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1/64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派克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1-13 112.41 -- -- 134.00 19.21%
145.92 29.81%
详细
专注于高端锻造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和电力等领域:公司专注于金属锻件领域,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拥有完整锻件制造流程,可加工多种金属材料,具备跨行业、多规格、大中小批量等多种类型业务的承接能力。公司产品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石化等多个行业领域,与国内外众多大型优质客户形成了稳固的业务合作关系,客户包括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工业、上海电气等国内各领域龙头企业,以及英国罗罗、日本三菱电机、德国西门子等国际高端装备制造商。 作为航空发动机和导弹核心配套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于“十四五”军工领域高景气:航空航天锻件业务是公司第一大利润来源,2018-2021H1,其营收占比由16.57%提升至38.97%,毛利占比由28.93%提升至58.92%。作为国内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环形锻件龙头企业,公司具有较强的装备、工艺和技术优势,产品覆盖在役及在研阶段的多个型号航空发动机、多个型号运载火箭和导弹、海军舰艇用某型号燃气轮机等,有望持续受益于“十四五”期间军工领域高景气。 公司加强国产替代等高端产品市场开拓,民品有望保持较快发展: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在重点发展军品业务的同时,民用领域积极向商用航空、核电、进口替代等高端产品市场开拓。在商用航空领域,公司和罗罗、GE航空分别签订了11年和5年的长协,协议覆盖多种畅销机型,并首次将钛合金风扇机匣的生产转移到中国市场;在核电领域,公司积极参与四代核电产品研发,实现部分关键组件的国产化批量供货,目前已取得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未来将加大力度投入民核产品的研发等;公司还重点开发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领域。随着公司积极向高端产品市场开拓,民品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锻件业务发展前景,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0亿元、3.73亿元和5.01亿元,EPS分别为2.50元、3.45元和4.64元,对应PE分别为46倍、33倍和2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波动风险;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公司盈利不及预期;市场波动风险。
曾朵红 4 1
恩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1-12 242.39 321.42 1,206.59% 281.28 16.04%
281.28 16.04%
详细
公司预计2021Q4归母净利润9.05-10.05亿元,环比增长28%-42%,超市场预期。公司预计2021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6.6-27.6亿元,同比增长138.44%-147.40%,其中2021Q4归母净利润9.05-10.05亿元,同比增长92-113%,环比增长28%-42%,超市场预期。2021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5.6-26.6亿元,同比增长158.15%-168.25%,其中2021Q4扣非归母净利润9.29-10.29亿元,环比增长44%-60%。 2021Q4公司隔膜量利齐升,超市场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Q4隔膜生产10亿平左右,环比增长20%左右,新增产能顺利释放。考虑公司Q3生产0.5亿平左右在Q4确认收入,Q4实际确认10.5亿平+,环比+30%左右,全年公司预计出货30亿平+,同比翻番以上,全年海外客户占出货量比25%-30%,涂覆隔膜占出货量比30%左右。盈利方面,我们预计Q4隔膜单平归母利润近0.9元/平,环比提升5%左右,受益于隔膜产能紧缺,公司部分产品涨价在Q4进一步体现,叠加在线涂覆产能逐步落地,公司涂覆比例的提升及客户结构的改善,公司量利齐升,超市场预期。Q4公司传统业务我们预计贡献3亿元+收入,净利润0.3亿元+,环比基本持平。 公司产能扩张领先,排产持续向上,2022年维持高增速。2022年行业供不应求,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公司产能扩张速度领先,排产持续向上,2021年年底单月排产近4亿平,满产满销;公司预计2022年新增25条线,我们预计2022年年底母卷产能有望达75亿平左右;考虑公司产能释放加速,2022年全年出货我们上修至55亿平左右,同比增长80%+。分客户来看,2022年我们预计宁德时代需求翻倍以上增长,海外客户LG、新增北美客户增量亦明显,我们预计2022年海外客户占出货量比基本维持25-30%。 电池厂加速锁定隔膜产能,隔膜行业供不应求,盈利能力稳中有升。由于隔膜厂商扩产受限于进口设备产能,行业供不应求,电池厂加大对隔膜行业布局,此前亿纬与恩捷公告拟在荆门建设16亿平基膜及涂覆产线,宁德时代加大与恩捷合作。公司锁定设备供应商日本制钢所产能,每年对应25-30条线产能扩张,叠加制钢所开始小规模扩产,公司产能扩张提速,扩张速度领先同行,我们预计2022年出货55亿平左右,同比80%+,叠加供需紧张情况下部分客户涨价,公司在线涂覆落地,涂覆比例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单平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产能落地加速,出货、盈利超预期,我们上修公司2021-2023归母净利至27.06/50.06/70.34亿元(原预测25.1/43.9/60.8亿元),同增143%/85%/41%,对应PE分别为76/41/29X,给予2022年60xPE,对应目标价336.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曾朵红 4 1
