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7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英威腾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4-15 7.82 -- -- 7.81 -0.13% -- 7.81 -0.13% --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9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5.9亿元,同比增长12.03%;实现海外营业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30.6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1亿元,同比增长35.06%。四季度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31.19%/3.55%,同比+1.52/-6.41个pct,盈利主要受到存货资产跌价损失影响,全年来看毛利率/净利率31.51%/7.15%,同比提高1.4/0.79个pct,保持向好趋势。 基石业务稳中有升,进击海外增厚盈利。尽管外部经济环境导致部分下游需求紧缩,但工业自动化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仍持续稳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在多个行业和产品的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通过打通业务战略渠道、开发海外项目,实现海外市场较快增速的成长,在起重、钢铁、石油、化工、煤炭、海工船舶等行业与业内知名企业展开行业深度合作,助力板块23年实现营业收入25.42亿元,同比增长10.70%。网络能源方面,公司成功中标银行业机房UPS和蓄电池采购项目,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佛山、长沙、天津、成都、武汉等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并随着5G、AI、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继续深化拓宽业务布局,报告期内网络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13.17%。海外业务的拓展与产品结构的优化驱动公司两大基石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工业自动化/网络能源23年分别实现毛利率37.86%/34.32%,同比提升1.91/6.05个pct。 短期扰动影响业绩表现,新能源板块重振旗鼓。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领域分别实现营收7.01/3.04亿元,同比增长15.40%/12.28%,实现电驱及车载电源/逆变器产品毛利率18.58%/19.79%,同比-5.54/+2.64个pct,核心车企客户的产品落地节奏与光伏行业的海外库存问题影响公司23年新能源业务表现,但公司在商用车领域已深度绑定金龙、吉利、宇通等头部大厂,针对乘用车的产品也不断积极突破创新,光伏行业的去库周期也有望迎来拐点,乐观看好公司新能源板块的后续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电力解决方案提供商,围绕上游IGBT展开业务布局,立足工控传统业务基本盘,拓展新能源业务领域。 看好公司工控变频器、数据中心UPS保持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电控增速回弹、光储逆变器迅速放量。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7.69亿元、73.59亿元、94.3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62亿元、5.79亿元、7.18亿元,同比增长24.4%、25.4%、23.9%。对应EPS分别为0.57、0.72、0.8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3.6/10.8/8.7倍。 风险提示:原材料短缺及价格波动风险;新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海外局势风险及汇兑风险等。
晨光生物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4-15 10.06 -- -- 9.81 -2.49% -- 9.81 -2.49% -- 详细
事件:4月9日,晨光生物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2024Q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300-4200万元,同比减少75.56%-68.9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300-5200万元,同比减少63.09-55.37%。 Q1棉籽业务大幅下滑,其影响将在后续季度逐步平抑。报告期棉籽类等相关产品受豆油、豆粕等大宗商品行情波动影响价格下降,该类业务实现的业绩同比大幅下降,相应影响公司整体业绩同向下降。Q1业绩易受棉籽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由于公司在棉籽业务上实行对锁经营,套期保值工具价格波动造成的浮盈和浮亏会集中确认。回看2023Q1,由于期货工具公允价值提高,当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93.02万元,确认投资收益435.61万元,新疆晨光当期归母净利润为6160万元,大幅增加212.21%,占全年归母净利润的54.7%。棉籽业务Q1的集中影响将在后续季度逐步平抑,但全年来看或仍将拖累整体业绩。 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业绩向下有底。经济发展下国民收入提升大方向不会改变,国内种植成本将保持上升趋势,种植环节全球性转移仍将具备中长期确定性,公司在东南亚和非洲布局的海外种植基地有望帮助公司强化领先地位。 大跌主要受情绪主导,公司积极回购彰显信心,我们认为下半年有望见到拐点。4月10日公司股价收跌10.37%,总市值55.25亿元,降速预期已在前期得到pricedin,今日大跌主要受情绪主导。年前公司快速开展回购,两度提高资金总额,至2024年3月31日公告回购比例已达3.79%,回购价格在10.39-14元/股,回购额度尚余近6000万元,或将继续执行。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在周期叠加下面临短期压力,主要影响在价格而非需求,结合基数考量,预期拐点有望在下半年出现。 投资建议:公司是植物提取物领域龙头企业,既有优势品种盈利水平较稳定,规模化品种抢占市场份额保持较高增速,储备品种前景好,“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公司技术领先行业,成本优势显著。赞比亚种植园持续建设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复配业务持续培育潜力大。公司持续维持稳健、高速增长趋势,且未来发展后劲充足,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为0.91、0.74、1.13元,对应PE分别为11.3X、13.9X、9.1X。行业体量稳定扩容,景气度高,公司近年来利润增速稳定高于营收,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业绩兼具确定性、成长性和延续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出口受阻、原材料采购和加工的季节性。
万辰集团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4-04-15 26.48 -- -- 29.00 9.52% -- 29.00 9.52% -- 详细
