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7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3-04-07 10.08 -- -- 13.08 29.76%
13.08 29.7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业绩稳健提质,电力水利新签合同增速较快。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0万亿元,同比增长7.48%,归母净利润266.42亿元,同比增长7.9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0.89亿元,同比增长7.40%,业绩符合预期。2022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32,450.01亿元,同比增长15.09%。其中,绿色环保产业增速较快,新签合同1906.58亿元,同比增长50.39%,主要系公司积极践行绿色理念、“双碳”要求,绿色转型节奏不断加快。基建项目中,电力工程新签合同1206.04亿元,同比大增290.73%,主要系公司以抽水蓄能和海上风电市场开发为突破口,水电、风电市场份额快速扩大。水利水运工程新签合同828.94亿元,同比增长95.27%,主要系公司紧跟国家水网建设规划,强化防洪、水资源、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等项目承揽。矿山开采工程、公路工程新签合同增长超50%,主要系公司紧跟政策规划,抢抓市场机遇,不断提升运营能力,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毛利率小幅上升,经营现金流有所改善。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0.09%,同比提高0.49pct;净利率为2.90%,同比提高0.02pct。分业务类型看,规划设计咨询业务盈利能力提升较多,毛利率为35.86%,同比提高2.8pct,房地产开发业务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同比减少3.56pct。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561.35亿元,和2021年净流出73.04亿元相比实现转正,现金流大幅好转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提高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比例。 产业链布局完整齐备,坚持“投、建、营”一体化战略。 2022年,公司完成了沿建筑业产业链的全面布局,业务涵盖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资物流、绿色环保、产业金融及新兴产业,在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房建、市政等众多领域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了从传统承包商向以承包商为主,投资商、发展商、运营商并重转型,为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业主,提供全过程、全周期、个性化、定制化、高质量的一站式服务。公司大力拓展“投资+”业务,培育具有持续创效能力的经营性资产,加快发展铁路、轨交+物业TOD、“高速公路+”、新基建等投资业务,稳健拓展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等绿色环保投资业务。 投资建议: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构建有望使低估值建筑央企受益。建筑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有望强者恒强。 预计公司2023年营收为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5%,归母净利润为295亿元,同比增长11.03%,EPS为2.18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3-03-28 9.43 -- -- 11.88 25.98%
13.08 38.71%
详细
解放军优良基因, 逐步成长为综合建设集团公司前身系解放军铁道兵, 曾深耕铁路公路建设领域, 于2008年先后在上海、 香港挂牌上市, 现逐步成长为综合建设产业集团。 公司作为大型建筑央企, 连续多年稳居 ENR“全球 250家最大承包商” 前三名, 核心优势显著: 1) 技术储备深厚, 公司是行业内拥有最多、 最全资质的企业之一, 在地下水下工程建设、 磁悬浮工程建设等领域的技术水平行业领先, 牵头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0项, 国家级科研课题32项, 累计拥有专利 24896项。 2) 一体化布局领先, 公司现已成功打造涵盖科研、 规划、 勘察、 设计、 施工、 监理、维护、 运营和投融资等完整的行业产业链, 涵盖领域广泛,可为不同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3) 融资渠道多元, 21年 6月, 分拆子公司铁建重工于科创板上市, 系央企首例; 22年 6月国金中国铁建 REIT 成功发布, 主动拥抱资本市场有助于强化公司融资能力, 促进基建投资良性循环。 公司 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7984.2亿元, 位居八大建筑央企第三, 同比增长 8.6%; 归母净利润 187.47亿元, 同比增长 4.9%, 盈利能力稳定; 经营性现金净流出 11.68亿, 较去年同期少流出 470.63亿, 系应收款项稳定回流及税收返还有所增加所致。 2022H1当期收现比 67.11%, 较 21年同期提升18.10pcts, 现金流有所改善。 一主多元, 协同发展公司工程承包业务以总承包 EPC 模式为主, 在各业务板块中占据主导地位, 连续五年营收占比超 85%, 2021年工程承包业务营收 8938.2亿元, 同比增长 9.90%, 占总营收 87.63%。 2022年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 18,625.9亿元, 同比增长11.2%。 传统及核心业务稳健, 储备项目充足, 短期内可为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提供强支撑。 2021H1房 地 产 、 工 业 制 造 、 勘 察 设 计 及 咨 询 分 别 营 收213.83/108.03/91.08亿元, 分别占比 3.96%/2.00%/1.69%,毛利率分别为: 16.18%/25.31%/36.24%。 勘察设计、 工业制造等业务毛利相对较高, 在协同核心业务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 可有效带动公司利润率提升。 内外共振, 贝塔可期内侧: 23年我国基建行业仍为“稳增长, 扩内需” 的重要支柱。 1) 政府投资力度较高。 2023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 度为 3.8万亿元, 发行节奏前置或将延续, 可为基建项目提供保障。 2) 年初 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 53577亿元,同比增加 5.5%,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9.0%, 可印证基建回暖逻辑。 3) 未来增量空间较大, 据“十四五” 规划, 到2025年, 我国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 1.9万公里、 公路通车里程 30.2万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 10000公里左右。 我们认为, 2023年国内基建投资增速仍将保持高位, 需求保持稳定, 将保障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稳定增长。 