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7/53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芯国际 2020-07-23 77.80 -- -- 87.88 12.96%
87.88 12.96%
详细
国内半导体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作为全球第五大、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具优势的晶圆代工企业,为客户提供0.35um至14nm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我们认为公司作为中国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企业,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所在,战略意义重大,公司制程工艺节点完善,在技术研发、客户资源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将充分受益于半导体产业链东移和国产替代加速的大趋势。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27/26.39/30.9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8/0.37/0.4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279/214/18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产业趋势不断向好+国产替代全面提速,国内晶圆代工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晶圆制造是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技术、资金门槛较高。当前消费电子产品向智能化、轻薄化、便携化方向发展,新的智能终端产品层出不穷,半导体产业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需求所带动的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应用的兴起,逐渐成为半导体行业新一代技术变革动力。半导体行业持续快速发展,驱动晶圆代工市场不断向好,根据ICInsights数据,2019年全球晶圆代工行业市场空间为568.75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地区晶圆代工市场规模为113.57亿美元(+6%),2019年只有中国大陆纯晶圆代工市场销售额实现正增长。我们认为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向好,IC设计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再加上国产替代全面提速,中国晶圆代工市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中芯国际:持续研发先进制程,中国半导体国产替代先锋。在晶圆代工市场格局中,台积电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市场份额超过50%,占据大部分高端市场;中芯国际作为国内晶圆代工龙头,处于全面追赶的态势,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纯晶圆代工厂。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为47.44亿元,不断加大先进制程研发力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提供国际领先的14nm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企业,目前公司14nm已经贡献收入,同时,加码研发N+1(对应10nm)、N+2(对应7nm)工艺。我们认为14nm以下晶圆代工企业数量屈指可数,竞争格局更为良性,5G时代对高性能运算需求提升,公司先进制程业务将成为未来营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华为事件后,晶圆代工国产替代将是大势所趋,中芯国际作为半导体国产替代先锋,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引领国产化大浪潮。 风险提示:关键设备受国际动荡环境影响难以正常购入;14nm制程产能爬坡不顺利;低端产品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下游市场需求;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四维图新 计算机行业 2020-07-23 20.13 -- -- 20.20 0.35%
20.20 0.35%
详细
导航地图先驱,打造“智能汽车大脑”。四维图新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导航地图开拓者,是拥有甲级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的21家厂商之一。近年来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围绕汽车场景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目前拥有导航、ADAS、车载芯片、位置大数据、车联网五大业务,五位一体打造“智能汽车大脑”,致力于成为自动驾驶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车载导航和车联网是公司主要业务,2019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5.97%和30.17%。公司车载导航业务面向中高端汽车前装市场,产品包括地图数据、数据编译及导航软件,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整车厂。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23.10亿元,同比增长8.25%,实现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下降29.2%,利润下滑主要受芯片业务拖累。 自动驾驶核心厂商,高精度地图卡位优势凸显。公司在传统导航业务领先的同时,不断推进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自动驾驶、汽车芯片、位置大数据、车联网等新业务,积极打造面向自动驾驶时代的“数据+云+AI+芯片+软硬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是智能汽车核心厂商。公司拥有面向L2-L4不同等级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数据动态更新能力,高精度地图卡位优势明显。2019年2月公司与宝马签署供货协议,公司将为宝马在2021-2024年在中国销售的量产汽车,提供L3级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地图及相关服务,成为国内首家获得L3及以上高精度地图订单的供应商。