简介: 公司在食用菌业务基础上, 2022年切入量贩零食赛道, 2023年通过整合 5大零食零售品牌,规模跃升至行业头部,在品牌、专业团队、供应链建设、管理等方面均具备优势,未来有望在零售行业强者恒强的规模效应下,持续提升门店数量力争万店规模,并逐步提升业务盈利能力、释放业绩弹性。 食用菌业务: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营销下沉配合产能释放再提市场份额。 公司从事于鲜品食用菌的研发、工厂化培育与销售,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依托,采用工厂化方式生产食用菌,食用菌产能位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截至 23年二季度末,公司食用菌日产能达 348.5吨,其中金针菇日产能 309吨,真姬菇日产能 28吨,鹿茸菇日产能 11.5吨。 优势市场营销网络下沉,产能释放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公司食用菌产品销售市场已经覆盖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等区域的中心城市。公司计划在保持现有优势市场的基础上,下沉营销网络,开拓发展中小城市市场,与当地优秀经销商合作,进一步提升销售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公司将加大发展商超连锁合作力度,多方面拓展公司的营销渠道。 产能配套方面, 公司年产 53000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已于 2023年 2月末投产,全面达产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食用菌产能规模,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 量贩零食业务: 规模位居行业头部,门店密度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在立足食用菌主业基础上,公司积极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 目前量贩零食连锁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的不断加大, 并逐渐发展成全国领先的量贩零食品牌。 整合陆小馋、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老婆大人 5大零食零售品牌,整体规模上位居行业头部。 公司于 2022年 8月设立南京万兴开始经营量贩零食连锁业务,具体从事休 闲食品为主的采购、销售、运营等;为了尽快开展新业务,南京万兴收购零食工坊部分资产及购买了“陆小馋”品牌; 于 2022年末成 立控股子公司南京万好、南京万品和南京万优,于 2023年 4月成立控股公司南京万昌, “好想来”、 “来优品”和“吖嘀吖嘀”品牌团队先后加入开展量贩零食业务; 2023年 9月公司和老婆大人管理团队签署投资合作协议, 10月 公司召开好想来品牌战略超级符号发布会暨合作商大会。截至 2023年 12月,万辰零食零售板块门店数量超过 5000+家。 量贩零食行业未来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 门店密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并逐步增强盈利能力: 1)零售行业具备规模效应, 2023年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较快, 而公司在诸多区域市场的业务规模、消费者认可度、加盟生态和品牌心智等方面具备优势,未来将持续深耕现有优势区域,在其他市场也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势能; 2) 2023年公司发行两期股权激励计划,覆盖核心骨干人员,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增强团队组织力与凝聚力; 3)随着公司规模和体量的持续提升,各方面的费用率预计将不断优化, 门店密度加密带来运营团队效率提升,仓储物流和履约成本等会不断下降,量贩零食业务毛利率、净利率具备提升空间。 受益于量贩零食业务拓展, 23年公司营收规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暂承压。 根据公司 2023年业绩预告, 1)食用菌业务全年预计实现营收 5-6亿元,同比增长 3.5%-24.2%; 2) 量贩零食业务全年营业收入预计 85亿元-90亿元,剔除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后,量贩零食业务全年累计净利润预计 2850万元-3700万元; 3) 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 6900万元-8900万元,食用菌行业竞争及市场供求影响业务毛利率,同时量贩零食业务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须投入较多成本进行市场开拓、品牌营销、供应链优化、激发团队积极性及巩固竞争优势等,盈利能力全面释放尚需时间。 投资建议: 传统业务食用菌板块, 新工厂投产有望扩大市场份额;量贩零食业务全国规模领先,并持续加强供应链建设,股权激励绑定核心骨干,公司享受集中度及盈利提升逻辑,业绩弹性可期。我们预测公司 24-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7亿元、 3.65亿元, EPS 分别为 0.97元、 2.12元,当前股价对应 24-25年估值分别为 30、 1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 农业周期波动、量贩零食门店开店不及预期、盈利改善不及预期、供应链风险。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4-04-15 26.70 -- -- 29.67 11.12% -- 29.67 11.12% -- 详细
事件: 2024年 3月 30日,华鲁恒升发布 2023年年报。公司 2023年收入为272.60亿元,同比下降 9.87%;归母净利润为 35.76亿元,同比下降 43.14%; 扣非净利润为 37.03亿元,同比下降 42.28%。对应公司 23Q4营业收入为79.14亿元,环比上升 13.26%;归母净利润为 6.49亿元,环比下降 46.73%。 点评: 主营产品毛利率下降,公司业绩下滑。 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肥料/有机胺/醋酸及衍生品板块收入分别为154.76/56.76/26.75/20.52亿 元 , YoY 分 别 为 5.61%/2.86%/-55.38%/-2.59% , 毛 利 率 分 别 为 17.24%/35.07%/12.87%/20.95% , 同 比 变 化1.93/-4.29/-44.12/-10.02pcts。 2023年公司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销量为217.91万吨,同比上升 20.20%;有机胺销量为 52.16万吨,同比上升 8.80%; 肥料销量为 325.97万吨,同比上升 14.89%;醋酸及衍生品销量为 71.54万吨,同比上升 24.20%。 虽然公司各版块产品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 但尿素、己内酰胺、己二胺、 DMF、醋酸、碳酸二甲酯等主要产品价格均出现下跌,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上升 16.30%,销售费用率为 0.22%,同比上升 0.05pcts;财务费用同比上升 15.80%,财务费用率为 0.25%,同比上升 0.06pcts;管理费用同比上升 28.24%,管理费用率为1.23%,同比上升 0.36pcts;研发费用同比下降 5.28%,研发费用率为 2.12%,同比上升 0.10pcts。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上升幅度大。 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47.15亿元,同比下降 32.6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72.80亿元,同比上升 0.17%;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26.58亿元,同比上升862.14%;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 18.71亿元,同比上升 5.69%。应收账款同比上升 46.90%,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上升,从 525.95次上升到 570.76次;存货同比上升 27.27%,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从 19.43次下降到 16.19次。 受供需关系影响,公司大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下行。 新材料新能源相关产品板块, 尼龙整体需求恢复迅速, 行业开工率处于较高水平, 全年价格呈增长趋势;己内酰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产品价格震荡运行; 己二酸、碳酸二甲酯处于产能过剩状态,整体价格下行;异辛醇全年开工率较高,价格震荡上行。 化肥产品板块, 尿素供应量较为充足,根据 ifind 数据显示, 2023年 6月 16日尿素价格跌至 2210元/吨的一年内最低点后持续升高,在 2023年 9月 6日达到 2688.33元/吨的单价后呈现震荡下跌的趋势,价格走势总体呈 V 形。 有机胺系列产品板块, DMF、甲胺价格随着产能的快速增加整体呈下行趋势。 醋酸产能处于相对过剩状态,价格围绕成本低位运行。 荆州一期及高端溶剂项目投产, 看好荆州基地二期项目。 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披露, 荆州基地一期气体动力平台项目、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于 2023年 11月投产,公司新增产能尿素 100万吨、醋酸 100万吨、二甲基甲酰(DMF)15万吨、混甲胺 15万吨; 公司高端溶剂项目于 2023年 12月投产,新增产能碳酸二甲酯 60万吨(其中销售量 30万吨)、碳酸甲乙酯 30万吨、碳酸二乙酯 5万吨。