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90/109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银江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10-10-26 16.52 -- -- 21.95 32.87%
21.95 32.87%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今日公布2010年三季报:2010年1-9月,实现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三季度实现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31.7%。 公司整体业务进展顺利,智能交通、智能建筑与医疗信息化三大业务保持了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实际上,公司四季度单季度收入占全年比重一般可达40%左右,随着公司逐渐进入四季度的收入确认旺季,业绩将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我们估计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订单增速远超过收入增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智能交通与智能建筑领域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公司此两项业务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国拓展战略进一步巩固,竞争力提升。公司积极拓宽业务渠道,继续完善5大营销平台,通过东部银江、南部银江、西部银江、北部银江和中部银江的全国布局,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使得公司获取订单的竞争力持续加强。 综合毛利率稳步提升。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9%,较去年同期上升近5个百分点。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拥有众多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随着产品技术积累与提升,预计未来毛利率还将持续提升。 期间费用率上升明显。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5.8%,管理费用率为10.3%,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2.3个和3.3个百分点。由于公司正处于全国市场布局的扩张期,期间费用率上升尚属合理。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暂维持前期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0、11年全面摊薄EPS分别为0.51元、0.77元,对应10、11年动态市盈率为48.0、31.8倍。 维持其“增持”评级。
华谊嘉信 传播与文化 2010-10-26 9.91 3.60 -- 12.33 24.42%
12.49 26.03%
详细
业绩符合市场和我们预期。10年前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营业成本3.27亿,分别同比增长22.4%和2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48万元,同比增长40.5%,对应EPS0.42元,符合市场与我们预期(我们3季报前瞻预期同比增长40%)。第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同比增长53.7%,环比增长1.5%,净利润522万,同比增长29.2%,环比增长-43.0%。 2010年公司苦练内功,不盲目追求短期收入高增长。前3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1.1%,与收入增速相当。 由于政府补贴,公司前3季度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10年,公司有意控制增长速度,首先,在人员有限的背景下,公司主动选择优质客户,放弃利润率相对较低的项目。其次,改进内部流程管理、强化IT系统平台,为后续高增长打下坚强基础;再次,完善全国营销网络建设;最后,筹划新营销渠道与业务模式,包括与全球领先营销巨头合资成立睿活,依托睿狮中国客户资源优势(如联合利华),拓展线下营销业务,同时关注网络营销和精准营销领域。 业务拓展渐入佳境。公司业务增长主要通过拓展新客户和加强与现有客户合作程度(单一客户多产品线战略,为现有客户提供不同服务内容)。历史上,公司成功把惠普和多美滋业务量从数百万元提升至近亿元。2010年,通过不断深化与雀巢和宏基的合作关系,公司有机会培育出新的亿元级别客户。同时,公司新签入苹果、光明等新客户,前期iPhone4在全中国的铺货、展示设计、物流、促销活动全部由公司策划并执行,我们对公司与苹果进一步合作抱有极大期待,苹果完全有可能成为又一个亿元级别大客户。 4季度是业务爆发期,重申“增持”评级。由于第2季度计入政府补贴,第3季度净利润环比负增长,但第4季度,公司净利润环比将显著增长。主要原因在于:(1)4季度假期较多,包括国庆、圣诞和元旦前夕,对促销服务的需求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度;(2)全年营销预算在4季度要实施完毕,前3季度控制的预算在4季度得到释放。我们维持盈利预测(10/11/12年EPS分别为0.72/1.00//1.33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39%/34%),当前股价相当于11年PE30倍。维持前期《营销服务行业深度研究》观点,推荐整个营销服务行业(华谊嘉信/蓝色光标/省广股份),维持公司“增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40元,相当于11年PE40倍,隐含30%上涨空间。关注风险:创业板解禁风险。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10-10-26 23.81 -- -- 27.66 16.17%