外侧: 恰逢“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十周年, 第三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峰会拟于下半年举行, 沿线国家基建投资力度有望继续加码。 以沙特为例, 2021年,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 发布了五年投资计划, 提出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沙特计划未来五年建设总长为 64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将 4.9万公里单线公路改造升级为复线公路, 平整 14.4万公里的土路, 并继续推进全长 2000多公里的大陆桥铁路网项目。 2022年公司新签海外订单额 3060.5亿元, 同比增长18.95%, 增速超过境内新签合同额, 且规模为八大建筑央企之首。 公司在“一带一路” 国家重点布局, 承包建设中老铁路、 卡塔尔卢赛尔体育场、 莫斯科地铁等重大项目, 在“一带一路” 国家业务收入占比达公司海外营业收入 40%+。 我们认为, 一带一路峰会或将加速国际工程复苏, 叠加国内基建投资绝对量的提升, 行业整体贝塔提振有望带动公司业绩提升。 PB 仅为 0.60, 具备价值重估高弹性2022年 11月 21日,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被首次提出。 目前, 国内对于企业的估值标准较单一, 对央国企估值较低,目前需要增加多重因素到估值体系中, 对不同行业建立对应估值标准。 2023年国资委央企指标考核体系从“两利四率”调整到“一利五率” , 剔除了净利润、 营业收入利润率, 新加入了净资产收益率 ROE 和营业现金比率。 在考核指标的引导下, 公司有望不断提升资本回报质量和经营质量, 实现估值修复。 我们认为, 公司作为优质央企, 目前 PB 仅为0.60, 若未剔除其他所有者权益为 0.47, 修复空间较大, 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背景下, 公司具备价值重估高弹性。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 11453.43、 12748.45、14114.84亿元, EPS 分别为 2.04、 2.28、 2.50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8、 4.3、 3.9倍, 给予“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基建复苏不及预期; (2) 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 (3)海外形势不及预期。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11-02 6.87 -- -- 9.08 32.17%
9.08 32.1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7984.22亿元,同比增长8.56%;实现归母净利润187.47 亿元,同比增长4.9%。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984.22 亿元,同比增长8.56%。实现归母净利润187.47 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扣非净利润178.78 亿元,同比增长8.3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1.68 亿元,去年同期为-482.31 亿元。报告期末公司毛利率为8.72%,同比提高0.16pct。净利率为2.79,同比降低0.03pct。期间费用率为4.41%,同比降低0.3pct。其中,管理费用率为3.57%,同比降低0.32pct。 新签合同同比增长17.71%,在手订单饱满。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公司新签合同总额18,436.69 亿元,同比增长17.71%。 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16,935.151 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1.86%,同比增长16.55%;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501.537 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14%,同比增长32.59%。 截至2022 年9 月30 日,集团未完合同额合计55,574.431亿元,同比增长23.47%。其中,境内业务未完合同额合计44,986.588 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80.95%;境外业务未完合同额合计10,587.843 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19.05%。 电力工程、矿山开采、水利工程、公路工程等新签订单表现较好。工程承包产业、投资运营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签合同额15,557.228 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4.38%,同比增长20.55%。铁路工程新签订单1771.67亿元,同比下降12.4%。公路工程新签订单2397.69 亿元,同比增长49.26%。房建工程新签订单6072.96 亿元,同比增长20.98%。市政工程新签订单2661.98 亿元,同比下降1.17%。城轨工程新签订单461.17 亿元,同比下降59.92%。 矿山开采新签订单365.17 亿元,同比增长225.51%。水利水运工程新签订单387.76 亿元,同比增长110.08%。电力工程新签订单756.42 亿元,同比增长604.88%,主要原因是公司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抽水蓄能和海上风电市场开发为突破口,加快进军水电、风电等领域,市场份额快速扩大。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 年营收为11498.73 亿元,同增12.73%,归母净利润为279.57 亿元,同增13.23%,EPS 为2.06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 为3.42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合同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冠疫情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9-08 7.53 12.52 41.63% 7.67 1.86%
9.08 20.58%
详细