公司荆州基地二期项目主要包括年产 20万吨 BDO、16万吨 NMP及 3万吨 PBAT 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 10万吨/年醋酐项目,蜜胺树脂单体材料项目,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我们看好公司荆州一期、 高端溶剂项目的快速投产, 以及荆州二期项目的建设,其可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 预 计 华 鲁 恒 升 2024-2026年 收 入 分 别 为341.84/384.18/423.53亿元,同比增长 25.40%/12.39%/1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29/58.62/68.26亿元,同比增长 29.46%/26.63%/16.44%,对应 EPS 分别为 2.18/2.76/3.21元。结合公司 4月 9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12/10/8倍。 我们看好公司荆州一期、高端溶剂项目的快速投产,以及荆州二期项目的建设,其可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产品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济川药业 机械行业 2024-04-15 42.08 -- -- 45.18 7.37% -- 45.18 7.3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96.55亿元,同比增长 7.32%,实现归母净利润 28.23亿元,同比增长 30.04%;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1.3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为 11.97亿元(含税),占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 42.41%。 公司 2023年业绩表现亮眼,超市场预期。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96.55亿元,同比增长 7.32%,主要系公司主要品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市场需求较同期增加,以及公司积极加强销售渠道的拓展,积极推进空白市场、潜力市场的开发;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8.23亿元,同比增长 30.04%。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业务稳定增长,其中,医药工业营收达 92.79亿元,同比增长 7.56%,医药商业营收达 3.59亿元,同比增长 2.66%。 主要品类保持快速增长,核心品种优势突出。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清热解毒类产品营收达 33.80亿元,同比增长 17.68%;儿科类产品营收达 27.41亿元,同比增长 13.01%。公司核心品种优势突出,在细分领域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根据米内网,2023年上半年,公司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全国城市公立医院清热解毒用药中成药市场占比 12.10%,排名第 2;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全国公立医院儿科感冒用中成药市场占比 46.52%,排名第1;健胃消食口服液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健胃消食类中成药市场份额达57.9%,排名第 1;三拗片与黄龙止咳颗粒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止咳祛痰平喘用药中成药的品牌排名分别为第 4与第 11名,合计市场份额 4.16%。 BD 产品引入稳步推进,产品管线不断丰富。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达成了 4项产品引进或合作协议,包括 1个用于治疗或预防流感的聚合酶酸性蛋白(PA)抑制剂 ZX-7101A,1个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2个分别用于妇科和眼科的医疗器械类产品。其中,根据征祥医药官网,2024年 2月,ZX-7101A 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预计 2025年上半年上市。 账上现金充沛有望助力公司长期发展,高比例分红彰显公司长期价值。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公司账上货币资金达 77.3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达 31.78亿元。根据公司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 现金红利 1.30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为 11.97亿元(含税),占 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 42.41%;公司 2023年度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使用资金总额为 0.2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视同现金分红)。因此,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拟派发的现金分红金额和 2023年度已实施的回购股份金额合计为 12.17亿元,占公司 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的 43.12%。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清热解毒类、儿科类用药领域,核心品种竞争优势明显,随着二线品种逐步发力,以及 BD 产品持续引入,或有望为公司打造新增长曲线。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0.02亿元、110.10亿元、120.1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30.35亿元、33.99亿元、37.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5%、12.0%、10.0%。对应 EPS 分别为 3.29元、3.69元、4.06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11.5X、10.2X、9.3X。考虑到公司核心品种竞争优势明显,二线品种有望逐步发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BD 项目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集采降价的风险。
澜起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4-15 47.15 -- -- 51.29 8.78% -- 51.29 8.78% -- 详细
23年营收同比-37.8%,毛利率同比+12.47pct,业绩符合预期。 23年营收22.86亿元,同比-37.8%,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65.3%,扣非净利润3.70亿元,同比-58.1%,营收下降主要系受全球服务器及计算机需求下滑,公司DDR4内存接口芯片与津逮CPU出货量同比减少所致。 23年毛利率58.91%,同比+12.47pct,净利率19.74%,同比-15.65pct,扣非净利率16.18%,同比-7.86pct。 预告24Q1扣非净利润中值同比+751倍,受益互联类新品规模出货。 预告24Q1营收7.37亿元,同比+75.7%,环比-3.1%,营收环比下降主要系津逮服务器营收环比-40.5%所致。预告24Q1归母净利润2.10~2.40亿元,中值2.25亿元,同比增长10.4倍,环比+3.6%,扣非净利润2.10~2.35亿元,中值2.23亿元,同比增长750.9倍,环比+3.9%,净利润环比增长或主要系Q1互联新品起量,带动毛利率提升所致。Q1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AI浪潮下,互联类新品(PCIeRetimer、MRCD/MDB芯片)开始规模出货。 24Q1互联类芯片环比+0.3%,津逮服务器平台环比-40.5%。 分业务来看:公司第一大业务为互连类芯片,预告24Q1营收6.95亿元,营收占比94%,环比+0.3%,23Q4营收6.93亿元,毛利率62.91%。 第二大业务为津逮服务器平台,预告24Q1营收0.39亿元,营收占比5%,环比-40.5%,23Q4营收0.66亿元,毛利率1.25%。 24年1月推出DDR5第四子代RCD芯片,DDR5新品迭代助力未来增长。 公司于2023年10月在业界率先试产DDR5第三子代RCD芯片,并于2024年1月推出DDR5第四子代RCD芯片。根据TrendForce预测,DDR5内存模组渗透率将在2024年超过50%。随着未来DDR5渗透率逐渐提升,以及公司DDR5新品逐步放量,将带动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国内内存接口芯片龙头,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作为国内内存接口芯片龙头,将充分受益于DDR5渗透率的提升,且津逮CPU国内市场空间较大,国内本土厂商占比仍低,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1.25/13.84/15.42亿元,对应24/25/26年PE为45/37/3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摩擦风险;产品研发风险;客户集中风险;存货跌价风险。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4-12 16.70 -- -- 17.74 6.23% -- 17.74 6.23% -- 详细
