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源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12-14
|
46.14
|
--
|
--
|
46.10
|
-0.09% |
|
46.10
|
-0.09% |
|
详细
以显示、交互控制和连接技术为核心,面向多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8日,是一家以显示、交互控制和连接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通过研发设计、产品创新提升用户体验,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托在音视频技术、信号处理、电源管理、人机交互、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领域的软硬件技术积累,面向多应用场景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不断丰富和延伸产品结构,通过产品和资源整合能力在细分市场逐步取得领先地位。目前公司的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和商用电子领域,具体可分为部件业务、教育业务、企业服务业务、海外业务等。公司部件业务的主要产品为液晶显示主控板卡,液晶显示主控板卡是液晶显示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下游客户包括小米、TCL、海信、创维、海尔、长虹、康佳、SHARP等液晶电视品牌商以及液晶电视行业的OEM、ODM厂商。依据奥维云网数据统计,全球液晶电视2020年、2021年、2022年出货量分别为22,875.17万台、21,453.05万台、20,254.83万台。公司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在2020年、2021年、2022年的销量分别为7,130.09万片、6,772.31万片、6,722.06万片,分别占各期全球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出货量的比例为31.17%、31.57%、33.19%。除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外,公司已向电源模块、IoT模块、投影等新方向进行拓展。客户方面,公司也在积极拓展三星、LG、Arcelik等海外客户。公司交互智能平板主要应用于教育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等领域。公司教育业务品牌希沃(seewo)是教育数字化应用工具与服务提供商,作为国内交互智能平板品类首创者,希沃(seewo)连续11年(2012-2022)蝉联中国交互智能平板行业市占率桂冠,教学应用覆盖700万教师。 公司旗下希沃学习机产品定位清晰,现阶段主要服务于3至12岁学龄段群体,主要有W系列学习机和V1系列学习平板。其中,W系列学习机专注于低幼学段小朋友的启蒙和陪伴,帮助他们提升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这款产品在低幼市场依然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V1系列学习平板是希沃主要面向小、初学段学生的产品。 AI浪潮已至,积极布局AI+:教育等领域:根据公司2023年08月25日发布的投资者交流纪要显示,公司于2014年成立中央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视觉计算、信号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等,同时公司组建了专门的团队负责AI领域的研究工作,并逐渐应用到公司教育业务、企业服务业务等实际场景。公司基于在所进入行业的持续积累,一方面训练和开发垂直领域的专业大模型,另一方面加强与外部大模型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公司在教育、企业服务等领域产品能力。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在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研发投入,加强算法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创新的人才和团队建设,持续向客户提供具有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在AI大模型赋能方面,根据公司2023年10月24日发布的投资者交流纪要显示,AI大模型切实辅助解决教师在教室的教学问题。以软件平台“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为例,它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堂3D还原,完整回溯师生互动情况,通过教师巡堂轨迹、课堂互动分析等AI功能,对课堂教学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并能及时提供反馈意见,还可以根据教师对反馈意见的采纳情况对课件进行自动优化。在希沃学习机上,公司同样推出了多项AI新功能,比如绘本精读功能,可以使故事主角能说会动,激发孩子阅读兴趣,AI陪伴共读功能,可以与孩子交流,引领孩子阅读、思考、提问与表达,辅助孩子的成长陪伴。我们认为,本轮AI浪潮面向众多场景的应用落地,将有望真实提升终端应用场景的使用体验,并有望最终促进终端市场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210.52亿元、242.58亿元、272.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3%、15.2%、12.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6亿元、18.98亿元、23.1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4%、24.4%、21.7%,对应的PE分别为21.1倍、17.0倍、13.9倍,考虑到公司积极布局AI领域,下游场景和海外市场持续拓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景气、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研发推广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
|
|
三环集团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12-13
|
28.92
|
--
|
--
|
29.78
|
2.97% |
|
29.78
|
2.97% |
|
详细
多措施并行促发展,23Q3业绩同比高增长公司积极开拓产品市场,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持续进行工艺改进和成本控制工作,23Q3业绩同比实现高增长。23Q3公司实现营收14.77亿元,同比增长39.30%,环比增长2.54%;归母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35.44%,环比减少0.05%;扣非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32.44%,环比减少6.18%;毛利率39.88%,同比增长1.06pct,环比减少0.11pct;净利率27.87%,同比减少0.79pct,环比减少0.70pct。23Q3单季研发费用1.56亿元,同比增长56.80%,环比增长25.30%。 MLCC:本土化供应势在必行,突破超高容势不可挡三环集团专注于电子元件及其基础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元件及材料、半导体部件、通信部件等,可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工业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等领域。其中,光通信用陶瓷插芯、片式电阻用氧化铝陶瓷基板、半导体陶瓷封装基座等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前列。 随着5G、智能手机、物联网以及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其中MLCC是世界上用量最大、发展最快的基础元件之一。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1204亿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达到596亿元。竞争格局方面,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日企市占率最高,达到54%,中国大陆MLCC制造商约占全球7%的份额。近年来,中国MLCC进出口数量逐年增加,但进口量长期高于出口量,且差值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前十个月我国MLCC净进口量达到8546亿颗,高于去年同期的7126亿颗,反映出我国MLCC产品进口依赖度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从产品结构看,进口MLCC以高性能为主,出口MLCC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反映了国内市场对高性能MLCC的高需求的同时,揭示了本土MLCC产业在高性能、高容量产品方面仍有待开发的市场潜力。 为解决应力断裂、啸叫等行业痛点,三环集团不断加大对MLCC技术研发创新和产能扩充的投入,现已推出高容高压、高强度N、高强度C、高频四大产品系列。 1)高容高压系列:产品突破材料高介电常数,叠层更多、介质层及电极层厚度更薄,适用于对成本和尺寸要求较高的领域。2)高强度N系列:产品通过对内部叠层设计进行优化,实现印刷电极等分设计的交错叠层新结构设计,有效改善产品抵御机械应力断裂的能力及弯曲性能。