公司公告22年半年度报告,22h1公司收入5,405亿元,yoy+11%;归母净利135亿元,yoy+9%;扣非归母净利128亿元,yoy+13%。22q2单季度收入2,760亿元,yoy+8%;归母净利79亿,yoy+8%;扣非归母净利74亿,yoy+14%。 22h1公司新签合同额1.3万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6%,yoy+26%;22q2单季度新签合同总额8,653亿元,yoy+45%。 22q2新签提速,公路、房建、水利水电新签高增,盈利能力稳定 分业务,22h1公司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物资物流及其他业务分别收入4,847/91/108/214/445亿元,yoy分别+12%/5%/8%/80%/-16%。工程承包、工业制造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在行业景气筑底背景下仍逆势实现高增,主要源于公司加快交房节奏去库存。公司工程承包/非工程承包分别新签合同额11,235/2,077亿元,分别yoy+31%/7%,22q2单季度工程/非工分别新签7,261/1,393亿元,yoy分别+49%/30%,工程承包与非工程承包新签均明显提速。22h1工程承包新签中,公路/房建/水利电力高增,分别新签1,644/4,794/713亿元,yoy分别+71%/38%/580%。公司抓住公路扩能改造机遇,积极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运营维管等业务,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抢抓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机遇,房建订单持续增长;紧跟国家水网建设规划,聚焦“双碳”战略,以抽水蓄能和海上风电市场开发为突破口,加快进军水电、风电等领域,水利电力新签高增。 22h1公司综合毛利率8.7%,yoy+0.3pct;单22q2毛利率10.0%,yoy+0.7pct。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物流物资及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1%/36.2%/25.3%/16.2%/7.8%,yoy分别+0.4/+3.2/+0.6/-1.7/-1.9pct。费用管控继续提质增效,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4.2%,yoy-0.4pct,主要为管理费用率下降贡献(22h1管理费用率3.3%,yoy-0.4pct)。投资收益与少数股东权益影响略有加大,22h1公司归母净利率2.5%,同比基本持平。 两金周转放缓,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 22h1公司资产负债率75.6%,yoy+0.02pct;带息负债比率27.9%,yoy+2.1pct。两金(存货+合同资产+应收账款)周转略有放缓,22h1两金周转天数237天,yoy+12天。22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少流出366亿至净流出196亿,投资性现金流同比多流出99亿至净流出384亿,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 公司首单REITs上市,增长有弹性有持续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首单REITs登陆上交所(交易代码508008,简称国金中国铁建REIT),对公司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及催化市场对公司资产价值再认知均有积极意义。央企受益资质、施工能力优势,中长期份额或持续提升,22h2基建投资逆周期调节属性凸显,看好公司业绩短期弹性及中长期高质量增长韧性。维持22-24年业绩预测为291/341/382亿,yoy分别为18%/17%/12%,22年目标PE6x,目标价12.8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工程订单结转节奏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9-05 7.53 9.74 10.18% 7.67 1.86%
9.08 20.58%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0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7.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31%。实现基本EPS0.89元。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交房增长地产营收激增: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增速+10.64%,其中2022Q1~Q2分别实现营收同比增速+13.05%、+8.43%。从业务结构来看,公司各主业分别实现营收及增速(不考虑分部间抵销):工程承包4846.68亿元(同比+12.00%)、房地产213.83亿元(同比+79.75%)、工业制造108.03亿元(同比+7.95%)、勘察设计咨询91.08亿元(同比+5.37%)、物流贸易445.19亿元(同比-16.17%),地产业务营收高增,主要由于期内向客户交验房产增长。工程承包业务收入占比达到89.67%(同比+1.09个pct),为最主要收入来源。从市场结构来看,境内业务实现营收5138.87亿元(同比+9.88%),占比95.08%;海外业务实现营收266.10亿元(同比+27.70%),占比4.92%,境内境外营收均实现较快增长,境外业务增长较快。净利润增速方面,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9.48%,单季度来看,2022Q1~Q2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2.31%、+7.54%。 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期间费用率控制有效: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8.67%,较2021H1提升0.26个pct。从业务结构来看,各主业毛利率分别为:工程承包7.10%(同比+0.35个pct)、房地产开发16.18%(同比-1.67个pct)、工业制造25.31%(同比+0.59个pct)、勘察设计36.24%(同比+3.23个pct)、物流贸易7.83%(同比-1.87个pct),期内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改善,拉动综合毛利率水平提升。期间费用方面,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18%(同比-0.38个pct),包括销售费用率0.54%(同比-0.06个pct)、管理费用率1.80%(同比-0.19个pct)、研发费用率1.55%(同比-0.21个pct)及财务费用率0.29%(同比+0.08个pct),公司费用控制有效,期间费用率自2018年同期以来一直呈下降态势。净利率及ROE方面,期内销售净利率为2.94%,较2021H1提升0.05个pct,为公司上市以来同期最高水平;ROE(平均)为4.90%,较2021H1提升0.09个pct。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减少,货币资金持续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96.04亿元,较2021H1少流出365.82亿元,或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投资性净现金流为-384.27亿元,较2021H1净流出增加98.90亿元,主要为期内对外投资增加所致。筹资性净现金流为842.42亿元,较2021H1净流入增加465.41亿元(+123.45%),主要为期内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期末公司短期借款/其他流动负债/长期借款较期初分别增加114.26%/7.90%/17.85%。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509.48亿元,较期初增加19.02%。资本结构方面,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5.63%,较期初增加了1.24个pct。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方面,期末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1872.68亿元,较期初增加11.20%,主要系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6.76%。 在手订单充足保障业绩释放,基建龙头有望充分受益稳增长:公司2022H1新签合同13312.46亿元,同比增长26.24%。