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9/64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太阳纸业 造纸印刷行业 2022-06-24 11.69 -- -- 12.48 6.76%
12.48 6.76%
详细
事件:公司全资子公司南宁太阳收到 2亿元政府补贴。 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南宁太阳收到南宁市政府拨付的现代工业发展补助资金 2亿元,占公司 2021年净利润的 6.74%。 该补助属于资产相关补助,本期计入递延收益,将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按照该资产预计使用期限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对 2022年度利润不产生影响。 较强综合实力帮助公司获得更多政策倾斜。 2022年 2月公司公告与广西南宁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投资建设年产 525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及配套产业园项目。本项目总投资规模约 200亿元人民币,总产值 300亿元,总利税 30亿元。 公司凭借较强的综合实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南宁项目顺利实施后公司林浆纸一体化布局将更进一步,成本优势有望继续提升。 旺季文化纸涨价逐步落地,溶解浆价格高企有望释放利润弹性。 1)6月中旬, 太阳纸业、亚太森博、中国纸业等多家头部企业发布文化纸涨价函,提价幅度 300元,执行时间 6月 16日开始或 7月 1日开始。随着下半年教材印刷出版旺季逐步到来,文化纸价格有望逐步上行,文化纸盈利有望改善。 2) 2022年以来, 溶解浆海外产能受暴雨、火灾等自然灾害、部分产线转产纸浆等因素影响, 供给端偏紧张价格持续上涨。截至 2022/6/21,溶解浆内盘价格已达到 9400元/吨,同比上涨 800元/吨,较 2022年初上涨 2700元/吨,达 2012年以来高点。公司溶解浆年产能共 80万吨,溶解浆价格上涨有望贡献较强利润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短期看, 公司利润端在溶解浆价格走强下有望逐季改善;中长期看林浆纸一体化抚平成本端波动, 公司成长性凸显。 根据近期溶解浆价格上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0、 37.5、 41.0亿元(原盈利预测为 30.4、 34.7、 38.1亿元),对应 PE9.5、 8.6、 7.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能源及运费成本维持高位,下游需求不及我们预期等。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22-06-24 65.36 -- -- 69.48 6.30%
69.48 6.30%
详细
事件:2022年6月21日据先导智能公司微信公众号,与德国大众签订合作协议,将为其提供20GWh锂电装备解决方案,设备份额超65%。 投资要点大众积极推进电动化战略,先导智能有望显著受益:大众集团希望建立自控的电池造供应链,宣布在欧洲建造6座超级电池工厂,到2030年总产能达240GWh,目前地已落地3:家工厂:(1)第一家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由Northvolt负责运营,将于2023年开始生产;(2)第二家位于德国萨尔茨吉特,将与国轩高科合作开发标准电芯,计划从2025年开始量产;(3)第三家位于西班牙瓦伦西亚,将与旗下西亚特品牌共同建设。此次先导智能中标的20GWh锂电设备订单即为大众德国萨尔茨吉特工厂,包括前道辊轧、极片烘烤,中道组装线整线,注液,电芯烘烤,化成设备及整线集成总包,并将成为大众至2030年落地240GWh超级工厂的核心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于大众电动化战略。 先导智能全球化布局加速推进,已获多家欧洲电池厂订单:先导智能为整线设备龙头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对于欧洲电池行业新玩家而言,整线交付是主流选择,先导能够充分发挥公司整线交付优势,例如InobatAuto、Northvolt、AutomotiveCellsCompany(ACC)等。先导智能在欧洲多点布局,本土团队已达到100余人,长期固定服务于海外客户的工程师团队达1100余人,公司搭建了成熟的欧洲本地供应链体系,与西门子,ABB,Festo等多家核心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我们认为国内头部设备商具备全球竞争力,随着锂电设备商积极进行海外布局,将充分受益于海外电池厂相较国内偏滞后的大规模扩产,模式可能为前期建设研发中心、中期建设售后服务点、远期建设组装厂。 海外动力电池厂正加速积极扩产,国内受到疫情影响2022年的锂电设备招标有望在下半年逐步开启::((1)国内:头部电池厂宁德时代大规模扩产,二线新锐动力电池厂包括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远景动力等也纷纷开始扩产,我们预计国内动力电池厂大规模锂电设备招标有望逐步开启,龙头设备商稀缺性将逐步显现,先导智能将持续受益。((2)国外:2022年最大看点之一为海外电池厂的大规模扩产,过去海外电池厂受疫情影响扩产有所迟滞,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已逐渐放量。 我们认为国内头部设备商具备全球竞争力,先导智能全球多地均有布局,已与ACC等多个欧洲动力电池厂签订整线设备订单,将充分受益于海外电池新玩家相较国内偏滞后的大规模扩产,发挥公司整线交付优势。值得注意是,先导是锂电设备企业当中少数几家具备前中后到整线交付能力的公司,对于海外车企电池行业的新进入者而言,其选择设备商首先考虑的是能有分段整线,甚至是整条整线的交付能力,这样可以保证其产能可以有效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着动力电池厂迈入扩产高峰,公司作为龙头设备商将显著受益,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8.0/36.0/42.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36/28/24倍,考虑公司稳固的龙头地位和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下游动力电池厂扩产低于预期。
亨通光电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6-24 14.03 -- -- 18.68 33.14%