3)高强度C系列:产品具有的超强延展性可缓冲外部冲击,适用于易受不良机械应力产生断裂风险的场合。4)高频系列:产品采用铜电极替代镍电极,可让产品在高频状态下展示出低ESR,高Q的特点,适用于低损耗、应用带宽要求高的电路中。 在高容MLCC领域,三环集团MLCC产品已完成介质层从单层5μm膜厚到1μm膜厚的飞跃、堆叠层数达1000层的突破,以及0201及以上尺寸高容产品较大规模的量产,并率先在各终端应用领域的头部企业得到大批量应用。展望未来,公司将力争实现0805-100μF、1206-220μF中大尺寸高容规格和01005~0603等中小尺寸更高容量规格的开发与量产,预计于2025年实现高容系列年产量数千亿只的扩产目标。 新能源:掌握SOFC/SOEC全技术链条量产能力,210KW发电系统通过验收在双碳目标指引下,SOFC/SOEC技术作为重要的燃料电池/氢能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经过近20年的持续投入与技术攻关,三环集团现已成为全球SOFC/SOEC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掌握从材料、单电池、电堆、到系统的SOFC/SOEC全技术链条研发及量产能力,拥有超50项核心专利,率先推出国内首台35kW和50kW大功率SOFC发电系统,并牵头承担“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致力于为“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提供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技术替代支持。 2023年1月,公司开展的“210kW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研发贯穿了全技术链条,成功创新了我国首台套百千瓦级陶瓷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示范应用,装机容量突破210kW,交流发电净效率高达64.1%,热电联供综合效率达91.2%,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6.22/71.28/89.30亿元,同比分别为9.2%/26.8%/25.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5/20.48/25.85亿元,同比分别为3.3%/31.7%/26.2%;PE分别为35.7/27.1/21.5。三环集团持续加大对MLCC技术研发创新和产能扩充的投入,紧抓MLCC国产化、高端化带来的新机遇,预计于2025年实现高容系列年产量数千亿只的扩产目标;在新能源领域,公司成功掌握SOFC/SOEC全技术链条研发及量产能力,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成长动力足。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能扩充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等。
|
|
|
泽璟制药
|
医药生物
|
2023-12-13
|
55.02
|
--
|
--
|
54.90
|
-0.22% |
|
55.36
|
0.62% |
|
详细
事件:2023年12月7日,公司与远大生命科学全资子公司远大辽宁签署《重组人凝血酶独家市场推广服务协议》,授权远大辽宁作为重组人凝血酶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市场推广服务商。远大辽宁将向公司支付首付款2.6亿元、商业化里程碑款1.4亿元以及最高不超9.15亿元的销售里程碑款。 公司重组人凝血酶获批在即,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随着中国外科手术台数的增长,外科手术局部止血药物市场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由2016年63.1亿元增长为2020年70.7亿元,CAGR为2.9%;预计未来该市场将持续增长。凝血酶是一种重要的局部外用止血药物。目前国内已经上市并应用于临床的凝血酶主要有动物源性及人源性血浆提取两种来源,但二者均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和免疫原性风险。公司自研的重组人凝血酶是基于公司复杂重组蛋白新药和抗体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开发的一种高度特异性人丝氨酸蛋白酶,与动物源及人源性凝血酶相比具有更高生物安全性优势和更高凝血活性,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重组基因技术生产的重组人凝血酶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试验成功的产品,目前NDA审评中。同类产品全球仅Recothrom已在境外上市并销售多年。基于有效、安全及合理成本的产品特征,公司的重组人凝血酶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满足迫切的临床需求。 携手远大,重组人凝血酶商业化有望提速。远大辽宁专注于止血、麻醉镇痛及创面管理等领域,拥有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胶原酶和国内独家品种胶原酶软膏等多个上市产品,以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为代表的止血产品连续多年销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次合作旨在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加快推进重组人凝血酶上市后的商业化工作,为临床需求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公司后期品种进入收获期,早期管线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除了重组人凝血酶已提交NDA外,杰克替尼作为自研多靶点JAK抑制剂,治疗1L中高危骨髓纤维化适应症已提交NDA并获受理,目前已完成临床现场核查、制剂注册核查及原料药生产注册二合一检查;根据临床试验期中分析结果,杰克替尼在缩小脾脏方面比羟基脲展现出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血细胞降低的不良反应低于羟基脲组,有望提供骨髓纤维化患者新的治疗选择;此外杰克替尼关于重症斑秃、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均处于Ⅲ期临床阶段。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III期临床已达预设主要终点,公司将向CDE提交Pre-BLA的沟通交流申请,推进其上市进程。早期创新管线方面,全球首个针对DLL3表达肿瘤的三特异性抗体(CD3×DLL3×DLL3)ZG006已于中美获批临床,国内已开启Ⅰ期临床,具备FIC潜力。ZG005粉针剂(PD-1/TIGHT)已于中美获批临床,国内Ⅰ期已完成剂量爬坡,临床结果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其与多纳非尼联用已于国内获批临床。此外,ZGGS18(VEGF/TGF-β)、ZGGS15(LAG-3/TIGIT)、ZG19018(KRASG12C)、ZG2001(SOS1)、ZG0895(TLR8)等临床积极推进中。 投资建议:公司临床后期多项产品即将收获,早期管线布局双/三特异性抗体及小分子靶向新药,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成长空间广阔。考虑到公司三季度业绩趋势,我们调整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4.52/9.64/17.48亿元,同比增长50%/113%/81%。维持“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尚未盈利风险、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新药获批不确定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
|
|
亚康股份
|
计算机行业
|
2023-12-12
|
63.16
|
--
|
--
|
64.98
|
2.88% |
|
64.98
|
2.88% |
|
详细
事件:2023年10月25日,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同比增长31.42%;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10.72%。 深耕算力基础服务,营收平稳增长。公司是算力基础设施综合服务领域的第三方服务商,当前主要为算力园区、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云计算厂商等提供算力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软件应用等产品的系统集成服务、算力园区基础设施的运维和管理服务、基于AI算力中心的运营、运维等服务,为金山云、新浪、五八同城、美图、赛目科技等客户提供华为、浪潮、中科曙光、新华三、宁畅信息等算力服务器制造商的通用算力服务器和智能算力服务器产品,用于服务用户在算力、数据等业务场景的需求。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99亿元,同比增长31.42%;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10.72%。 与庆阳深化合作,共筑智算算力高地。8月,公司与庆阳云创智慧大数据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东数西算庆阳智算中心技术有限公司,此次落地庆阳智算中心,将采用国产一线系统厂商的主流GPU加速服务器,服务器支持英伟达H800,L40及国产GPU等加速卡,可充分满足市场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要求。