27.66 16.17%
详细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45%,每股收益0.36元,低于我们0.37元的预期。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净利润5408万元,同比增长234%。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上年同期母公司亏损导致同比基数较低。 血制品业务增长较快,疫苗业务平稳:分业务来看,我们测算血制品业务收入约3.4亿元,同比增长29%,主要是子公司成都蓉生整合了天坛生物4个浆站,提升了投浆量,血制品价格同比也有上涨;疫苗业务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4%。 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较高的疫苗业务收入比重下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75天,存货周转天数405天,较为平稳。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为-0.03元,主要是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1.05亿元。 看好行业地位和可能的国资整合:从全年来看,血制品业务受益于投浆量提升和血制品提价,收入利润同比增长;疫苗收入和利润同比持平,其中甲流疫苗陆续确认收入,麻腮风三联等疫苗受发改委限价影响收入和毛利率,水痘疫苗竞争激烈收入和毛利率下降。我们维持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0.47元、0.55元、0.64元(按照最新股本摊薄)。我们看好中生集团生物制药国内航母地位和国资整合的大趋势,若将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整合进入公司,公司市值有大幅提升空间,中生集团香港上市后,仍可能以天坛生物为国内上市平台,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兖州煤业 能源行业 2010-10-26 27.56 -- -- 32.08 16.40%
32.08 16.40%
详细
公司三季报业绩1.28元/股,同比增长106%,三季度单季0.75元/股,与申万预期基本一致:公司前三季度原煤产量3605万吨,三季度单季1316万吨,其中公司本部产煤2559万吨,山西能化产量112万吨,菏泽能化99万吨,兖煤澳洲835万吨。公司本部三季度煤炭综合销售价格622元/吨,比二季度632元/吨略降,兖煤澳洲三季度煤价868元/吨,环比二季度价格上涨11%。成本方面:公司本部吨煤销售成本三季度与上半年基本持平257元/吨;兖煤澳洲吨煤成本从439下降到405元/吨,主要是moolarben矿投产后拉低了吨煤成本。 汇兑收益单季影响业绩0.5元/股。公司一季度获得汇兑收益0.08元/股,二季度汇兑损失0.3元/股,由于澳元对美元汇率从7月份开始大幅反弹,9月30日澳币兑美元汇率从6月30日的0.8523升至0.9667,兖煤澳洲的31.055亿美元贷款,经计算,三季度汇兑收益24.6亿元计入财务费用(增厚EPS0.5元/股),这一项与申万前期估计基本一致。抛开汇兑收益影响,本季度正常盈利0.25元/股,环比二季度0.41元/股下滑较多,主要是毛利率下降(从46.6%下降至45.8%)以及销售费用率(从4.2%升至5.8%)和所得税率(从23%升至28%)上升所致。 预计全年业绩1.50元/股,对应10年PE为19倍,低于板块平均估值(23倍),继续维持“增持”评级。2010年6月公司moolarben矿已经开始释放产能,预计全年贡献400-500万吨增量计划不变,该矿也是未来几年兖煤澳洲公司的主要增长点。公司近期收购了鄂尔多斯石拉乌素井田开发主体昊盛煤业,获得煤炭资源量21.44亿吨,十二五期间将形成生产能力1000万吨;另外,公司表示待澳洲公司在当地上市之后将继续在澳洲进行资源收购,公司未来成长可期,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美克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0-10-26 9.89 -- -- 12.58 27.20%
13.07 32.15%
详细
