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5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杭锅股份 机械行业 2021-12-22 28.04 -- -- 35.00 24.82%
35.00 24.82%
详细
2021年12月21日晚间,公司公告了《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本次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1.10亿元,发行数量为1110万张,初始转股价格28.08元/股。票面利率设定为:第一年0.30%、第二年0.50%、第三年1.00%、第四年1.50%、第五年1.80%、第六年2.00%。新世纪评级对本次可转债进行了信用评级,本次可转债主体信用评级为AA级,债券信用评级为AA级。 原股东可优先配售的可转债数量为其在股权登记日(2021年12月23日,T-1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有公司股份数按每股配售1.5445元面值可转债的比例计算可配售可转债金额。公司现有A股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报告期末持有公司股份20,568,146股后为718,632,904股,按本次发行优先配售比例计算,原A股股东可优先认购的可转债上限总额约11,099,285张,约占本次发行的可转债总额的99.9936%。 根据募集说明书,12月23日为网上路演;24日刊登发行方案提示性公告、原股东优先配售日(缴付足额资金)、网上申购日(无需缴付申购资金)、确定网上申购摇号中签率;27日刊登《网上发行中签率及优先配售结果公告》、网上申购摇号抽签;28日刊登《网上中签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根据中签号码确认认购数量并缴纳认购款(须确保资金账户在T+2日日终有足够的认购资金);30日刊登《发行结果公告》、募集资金划至发行人账户。 募投项目瞄准光热储能赛道,助力国家产业结构转型本次募集资金主要建设项目为新能源科技制造产业基地(浙江西子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580台套光热太阳能吸热器、换热器及导热油换热器、锅炉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锅炉和炉具制造/余热回收利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属于鼓励类产品。项目建成投产后,有助于公司在光热发电、储能、化纤行业相关的能源效率产品推出,符合国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的战略。 新能源科技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3,215.43万元,拟以募集资金投入103,000万元。建设期2.5年,投产期为2.5年(预计第3年下半年投产),主要生产太阳能吸热器、光热及储能系统储换热设备、核电辅机、导热油换热器、节能环保有关的余热锅炉等能源管理设备。项目测算总投资收益率为12.08%,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0.09%,投资回收期为9.33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 余热龙头、光储先驱,多方位储能布局助力公司长远发展余热锅炉能回收工业余热,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光热储能是对电网友好的新能源形式。 而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余热锅炉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基地,设有全国余热锅炉行业归口研究所,同时光热储能领域已有十年的设计研发制造经验,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50MW熔盐储能系统应用于青海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项目,该平均发电量达成率为全球同类型电站投运后同期的最高纪录。 公司多领域布局新能源时代,目前在新能源的布局已经覆盖光伏、储能、氢能、风能等诸多板块。11月19日,由杭锅集团提供整体能源解决方案建设的西子航空零碳工厂启动,这是浙江省首个‘光伏+熔盐储热+液流储电’的示范项目,对于建设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公司对该领域的布局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储能(液流电池、熔盐储能)、氢燃料电池、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亿元、8.91亿元、13.36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35X/24X/16X,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热、储能政策变动风险等。
杭锅股份 机械行业 2021-12-22 28.04 -- -- 35.00 24.82%
35.00 24.82%
详细
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发布,发行主要日程确定2021年12月21日晚间,公司公告了《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本次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1.10亿元,发行数量为1110万张,初始转股价格28.08元/股。票面利率设定为:第一年0.30%、第二年0.50%、第三年1.00%、第四年1.50%、第五年1.80%、第六年2.00%。新世纪评级对本次可转债进行了信用评级,本次可转债主体信用评级为AA 级,债券信用评级为AA 级。 原股东可优先配售的可转债数量为其在股权登记日(2021年12月23日,T-1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有公司股份数按每股配售1.5445元面值可转债的比例计算可配售可转债金额。公司现有A 股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报告期末持有公司股份20,568,146股后为718,632,904股,按本次发行优先配售比例计算,原A 股股东可优先认购的可转债上限总额约11,099,285张,约占本次发行的可转债总额的99.9936%。 根据募集说明书,12月23日为网上路演;24日刊登发行方案提示性公告、原股东优先配售日(缴付足额资金)、网上申购日(无需缴付申购资金)、确定网上申购摇号中签率;27日刊登《网上发行中签率及优先配售结果公告》、网上申购摇号抽签;28日刊登《网上中签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根据中签号码确认认购数量并缴纳认购款(须确保资金账户在T+2日日终有足够的认购资金);30日刊登《发行结果公告》、募集资金划至发行人账户。 募投项目瞄准光热储能赛道,助力国家产业结构转型本次募集资金主要建设项目为新能源科技制造产业基地(浙江西子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 580台套光热太阳能吸热器、换热器及导热油换热器、锅炉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锅炉和炉具制造/余热回收利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属于鼓励类产品。项目建成投产后,有助于公司在光热发电、储能、化纤行业相关的能源效率产品推出,符合国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的战略。 新能源科技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3,215.43万元,拟以募集资金投入103,000万元。建设期2.5年,投产期为2.5年(预计第3年下半年投产),主要生产太阳能吸热器、光热及储能系统储换热设备、核电辅机、导热油换热器、节能环保有关的余热锅炉等能源管理设备。项目测算总投资收益率为12.08%,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0.09%,投资回收期为9.33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 余热龙头、光储先驱,多方位储能布局助力公司长远发展余热锅炉能回收工业余热,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光热储能是对电网友好的新能源形式。 