公司为全球200+数据中心提供IT技术服务,形成了覆盖大中华地区、北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服务响应能力。2022年公司与甘肃省庆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信息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甘肃庆阳设立子公司,在怀来、庆阳、简阳、芜湖、贵安、韶关等六个城市和地区均有布局,围绕六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算力集群与节点支持服务站点;目前公司自有资金较为充足,同时在今年3月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了261.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26,100.00万元,募集资金均投入到“全国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体系(东数西算)支撑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绑定主流服务器品牌,算力综合服务价值提升。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算力设备集成销售与算力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其中包括AI算力设备的集成销售与交付运维。公司通过销售与交付,参与了部分公司的AI建设。在国内算力领域,公司是华鲲振宇的产品售后服务商,亦是其全线产品的代理商,也是超聚变一级代理商,合作包括晟腾芯片的鲲鹏服务器在内的全线产品;公司已在三季度预付款2.4亿,用于从不同层级、不同渠道下订单订购A800、H800各个品牌服务器;在AI服务器交付运维领域,AI服务器价值的提升会带来安装、调试、运维的价格提升,公司在算力行业深耕多年,核心业务为算力集成与算力综合服务,随着AI服务器陆续出货,公司有望在更广大AI算力市场体现公司价值。 投资建议:公司所处于算力综合服务赛道,随着智算中心的逐步落地以及公司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技术、客户的进一步拓展,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将有望保持快速发展。 预测公司2023-2025年营收19.17/25.56/34.30亿元,同比增长31.4%/33.3%/34.2%,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1.58/1.94亿元,同比增长38.3%/41.3%/23.0%,对应EPS1.29/1.82/2.2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速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国产替代不及预期
|
|
|
华大智造
|
机械行业
|
2023-12-11
|
96.90
|
--
|
--
|
97.09
|
0.20% |
|
97.09
|
0.20%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1-3实现营业收入22.04亿元(-33%,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98亿元(-110%)、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163%)。2023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亿元(-18%)、归母净利润-1.00亿元(-106%)、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344%)。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下降,主要系去年疫情产品收入基数较大,同期自动化产品需求萎缩导致收入下降。 测序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海外市场实现快速突破。分业务来看,2023Q1-3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实现收入17.29亿元(+31%)。其中,仪器设备实现收入6.71亿元(+16%);试剂耗材实现收入10.26亿元(+43%);其他收入实现0.32亿元(+90%)。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各型号基因测序仪全球新增销售装机超640台,装机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销售装机数量超3,100台,后续有望带动试剂快速放量。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按照收入地区划分,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实现收入10.83亿元(+21%),亚太区实现收入2.88亿元(+34%),欧非区实现收入2.56亿元(+69%),美洲区实现收入1.01亿元(+86%),随着诉讼逐步和解,公司海外欧美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持续完善海外团队和渠道建设,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公司在全球各区合计新增营销人员超110人,同比增长18.06%。新引入超30家渠道合作伙伴,涉及科研和临床等多个应用领域。截至2023Q3,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建有7个包含研发、生产和营销功能的综合性基地,9个客户体验中心,累计服务超过2,600家客户,通过DCSLab科研赋能计划的发布,将推动公司前沿产品技术在大人群基因组学、细胞组学、时空组学三大重点领域的本地化布局。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增医疗器械注册及备案凭证55项,其中基因测序仪在中国(大陆)、欧盟、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韩国、英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或地区合计新增17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NMPA、CE、NRTL、EAC等298项认证,其中境内医疗器械注册及备案凭证27项,境外产品注册或认证271项,覆盖亚太、美洲、欧非及中亚地区等多个主要市场。未来随着产品准入不断推进,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自动化产品需求下降影响表观增速,且公司持续加大海外营销投入,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1.01/2.35亿元,增速分别为-107%/167%/132%。随着疫情影响出清,公司实验室自动化和新业务回归稳态增长,常规测序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海外市场业务开拓快速推进,公司业绩有望恢复稳定增长,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海外推广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汇率风险。
|
|
|
巨化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3-12-08
|
16.10
|
--
|
--
|
17.34
|
7.70% |
|
21.35
|
32.61% |
|
详细
事件:巨化股份12月5日发布公告,拟以现金收购加增资方式取得飞源化工51%股权。 收购飞源化工,对价合理。巨化股份拟以现金5.78亿元收购淄博飞源化工老股东5469.60万股权(占全部股权30.15%)同时增资8.16亿元,合计耗资13.94亿元取得飞源化工51%股权。飞源化工2023年1-5月合并收入10.50亿元,净利润0.26亿元;截止2023年5月末合并总资产27.43亿元,净资产6.73亿元。飞源化工100%股权对价19.18亿元,对应市净率2.85倍,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3.28倍平均市净率,对价较合理。 协同效应强,提升公司制冷剂竞争力。飞源化工拥有较完整氟化工、环氧树脂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制冷剂R32、R125、R134a、R410A、R404A、R407C、R507;精细化学品R113a、三氟乙酸、三氟乙酰氯、三氟乙醇、硫酰氯;其它产品氟化氢、氟化氢铵、硫酸、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等。百川盈孚数据显示,飞源化工拥有R32/R125/R134a产能分别为3万吨/2万吨/3万吨,巨化股份R32/R125/R134a产能分别为12万吨/4万吨/6.8万吨,双方产业链协同性强,收购完成后将增加巨化股份规模体量,提升公司竞争力和市占率。 配额管理在即,三代制冷剂有望景气反转。第二代HCFCs制冷剂配额正处于削减进程中,第三代HFCs制冷剂2024年将进入配额管理期。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在其2020年至2022年HFCs使用量平均值的基础上,2024年冻结HFCs的消费和生产于基准,自2029年开始削减到2045年后将HFCs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值20%以内。2024年配额管理落地有望改善行业供需格局,推动三代制冷剂景气反转,产品价格及盈利情况得以提升。 公司正积极做好第三代氟制冷剂配额管控下的经营工作,持续研发第四代氟制冷剂等低GWP新型制冷剂单工质和混配品种研发,将享受制冷剂带来的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巨化股份为国内氟化工一体化龙头,形成了包括基础配套原料、氟致冷剂、有机氟单体、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在内的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三代制冷剂配额方案落地,供给约束有望开启景气反转,收购飞源化工提升公司制冷剂规模和市占率,增加业绩弹性,高附加值产品拓展提高盈利能力带来持续成长。 暂不考虑此次收购,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204.63/233.48/254.59亿元,同比增长-4.8%/14.1%/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4/26.43/35.14亿元,同比增长-50.7%/125.1%/32.9%,对应PE分别为37.1x/16.5x/12.4x;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收购交易及经营整合不确定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四代制冷剂替代速度超预期;原材料大幅波动;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