19.88 41.70%
详细
全球信息与能源互联领先企业,业绩未来可期加速发展: 公司专注于在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目前公司主营光通信、智能电网、海洋能源与通信、工业智能以及铜导体业务。 1)经营业绩稳定增长: 2021年, 实现营收 412.71亿元,同比增长 27.44%;实现归母净利润14.36亿元,同比增速 35.28%; 2) 公司整体费用率管控良好,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 公司近几年来,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保持稳中下降的趋势,期间费用率整体维持在 11%-14%之间。 行业前景分析: 1) 海上风电:全球海上风电布局加速,国内外市场需求高企。 全球海上风电布局整体加快,海上风电占比不断加大: 2021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 57GW,同比 20年增长 58.33%。其中,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 21.1GW,同比 2020年增长 205.80%。 2) 海洋通信: 光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国内建设加速启动。 2000年铺设的海缆 40%即将进入新一轮海缆升级换代周期, 确定性需求高企。 3) 光通信: 产业景气度回暖刺激光纤光缆需求。 随着通信基础建设部署稳步推进以及“东数西算”的政策刺激, 2021年光纤光缆量价齐升,行业整体回温。 4)智能电网: 政策导向与行业景气双向利好, 电力电缆基本盘稳固。 “双碳”目标催生电力消费需求,拉动电网投资建设稳步提升。 公司坚持多业务领域并行发展战略目标,核心竞争优势明显: 1)海洋能源: 中高端产品布局优势明显,是国内拥有 500KV 及以上交/直海缆生产能力的三家厂商之一,有望持续受益带来增量; 2)海洋通信: 公司通过收购华为海洋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具有海底通信全产品解决方案能力厂家,跻身全球头部厂商之一; 3)光纤光缆: 公司作为龙头企业, 拥有光棒—光纤—光缆全产品线,多年中标份额稳定位居前列。 此外, 成功发布量产版 400G 硅光模块; 4)智能电网: 深化固有产业链下沉存量,同时积极布局新赛道寻求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光纤光缆行业回暖,海洋能源&通信景气度高,我们预计亨通光电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 478.36/555.21/633.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8.50/23.33/28.61亿元, EPS 分别为 0.78/0.99/1.21元,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为 16.33/12.95/10.56倍,我们认为, 鉴于公司所处光电行业发展景气度高,未来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价格浮动风险、光纤光缆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国际贸易格局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曾朵红 4 1
昱能科技 2022-06-23 396.00 330.69 709.52% 634.53 60.23%
726.50 83.46%
详细
国产微逆领先厂商,持续耕耘组件级电力电子领域: 公司成立于 2010年,2011年推出首款微逆产品,以微逆为核心不断迭代更新,拓展产品矩阵,一拖四、一拖八产品行业认可度高,功率性能居全球领先,并在 2019年、2021年推出关断器及户用储能产品,全面布局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 2021年公司微逆出货 41.88万台,对应约 461MW,市占率约 9.48%(Enphase 占比 74.52%,禾迈占比 11.65%)处于全球第三, 2021年微逆销售金额 5.12亿元, 仅次于 Enphase, 行业排名第二。 2022Q1公司综合毛利率、净利率为 40.21%、 17.71%,随新产品迭代和规模扩大,盈利稳步上升。 2022Q2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达 0.84-0.94亿元,同增 273%-317%,环增 173%-206%。 分布式方兴未艾,微逆市场空间广阔,国内企业加速出口替代。 微逆主要用于分布式市场,全球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我们预计 2025年全球分布式光伏装机达 249GW,占比达 48.5%。随着微逆在高电价下发电增益和低压安全的优势凸显,一拖四、一拖八等新品缩小与组串成本差距,叠加芯片紧缺,美国欧洲拉美地区微逆需求加速提升,全球微逆渗透率有望从 2021年7.2%提升至 2025年的 14%,微逆装机需求将达约 34.9GW, 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为 63.7%。国内企业性能媲美 Enphase,功率段覆盖范围更广,性价比更高,抓住机遇出口替代,国内企业增速将远超行业。 产品性能优越+多重产品布局并行,重研发营销+轻资产模式运营,助推公司快速成长。 1)微逆新品迭代性能优越,微逆+储能+关断器三线并行。 公司一拖四、一拖八产品功率密度和产品性能领先同业,加速出货渗透;同时,关断器直指全球龙头,户用储能加速拓展,三线并行助推公司快速成长。 2)全球化市场布局,欧美出货高速增长。 2021年 H1公司北美出货收入占比 40%+,欧洲占比 25%+,高端市场布局前瞻,全球营销网络继续建设,截止 2022年 3月公司共有销售商 92家、安装商 412家,我们预计公司全球市占率将稳步提升。 3)重研发+重营销+轻资产,适配市场高增需求。 2021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占比为 48.6%,上市募资 2.72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巩固技术优势,同时募资 0.83亿元扩充全球营销网络建设,拓展全球市场布局,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生产制造端,公司采用委外代工的轻资产模式,产能弹性大,可以快速适应市场高增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为 13.58/26.14/43.6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60/7.47/12.49亿元,对应 EPS 为 4.50/9.33/15.61元/股。考虑公司是微型逆变器细分赛道领先公司,产品性能优越,同时微逆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加速全球化营销布局进行出口替代,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对标海外美股公司,我们给予公司 2023年 50倍 PE,对应目标价 466.8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新股股价易大幅波动等。
