节假期影响)、1.28 万辆,体现海外四轮需求仍然稳健。 2021 年公司同步受到关税加征、海运费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等多重因素影响,致2021 年公司利润未充分释放,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约61pct。但自22Q2 起,扰动因素明显改善,叠加终端调价拉动利润充分释放。 投资建议公司中大排量摩托车业务受益于爆款车型投放及市场扩容,销量持续向上;全地形车业务深入挖潜美国市场,出口龙头地位不断强化;ZEEHO 电动品牌针对科技出行需求,与CFMOTO 品牌互补。鉴于23Q1 盈利超出预期,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4 年营收由149.0/188.4 亿元调整为150.4/189.8 亿元,归母净利由10.7/14.4 亿元调整为11.2/15.4 亿元,EPS由7.12/9.58 元调整为7.47/10.26 元;新增2025 年营收预测233.1 亿元,归母净利预测20.5 亿元,对应EPS 13.60 元。对应2023 年4 月11 日122.97 元/股收盘价,PE 分别16/1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禁、限摩政策收紧导致国内摩托车需求下滑;外资品牌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四轮需求不及预期;海运费、汇率波动。
中微公司 2023-04-13 166.50 -- -- 199.81 20.01%
199.81 20.01%
详细
中微公司作为国内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头部企业,2022年营收增长52.50%,继续保持近两年营收的加速增长,我们认为公司仍有充足的市场空间和技术实力持续增长。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核心设备需求将继续增长根据芯谋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约43亿美元左右,国产化率首次突破10%,达到12%。预计2023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达到62亿美元,国产化率约16%。我们认为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作为半导体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将充分受益于设备国产化的进程。 刻蚀设备国内领先,存储等技术迭代刺激需求放量根据公司年报,刻蚀设备在前道设备中增速和价值量都位居头位,公司CCP设备2022年生产交付量增速超五成。相关文献显示,刻蚀设备在3D存储、先进制程、先进封装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3D存储领域,随着层数增加,刻蚀设备需求量不断提升,根据Internationalbusinessstrategies数据显示,3D存储将快速取代2D存储。我们认为随着存储市场规模增长和3D存储技术的升级迭代,对刻蚀设备将会产生叠加的需求刺激。 MOCVD设备不断升级拓展,薄膜沉积设备快速突破。 根据公司年报,中微累计付运MOCVD设备超500腔,过去六年年复合增速超35%,在氮化镓基MOCVD设备上国际领先。MOCVD设备在五大应用领域升级拓展,所对应的市场如MLED、第三代半导体等均在快速增长,我们认为MOCVD设备同样会迎来持续的需求增长。 薄膜沉积设备18个月快速突破研发交付,我们认为作为高价值量的薄膜沉积市场将成为中微公司又一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中微公司未来增长有两个核心驱动力,一是设备国产化的趋势下,国产设备市场需求在增长,中微公司作为国产设备的头部企业,提供半导体前道制作的核心产品,有望将重点受益;二是中微公司的核心产品对应着3D存储、先进封装、第三代半导体等增长更块的领域,市场需求端传导的增量也是未来增长的强大助力,公司也在积极布局用于存储等应用的技术升级。公司所对应市场空间依然十分充足,有望保持增长态势。1.刻蚀设备根据公司年报,2022年公司刻蚀设备销售量同比增长达51.03%,刻蚀设备在3D存储和先进制程、先进封装中需求量增大,我们认为在技术发展的趋势下未来有明确的需求增量。根据中微公司的信息,目前其刻蚀设备在国内先进的存储、逻辑产线中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刻蚀设备在半导体前道设备中价值量和增速处于头位,我们认为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因需求增速快、市场空间大、设备重要性高三大支撑,在未来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2.MOCVD设备根据公司年报,氮化镓基MOCVD设备国际领先,中微公司MOCVD基于五大应用领域不同升级与拓展相应产品。MOCVD对应的MLED与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等市场投资增长快,公司在这些领域均有布局,我们认为作为中微公司另一核心产品,MOCVD同样会借助下游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设备国产化率的提升,实现保持长期的增长势头。 3.薄膜沉积设备根据公司年报,薄膜沉积设备与刻蚀设备占据半导体前道设备价值量和增速的前两位。公司仅用18个月快速研发突破WCVD设备,我们认为薄膜沉积设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中微公司在客户的口碑,薄膜沉积设备有望成为中微公司未来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考虑到公司持续的高速增长与充足的市场空间,我们上调公司2023年营收56.82亿元的预测至61.62亿元,上调2023年EPS1.51元的预测至2.29元。预计公司2024年-2025年分别实现收入为80.10亿元和100.13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8.20亿元和22.0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5元和3.58元,对应2023年4月10日收盘价175.08元/股,2023年-2025年PE分别为77倍、59倍、49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技术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
诺禾致源 2023-04-13 29.83 -- -- 41.76 39.76%
41.70 39.79%
详细