禾迈股份 2022-01-12 670.00 279.88 118.69% 775.00 15.67%
780.00 16.42%
详细
禾迈股份深耕微逆赛道,产品具备高性价比和强品牌力,有望成长为全球微逆龙头。公司成立于2012年,持续深耕微逆细分领域,公司核心高管是研发出身,产品性能领先,率先推出一拖四、一拖六等高性价比产品,快速放量,截至2020年底公司全球市占率7.96%,居全球第三(Ephase市占率77.8%、昱能科技市占率12.2%)。2021年H1公司出货17万台,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我们预计2021年出货量同比翻倍,成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微逆公司。公司依靠产品力和营销能力享受微逆渗透率提升、出口替代两大红利,我们认为禾迈股份有望成长为全球微逆行业的龙头公司。 分布式光伏方兴未艾,微逆渗透率持续提升。海外高电价+电力自供刺激下,分布式光伏方兴未艾,国内整县推进+限电限产影响下,户用和工商业光伏开始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分布式光伏新增220GW,占比达48.5%,2021-2025年复合增速35%,增长快于地面电站。分布式市场主要是组串式和微型逆变器,由于美国有组件级关断的要求,2020年微逆全球渗透率为5.4%。往后看,越来越多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安全要求提升,而且微逆控制更精细化,高转化率,一拖四、一拖六等产品将进一步缩小组串式和微逆的价格差距,微逆性价比凸显,我们预计2025年微逆全球渗透率将持续提升至14%左右,新增需求达30.8GW,2021-2025年复合增速58%,增长快于分布式市场。 产品力+性价比+市场开拓,公司出货及市占率将快速提升。1)产品丰富功率段覆盖全面,差异化设计性能优越。公司产品迭代领先国外,从一拖一到一拖六,产品功率段覆盖0.25-2.25KW,范围更加全面,且产品性能优越,功率密度优于Ephase。2))在性能媲美海外的情况下,具备性价比优势。价格端,2020年公司售价0.75元/W,仅Ephase售价的1/3,具备明显竞争优势;成本端,自研结构设计减少元件用量降本,叠加销量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2020年成本仅0.35元/W,远低于竞争对手,盈利能力强劲,2021年Q1-3微逆业务毛利率55%。3)深耕现有市场+持续开拓新市场,加速出口替代。公司渠道商集中在拉美、欧洲市场,共布局82家安装商和31家经销商,其中在拉美市占率达40%左右,充分受益微逆行业增长。2019年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占全球微逆需求的70%,是微逆的主力市场,公司产品获得美国市场认可,2021年在美出货同比翻4-5倍增长,后续增长潜力巨大。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公司微逆总体出货量具备连续翻倍增长的潜力。 模块化逆变器、储能等电力电子产品储备丰富。除微逆产品外,公司在电气成套设备中具备一定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获得较高客户认可度。在模块化逆变器、储能等电力电子产品中有技术储备和产品布局,业务方向逐步拓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为7.65/13.18/25.21亿元,同比54.63%/72.20%/91.25%,归母净利润2.01/4.51/9.05亿元,同比93.25%/124.40%/100.43%,考虑到微逆行业渗透率提升、公司产品性能领先行业且成本优势明显、对标海外美股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80倍PE,对应目标价903.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电网消纳问题限制、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等。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1-12 146.45 -- -- 158.99 8.56%
158.99 8.56%
详细
公告要点:德赛西威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超我们预期,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8.5亿元,同比+54.4%~+6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85~8.35亿元,同比+69.9%~+80.7%。Q4实现归母净利润3.09~3.59亿元,同比+54.5%~+79.5%,环比+153.6%~+19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5~3.55亿元,同比+30.5%~+51.9%,环比+157.4%~+199.6%。 核心客户受益芯片供应缓解,自动驾驶客户持续放量。公司核心客户一汽大众(除奥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受益于芯片供应短缺缓解,2021年四季度分别实现销量33.8/40.6/39.7万辆,环比分别为+71.3%/+39.33%/+49.32%。公司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PU03搭载于小鹏P5/P7车型,小鹏汽车2021全年实现销售9.82万辆,同比+263%;2021年Q4实现销售4.18万辆,同比+195.9%,环比+62.67%。其中,P7车型全年销售60569辆,同比+295.5%,Q4销售21342辆,环比+8.17%,同比+150.29%。2021Q4新增车型P5,共销售7621辆。 IPU04即将落地量产,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业务打开业绩天花板。公司智能驾驶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新一代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PU04于2021年10月首次下线,单车价值量相较于IPU03有较大的提升,并获得多个头部客户定点,2022年即将量产装车,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业务发展。