2019年11月,公司与华为签订高精度地图数据供货协议,共同完成华为自动驾驶验证项目。我们认为,高精度地图是自动驾驶核心配置,合作宝马与华为将利于公司获得更多车企客户。 芯片业务多品类拓张,持续突破。2017年公司通过收购杰发科技布局汽车芯片设计,目前杰发科技主要芯片产品包括IVI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AMP车载功率电子芯片、MCU车载控制芯片、TPMS胎压监测芯片四类,除IVI芯片以后装市场为主外,其余三种芯片产品主要面向整车厂和Tier-1客户。杰发科技是IVI芯片后装市场龙头,2020年6月杰发科技与德赛西威签订车规级SoC芯片供货协议,IVI芯片前装市场迎来重大突破。公司MCU芯片于2018年推出,是国内首颗车规级MCU芯片,打破海外巨头垄断,已经被数十家企业导入终端产品设计并量产。公司TPMS芯片于2019年11月量产,是国内首颗自主研发的车规级TPMS全功能单芯片,性能对标英飞凌等海外巨头。国家政策文件规定2019年起中国市场所有新认证车辆强制安装TPMS,2020年起所有在产乘用车强制安装TPMS,公司将受益于TPMS芯片市场的爆发。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立足传统导航业务,全方位拓展ADAS、车载芯片、位置大数据、车联网业务,打造“智能汽车大脑”,未来将受益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19/0.27/0.3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08/75/6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智能汽车推进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2)商誉减值的风险;3)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4)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5)系统性风险。
亿帆医药 基础化工业 2020-07-22 28.30 -- -- 34.36 21.41%
34.36 21.41%
详细
全球首个第三代第三代G-CSF(亿帆医药的F-627))海内外三期临床均达到主要治疗终点,有望成中国首个在美国申报上市的生物创新药。 F-627为亿帆医药创新药子公司健能隆独立研发的全球第三代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物,用于治疗化疗后遗症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F-627前两代G-CSF类药物没有彻底解决化疗病人的重度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而健能隆的F-627通过应用Fc融合蛋白技术研发出独特的重组人G-CSF双分子,相比于第二代添加PEG链的长效G-CSF有强效和长效的显著优势,因此我们看好其成为重组人G-CSF药物未来的Best-i-Class品种。F-627在中美都开展了临床3期试验,目前均已达到试验终点,标志着其在中国、美国同时开展的所有临床试验的圆满完成,预计2021年底在美国获批上市。2019年美国G-CSF市场规模为45亿美元,每年增速约在3%,长效药物占主流,F-627作为长效G-CSF原研Neulasta后第5款上市的同类药物,第1款创新药,我们给予中性的10%峰值市占率的估测,则F-627在美国的销售峰值约在8亿美元左右,F-627的美国市场估值约在27亿美元。而中国市场G-CSF类药物使用相对滞后2019年市场规模仅有5.11亿美元,根据历史数据2017年到2019年中国G-CSF的增速高于美国在8%左右,G-CSF长效市场份额目前为61%,长期看还有提升空间假设2025年达90%。再者F-627是国内唯一与长效原研G-CSF进行头对头比较证明其非劣性的原创创新药,我们看好其国内的峰值市占率达30%,因此我们预计F-627在中国的销售峰值有望达3亿美金左右,按贴现率8%估算则F-627国内市场的估值约在5.8亿美金,因此F-627总估值约在33亿美金左右。 健能隆国际一线生物创新药研发企业价值显现,管线合理估值近管线合理估值近40亿美金。健能隆目前进展最快两大产品F-627和F-652有望1-2年内上市实现收入贡献,长期来看拥有三大核心价值源泉:1)拥有国内稀缺的国际一流双分子和免疫抗体两大技术平台,奠定了长期原始创新能力;2)生物创新药研发管线丰富:在产品管线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在全球申报100多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专利约50项。各研发阶段都有相应产品布局:基于双分子技术平台的F-627已完成中、美临床3期,预计2020年内有望申报上市,2021年底在美国获批上市;F-652正在进行临床2期试验,预计2020年底结束;基于免疫抗体平台的A319正在申报临床,A329处于临床前阶段。3)生产工艺成熟保证供货,CMC工艺成熟奠定大分子研发实力,健能隆设立专门的CMC部门,拥有一套完整的生物药开发技术实力,健能隆有望凭借建立的以哺乳动物细胞生产治疗用重组蛋白制剂的高质和高效工艺技术平台和第一个中国在美国申报的生物创新药F-627的商业化打通中国在全球标准下的生物药领域的申报、生产通道。 现有主业非药板块和制药板块为公司长期创新转型保驾护航。亿帆医药现有主要业务主要非药板块的原料药、高分子业务和母公司的制药业务板块;其中原料药、高分子板块虽然价格变动大,但每年都持续贡献10亿以上的充沛现金流,助力公司长期创新转型发展。制药业务国内外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格局初现,全面整合完成夯实板块腾飞基础:在研发方面,并购整合是公司创新转型和产品获得的基础策略,目前已成功构建生物大分子创新药、高端化学仿制药、胰岛素等几大研发平台;在生产方面,2019年整体批文转移基本完成,国内四大制剂生产基地逐渐成形;在销售方面,国内制剂已形成中央统一管理部门,并购赛臻初步完成了亚太销售体系的布局,有望开启高速成长期。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亿帆医药创新药子公司键能隆首个全球生物创新药F-627中美三期临床试验均顺利完成,均达到主要治疗终点,年内有望申报上市进入商业化收获期,健能隆的商业化开端有望带来亿帆医药创新药业绩和估值的全面提升起点。因此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88、1.05和1.27,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32.23、27.11和22.3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F-627获批上市不及预期;药品销售不确定风险;泛酸钙价格不确定风险;临床试验不确定风险;CMC工艺控制不稳定风险。
亿帆医药 基础化工业 2020-07-22 28.30 -- -- 34.36 21.41%
34.36 21.41%
详细