事件 1: 诺禾致源公布 2022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26亿元,同比增长 3.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同比降低 21.30%。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研发投入,研发投 入总金额 为 1.33亿元,占 营业收入 比例为6.91%。 事件 2: 诺禾致源发布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4.4亿元,同比增长 1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50万元,同比增长 19.27%。 分析判断: 公司 2022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较大,主要原因系: (1)为开拓市场,报告期公司加大营销投入,扩大销售人员队伍,增加业务宣传投入,导致销售费用上升; (2)国内新冠疫情的持续反复,对公司的境内营业收入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公司 2023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60.88%;报告期销售收入同比增加带来净利润的增加。 实验室新建扩建带动资产增长,降本增效提高主营业务毛利率2022年年报报告期期末,公司资产总额 306,625.89万元,相比2021年末增长 7.24%。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公司投资实验室新建扩建项目,在厂房和智能生产线建设方面投入带来的固定资产增长。2022年主营业务按产品线收入拆分∶1)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实现营收 6.41亿元(同比下滑 2.14%);2)建库测序平台服务营收 8.35亿(同比增长 18.59%);3)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实现营收 2.52亿元(同比下滑 7.51%);4)其他业务实现营收1.95亿元(同比下滑 15.29%)。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44.28%,同比增加 1.4个百分点。报告期,公司持续推动降本增效措施,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降低要素价格,提高主营业务产品的毛利率,并改善服务交付质量和周期,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投资建议考虑到疫情原因扰动以及国内科研活动节奏恢复持续改善可 期 , 我 们 调 整 2023-2025年 公 司 营 业 收 入 为24.15/31.47/41.40亿元(前值 28.05/36.79/- 亿元),同比增长 25.4%/30.3%/31.5%;归母净利润为 2.63/3.18/4.26亿元(前值 2.32/3.08/- 亿元),同比增长 48.6%/20.8%/33.9%; EPS 分别为 0.66/0.79/1.06元(前值 0.58/0.77/- 元),对应2023年 4月 12日的 31.36元 /股收盘价, PE 分别为48/39/29倍,考虑到公司长线发展乐观,业绩有较大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基因测序外包率提升不及预期,上游仪器、试剂耗材涨价,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生产经营影响风险,全球合作中断风险,新冠疫情导致业绩下滑风险。
正海生物 机械行业 2023-04-13 45.31 -- -- 48.98 8.10%
48.98 8.10%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4.33/1.85/1.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26%/10.02%/7.29%,实现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88.72%/42.80%,同比提升-0.38/0.68pp,期间费用率下降4.11pp至42.29%,主要系由于销售费用率下降3.54pp至26.99%,其中口腔修复膜/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分别实现营收2.07/1.56亿元,同比增长7.81%/-1.27%。 坚守产品阶梯式开发策略,追求技术可持续竞争优势公司坚定“销售一代、注册一代、临床一代、研发一代”的产品阶梯式开发策略,自酸蚀粘接剂、活性生物骨、硬脑(脊)膜补片相继获批,持续丰富扩大口腔、骨科及神经外科领域竞争优势,研发支出费用持续增加,2022年研发支出占比总营收约8.67%,截至年末拥有67件专利授权,注册商标95件;此外公司还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在再生医学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和开拓,为持续保持研发和技术领先地位提供有力保障。 逐年扩大销售网络,持续加强日益专业化学术推广能力公司自第一款产品海奥口腔修复膜2007年上市以来,不断优化的人才队伍实现了日益专业化的学术推广能力,全国范围内拥有经销商1100余家,产品已在31个省份实现省级挂网(其中外科用填塞海绵16个省份),各省级产品挂网超过2,340个品次,相较于2021年度增加了约610个品次;日益壮大的销售网络为销售稳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2022年产品总销量达77.16万片(瓶),同比增长16.83%。2022年公司销售团队转换学术活动类型,参与及自办各项学术活动约750场,保持学术活动的连续推广,持续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投资建议考虑到集采降价等影响,我们下调2023-2024年业绩预期,营业收入从6.84/8.77亿元下调至5.64/7.26亿元,同比增长30.2%/28.7%,归母净利润从2.61/3.27亿元下调至2.46/3.10亿元,同比增长32.8%/26.0%,新增2025年业绩预测,实现营业收入为8.89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9.4%,2023-2025年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37/1.72/2.06元/股,对应2023年4月11日46.21元的收盘价,PE分别为34/27/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超预期等行业政策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风险、主要产品较为集中风险、产品质量及动物疫情风险等。
百隆东方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4-13 6.21 -- -- 6.32 -6.37%
6.15 -0.97%
详细