看好国内零售业务增长前景,关注国外渠道整合进程,近期风格轮换提供买入机会。公司定增方案(收购美克美家49%股权和扩建美克美家连锁销售网络)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未来有望充分利用美克美家渠道品牌优势,依托原有旗舰店,逐步利用新开标准店、概念店等降低投入进行直营连锁扩张,同时增加子品牌店、家居用品店、代理品牌店协同运营,构建完整家居产业链。而收购Schnadig使公司海外渠道建设和客户结构优化均有提升,10年有望实现盈利。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10-11年EPS0.24元和0.4元),目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42和25倍。在国内消费升级拉动高端家居需求背景下,公司多年来持续投入积累的渠道和品牌效应将使其在外销转内销的竞争中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看好公司良好商业模式下的长期增长潜力,而目前市值仅为50亿左右,近期风格轮换提供买入机会,建议“增持”。 公司三季度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44亿元,同比增长33.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073.30万元,同比增长97.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2元,略低于我们的预期(主要为淡季以及收入结算差异所致),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1元。其中三季度实现收入5.92亿元,同比增长52.7%;净利润2088.94万元,同比增长284.1%。 内销发力+出口复苏,收入同比大增;淡季因素影响,环比仍有所下滑。内销方面美克美家内生保持高增长、且新店陆续建设(预计内销增速在50%以上),加之出口业务的复苏,使公司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92亿元,同比大增52.7%,但受淡季因素影响,环比略降7.9%。目前公司内外销订单充足(报告期末预收款项约1.89亿),随着四季度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公司也将配合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四季度收入大幅增长可期。
南玻A 基础化工业 2010-10-26 15.30 -- -- 23.56 53.99%
23.56 53.99%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1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79亿元,同比增长54.4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0.42亿元,同比增长80.3%,折合EPS0.5元,符合我们在三季报前瞻中预期0.5元。其中公司三季度实单季实现收入20.74亿元,同比增长39.9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约28.17%。 受益平板玻璃景气高位及太阳能产业复苏,公司三季报业绩出色。公司三季报业绩亮丽主要原因为平板玻璃业务业绩增长良好,受益10年浮法玻璃价格持续90-100元/重量箱高位运行,而09年上半年浮法价格仅在60元/重量箱。 同时公司太阳能产业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原因为受益太阳能相关产业包括多晶硅、太阳能超薄压延玻璃价格复苏,以多晶硅为例前期由于欧洲需求爆发,价格由50美元/公斤上涨暴涨至100美元/公斤。 建筑节能玻璃和新能源业务为未来增长亮点。公司引进的年产46万平米(3450吨/年)太阳能薄膜电池用TCO玻璃生产线,已在10年4月量产。公司作为工程玻璃行业技术龙头,产能保持稳步增长,公司工程玻璃目前产能达到1185万平方米,预计至2012年增加900万平方米镀膜大板的产能以及240万平方米中空镀膜的产能,合计1140万平米。工程玻璃产能增长96%。TCO玻璃方面目前产能为46万平米,预计2011、2012年各增加126万平米,多晶硅项目规模公司2011年将由1500吨扩充至2000吨。同时浮法玻璃方面公司规划了吴江的两条600t/d和900t/d的高档浮法玻璃生产线,预计可在2011年初投产,公司浮法玻璃产能增长约50万吨。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维持公司10-12年盈利预测0.65/0.85/1.1元。由于公司主营盈利出色,业绩具有一定安全边际,同时产品符合节能环保趋势,维持“增持”评级。
东阿阿胶 医药生物 2010-10-26 46.13 -- -- 54.36 17.84%
60.40 30.93%
详细
投资要点: 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74%,每股收益0.64元,超过我们0.63元的预期。净资产收益率16.3%,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公司阿胶产品量价齐升。 营销转型,阿胶量价齐升:分业务来看,阿胶系列(主要是阿胶、阿胶浆和保健品)收入约11.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分产品来看,①阿胶前三季度3次提高出厂价,平均出厂价同比上涨约45%,收入同比增长超过80%;②阿胶浆收入平稳增长;③阿胶保健品收入增长超过40%。 经营质量较好: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2天,存货周转天数57天,均周转加快。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0.55元,低于0.64元的每股收益,主要是公司现金充裕,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5000万元。 6亿元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增加利息收入:公司拟投资3亿元购买华夏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2年,预期年化收益率4.5%。