全球首个第三代G-CSF(亿帆医药的F-627)海内外三期临床均达到主要治疗终点,有望成中国首个在美国申报上市的生物创新药。F-627为亿帆医药创新药子公司健能隆独立研发的全球第三代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物,用于治疗化疗后遗症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F-627前两代G-CSF类药物没有彻底解决化疗病人的重度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而健能隆的F-627通过应用Fc融合蛋白技术研发出独特的重组人G-CSF双分子,相比于第二代添加PEG链的长效G-CSF有强效和长效的显著优势,因此我们看好其成为重组人G-CSF药物未来的Best-in-Class品种。F-627在中美都开展了临床3期试验,目前均已达到试验终点,标志着其在中国、美国同时开展的所有临床试验的圆满完成,预计2021年底在美国获批上市。2019年美国G-CSF市场规模为45亿美元,每年增速约在3%,长效药物占主流,F-627作为长效G-CSF原研Neulasta后第5款上市的同类药物,第1款创新药,我们给予中性的10%峰值市占率的估测,则F-627在美国的销售峰值约在8亿美元左右,F-627的美国市场估值约在27亿美元。而中国市场G-CSF类药物使用相对滞后2019年市场规模仅有5.11亿美元,根据历史数据2017年到2019年中国G-CSF的增速高于美国在8%左右,G-CSF长效市场份额目前为61%,长期看还有提升空间假设2025年达90%。再者F-627是国内唯一与长效原研G-CSF进行头对头比较证明其非劣性的原创创新药,我们看好其国内的峰值市占率达30%,因此我们预计F-627在中国的销售峰值有望达3亿美金左右,按贴现率8%估算则F-627国内市场的估值约在5.8亿美金,因此F-627总估值约在33亿美金左右。 健能隆国际一线生物创新药研发企业价值显现,管线合理估值近40亿美金。健能隆目前进展最快两大产品F-627和F-652有望1-2年内上市实现收入贡献,长期来看拥有三大核心价值源泉:1)拥有国内稀缺的国际一流双分子和免疫抗体两大技术平台,奠定了长期原始创新能力;2)生物创新药研发管线丰富:在产品管线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在全球申报100多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专利约50项。各研发阶段都有相应产品布局:基于双分子技术平台的F-627已完成中、美临床3期,预计2020年内有望申报上市,2021年底在美国获批上市;F-652正在进行临床2期试验,预计2020年底结束;基于免疫抗体平台的A319正在申报临床,A329处于临床前阶段。3)生产工艺成熟保证供货,CMC工艺成熟奠定大分子研发实力,健能隆设立专门的CMC部门,拥有一套完整的生物药开发技术实力,健能隆有望凭借建立的以哺乳动物细胞生产治疗用重组蛋白制剂的高质和高效工艺技术平台和第一个中国在美国申报的生物创新药F-627的商业化打通中国在全球标准下的生物药领域的申报、生产通道。 现有主业非药板块和制药板块为公司长期创新转型保驾护航。亿帆医药现有主要业务主要非药板块的原料药、高分子业务和母公司的制药业务板块;其中原料药、高分子板块虽然价格变动大,但每年都持续贡献10亿以上的充沛现金流,助力公司长期创新转型发展。制药业务国内外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格局初现,全面整合完成夯实板块腾飞基础:在研发方面,并购整合是公司创新转型和产品获得的基础策略,目前已成功构建生物大分子创新药、高端化学仿制药、胰岛素等几大研发平台;在生产方面,2019年整体批文转移基本完成,国内四大制剂生产基地逐渐成形;在销售方面,国内制剂已形成中央统一管理部门,并购赛臻初步完成了亚太销售体系的布局,有望开启高速成长期。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亿帆医药创新药子公司键能隆首个全球生物创新药F-627中美三期临床试验均顺利完成,均达到主要治疗终点,年内有望申报上市进入商业化收获期,健能隆的商业化开端有望带来亿帆医药创新药业绩和估值的全面提升起点。因此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88、1.05和1.27,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31.95、26.87和22.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F-627获批上市不及预期;药品销售不确定风险;泛酸钙价格不确定风险;临床试验不确定风险;CMC工艺控制不稳定风险。
锐明技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7-21 66.70 -- -- 69.60 4.35%
69.60 4.35%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告业绩快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16亿元,同比减少6.19%;实现归母净利润8556万元,同比增长6.99%。 投资要点: 主营业务收入微增,预计毛利率提升明显。上半年国内外疫情对公司业务开展造成负面影响,但公司业绩表现强劲。随着国内二季度经济活动恢复,公司二季度业绩明显好转,我们测算公司Q2单季营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仅下滑约0.9%,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9%。2020H1公司营收下滑主要受PCBA业务拖累,商用车车载视频监控等主营业务收入微增0.98%(PCBA业务收入下滑45.3%),同时在海外疫情严重的背景下,公司海外市场收入依旧实现增长。2020年上半年公司坚持加大战略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9%,“管、销、研”三项费用同比增长约12%,我们测算公司2020H1整体费用率同比增加约5.9pct,同时净利率同比增加约1.7pct,预计公司毛利率有明显提升,除开低毛利的PCBA业务收入占比降低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也有所提升。 市场需求旺盛,全年维持乐观预期。国内商用车车载视频监控需求主要来自监管政策要求。2018年底交通运输部要求全国76万辆“两客一危”在两年内强制安装升级智能监控报警系统,2020年仍有大量车辆需要安装。2020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文重点强调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在货车领域的应用,货运是商用车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保有量超1300万辆,其中专用载货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我们认为货运领域需求释放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海外商用车车载视频监控市场来自商用车运营企业内生需求,公司在海外积极推进本地化及海外品牌化战略,产品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规模销售,自主品牌在中东、欧洲等地区影响力逐步增强。我们认为疫情冲击下国内外商用车车载视频监控需求依旧旺盛,随着全球经济活动恢复,我们对公司全年业绩维持乐观预期。 5G、AI等技术持续渗透,行业远未到达天花板。商用车是车联网、AI、自动驾驶等汽车新兴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具有运营企业降低成本、监管机构强化安全监管的内生需求,长期来看联网的、智能化的第三代视频监控产品全面渗透安全是必然趋势。