事件:2024年3月30日,盐湖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收入为215.79亿元,同比下降29.80%;归母净利润为79.14亿元,同比下降49.17%;扣非净利润为87.24亿元,同比下降43.15%。对应公司4Q23营业收入为57.89亿元,环比下降0.79%;归母净利润为23.14亿元,环比上升360.67%。 点评:主营产品价格下降,公司业绩承压。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氯化钾/碳酸锂板块收入分别为146.18/63.61亿元,YoY分别为-15.51%/-44.49%,毛利率分别为51.32%/72.45%,同比变化分别为-28.12/-19.51pcts。2023年公司氯化钾销量为560.00万吨,同比上升13.33%;碳酸锂销量为3.76万吨,同比上升24.62%。虽然公司主营产品销量实现增长,但产品价格的下跌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3.76%,销售费用率为0.67%,同比下降0.16pcts;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47.78%,财务费用率为-0.84%,同比下降1.24pcts;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7.14%,管理费用率为3.48%,同比上升0.53pcts;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8.88%,研发费用率为0.61%,同比下降0.22pcts。 公司各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同比呈下降趋势。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21.05亿元,同比下降30.7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66.40亿元,同比下降278.1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5.99亿元,同比下降18.00%;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159.75亿元,同比下降0.83%。应收账款同比下降71.82%,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上升,从40.02次上升到51.49次;存货同比下降30.14%,存货周转率有所上升,从4.34次上升到6.33次。 钾盐供需格局仍偏紧,钾盐价格有望上行。需求方面,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对粮食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钾盐作为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其需求量维持高位。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氯化钾表观消费量为1672万吨。相比之下,我国钾盐产能及产量不足,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氯化钾产能为950万吨,产量为565万吨。我国钾盐存在进口依赖,根据海关总署、WIND及隆众资讯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氯化钾进口量为1157万吨,首次突破1000万吨,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障国内钾盐供应,从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已成为关注的重点。国家坚持国内保供与海外钾矿开发两条路线并行。国内方面,根据2022年9月起实施的《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拥有自主钾肥生产能力的承储企业近3年年均国内供应量应不低于100万吨实物钾肥。海外方面,我国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积极寻找钾资源,根据藏格矿业2023年年报披露,2023年我国从老挝进口107.44万吨钾盐,同比增长134.81%。短期来看,受社会库存上升、白俄罗斯钾肥供应增加,淡季囤货意愿下降等多方面因素,2023年钾盐价格整体出现回落。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随着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钾盐价格将随着需求量的提高而回升。根据Nutiren数据显示,短期全球钾肥需求在6700-7100万吨,中短期需求在7000-7500万吨,需求保持良好增长。供给方面,受俄乌冲突持续影响,俄罗斯、白俄罗斯钾盐产量无法完全恢复,预计2024年全球钾肥产量在6900-7100万吨,供需偏紧。此外,立陶宛禁止白俄罗斯使用克莱佩达港也提高了钾盐的出口成本,进一步推动钾盐价格上行。公司深耕钾盐行业多年,技术储备深厚,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掌握了反浮选-冷结晶氯化钾生产技术、固体钾矿的浸泡式溶解转化技术、热溶-真空结晶法精制氯化钾技术、冷结晶-正浮选氯化钾生产技术以及冷分解-正浮选氯化钾生产技术,为全球唯一掌握所有氯化钾加工技术的企业。我们看好公司在氯化钾方面深厚的技术储备,我们认为公司氯化钾板块盈利将随着钾盐价格中枢的上移维持较好水平。 短期碳酸锂市场价格震荡下跌,长期锂盐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与碳酸锂的价格波动有着密切联系。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在2023年一季度碳酸锂价格受上游产能投产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需求放缓影响而持续回落,但二季度受新能源车产销增速影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于六月上涨至近31万元/吨;下半年由于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新建项目投产放量以及下游厂商去库存的影响,碳酸锂价格于12月底跌至9.7万元/吨。长期来看,随着政策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优势得到稳固,锂盐行业市场依然前景可期。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和37.88%,市场渗透率达31.55%。储能电池市场也将为锂盐需求持续贡献增量,根据北极星储能网、CBEA、GGII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206Gwh,同比增长58.46%。公司努力实现锂资源高效利用,成功突破了从超高镁锂比低锂型卤水中提取锂盐的技术难题,沉锂母液中锂离子回收率达到95%。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已于2023年三月取得环评批复,预计2024年底建成。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提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产能的扩建,预计公司碳酸锂产销量将保持增长,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盐湖股份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83.95/195.85/212.35亿元,同比变化为-14.75%/6.47%/8.4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91/81.32/91.38亿元,同比变化为-6.61%/10.03%/12.36%,对应EPS分别为1.36/1.50/1.68元。结合公司4月8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2/11/10倍。我们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我们看好公司在氯化钾方面深厚的技术储备,我们认为公司氯化钾板块盈利将随着钾盐价格中枢的上移维持较好水平。