|
|
龙芯中科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12-08
|
114.00
|
--
|
--
|
133.21
|
16.85% |
|
133.21
|
16.85% |
|
详细
事件点评:2023年11月28日,2023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如约启幕。大会以“到中流击水”为主题,现场发布新一代通用处理器龙芯3A6000、打印机主控芯片龙芯2P0500重磅成果,并对外公布龙芯处理器核IP及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架构授权计划。 u采用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龙芯架构):公司成立于2008年03月05日,主营业务包括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销售及服务,公司研制的芯片包括龙芯1号、龙芯2号、龙芯3号三大系列处理器芯片及桥片等配套芯片。龙芯1号系列为低功耗、低成本专用嵌入式SoC或MCU处理器,通常集成1个32位低功耗处理器核,应用场景面向嵌入式专用应用领域,如物联终端、仪器设备、数据采集等;龙芯2号系列为低功耗通用处理器,采用单芯片SoC设计,通常集成1-4个64位低功耗处理器核,应用场景面向工业控制与终端等领域,如网络设备、行业终端、智能制造等;龙芯3号系列为高性能通用处理器,通常集成4个及以上64位高性能处理器核,与桥片配套使用,应用场景面向桌面和服务器等信息化领域。公司多年来坚持自主研发的发展道路,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及系统软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2020年,通过十余年的自主研发和市场化运作,在处理器研发、基础软件研发、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已具备充足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的条件下,龙芯中科推出了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龙芯架构)。LoongArch指令系统已通过国内权威第三方机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知识产权评估,认定LoongArch指令系统与ALPHA、ARM、MIPS、POWER、RISC-V、X86为不同的指令系统设计。LoongArch指令系统吸纳了现代指令系统演进的最新成果,运行效率更高,相同的源代码编译成LoongArch比编译成龙芯此前支持的MIPS,动态执行指令数平均可以减少10%-20%。扩展性方面,LoongArch指令系统采用基础集加扩展集的架构,目前已完成向量、虚拟化和二进制翻译扩展。 u发布3A6000和龙芯2P0500,自主可控芯片再升级:2023年11月28日,2023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如约启幕。大会以“到中流击水”为主题,现场发布新一代通用处理器龙芯3A6000、打印机主控芯片龙芯2P0500重磅成果,并对外公布龙芯处理器核IP及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架构授权计划。龙芯3A6000处理器采用龙芯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LoongArch),是龙芯第四代微架构的首款产品,主频达到2.5GHz,集成4个最新研发的高性能LA664处理器核,支持同时多线程技术(SMT2),全芯片共8个逻辑核。集成安全可信模块,可提供安全启动方案和国密(SM2、SM3、SM4等)应用支持。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测试结果,龙芯3A6000在2.5GHz频率下,SPECCPU2006base单线程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43.1/54.6分,多进程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155/140分;SPECCPU2017base单线程(rate1)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5.05/7.78分,单进程多线程(speed)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6.66/18.1分,多进程(rate8)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21.3/21.0分;Stream实测带宽超过42GB/s;Unixbench实测分值超7400分。综合相关测试结果,龙芯3A6000处理器总体性能与Intel公司2020年上市的第10代酷睿四核处理器相当。龙芯3A6000与龙芯3A5000等龙架构处理器软件兼容。统信、麒麟等操作系统企业在持续兼容的基础上均对龙芯3A6000新特性进行全面支持。龙芯3A6000完善了对软硬协同的二进制翻译的支持,可提高二进制翻译效率,运行更多种类的跨平台应用,满足各类大型复杂桌面应用场景。 龙芯2P0500是一款适用于单/多功能打印机的主控SOC芯片。该芯片采用异构大小核结构,集成DDR3内存、GMAC、OTG等多种功能模块,具有打印数据接收、解析和处理,打印引擎控制,扫描时序控制,数据扫描,图像处理,马达控制等功能,单芯片即可满足打印、扫描、复印等多种典型应用需求。龙芯中科基于龙芯2P0500推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多种解决方案,并与国内多个主流打印机整机厂家合作,完成打印、扫描、复印等多种应用适配。 u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3年至2025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7.07亿元、10.79亿元、15.04亿元,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0.56亿元、2.84亿元,受电子政务市场停滞等需求不景气的影响,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负,因此采用PS方法进行估值,2023-2025年对应的PS分别为65.35倍、42.82倍、30.72倍。考虑到公司基于自主可控架构推出的CPU,新品发布且性能持续升级,产品所在的目标市场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B建议。 u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景气、同业竞争加剧、新品研发及导入不及预期
|
|
|
迈威生物
|
医药生物
|
2023-12-08
|
31.11
|
--
|
--
|
34.98
|
12.44% |
|
34.98
|
12.44% |
|
详细
Q3 亏损小幅缩窄, 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拓展。 2023 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收 99.51百万元(+387.22%, 同增, 下同), 主要系子公司迈威(美国)就 9MW3011 项目与美国 DISC MEDICINE,INC.达成独家许可协议于本期确认收入金额较高, 以及迈利舒于 2023 年 3 月底上市以来实现药品销售收入 23.43 百万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 673.29 百万元, 亏损同比缩窄 2.76%;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677.69 百万元, 亏损同比缩窄 3.23%。 单 Q3 来看, 公司实现营收 9.55 百万元(+1.92%); 归母净利润亏损 259.76 百万元, 亏损同比缩窄 3.48%;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262.16 百万元, 亏损同比缩窄 3.63%。 费用方面, Q3 销售费用 74.10 百万元(+167.02%),主要系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拓展; Q3 研发费用 153.68 百万元(-30.03%), 主要系随着研发项目进度推进投入金额阶段性变化所致。 生物类似药销售预期良好, 新兴市场注入增量。 (1)君迈康(阿达木单抗): 由公司与君实生物合作开发, 公司负责全球市场推广, 已在国内获批 8 项适应症,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约 99.40 百万元。 