川投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6-23 11.67 -- -- 14.49 20.55%
14.06 20.48%
详细
公司简介:业绩主要来自于雅砻江水电,分红比例50%以上且逐年提升。1)2017-2021年,公司投资净收益分别为33.82、35.52、30.34、33.10、33.35亿元,占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58%、99.50%、102.95%、104.68%、108.03%,可见公司归母净利润几乎完全来自于持股48%的雅砻江水电贡献的投资收益。2)2018-2021年,公司分红金额占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00%、50.80%、52.91%、57.08%,分红比例逐年提升。 水电行业:商业模式清晰、现金流稳健、高股息率,具备显著防御价值。1)特点:水电项目建设期长,工程投入大,稳定运营后现金流充沛、商业模式清晰、业绩确定性较强,且成本中折旧占比高,因此现金流保障高分红高股息率,具备显著防御价值。2)资源: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已开发和将开发的水电站中,除了白鹤滩电站和乌东德电站之外,装机500万千瓦以上水电站增量近乎为零,优质大水电具有较强的稀缺性,其中金沙江、长江和雅砻江是水电规划基地重点,对应的上市公司分别为长江电力、川投能源、国投电力。3)防御:历史上来看,自2000年以来凡是上证综指涨幅小于零的区间,SW水力发电指数的超额收益均较为明显。4)跨行业比较:我们选取高股息率、低估值标的做跨行业对比:相比交运行业,水电行业仍有新机组投产,在A股,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相比煤炭行业,水电行业的业绩和ROE更稳定,波动性更小。 雅砻江水电:具备优质资源禀赋的稀缺资产,两、杨电站将贡献业绩增量。1)资源禀赋:雅砻江干流规划开发22级电站,规划可开发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在全国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中,装机规模排名第三。根据公司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实施绿色能源开发两个“四阶段”战略,即水能资源开发“四阶段”战略和新能源及抽水蓄能开发“四阶段”战略,预计未来数年,雅砻江水电仍具持续成长性。2)盈利能力:2019-2021年,公司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相比四川省平均利用小时数分别高出1411、1092、855小时,ROE常年维持在11%-15%之间,盈利能力较为稳定。3)成长空间:两河口和杨房沟电站已于2022年3月全部建成投产,相比雅砻江水电原有机组容量提升30.61%。据我们的测算,极度保守下,两、杨电站投产后将贡献增量净利润15.66亿元。假设2022年川投能源分红比例从2021年的57.08%提升至60%,则对应股息率为4.09%,价值显著低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EPS分别为0.80、0.83、0.86元,对应PE分别为15、14、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使需求减弱,来水、发电小时不达预期;电价下降,新电站不达预期;电改、国家电网投资、特高压建设不达预期等。
拓荆科技 2022-06-23 155.00 -- -- 202.15 30.42%
327.00 110.97%
详细
本土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龙头,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公司是本土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龙头, 产品覆盖 PECVD、 SACVD 和 ALD,其中PECVD 和 SACVD 是国内唯一一家产业化应用企业, 相关产品成功供货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主流客户, 引领进口替代同时,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1)收入端: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 7.58亿元, 2018-2021年 CAGR 为 121%, 2021年 PECVD 收入6.75亿元,占当年营收比重达 89.11%,为收入最大来源。 2)利润端: 2018-2021年公司扣非销售净利率为-212.23%、 -24.86%、 -13.11%和-10.82%, 虽尚未真正实现盈利,但扣非销售净利率持续改善;我们注意到 2021-2022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44.01%和47.44%,增幅明显, 甚至略高于本土前道刻蚀龙头毛利率。 我们认为规模效应下, 期间费用率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截至 2021年 9月,公司在手订单超过 15亿元, 2022Q1末存货和合同负债分别达到 12.94和 7.80亿元,分别较 2021Q3末增长 32%和 75%,充足的订单有望支撑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薄膜沉积设备是高价值量占比环节,公司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全球晶圆产能东移,中国大陆成为全球晶圆扩产中心, 根据集微咨询,中国大陆未来 5年将新增 25座 12英寸晶圆厂,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 160万片, 可见中国大陆对晶圆设备的需求有望长期维持高位。 