2)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提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产能的扩建,预计公司碳酸锂产销量将保持增长,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中炬高新 综合类 2024-04-12 27.00 -- -- 29.69 9.96% -- 29.69 9.96%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9亿元,同比下降3.78%;归母净利润16.97亿元,同比增长386.53%;扣非归母净利润5.24亿元,同比下降5.79%。据测算,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6亿元,同比下降14.37%;归母净利润29.69亿元,同比增长394%,扣非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下降60%。 酱油及鸡精鸡粉稳健增长,市场开发及渠道下沉持续推进。2023年公司调味品/园区及房地产开发运营/皮带轮及汽车、摩托车配件分别实现营收48.66亿元/1.55亿元/0.44亿元,同比分别变动-0.45%/-33.88%/-48.01%。在核心调味品业务上,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其他产品分别实现营收30.28亿元/6.76亿元/4.46亿元/7.16亿元,同比分别变化0.09%/13.44%/-10.62%/-6.79%,其中酱油、鸡精鸡粉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拆分量价,2023年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销量分别同比+1.86%/+15.74%/-9.58%,吨价分别同比-1.73%/-1.99%/-1.15%。分区域来看,东部/南部/中西部/北部分别实现营收11.19亿元/22.30亿元/10.80亿元/6.36亿元,同比分别变化-1.24%/-5.46%/7.35%/-10.29%,中西部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空白区域的持续扩张。从经销商数量来看,2023年末公司经销商数量达到2084个,净增经销商81个,2023年末公司区县开发率达到72.24%,同比提升4.12pct,地级市开发率达到94.36%,同比提升0.89pct。 原材料成本下降,调味品毛利率明显提升。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2.71%,同比提升1.01pct,其中调味品业务毛利率为32.19%,同比提升1.97pct,主要是原材料采购单价下降及产品结构优化影响,2023年公司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的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分别变动-4.87%/8.34%/-7.88%。 2023年公司整体销售费用率为8.9%,同比提升0.05pct,但费用绝对值下降主要原因是22年发放稳岗补贴,23年无该项目支出,影响销售人员薪酬支出同比减少;管理费用率为7.34%,同比+1.28pct,主要受解除劳动关系补偿、咨询费支出增加影响;23Q4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0.7pct/+5.8pct。 其他费用率方面,2023年公司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8/-0.04pct,研发费用变动主要受美味鲜研发项目投入增加影响;综合影响下,23年公司扣非净利率为10.20%,同比小幅下降0.21pct。公司明确战略规划,股权激励落地,多措并举迎接发展新阶段。公司发布美味鲜未来三年战略规划,目标再造一个新厨邦,实现发展高质量。2024年是三年战略期的开局之年和蓄势之年,公司强调持续聚焦调味品主业,严格以战略为指引,坚定落实各项业务举措:营销方面,提升渠道模式效率,完善产品组合,打造全国性大单品;生产方面,推动供应链精益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能效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产品研发方面,建立高效协作的研发机制,把握市场需求,提升研发效率。此外,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329人授予1438.8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1.83%,授予价格为14.19元/股,业绩考核要求为以2023年为基准,2024-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2%/32%/95%,营业利润率分别不低于15%/16.5%/18%,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14%/15.5%/20%。在公司内部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的背景下,公司战略规划的明确以及股权激励的实施将带动业务发展,预计公司将迎来发展新阶段,力争百亿营收目标的实现。 投资建议:随着美味鲜三年战略规划明确,股权激励落地,公司基本面向好,空白市场开发及渠道下沉有望贡献重要收入增量,借助渠道优势,产品组合持续完善,盈利能力亦有望稳步提升。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6、9.39、11.96亿元,EPS分别为0.99、1.20、1.52元,对应24-26年估值分别为28、23、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压力、渠道扩展不及预期、管理改善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12 38.12 -- -- 40.36 5.88% -- 40.36 5.88% -- 详细
事件: 2024年 3月 29日,西部超导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59亿元,同比减少 1.62%,归母净利润 7.52亿元,同比减少30.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31亿元,同比减少 35.06%。 公司主要从事超导材料、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紧盯关键材料需求,开展新技术自主研发,加强研发团队力量和平台建设。 2023年全年,公司根据国家需求和下游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公司超导产品、高温合金材料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高端钛合金材料取得良好业绩, 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质量标杆”,全年营收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和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研发团队力量和平台建设,获批陕西省超导强磁场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航空特种金属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公司坚持研发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一方面,大量研发人员长期工作于生产一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课题,通过针对性的研发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省、市级课题,或面向国家型号或客户需求自主立项课题,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 公司研发成果直接应用于或指导生产,减少了科研成果转化环节,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有利于迅速占领市场。