目前全球商用车车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仅约120亿元,按照全球3亿辆商用车,单车产品均价4000元,替换周期7-10年测算,全球商用车车载视频监控稳定自然替换市场规模达到约1200-1700亿元,行业远未达到天花板。我们认为随着产能扩张与渠道优化,公司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2020H1公司业绩稳健,短期来看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长期来看公司具备较大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56/2.11/2.77元(根据最新股本调整),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2/31/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海外疫情持续的风险;2)商用车车载视频监控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3)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4)系统性风险。
捷顺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0-07-13 15.99 -- -- 15.86 -0.81%
15.86 -0.81%
详细
国内智慧停车龙头,业务覆盖停车全领域。公司成立于1992年,起家于停车场管理系统,是国内停车领域智能硬件龙头。2015年公司开始由传统硬件供应商向智慧停车运营商转型。目前公司业务分为智能硬件(2B)、停车场云托管(2B)、行业解决方案(2B)、智慧停车运营(2C)、城市级停车业务(2G)五大类,涵盖BCG三端,覆盖停车全领域。公司自2015年转型以来,智能硬件业务依旧稳健发展,软件类业务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司业绩整体高增,并在2019年呈现出收入与利润率双增态势。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11.64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50.5%。 C端运营成效显著,捷停车运营数据亮眼。公司智慧停车运营业务以控股子公司顺易通(公司持股80%,蚂蚁金服子公司上海云鑫持股20%)为主体,以“捷停车”为品牌,借助公司传统业务积攒的停车相关资源,面向C端提供以智慧停车为核心的互联网运营服务。目前公司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已经形成通道服务、广告运营、车位运营三大业务线,成为公司创新业务重要的增长点。近年来捷停车表现亮眼,停车场、用户、交易等运营数据均实现了高增。截至2020年6月,捷停车已累计签约停车场超12000个,涉及车道数超46000条,线上触达用户超1600万,日交易笔数突破140万笔。2019年捷停车实现智慧停车线上运营收入4238万元,同比增长374%。我们认为,捷停车已具备相对数量的停车场和用户规模,商业模式趋于成熟,未来将持续高增并进入收获期。 看好SaaS云托管业务发展前景。公司2019年下半年推出停车场云托管服务,采用“硬件+平台+服务”模式集中管理停车场岗亭,打造无人值守智慧停车场。公司云托管业务以捷顺天启平台为核心,采用SaaS服务模式,依托线上缴费、无感支付、巡逻岗、云坐席等构建场景完整闭环,提升车主服务体验的同时,大幅降低停车场岗亭人员数量,降低停车场运营成本。云托管业务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截至2019年末公司云托管已签约车道超过1000条,2020全年公司目标新增6000条车道,上半年已新增1800多个订单。根据公司披露,云托管业务合同签约期一般为5年,合同金额相比硬件销售增大4-5倍。相比传统软硬件销售模式,SaaS模式优势在于收入永续性(客户粘性大)和预收现金流(订阅制),同时SaaS模式边际成本低,我们认为云托管将极大的拓展公司业务空间,借助公司现有存量停车场客户,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城市级智慧停车持续突破,打造BCG战略协同。公司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业务面向地方政府和国企,以城市公共停车资源信息化管理为切入点,提供路内、路外一体化的城市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城市停车管理是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各地城市级停车建设领域的需求持续释放。2019年公司中标包括常德、临沂、惠州、昆山等多地城市停车项目,中标项目合同金额超1.3亿。2020年上半年公司中标重庆江津、江苏昆山、重庆璧山、湖北潜江、乌鲁木齐的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总中标金额超过1.5亿元。2019年公司城市级智慧停车业务确认收入2971万元,同比增长897%。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近年政府重点投入方向,公司充沛订单将保证城市级智慧停车业务的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发展稳健,捷停车、云托管、城市级业务等创新业务将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29/0.41/0.57,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5/39/29,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3)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4)系统性风险。
炬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7-13 10.40 -- -- 11.28 8.46%
11.93 14.7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3-1.41亿元,同比增长40-60%。投资要点: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67-0.74亿元,同比增长49-85%,Q2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公司智能电表订单充足并且顺利交付,另一方面在于公司以物联网系统带动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物联网终端为核心业务,推动了物联网产品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从产品供应商逐步升级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新一代智能电表有望下半年推出。2020年国家电网第一批电能表招标中,招标总设备需求为2563.7万只,同比下滑36%,电能表产品同比下降3成以上,我们认为,招标量阶段性下滑主要系新一代智能电表推广在即,当前阶段智能电表更换需求减少。