1)薄膜沉积设备作为晶圆制造三大核心设备之一, 在晶圆制造设备中价值量占比高达 25%,仅次于刻蚀设备,其中 PECVD 和 ALD在薄膜沉积设备中占比分别达到 33%和 11%。 2)先进制程工艺使得薄膜沉积设备的需求存在量价齐升逻辑, 我们预计 2025年全球&本土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340和 136亿美元, 2021-2025年 CAGR 分别为 16%和 25%。 3)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仍由 AMAT、 LAM、 TEL 等海外龙头主导, 公司在集成电路 PECVD 和SACVD 领域先发优势明显, ALD 同样是国内领先设备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本土晶圆厂扩产浪潮。 PECVD 仍有较大国产化提升空间, SACVD、 ALD 成新的增长点公司在稳固 PECVD 市场竞争力的同时, SACVD&ALD 也持续取得产业化突破,成长空间不断打开。 1) PECVD: 公司核心产品,在国内市占率依然较低, 2021年不到 6%。 公司 PECVD 已全面覆盖逻辑、 DRAM 存储、 FLASH 闪存各技术节点通用介质薄膜,并在 14nm 及 10nm 以下制程积极配合客户产业验证,随着客户验证顺利推进,有望延续高速增长; 2) SACVD: 适用于 45-10nm 沟槽填充,先进制程下渗透率存在提升趋势,公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 2020年以来客户验证机台快速增加,有望进入放量阶段; 3) ALD: 膜厚精准可控&台阶覆盖率极高,技术优势突出,公司率先实现 PE-ALD 产业化,同时布局 Thermal-ALD, IPO 募投项目将助力大规模产业化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2.64、 18.61和 25.7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 PS 分别为 15、 10和 8倍。 公司 PECVD 稀缺性显著,叠加 SACVD&ALD 放量,成长性突出,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晶圆厂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Demo 机台无法实现最终销售等
诺禾致源 2022-06-22 26.45 -- -- 33.30 25.90%
34.19 29.26%
详细
全球科研测序龙头, 短期看疫情边际变化,长期看全球市占率提升: 诺禾致源为全球科研端测序龙头,业务覆盖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建库测序平台服务,2021年营收 18.66亿元(+25.3%),归母净利润 2.25亿元(+515.7%)。 短期来看,国内外疫情逐步稳定,下游客户需求回补,公司业绩有望重回高增长;长期来看,基因测序行业持续扩容,公司作为全球龙头竞争优势明显,随着全球本土化布局的推进及海外外包率的提升, 公司业绩有较大成长空间。 科研端业务受疫情影响大,疫情后需求有望迅速回补: 公司 2015-2019年业绩曾保持高速增长,营收与归母净利润 CAGR分别为 49.2%/46.1%,主要受益于全球和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投入分别以 6.7%/18.8%的复合增速稳定增长, 并且海外科研测序外包率已逐渐提升至约 20%。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影响下游客户研究进展,进而对公司业绩持续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国内疫情逐渐稳定,海外防疫逐步取消,下游需求有望迅速回补。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 Q2-Q4的收入有望分别达到 4.8/7.1/8.9亿元, 相对于 Q1有明显的环比提速。 持续推进全球本土化布局,规模优势明显,经营持续向好: ①2021年全球基因测序服务市场规模约为 82亿美元,未来五年 CAGR 约为 20.7%,行业高速增长。公司在科研端国内市占率约为 30%,全球市占率约为5%, 营收体量远超国内外同行, 同时多年测序经验积累,文献发表数量与新技术布局均领先同行;②Falcon 自动化系统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随着更多实验室的装机能够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 持续领先行业;③公司不断推进全球本土化布局,定增募集资金进一步加快海外产能建设, 海外实验室产能爬坡叠加测序外包率提升,拥有广阔空间;④公司利用科研测序端积累的经验与优势, 积极向下游临床应用领域开拓,肿瘤六基因检测试剂盒放量加快,同时多款产品在研储备,促进公司业务多元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为全球科研测序龙头,我们预计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24.74/33.12/43.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4/3.97/5.4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 40/26/19倍。考虑到公司海外市场发展乐观, 经营持续向好,业绩有较大增长空间,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海外外包率提升不及预期;对核心供应商依赖程度较高;测序价格下降风险等。
曾朵红 4 1
固德威 2022-06-21 241.23 -- -- 390.00 61.67%
462.00 91.52%
详细