2022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69.89/15.63/7.93亿元,同比增长-10.10%/14.00%/-39.83%,扣非净利低于净利主要由于棉花期货投资收益7.7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46亿,低于净利主要由于存货增加及投资收益。22Q4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12.62/5.25/-1.96亿元,同比增长-43.15%/-9.33%/亏损。每10股派息5元,股息率7%。 分析判断:越南收入增长,国内下滑。收入拆分来看,(1)22年越南/国内收入分别为47.41/22.48亿元,同比增长10.69%/-28%。从净利来看,越南净利为6.87亿元,同比下降27%,净利率14%、下降8PCT。越南总产能为118万锭、第一个车间8万锭于去年8月投产。整体来看,下半年受到海外需求萎缩及品牌去库存影响。 销量下降,单价增长。总产量/销量为19.1/17.7万吨,同比下滑22%/27%,产销率93%、下降5PCT;产能利用率我们估计为68%、下降29PCT,从而推出ASP为3.95万、同比增长23%,这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分拆来看,坯纱/色纺纱收入分别为27.76/36.31亿元,同比增长-25%/8%,色纺纱占比下降2PCT降至60%。 棉花期货投资收益贡献净利,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22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26.87%/22.36%、同比增加0.66/4.73PCT;分拆来看,色纺纱/坯纱毛利率分别为27.15%/24.5%,同比增加1.57/-2.15PCT,坯纱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棉价下跌,而色纺纱相对具有定制属性、价格相对坚挺;境内/境外毛利率分别为19.1%/28.71%,同比下降0.15/1.07PCT。(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70%/7.23%/1.62%/2.25%、同比提高0.22/0.56/-0.38/0.83PCT,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由于汇兑亏损;(3)投资收益为9.2亿元、同比增加7.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为3.89亿元、同比大幅提升主要由于存货高企而棉价下跌;所得税/收入为2.79%、同比增加1.83PCT。 存货高企,库存商品高增。2022Q4末公司存货为53.46亿元、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37%;分拆来看,原材料/库存商品/在途物资为32/16/5亿元,增长33%/78%/-16%;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8.56天、同比减少1.79天、环比增加2.51天。 投资建议我们分析,(1)棉价止跌企稳,但上半年同比仍有压力,但随着库存消化、22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有望冲回;(2)随着海外去库存结束,下半年及明年我们仍维持对公司订单乐观的态度,且客户也仍在越南继续扩产。长期来看,公司份额提升逻辑未变,越南布局重要性越加凸显,公司扩产也仍在持续。下调23/24年收入预测103.25/111.58亿元至58.77/71.07亿元、新增25年收入预测为78.47亿元,对应调整23/24年归母净利预测12.50/14.16亿元至13.59/15.44亿元、新增25年归母净利为16.70亿元,对应调整23/24年EPS0.93/0.83元至0.91/1.03元、新增25年EPS为1.11元,2023年04月11日收盘价6.75元对应PE分别为7/7/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棉价下行风险;欧美通胀导致需求下滑风险;越南疫情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系统性风险。
山西汾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4-12 241.89 -- -- 256.76 4.42%
252.57 4.42%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 23年 1-3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22Q1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 126.36亿元左右,同比+20%左右;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44.52亿元左右,同比+20%。收入业绩增速略超市场预期。 分析判断: 一季度情况达成市场预期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深化市场布局,积极打造汾酒全方位产品矩阵,强化市场秩序管理,市场销售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结合盈利预测全年收入情况预计 23Q1回款进度 40%左右,公司回款情况较好,根据历史 Q1收入占全年比例来看我们认为公司顺利完成 23Q1既定目标。根据名酒观察报道,1月春节前公司动销情况良好,2月停货稳固批价水平,3月复兴版持续停货说明公司对一季度目标完成较有信心。我们判断当前渠道库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根据酒业家的数据,青 20批价 350元、复兴版批价 790元。23Q1公司归母净利率35.22%,在 22Q1的高基数下同比基本持平,我们预计产品结构仍然维持上升趋势,青花系列增速领先,中档老白汾增速也相对较快。 二季度有望持续恢复,基本面上行存在预期差我们认为 23年公司仍然坚持“1357+10”战略,次高端青花 20决定省外扩张基调、青 30围绕高端消费培育拉动产品结构升级、玻汾奠定公司稳定发展基础、献礼版玻汾卡位高线光瓶酒赛道。 我们认为 22年 12月防疫政策优化以来,白酒消费场景开始环比恢复,春节后部分地区动销仍能维持较好情况,根据名酒观察汾酒省外渠道库存明显去化,经销商信心逐渐恢复,预计随着我国经济复苏趋势逐步确立,大众餐饮、商务宴请等消费场景逐渐修复,二季度基本面有望继续上升,存在预期差。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汾酒持续巩固公司清香龙头优势,未来有望实现品牌复兴。当前估值相对较低,建议重点关注。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22-24年营业收入 256.01/322.37/394.70亿元;归母净利润 76.51/100.38/126.59亿元;EPS 6.27/8.23/10.38元,2023年 4月 11日收盘价 245.56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39/30/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等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4-12 26.86 -- -- 30.08 11.99%