从业务结构来看,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11235.43亿元,同比增长30.68%,其中铁路YOY-35.38%、公路YOY+70.78%、城市轨交YOY-58.83%、房建YOY+37.88%、市政业务YOY+8.62%、水利电力业务YOY+579.84%,公路新签订单同比高增主要系公司抓住公路扩能改造机遇,大力发展运维等业务;房建新签订单同比高增或由于公司围绕城镇化建设、抢抓旧城改造及保障房机遇;水利电力工程高增主要因公司大力进军水电、风电等领域。非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2,077.04亿元,同比增长6.64%,其中勘察设计YOY+6.38%、工业制造YOY+53.05%、物资物流YOY+37.22%、房地产开发业务YOY-44.67%。从地区结构来看,境内业务实现新签合同12,239.17亿元,同比增长25.57%,占比91.94%;境外业务实现新签合同1,073.29亿元,同比增长34.43%,占比8.06%。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未完合同额54,497.79亿元,同比增长21.78%。今年以来,国家多项政策强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同时推进“两新一重”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持续发力,数据中心、高铁轨交、5G、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公司为国内基建央企巨头之一,或将持续受益于基建投资增速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增速预测分别为11.2%、10.0%、10.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9%、9.3%、10.5%,实现EPS分别为2.00元、2.18元、2.41元,维持公司“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国内基建投资增速下滑风险,海外项目执行不达预期风险,项目回款风险等。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9-05 7.53 -- -- 7.67 1.86%
9.08 20.58%
详细
事件:中国铁建发布2022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04.97亿元,同比增长10.64%;归母净利润134.74亿元,同比增长9.48%。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业绩稳健增长,持续巩固全产业链优势。上半年,在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支持下,基础建设及工程承包业务迎来新发展机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04.97亿元,同比增长10.64%;利润总额194.97亿元,同比增长15.42%;归母净利润134.74亿元,同比增长9.48%。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巩固全产业链优势,推进经营协同、产业协同,构建一体化运作经营模式,上半年公司毛利率8.67%,净利率2.94%。 新签订单充裕,技术优势明显。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13,312.46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6.29%,同比增长26.24%。 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12,239.170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1.94%,同比增长25.57%;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073.293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06%,同比增长34.43%。分业务来看,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11,235.428亿元,同比增长30.68%;勘察设计咨询板块新签合同额176.407亿元,同比增长6.38%;工业制造板块新签合同额181.807亿元,同比增长53.05%;物资物流板块新签合同额1,184.898亿元,同比增长37.22%;房地产开发板块新签合同额379.945亿元,同比下降44.67%;其他业务板块新签合同额153.978亿元,同比增长36.39%。公司完成了建筑业产业链的全面布局,初步实现从传统承包商向以承包商为主,投资商、发展商、运营商并重转型,并牵头承担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32项,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1项,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效果显著。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上半年公司在稳增长推动下,工程承包主业增长稳健,业绩实现增长。下半年,基建仍为宏观经济重要依托,“两新一重”建设大背景下,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持续发力,我国工程承包业务有望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为全国工程承包行业龙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84、311.32、345.12亿元,对应PE分别为3.65、3.26、2.94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进度不及预期;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增业务开拓进展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经济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9-01 7.39 -- -- 7.67 3.79%
9.08 22.8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5404.97亿元,同比增长10.64%;实现归母净利润134.74 亿元,同比增长9.48%;扣非净利润127.67 亿元,同比增长13.31%。 业绩如期稳健增长,期间费用率下降,经营现金流改善。 2022H1,公司实现营收5404.97 亿元,同比增长10.64%,其中,工程承包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分别营收4,846.68 亿元、213.8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0%、79.75%。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4.74 亿元,同比增长9.48%。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8.67%,同比增加0.26pct,其中,勘察设计咨询业务、工业制造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较高,分别为36.24%、25.31%、16.18%。公司净利率为2.94%,同比增加0.05pct。期间费用率为4.18%,同比降低0.38pct。其中,管理费用率为3.35%,同比减少0.4pct。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6.04 亿元,同比少流出365.82 亿元, 主要是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新签合同同比增长26.24%。2022 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13,312.46 亿元,同比增长26.24%。