公司形成研发带动销售、销售保障研发的循环模式,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同时,也推动公司的持续创新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下游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需求稳步增加,钛合金、超导和高温合金行业的新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公司继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难题,稳步推进在研项目和获取新型号资格;不断提升生产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挖掘数据价值,促进生产效能提升;深化零缺陷质量管理,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聚焦高端领域,三大核心产品相关技术继续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下游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需求稳步增加,钛合金、超导和高温合金行业的新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如下: (1)超导产品方向:为光伏产业单晶硅磁控直拉制备技术升级提供关键超导线材;研发特种低损耗超导线材配套风电领域超导技术应用开发新需求;持续开发高温超导 Bi-2212线材以及 Bi-2223带材制备技术,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导量子计算机用 NbTi 超导同轴线缆制备技术获得新突破,并 实现合同交付;在高速磁悬浮方面,公司继续与应用单位合作研发全尺寸高速磁悬浮用超导磁体,实现了批量化制造;在加速器用超导磁体方面,公司开始交付加速器系统核心装备-ECR 离子源;完成多台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HIAF 项目用超导二极铁的生产制造;为国内供应多套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用高场超导磁体,服务于高端测试仪器。 (2)高端钛合金方向:针对国家重大型号研制急需,制备出国内最大规格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新型高温钛合金棒材/锻坯,同时在 TiAl高纯熔炼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在海洋、兵器、核工业领域承担的钛合金研制任务进展顺利,为合作方按需及时提供了全部产品;公司已开发出钛合金循环利用的全套熔炼技术。 (3)高性能高温合金方向:突破了航空结构件用某高强钢大规格棒材、紧固件用小规格棒材全流程制备技术,综合性能匹配良好;公司自主研制的 HT700高温合金已经基本完成 65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站的工程应用考核;公司已开发出高温合金循环利用的全套熔炼技术。 受销售结构影响,净利润下滑;受客户销售回款下降影响,现金流量净额下滑。 报告期内,受销售结构变化影响,公司产品毛利下降使得净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经营指标较同期出现下滑。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7.52亿元,较同期减少 30.33%。 受客户销售回款下降影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同期出现下滑。公司下游客户以行业客户为主,该类型客户采购及付款一般遵守较为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付款周期相对较长。因此,若公司不能改善现金流管理且无法筹集经营所需资金,或将导致资金无法满足日常经营中付款、投资或偿债的需求,进而使公司面临经济损失或信誉损失的风险。 投资建议: 公司主要从事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研发生产基地; 也是我国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重点研发生产企业之一。 根据模型测算,预计公司的业绩 2024年至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67/12.36/15.59亿元,EPS分别为 1.49/1.90/2.40,对应 P/E 分别为 25.9/20.3/16.1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订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及供应风险、政府补助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稳定。
骏成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1 37.00 -- -- 39.16 5.84% -- 39.16 5.84% -- 详细
事件:1)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5.70亿元,同比-9.9%;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21.8%。4Q24公司实现营收 1.56亿元,同/环比分别-1.3%/+6.2%;归母净利润 0.13亿元,同/环比分别-35.4%/-30.4%; 2)公司预告 1Q24实现归母净利润 0.19亿-0.22亿元,同比增长64%-90%;实现扣非净利润 0.19亿-0.22亿元,同比增长 85%-114%。 营收端:2023营收略承压,1Q24汽车 &消费电子业务快速增长。 1)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5.70亿元(同比-9.9%),4Q24公司实现营收 1.56亿元(同/环比分别-1.3%/+6.2%),2023年营收下滑主要因为行业竞争加剧及海外市场需求萎缩(海外营收同比-6073万)。 2)1Q24受汽车电子(含二轮车、平衡车等)和消费电子业务提振,营收预计实现大幅增长。 利润端: 2023年毛利率同比恢复,预告 1Q24公司净利润实现高增。 1)2023年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 0.66亿元(同比-12.1%),毛利率/费用 率 / 扣 非 净 利 率 分 别 为 23.6%/9.1%/11.6% , 同 比 分 别+0.5pct/+1.3pct/-0.3pct。4Q23实现扣非净利润 0.11亿元(同/环比分 别 +6.5%/-23.8% ), 毛 利 率 / 费 用 率 / 扣 非 净 利 率 分 别 为23.3%/14.0%/7.3%,同比分别 +5.2pct/+5.7pct/+0.5pct,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4.3pct 主要受汇兑收益大幅减少影响。 2)取业绩预告中值看,公司 1Q24实现归母净利润 0.21亿元(同/环比分别+77.0%/+57.0%),预计主要原因为营收高增及高盈利性产品逐步量产。 座舱显示整合者加速启航,电子烟出海等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1)拟收购座舱显示 Tier1新通达,车载显示打造新增长引擎。2023年 10月 24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新通达 75%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新通达产品主要包含汽车仪表(营收占比~80%)、 HUD 等,主要客户有吉利汽车(2022/1H23占比 50%+)、江淮汽车、北汽福田、长城汽车、江铃汽车等,并逐步进入大众、斯 特兰蒂斯、比亚迪、长安等主机厂供应链。依托新通达优质客户资源及座舱显示产品线,本次收购完成后,车载显示业务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曲线;2)电子烟、二轮车出海等业务实现突破。公司积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和下游客户,2H23公司新增英美市场电子烟客户,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电子烟无屏幕→带屏幕→彩屏化升级,迎量价利齐升机遇;同时,2023年公司印度和东南亚市场二轮车业务、智能电表出海业务均实现突破。 投资建议:考虑到新通达并表因素,我们预计公司 2024年、2025年和 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为 12.1亿元、19.6亿元和 24.6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 1.3亿元、2.0亿元和 2.9亿元,以 4月 10日收盘价计算PE 为 20.0倍、12.8倍和 9.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风险;公司客户和订单开拓不及预期;收购进度不及预期;液晶显示技术被 OLED 显示技术替代。