而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余热锅炉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基地,设有全国余热锅炉行业归口研究所,同时光热储能领域已有十年的设计研发制造经验,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50MW 熔盐储能系统应用于青海德令哈50MW 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项目,该平均发电量达成率为全球同类型电站投运后同期的最高纪录。 公司多领域布局新能源时代,目前在新能源的布局已经覆盖光伏、储能、氢能、风能等诸多板块。11月19日,由杭锅集团提供整体能源解决方案建设的西子航空零碳工厂启动,这是浙江省首个‘光伏+熔盐储热+液流储电’的示范项目,对于建设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公司对该领域的布局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储能(液流电池、熔盐储能)、氢燃料电池、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亿元、8.91亿元、13.36亿元,对应目前PE 分别为35X /24X /16X,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热、储能政策变动风险等。
瑞纳智能 基础化工业 2021-12-17 82.88 -- -- 93.50 12.81%
93.50 12.81%
详细
具备软硬件一体化能力的智能供热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是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而成的智能供热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具备“产品-方案-服务”的软硬件一体化能力,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2.1亿元、3.5亿元、4.2亿元,CAGR达41.8%。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供热节能产品、供热节能方案、供热节能服务,2020年占主营收入比重分别为69%、24%和7%。公司深耕于山东,并持续加大华北、西北、华中等区域市场开拓力度,2020年山东省外实现收入1.35亿元,较2019年增加3121.3万元,同比增长30.06%。 受益于政策推动供热节能设备智能化升级及产品结构改善,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34.1%;毛利率为56.4%,同比提升1.7pct;净利率为31.29%,同比提升3.4pct。公司打造了涵盖热系统核心环节的智能硬件产品线和智慧供热软件管理平台,从而实现较强盈利能力。分产品看,2020年供热节能产品销售、供热节能方案、供热节能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9.1%、47.1%、61.9%。 。双碳政策催生供热节能需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从2011年的47.38亿平米增长至2019年的92.51亿平米,CAGR达8.72%,带动供热节能设备需求持续增长。传统供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热量损失严重;碳达峰背景下,城市新增住宅建设仍然继续,城市热源需求增长、能源成本上升与降碳的矛盾突出,因此高效节能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供热体系是实现碳排放的降低将是必由之路。随着《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双碳等政策推出,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不断加强,强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与新增智慧供热需求,存量市场转化和增量市场将逐步带来接近万亿规模的广阔市场空间。 智慧供热领先企业,充分受益下游需求增长。1)公司产品涵盖“能源计量与数据采集、能源智能控制、数据交互与分析管理、节能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服务,有效帮助客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安全隐患。以枣庄市热力总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为客户提供供热系统改造后节能效果为例,第一年至第七年的节能收益分享比例分别为80%、80%、70%、60%、50%、40%、0%,2018-2020年公司分别确认收入1235.94万元、1464.10万元、1403.70万元,显示出良好的节能效益,且客户已实现扭亏为盈;2)公司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已被北京热力、太原热力、西安热力等国内领先的大型热力公司采用并帮助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除山东市场外,未来公司有望逐步开拓异地市场,从而打开市场空间;3)公司是业内少有的提供热量表等硬件和供热管理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伴随着IPO募投项目的落地,公司将充分受益于双碳政策带来的供热节能需求增加。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3年实现营收5.10亿元/7.07亿元/9.87亿元,净利润1.65亿元/2.37亿元/3.30亿元。公司是智慧供热行业领先企业,是领域内少有的可以同时提供软件和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的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双碳政策下将直接受益于节能需求的增加,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前景。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房地产行业周期导致新增需求不及预期、存量市场改造进度不及预期。
宝光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2-10 16.10 -- -- 18.57 15.34%
18.57 15.34%
详细
宝光股份前身为陕西宝光电工总厂,于 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实控人为中国西电集团,持股 24.80%,主营业务为电器器件与配件、电子陶瓷等,主要产品为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等,市占率较高。在现有成熟业务基础上,公司积极布局电网调频业务,能够有效解决清洁能源并网消纳问题,未来前景广阔。截止2021Q3,公司期间实现营业收入 8.16亿元,同比+33.17%,归母净利润 0.33亿元,同比+7.75%。 公司成熟业务稳健增长。真空灭弧室是真空开关的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系统。公司掌握真空灭弧室从原材料生产到整管封排的全套技术,是国内生产灭弧室企业中核心零件全部自主加工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市占率较高。根据 2020年报,直接材料成本占到灭弧室 88.03%,2021年铜材、银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截止 12月 3日,铜与银现货均价分别同比上涨 42.58%、13.26%,整个行业的盈利空间受到不同程度挤压。宝光股份通过精细化管理,2021Q1-3净利率较 2020年仅下滑 0.95pct,归母净利润同比+7.75%,细分龙头地位稳固。随着上游价格企稳回落,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频率稳定。电网的频率(50Hz)稳定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直接关系到电能驱动设备的正常运转,对冶金、化工、电子业、航空航天等行业有较大影响。装机容量3000MW 以上,允许频率波动范围±0.2Hz,装机容量 3000MW 以下,允许频率波动范围±0.5Hz,可以看出,电网频率波动范围窄,要求严格。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1-12-09 10.89 -- -- 11.77 8.08%