其中,工业制造新签合同额181.81 亿元,同比增长53.05%,主要因公司坚持通过创新扩大传统核心产品竞争优势,推动产品技术和服务升级,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物资物流新签合同1,184.90 亿元,同比增长37.22%,主要因公司通过强化战略合作,向客户上下游延伸服务,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房地产业务分别新签合同额11,235.43 亿元、176.41亿元、379.95 亿元,同比变化+30.68%、+6.38%、-44.67%。 房建新签合同表现较好,公路和水电水利新签合同增速较快。公司工程承包业务高速增长,新签合同额11,235.43 亿元,同比增长30.68%。其中,公路工程新签订单1,644.32亿元,同比增长70.78%,主要因公司抓住公路扩能改造机遇,加强运营维管水准,发展公路工程业务;房建新签合同4793.99 亿元,同比增长37.88%,主要因政策支持新型城市化建设,公司抢抓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机遇,实现订单大幅度增长;水利电力新签合同额712.77 亿元,同比增长578.84%,主要因公司紧跟“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海上风电市场,进军新能源领域;铁路工程、城市轨道工程、市政工程、机场码头工程分别新签合同884.81亿元、316.80 亿元、1,813.19 亿元、194.54 亿元,分别变化-35.38%、-58.83%、+8.62、+252.23%,机场码头工程因新签合同总额规模较小,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 年营收为11491.1 亿元,同比增长12.66%,归母净利润为278.6 亿元,同比增长12.84%,EPS 为2.05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 为3.59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合同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冠疫情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8-03 7.31 -- -- 7.58 3.69%
8.12 11.0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2022 年H1,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金额达到13312.5 亿元,同增26.24%;2022 年Q2,公司新签合同额达到8653.1 亿元,环增85.71%,同增45.27%。 点评:上半年新签订单总体实现较快增长,工程承包与房地产开发增速分化明显: 2022 年H1,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13313 亿元,同增26%,保持稳健增长;其中工程承包业务/勘察设计咨询业务/工业制造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物流与物资贸易/其他业务的新签合同额累计达到11235/176/182/380/1185/154 亿元,同增31%/6%/53%/-45%/37%/36%。在基建稳增长的背景下,上半年工程承包业务的增速达到31%,效果较为显著;房地产开发业务增速-45%,主要公司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意识以及宏观地产发展速度放缓所致。 工程承包业务板块中,公路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达1644 亿元,同增71%,增幅较大拉升总体业务增速;其他工程承包业务本年累计新签合同额达8706 亿元,同增39%;铁路工程业务本年累计新签合同为885 亿元,同减35%。 按地区分布统计,公司上半年累计实现境内新签合同额12239 亿元,同增25.6%;实现境外新签合同额1073 亿元,同增34.4%。 二季度克服疫情影响新签订单实现同、环比高增: 2022 年Q2,公司新签合同额8653 亿元,环增86%,同增45%,总体保持较高增速。工程承包业务/勘察设计咨询业务/工业制造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物流与物资贸易业务/ 其他业务的新签合同额分别为7261/73/124/272/814/110 亿元。 主营的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实现环增83%,同增49%;其中,公路工程业务/铁路工程业务/其他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分别为1060/452/5749 亿元,环增82%/4%/94%,同增150%/-44%/57%。 REIT 项目正式挂牌上市,助力公司营收及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发行的国金中国铁建REIT 于7 月8 日起在上交所上市,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 或有助于公司:1)盘活优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带来运营资产账面价值的重估;2)拓宽融资渠道,负债率约束降低,增加FCFF;3)ROE 获得边际改善,增强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 维持公司A 股、H 股“买入”评级: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总体实现较快增长,工程承包与房地产开发增速分化明显;单二季度公司克服疫情影响,新签订单实现同、环比高增。REITs 项目正式挂牌上市,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REITs 的历史性机遇,获得融资结构的改善及运营资产价值重估。维持公司2022-2024 年的EPS 分别为2.06/2.42/2.73 元,现价对应A/H 股2022 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6x/1.8x,维持公司A 股、H 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扩能增效产出落地不及预期,房地产政策收紧风险。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7-26 7.49 12.11 36.99% 7.57 1.07%
7.67 2.40%
详细
公司近日公告2022年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22h1公司新签合同总额13,312亿元,yoy+26.2%(vs22q1yoy+1.5%),我们测算22h1新签为年度计划的46.3%;22q2单季度新签合同总额8,653亿元,yoy+45.3%。22q2单季度新签大幅提速,超预期。 22q2新签全面提速,地产销售降幅收窄,国内外景气均明显回升 分业务来看,22h1公司工程承包/非工程承包分别新签合同额11,235/2,077亿元,分别yoy+30.7%/6.6%(vs 22q1yoy分别+7.0%/-21.9%),22q2单季度工程/非工分别新签7,261/1,393亿元,yoy分别+48.6%/29.9%,工程承包与非工程承包新签均明显提速。工程承包中,22h1铁路/公路分别新签885/1,644亿元,分别yoy-35.4%/+70.8%(vs 22q1分别yoy-24.0%/+8.4%),22q2单季度铁路/公路分别新签452/1,060亿元,分别yoy-43.5%/+150.0%。经济逆周期调节预期持续升温,基建投资景气继续向上,新签较快增长或有较好延续性。非工程承包中,22h1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物流与物资贸易/房地产开发分别新签176/182/1,185/380亿元,yoy分别+6.4%/53.0%/37.2%/-44.7%(vs 22q1分别yoy+3.7%/29.1%/-6.0%/-60.9%),22q2单季度新签73/124/814/272亿元,分别yoy+10.4%/67.3%/73.6%/-33.7%。