国内商业化方面, 截至 2023Q3, 2023年新准入医院 87 家, 累计准入医院 192 家, 销售支数 12.26 万支; 海外商业化方面, 已与巴基斯坦、 摩洛哥、 菲律宾 3 个国家签署正式协议, 并于印尼提交上市申请、 埃及提交预注册。 (2)迈利舒(地舒单抗, 骨质疏松): 于 2023 年 3 月底上市。 国内商业化方面, 截至 2023Q3 准入医院数量 327 家, 销售支数 4.70 万支;海外商业化方面, 已与巴基斯坦、 埃及 2 个国家签署正式协议。 根据 2018 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数据, 我国 5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 19.2%, 其中女性为 32.1%, 男性为 6.9%;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估算, 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 9000 万, 其中女性约 7000 万。 骨质疏松症患者基数大, 需长期用药, 迈利舒作为全球第 2 款获批上市的普罗力?生物类似药, 一年用药两支, 患者依从性良好; 叠加医生对地舒单抗认可度较高, 期待该产品后续市场表现。 Nectin-4 ADC 展现积极疗效, 临床高效推进。 9MW2821 作为研发进度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 Nectin-4 ADC, 与全球首款上市的 Nectin-4 ADC 药物 Padcev 相比,组分更均一、 结构更稳定、 肿瘤递送能力更优, 已在多个癌种中观察到具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 尿路上皮癌方面, 2023 年 10 月 17 日披露的最新 I/II 期临床数据显示, 115 例实体瘤患者的 ORR 及 DCR 分别为 43.5%及 81.7%, 37 例尿路上皮癌患者的 ORR 和 DCR 分别为 62.2%及 91.9%, 其二三线疗法的Ⅲ期注册性临床方案正与 CDE 积极沟通中, 与 PD-1 联用一线疗法已进入 I/II 期临床; 宫颈癌方面,9MW2821 为全球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在宫颈癌适应症中读出初步临床数据的品种,2023 年 4 月 6 日披露的初步Ⅱ 期临床数据显示, 6 例宫颈癌患者的 ORR 及 DCR分别为 50%及 100%, 目前该项临床积极推进中。 产品管线陆续收获, 创新靶点在研进度靠前。 公司临床后期品种丰富, 增长动能充 足。 9MW0321(迈卫健, 肿瘤骨转移领域)有望 2023 年获批上市, 预计为国内第一梯队上市的安加维生物类似药; 8MW0511(新一代长效 G-CSF)国内商业化已授权至圣森生物, 预计 2023 年内申报 NDA; 9MW0813(Eylea?生物类似物)Ⅲ期入组已完成; 9MW0211(VEGF)进入Ⅲ期入组阶段。 公司创新品种差异化优势明显, 早期研发顺利推进。 6MW3211(CD47/PD-L1)中美国际多中心Ⅰ /Ⅱ期研究推进至Ⅱ 期临床入组阶段; 9MW1411(α -toxin)进入Ⅱ 期入组阶段;9MW1911(ST2, 国内首家临床, 全球第二梯队)正开展 COPD 适应症Ⅰ b/Ⅱ a期临床; 9MW3011(TMPRSS6, 国内首家临床, 全球第一梯队)国内进入Ⅰ 期入组阶段, 美国处于启动临床阶段, 有望未来获得孤儿药资格, 其中大中华区及东南亚以外的权利已于 2023 年 1 月授权给 DISC; 9MW3811(IL-11)先后于澳大利亚、 中国及美国获批临床, 处于全球研发第一梯队。 此外, 基于新一代定点偶联技术平台 IDDC?, 公司除了布局 Nectin-4 ADC 外, 9MW2921(Trop-2 ADC)及7MW3711(B7-H3 ADC)已推进至Ⅰ 期临床, 期待后续数据读出。 投资建议: 公司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拓展, 生物类似药销售预期良好, 有望快速放量;后期管线品种丰富, 长期动能充足; 前瞻布局创新靶点, ADC 领域差异化布局,研发实力雄厚。 我们调整原有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7/8.38/15.17 亿元, 同比增长 754%/254%/81%。 维持“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 尚未盈利风险、 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产品上市申请审批不确定性风险、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生物类似药竞争加剧风险等
|
|
|
启明星辰
|
计算机行业
|
2023-12-07
|
26.49
|
--
|
--
|
28.19
|
6.42% |
|
28.19
|
6.42% |
|
详细
事件: 12月 3日, 启明星辰获得证监会批复, 同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 本次发行完成后中移资本直接持有上市公司 23.08%的股份, 控股股东变更为中移资本, 实际控制人更变为中国移动集团。 公司与中国移动的协同合作从去年起开始持续推进,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40.63亿元, 为公司后续战略落地实现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去年以来, 中国移动在DICT 领域为公司提供 5G、 专线、 IDC 资源、 云基础设施等产品及服务, 并在移动云开放市场上架了启明星辰相关产品, 公司能够借助中国移动渠道拓宽业务边界,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 启明星辰可根据中国移动需求进行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定制化服务, 并作为其安全子公司快速拓展网络安全市场。目前,根据 2024年关联交易公告显示, 启明星辰与中国移动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不超过 21亿元, 其中启明星辰向中国移动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合同签订金额或预计金额为 18.50亿元, 且截止 11月 15日, 已发生金额为 4.66亿元, 相比去年发生额提升了 26.5%。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 40.63亿元, 将为公司战略实现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用于持续加大数据安全、 云安全、 算力网络安全、 工业数字化安全、车联网安全等新安全方向的投入。 展望未来, 与中移动的进一步合作将加速公司在安全产品端和市场端的拓展: 安全市场拓展: 1) 政企市场: 双方在总部-省-市三级全面开展对接, 各层级设置专职人员, 实现信息互通、 工作互联, 其中中国移动输入品牌、 渠道、 应用场景等资源, 负责 DICT 信息化建设, 启明星辰注入安全服务、 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负责安全项目建设。 在政企信息化项目合作方面, 中国移动在 DICT 建设项目将优先使用双方联合发布的解决方案, 并优先推荐启明星辰产品及方案; 而启明星辰在网信安全相关项目, 也将优先使用双方联合发布解决方案并向客户推荐中国移动云网资源, 且优先选择中国移动负责集成交付; 2) 个人/家庭/新兴市场: 启明星辰根据中国移动需求, 通过自研/联合研发等模式为中国移动提供相关网信安全产品以及定制化方案, 并依托中国移动规模、 渠道优势扩大业务体量。 安全产品协作: 1) 升级云网安全能力: 启明星辰协助中国移动集团建设算力网络基础安全能力, 由中国移动开放移动云底座接口, 启明星辰开展安全产品上云用云开发, 双方联合打造云安全桌面、 安全云等云网产品及服务; 2) 扩大安全产品规模: 基于自身产品体系级研发实力, 启明星辰可快速推出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安全产品, 并依托中国移动的政企客户资源和渠道优势进行销售, 扩张收入规模; 3) 打造行业融合安全解决方案: 围绕双方行业布局, 推动启明星辰安全能力及中国移动DICT 行业解决方案的深度融合, 为中国移动行业信息化平台增加安全模块, 加强在政务、 金融、 工业、 医疗、 交通等重点行业的合作; 4) 联合开展城市安全运营中心服务: 将中国移动的服务能力与启明星辰的安全资质及区域服务技术团队优势联合, 打造包括安全规划咨询、 风险评估、 重保服务、 安全托管等在内的安全服务 业务体系, 以安全服务为切入点带动全业务拓展, 开创安全服务运营新模式。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网络安全行业龙头厂商, 在中国移动变更为实控人后, 有望为公司带来产品端和市场端的赋能, 预期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收入分别为 57.27/74.47/95.47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9/11.58/15.72亿元, 首次覆盖, 给予公司“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推进不及预期; 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下游客户需求不及预期。
|
|
|
佳讯飞鸿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12-07
|
7.78
|
--
|
--
|
7.97
|
2.44% |
|
7.97
|
2.44% |
|
详细