广电计量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4-10 15.97 -- -- 16.52 3.44% -- 16.52 3.44%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89亿元,同比增长 10.94%;实现归母净利润 1.99亿元,同比增长 8.3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4亿元,同比增长 78.93%。 优化业务结构,减值拖累业绩。 2023年,由于中安广源业绩未达预期,报告期计提商誉减值 5,067.17万元,合计资产减值损失为 5,259.36万元;同时,公司计提了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4,193.08万元,合计信用减值损失为 4,755.16万元; 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拖累了整体业绩的表现。 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 2.93亿元,同比+11.21%,继续通过高强度的技术研发投入,保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 分产品看, ①计量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7.18亿元,同比增长 18.79%;行业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人效显著提升,大客户开发持续突破。 ②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实现营业收入 6.63亿元,同比增长 8.17%;中标大型航空试验项目,行业领先地位持续强化。 ③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实现营业收入 2.02亿元,同比增长 34.21%;车规半导体业务规模实现行业领先,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投入使用,高端复杂芯片测试能力获得突破,晶圆制造工艺分析能力挺进行业前列。 ④电磁兼容检测实现营业收入 3.29亿元,同比增长 11.31%; 业务规模稳居行业前列,成功开发整船测试新市场并获得多个整船厂认可; 积极拓展新能力,成为车载芯片方案验证机构。⑤化学分析实现营业收入 1.70亿元,同比增长 12.17%;狠抓订单质量与成本管控,在汽车领域持续取得多个主机厂的认可合作。 ⑥食品检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54亿元,同比下降14.46%;连续多年中标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普通食品安全抽检项目和农业农村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项目。 ⑦生态环境检测实现营业收入 1.61亿元,同比下降 9.64%;持续拓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业务规模,持续开展入河入海排污溯源项目。 ⑧ EHS 评价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1.76亿元,同比下降 10.75%; 职业卫生、智慧产业等业务表现较好,有效拓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项目。 下游行业来看, 公司持续深化“两个高端”战略,进一步提升战略性行业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①特殊行业方面, 与重点大客户的业务合作量稳步提升,多个大型试验项目取得突破。 ②汽车行业方面, 与多个传统自主品牌车企的业务量较大幅度增长,建立覆盖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检测标准体系和公 共服务平台,为国内外多家知名厂商的产品创新提供支持。 ③通信行业方面,入围物联网大型检测认证项目,与重点大客户保持深入合作。 ④电力行业方面, 核电领域的业务开发取得成效,积极开拓电网系统的无人机取证培训服务业务。 ⑤农业行业方面, 持续扩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业务规模,连续中标国家水利部地下水监测项目、农业农村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项目。 ⑥轨道交通行业方面, 拓展行业重点客户计量业务,协同开发交通领域数字与信息化平台。 ⑦航空行业方面, 与重要合作方共建大飞机可靠性联合实验室,稳固多型号机型的取证验证业务合作基础。 在对外扩展方面, 2023年, 公司以 680万元参与合资设立广州平云仪安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仪器仪表产业布局,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安广源投资 1,200万元设立广电计量评价咨询(广东)有限公司,积极拓展华南区域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评价咨询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2亿元、 4.05亿元、 5.06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7倍、 22倍、 1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公信力、品牌和声誉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动风险; 新增产能不及预期的风险; 业务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辰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0 37.06 -- -- 43.12 16.35% -- 43.12 16.35% -- 详细
事件:公司2024年3月29日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85亿元,同比下降5.22%;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降13.86%;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22.59%。2023年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13.83%,环比增长12.45%;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69.74,环比增长51.52%;实现扣非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62.96%,环比增长51.72%。 海外需求不振海外需求不振23年业绩承压年业绩承压,关注关注AI算力驱动算力驱动成长::2023年公司营收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系:2023年上半年海外客户去库存化导致需求下降。公司净利润小幅下降,主要系营业收入下降、汇兑收益较大减少,以及外销占比下降等多重因素综合所致。随着公司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逐步加大,公司内销占比有望持续增长,公司业绩有望得到修复。同时,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9.40%,同比-3.38pct;公司净利率17.15%,同比-1.94pcts,净利率降幅相比毛利率降幅较小,主要系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所致。费用方面,2023年全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8%/5.68%/6.25%/-2.89%,同比变动分别为-0.31/-1.04/-0.95/+3.94pct。其中,2023年财务费用率与绝对值均出现了同比增长,主要系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所致。此外,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陆续发布,各类新兴应用场景也对算力、通信及数据传输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光器件产品有望因此受益。 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于2024年2月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本员工持股计划涉及标的股票数量合计不超过180万股,受让标的股票价格为16.95元/股。其中,参加本员工持股计划的董监高拟合计认购48万股,占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比例为26.67%;其他符合条件的员工拟合计认购132万股,占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比例为73.33%。持股计划分二期解锁,每期解锁的标的股票比例分别为50%、50%,2024年-2025年,公司业绩考核指标分别为营收不低于10亿元、营收超过10亿元且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此次持股计划旨在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公司、员工与股东的利益一致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保障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AI高景气高景气度持续,400G光模块待放量光模块待放量:根据NextMoveStrategyConsulting预测,2022-2030年,全球AI市场CAGR约为32.90%;2030年全球AI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85万亿美元。公司光器件产品市场前景广阔。