12.97 19.10%
详细
单晶硅业务再获大单,生产能力得到下游认可公司日前公布《关于全资子公司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于2022-2024年期间分别向常州顺风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单晶方锭2.28万吨、向江苏新潮光伏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销售单晶硅方棒9720吨、向阜宁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硅片3亿片。按照PVInfoLink最新单晶硅片均价,三项合同金额分别为71.97亿元(含税,下同)、30.87亿元、18.6亿元。合同总金额超过120亿元。 自10月份以来,公司公告了与常州顺风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潮光伏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阜宁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龙恒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润阳悦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单晶硅业务合同,同时公司与天合光能、正泰新能源的大尺寸硅片产品正处于中试阶段。公司的单晶硅试产能力得到越来越多不同的下游客户认可,在手订单规模或将不断增加。 降价有望刺激下游需求,大尺寸产能仍受欢迎今年以来,光伏原材料价格上涨抑制了下游需求,尤其是无补贴的光伏电站。今年1-10月份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约29GW,其中户用约13.6GW。而2020年1-10月份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约22GW,其中户用约6.6GW。由此可见我国今年1-10月份新增装机同比增量主要靠有补贴的户用光伏支撑。随着硅料产能落地,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望回落、企稳,下游装机需求或将提升。 此外,根据CPIA,2020年我国硅片产能240GW,但182以上的大尺寸硅片市场占比不足5%。随着市场对大尺寸硅片需求增加,2020年以前的小尺寸硅片产能将加速淘汰。从公司自身的情况看,公司在产能爬坡期就有5家公司通过长单合同锁定了超46亿片大尺寸硅片和超3万吨大尺寸单晶硅,充分说明了先进硅片产能仍然受到欢迎。 原料供应无忧,销售长单锁定,洗牌阶段公司优势明显,成功突围可期随着光伏产业技术更迭、原材料价格回落、硅片落后产能淘汰,硅片环节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在此阶段,我们认为公司有3大优势:1、轻装上阵。公司产能均为大尺寸硅片产能,且没有小尺寸硅片库存,没有资产减值等压力。 2、硅料供应无忧。公司为多晶硅设备龙头,与硅料企业有天然合作关系,硅料供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公司目前已锁定超16万吨的硅料供应。 3、生产能力获得多方下游认可,销售长单锁定保证业绩。从公司公告的单晶炉设备合同看,单晶炉采购合计超30亿元,对应超20GW单晶硅产能,生产能力无忧。同时公司已获得多方客户订单,业绩保障足够。 基于以上,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5.89亿元、9.40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61X/30X/19X,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伏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康辰药业 医药生物 2021-12-03 31.94 -- -- 32.38 1.38%
33.40 4.57%
详细
12月 2日晚,公司发布《关于子公司获得境外生产药品临床试验受理通知书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康辰生物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关于特立帕肽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 布局骨科领域,丰富产品管线。2020年 4月 21日,康辰药业同 Pfenex及泰凌医药等公司签署《关于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特立帕肽商业运营权转移协议》,康辰药业子公司康辰生物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经过业务重组后的、由 BVI 公司持有的泰凌国际 100%股权,完成对密盖息资产的收购,获取密盖息鼻注射剂及鼻喷剂在包括中国境内、中国香港、瑞士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相关上市许可;同时康辰药业以支付不超过 2550万美元获得特立帕肽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永久独家商业运营权。密盖息和特立帕肽助力公司完成在骨科领域的布局。 特立帕肽临床试验顺利开展,骨科领域加速完善。特立帕肽是公司布局骨科领域的重点项目之一,随着特立帕肽获得临床试验申请受理,后期产品有望实现加速获批上市,和密钙息协同丰富公司骨科业务布局。根据我国当前的临床试验申请审批节奏,预计公司可能于 2022年 2月底拿到特立帕肽临床试验批件,加速推进骨科领域布局。 特立帕肽竞争格局好,成长空间较大。特立帕肽的原研企业为礼来,礼来 2019年特立帕肽实现销售收入 14.05亿美元,相比之下,特立帕肽在中国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2019年样本医院销售额约为 2100万元。目前我国特立帕肽市场在售的企业仅有联合塞尔、信立泰和礼来三家企业。公司的特立帕肽水针剂型和礼来原研一致,相比其他企业的粉针剂型,在临床应用上具备剂型优势。整体来看,特立帕肽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缓和,市场空间广阔,未来产品上市后,公司有望持续放量,增厚自身业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摊薄后 EPS 分别为 1.38元、1.63元和 1.91元(根据子公司康辰生物 2021-2023年的业绩承诺,对应合并报表净利润分别为 0.48亿元、0.60亿元和 0.72亿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 24.84倍、21.03倍和 17.95倍。康辰药业作为我国血凝酶制剂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受益于医疗机构手术人次恢复增长,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产品引入丰富产品管线,公司研发项目顺利推进,未来公司有望迎来创新成果的多样化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万泽股份 医药生物 2021-11-25 16.15 -- -- 19.90 23.22%
19.90 23.22%
详细
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明显改善。公司主营业务为微生态制剂、高温合金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 5.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0.70%;归母净利润 0.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56%。 2021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6.11%;归母净利润 0.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2.34%,业绩增涨提升明显。 股权置换,两大业务并行发展。 万泽股份包括万泽集团旗下万泽高温合金、万泽医药两块资产。 2019年公告,公司以持有的常州万泽天海 100%股权、北京万泽碧轩 69%股权与万泽集团、万泽医药投资合计持有的内蒙双奇 100%股权进行置换。内蒙双奇是国内唯一专注于消化和妇科两大微生态系统的厂家,微生态研究方面在业内具有明显优势。 高温合金技术先进, 军品业务进入收获期。 公司已掌握高温母合金与叶片制造的先进技术,已建立超高纯度高温合金熔炼核心技术体系、涡轮叶片精密铸造工艺体系,并且成功制备了铸造定向、单晶及等轴晶叶片和粉末涡轮盘等样品,具备了大规模量产的技术基础,拥有较大发展潜力。 