事件: 公司拟定增募资 25.4亿元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 1)投资 12.7亿元用于年产 20GW 并网逆变器及 2.7GWH 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 投资 8.7亿元用于年产 20GW 并网、储能逆变器及 1.8GWH 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扩充优质产能,加大逆变器和储能业务布局。 截至 2022年 6月公司拥有逆变器产能约 20GW 和储能电池产能约 0.5GWH,为提升生产效率,增强规模化效应,强化竞争优势,公司将打造智能化生产线, 分别扩充并网、储能逆变器产能 40GW 和储能电池产能 4.5GWH,建设期约 3年。 公司 2022年扩展储能电池业务,借助光伏逆变器渠道,订单充足,储能业务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国产芯片上量, 2022Q2逆变器出货高速增长。 2022年 5月起国内芯片供应增量明显,我们预计公司 2022Q2出货将达 16-18万台,环比提升40-50%,同时 2022Q2逆变器涨价继续落地,海外运费降低,叠加人民币汇率贬值,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 2022年全年看,我们预计公司逆变器出货 70-75万台左右,同增 60%左右,其中储能逆变器 20万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芯片供给好转,逆变器出货完成度高,储能业务及系统开发业务加速拓展,因此我们上调公司 2022-2024年业绩至 4.5、 8.2、 12.4亿元(前值为 4.21、 6.29、 9.59亿元),同比+61%/83%/50%, 对应 PE 分别 35、 19、 13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曾朵红 4 1
2022-06-21 -- 70.23 -- -- 0.00%
-- 0.00%
详细
事件: 公司计划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包括年产 30万吨工业硅、年产 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 35GW 单晶硅、年产 10GW 切片、年产10GW 电池、年产 10GW 组件以及 15GW 组件辅材生产线,其中一期建设年产 10万吨工业硅、 5万吨硅料、 20GW 单晶硅、 5GW 切片、 5GW 电池、组件及 7.5GW组件辅材生产线及其配套基础设施,计划于 2023年底前完成;二期建设年产 20万吨工业硅、 10万吨高纯多晶硅、 15GW 单晶硅、 5GW 切片、年产 5GW 电池、 5GW组件及 7.5GW 组件辅材的生产线及其配套基础设施,计划于 2023年-2025年完成。 加速一体化扩产,聚集资源、降本保供、规避风险: 1)聚集资源:产业园位于青海西宁,具备低电价优势和优质石英砂资源,保证低成本生产落地,当前土地和能耗指标及相关人才均准备就绪; 2)降本保供:扩产从工业硅到组件,重点布局工业硅、硅料和拉棒产能,补足前期上游产能短板,到 2023年底一期项目落地后,我们预计公司工业硅/硅料/拉棒自供比例降分别提升至 41%/22%/36%,保供能力提升,可有效平缓产业链波动并大幅降本; 3)规避风险:一体化产能溯源路径更清晰,有效应对海外 WRO。我们预计到 2025年底公司产能工业硅/硅料为 30/15万吨,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为 45/20/75/125GW。 产业链开放合作模式,旨在引领 N 型技术发展: 我们计算西宁项目共需投资 260-270亿元(一期约 100亿元,二期约 160亿元),在上游资源环节或与其他厂商合作,公司以自有资金为主,亦会考虑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和引入合作等模式。 本项目定位生产 N 型 210/210R 产品,旨在引领 N 型技术进步,当前公司 500MW的 TOPCon 中试顺利推进,计划 2022Q3末投产 8GW TOPCon, 2022年出货 2GW,带来盈利结构性提升,公司前瞻布局上游以推动 N 型技术发展转型。 组件出货高速增长,分布式系统开发继续推进! 2022年二季度国内分布式和海外需求旺盛,公司组件出货 10GW 左右,我们预计确认收入 9-9.5GW,环增 25-30%,同时组件提价传导成本叠加人民币汇率下降带来收益,我们预计 2022Q2单瓦净利环比持平。全年看 2022年下半年随硅料产能释放,公司盈利进一步提升;对美出货恢复正常,盈利结构逐步改善,我们预计全年组件出货 40GW+。公司分布式系统前瞻布局,我们预计 2022年出货 5-6GW,同比翻倍增长, 2022Q2出货 1.2GW,环比增长 20%+。合资硅料厂 2022H2投产,我们预计权益产能 1.5万吨,贡献利润增量。组件、分布式两大业务表现亮眼,跟踪支架贡献正盈利,全年量利双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光伏需求超我们预期,户用分布式高增,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38/52/67亿元,同增 111%/35%/30%,给予公司 2022年 40xPE,对应目标价 70.2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泰格医药 医药生物 2022-06-21 97.18 -- -- 134.80 38.71%
134.80 38.71%
详细
投资逻辑: 公司是国内临床 CRO 龙头企业, 1) 公司 2019年国内市占率 8.4%,排名第一,至 2021年市占率持续提升; 2)海外拓展初见成效, 临床试验项目数量占比 32%,海外业务增量明显; 3)临床试验相关业务布局完善,开始进入业绩兑现期; 4)国内新药审评审批制度与国际接轨, IND 申请和登记临床试验数量双增,临床 CRO 持续扩容。 公司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平台型临床 CRO 龙头企业: 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成立的临床 CRO,实现了国内重点城市全覆盖和海外多地区覆盖, 已具备明显品牌优势和龙头效应。公司 2021年营收 52.14亿元,同比增长63.32%,归母净利润为 28.74亿元,同比增长 64.26%; 2022Q1营收 18.18亿元,同比增长 101.55%;归母净利润为 5.18%,同比增长 13.82%。 国内创新药研发需求增长,助推临床 CRO 行业高景气发展: 全球在研管线药物数量 2022年 1月达到 20,109个,同比增长 8.22%,全球 CRO市场 2022年预计为 801亿美元, 2022-2024CAGR 为 9.48%;国内 CRO市场受益于创新药政策支持和药物审评审批制度与国际接轨, 增速高于全球,国内 CRO 市场 2022年预计为 130亿美元, 2022-2024CAGR 为30.68%。 中国 2021年 IND 受理量为 1,821件,同比增长 79.23%,新登记临床试验 3,358项,同比增长 29.05%,临床 CRO 增量明显。 药物临床试验管线数量增长快速, 海外业务拓展成果喜人: 公司主营业务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2021年营收占比为 57.42%, 业务营业收入为,29.94亿元,同比增长 97.10%, 2021年末在研临床试验 567项,同比增长 45.76%, 未来业绩确定性高。 海外临床试验运营业务拓展初见成效,2021年海外团队超 1,000人,运营的海外单一地区临床试验数量达 132项,同比增长 73.68%,参与的 MRCT 项目 50个,同比增长 150%。 