22q2工业制造延续高速增长,物流与物资贸易亦明显回暖。地产销售降幅环比有所收窄,22h1开工/竣工面积分别为507/315万平米,分别yoy+2.4%/182.4%(vs 22q1分别yoy+47.9%/258.4%),竣工有韧性,开工疲弱;看好地产开发业务基本面逐步筑底并向上修复。 分地区来看,22h1国内新签12,239亿元,yoy+25.6%(vs 22q1 yoy+2.8%),国外新签1,073亿元,yoy+34.4%(vs 22q1 yoy-12.8%);22q2单季度国内新签7,899亿元,yoy+43.0%,国外新签754亿元,yoy+74.4%,国内外新签均明显加速。 公司首单REITs上市,增长有弹性有持续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持有的重庆至遂宁高速公路BOT项目重庆段以REITs形式登陆上交所(2022/7/8上市,交易代码508008,简称国金中国铁建REIT),对于公司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夯实资产负债表、拓宽融资渠道及催化市场对公司资产价值再认知均有积极意义。央企受益资质、施工能力优势,中长期份额或持续提升,22h2基建投资逆周期调节属性凸显,看好公司业绩短期弹性及中长期高质量增长韧性,22q2新签初步验证。维持公司22-24年业绩预测为291/341/382亿,YoY分别为18%/17%/12%。维持公司22年6x目标PE,目标价12.8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工程订单结转节奏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5-02 8.22 12.11 36.99% 8.61 1.41%
8.33 1.34%
详细
公司发布22年一季报,22q1收入2,644.8亿元,yoy+13.0%,归母净利56.2亿元,yoy+12.3%,扣非归母净利53.8亿元,yoy+12.0%。收入利润稳健增长,符合预期。 收入延续较快增长,房建新签高增,地产阶段拖累,整体盈利能力平稳22q1收入在21q1高基数的基础上仍实现较快增长,较19q1收入cagr+19.0%。22q1公司新签合同额4,659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6.2%,yoy+1.5%,工程承包/非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分别为3,975/685亿元,分别yoy+7.0%/-21.9%。工程承包新签稳健增长,其中房建工程yoy+41.6%至1,849亿元,房建新签订单占工程承包比重yoy+11.3pct 至46.5%,主因公司抢抓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机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筑拉动订单增长,房建新签较前期结构或有一定优化。非工新签下降,主要系房地产开发新签减少有较多拖累(22q1房地产开发新签合同额101亿元,yoy-60.9%),疫情及行业景气度疲弱影响项目产品上市推售节奏。 截止22q1末,公司未完合同额50,335亿元,为21FY 收入4.9倍,在手充足订单支撑收入较快增长持续性。 22q1公司综合毛利率7.3%,yoy-0.1pct。费用管控能力提升,主要系管理提质增效降低管理费用率,22q1期间费用率3.9%,yoy-0.2pct;同期管理费用率1.9%,yoy-0.2pct。少数股东权益影响略微加大,归母净利率维持稳定,22q1归母净利率2.1%,yoy-0.0pct。 两金周转放缓,经营活动现金流有所改善22q1公司资产负债率75.5%,yoy+0.4pct;带息负债比率27.8%,yoy+2.8pct。 两金(存货+合同资产+应收账款)周转有所放缓,22q1两金周转天数237天,yoy+12天,推测地产回款节奏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项目原材料库存亦有增加。22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多流入90亿至净流出411亿,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多流出14亿至净流出192亿。 受益稳增长,看好“十四五”增长持续性及韧性,维持“买入”评级央企受益资质、施工能力优势,中长期份额或持续提升,看好铁建“十四五”高质量增长持续性及韧性;经济承压,看好基建投资向上弹性,公司受益。维持公司22-24年业绩预测为291/341/382亿,YoY 分别为18%/17%/12%。维持公司22年6x 目标PE,目标价12.8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工程订单结转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4-01 7.21 9.42 6.56% 8.10 12.34%
8.11 12.48%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度报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200.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26%,扣非后同比增加9.07%。实现基本EPS1.60元,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2.46元(含税)。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工程承包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速+12.05%,较2020年增速(+9.62%)有所提升,总体维持稳健增速水平,处于自2014年以来营收增速的第二高增速水平。分季度来看,公司2021Q1~Q4分别实现营收同比增速+61.23%、+12.79%、-2.47%、-0.62%。从业务结构来看,公司各主业分别实现营收及增速(不考虑分部间抵销):工程承包8938.20亿元(同比+9.90%)、房地产506.62亿元(同比+23.78%)、工业制造218.62亿元(同比+21.13%)、勘察设计咨询194.20亿元(同比+5.20%)、物流贸易1037.23亿元(同比+35.36%)。工程承包业务收入占比达到87.63%(同比-1.72个pct),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期内工程承包板块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房建、市政业务规模占比大幅提升,矿山开采、装配式建筑业务快速发展。此外,公司2021年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逆势增长,全年实现销售额1432亿元,销售面积990.58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3.20%、14.45%。从市场结构来看,境内业务实现营收9730.45亿元(同比+11.64%),占比95.40%(同比-0.35个pct);海外业务实现营收469.66亿元(同比+21.35%),占比4.60%(同比+0.35个pct),境内境外营收均实现较快增长。净利润增速方面,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10.26%,较2020年增速(+10.87%)下滑0.61pct。单季度来看,2021Q1~Q4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8.50%、+15.07%、+0.04%、-9.26%。 毛利率水平有所回升,期间费用率控制有效: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9.60%,较2020年上升0.33个pct。