智能座舱业务受益于仪表液晶化+中控大屏化趋势,产品价值量持续提升。公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业务不断获得新的项目订单,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业绩天花板进一步打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芯片供应短缺缓解+自动驾驶客户放量+域控制器产品定点加速,我们上调对于公司的盈利预测,将2021年-2023年营收从82.11/102.42/136.72亿元上调至90.51/117.76/166.20亿元,同比+33.1%/+30.1%/+41.1%,归母净利润从7.55/10.25/14.38亿元上调至8.36/11.99/17.51亿元,同比+61.4%/+43.3%/+46.1%。对应EPS为1.51/2.16/3.15元,对应PE为92.7/64.7/44.3倍。考虑到22年开始新一代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04开始陆续量产,智能网联高景气度+卡位稀缺性+未来业绩高增长,德赛有望享受更高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行业缺芯情况持续时间超出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北方导航 2022-01-12 9.92 -- -- 9.95 0.30%
10.08 1.61%
详细
兵器集团核心配套商,业务划分拥有独家供应地位。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核心业务为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技术,是集团弹药链上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集团业务划分,与集团其他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具备独特市场竞争优势。公司发展建设军用通讯设备、军用电连接器业务,子公司中兵通信在军用超短波地空通信领域处于国内领导地位。 装备弹药需求旺盛,直接受益于军工高景气。兵器集团是我军毁伤打击的核心支撑,主要产品有坦克装甲车辆、远程压制、防空反导、智能化弹药、光电信息、毁伤技术等战略性和基础性产品。在“备战”“建军百年目标”的背景下,叠加上中印边境冲突加剧、作战平台载弹量大为提升、型号数量增加、实战化训练弹药消耗加快等因素。公司惯性导航有重要应用的火箭炮和智能炸弹需求旺盛,公司将直接受益于军工行业高景气,进入发展快车道。 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对未来持续稳定增长充满信心。公司2020年12月推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际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共计2959.22万份,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99%,行权条件对于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要求为:以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对应2021-2023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10.5%和11%,EOE不低于11%,彰显出公司对于未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军用业务发展前景,我们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2.47/3.2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2元、0.17元及0.22元,对应PE分别为88/64/4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及订单波动;2)公司盈利不及预期;3)市场系统性风险。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22-01-12 89.25 -- -- 87.17 -2.33%
87.17 -2.33%
详细
事件:2022年01月7日,恒立液压官方公众号宣布,公司与埃地沃兹(Edwards)达成战略合作,为其提供真空泵铸件。 投资要点供应全球龙头Edwards真空泵铸件,有望贡献上亿元年收入体量埃地沃兹Edwards为全球真空泵龙头,1919年成立已有100多年历史,1975年业务覆盖全球75个国家,于2014年被Atlas收购。据恒立液压公众号,Edwards在半导体真空泵全球份额高达95%,锂电池、光伏、医药等领域真空泵的全球份额达70%。2014年,Edwards收入规模约7亿英镑。根据铸件占真空泵价值量10%-20%测算,Edwards真空泵铸件年铸件采购额约为5-20亿元人民币,随着恒立与Edwards合作深入,我们预计未来单Edwards真空泵铸件业务即有望贡献恒立上亿元年收入。 切入半导体、新能源、医药行业,多元化战略取得突破据ISVT,2019年全球真空泵的市场规模约350亿元,其中半导体用真空设备约135亿元,占比38%为最大的应用领域。Edwards收入结构方面,2012年半导体真空泵占收入比例37.3%,与行业基本一致,此外通用真空泵、新兴领域真空泵、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8.4%、7.0%、27.3%。Edwards半导体客户包括晶圆厂及半导体设备厂,2010-2012年公司最大客户为三星,收入占比分别达15.1%、13.6%、13.4%。 此次合作彰显恒立过硬的铸造技术,并为公司切入半导体、新能源、医药行业打下基础。 转型通用型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极具吸引力根据我们此前深度报告测算,2020年国内挖机液压件市场约为200亿元,非挖液压件市场约为挖机领域3倍(600亿元),2020年恒立非挖油缸+非挖泵阀收入仅16亿元,渗透率极低,远期拓展前景可观。对标全球平台型液压件龙头力士乐,恒立由挖机专用向通用核心零部件公司转型,进入3倍于挖机液压件的通用液压件领域,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未来公司单个新品即有望贡献上亿元年收入,品类丰富且推出新品速度加快。相对通用设备及零部件可比公司,恒立估值已极具吸引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国产高端液压件稀缺龙头,具有强拓品平台化能力,拓展通用领域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27/35/4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43/33/2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非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挖机行业大幅波动。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非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挖机行业大幅波动。