30.08 11.99%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3月产销快报:长城汽车批发销量 9.0万辆,同比-10.6%,环比+32.3%。2023Q1累计批发 22.0万辆,同比-22.4%; 哈弗品牌 3月批发销量 4.7万辆,同比-13.1%,环比+21.1%。 2023Q1累计批发 12.6万辆,同比-24.6%; WEY品牌 3月批发销量 0.1万辆,同比-73.2%,环比+18.9%。 2023Q1累计批发 0.3万辆,同比-76.2%; 皮卡 3月批发销量 2.0万辆,同比+8.3%,环比+16.5%。 2023Q1累计批发 4.9万辆,同比+13.7%; 欧 拉 品 牌 3月 批 发 销 量 1.0万 辆 , 同 比-32.6%,环比+114.9%。2023Q1累计批发 1.8万辆,同比-47.4%; 坦克品牌 3月批发销量 1.2万辆,同比+33.9%,环比+88.4%。 2023Q1累计批发 2.4万辆,同比-6.0%。 分析判断: 销量环比提升 新品有望提速需求快速向上,各品牌环比大幅提升。公司 3月批发 9.0万辆,同比-10.6%,环比+32.3%。公司前期主动调整库存,迎接新品上市。哈弗枭龙、哈弗枭龙 MAX、WEY 蓝山等新能源新品即将导入,助力公司销量快速提升。 1)哈弗:哈弗品牌 3月批发销量 4.7万辆,同比-13.1%,环比+21.1%。全新布局的哈弗新能源销售网络“哈弗龙网”推出,枭龙、枭龙 MAX两款车型即将通过龙网进行销售。车型方面,哈弗枭龙 MAX 将首次搭载长城全新混动架构 Hi4技术,同时搭载全新一代 Coffee OS 智能座舱系统和咖啡智能驾驶系统,实现全场景驾驶无忧、全工况效率最优。全新产品+全新渠道,哈弗新能源转型有望贡献公司增量。 2)WEY:WEY 品牌 3月批发销量 0.1万辆,同比-73.2%,环比+18.9%。WEY 蓝山 DHT-PHEV 将于 4月 13日正式上市,定 位 30万 级 大 六 座 SUV, 车 身 长 宽 高 为5,156*1,980*1,805mm,轴距达 3,050mm,搭载由 1.5T 发动机+电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W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 180km,综合续航里程超过 1200km,精准定位家庭用户,预计将进一步提振品牌需求。 3)皮卡:皮卡 3月批发销量 2.0万辆,同比+8.3%,环比+16.5%。3月,10万元级自动挡皮卡金刚炮正式上市,新车拥有柴/汽油两种动力,两/四驱两种驱动,汽油车型售价 9.78-11.38万元,峰值扭矩达 400N·m,柴油车型售价 10.48-12.08万元,峰值扭矩达 360N·m,覆盖旅行、越野、商用等多元用车场景。 4)欧拉:欧拉品牌 3月批发销量 1.0万辆,同比-32.6%,环比+114.9%。欧拉和沙龙正式整合,沙龙旗下首款车型机甲龙正式登陆欧拉 App,线下也将与欧拉聚合运营;欧拉定位回归主流纯电市场,组织结构改善,海外布局提速。 5)坦克:坦克品牌 3月批发销量 1.2万辆,同比+33.9%,环比+88.4%。2023款坦克 500焕新上市,定位豪华硬派越野,售价为 33.5万-39.5万,搭载 3.0T V6发动机和国内首款纵置9AT 变速器。坦克 500PHEV 上市在即,精准切入国内新能源硬派越野市场,新品导入预计将持续撬动需求。 新能源加速出海 再拓新布局海外销量稳健,新能源出口提速。2023年 3月,公司海外批发销量 2.2万辆,同比+111.6%,环比+62.9%。3月中旬,长城炮旗下首款时尚商用皮卡金刚炮于中东正式上市;智能新能源产品矩阵亮相曼谷车展,公司正式于泰国发布坦克品牌,坦克500新能源在泰国开启首发预售;公司与新加坡 Cycle &Carriage 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智能新能源产品将登陆新加坡,东盟市场版图再扩大。公司新能源产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力与品牌力强势凸显,出海增长空间广阔。 战术积极调整 2023深蹲起跳品牌管理整合,2023深蹲起跳。2023年,公司坚定转型决心,全力抢占份额:销量目标不低于 160万辆,净利润不低于60亿元,快速调整战略布局: 1)整合品牌重回主航道:扭转产品定位思路,调整产品回归主流市场,全力打造大单品; 2)整合组织架构:由一车一品牌到聚焦一个长城,高管自上而下迎来调整; 3)整合渠道:推出哈弗新能源龙网,全新独立渠道有望快速建立用户认知; 4)全新产品&全新技术:全新技术 Hi4主打两驱价格+四驱性能,首搭新车枭龙 Max即将上市,有望驱动需求增长; 我们判断公司低谷时刻已过,随疫后复苏、搭载全新 Hi4技术的新品推出,行业及公司周期共振,公司需求有望边际改善,以价换量全力抢占份额。 投资建议公司新产品国内外推广进展顺利,智能电动化新周期开启,新能源智能化车型占比快速提升,豪华化领跑地位愈发清晰,非车业务收入有望加速释放。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 1,994.6/2,437.8/2,807.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2.1/116.3/149.3亿元,对应 EPS 为 0.81/1.31/1.68元,对应2023年 4月 7日收盘价 27.27元/股 PE 为 34/21/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缺芯影响超预期;车市下行风险;WEY、沙龙、哈弗等品牌所在市场竞争加剧,销量不及预期;出海进度不及预期。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3-04-12 57.93 -- -- 60.88 5.09%
84.82 46.42%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营收 159.9亿元,同比+39.5%,归母净利 17.0亿元,同比+67.1%,扣非归母净利为 16.6亿元,同比+70.6%。其中 2022Q4实现营收 48.9亿元,同比+34.3%,环比+13.5%,归母净利 4.9亿元,同比+86.2% , 环 比 -1.9% ,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4.8亿 元 , 同 比+101.2%,环比-1.4%。 分析判断: 业绩如期高增 利润率表现亮眼公司 2022Q4实现营收 48.9亿元,同比+34.3%,环比+13.5%,同环比增长主要受益于较高单车配套价值的新能源客户放量驱动;2022Q4实现归母净利 4.9亿元,同比+86.2%,环比-1.9%,对应归母净利率为 10.1%,同比+2.8pct,环比-1.6pct,环比下降主要受豁免关税补缴的影响(公司出口至美国的部分批次产品不适用《301条款》的豁免规定,需要补缴总金额约为人民币 1.41亿元的豁免关税,其中影响 2022年度损益金额约为人民币 1.11亿元,影响 2023年度损益金额约为人民币 0.30亿元),若加回补缴的关税则能够实现环比增长。 公司 Tier0.5级合作模式获得了海内外客户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轻量化底盘、内饰功能件、热管理系统均顺利切入包括国内外知名传统车企及全球主流新能源车企在内的十余家主机厂,并获取量产订单。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分别设立制造工厂或仓储中心,波兰工厂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墨西哥与美国的工厂也在有序推进。全球化工厂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也为公司深入拓展全球平台业务提供保障。 定增助力三大产品线扩产 加速突破产能瓶颈根据 2022年 12月 12日公告,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40亿元,将用于轻量化底盘系统、内饰功能件及热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募投项目总投资 78.3亿元,项目建设期18-30个月。全部实施完成后,将新增轻量化底盘系统产能610万套/年、新增内饰功能件产能 310万套/年、新增热管理系统产能 130万套/年;预计增加年营业收入 129.5亿元,净利润 13.2亿元。并将提升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基于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和空气悬架的研发能力。 