2021年上半年公司高温合金业务收入 2156万元,同比增长 73%。万泽中南研究院开展了某系列商用发动机叶片的研发工作,立项并交付了部分产品。深汕万泽精密铸造的高温合金母合金熔炼线扩产扩批成功,单炉产量实现翻番,已具备航空发动机用先进高温合金年产 150吨的量产能力,并开展了以 250kg制粉炉、 25kg 熔炼炉为重点的配套建设,形成了涡轮盘小批生产能力。批产扩产有助于推动军工业务迅速发展,促进业绩持续提升。 股权激励彰显公司信心。 公司为顺利推进公司发展战略,健全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于 2021年 11月发布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 拟向155名激励对象授予 5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 49571.31万股的 1.009%,授予价格为每股 7.70元。 投资建议公司已掌握高温母合金与叶片制造的先进技术,并且成功制备了铸造定向、单晶及等轴晶叶片和粉末涡轮盘等样品,军品业务逐步进入收获期。受益于国内高温合金需求快速增长, 叠加公司高温合金业务批产扩产,公司将迎来业绩高速成长。预计 2021/2022/2023年实现营收 6.30/7.18/8.2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11/1.32/1.56亿元,对应 PE71/60/50。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盈利水平风险,高温合金业务的市场风险。
罗博特科 机械行业 2021-11-24 58.98 -- -- 74.98 22.92%
72.49 22.91%
详细
光伏电池环节自动化龙头,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工业生产智能化技术与产品,是专业的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商,自主研发、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高精度、高效率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专注于清洁能源、电子及半导体、汽车精密零部件和食品药品领域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自动化设备、智能检测设备、智能仓储设备、智能物料转运系统及智能制造执行系统。创新智造,让工业制造更柔性、更智能、更高效是公司的使命。 公司 2020年公司营收 5.28亿元,同比-46.15%;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167.35%。公司去年营收下滑、利润亏损的原因主要是: 1、疫情影响公司新签合同及项目实施;2、平价上网导致下游压缩设备供应商利润;3、低门槛产品竞争激烈拖累毛利。今年随着疫情缓解及公司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壁垒,公司利润全年有望转正。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8.79亿元,同比+129.24%;归母净利润 0.48亿元,同比+300.64%。今年全年利润有望转正。 TOPCon、HJT 技术储备完善,积极布局硅片、半导体领域随着公司智能制造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在光伏领域的推广,取得了日益增多的成功经验,获得了爱旭、通威、晶澳、晶科、REC solar等国内外知名大型光伏厂商的认可。在此基础上,伴随下游光伏行业的各种大尺寸、高效电池的市场导入和普及,公司及时抓住市场痛点、依托长期积累的核心技术,全新开发了高产能智能制造 ARK 平台和基于 5G 的全新第二代智能制造系统 R2-Fab。同时,半导体行业与光伏电池行业生产工艺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电子及半导体行业就有所布局。 目前光伏电池主流是 PERC 电池技术,而 HJT 和 TOPCON 电池片技术由于其较高的转换效率及效率提升潜力发展迅速,系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公司以其在光伏电池片领域长时间的技术领先优势积淀,已顺利攻克相关技术难点,已为下游客户提供了 HJT 技术路线项目对应的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和系统; TOPCON 技术相比现有 PERC 技术工序道数变得更长,因此与之匹配的自动化设备数量需求更多,且TOPCON 技术路线可以通过对现有的 PERC 技术项目进行改造实现,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今年公司获得了光伏硅片客户的订单,包括自动化设备的也有做整厂智能化项目的订单。 光伏高景气度有望带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看好公司未来发展上个月国务院印发关于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到 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 2020年底,我国风光装机量合计 5.35亿千瓦,2021Q1-Q3,风光新增装机量合计0.42亿千瓦,距离碳达峰方案中的目标还有较大缺口。公司在光伏行业长期景气度下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1-23年营收分别为 10.44亿元、14.80亿元、19.99亿元,YOY 分别为 97.68%、41.70%、35.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6亿元、1.57亿元、2.35亿元,YOY分别为 213.51%、106.07%、49.56%。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业政策变动的风险、验收周期长导致的经营业绩波动风险等。
广联航空 机械行业 2021-11-16 43.00 35.58 117.48% 43.50 1.16%
43.50 1.16%
详细
事件:广联航空于2021年11月11日发布公告宣布以自有资金收购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按照成都航新100%股权4.00亿元的估值收购,收购价格为2.80亿元。 投资要点:收购成都航新,协同效应驱动广联航空高速增长广联航空于2021年11月11日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2.80亿元收购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按照成都航新100%股权4.00亿元的估值收购,收购价格为2.80亿元。 成都航新成立于2019年,主要产品为航空中小框、梁、肋等结构零件等。截至2021Q3成都航新实现营收4,249.28万元,较2020年全年大幅增长282.12%。业绩承诺方面,交易对手方承诺2022--424年的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1.2亿元,其中22022年净利润不低于03,000万元、2022--323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07,000万元,22022年度至42024年度每个年度平均净利润不低于04,000万元。 广联航空收购成都航新后将从业务及客户渠道拓展、产能提升方面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驱动广联航空高速增长:成都航新目前已入驻四川新都航空产业园,该产业园由新都区牵手成飞集团携手打造,是目前全国航空制造专业门类最齐全、协同创新发展效应最显著、专业化水平最高的航空大部件研发制造基地,成都航空作为入驻该产业园的重点配套企业,也进一步说明其在成飞配套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此次收购后将助力广联航空切入成飞供应链体系,完善自身业务布局。广联航空目前已熟练掌握了复合材料产品工艺及工装设计、机加、钣金、热处理、铆接、总装、质量保证等专业的先进技术,并已开展了复合材料零部件产品大批量制造方法、先进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工艺等研究。成都航新通过CAE/CAD/CAM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在智能工装设计与制造领域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目前已成功参与到蛟龙600、C919、C929、ARJ21等重点型号飞机装配工装的开发工作中。