恒华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2-01-11 10.90 -- -- 11.46 5.14%
11.46 5.14%
详细
专注 BIM 技术构建五大业务体系,优质软件能力构筑较强竞争壁垒: 恒华科技立足电力行业,广泛涉足水利、交通等领域,致力于运用云计算、物联网、 BIM 等技术和理念,提供三维设计、智慧基建、配售电运营、能源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系列SaaS 产品, 为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 公司确立了“BIM 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定位, 构建 BIM 平台及软件、 BIM 设计咨询、基于 BIM 的大数据应用、基于 BIM 的资产数字化应用、 BIM 数字化教育五大业务体系。 恒华科技所掌握的核心 BIM 国产化软件平台技术具备稀缺性, 行业壁垒较高。 我们认为,恒华科技战略聚焦于 BIM 软件业务,该业务板块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加速发展,获取更强竞争力。 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增加行业需求,积极拓展分布式光伏、水利和交通等新兴领域,业绩有望快速提升: “双碳目标”下, 国内电力系统改造成为大趋势, 当前电力系统主干网输电侧已基本建设完成,配用电网、分布式发电、微电网有望迎来更大建设需求。恒华科技作为国内电力系统 BIM 软件龙头公司,有望在电力系统建设浪潮下获得更大下游需求。同时公司基于自主可控 BIM+GIS 底层平台研发出三维光伏设计软件、三维风电场设计软件,有望充分受益分布式电源建设浪潮,取得业绩快速成长。此外,公司积极将本身的 BIM 软件能力复用在水利、交通等领域,目前已有多个项目成功落地,行业天花板快速打开,有望给公司带来更大的长期成长空间。 三维设计全面推进叠加国产替代大趋势, 恒华科技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 恒华科技是国内少数基于自主底层技术平台进行 BIM 应用构建的企业,专注提供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在电网信息化领域厂商分散化、 BIM 软件国产化成大趋势的环境下,恒华科技有望成为传统国外厂商的有力竞争者,领跑国内 BIM 市场。 此外, 国家电网自 2019年以来全面推进三维设计,要求公司新建 35kV 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全面展开三维设计, 给恒华科技设计板块带来较大潜在市场空间。 公司曾参与制定六项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团体标准,充分说明恒华科技在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业内的认可和信任, 行业地位领先。 我们认为, 恒华科技在行业需求提升、标准化加强及国产替代浪潮下,有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为 1.43/2.88/4.28亿元,对应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0.24/0.48/0.7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4/22/15倍,考虑到国内电力系统 BIM 软件优质标的稀缺,国产替代推进及新能源分布式发电下公司下游需求有望持续扩张,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相关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百诚医药 医药生物 2022-01-11 93.00 -- -- 103.60 11.40%
103.60 11.40%
详细
以自主研发驱动的一体化CXO企业,业绩持续高增长,盈利能力良好。公司为客户提供从药学研究到临床实验以及CDMO的一站式服务。研发投入大,2021H1研发费用率为20.69%,高于行业内可比公司。公司保持高成长,2016-2020年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71.8%。短期看,公司在手订单丰富,2021H1在手订单5.99亿元,新增订单2.5亿元,约70%的订单可在1-1.5年内确认,2022年业绩有望较快增长。中长期公司坚持“受托研发服务+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双线发展战略,辅以研发合作投资的权益分成模式,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CXO公司。 独特的商业模式打造高利润空间。自主立项及销售分成提高公司利润空间,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67.3%。销售分成模式使公司在风险可控下大大提高利润。同花园药业合作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2021H1已获得销售分成1262万元,且该收益持续可预见。公司与花园药业合作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已进入广东联合十三省市集采,有望为公司带来销售分成。此外,公司的销售分成模式契合MAH制度下客户需求,MAH类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重视研发投入,研发管线项目储备丰富,仿制药+创新药双布局。