事件: 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5亿元, 同比+8.21%; 归母净利润 3300万元, 同比+32.41%; 第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8亿元, 同比+17.27%; 归母净利润 693万元, 同比+30.92%。 公司业绩边际改善, 铁路投资维持高位水平。 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5亿元, 同比+8.21%; 归母净利润 3300万元, 同比+32.41%; 第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8亿元, 同比+17.27%; 归母净利润 693万元, 同比+30.92%。 公司开发支出 3183.74万元, 同比增长 131.75%, 报告期内货币资金同比减少 34.65%,系支付“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 到期的税款、 对外投资及固定资产购置增加所致。 8月 25日, 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 , 本次回购股份的最高成交价为 6.45元/股, 最低成交价为 6.39元/股, 成交总金额为 3,718,111.00元(不含交易费用) 。 23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089亿元, 同比增长 7.1%, 投产新线 1402公里, 其中高铁 1276公里。 铁路 5G-R 实验频段正式获批, 正式吹响铁路 5G 建设号角。 10月 9日, 工信部批复基于 5G 的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5G-R 试验频率, 支持开展 5G-R 系统外场技术实验。 此次 5G-R 试验频率的批复, 对于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和装备研制将快速推动铁路通信技术升级换代。 在 5G-R 试验频率获批后, 未来铁路系统还需进一步从“试验场” 走向“竞技场” , 从“象牙塔” 走向“应用场” , 在高速铁路、 高原铁路、 高寒铁路、 重载铁路上进行充分的试验验证与应用示范; 公司围绕铁路行业列控、 指挥调度等业务场景, 基于多年的铁路专用通信技术积累, 已率先研发出如 5G-R 接口监测系统、 5G-R 双模终端等相关应用场景的关键技术产品,并积极开展 5G-R 应用解决方案创新。 今年 8月, 由公司牵头, 与北交大、 铁四院等机构共同编写了《铁路 5G-R 可视技术应用白皮书》 。 公司将受益 5G-R 升级的需求增量。 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 拥抱铁路智能化升级。 11月 28日, 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华为总部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 本次的合作协议, 标志着双方将面向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民航等垂直行业, 基于人工智能、 5G、 安全可靠等核心关键领域, 开展技术研发、 市场拓展、 行业共建等全方位的战略生态合作, 探索更高效、 更智能的行业解决方案, 共同为智慧交通建设全面提速赋能。 当前, 我国交通运输业正处于数字化、 智能化建设全面提速的关键期。 今年 9月,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数字铁路规划》 , 提出到 2035年我国铁路数字化转型全面完成。 公司已在调度指挥、 综合运维、 安防监控、 信息化建设等领域,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多元化的产品线及解决方案。 此次签约后, 双方将在通信和信息化技术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公司将加入华为生态, 深度绑定华为技术路线, 依托其在根技术的操作系统(鸿蒙、 欧拉) 、 服务器(鲲鹏、 昇腾) 、 5G、 云计算、 大模 型等基础信息技术和设备, 开发面向垂直行业的安全可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 公司处于铁路 5G-R 景气赛道, 我们认为公司将保持长期成长性。 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收入 12.70/ 14.25/ 16.37亿元,同比增长 10.9%/12.2%/14.9%,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7/ 1.19/1.64亿元, 同比增长 40.1% / 36.4% / 37.8%,对应 EPS 0.15/0.20/ 0.28元, PE 55.1/ 40.4/ 29.3;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 5G-R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产品竞争加剧; 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
|
|
|
艾比森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12-07
|
15.06
|
--
|
--
|
17.80
|
18.19% |
|
18.18
|
20.72% |
|
详细
2023年 11月 17日, 公司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 , 根据公告披露, 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 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8,920.93万元(含本数), 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艾比森(惠州)研发中心项目及全球市场拓展及营销服务网点建设项目。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提高产能及生产自动化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通过购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建立自动化生产线, 并通过智能设计软件对各生产工序进行信息化整合控制管理, 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现有产能, 并增强公司生产制造和仓储的自动化、 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实现智能技术赋能、 数据化思维、信息化应用程度共融的整体解决方案, 提高公司生产运营效率, 改善生产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柔性化生产水平, 减少劳动力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 并提高产品一致性及稳定性, 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26,144.18万元, 达产后将新增 LED 显示屏产能 9.65万平方米。 建设艾比森(惠州)研发中心项目, 有利于提升产品创新及软件配套研发实力。 LED显示行业近几年呈现出设备要求高、 技术变革快及下游应用领域多样化等特点, 对LED 显示屏的显示寿命、 对比度、 分辨率、 响应速度、 视角效果、 色彩、 亮度和功耗等都提出更高要求。 LED 显示屏作为信息展示和数据可视化载体之一, 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安防、 交通、 医院等监控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及指挥调度中心以及 XR、家庭影院等应用场景, LED 显示技术持续进步对 LED 显示屏在各应用场景中渗透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 面对未来下多样化需求, 公司需持续在技术领域进行研发投入, 提升产品视效体验和智能化水平, 加速公司产品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应用。 在研发中心项目中, 艾比森将进一步加强 LED 家庭影院音视频系统、 XR 虚拟拍摄系统研究、 平台控制系统软件、 安卓播控系统软件、 大屏场景仿真系统、 COB/MIP 光学及视效研究等产品及其系统层面的研发, 以持续扩大在智慧显示、 智能控制、 产品品质效果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以及在 LED 显示产品创新和升级能力上的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市场拓展及营销服务网点建设, 推动境内外市场拓展, 助力公司业务扩张。 艾比森拟在包含北京、 上海、 纽约、 伦敦等境内外 15个城市建立和升级营销服务网点。 艾比森坚持自主品牌全球运营, 通过直销与经销双驱动模式, 建立起高效畅通的国际、 国内销售渠道网络, 夯实公司渠道壁垒。 在全球 LED 显示屏市场中, 中国大陆企业占据 LED 显示屏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集邦咨询统计, 2022年公司在全球 LED 显示屏市场份额为 5.7%, 排名第 6; 预计 2023年公司在全球 LED 显示屏市场份额将上升至 6.8%, 排名第 5。 根据集邦咨询统计, 全球 LED 显示屏市场规模在 2022、 2023年继续保持增长, 其中 2023年全 LED 显示屏市场规模达到 75.64亿美元, 同比增长 7.86%, 预计到 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 109.21亿美元。 据 GGII 预计, 2025年全球 Mini LED 市场规模将达到 5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85%。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3年至 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8.24/51.15/64.80亿元, 增速分别为 36.8%/33.8%/26.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7/4.31/5.68亿元, 增速分别 60.9%/31.8%/31.9%; 对应 PE 分别 16.7/12.7/9.6。 考虑到艾比森是全球LED 显示屏产品细分品类涉足最为全面的公司之一,可为全球客户提供丰富产品选择, 叠加公司品牌在全球 LED 显示领域具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多个细分市场地位较高。 随着募投项目建设完毕并逐步实现预设目标, 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A 建议。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新技术/产品/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汇率波动引发的风险; LED 显示技术发展引发的风险。 财务数据与估值