拟投资3亿元信托理财,投资期限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4.5%。公司账上现金19.8亿,现金流非常充裕,我们认为投资理财产品能够盘活闲置货币资金,增加利息收入。 公司是具有定价能力的抗通胀品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我们维持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0.95元、1.28元、1.72元,同比分别增长58%、35%、34%,对应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50倍、37倍、27倍。公司是我们定义的“药中茅台”,具有阿胶产品定价能力,是很好的抗通胀品种,未来业绩还有可能超预期,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鄂武商A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10-10-26 20.22 -- -- 22.15 9.55%
22.15 9.55%
详细
鄂武商2010三季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201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5亿元,同比增长31.08%;营业利润8188万元,同比增长15.9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8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99%。EPS为0.08元;ROE为2.42%。从年初至三季度末EPS为0.42元;ROE为13.93%;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1.95元,是同期EPS的4.64倍,现金流充沛。 营收增速维持高位,净利润也开始加速上升:受益于前期稳步的外延扩张和内生优化,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达到31.08%,前三季度平均增速34.29%,远高于去年平均的19.73%。净利润增速环比二季度上升13.18个百分点,从16.81%上升到29.99%。但是由于期间费用增长较快,因此净利润率只有1.62%。 销售管理费用率上升,财务费用率略有下降:公司尚处在外延扩张期和品牌巩固期,期间费用增速较高。销售费用率环比二季度上升1.1个百分点,从11.66%上升到12.76%。管理费用率环比二季度末的1.72%上升0.42个百分比,为2.14%。由于目前公司再融资项目的启动有效支撑资本开支,三季度公司的财务费用率环比二季度又下降了0.01个百分点,为0.69%。 经营优化成效明显,外延内生双管齐下:受益于09年武汉广场、国际广场和世贸广场三家主力店定位优化,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大幅提升。其他门店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十堰人商启动改造,摩尔城扩建进展顺利,未来将充分展现公司的规模效应及竞争优势,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有力基石。量贩超市未来预计保持年均新开10家的速度,积极向湖北二三线城市布局,次新店逐步盈利。 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0-2012年的EPS分别为0.47、0.57、0.71元,目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43、35、28倍。在大力推行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鄂武商将在未来明显受益。我们认为公司长期增长潜力值得期待。此外,再融资的启动有助于公司业绩的释放。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仁和药业 医药生物 2010-10-26 9.55 -- -- 11.21 17.38%
11.90 24.61%
详细
公司公告拟现金收购仁和集团和万年青公司分别持有的闪亮制药75%股权和25%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目前,三方签订了股权转让意向协议,收购的实际转让价格、交易方式和人员安排将等签订了正式协议后再另行披露。 现金收购闪亮制药,兑现承诺+增厚业绩。大股东仁和集团在2009年7月公司定向增发时承诺,两年内将闪亮制药和药用塑胶公司注入上市公司。本轮启动现金收购闪亮制药,有助于解决部分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药用塑胶公司是中外合资公司,审批涉及商务部,周期长,所以未纳入本次收购对象,年内仍有望并入上市公司,盈利规模与闪亮制药相当。闪亮制药主要经营“闪亮”牌萘敏维滴眼液、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等产品,2009年公司收入3547万元,净利润458万元,2010年1-9月收入3966万元,净利润1218万。本轮以现金方式收购闪亮,预计对上市公司业绩增厚幅度8%左右。 经营战略清晰,品牌打造能力强。公司经营战略清晰,OTC业务今年已初步形成六大品类布局,预计2010年:①妇炎洁系列,收入3-4亿;②优卡丹,儿童感冒用药,收入3-4亿;③可立克,成人感冒用药,收入2-3亿;④闪亮滴眼液系列,收入1-2亿;⑤新品正胃胶囊,中西药结合治胃病,收入1亿左右;⑥清火胶囊,明年收入也有望上亿。未来公司将继续推出新品,将品类数扩增至十个,每个品类销售规模3-5亿,最终3-5年内销售规模达到30-50亿。整合江西制药后,普药品种将大为丰富,普药将成公司另一快速成长的分支。 经营拐点,关注后续资产整合。预计闪亮制药收购有望年内完成,公司业务增长三季度明显加速,上调2010-2012年每股收益至0.58元、0.78元和1.02元(原预测为0.51元、0.64元和0.81元)。2010年公司营销改革成效明显,从闪亮和新品正胃胶囊的销售已能看出来。如成功并购江西制药,完成药用塑胶公司注入,2011年业绩仍有望大幅超出我们预期,建议增持。