国网计量中心已经组织了新一代智能电能表样机功能验证,符合IR46标准的智能电表有望在下半年推出,预计第二批招标量环比将有明显提升,同时新标准智能电表价值量将会有所提升。纳宇电气业务放量,未来有望成为新增长点。子公司纳宇电气积极推广能源侧物联网信息平台应用,为居民用户、工商业提供能源监测、运营维护和综合节能整体解决方案。纳宇能源物联网设备和服务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商业综合体、学校和医院、科技园区、数据中心等领域和行业。物联网信息平台已经接入数万用户,为居民用户、工商业提供能源监测、运营维护和综合节能整体解决方案。基于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的“能源云边路由器”已应用于多个能效监测项目。2019年纳宇电气业绩大幅提升,全年净利增长约50%,未来有望成为业绩新增长点。此外,公司NB-IOT的智能水表产品已经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中实现了应用,未来智能水表、燃气表业务将成为重要业绩增长点。充电桩产品获得欧洲客户认可。公司全资子公司正华电子为欧洲客户定制交流充电桩,该项目始于2018年,公司研发团队在评估了欧标和国标的差异后,推出了适应欧洲客户要求的定制化产品,于2019年末完成验收,获得客户充分认可,未来公司充电桩业务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长态势,在手订单饱满,我们认为,1)新一代智能电表推广在即,公司有望充分受益;2)子公司纳宇电气用户侧能效管理业务放量;3)智能水表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点,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0/3.8/4.7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4/11/9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智能电表招标不及预期;原材料波动风险;新标准智能电表推广不及预期;用户侧能效管理不及预期。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7-10 19.23 -- -- 21.16 10.04%
21.16 10.04%
详细
事件:7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集团6月份总销量为47.9万辆,同比增长2.8%;前6月总销量为204.91万辆,同比下滑30.24%。二季度环比+102%。n点评:通用五菱6月销量同比+24%带动集团销量6月增长2.8%。我们预计公司6月销量增速与乘用车销量同比增持平或微高于行业增速(预计行业增速0%~3%)。展望下半年,上汽通用、自主及大通maxus销量有望边际改善,推动公司三四季度逐季回暖。通用五菱中新宝骏和换标后的五菱在品牌升级的同时发力微型电动车市场。宏光mini订单3万+。大众及通用销量同比增速降幅收窄,呈现弱复苏态势。通用现已加快产品投放进度,别克和雪佛兰多款主力轿车已经推出了四缸版本。下半年包括昂科威S等多款新产品及改款车型投放,预计将推动通用销量继续改善。大众方面新款帕萨特的推出,及对标GL8的高利润车型威然的爬坡值得期待(5月威然销量1714台,预计6月4000台左右)。自主品牌中,多款主力车型进入密集投放期,销量提升可期。荣威新款主力车型rx5plus6月上市以来销量势头良好,名爵6也将在7月上市。新能源方面即将推出换标后的rer6续航里程620km,将打破荣威的新能源续航里程的短板,有望成为下一个新能源爆款。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给予公司“增持”评级。公司下半年相对进入产品密集投放期,且四季度MEB投产将化解集团双积分的压力,边际改善显著。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52元、1.84元、2.09元,现价对应2021年10倍PE。风险提示:行业下行压力较大带来业绩不确定的风险,新车型推出市场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工业富联 计算机行业 2020-07-10 16.38 -- -- 17.09 4.33%
17.09 4.33%
详细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双驱动,加码科技服务,引领“新基建”。 工业富联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服务商和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涵盖通信网络及移动设备、高精密机构件、云计算相关设备、科技服务。我们认为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科技服务、提升5G+AI、大数据、HPC及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巩固在“新基建”领域的领先地位。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03.07/240.55/265.8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2/1.21/1.34元/股,对应当前PE估值分别为16/14/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智能制造:聚焦智能制造,培育壮大“新动能”。在智能制造领域,公司已形成全球3C电子行业最完整的供应链和最具规模优势、快速量产的智能制造能力。1)通信网络移动设备: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45.54亿元(-5.63%),毛利率为11.17%(+0.1Pct)。我们认为公司在全球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实现了5G领域多方位、全矩阵的产品布局及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升级,5G全面商用全面开启,驱动持续快速增长。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2023年全球智能制造的市场规模将成长到2,991.9亿美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9%,其中,预估2023年亚太地区智能制造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08.7亿美元(40.4%);2)云计算:2019年公司云计算服务收入为1,629.23亿元(+6.33%),毛利率为4.02%(-0.16Pct)。我们认为新冠疫情催生在线办公快速增长,叠加未来5G应用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服务器等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AI专用服务器已部署至多家世界知名的云数据中心,HPC产品销往中国、巴西等地,并构建IaaS+PaaS+行业云新生态,前瞻布局享行业增长。