公司选择市场前景好的标的自主研发,前期投入计入研发费用,待开发到一定阶段后溢价转让给客户,并接受客户委托继续提供研发服务,后续部分计入成本。因此,不同于其他公司,百诚的研发费用可以视作公司资产,在合适节点转让后会转化为公司收入。截至2021H1,公司已通过超过100个自主立项项目。另外,公司积极搭建创新药技术平台,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领域的BIOS-0618项目IND申请已获批,有望带来较高的转化收入。 长期来看,赛默金西项目助力公司研发成果转化,CDMO业务拓展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量。赛默金西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具备接受药品研发投资类企业客户委托进行药品生产的能力。2021年已经有相关订单,我们预计2022年相关收入会达到一亿元,根据项目的投资情况,全部达产进行商业化生产后赛默产能较大,有望带来业绩长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3.49/6.30/10.14亿元,同比增长68.2%/80.9%/60.8%,归母净利润为1.05/1.95/3.07亿元,同比增长82.1%/86.1%/57.7%,EPS 分别为0.97/1.80/2.84元,以当前股价对应PE为96.48/51.83/32.86倍,考虑到公司订单丰富,自主研发和销售分成模式打开利润空间,同时CDMO项目落地后一体化实力增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务增速放缓或减少的风险;制药企业仿制药研发投入下降风险等。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1-11 20.84 -- -- 20.72 -0.58%
20.72 -0.58%
详细
公告要点: 上汽集团 2021年 12月产销量分别为 670731/660960辆,同比分别+0.97%/-11.47%,环比分别+10.80%/+9.91%。其中:上汽乘用车12月产销量分别为 101276/105317辆,同比分别+2.94%/+1.77%,环比分别-2.01%/+5.23%;上汽大众 12月产销量分别为 139443/136583辆,同比分别+10.86%/-13.29%,环比分别+2.39%/+1.17%;上汽通用 12月产销量分别为 158650/ 160628辆,同比分别为-6.53%/-17.15%,环比分别 为 +20.07%/+17.22% ; 上 汽 通 用 五 菱 12月 产 销 量 分 别 为227516/215725辆 , 同 比 分 别 为 +1.84%/-10.61% ; 环 比 分 别 为+16.22%/+11.77% 。 2021年 全 年 上 汽 集 团 整 体 整 车 产 批 分 别 为547.35/546.35万辆,同比分别为+0.17%/-2.45%。 芯片短缺持续好转,上汽整体产批继续上行;自主品牌全年涨幅表现较好。 1) 上汽集团整体批发环比表现略好于行业整体。 根据乘联会周度数据, 12月行业整体日均批发销量 73617辆,环比+6%,同比-1%,全月预计 228.2万辆;上汽集团整体批发销量环比涨幅好于行业,但同比变化相比行业较差,主要系 2020年同期高基数原因。 2) 分品牌来看,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整体表现好于公司整体。 2021年上汽乘用车全年累计产批突破 80万辆,同比涨幅超 80%,芯片短缺行业背景下逆势上涨表现较好; 其中荣威 12月 35033辆,环比+17.3%, 2021全年交付 37.55万辆,同比+8%。 上汽通用五菱产批分别 167/166万辆,同比涨幅分别为+7.5%/+3.8%。上汽大众/上汽通用 2021年全年累计批发销量分别 124.2/133.2万辆,同比-17.50%/-9.26%,主要系 2020年同期基数较高所致。 3)新能源汽车以及出口市场持续靓丽。 12月上汽集团整体新能源汽车产批分别 9.35/9.45万辆,同比+46.46%/+34.55%,环比+14.00%/+14.84% ; 全 年 累 计 73.26/73.26万 辆 , 分 别 同 比+140.30%/+128.93%。大众 ID 系列(包括一汽大众)12月合计交付 13787辆,环比-2.68%。 12月上汽集团整体出口 9.39万辆,同环比分别+38.64%/+25.78%,全年累计出口近 70万辆,同比涨幅接近 80%。 12月上汽集团整体补库,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去库,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众补库: 12月上汽集团企业当月库存+9771辆(较 11月),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企业当月库存分别+2860辆、 -1978辆、 -4041辆、 +11791辆(较 11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随公司智己+新 R 标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打开新能源市场,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大众及通用有望见底企稳。我们维持上汽集团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 250/262/271亿元预期,对应 EPS为 2.14/2.24/2.32元, PE 为 9.7/9.2/8.9倍。 维持上汽集团“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控制低于预期; 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自主品牌 SUV 价格战超出预期。
曾朵红 4 1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1-11 42.10 -- -- 42.67 1.35%