福星股份 综合类 2010-10-26 10.59 -- -- 13.09 23.61%
15.16 43.15%
详细
结论和投资建议:(1)福星商业项目的入市和热销以及政府回购贺家村福星城项目,预计2010年公司房地产销售收入可达50亿左右,超过我们此前35亿的预测;(2)销售回款的增加以及其他城中村拆迁项目的陆续推进,使得公司扩张速度继续加速,中性预测下,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6亿、67亿和85亿;(3)由于结算相对滞后且出于保守的原则,地产结算收入分别为24亿,31亿和60亿,远低于头一年的销售。考虑到公司钢丝绳这块的业务,未来三年公司的结算收入分别为42亿,62亿和88亿,对应的利润为公司的净利润为4.96亿,6.27亿和8.27亿,对应每股EPS为0.7元,0.88元和1.26元。从土地储备的情况来看,目前公司已经获取的土地项目达到450万平米,RNAV为14元左右,若考虑公司已经签订协议的项目450万平米或可保守认为它为一项期权,公司RNAV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我们认为,公司模式独特,未来成长性在区域类的房地产公司中较为显著,且风险可控,而目前股价对应估值较为便宜,对应10年、11年和12年的PE分别为15倍、12倍和8倍,P/RNAV为0.77倍,且EPS和RANV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关键假设点:2011年和2012年房价增速分别为0%和5%。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1)市场担忧,项目即便签订协议,也未必能够获得,我们认为,前期介入和政府支持使得项目获取概率大;(2)市场担忧,拆迁进度不可控,导致资金积压和沉淀严重。我们认为,城中村拆迁较旧改更易拆迁,且公司已获项目拆迁进度均符合预期;(3)市场担忧,市场较为集中,产品同质性强,互相竞争导致单盘去化速度低于预期,而另一方面,扩张速度较快,资金链出现问题。我们认为,只要公司在资金预测时,不要过分高估资金当年的现金流回款情况,资金安全问题就不大。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销售超预期,新增土地项目。 结论的风险:行业下行风险。
新和成 医药生物 2010-10-26 25.64 -- -- 29.92 16.69%
29.92 16.69%
详细
收入利润同比平稳增长,业绩略低于预期。2010年1-3Q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2亿元,同比上升20.48%,实现毛利率54.47%,同比上升3.04个百分点,净利润8.02亿元,同比上升20.61%,每股收益1.69元,略低于我们三季报前瞻每股1.80元的预测。三季度实现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0.2%,净利润2.54亿元,同比下滑17%,环比下滑-12.5%,每股收益0.53元。 VE、VA价格在低位震荡,未来有望触底反弹。受需求疲软影响,2010年维生素E(50%饲料级)价格呈抛物线的右半边走势,从1月份的180元高点持续回落到6月份的130元。三季度,维生素E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7-8月有所反弹,后又下跌至115-120元)。10月份中旬,新和成正式停止对维生素E(饲料级)接单;浙江医药停产,预计停产一个月;目前维生素E市场供货略显紧张。目前饲料进入消费旺季,我们认为第四季度维生素E有望上涨至130元。 在维生素E涨价预期下,维生素A价格月底也有望提升。 经营活动现金流充沛,期间费用率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每股1.95元,超过净利润水平,表现出公司较好的经营质量。1-3Q公司期间费用3.03亿元,同比增长41%,期间费用率上升1.8个百分点,其中因销售量增加相应运保费及佣金增加研发费用增加使得销售费用大幅增长60%,研发费用增加使得管理费用增长33%,因美元贬值而带来的汇兑损失使得财务费用增长53%,达到4900万。 饲料需求旺季即将来临,公司业绩有望逐季向上。我们维持公司10-11年每股收益至1.67、1.87元的盈利预测,对应2011年16倍PE,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我们认为新和成将受益于VE高景气和VA盈利能力提升,香精香料领域的新利润增长点正在形成,促使公司未来可持续平稳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10-10-26 50.30 -- -- 58.70 16.70%
58.70 16.70%
详细