临床试验相关业务布局日趋完善,进入业绩兑现期: 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公司业务体系全面,实验室服务、 数统业务、 SMO 等均已具备较大规模, 2021年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业务收入达 21.94亿元,同比增长 32.41%,随着布局完整, 开始进入业绩兑现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为国内临床 CRO 龙头企业,行业景气度高,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70.36亿元, 86.65亿元, 106.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17亿元, 40.43亿元, 46.9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 24×, 20×, 17×,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风险, 投资收益波动
中国移动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6-21 60.93 -- -- 63.48 1.16%
66.09 8.47%
详细
事件: 启明星辰 6月 18日发布公告称,中移资本取得上市公司共计23.08%的股份表决权,王佳、严立夫妇合计持有上市公司共计 13.08%的股份表决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由王佳、严立夫妇变更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过投资不断扩张业务边界: 中国移动本次投资取得启明星辰控制权,进一步扩张了公司在信息安全领域的边界,完善了自身安全产品布局。我们认为中国移动通过投资的方式不断扩张业务边界,类似移动互联网初期,阿里、腾讯围绕投资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生态圈, 资本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现金流充足,未来投资版图大: 根据中国移动 2021年年报,公司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存量 3351.55亿元,占总资产的 18.6%,公司有充足的现金发挥资本“价值贡献,生态构建,产投协同” 的作用,强化“直投+基金”双线模式,加强关键领域战略布局,通过“产业+资本”的双重连接,构建数智化产业生态圈,股权投资收益对净利润贡献占比达到10.1%。 公司将继续纵深拓展直投布局,聚焦产品、网络、中台等数智化转型重点方向, 进一步拓展信息服务“亲戚圈”,推进基金投资的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运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中国移动作为数字经济龙头,随着投资版图的不断扩张,同时叠加 5G 渗透率及 ARPU 值的稳步提升, DICT 的稳健增长, 我们维持 2022-2024年盈利预期,归母净利润 1260.17亿元、 1380.77亿元、 1529.90亿元,对应的 PE 估值分别为 10.91x、 9.96x 和 8.99x,我们持续看好中国移动未来业绩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运营商数字化业务进度不及预期,股权投资不及预期。
曾朵红 4 1
日月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6-21 26.74 -- -- 30.18 11.74%
29.88 11.74%
详细
三十年深耕,铸件龙头乘风而起: 公司成立于 1992年,三十年来致力于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生产、研发及销售。 2016年 A 股上市,目前在新能源、通用机械领域形成风电铸件、 注塑机铸件两大系列产品,并通过球墨铸铁厚大断面技术在核电装备运用和合金钢领域播种。受益风电行业抢装、原材料价格稳定, 2019年以来公司营收和利润实现快速增长, 2020年风电铸件业务收入占比达 87%,较 2017年提升 23pct。 风电铸件供需偏紧,公司扩产巩固龙头地位: 全球能源革命背景下风电行业景气上升, 我们预计 2025年全球风机铸件总需求 24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约 360亿元。国内铸件产能占据全球 80%左右, 2021年有效产能约 170-180万吨,拥有 15万吨以上铸件产能企业仅 5家。 环保政策趋严、大铸件生产难度大、原材料成本高企等因素将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大兆瓦铸件供需偏紧, 市场份额或向头部集聚。 截至 2021年底,公司已具备年产 48万吨铸造产能, 我们预计 2023年铸造产能达超 70万吨, 全球市占率有望达到 27%, 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海外和海上产品毛利率更优,强化精加工布局,持续推进“两海战略”: 公司是 Vestas、 GE、西门子歌美飒等全球头部整机厂商的重要供应商,近年来外销毛利率高于内销 15-20pct。海上大兆瓦相比陆上大兆瓦具有一定溢价。 2023年公司大兆瓦产能达 40万吨、 精加工产能达 54万吨(甘肃一期 10万吨为一体化), 凭借规模效应能够进一步优化成本。 海外客户更加看重一站式交付能力,随着公司大兆瓦和自主精加工产能释放,深化“两海战略”, 有望量利齐升。 布局核废料储存罐及高端合金钢市场,丰富产品线。 公司通过球墨铸铁厚大断面技术在核电装备运用和合金钢领域研究贯通,积极推进多领域布局。核废料储存罐产品已完成第一个样机生产和交付,获得客户认可,并将为后续批量生产做好技术、生产储备。在合金钢领域成功研发了低合金钢、铬钼钢等特殊材料铸钢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通过丰富产品线和拓展多元客户,有助于公司抵御单一市场风险,形成比较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随着公司新扩产能释放,市占率提升,并且造型环节改造完成成本改善,我们预计 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8/10.23/13.45亿元,同比-1%/+56%/+31%, EPS 0.68/1.06/1.39元,对应 PE 37/24/18倍。考虑行业景气上升,公司作为铸件龙头,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风电装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持续上涨。