剑指全球汽配 TOP 积极布局机器人客户+:战略绑定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进军全球供应体系。公司先后伴随通用、吉利成长,目前战略绑定特斯拉开 启新一轮成长,同时已进入福特、FCA、戴姆勒、宝马、大众、奥迪、本田、丰田等全球供应体系。顺应行业电动智能变革,公司积极与 RIVIAN、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吉利新能源、赛力斯等头部造车新势力合作,探索 Tier 0.5级的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全产品线的同步研发及供货服务。公司 IBS 项目、EPS 项目、空气悬架项目、热管理项目分别获得一汽、吉利、赛力斯、合创、高合等客户的定点。 产品+:八大产品线,打造平台型企业。在保持汽车 NVH 减震系统和整车声学套组两项传统业务国内领先的同时,前瞻性布局智能驾驶系统、热管理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三大核心业务,又新增空气悬挂系统、一体化车身轻量化、智能座舱部件,预计全产品线合计单车配套价值有望达 3万元以上,全面布局电动智能,成为平台型公司。 积极布局机器人,未来发展潜力大。据测算全球劳动人口约34.5亿人,假设人形机器人单价 25万元,如果其中 11.6%的劳动者被机器人取代,则人形机器人的全球市场可达 100万亿。运动执行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公司的运动执行器包括电机、电控及减速机构等部件组成,样品也获得客户的认可,后续发展潜力巨大。 投资建议公司是特斯拉产业链高业绩弹性标的,凭借行业领先的客户拓展和产品拓展能力,有望在电动智能化变革下崛起成为自主零部件龙头。鉴于主要客户需求变化和轻量化、智能驾驶系统及热管理系统具备成长性,规模效应驱动利润率提升,结合业绩快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营收由159.8/237.0/315.0亿元调为 159.9/237.0/315.0亿元,归母净利由 17.1/24.2/35.8亿元调为 17.0/24.2/35.5亿元,EPS 由 1.55/2.20/3.25元调为 1.54/2.20/3.22元,若加上可转债的 25亿元,对应 2023年 4月 7日收盘价 59.01元的PE 40/28/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销量不及预期;吉利销量回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升等。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4-12 11.83 -- -- 13.00 9.89%
14.58 23.25%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3年 3月产销快报。3月公司汽车批发销量为24.5万辆,同比+3.8%,环比+28.3%。2023Q1公司汽车累计批发 60.8万辆,同比-6.7%。 重庆长安 3月批发销量为 11.8万辆,同比+8.9%,环比+29.5%。2023Q1累计批发 30.0万辆,同比+5.8%; 合肥长安 3月批发 销量为 2.0万辆,同比-9.9%, 环比+41.8%。2023Q1累计批发 5.3万辆,同比-23.4%; 长安福特 3月批发销量为 1.5万辆,同比-34.2%,环比+8.1%。2023Q1累计批发 4.5万辆,同比-25.7%; 长安马自达 3月批发销量为 0.6万辆,同比-46.2%,环比+55.7%。2023Q1累计批发 1.4万辆,同比-66.1%。 分析判断: 3月销量提升 新品有望提速产销逐月恢复,公司表现亮眼。根据乘联会,3月行业批发195.5万辆,同比+7.0%,环比+22.0%。公司 3月批发 24.5万辆,同比+3.8%,环比+28.3%。为了应对行业多数车企降价促销,公司也推出 3月百亿惠民购车季,在 3月 1日-3月 31日购买长安乘用车的用户均可享受相应补贴,对需求有一定提振。展望 2023Q2,需求恢复叠加公司新品催化,我们判断产销有望持续上行。 自主强产品矩阵,逸达蓝鲸 NE 上市。3月公司自主乘用车批发15.4万辆,同比+14.1%,环比+30.7%,其中 Lumin 销量 1.1万辆,环比+38.8%;UNI-V 销量 2.0万辆,同比+460.8%,环比-0.4%。CS75系列销量 2.1万辆,同比-11.2%,环比+85.5%。3月 18日,逸达蓝鲸 NE 上市,定价 8.79-10.79万元,主打”智能+低碳”。搭载蓝鲸新一代 NE1.5T 高压直喷发动机和蓝鲸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最大功率 125千瓦,最大扭矩 260牛米,百公里综合油耗 5.99升(WLTC 标准)。公司自主强产品矩阵(轿车+SUV),智电 iDD 新品快速推出,目前在售及即将上市的已有 4款智电 iDD 产品,有望加速公司需求提升及电气化转型。 合资小幅承压,福特锐界 L 开启预售。3月长安福特/马自达批发销量分 别为 1.5万辆/0.6万辆,同比-34.2%/-46.2%,环比+8.1%/+55.7%。3月,福特锐界 L 开启预售,定位 25万元级大7座 SUV,拥有燃油/混动双重可选动力,采用 2+2+3座椅布局,二排配备双悬浮式头等舱座椅,新品上市有望加速福特需求提升。 深蓝表现亮眼 S7即将亮相车展深蓝 SL03需求加速释放,S7有望接力爆款。深蓝 SL033月交付 8,568台,环比+108.8%,表现亮眼。随着成本下降及竞争对手开启降价,SL033月开启限时折扣(厂家现金补贴 2.2万元+至高 2.0万元权益礼包),加速需求转化。我们认为在同级别中SL03长板突出,设计+性能优势明显,后续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同时,深蓝 S7将于上海车展亮相,除了造型延续深蓝的高设计水平以外,整体风格也从原先简约风格向豪华转变,内饰豪华感大幅提升,更富有质感。我们判断深蓝 S7具备较强产品力,有望接力成为深蓝下一个爆款。 出口同比向上 打开增长空间海外市场持续推进,增量空间广阔。2023Q1公司自主品牌出口销量 6.0万辆,同比+10.0%。出口表现亮眼,公司出口业务布局较早,深耕亚太、中东、北非、中南美等市场,其中在沙特、智利等单一市场拥有较高市占率。中长期来看,我们判断公司出口高增长仍将持续:一方面,公司燃油车深耕海外多年,加上新品产品力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公司新能源转型迅速,优质产品有望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凭借“产品+价格+定位”构筑整车核心竞争力,构建了强势的自主产品矩阵,新品导入加速销量上行。自主插混+深蓝+阿维塔三箭齐发,加速向高端电动智能转型。自主盈利具备较强弹性,我们看好公司在全新产品周期下迎来盈利的快速释放,叠加高端电动化转型带来估值的重塑。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收入为 1,214/1,481/1,79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80.5/104.8/130.5亿元,对应 EPS 为 0.81/1.06/1.31元,对应 2023年 4月 7日 11.84元/股的收盘价,PE 分别为 15/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主品牌销量不及预期;新车型交付不及预期;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等。