46.50 10.4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80-85亿元,同增 122%-136%, 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 80-85亿元,同增232%-253%; 2021Q4实现归母净利润 20.6-25.6亿元,同增 646%-828%,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 20.7-25.7亿元,同增 317%-418%, 我们预计 2021Q4有资产减值影响,经营性业绩符合预期。 硅料 2022年出货量翻倍增长: 我们预计 2021Q4出货约 2.7万吨, 2021年出货约 10万吨。 2021Q4硅料价格环比上升,但硅粉价格亦环比提高(约 4万元/吨), 我们预计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2021Q4投产 5+5万吨,其中乐山项目我们预计 2月满产,保山 4月满产,合计 2022Q1将贡献超万吨产量。 我们预计 2022年年底硅料产能将达 30万吨+,销量将达20万吨。 电池 Q4拐点已现,电池盈利修复。 公司 Q4电池业务扭亏为盈,目前公司在运电池产能达 47.5GW , 2022Q2会再投产 7.5GW(天合合资),总产能将超 55GW,其中 210产能超 35GW。 2021Q3为电池盈利低点,Q4扭亏,拐点显现, 2022年电池盈利修复,叠加 N 型电池量产持续推进,有望带来超额收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光伏高景气度以及公司龙头地位巩固,我们上调 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 84.75/130.02/125.88亿元(前值为84.75/120.01/125.88亿元),同比+134.9%/+53.4%/-3.18%,对应 2021-2023年 PE 为 22/15/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1-11 14.45 -- -- 14.54 0.62%
14.54 0.62%
详细
公告要点: 长安汽车 12月产量 202839辆,同比-16.55%,环比-7.99%; 批发 178019辆,同比-11.26%,环比-5.32%。长安自主(重庆长安+合肥长安) 产量 91029辆,同比-30.65%。环比-15.45%,销量 76267辆,同比-13.47%,环比-16.10%。长安福特产量 37148辆,同比+27.98%,环比+8.23%,销量 36875辆,同比+18.50%,环比+27.41%。全年来看,长安合计产销分别为 2290065/2300530辆,同比+12.64%/+14.82%;长安自主全年产销分别为 1155880/1176661辆,同比+17.18%/+23.65%;长安福特全年产销分别为 314321/304682辆,同比+35.53%/+20.29%。 12月长安整体产批同环比均下滑, 长安福特表现较好。 1) 长安自主: 12月 产 批 同 环 比 小 幅 下 滑 。 全 年 来 看 , 长 安 自 主 产 批 实 现+17.18%/+23.65%, 重点车型中, 长安 CS75年度累计销量超过 2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 4.94%;逸动系列年度累计销量超过 17万辆; UNI 系列年度累计销量突破 1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 74.81%; CS55年度累计销量突破 1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 27.35%,其中二代 CS55PLUS 在 2021年 10-12月销量连续突破 2万辆,上市 4个月累计订单突破 8.5万辆,表现靓丽; CS35系列年度销量突破 8万辆;奔奔 E-Star 年度累计销量突破 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 523.44%;欧尚品牌年度累计销量突破 22.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 113.38%。 2) 长安福特: 12月产批同环比表现优于公司整体, 芯片短缺情况持续改善。 长安福特 2021年全年产批同比分别+35.53%/+20.29%,表现较佳。 3) 出口: 长安汽车 2021年海外年度销量突破 11万辆,同比增速超过 70.59%,出口表现较好。 4)新车方面, 12月 2022款 UNI-T 2.0T 上市,售价 13.79-14.99万元, UNI-V 将于 2022年 1月 10日开启预订。 5)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12月份长安汽车推出 UNI Service,基于用户不同的用车场景和体验需求,推出品牌体验空间(买卖车等服务)、 UNI 工坊(洗车、美容等维保服务)、自造空间(改装服务)等,为用户提供极致服务体验,已在重庆、青岛、长沙、北京和南京正式开业。 长安汽车整体补库: 根据我们自建库存体系, 12月长安总体企业库存+24820辆(较 11月); 12月长安自主企业库存当月+14762辆(较 11月); 长安福特企业库存当月+273辆(较 11月)。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维 持 长 安 汽 车 2021-2023年1062.14/1378.66/1735.74亿 元 的 营 业 收 入 的 预 测 , 同 比 分 别+25.6%/+29.8%/+25.9%, 对应归母净利润 45.47/59.46/70.17亿元,同比+36.8%/+30.8%/+18.0%, EPS 分别为 0.60/0.78/0.92元,对应 PE 估值为24/19/16倍。 考虑到长安汽车未来业绩迎来新一轮改善,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曾朵红 4 1
容百科技 2022-01-10 121.00 175.87 807.01% 140.18 15.85%
149.50 23.55%
详细
事件:1)容百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宁德时代预计2022年向公司采购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约10万吨,2023年至2025年底将公司作为其三元正极第一供应商,并向公司采购不低于一定比例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2)双方开展新产品技术合作,包括但不限于超高镍正极材料、尖晶石镍锰材料、富锂锰基材料,以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配套材料等。 高镍三元大势所趋,宁德时代引领行业加速渗透。高镍电池性能大幅提升、成本下降空间大,宁德时代高镍技术行业领先,我们预计2021年宁德时代排产150-160gwh,其中高镍电池产量超40gwh,占宁德电池产量比近30%,在三元里占比超50%,主要配套海外车企、新势力等高端车型。我们预计2022年宁德时代排产300gwh+,其中高镍电池近100gwh,对应高镍正极需求17万吨+(考虑部分损耗)。