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150%,每股收益0.82元,符合我们预期。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1116.85万人份甲流疫苗确认收入,血制品量价齐升。 血制品和疫苗业务均大幅增长:我们测算血制品业务收入约5.8亿元,同比增长67%,毛利率同比提高约9个百分点,主要是静丙和凝血因子类产品出厂价同比上涨。疫苗业务收入约3.9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甲流疫苗收入2.45亿元,我们预计季节性流感疫苗收入约1亿元,ACYW135群流脑疫苗收入约4000万元。 预计2011年血制品业务净利润增长超过50%:①从投浆量来看:公司目前有18个浆站,数量全国第一,未来3年公司还可能获批新建3-7个浆站。重庆子公司若年内投产,2011年血制品业务投浆量增长将超过40%。②从产品结构来看:白蛋白进口增加,供需平衡,价格维持高位;静丙需求持续增加,预计未来3年供不应求;凝血因子类、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小制品需求持续增加,小制品占血制品业务收入比重将提升。 气候异常,疫苗业务或有惊喜: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疫情多发,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流感疫苗企业,若流感大流行,公司将最为受益。分产品来看:①甲流疫苗订单仍有1161万人份预计在四季度或2011年确认收入;②季节性流感疫苗:我们估算2010年国内需求5000万人份,预计公司销售1000万人份以上。③汉逊酵母乙肝疫苗2010年收入较少,预计2011年销售1000万人份。④ACYW135群流脑疫苗预计年销售300万人份。 估值不高,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1.44元、1.83元、2.32元,同比分别增长36%、27%、27%,对应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35倍、28倍、22倍。公司管理层卓越并具有前瞻性,业务具有很大弹性,业绩仍有可能超预期,目前估值不高,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天士力 医药生物 2010-10-26 32.11 -- -- 42.66 32.86%
44.35 38.12%
详细
费用率下降推动净利润增长43.5%: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43.5%,每股收益0.66元,超过我们0.65元的预期。净利润增长快于收入,主要是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63个百分点。 二线产品增长较快:分业务来看,我们预计医药工业收入增长15%;分产品来看:复方丹参滴丸收入同比增长10%-15%,FDA二期临床试验顺利完成有助于产品学术推广。养血清脑颗粒和水林佳收入同比增长40%。亚单位流感疫苗预计从2011年开始产生收入。 销售费用控制严格: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2.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广告投入减少,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4%,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63个百分点。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50天,存货周转天数54天,均属正常。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0.57元,低于0.66元的每股收益,主要是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9337万元。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公司严格控制费用,我们上调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至0.88元、1.08元、1.32元(原预测为0.85元、1.04元、1.27元),同比分别增长36%、23%、22%,对应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38倍、31倍、25倍。考虑到复方丹参滴丸即将进入FDA三期临床试验,在中药国际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未来有可能作为新药在国际市场销售,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重庆百货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10-10-26 49.90 -- -- 53.92 8.06%
53.92 8.06%
详细
重庆百货2010三季报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201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8亿元,同比增长16.63%;营业利润1810万元,同比下降47.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886万元,同比增长11.56%。EPS为0.14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EPS0.097元;ROE为2.87%。从年初至三季度末EPS为0.67元;ROE为13.88%;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1.20元,是同期EPS的1.79倍。 