盾安环境 机械行业 2023-04-12 12.37 -- -- 15.40 24.49%
15.40 24.49%
详细
盾安环境公告2022年业绩快报:2022全年:营业收入实现101亿元(YOY+3%),归母净利润实现8.4亿元(YOY+107%),扣非净利润实现4.6亿元(YOY+21.5%);我们测算对应2022年Q4:营业收入实现28.9亿元(YOY+17.2%),归母净利润实现1.38亿元(YOY+119%),扣非净利润实现0.88亿元,(YOY+31%)。 分析判断:收入:下半年加速,大股东积极协同分季度看,公司Q1、Q2、Q3、Q4收入分别同比-6.4%、-0.8%、1.8%、17.2%。 1、制冷配件:预计保持平稳。我们预计主因:(1)大股东下半年加大转单:公告预计全年向关联方格力销售配件、设备等预计29亿元(1-5月仅6.2亿元,21年16.9亿元),我们预计下半年大股东集中转单平抑Q1个别客户转单波动,带动Q4收入同比加速。 (2)外贸市场积极贡献:外贸占比约20%,年内表现符合公司设定的海外收入增长目标。 2、汽零预计高增。供给端,公司主要设备已于22年上半年调试到位,包括大口径电子膨胀阀、电磁膨胀阀、电磁阀等生产线,其中大口径是国内唯一量产供应商。同时下游需求旺盛,大客户比亚迪2022年全年销量同比209%,吉利极氪同比增长近11倍,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收入达到阶段性目标。 3、制冷设备预计H2表现优于H1。2022上半年,盾安机电受受疫情和大宗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收入同比-0.4%,下半年负面因素缓解,我们预计同比有所改善。 盈利稳步提升,担保损失冲回落地公司全年扣非净利率实现4.5%,同比+0.7pct,Q4扣非净利率实现3.0%,同比+0.3pct,我们预计盈利提升主因:(1)冷配结构升级:公司外贸市场及商用(商用占比约20%)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海外毛利率高于内销约3-6pct,预计对盈利提高贡献积极作用。 (2)汽零规模提升大幅减亏:2021年汽零业务实现收入、净利润分别5756万元、-1,234万元,22年H1收入、净利润分别5735万元、-849万元。今年规模效应提升、设备就位持后预计续大幅减亏。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各债权人均已解除公司为盾安控股提供的连带担保责任,盾安控股自行偿还关联担保项下部分银行借款本息及浙江盾安实业有限公司代盾安控股支付的关联担保债务补偿款合计金额4.25亿元,公司冲回前期计提的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展望未来,经营望持续向好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看点包括:1、冷配:商用、外贸占比望持续提升。大股东明确积极协同商用部品业务,对标三花,商用部品盈利明显高于家用冷配。 2、汽零: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1)加大人力资源投入: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板块员工300余人,计划23年提升至700余人,同时产能亦继续扩建。(2)持续加快市场拓展,包括组建海外市场团队,国内主要客户基本已覆盖。 3、大股东扶持:大股东格力系下游家用、商用空调龙头,望加速助力公司开拓市场。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14/130亿元,同比分别+12%/+14%。预计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8.8亿元,同比分别-22%/+35%,相应EPS分别为0.62/0.84元,以2023年4月9日收盘价12.13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20/15倍,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PE为28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订单获取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等风险、海运运费上涨以及港口堵塞造成货物交付不及时风险、新技术迭代风险、行业空间测算偏差、第三方数据失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客户认证不通过、汇率波动等。
索菲亚 综合类 2023-04-12 20.07 -- -- 21.19 1.53%
20.38 1.54%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后归母净利分别为112.23/10.64/9.37亿元,同比+7.84%/+768.28%/+2859.01%;其中Q4单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89/2.61/1.86亿元,同比+3.96%/+135.92%/+124.52%。22年公司持续深化“多品牌、全品类、全渠道”战略落地,在宏观环境及地产双重冲击下,营收逆势上扬。22022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63亿元,同比-3.95%,预计系疫情期间经销商回款节奏较慢影响。 分析判断:收入端:米兰纳增速翻倍、整家渠道营收高增分品牌看,1)2022年索菲亚品牌实现营收95.09亿元,工厂端平均客单价18498元、同比增长28%,经销商数量1781位、较22Q3增加5位,专卖店数量2829家、较22Q3增加21家,索菲亚品牌开拓橱卫、门窗和墙地市场,受益于整家定制模式客单值提升明显。2)米兰纳品牌22年实现营收3.20亿元、同比增长243%,米兰纳品牌下沉蓝海市场,优质新商支撑其业绩倍增,工厂端平均客单价13023元、同比增长17%,经销商数量465位、较22Q3增加10位,专卖店338家,较22Q3增加23家。3)司米品牌22年实现营收10.40亿元,工厂端平均客单价12197元,司米品牌“专橱柜、精衣柜、好配套”全屋定制模式深度转型,品牌、招商大力改革,在已转型整家策略的门店中,订购衣柜、橱柜等全屋定制的工厂端平均客单价达到32067元,整家策略提升客单值效果明显;经销商数615位、较22Q3减少48家,司米品牌和索菲亚品牌经销商重叠率逐步降低,专卖店数614家、较22Q3增加30家。4)华鹤品牌22年实现营收1.69亿元、同比增长14.09%,工厂端平均客单价8211元,经销商数量328位、较22Q3增加2位,专卖店319家、较22Q3增加10家,其中全品类展示门店达148家。 分渠道看,2022年公司经销商/直营/大宗收入分别为92.25/2.77/15.25亿元,同比分别+10.34%/-19.06%/-4.91%,占比为82.20%/2.47%/13.59%;2022年整装渠道营收同比增长115.14%,直营整装事业部已合作装企数量160个,门店数量425家,覆盖全国93个城市及区域。大宗业务受地产竣工等因素影响略有下滑但22年大宗业务中优质客户收入贡献占比已达55%。同时,公司持续发力数字化营销,整合全域线上营销方式抢占流量,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闭环。 利润端:盈利能力有所修复,期间费用管控较好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32.99%、同比下降0.22pct,其中Q4单季度毛利率为33.35%、同比提升4.60pct,22年毛利率下降系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及低毛利配套品占比提升所致。