从业务结构来看,各主业毛利率分别为:工程承包7.88%(同比+0.67个pct)、房地产开发17.56%(同比-2.77个pct)、工业制造22.67%(同比-1.30个pct)、勘察设计33.06%(同比-0.30个pct)、物流贸易7.65%(同比-2.07个pct),期内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回升明显,为近5年最高水平,拉动综合毛利率水平提升。期间费用方面,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98%(同比-0.13个pct),包括销售费用率0.60%(同比-0.02个pct)、管理费用率2.03%(同比-0.06个pct)、研发费用率1.99%(同比-0.06个pct)及财务费用率0.36%(同比持平),公司降本控费能力持续显现,期间费用率自2018年以来一直呈下降态势。期内公司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61.41亿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对某房地产行业客户的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计提损失准备所致。净利率及ROE方面,期内销售净利润率为2.87%,较2020年提升0.05个pct,为公司上市以来最高水平;ROE(平均)为9.44%,较2020年水平有所下降。 经营性现金流短期净流出,负债率降至上市以来最低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73.04亿元,较2020年净流入同比减少474.13亿元,主要系公司期内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分季度来看,公司2021Q1-Q2经营性净现金流分别为-501.35亿元/-60.51亿元,2021Q3-Q4经营性现金流分别净流入79.55亿元/409.27亿元。投资性净现金流为-610.70亿元,较2020年净流出增加107.73亿元,主要为期内对外股权投资增加所致。筹资性净现金流为106.02亿元,较2020年净流入减少276.37亿元(-72.27%),主要为期内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所致。年报显示,期内公司短期借款/其他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同比增速分别为-7.66%/20.83%/3.63%。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268.21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32.54%。资本结构方面,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4.39%,较2020年末下降了0.37个pct,为公司上市以来最低负债率水平。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方面,期末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1684.07亿元,较2020年末同比增加17.00%,主要系期内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3.85%。 在手订单充足保障持续发展,基建龙头有望充分受益稳增长:公司2021全年累计新签合同28196.52亿元,较2020年增长10.39%。从业务结构来看,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24105.04亿元,同比增长8.54%,其中铁路YOY+30.17%、公路YOY+4.14%、城市轨交YOY-13.73%、房建YOY+13.41%、市政业务YOY-6.30%,铁路业务新签合同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启动,公司充分发挥行业竞争优势,实现订单最大化。非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4091.47亿元,同比增长22.67%,其中勘察设计YOY+17.74%、工业制造YOY-1.24%、物流贸易YOY+51.12%、房地产开发业务YOY+13.20%。从地区结构来看,境内业务实现新签合同25623.51亿元,同比增长10.38%,占比90.87%;境外业务实现新签合同2573.00亿元,同比减少10.52%,占比9.13%。截至2021年末,公司未完合同额48548.98亿元,同比增长12.41%,相当于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的4.8倍。十四五期间,基础设施仍为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投资结构将不断优化,投资空间持续拓展,2022年主要建设领域包括“两新一重”重大工程,交通强国战略稳步推进,多地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出台。公司为国内基建央企巨头之一,有望持续受益于基建投资增速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增速预测分别为11.2%、10.0%、10.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1%、9.6%、10.9%,实现EPS分别为2.00元、2.19元、2.43元,维持公司“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国内基建投资增速下滑风险,海外项目执行不达预期风险,项目回款风险等。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4-01 7.65 -- -- 8.59 12.29%
8.61 12.55%
详细
报告导读 中国铁建发布2021年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10200亿元,同比增长12.05%,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10.26%,全年新签合同额28197亿元,同比增长10.39%。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21年归母净利稳增10.3%,减值损失同比扩大 公司21年实现营收10200亿元,yoy+12.05%,实现归母净利/扣非净利247/224亿元,yoy+10.26%/+9.07%。分业务看,工程承包/地产/工业制造/勘察设计/物流与贸易等五大业务板块实现营收分别8938/507/219/194/1037亿元,yoy+9.9%/+23.8%/+21.1%/+5.2%/+35.4%。减值损失方面:公司21年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分别15.9/82.8亿元,较20年增加5.7/55.8亿元,拖累全年业绩增速。21年资产减值损失有所增加主要系对旗下收购ALDESA、CIDEON等公司商誉计提损失准备;信用减值损失规模高增主要系对地产下游应收款等金融资产计提损失准备所致。 21年毛利率同比提升0.3pct、费用率下降0.1pct 毛利端:21年录得综合毛利率9.6%,较20年上升0.3pct。单季度看,21Q4综合毛利率录得12.3%,环比Q3提升3.4pct,我们推测可能系房建、市政业务规模和占比提升带动工程承包板块盈利水平改善。费用端: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5.0%,分别较20/19年同比下降0.1/0.3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0.6%/2.0%/0.4%/2.0%,各项指标与20年基本持平。现金流:公司21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3亿元,较20年同期净流入减少474亿元,主要系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 稳增长政策强化、订单结转有望提速,转型投资运营商、发展动能充足 短期看:稳增长政策强化叠加在手订单充足,订单结转营收有望提速。