外延扩张持续推进,积极攫取城镇化深入的市场潜力:重百10月22日召开五届十五次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创办重百秀山商场(租赁面积9600平米)、李家沱新商场(1.55万平米)、大足商场(1.6万平米)等三家百货商场的议案,并扩容丰都商场5200平米,共增加百货面积约4.63万平米。同时决定通过租赁方式创办重百超市彭水店(6000平米)、仁怀店(7000平米)、遵义香港路店(4536平米)等三家超市,增加超市面积约1.75万平米。 收入增速仍保持高位,净利润率也有所上升:受益于重庆区域经济和消费的迅速成长,重百第三季度收入增速16.63%,前三季度平均增速达到19.21%,比去年的平均增速13.89%增加了5.32个百分点。剔除基数效应的影响,前三季度净利润率增加了0.11个百分点,从2.12%增长到2.23%。 期间费用率上升,使短期利润率承压:销售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10.37%上升到11.22%,增加了0.8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从1.94%上升到4.46%,增加了2.52个百分点,增长幅度较大,使短期利润率承压。三季度公司的财务费用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02个百分点,为0.23%。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新世纪资产注入的完成将构成公司销售规模发生大幅度扩张的关键因素,重百作为未来西南地区龙头零售商的地位将日益巩固。我们预计2010-2012年EPS为1.34、1.56、1.80元,目前PE为38、33、28倍,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风险较低。
东方明珠 综合类 2010-10-26 10.72 -- -- 11.23 4.76%
11.23 4.76%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以资产置换方式收购东方有线10%股权(评估价值1.94亿)和上海国际会展中心20%股权(评估价值2.20亿),置出资产为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8%股权(评估价值2.93亿,以下简称“上海信投”)和上海广播电视报业经营有限公司80%股权(评估价值1.21亿),交易对象为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资产置换大幅提升10年净利润,对11年净利润变化影响较低。从会计处理上,出售上海信投股权并不作为同一控制人下的交易行为,预计将贡献2.6亿投资收益,增加EPS0.064元,增厚10年净利润40%。广播电视报业经营公司09年净利润约3400万,归属公司净利润约2700万,上海国际会展中心09年净利润约3870万,归属公司净利润约1000万。受互联网侵蚀,广播电视报业公司收入和利润呈下降趋势(09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1%,预计10年继续下滑10%),而国际会展中心随着品牌和运营效率提升,收入呈上升趋势。我们预测,剥离广播电视报业经营公司同时新增20%国际会展中心股权,预计减少约1000万净利润,不到11年净利润2%。而东方有线未来几年处于高资本开支阶段,在政府补助支持下,维持略有盈余状态,因此资产置换对公司未来2年净利润变化影响较低。 收购价格显著低于二级市场。东方有线收购价格相当于每用户价值706元,PB1.8倍,上海与北京可比性最高,而歌华有线当前每用户价值约3500元,PB3.2倍(高资本开支阶段,PE估值并不合适)。收购完成后,公司拥有东方有线49%股权(上海信投拥有51%股权)。同样,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收购价格相当于09年PE28倍,09年PB1.5倍,远低于酒店类上市公司40倍PE和4倍PB估值水平。收购完成后,公司拥有国际会展中心约45%股权,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关注上海有线网络后续整合。东方有线拥有有线用户约270万户,而郊区仍有约300万用户尚未整合。根据上海市政府规划,将以东方有线为整合平台,而东方有线整合上海郊区有线网络约需15亿元,相当于收购价格约每用户500元,远低于二级市场(约3500元)和其他省市有线用户收购价格(约600-1000元)。根据测算,整合将提升东方明珠每股价值约1.3元。短期内,由于东方有线10-11年需要数字整转200万用户,同时郊区资本开支约44亿元(网络改造约需17亿元,相当于每户566元网改支出,整转机顶盒投入约需12亿元,每户400元机顶盒支出),尽管2011年1月1日数字收视维护费从13元提至23元,资本开支压力依然非常大。我们预计,未来3年东方有线,不论整合与否,暂时对公司业绩贡献较小。 聚焦传媒和旅游主业,维持“增持”评级。本次置换将进一步强化传媒和旅游两大核心主业,显示公司积极的进取态度。考虑到出售股权投资收益,我们上调10年盈利预测40%(10/11/12年EPS分别为0.22/0.14//0.15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35%/2%),当前股价相当于10年PE50倍。尽管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估值依然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但考虑到本次置换有助于公司长期战略的清晰化,并且后续上海有线网络整合将继续推进,建议关注有线整合投资主题,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90/109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