此次交易完成后,广联航空将在现有进一步基础上提升航空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产能布局辐射范围将进一步扩张,助力公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广联航空目前在建的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金属零件数控加工中心、工装技改以及西安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均在稳步推进,预计至2023年陆续投产,其中,西安广联下属的西安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总投资额约为8亿元,项目主要包含航空工装制造中心、飞机零部件制造中心、航空配套中心建设,进一步打造科研生产及试验共享平台。成都航新处于业务拓展期,目前于新都航空产业园规划建设年产5万件航空结构零件的4+1+1条飞机结构件自动化柔性生产线及精益加工单元。 广联航空前三季度高增长,研发投入创新高广联航空于2021年10月16日发布三季报,2021年前三季度,广联航空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37.64%),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51.91%),均保持高速增长,主要系下游主机厂需求增长所致,毛利率42.74%(-6.88pcts)有所下滑,主要系报告期内广联航空新增承制任务,研发、试制成本较高等因素叠加所致,净利率19.79%(+1.27pcts)实现自上市以来最高水平;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巩固自身核心竞争优势。2021年前三季度广联航空期间费用(0.46亿元,+27.78%)持续上升,但期间费用率为(23.32%,-1.58pcts)下降明显,其中研发费用(1,741.00万元,+71.03%)大幅提升,达自上市以来同期最高值,由于广联航空主要以军工企业和军方等客户需求为基准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研发投入的高增长表明广联航空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完善的产品、技术储备,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业务配套层级持续提升,加深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广联航空基于在航空工装及零部件领域优势,积极拓展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业务,并实现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零部件生产、航空器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无人机新机型的研制、装配。总体来看,广联航空已实现由“零部件工装→零部件及大型部段→无人机”的配套层级提升。 ①①航空工装航空工装产品广联航空自成立以来致力于航空工装业务,是国内航空工装领域优势突出的龙头供应商。尤其在复合材料工装领域具有较强技术优势,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某重点型号直升机复合材料零部件唯一供应商。目前广联航空已承接了包括C919、AG600水陆两栖飞机在内的多个机型部段成型工装、复合材料成型工装、装配工装总装生产线的制造任务,以及CR929、翼龙系列无人机制造所需的航空工装研制任务,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强对现有机型的升级和改造,以及加快推进新一代飞机的研发工作,广联航空作为航空工业下属主机厂和科研院所的重要航空工装供应商有望充分收益,进一步增强盈利空间。 ②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产品广联航空零部件业务主要有金属及复合材料零部件两部分,并且还可根据下游客户需求提供航空零件组装服务,广联航空已经成为哈飞公司、沈飞公司、西飞公司、昌飞公司、上飞公司、华南通飞等国内重点主机厂,以及军队某研究所、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基础技术研究院、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供应商。同时广联航空已取得部队主要新增军用机型零部件的供应商资质,以及ARJ--21、C919、CR929、AG600、MM--700等多种民用机型的零部件的供应商资质。 广联航空无人机业务主要为工业级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军用无人机的整机设计、制造与装配,工业级旋翼无人机可根据客户需要,搭配不同功能载荷系统用于其他领域。目前广联航空已完成最大起飞重量60公斤/560公斤/750公斤/3500公斤的四种无人机基础机型的研制,同时广联航空作为机体结构唯一供应商的WJ--0700察打无人机也在于12021年年11月首飞成功,标志着广联航空在大型无人机制造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 ②②募投项目稳步推进,持续布局产能扩张:募投项目稳步推进,持续布局产能扩张:报告期内,广联航空通过新设及股权转让方式新增两家控股子公司北海广联及天津广联,其中北海广联主要定位是孵化和发展无人机相关产业,基于广联航空自身在航空工装、零部件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当地政府对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分若干扶持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广联航空在无人机业务领域的新技术研发及市场开拓。 总体来看,广联航空深耕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领域十余载,以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航空复合材料工装为基础,积极开拓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业务,已实现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航空器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成都航新作为成飞的重点配套企业,航空零部件生产能力及技术储备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此次交易完成后,,可使双方在技术进步、客户资源共享、规模化交付能力、市占率提升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广联航空的行业竞争力。 投资建议①2021Q1-Q3,广联航空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37.64%),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51.91%),均保持高速增长。此次收购后,成都航新交易对手方承诺2022-24年的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其中2022年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2022-23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7,000万元,2022年度至2024年度每个年度平均净利润不低于4,000万元,将进一步增厚广联航空业绩。 ②广联航空此次收购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后,进一步切入成飞供应链体系,并在技术进步、客户资源共享、规模化交付能力、市占率提升等多方面进一步提升广联航空的核心竞争力。 ③广联航空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伴随“零部件工装→零部件及大型部段→无人机”的配套层级提升以及产业链布局,并且广联航空在复合材料工装领域具有较强技术优势,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某重点型号直升机复合材料零部件唯一供应商。 ④现阶段已完成在东北、华南、华东、西北等地区的产业布局,客户覆盖哈飞、沈飞、西飞、昌飞、上飞、华南通飞等国内重点主机厂,在稳步进军军用飞机市场的同时,继续开辟国内主要民用飞机整机厂,并与其建立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 基于以上观点,考虑到收购完成后,广联航空将持有成都航新770%股权,合并报表后我们预计广联航空20211--3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32亿元、66..8833亿元和99..2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1亿元、2.818亿元、22..9977亿元,SEPS分别为0.66171元、1.6036元、11..2412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格50.333元,分别对应575倍、4499倍及3366倍PE。 风险提示:产品项目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低迷。