中际联合 机械行业 2022-06-21 49.01 -- -- 58.49 19.34%
65.69 34.03%
详细
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公司是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风电塔筒升降机和免爬器市占率第一,产品已获诸多国际权威资质认证,客户涵盖2021年全球新增装机前十大风机制造商以及五大发电集团。受益风电行业发展,公司业绩快速增长:①收入端:2012-2021年公司营收CAGR达35.5%,2021年营收达到8.8亿元,其中高空安全升降设备营收占比达72.4%,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②利润端:2012-2021公司归母净利润CAGR达38.1%,2021年归母净利润达2.3亿元。2016-2021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6.2%、24.8%、26.2%、26.3%、27.2%和26.3%,极其出色且稳定,盈利水平领跑风电产业链。③2022Q1疫情影响下游风电项目装机进程,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业绩增速放缓,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风电装机有望大幅提升,看好公司下半年业绩反转。 新增和存量双重逻辑驱动下,高空安全升降设备需求较为平稳2022Q1我国风电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24.7GW,同比+74%,2022年将是风计电招标大年,我们预计2023年风电装机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中长期看,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大型化降本持续推动下,风电行业有望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风电高空作业设备种类繁多,品公司可提供产品20余种。我们仅对公司产品中营收占比最高的升降设备市场规模进行具体测算,计预计2021-2025年全球风电高空作业升在降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在24亿元以上,需求平稳。①新增市场:我们预计2022-2025年全球风电高空作业升降设备新增市场规模分别为12.2、13.0、12.7、12.5亿元,同期国内风电高空作业升降设备新增市场分别为5.6、6.2、6.2、6.2亿元。②②存量市场:我们预计2022-2025年全球存量风机改造市场每年稳定在12.0亿元,国内2022-2025存量风机改造催生的高空升降设备市场规模为2.6亿元。 海外市场拓展&产品延伸,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打通目前市场觉得风电升降设备市场规模偏小,公司成长天花板较低,我们认为海外业务以及产品横向延展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①海外业务高速增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18-2021年公司海外营收CAGR达62.1%,2021年海外营收达1.5亿元,海外风电高空作业设备市场规模大于国内,公司产品已经获得海外相关认证,绑定全球知名风电企业,海外收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②不断丰富完善产品线,成长空间持续打开。 在风电领域,针对大功率机组及海上风电的不同需求,公司积极开发新品,如叶片检修平台、漂浮式风机用塔筒内升降设备等。目前公司已有产品单台风机配套价值量约18万元,我们初步预计公司高空作业设备在全球新增风机市场的潜在规模约约54亿元。 此外,公司积极拓展相关产品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如水电用升降设备、立体养殖专用升降设备等,有望贡献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3.72和4.7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7/20/15倍,考虑到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以及风电行业景气度向上,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量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品研发、下游拓展进度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华海清科 2022-06-21 229.54 -- -- 295.00 28.52%
382.33 66.56%
详细
本土 CMP 设备龙头,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公司是本土 CMP 设备龙头, 12英寸 CMP 设备唯一国产供应商,供货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英特尔等海内外半导体头部客户,业绩持续大幅增长。 1)收入端: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8.05亿元, 2017-2021年 CAGR 高达 155%, 2022Q1同比+193%。 2021年末公司未发出产品的在手订单超过 70台,将保障短期收入端延续高速增长。 2)利润端: 2020年公司扭亏为盈, 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98亿元,同比+103%, 2022Q1达到 0.91亿元,同比+122%,延续高速增长。 2020-2022Q1公司扣非后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3.79%、 14.16%和 22.37%,真实盈利水平持续大幅提升。 逻辑一: CMP 新增需求超 500亿元, 公司 CMP 业务有较大成长空间中国大陆成为全球晶圆扩产中心,根据集微咨询,中国大陆未来 5年将新增 25座12英寸晶圆厂,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 160万片,我们预估对 CMP 设备的需求将达到563亿元。 1)全球 CMP 设备由 AMAT 和日本荏原主导, 2019年全球市占率合计高达95%。