全行业看,2021年国内高镍正极产量超14万吨,在三元中份额已提升至40%+,2022年随着海外车企纯电动平台车型放量、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我们预计高镍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且2022H2明显加速。 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确保长期主供地位。公司为宁德高镍正极主供,我们预计2021年向宁德配套3万吨+,占比50%-60%,此次公司获宁德2022年10万吨大订单,同增2倍+。同时协议2023-2025年公司保持为宁德时代三元正极第一供应商地位,并供应不低于一定比例的高镍三元正极,为中长期订单提供强有力保障,进一步加固公司高镍龙头地位。此外,公司与宁德合作开发超高镍、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配套材料等新产品,新材料技术布局领先。 订单+产能加速落地,支撑公司高速增长。2022年公司已获宁德10万吨、孚能3万吨高镍正极供货协议,此外SKI、蜂巢、亿纬等客户增量亦明显,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出货有望达15万吨,同增170%,增长提速。2021年底公司产能达12万吨,并加快贵州、湖北、韩国新产能建设,我们预计2022年底产能将超25万吨,全球规模第一。 客户结构改善+一体化比例持续提升,盈利水平维持高位。我们预计公司2021Q4单吨扣非净利约1.7-2元/吨,环增25%左右(Q3扣非净利约1.4万元/吨),全年单吨扣非净利我们预计为1.5万元/吨,同比+63%。 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增长约60%,国内龙头电池企业排产翻番增长,行业高景气度持续,随着公司规模提升+一体化比例持续提升,剔除库存收益一次性影响,我们预计2022年单吨净利可维持1.3-1.5万元/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下游景气度持续,公司高镍龙头地位加固,我们维持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9.17/20.13/28.86亿元,同增330%/120%/43%,对应PE为57/26/18x,我们给予2022年40xPE,目标价179.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及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分众传媒 传播与文化 2022-01-10 8.24 -- -- 8.60 4.37%
8.60 4.37%
详细
分众传媒通过调整客户结构加强自身ALPHA能力,经济周期波动属性逐渐减小。1)2019年起公司积极提升消费类广告主在营收中的占比,未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消费类广告主不同于互联网广告主,其广告的投放战略极具规律性,消费类企业每年均有产品发布宣传的需求,因此其广告投放占营收固定比例,并不会像互联网企业出现较大波动。在2019年互联网广告主大幅下调广告投放时期,其消费类客户依然保持了21%的增长,由此可见只要消费类企业的营收不出现大幅下滑,其广告投放也将保持稳定。2)未来新能源车行业竞争加剧,无论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也都将加大广告投放,其客户群体和分众梯媒所面对的中高端客户相吻合。未来消费和新能源客户都将出现较大增量,分众传媒和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相关性将逐渐减小。 分众传媒将受益于广告主将广告预算投放从线上切换到线下的趋势。线上广告受到技术投放的精准度下降、流量价格上涨、视频类节目不确定性加大和消费企业大量采用品牌认知战略的影响,未来有大量企业将广告投放从线上切换为线下。分众传媒作为梯媒龙头,在一、二线覆盖范围具有绝对的优势,是广告主投放广告时优先选择的主流媒体,将显著受益于线下广告份额上升的趋势。 广告行业BETA有望在2022年见底反弹,估值或将迎来大幅的修复。 目前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处在最悲观时刻,未来伴随着流动性的改善、基建和消费政策的刺激,宏观经济基本面有望在明年迎来前低后高的走势,在经济逐渐验证上行之后公司估值有望再次上修。2022年1月5日起过往3年的PETTM平均值达到33.6和29.5。过往的大幅估值下行包含了对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期,根据分众目前营收状况及未来营业预测,我们认为目前的PE估值水平被显著低估,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 2022年竞争格局改善成本上涨空间有限,我们预计分众在点位上将保持持5%以内的增长:尽管分众传媒最大的竞争对手新潮将在香港上市融资,但不论新潮在香港上市融资金额的大小,新潮在未来都不会大幅扩张点位,只会优化其现有点位。目前情况下,新潮首先需要保证的是盈利水平,大幅扩张将造成其亏损,因此两家不会再有点位竞争的格局。 因此分众传媒不会进行大量点位的扩张,其成本增幅较小,而在广告价格和客户投放上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利润增长空间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及全年业绩指引原因,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实现EPS0.42/0.51/0.61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9.63/16.19/13.5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竞争加剧、回款不利
绿色动力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2-01-10 10.98 -- -- 10.64 -3.10%
10.64 -3.10%
详细