高测股份 2021-11-15 73.00 -- -- 92.87 27.22%
92.87 27.22%
详细
可同时提供切割设备及耗材的硅片切割龙头,业绩快速提升公司主要面向光伏行业销售切割设备及耗材产品,切割设备主要包括硅棒/硅锭到硅片环节所需的截断机、开方机、磨倒机、切片机等,耗材主要是金刚线。公司致力于为高硬脆材料切割加工环节提供集成了"切割装备、切割耗材、切割工艺"的系统切割解决方案。 公司2020年收入7.46亿元,同比+4.46%;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83.83%;销售毛利率35.35%、净利率7.89%。2021Q1-Q3营收9.73亿元,同比+91.90%;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177.24%;销售毛利率33.17%、净利率11.47%。 未来,公司将以高硬脆材料系统切割解决方案在光伏行业的应用为重点,持续推进高硬脆材料系统切割解决方案在光伏行业、半导体行业、蓝宝石行业、磁性材料行业的应用,加速推进产品和业务的创新。 进军切片代工市场,专业人做专业事今年7月份公司发布可转债公告,正式宣布进军切片代工领域。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在乐山、建湖筹划了约35GW的切片产能,今明两年有望实现5GW、16GW切片产能,其余产能或在2023年落地。 在原有的光伏单晶硅片环节下,硅片厂商采购多晶硅料后,主要经过拉棒→切片等步骤生产出单晶硅片。由于硅片环节大尺寸、薄片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对切片环节的设备、耗材、工艺等要求越来越高。硅片生产厂商若投入巨额设备投资将面临一定风险,选择代工服务将规避此类风险。同时下游电池片厂商可以自行锁定硅料,交给拉棒及切片代工厂处理,获得自身所需的硅片原材料。 切片代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的根源在于公司技术的先进性带来切片成本的下降。代工业务将有利于公司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发挥公司在光伏切割装备、切割耗材及切割工艺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协同优势,增强公司在高硬脆材料切割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平价时代光伏中长期景气得到确认,多引擎发展看好公司持续成长2021年6月11日,发改委发布《通知》指出2021年起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这项政策对光伏行业的影响和意义是重大的,光伏平价上网意味着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是不可逆转的。 上个月国务院印发关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光装机量合计5.35亿千瓦,2021Q1-Q3,风光新增装机量合计0.42亿千瓦,距离碳达峰方案中的目标还有较大缺口。公司在光伏行业长期景气度下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作为硅片切割解决方案专家,在光伏高景气度下,设备、耗材、代工业务有望共同发力,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亿元、3.08亿元、4.61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78X/38X/2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伏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紫光国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5 219.08 197.40 298.95% 238.79 9.00%
238.79 9.00%
详细
紫光国微成立于2001年,前身唐山晶源裕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同行业第一家登陆A股的公司。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的宗旨,公司成立初期专注于石英晶体元器件业务,成长过程中通过内生+外延的模式整合优质资产,收入方面,四大业务来看:①智能安全卡(紫光同芯微电子)2021H1收入7.71亿元(+40.12%),收入占比33.64%、②高可靠IC(深圳国微电子)2021H1营收13.70亿元(+69.91%),收入占比59.77%,③石英晶体(晶源电子)业务2021H1收入1.29亿元(+49.60%),④存储器业务占比较低。紫光国微主要有三个核心子公司,①国微电子主营高可靠集成电路;②紫光同创主营民用FPGA;③同芯微主营智能安全芯片。核心利润来源于国微电子。高可靠IC业务收入从2016年5.13亿元增长至2020年16.73亿元,CAGR高达34.38%。营收占比从2016年36.15%提升至2021H159.77%,智能安全芯片业务营收从2016年的5.6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3.63亿元,CAGR为24.41%,营收占比由2016年的40.1%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33.64%。毛利方面,2020年高可靠IC和智能安全芯片分别贡献毛利13.33亿元、3.38亿元,占毛利比重分别为78%、20%。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毛利率水平长期稳定在高位,毛利率由2016年的65.34%提升至2020年的79.64%。 高可靠IICC处于景气周期,智能安全芯片边际改善深圳国微:靠高可靠IICC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微电子“软硬一体”受益高可靠CIC谱系扩张,竞争优势明显根据Gartner预计,2019年全球FPGA规模69亿美元,中国FPGA市场约120亿人民币,其中民用市场约100亿元,国产渗透率仅约4%,靠高可靠IICC(FPGA、高可靠存储器、高可靠模拟器件、总线、高可靠微处理器、新一代SOPC芯片、接口驱动器件、电源管理芯片)广泛应用于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软件雷达信息处理设备、便携式无线指挥终端、其他信息处理终端及专用模块等一系列信息化装备。 科思科技参与了指挥控制信息处理系统、军用雷达信息处理系统、军用模拟训练系统、火力控制系统、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侦察系统等军用装备系统的研制,根据科思科技招股书披露,公司芯片境外采购比例2017-2019年为73.94%,82.72%和75.86%,或反映我国高可靠芯片国产化率不高,存在较大国产化空间。特种领域需求来看:十四五期间,①机载领域:机载计算机核心,高可靠IC受益军机更新换代及信息化含量提升;②弹载领域:弹载计算机核心,高可靠IC受益导弹产业链步入高景气;③C4ISR:以FPGA为典型代表的高可靠IC在C4ISR领域应用广泛;④装备从机械化走向信息化、智能化趋势不可逆。我们认为高可靠IC(FPGA、高可靠存储器、高可靠模拟器件、总线、高可靠微处理器、新一代SOPC芯片、接口驱动器件、电源管理芯片)有望受益武器列装、装备信息化、国产化趋势三大趋势。 靠国微电子高可靠CIC谱系、门类国内最全,成本控制能力强。国微电子在研+批产型号覆盖七大系列500多种IC产品(FPGA、高可靠存储器、高可靠模拟器件、总线、高可靠微处理器、新一代SOPC芯片、接口驱动器件、电源管理芯片),紫光国微2012-2020年年报,公司历年新增的可销售产品数量(款)逐步增加,2014年增加可销售产品为14款,而2018/2019/2020年分别增加的可销售产品为43/40/67款。 门类齐全,覆盖面更广,同时七大门类组合销售有利于公司成本控制。