公司为本土 12英寸 CMP 设备唯一国产供应商, 2018-2020年在本土 CMP 设备市占率分别为 1.05%、 6.12%和 12.64%,持续大幅提升。 2) 公司 CMP 设备已应用于当前国内大生产线的最高水平, 14nm 也在客户验证, 将充分受益进口替代趋势。 若仅考虑在本土新建 12英寸晶圆厂扩产需求带动下,我们中性预计 2022-2026年公司 CMP设备收入规模合计可达 197亿元。 逻辑二: CMP 后市场是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耗材服务收入快速提升CMP 设备耗材使用量大、核心零部件需定期维保,是后服务市场需求较大的环节。 1) 受益本土晶圆厂大规模扩产, 我们预估仅 2022-2026年中国大陆 12英寸晶圆新增产能, 在 2026年对 CMP 设备配套耗材、 7分区抛光头维保服务的需求就分别可达 12、36亿元。 2)2021年公司 CMP 配套材料及技术服务收入达到 1.11亿元, 2018-2021年CAGR 高达 205%。我们判断随着公司 CMP 设备持续大规模出货,后服务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中性情形下, 仅考虑 2022-2026年本土新建 12英寸晶圆厂扩产需求, 我们预计公司 CMP 设备配套材料&技术服务的远期收入规模将达到 16.58亿元。 逻辑三: 晶圆再生需求日益增长, IPO 扩产将成公司新的增长点晶圆再生主要用于晶圆制造产线中测试片的回收再利用, 我们预计 2026年中国大陆晶圆再生市场规模可达 19亿元(仅考虑 12英寸)。 1) 全球晶圆再生产能高度集中于日本和中国台湾, 在本土至纯科技、协鑫集成等企业均在积极布局晶圆再生业务,合计设计产能达到 111万片/月。 2) 公司 IPO 募投加码晶圆再生业务,规划产能为 10万片/月。晶圆再生其中涉及 CMP 工艺的抛光环节可以高精度修复前段工艺留下的不平整晶圆表面,是晶圆再生工艺流程的核心技术难点,属于公司 CMP 主业的技术外延,公司晶圆再生业务具备突出重围的潜力,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6.79、 25.19和 32.7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 PS 分别为 15、 10和 8倍。 考虑到公司成长性较为突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晶圆厂资本开支下滑、新品研发&客户验证进程不及预期等。
曾朵红 4 1
禾川科技 2022-06-20 36.52 47.59 116.22% 54.46 49.12%
79.29 117.11%
详细
工控自动化领域新锐,深耕OEM市场业绩优异。公司成立于2011年,公司具备完整的工控自动化产品线,多年来深耕OEM市场,在先进制造行业不断开拓,在机器人、光伏、锂电行业的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约60%。核心产品为伺服系统(伺服控制器+伺服电机),2021年占收入比重近90%,并完善PLC产品矩阵,补齐解决方案能力。公司贯彻“深度制造模式”,研发费用始终保持高增长,积极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工控芯片、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自供,及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下游终端产品的量产。伺服内资龙二地位稳固,绑定高景气下游,凭借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及较高性价比,实现国产化替代。 2021年国内通用伺服市场233亿元,公司伺服产品实现营收6.59亿元、销售额份额约3%,稳居内资第二。公司成功实现了先进制造领域的进口替代,深度绑定头部客户,其中1)机器人领域市占率领先,稳健增长;2)光伏制造前段完成切入,后段持续增长;3)锂电领域已完成试机,订单有望放量。尽管工控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温和增长,但我们认为公司伺服业务仍能实现较快增长:1)先进制造板块仍处于较好景气度,结构性表现亮眼;2)疫情、芯片短缺背景下,内资抓住机遇持续替代外资。我们预计公司在手订单充裕,若疫情对全年交付影响不大,收入端有望实现较快增长,2022-2024年伺服营收CAGR有望达35%+。利润端随新一代产品于2022H2进入市场替代老产品,伺服毛利率有望回升至40%+历史水平。“控制器+伺服”组合拳有望提升公司解决方案能力。PLC和伺服系统下游行业相近,通常组成解决方案搭配销售。2021年PLC市场空间约158亿元,公司销售额市占率不及1%。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技术革新,公司逐渐具备A系列小型PLC、Q系列和R系列中大型PLC的产品序列。展望未来:1)公司通过“PLC+伺服”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粘性,有望实现1+1>2的效果;2)紧抓驱控一体化发展趋势,凭借在下游各行业积累的经验将PLC和伺服驱动器高度集成,提升公司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实现PLC板块营收高速增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打造禾川产品生态圈。公司积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自主研发设计工控芯片,推出节能变频器、智能传感器、HMI等工控核心零部件,结合在下游应用领域的经验,自主研发量产SCARA、数控机床等终端设备,基本掌握了从芯片到终端的整个链条的核心技术能力,打造禾川产品生态圈,中长期维度有望贡献业绩增量。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2.52/3.58亿元,同比+46%/56%/42%,对应现价(6月16日)PE分别为34/22/15倍。 考虑到光伏、锂电等OEM市场高景气,公司系统解决方案能力逐步提升,同时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做强深度制造模式,营收及盈利能力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45倍PE估值,目标价48.0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竞争加剧、国内疫情加剧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9/64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