垃圾焚烧家首家A+H股股上市公司,国资背景助力业务快速扩张。公司深耕固废处置二十余年,业内首家A+H上市,业务辐射全国,规模居行业前列。2005年,北京国资公司增资并取得61.16%股权,国有资本为公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纯运营资产业绩持续高增,运营提效&定增降债净利率提升。公司聚焦BOT运营服务,不确认建造收入财务稳健。2017-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8%。2021Q1-3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净利率增同增6.42pct至至33.28%,主要系1))项目提效增收:吨上网持续提升,2021Q1-3毛毛增利率同增2.69pct至60.89%,2)定增降债减费:2020年定增后负债率至降至67%,财务压力减轻,2021Q1-3财务费用率同降2.79pct至16.72%;垃圾焚烧行业刚性扩容,商业模式理顺&现金流改善。1)行业刚性扩容十四五垃圾焚烧量速复合增速9%,2019年垃圾焚烧在手产能CR1060%,强者恒强。2))国补新政落地新老划断低价优先,垃圾处理费顺价至C端人均支付难度较低,竞价促商业模式C端端理顺,存量补贴有望加速发放改善现金流;3)垃圾焚烧减碳效应显著,CCER贡献12%利润弹性,有望对冲国补。绿电交易首批纳入风电光伏,错位竞争下垃圾焚烧发电CCER重启后审批有望加速。4)行业资本开支下降,2020年新增垃圾焚烧项目资本开支同减约30%,自由现金流改善在即。 “新签+”收购”助产能高速扩张,项目区位优势显著质地优。2015-2020年公司垃圾焚烧运营产能复合增速35%,2020年底在手产能居上市公司第二,截至2021H1,公司投运、在建、筹建产能分别达2.89、0.82、1.76万吨/日,在筹建项目保障翻倍空间。1)改扩建产能占比过半:在筹建产能中改扩建及二期占比57%,规模效应助运营效率加速提升。2))区位优势显著:项目集中于华东和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垃圾量充足热值高。截至2021H1,投运项目中一二线(含新一线)城市产能占比53%,在市场下沉趋势下,在筹建项目中一二线(含新一线)产能占比42%。 优质项目满产&大型炉排研发带动吨发跨越式提升。公司项目平均吨发经历两次阶梯式增长,2017年吨发同增12%至328度/吨,2020年同增13%至369度/吨。主要系1))广东惠州、广东汕头、浙江海宁等发达区域优质项目满产的带动作用;2))公司紧跟项目大型化趋势,大型炉排研发见效,逐步完成了600吨和800吨焚烧炉的设计、制造及安装工作。 随着2021年投产的浙江永嘉二期、平阳二期、广东惠州二期项目满产,以及1000吨炉排的研发推进,公司平均吨发有望进一步向上。 秸秆焚烧规模稳定毛利率提升,固废协同处置业务拓展成果颇丰。采购价格降低&经营效率提高,2020年秸秆焚烧业务毛利率转正达11.29%。 公司积极拓展固废协同处置,已获7个餐厨处置和4个协同供热项目。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2020年完成定增降债增利。考虑项目投产进度及运营效率提升,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9/10.16/12.45亿元,同增56.76%/28.78%/22.54%,EPS分别为0.57/0.73/0.89元,对应倍19/15/12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政策风险,财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1-10 45.80 -- -- 47.28 3.23%
47.28 3.23%
详细
公告要点: 长城汽车 12月产批分别实现 162960/162369辆,同比分别+8.54%/+8.17%,环比分别+30.87%/+32.54%。 分品牌来看,哈弗品牌产批 95416/94387辆,同比-9.72%/-10.52%,环比+34.21%/+36.46%; WEY品 牌 产 批 分 别 10371/10065辆 , 同 比 +3.31%/+0.34% , 环 比+64.02%/+60.12% ; 长 城 皮 卡 产 批 分 别 24445/25033辆 , 同 比+12.39%/+15.70% , 环 比 +18.68%/+20.29% ; 欧 拉 品 牌 产 批 分 别21328/20926辆,同比+70.08%/+64.19%,环比+31.53%/+29.69%;坦克产批分别 11400/11958辆,环比+10.82%/+18.30%。 12月长城海外出口实现 15767台,同比+84.47%, 环比+5.07%。 2021年全年来看,长城汽车实现产批量分别为 126.53/128.10万辆,同比分别+15.12%/+15.24%。 12月批发环比涨幅超 30%, 同比转正, 单月交付创历史新高, 超我们预期; WEY/欧拉等品牌表现亮眼: 1)根据乘联会数据, 12月乘用车日均批发销量 7.4万辆,全月预计 228.2万辆,环比+6%,长城汽车 12月批发环比提升幅度明显好于行业整体。 2) 分品牌来看, 12月 WEY 品牌环比表现最优,涨幅超 60%,摩卡+玛奇朵+拿铁三款车型销量不断爬升,合计突破万辆, 智能混动 DHT 有望持续放量, 长城 WEY 品牌高端化进程加速。哈弗/皮卡销量环比继续提升: 哈弗神兽 12月正式上市,预售阶段订单量突破 1.2万辆, 12月单月交付近 7千辆,具备爆款潜质;哈弗 H6/大狗 12月销量分别 42787/13028辆,达历史高位;长城皮卡炮 12月销售 15117辆,创历史新高。 欧拉品牌黑猫/好猫持续放量,分别 8056/10685辆,品牌单月月销突破 2万辆,表现靓丽。坦克月销继续破万,稳步提升。 3) 全年累计来看,哈弗/WEY/皮卡/欧拉分别实现批 发 77.0/5.8/23.3/13.5万 辆 , 同 比 分 别 +2.64%/-25.65%/+3.56%/+140.00%,坦克全年累计批发 8.5万辆,细分市场龙头持续领先。 4)长城汽车海外市场继续突破,全年累计 14.28万辆,同比+103.67%,月均出口超 1万辆。 展望 2022年,长城六大品牌十余款全新车型陆续上市,高端智能电动不断加码,销量有望持续突破。 长城汽车 12月小幅补库。 长城汽车 12月当月库存+591辆,哈弗/WEY/皮卡/欧拉/坦克当月库存分别+1029/+306/-588/+402/-558辆。 全年累计来看,长城汽车企业库存减少 15724辆,其中哈弗/WEY/皮卡/欧拉/坦克分别-4048/-1803/-9862/-188/+177辆。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看好自主品牌崛起,尤其看好长城汽车的本轮新车周期持续向上。 我们维持长城汽车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2/127/17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78/1.37/1.93元,对应 PE 为 57/32/23倍。新一轮产品周期持续放量,基本面表现领先行业,首选长城汽车,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1/64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