紫光国微FPGA芯片业务所属的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板块毛利率分别为66.47%、74.35%、79.64%和76.77%,毛利率较高主要系其特种FPGA产品产业化成效显著,在国内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软件++硬件一体化,IIPP核资源丰富。FPGA的使用需要配套软件,有了软件环境后才能用,软件环境是难度极大,FPGA每增加一个数量级的规模(例如从100K到400K),软件难度是成指数增加的。国微电子开发出完整的基础单元库,积累了丰富的IP核,如32位嵌入式微控制器核、嵌入式FPGA、高速SERDES等。公司目前硬件设计平台包括SUN公司的服务器及HP服务器工作站群,同时并配备有先进的EDA软件、测试系统。掌握了数字逻辑(Digital)、模拟混合(Mixed-Signal)芯片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在高性能微处理器、高性能可编程器件、存储类器件、总线器件、接口驱动器件、电源芯片和其它专用芯片等领域具有芯片设计能力以及相应整机产品的应用方案开发能力。 盈利能力提升,紫光同芯发力超级SSMIM卡及车载控制芯片公司长期致力于安全支付、身份识别、物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安全芯片设计。智能安全芯片采用领先的工艺技术节点和高效设计,性能、成本、可靠性等具有显著优势,拥有银联芯片安全认证、国密二级认证、国际SOGISCCEAL、ISCCCEAL4+等国内外权威认证资质,以及AEC-Q100车规认证,广泛应用于金融支付、身份识别、物联网、移动通信、智能终端、车联网等多个领域。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布局超级SIM领域,2021H1紫光同芯毛利率回升至29.69%,盈利边际改善。 根据IHS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将达到1200亿元,如果加上自动驾驶相关的需求,市场空间将达到1700亿元。公司可转债于2021年7月14日上市,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15亿,投向新型高端安全系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控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为公司打开新增长点。 FFAPGA通信领域空间广阔,参股企业紫光同创位列国内民用FFAPGA第一梯队紫光同创曾是国微电子全资子公司,是国微电子“核高基”专项高可靠FFAPGA的产业延伸。我国企业目前已完成中低端FPGA全部研制工作,但相比于国外赛灵思、英特尔、莱迪斯、阿尔特莱具备从IP到FPGAEDA再到高端FPGA的设计能力,我国企业目前仍有不小差距,FFAPGA需求端来看,中国FPGA市场需求巨大,根据Gartner预计,2019年全球FPGA规模69亿美元,中国FPGA市场约120亿人民币,其中民用市场约100亿元,国产渗透率仅约4%,2018年FPGA下游市场中通信领域占比超40%。FFAPGA供给端来看,紫光同创凭借股东实力、资金实力、强研发投入位列国内FFAPGA第一梯队。未来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下,公司FPGA有望向高端FPGA突破。 投资建议我们按照整体估值法给予紫光国微估值: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52.84亿元,69.15亿元和90.31亿元;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4亿元,25.51亿元和33.19亿元;对应2021-2023年EPS分别为3.02元、4.20元、5.47元,按照2021年11月1日收盘价206.86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68.46倍,49.21倍和37.82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基于公司所处行业地位以及产品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80元,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92.72倍、66.67倍、51.19倍。风险提示新一代高可靠IC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下游特种装备采购进度不及预期;紫光同创高额研发投入持续给上市公司造成较大投资亏损;安全智能卡业务竞争加剧,产品毛利率持续走低;贸易摩擦的风险。
华扬联众 计算机行业 2021-11-03 16.26 -- -- 19.60 20.54%
31.65 94.65%
详细
2021年三季报点评:事件:公司发布公告,前三季度实现主营收入87.43亿元,同比上升27.39%;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上升14.55%;扣非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上升17.50%;毛利率11.55%,同比微降0.34pcts;净利率1.48%,同比微降0.14pcts;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53亿元,同比上升113.59%,客户回款增加,现金流情况好转。 QQ33业务稳步推进,业绩符合预期。公司Q3单季度实现主营收入32.39亿元,同比上升55.72%;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上升6.11%;扣非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上升11.71%。 公司积极推进营销和代运营业务,线上免税业务受疫情影响有所推迟,Q4有望加速落地,打开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研发投入增加,科技赋能数字营销: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88亿元,同比增长23.68%。公司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通过研发中心、华扬亚互动创意实验室和数字营销研究院,对热门前沿数字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开展深入研究,开发相应的技术产品,紧密跟踪全域营销热点和发展的趋势。 定增完成,优化资源配置:公司近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77亿元,将用于品牌新零售网络运营建设项目、智慧营销云平台建设项目、创新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传播代理服务独家供应商,具备较强的营销实力,是以驱动增长为核心、整合全渠道营销的全域营销公司,旗下整合了信息技术营销服务、新零售、综合性内容创造三大优势业务板块,形成了高效联动、以商业数据赋能全渠道营销的闭环。预计21--3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5.19//66.777亿元,对应EPS为1.1111//2.05//2.67元,PE为1155//88//6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国内疫情反复的影响、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不及预期
值得买 计算机行业 2021-11-02 77.53 -- -- 80.83 4.26%