3)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公司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内部升级改造,提升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水平。 工业互联网:跨行业跨领域赋能,打开中长期发展空间。公司将“三硬三软”(三软: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三硬:装备、工具、材料)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基础,凭借工业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助力,全面实现工厂全要素及上下游产业互联互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富士康工业云平台(FiiCloud)已连接了16类、68万多台工业设备,拥有7类400多个工业机理模型、12个专业场景解决方案,搭载了7类1,000多个工业APP,同时,基于自主研发的“雾小脑”及富士康工业云平台(FiiCloud),工业富联构建了专业云(MicroCloud)体系,工业互联网科技服务产品正式成型,打开未来中长期成长空间。根据麦肯锡调研报告显示,在2025年之前工业互联网每年将产生高达11.1万亿美元的收入。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导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汇得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7-10 27.70 -- -- 29.36 5.99%
30.68 10.76%
详细
革用聚氨酯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为革用聚氨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营产品为革用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原液和聚酯多元醇,目前拥有14.50万吨/年的产能,产能利用率高达99.8%。公司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实现产品的定制化与差异化。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0亿元,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4.5%。 龙头企业逆周期扩产能,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革用聚氨酯行业产能从2008年的170万吨增至2019年的396万吨。近三年,受下游需求放缓及龙头企业扩产的影响,行业开工率由60%下降至43%。 未来几年龙头企业仍有产能投放计划,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随着小产能的逐步出清,行业预计将重回景气周期。 募投项目即将投产,解决产能瓶颈问题。公司上市募投的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项目即将投产,有助于解决公司遇到的产能瓶颈问题,提升公司市占率。此外,该项目还包含年产1万吨水性聚氨酯、年产5万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产能,使公司产品种类向着功能化与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毛利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具有规模优势,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业绩增长确定,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 分别为1.29、1.73和2.29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安全生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公司新产能释放进度的不确定性。
蓝色光标 传播与文化 2020-07-09 8.58 -- -- 9.17 6.88%
9.17 6.88%
详细
事件:蓝色光标发布2020年中报预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速超过40%,归母利润3.2-3.6亿元,同比减少23.04%-31.59%,扣非后归母利润2.5-2.8亿元,同比增加13.86%-27.53,业绩符合预期,2020上半年归母利润减少主要由于2019年上半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2.6亿元。 投资要点:2020上半年游戏、电商出海收入及短视频带来增量,扣非利润增长13.86%-27.53%凸显营销科技战略见成效 2020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速超过40%(2019年上半年营收117.4657亿元,即2020上半年公司收入超164亿元)。分拆看,公司2020年一季度营收81.17亿元,同比增加45%,预计2020年单二季度营收82.8亿元,同比增加35%);利润端,2020上半年公司扣非利润2.5亿元-2.8亿元,增速13.86%-27.53%(2020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利润增加15.26%,二季度预计扣非归母利润增速在12%-44%),扣非利润的增加,也得益于公司推进基于数据科技的营销智能化的转型助主业利润提升。 同时,公司有息负债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占比持续下降。 2020上半年归母利润3.2亿元-3.6亿元,同比下滑23%-31.59%,该部分下滑主要由于拉卡拉的投资收益在2019年上半年确认2.6亿元,高基数效应下致使2020年上半年归母利润的下滑;我们假设若冲回,2020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利润增速约在24%-33%。2020年6月公司董事会通过,将择机出售该股份盘活存量资产。 公司作为数字广告营销行业老兵,从上市之初的广告服务主业逐渐转为综合智能营销服务业务,在2018年及时调整战术,基于数据驱动的“营销智能化”科技业务发展框架基本完成,已初步转为一家数据科技企业。2020年公司上线SaaS 平台“蓝标在线”(拟7月底上线全部项目模块后商用);同时,7月携手神州泰岳共探5G 消息新场景新模式,积极推动公司“营销智能化”战略的进一步实现,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主业与新业务齐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 主业端,公司主业逐渐转为综合智能营销服务业务,2020上半年扣非业绩也验证公司营销科技化布局见成效,公司依靠内生增长,通过技术与工具赋能提升运营效率同时提供产业化服务,也有望助推行业向科技化营销模式转型升级。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利润7.34亿元、8.89亿元、10.59亿元,对应最新PE 分别为29.3倍、24.19倍、20.3倍(若剔除拉卡拉因素,2020年预计扣非后利润为5.5亿元,同比增加21%);内部端,公司2020年上半年公司已回购1.5亿元,凸显对公司发展信心;外部端,作为营销科技行业头部企业,借助自身广告资源以及技术优势,有望分享如字节跳动系营销的增量以及短视频市场的进一步商业化。进而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营销传播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商誉风险、应收账款回款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华伍股份 机械行业 2020-07-09 9.74 -- -- 11.75 20.64%