|
|
|
北路智控
|
计算机行业
|
2023-12-07
|
40.40
|
--
|
--
|
41.87
|
3.64% |
|
42.79
|
5.92% |
|
详细
政策红利+顺周期, 煤企智能投资意愿高, 赛道高确定性。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了智能煤矿发展任务, 到 2035年基本实现煤矿智能化, 赛道发展目标清晰; 另一方面, 煤炭产能持续扩大, 煤价呈上升趋势, 行业进入了新一轮产能扩张期, 企业在盈利能力良好的情况下, 具有较高的投资意愿。 根据新华社数据, 目前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经达到 1300余个, 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到 694处(全国煤矿总数 4400处) , 渗透率 15.8%, 智能化渗透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当前智能化建设投资总规模接近 2000亿元, 已完成投资超过 1000亿元, 煤矿智能化市场弹性广阔。 能力深度覆盖煤矿智能化环节, 华为煤矿军团重要生态。 公司目前拥有完善的智能矿山产品体系, 包含智能矿山通信、 监控、 集控、 装备配套及其他智能系统, 是国内少有业务可涉及煤炭智能化各个层级的厂商。 北路智控作为华为重要矿山生态合作伙伴受邀参加华为 2023全连接大会, 成为华为矿山军团元图工坊联合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此前, 公司与华为在通信模组、 服务器等产品方面均有合作。 深度布局煤矿 AI 应用, 公司已掌握了专业化运用于煤矿工作应用场景的矿用多协议融合通信技术、 煤矿井下特殊环境和场景的 AI 视频分析技术、 智能矿山管控一体化平台构建技术、 以及煤矿井下精确定位技术等 14项核心技术, 是国内少数产品能够覆盖其全部层级的智能矿山领先企业。 行业煤炭信息化 20强企业, 外延机器人+化工新曲线可期。 在煤炭工业深度融合方面, 北路智控入围 2023煤炭行业信息技术产业 20强, 位列第三,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同时, 公司不断完善产业布局, 横向外拓方面, 公司积极延拓智能化工产业链, 开发适用化工场景下智能巡检、 人员精确定位、 危险源管理等系统, 并与北元集团合作, 成果落地智能化工项目。 纵向延伸方面, 公司在 2023“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亮相井下无人运输机器人, 该产品可以在复杂条件下实现井下 360°全方位感知与障碍物识别和脱网运行, 安全高效完成运输任务, 机器人+化工有望成为未来业务新增长极。 投资建议: 北路智控深耕矿山智能化多年, 着力构建多元化产品及业务格局, 在通信、 集控、 监控、 装备配套等多个细分领域业务突破较快。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收入 10.16/13.47/17.57亿元, 同比增长 34.5% /32.5% /30.5% , 归母净利润分别 为 2.49/3.28/4.26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25.6%/31.8%/29.7% , 对 应 EPS 为1.89/2.50/3.24元, PE 为 22.0/16.7/12.9,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拓展不及预期,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及人才流失风险。
|
|
|
阿特斯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12-05
|
11.76
|
--
|
--
|
13.20
|
12.24% |
|
15.03
|
27.81% |
|
详细
事件: 1、 公司发布自愿性信息披露, 对 2023Q4 及 2024 年经营进行展望。 2、 公司发布公告, 将利用超额筹集的资金用于新项目的建设投资。 2023 全年预计出货 30.2 至 30.7GW、 2024 全年预计出货 42 至 47GW: 公司预计2023Q4 组件出货 7.6-8.1GW, 全年出货 30.2GW 至 30.7GW, 主要出货市场为中国、 欧洲、 美洲, 今年全年与明年来看预计公司出货的市场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2024 年组件出货 42GW 至 47GW, 同增 40%至 53%。 公司今年 N 型 TOPCon 扩产分为三个基地: 首先是宿迁基地 8GW TOPCon 电池片产能已于今年 4 月份投产,其次是扬州基地 14GW TOPCon 电池片产能和泰国基地 8GW TOPCon 电池片产能, 均正常爬坡推进中。 公司今年 TOPCon 产量还没完全释放, 预计明年会有大幅提升。 储能订单达 26 亿美元、 24 年预计出货 6GWh 至 6.5GWh: 2023Q4 预计储能系统出货量在 1.4 GW 至 1.5GW, 其中约 720MWh 预计将在 2024 年初产生收入, 2024年全年预计储能系统出货量在 6.0GWh 至 6.5GWh 之间。 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CSIQ 旗下阿特斯储能科技(e-STORAGE)拥有约 43GWh 的储能系统订单储备。 截至 2023 年 11 月 14 日, 已签署合同的在手订单金额 26 亿美元, 其中包括长期服务合同。 预计到 2023 年底, Solbank 储能系统的制造产能将由目前的 8GWh 扩大至 10GWh。 预计到 2024 年底, 其制造产能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 20GWh。 顺应行业趋势, 扩大大尺寸光伏硅片产能: 公司于 2023 年 11 月 28 日召开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议案》 , 同意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 项目投资总额预计为 90,000.00 万元(含流动资金) , 拟使用超募资金50,000.00 万元, 占公司超募资金总额的 19.02%。 本项目主要建设切片车间、 仓库、 废水处理站等建筑工程, 并购置相应设备, 以规模化量产太阳能单晶硅片产品,巩固公司市场优势地位。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04、55.94 及 78.45 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1.19、 1.52 及 2.13 元/股, 对应 PE 分别为9.8、 7.7 及 5.5 倍, 维持“买入-A” 评级。 。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风险、 技术迭代风险、 光伏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
|
|
|
盛路通信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12-05
|
9.40
|
--
|
--
|
9.38
|
-0.21% |
|
9.38
|
-0.21% |
|
详细
事件:2023年10月28日,盛路通信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下降30.71%;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下降77.82%。 Q3业绩短期波动承压,研发投入持续高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5亿元,同比下降10.24%;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14.93%。从单季度来看,2023Q3公司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下降30.71%;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下降77.82%。公司前三季度的生产经营均有序推进,业绩下滑系客观因素影响,整体业绩表现不达预期。公司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921万元,前三季度总体研发费用为8217万元,公司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公司多个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搭建技术协作平台,有利于公司的人才梯队培养。 立足研发坚持产品创新,卫星赛道技术储备厚实。公司掌握了微波/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卫星通信等关键技术,通信产品频段覆盖1000KHz至80GHz,拥有数百项专利。