81.93 5.6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5亿元(同比+77.21%),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21.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28.67%),毛利率56.54%(同比-12.27pcts)。Q3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83.10%),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14.7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18.37%)。 投资要点:QQ33属电商营销淡季,蓄势待发“双十一”。考虑到Q2“618”和Q4的“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大促活动的虹吸效应,公司Q3收入环比下降符合预期。毛利率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公司大力发展三大新业务,营销业务相关代理成本、运营活动成本等增长较快,拖累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整体来看,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代运营业务推动公司营收持续高增长,但是代运营业务毛利率较低叠加人员等费用有所前置,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双十一”预售已于10月20日正式启动,公司不断加强和品牌与平台之间的合作,看好Q4营销旺季表现。 主站改版升级效果佳,营收稳步增长。公司消费内容社区“什么值得买”改版后,社区内容生态更加完善,用户消费体验增强,商业化变现能力提升,推动营业收入稳定增长。 新业务助力品牌新营销,品效合一增速快。新业务主要以人货匹配以及品牌代运营业务为主。目前星罗拥有淘宝、抖音、快手等多平台服务资质,获得抖音电商十大影响力精选联盟服务商、淘宝联盟优秀招商服务商称号;有助取得南极电商在抖音渠道的独家授权,同时为惠达卫浴、青岛啤酒、习酒等品牌提供在京东、拼多多等传统电商渠道的代运营、新媒体账号内容运营等服务。 投资建议:公司“消费内容+营销服务+消费数据”三大核心板块协同并进,发力品效合一的全链路服务,星罗&有助代运营业务快速发展,有望打开新的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99/2.47/3.05亿元,EPS分别为2.24/2.79/3.44元,对应三年PE分别为35/28/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客户和人才资源流失、政策监管变化、行业竞争加剧
大北农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1-10-25 8.41 -- -- 11.30 34.36%
11.30 34.3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42亿元,+53.5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7亿元,-92.76%),扣非净利润(-0.54亿元,-104.3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83亿元,-51.12%)。 投资要点:生猪周期承压,饲料业务高增。养猪方面,公司生猪养殖规模扩张较快。前三季度公司生猪销售量294.9万头,规模同比大增166.9%。 销售收入65.59亿元,同比增46.9%。但今年以来生猪周期下行,上半年公司养猪行业毛利率同比-38.37%,整体利润受到较大幅度影响,目前已经停止养猪业务固定资产的继续投入。饲料方面,由于存栏恢复,公司猪饲料销售高增。上半年,公司饲料业务同比增长53.67%,其中猪饲料和反刍饲料同比分别增长75.53%、33.72%。 种业技术领先,有意做大做强。公司转基因技术领先,多品类性状获得认证。玉米转基因产品上,绿色高效防控玉米害虫的公司玉米性状产品DBN9936和DBN9858已获得安全证书,此外还有升级产品储备。10月7日公告,DBN9936完成美国FDA的安全评价,获得FDA的转基因产品上市前食用安全批准。大豆转基因产品上,DBN-09004-6获得阿根廷政府的正式种植许可,后获得国内进口批准。2021年2月4日,DBN9004正式获得北方春大豆区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公司有意做大做强种业科技业务板块。10月19日,公司公告拟将部分种业科技产业的控股子公司股权以账面净值划转至全资子公司北京创种科技有限公司。这将有利于公司种业板块整合资源、清晰架构、高效管理、做大做强。 周期影响落地,多条业务向好。一是,生猪周期已处底部区域,周期对公司的影响市场已经有所消化。二是,饲料销量随存栏高增,未来随着原材料成本压力边际缓和,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三是,种植行情推升种粮意愿,种业周期向上。公司具备良好种子技术储备,种业系列政策落地有望助力公司将领先的技术能力兑现。 投资建议大北农是涵盖饲料、动保、种业等领域的农业科技优质标的。当前公司养殖周期影响落地、饲料成本压力有望缓和、种业优势迎来历史机遇,多条业务向好将推升公司业绩。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6亿元、6.93亿元和19.14亿元,EPS分别为0.01元,0.17元和0.46元,对应2023年PE18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猪周期波动等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1-10-25 365.66 -- -- 402.18 9.99%
402.18 9.99%
详细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9,151.23万元,同比增长20.72%;利润总额758,343.54万元,同比增长26.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6,288.32万元, 同比增长24.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4,419.47万元,同比增长24.30%;基本每股收益5.48元,同比增长24.25%。 三季度延续平稳增长, 外延并购布局 IVD 行业上游。 202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1,316.46万元,同比增长 20.2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231,845.36万元,同比增长 21.41%,公司三季度业绩延续平稳增长趋势。 9月 22日,公司与海肽生物签署《交割确认书》,收购价格为 5.32亿欧元。 海肽生物是全球知名的 IVD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单克隆抗体、抗原、多克隆抗体及血清和血浆制品,在全球拥有超过 2000个客户。 2020年海肽生物实现营业收入 2800万欧元,营业利润 1300万欧元; 2021年一季度, 海肽生物实现营业收入 930万欧元, 营业利润约 490万欧元。完成并购后,公司有望通过海肽生物的 IVD 原料自研自产能力,强化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开展股权回购工作,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8月 26日,公司表示将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流通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为 10亿元,预计回购数量为 2,5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2056%,公司表示, 本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股权回购计划彰显了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信心。同时,公司未来或将逐步开启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有望进一步为公司锁住优质人才,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研发投入提升,管线持续丰富。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 17.9亿元,同比增长 19%。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 体外诊断领域和医学影像领域均有新型解决方案推出,通过丰富自身产品管线,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摊薄后的 EPS 分别为 6.55元、 7.96元和 9.78元, 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 54.37倍、 44.75倍和 36.42倍。 医疗器械市场长期稳定增长, 迈瑞医疗作为我国医疗器械龙头企业, 持续受益于市场高景气。同时, 通过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公司海外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业绩未来有望得到进一步增厚,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 海外市场波动的风险、研发低于预期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5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