22年净利率为9.58%、同比提升8.10pct,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0.50%,同比提升0.35pct,期间费用管控良好,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94%/6.75%/3.19%/0.62%,同比+0.24/-0.26/+0.41/-0.04pct;销售费用率小幅上升系本期销售人员薪酬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上升系公司坚持研发驱动并聚焦产品创新,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持续深化大家居战略,深耕传统经销商渠道,不断整合公司资源,并通过与全国范围内实力较强的装企开展合作较早切入客流渠道,家装、整装渠道迈向高速发展轨道,米兰纳品牌持续拓展,驱动公司业绩同比快速增长,看好索菲亚未来发展空间,我们调整此前的盈利预测,23、24年营收由129.75、148.86亿元调整至132.70、153.28亿元,25年营收为176.38亿元;23、24年EPS分别由1.32、1.48元调整至1.45、1.71元,25年EPS为2.00元。对应2023年4月10日20.88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4/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2)汇率波动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风险,4)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海运费波动。
首都在线 计算机行业 2023-04-12 18.95 -- -- 21.86 15.36%
21.86 15.36%
详细
AIGC背景下,AI云迎来黄金发展周期。大模型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辅助式人工智能向通用性人工智能转变的坚实底座,算力是打造大模型生态的必备基础,平台是算力的桥梁。大模型开启算力军备赛,大模型参数呈现指数规模,引爆海量算力需求。英伟达DGX和Foundation引爆AI产业的“核聚变”,我们认为以科技巨头英伟达为例,AI云服务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公司绑定英伟达、燧原,AI云开启第二波成长曲线。公司已摆脱单一的IaaS公有云,重点转向AI算力云转型,有望借助底层英伟达GPU算力储备,以AI云为抓手,开启第二波成长曲线,我们认为算力网络以及边缘节点是公司AI云的核心壁垒之一。公司首云星图云算力平台已经震撼发布,深度绑定英伟达,算力平台采用A100、A40、A5000,为全球数字世界多场景提供澎湃算力。同时,公司携手燧原科技科技,开启AIGC芯征程,重点针对大模型MaaS开展联合攻关,正式推出云燧i20支撑的AIGC实时推理应用。 海外游戏具备竞争优势,AI算力云赋能千行百业。我们认为公司AI云平台产品发布与公司底层算力储备密不可分,借助通过算力、网络、存储等核心能力构建“云-网-数”一体的边缘计算平台,就近为高算力业务场景如云游戏、AI、XR、数字人、数字孪生、元宇宙、智能制造等各领域提供了算力支持。其中云游戏方面,我们判断云游戏市场处于“技术成熟走向商业可行”与“商业可行走向商业腾飞”的交替阶段,公司坐拥算力和算力网络双重竞争优势。此外,公司传统IDC和云业务积极布局海外,也将会是公司另一个业绩爆发点。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借助底层算力优势以AI云为抓手开启第二波成长曲线。盈利预测如下:预计2023-2025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6.05/21.02/28.0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4/1.74/3.35亿元,每股收益(EPS)为0.16/0.37/0.72元,收盘价19.17元,对应2023年4月7日市值89.49亿元,PS分别为4.3/3.2/3.2倍,强烈推荐,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2)业务经营风险;3)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加的风险;4)AI云不及预期的风险。
采纳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4-12 36.91 -- -- 39.96 8.26%
39.96 8.26%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4.65/1.62/1.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0%/23.87%/10.91%,实现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0.79%/34.77%,同比提升-3.08/5.21pp,期间费用率下降4.88pp至5.12%,主要系由于汇兑收益(0.18亿元)导致财务费用率下降6.46pp至-6.00%,其中医疗器械/动物器械/实验室耗材分别实现营收2.63/1.58/0.41亿元,同比增长24.13%/1.77%/-45.41%。 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的创新性和差异化,陆续推出兽用护套注射器、安全注射针、安全胰岛素注射器、安全采血针等安全系列产品,符合注射器“安全化”的市场趋势,全资子公司采纳医疗还参与制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发布的《轴索应用麻醉器械第2部分:阻力消失注射器》(T/CAMDI049.2—2020)团体标准,截止报告期,国内已取得6项一类医械备案凭证、4项医械注册证,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已有26/28项产品获FDA510K/CE认证,FDA自有产品注册为同行中排名前列,为后续客户开拓提供基础。 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持续扩充公司产能公司现有超6.8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其中符合GMP标准的十万级净化车间4万多平方米,位于澄鹿路的二期厂房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公司预计将于2023年完工并分批分布投产使用,产品线涵盖安全胰岛素笔针、安全采血针、预灌装注射器等安全系列产品,项目建成后致使公司生产质量及效率有所提升。随着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向安全化、高端化以及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公司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考虑到新客户、新产品拓展需要时间及产能进度,我们下调23-24年盈利预测,2023-2024年营业收入从9.43/13.55亿元下调至6.14/8.06亿元,同比增长31.9%/31.3%,归母净利润从2.87/4.12亿元下调至1.97/2.51亿元,同比增长21.7%/27.4%,新增2025年预期,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26.8%,实现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34.1%,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09/2.67/3.58元/股,对应2023年4月11日50.12元的收盘价,PE分别为24/19/14,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引致的出口业务风险,客户拓展或订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梅花生物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4-11 9.29 -- -- 9.40 1.18%