17.59 80.6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0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公司归母净利润7526万元-8508万元,同比增长130%-160%。 投资要点: 制动器业务增长超预期。公司中报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制动器需求旺盛,期内在手订单充裕,且克服疫情影响加班加点赶工交货。公司作为国内工业制动器龙头,产品覆盖工程机械、风电、轨交和摩擦材料等多个领域。今明两年为海上风电确定性抢装期,行业订单加速增长,公司市占率大约50%,将充分受益。另外,公司坚持中高端产品定位和国产替代策略,在进一步拓展轨交市场,同时借助子公司瑞士富尔卡摩擦片公司积极布局扩大海外市场规模。依据半年度业绩预告测算,公司Q2净利润同比增长259%-329%,呈现超预期增长态势,看好制动器业务持续高增长。 军工业务下半年有望大幅释放。公司军工业务主要是航空零部件和军机维修。子公司安德科技属于航空军机和发动机产业链配套企业,产品包括航空装备工装、模具,以及军用航发的机匣和反推装置等,为成飞、西飞、成发等提供配套,公司从研制阶段即进入某新型号发动机项目,随着其批量生产,将直接带动安德科技高增长,目前已接到部分订单;且随着公司新产能的扩充,对成飞、西飞等的配套有望由工装向零部件提升,进一步加快公司增长。子公司长沙天映是国内首家具有军用无人机维修资质的民营企业,与贵飞深度绑定,后者是国内无人机基地,公司将随贵飞共同壮大。目前国内第一代大型军用无人机进入维保期,另外随着无人机在各军兵种中的配备数量和使用强度逐渐提升,维修需求将进一步增多,公司无人机维修业务将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点。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且军工行业在产品验收和结算方面通常具有下半年占比更高的特点,公司军工业务下半年有望大幅释放。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基于公司工业制动器超预期增长态势,以及下半年军工业务有望大幅释放,我们认为公司全年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故上调对于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亿元、2.03亿元以及2.7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7元、0.54元及0.7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8倍、19倍及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发动机产量提升不及预期;2)无人机维修业务发展不及预期;3)零部件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柏堡龙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0-07-06 8.77 -- -- 10.41 18.70%
10.41 18.70%
详细
中国最具规模的服装设计龙头企业。公司主营服装设计业务,主要为品牌商提供服装设计服务,并通过外协工厂提供配套组织生产服务。公司是国内最具规模、配套服务最为齐全的服装设计龙头企业,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服装设计的上市公司。截至2019年末,公司拥有内部设计师265人,2019年设计款式超过11200款,积累了包括匹克、特步、斐乐、李宁等130家品牌客户。由于传统服装销售模式受到电商冲击,以及服装出口量下滑影响,部分主要品牌商进行战略调整,对外采购量有所下降,对公司业务造成一定冲击。公司通过开拓新服装品牌及新兴服装电商客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客户业务下滑的影响。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9.61亿元,同比减少8.45%,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减少21.74%。 衣全球打造全球时尚设计生态圈。衣全球是柏堡龙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衣全球主要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买手、面辅料供应商、成衣生产企业、消费者等产业链参与者,为全球设计师提供渠道销售、流量推广、产品打样、供应链生产等支持,形成“自有设计师团队+设计师云创平台+线上线下零售批发渠道+时尚产业供应链管理+明星设计师孵化+设计师学院”的闭环运营模式。目前衣全球平台拥有网红直播、设计师云创平台、智能制造、纺织服装产业互联网等多个业务板块。2019年衣全球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净利润444万元,扭亏为盈。目前衣全球服装设计平台趋于成熟,在当前直播电商快速崛起的背景下,衣全球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疫情中快速切入医用防护生产领域。公司凭借在面料研发和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在疫情当中投资设立子公司进行医疗用品专项运营,快速切入医用防护品的研发生产。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已投资2371万元建设防护口罩、防护服生产线,口罩日产能100万个、防护服月产能30万套,主要面向国内销售。6月10日公司公告,公司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已经取得广东食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在布局生产普通医用口罩的同时,公司借助设计优势积极开发潮牌口罩。我们认为,公司医疗防护产品将在今年为公司贡献可观收入及利润,潮牌口罩将满足后疫情期间长尾客户需求,医疗防护也将成为未来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服装设计龙头,在设计师规模、产业链纵深整合上具备优势,衣全球时尚设计生态圈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41/0.50/0.60,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1/18/15,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全球时尚设计生态圈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2)医疗防护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3)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4)系统性风险。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0-07-03 19.35 -- -- 23.20 19.90%