3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补短板增后劲和经济稳定增长,决定新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2021年,公司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24105亿元,同比稳增8.5%,其中水利电力工程新签合同额606亿元。2021年末公司在手订单48549亿元,同比高增12.4%。中长期看,公司强化“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积极转型投资运营商,发展动能充足。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提出加快布局绿色环保、城市运营等领域,打造“铁建高速”等系列运营品牌,逐步实现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商转型升级。公司特许经营权由2016年末398亿元稳步增厚至2021年末600亿元,CAGR+8.6%。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438、12748、14198亿元,同比增长12.14%、11.46%、11.37%,对应归母净利润275.01、303.41、335.33亿元,同比增长11.38%、10.33%、10.52%,对应EPS为2.03、2.23、2.47元。现价对应PE为3.8、3.4、3.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增速不及预期;物流贸易增速不及预期。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3-31 7.13 -- -- 8.10 13.60%
8.11 13.7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归母净利润246.91 亿元,同比增长10.26%;扣非归母净利润224.30 亿元,同比增长9.07%。 点评:营收首破万亿,盈利能力提升。2021 年公司大力培育市场竞争优势,加强三级公司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营业收入首次迈上万亿大关。公司采用属地经营、滚动经营模式,不断提升经营质量,2021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9.60%/2.87%,较2020 年提升0.44pct/0.05pct,盈利能力提升。 技术优势明显,行业地位持续领先。公司在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设计及建设领域具有行业领导地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拥有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连续多年位居ENR 全球250 家最大承包商前三位。公司自主研发的“昆仑号”千吨架桥一体机入选了“2021 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坚持多元发展,积极推进改革。2021 年8 月,公司发布《中国铁建“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确定了“8+N”产业的多元协同发展方针。公司全力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2021 年6 月,公司控股子公司铁建重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为建筑央企中首例。 订单充足,保障未来业绩持续释放。2021 年公司新签合同额2.82 万亿元,同比增长10.39%。其中,境内新签合同额2.56 万亿元,境外新签合同额0.26 万亿元。截止2021 年底,公司未完合同额4.85 万亿元,同比增长12.41%,在手订单充足,保障了未来业绩的持续释放。 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 年EPS 为2.01/2.25/2.49元,对应PE3.83/3.41/3.09 倍。 风险提示:公司业绩不如预期,新冠疫情影响项目进度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3-31 7.32 -- -- 8.31 13.52%
8.33 13.8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0,200.1亿元,同比增长12.05%;归母净利润246.91亿元,同比增长10.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4.3亿元,同比增长9.07%。 营收突破万亿,各业务板块营收均实现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0200.1亿元,同比增长12.05%,首次突破万亿,主要是报告期内工程承包、工业制造、房地产业务增长。按板块分,工程承包业务\勘察设计咨询业务\工业制造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 物资物流业务分别实现营收8,938.2\193.2\218.62\506.62\1,037.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2%\21.13%\23.78%\35.37%。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6.91亿元,同比增长10.26%,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9.6%和2.87%,同比分别提升1.04pct 和0.05pct,经营性净现金流为-73.04亿元,较去年同期净流入减少474.13亿元,主要是报告期内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新签合同增长10.39%,物资物流新签合同增速较高。2021年公司新签合同28,196.52亿元,同比增长10.39%。其中,工程承包新签合同24,105.04亿元,同比增长8.54%;勘察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65.55亿元,同比增长 17.74%;工业制造新签合同额340.84亿元,同比下降 1.24%;物资物流新签合同额1,819.5亿元,同比增长51.12%,主要系公司强化集采力度,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房地产新签合同额1,432.25亿元,同比增长13.20%。在工程承包板块,铁路工程新签合同额3,764.71亿元,同比增长30.17%,主要是受益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启动,公司充分发挥行业竞争优势,确保了获取订单最大化。 稳增长背景下基建投资迎机遇。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3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额度,去年提前下达的额度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在此背景下,预计基建投资有望迎来反弹,2022年1-2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8.1%。公司作为建筑央企,在基建投资回暖中将会受益。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11,322.11/12,454.32亿元,同比增长11%/10%,归母净利润为271.6/296.04亿元,同比增长10%/9%,每股EPS 为2.00/2.18,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3.84/3.5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冠疫情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7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