9.40 1.18%
详细
2023年4月9日,公司发布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公司于2022年6月10日披露了《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回购股份注销,用于减少注册资本,截止2023年4月9日,公司已完成回购。另外,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方案,拟以自有资金总额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含),不高于10亿元人民币(含)采用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为不超过12元/股。 分析判断:前次回购实施完毕,实际回购公司股份99039345股根据前次回购方案,公司将以自有资金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含),不高于10亿元人民币(含),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股份回购价格为不超过12元/股。截止2023年4月9日,公司已完成回购,已实际回购公司股份99,039,345股,占目前公司股份总数(3,042,465,447股)的3.26%,购买的最低价为9.07元/股、最高价为11.35元/股,回购均价10.09元/股,使用资金总额为99,950万元。大幅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回购方案紧随前次回购完成公告,彰显管理层信心紧随前次回购的结束,公司披露了新的股份回购方案,拟以自有资金总额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含),不高于10亿元人民币(含)采用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为不超过12元/股。按照最高回购资金总额10亿元人民币、最高回购价格12元/股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8333.33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约2.74%。本次回购方案的发布紧随前次回购实施完毕公告,一方面彰显了公司的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高投资者信心。 收入增长稳定,主产品价格景气推动利润大幅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37亿元,同比增长21.14%,收入已连续7年实现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4.06亿元,同比增加83.42%。据公司年报,2022年公司收入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子公司吉林梅花三期赖氨酸产能释放,赖氨酸销量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增加;(2)公司主产品味精量价齐增,赖氨酸、黄原胶以及其他饲料产品等价格上涨,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从公司的盈利能力来看,2022年公司毛利同比增加25.46亿元,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5.73pct,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主产品味精、赖氨酸、黄原胶以及其他饲料氨基酸产品的售价上涨幅度大于原材料价格增长幅度,从而营业成本增幅小于营业收入的增幅,毛利及毛利率均较上年同期增加。从产能方面来看,经过多年行业深耕,报告期内,公司赖氨酸、味精产能分别达百万吨级、苏氨酸30万吨,其他淀粉副产品、肥料产品、胶体多糖、医药类产品产能规模均居行业前列。2023年一季度,黄原胶市场景气度延续,为保持公司在黄原胶领域的优势,吉林白城黄原胶新建项目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投产试车。我们认为,(1)公司作为主营氨基酸产品的全链条合成生物学公司,品类丰富,品种齐全,抗风险能力较强;(2)公司各主营业务产品目前产能均居行业前列,赖氨酸、味精产能分别达百万吨级,行业龙头地位稳固;(3)公司产品使用场景丰富,从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到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到人类医用氨基酸类到石油级黄原胶等,产品结构均衡优良,保证了公司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猪价连续多个月处于亏损区间冲击饲料需求,但产能去化逻辑下,2023年四季度生猪价格有望超预期&饲料豆粕减量及替抗政策背景下,动物营养氨基酸需求强劲,且随着扩张产能的逐步释放,规模效益将带动成本下行;另外味精、黄原胶等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价格向好,且公司黄原胶新增产能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试车投产。基于此,我们下调预测公司23-24年营业收入337.11/392.20亿元至309.93/347.98亿元,下调预测23-24年归母净利润47.09/51.98亿元至45.43/49.84亿元,新增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391.74亿元,新增预测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4.50亿元,下调23-24年EPS1.55/1.71元至1.49/1.64元,新增预测2025年EPS为1.79元,2023年4月7日股价9.41元/股对应23/24/25年PE分别为6.3/5.7/5.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主产品价格波动,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政策扰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7/29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