27.34 41.29%
详细
业绩略超市场预期,主要原因为双玻进展较快,成本端出现下降。 公司扣非业绩上半年预计4.1至4.6亿,同比增长74%至95%。根据公司的有效产能推算,根据行业情况,考虑双玻占比超过30%,我们预计二季度公司出货量较一季度环比增长5%-10%。同时由于纯碱和重油价格今年出现大幅下降,薄玻璃毛利率较高,我们预计二季度毛利率仍维持30%-35%之间的较高水平。多重因素使得业绩超预期。 我们看好光伏玻璃长期的供需格局。根据目前玻璃产能估算,我们预计玻璃可供的装机为130-140GW,考虑未来装机增长,预计玻璃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产能置换政策执行较严,将进一步限制玻璃产能释放,使优质产能进一步往龙头集中。 对于三四季度价格保持乐观。三季度国内需求支撑主要来源于户用项目、特高压项目和部分平价项目,同时海外需求复苏。四季度随着国内竞价项目启动,预计单季度需求将超过40GW,对于玻璃价格将形成向上的支撑动力。 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1、13.6、17.3亿元,公司作为光伏玻璃龙头其优势显著,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政策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低于预期;疫情影响超出预期;大盘系统性风险。
联创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7-02 15.46 -- -- 17.01 10.03%
30.00 94.05%
详细
背光源和智能控制器增长强劲,线缆业务积极转型升级。公司是光电子骨干企业,光电子器件和电线电缆是其传统主业。1)光电子器件方面,公司已实现LED外延-芯片-器件-模组到应用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其中,拳头产品背光源已是国内众多知名手机品牌认可和重视的核心供应商,据证券日报网报道称,公司该产品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二。2019年背光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3.71%,对公司总营收贡献达38%;背光源业务子公司联创致光近期与南昌地方国资设立合资公司,有助于扩大公司产能,并利用地方优势资源,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智能控制器在保持市占率平稳的情况下,通过降本提效等精益管理举措和受益于汇率变动,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34%。2)线缆方面,受市场竞争白热化和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出现较大下滑,但国内高端线缆市场仍呈现供不应求状态,公司正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升级。 老牌军工企业,全面深耕壮大军工业务。公司早期整合了军工746厂(江西联创特种微电子前身)和834厂(北方联创通信前身),在军用半导体分立器件、通信设备等方面均有布局,承担着国家重点工程和武器装备配套电子元器件的科研生产任务,涉及航天航空、兵器等多个领域。我国正加快推进一流军队建设,军工行业下游需求旺盛,公司军工业务有望焕发新生。 联手中物院布局激光业务,首批订单陆续交付,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与中物院十所达成深度合作机制,高起点切入激光赛道,双方成立激光技术产业化运营公司中久光电,并发起中久激光产业项目。我国激光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应用深度的加大,为行业打开成长空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24年我国激光产业(上中下游)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301亿元,行业规模增速在20%左右。中久光电的大功率高亮度尾纤LD泵浦源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改变了国内半导体激光产业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且成本更低;并完成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模块封装生产线建设,据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披露,年初获得某军工项目产品订单,目前已在陆续交货中。随着公司未来产能的持续提升,激光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进军高温超导领域,掘金广阔蓝海市场。公司于2019年7月公告兆瓦级超导磁体感应加热装置研制成功,并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达到年产200台生产能力。高温超导加热装置可实现对大尺寸金属工件快速高效加热,且加热温度均匀性和一致性较好,特别适用于军工、航空航天、高铁等对品质要求较高的领域,未来有望逐步实现对大型、中型铝挤压等金属加工设备的替代,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正全力推进业务落地,与中国铝业、中国忠旺、西部超导等金属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深度接洽,且将进一步向更多领域开拓。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立足传统主业并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布局激光、超导等新业务,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亿元、3.10亿元以及3.8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3元、0.70元及0.8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8倍、22倍及1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传统业务下滑;2)激光业务进展不及预期;3)超导业务开拓进度不及预期;4)系统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7/53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