在基站天线方面,公司开发出新一代无电缆技术方案,进一步降低基站天线成本并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在民用通信方面,公司加大与与中国移动、华为、中兴等国际国内大型通信设备集成商的深度融合和全方位的合作。卫星互联网在全球覆盖、6G通信、特种通信等方面具有战略价值,成为全球竞争的“新战场”,公司在相关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以及军民协同方面的资源优势,将会在卫星互联网建设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公司的卫星互联网天线、上下变频组件等产品可应用于低轨卫星通信领域,相关业务正在有序推进。 军工电子技术突破明显,有望受益军工赛道回暖。2023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第三年,我国武器装备体系正加快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武器装备的加速升级换代和推进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建设,为军工电子行业的发展注入动能。公司军工电子产品持续聚焦小型化微波模组、小型化微波分系统的迭代研发,于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均取得新进展。在产品开发方面,基于薄膜电路技术的小型化平面滤波器形成产品系列,丰富了公司军工电子的产品结构;在技术创新方面,小型化80MHz-20GHz超宽带通用频综、宽带捷变频频综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毫米波新型模块的技术和应用继续深入研发,增强了公司军工电子的研发实力和竞争优势。随着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叠加未来赛道企稳回暖,公司有望受益武器装备的信息化进程。 布局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部分量产有望塑造新增长极。随着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进步,5G通讯、北斗导航应用日渐成熟,高精度定位市场迎来发展机遇。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并已开始逐步实现。2022-2025年,自动驾驶等级将由L2/L2+逐步向L3/L3+演进,高等级自动驾驶对定位精度的要求更高,定位精度需达厘米级,推动高精度组合定位技术持续发展。针对自动驾驶方向,公司目前GNSS双频多模有源技术的研发,有利于发挥公司的科研资源优势,推动高精度定位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广阔应用。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取得了数个新项目并部分实现了量产交付,随着自动驾驶应用的提速和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有望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新动力。 投资建议:盛路通信是国内领先的天线、射频产品提供商,产品技术成熟,竞争力较强,随着卫星互联网建设逐步加速,公司业务有望迎来持续扩张。考虑到行业短期承压,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15/20.47/25.75亿元,同比增加6.5%/35.1%/25.8%,净利润分别为2.63/3.72/4.73亿元,同比增加8.0%/41.3%/27.0%,EPS分别为0.29/0.41/0.52元,PE为32.8/23.2/18.3,维持“增持-B”建议。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主营业务成本上升。
|
|
|
同兴达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12-05
|
18.42
|
--
|
--
|
18.32
|
-0.54% |
|
18.32
|
-0.54% |
|
详细
持续巩固液晶显示模组/光学摄像头模组等传统业务。 2023H1 液晶显示模组营业收入为 27.59 亿, 占总营收比例为 75.35%, 毛利率为 8.29%。 公司液晶显示模组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手机类、 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类、 智能穿戴类及专业显示类。 子公司赣州同兴达作为公司液晶显示模组业务的载体, 自 2017 年起不断投入优质资源,着力打造高端制造平台, 现拥有智能手机类、 智能穿戴类和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一体化生产线 40 余条, 已成为行业标杆智慧化工厂; 2023H1 光学摄像头模组营业收入为 7.95 亿, 占总营收比例为 21.71%, 毛利率为 2.18%。 公司光学摄像头模组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手机摄像头、 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摄像头、 智能产品类(智能手表、 视讯通话等) 摄像头、 感知类(扫地机器人等) 摄像头、 识别类(智能门锁、人脸识别等) 摄像头。 子公司南昌精密作为公司光学摄像头模组业务的载体, 自2017 年 9 月投产以来, 凭借内部精细化管理及精益求精的质量要求, 得到了下游优质大客户的认可, 主流产品由目前 8M 至 104M 的手机类高像素产品逐步扩充到笔记本电脑、 平板至工控、 智能家居等更多领域。 布局半导体先进封测业务, 打造第二增长极。 在半导体先进封测技术研发方面, 公司在显示驱动芯片的金凸块制造(Gold Bumping) 、 晶圆测试(CP) 、 玻璃覆晶封装(COG) 、 薄膜覆晶封装(COF) 等主要工艺环节拥有雄厚技术实力, 掌握了“微细间距金凸块高可靠性制造” 、 “高精度高密度内引脚接合” 等核心技术,拥有目前行业内最先进 28nm 制程显示驱动芯片的封测量产能力, 主要技术指标在行业内属于领先水平, 所封装的显示驱动芯片可用于各类主流尺寸的 LCD 或可折叠 AMOLED 面板; 在非显示类芯片封测领域, 公司开正在开发铜镍金凸块、 铜柱凸块、 锡凸块等各类凸块制造技术, 并对 Chiplet 等相关先进封装技术进行预研及储备。 子公司昆山同兴达作为公司半导体先进封测业务载体, 拟投建全流程金凸块制造(Gold Bumping) +晶圆测试(CP) +玻璃覆晶封装(COG) 及薄膜覆晶封装(COF) (一期) 等完整封测制程, 同时考虑 GoldBump(金凸块) 制程兼容铜镍金凸块、 厚铜、 铜柱凸块, 建成月产能 2 万片 12 寸全流程 GoldBump(金凸块)生产工厂, 主要应用于显示驱动 IC(含 DDIC 和 TDDI) , 目前项目整体顺利推进,首批优质大客户导入工作已完成, 进入小规模量产期, 同时组织研发队伍开展相关先进封测技术的研究及储备。 公司昆山芯片金凸块(GoldBump) 全流程封装测试项目计划分三期完工, 根据公司内部测算, 一期项目 2 万片产能预计在明年年底完成; 在满产情况下, 预计全年产生 6 亿左右营业收入, 1 亿左右净利润; 二期满产后能实现累计 4 万片; 三期视具体市场情况投入。 坚持精耕细作” 品牌大客户战略, 实现客户波动风险最小化。 公司实施“精耕细作”品牌大客户战略, 紧紧围绕核心客户做大做强, 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和服务的终端品牌手机厂商体系, 将研发、 生产、 销售资源向知名手机品牌厂商(华为、 OPPO、vivo、 传音、 三星、 小米、 荣耀、 联想、 TCL 等) 倾斜; 公司与主要 ODM 厂商(闻泰科技、 华勤通讯、 龙旗控股) 保持多年深度合作; 与全球主流面板厂(京东方、 群创光电) 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已建立起全方位、 深层次、 高优质的客户合作体系, 为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上述大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持续增加, 销售占比不断提高。 公司液晶显示模组最终应用于国内外一线品牌产品, 包括华为、 OPPO、 vivo、 传音、 荣耀、 联想、 TCL、 小米、 三星、 亚马逊、MOTO、 海康威视、 伟易达等。 公司光学摄像头模组客户包括华为、 三星、 闻泰、华勤、 传音、 大疆等。 公司坚持梯队式客户发展战略, 在巩固既有核心客户合作基础上, 不断实现增量核心客户及非手机行业品牌客户的开发, 实现客户波动风险的最小化。 多核心客户合作关系的建立, 有效避免公司单一客户依赖问题, 形成公司持续稳定发展雄厚基础。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3 年至 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5.21/95.02/104.98亿元, 增速分别为 1.2%/11.5%/10.5%;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23/0.38/0.95 亿元,增速分别 156.5%/65.3%/154.0%; 对应 PE 分别 265.7/160.7/63.2。 考虑到未来算力需求增加将提升先进封装在整体封装市场占比, 且公司昆山芯片金凸块全流程封装测试项目将在未来持续落地, 带来产能释放, 夯实业绩增长基础,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B 建议。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风险加剧; 智能手机等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公司新技术/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昆山芯片金凸块全流程封装测试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