AI算力需求的激增驱动着光模块向400G/800G/1.6T的高速率技术方向不断迭代,AI训练和推理服务器的陆续推出也进一步推升了高速率光模块的需求,光模块产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公司光模块产品有望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2023年8月,公司在投资者互动问答平台上表示,公司正持续推进高性价比有源产品及其配套器件的研发进度。2023年9月,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800G光模块产品的开发测试,正依照计划有序推进中。2023年11月,公司表示,公司400G光模块产品仍处于起步阶段。此外,公司基于超级算力和AI服务器的超高密度光背板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完成了小批量试产,该项目竣工后,公司在算力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有望逐步提升。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光器件产品、光传感产品及解决方案。 2023年,公司不断推进国内市场的业务发展,客户数量有所增加。在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推动下,光通信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公司有望凭借产品创新和开拓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6亿元、3.64亿元、4.53亿元,EPS分别为1.35、1.60、1.99元/股,PE分别为28X、24X、19X。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风险,客户需求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安迪苏 基础化工业 2024-04-10 8.93 -- -- 9.97 11.65% -- 9.97 11.65% -- 详细
事件: 2024年 3月 28日, 安迪苏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3年营业收入为 131.84亿元,同比下跌 9.26%;归母净利润为 0.52亿元,同比下跌95.82%;扣非净利润为 0.13亿元,同比下跌 98.92%。对应 4Q23营业收入为 35.69亿元,环比上涨 8.63%;归母净利润为 0.87亿元,环比上涨 227.67%。 点评:受主营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及减值准备的影响, 公司 2023年全年业绩承压。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 95.82%,净利率为 0.40%,较去年同期减少 8.20pcts,主要因为功能性产品的价格下滑及成本上升对产品利润的挤压,以及 Commentry 固体蛋氨酸生产线, Innov’ia 的老旧工厂以及比利时 Kallo 工厂关闭带来的减值准备和重组成本。 2023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 21.38%,较去年同期下跌 6.13pcts。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跌29.94%;销售费用同比上涨 5.49%;研发费用同比上涨 18.17%。 2023年公司现金流量同比增长。 2023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27.64亿元,同比上升 59.89%, 主要因为公司严格的现金和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并降低了公司的净负债水平。投资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18.35亿元,同比下跌 1.89%。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7.98亿元,同比上升 31.45%,主要因为 2023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大幅降低。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10.05亿元,同比上升 26.23%。应收账款同比降低 13.72%,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由去年同期 7.55次变为 7.20次。存货周转率上升,由去年同期 4.78次变为 4.83次。 2023年下半年公司盈利逐渐改善,蛋氨酸价格回弹利好公司业绩。 2023年公司两大主营业务板块, 功能性产品业务板块、特种产品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同比分别约为-15%, 8%,公司全年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的波动、需求缓慢恢复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所导致的功能性产品的销售价格下滑和原材料、能源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以及公司的减值计提。 但是公司盈利能力在2023年下半年逐渐改善,第四季度营业状况出现恢复,主要原因在于液体蛋氨酸销量持续增长以及蛋氨酸价格回弹拉动毛利率提升, 特种产品业务毛利率在 4Q23提升至 49%。根据 ifind 数据, 3Q23及 4Q23蛋氨酸国内市场价格分别为 1.72和 2.08万元/吨, 环比分别上涨 4.27%和 20.62%。 据饲料巴巴微信公众号报道,新和成蛋氨酸工厂将于 2024年 3月停产检修 3-4周。 宁夏紫光计划于 2024年 2季度停产检修 4-5周。 我们认为,蛋氨酸行业受到供给端收缩的影响,景气度有望延续,我们看好蛋氨酸价格有望维持较好水平,利好公司业绩释放。 泉州年产 15万吨固蛋项目开工, 公司进一步调整国内外蛋氨酸产能布局,巩固领先优势。 国内蛋氨酸业务方面:公司年产 15万吨的泉州固体蛋氨酸项目于 2024年 3月开工,公司预计将于 2027年启动试运行。该项目将充分利用中国中化在当地的产业平台,在供应链和运营管理方面创造巨大协同效益,增强成本竞争优势,有利于巩固公司在蛋氨酸行业的整体领先优势。 欧洲蛋氨酸业务方面: 2024年年初,公司决定永久关闭法国科芒特里的固体蛋氨酸生产线以提升蛋氨酸业务的整体成本竞争力。 特种产品业务方面: 2023年全年销售实现同比增长 8%, 主要原因在于喜利硒销售增长 13.5%,以及新酶制剂产品 RovabioPhyplus 的成功市场渗透。 欧洲特种产品产能扩充及优化项目建造工程接近尾声,新工厂预计将于 2024年二季度启动试运行。 Innov’ia 在法国新建的特种产品干燥制剂生产单元成功启动, 该项目将扩充制剂产能,提升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水平。 我们认为, 安迪苏作为全球蛋氨酸企业的龙头之一, 随着其对蛋氨酸生产工艺研发的持续投入和创新,泉州新建固体蛋氨酸产能的逐步释放, 以及对欧洲生产平台的持续优化,将助推公司整体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公司业绩有望逐渐回升。 投 资 建 议 :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137.89/148.31/162.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3/8.01/10.93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14/0.30/0.41,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60.5X、28.9X、 21.2X。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蛋氨酸价格回弹,行业部分产能面临维修或停产问题,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利好公司业绩; 2)年产 15万吨的泉州固体蛋氨酸项目开工,公司决定永久关闭法国科芒特里固蛋产线,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其蛋氨酸业务的成本优势; 3)特种产品毛利率提升,公司的海外产能不断扩充。我们看好蛋氨酸景气回升及公司国内外产能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汇率波动等风险。
时代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4-04-10 11.27 -- -- 12.57 11.54% -- 12.57 11.54% -- 详细
事件。 时代新材 3月 29日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75.38亿元,同比+16.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6亿元,同比+8.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21亿元, 同比+147.94%。 公司多领域业务持续增长,稳健推进生产经营。 2023年公司圆满达成年度各项目标,在各业务领域实现大规模工程化应用。 从行业分类来看,轨道交通业务收入共计 18.75亿元,同比+1.13%,毛利率为 32.64%;工业与工程事业部销售收入为 16.65亿元,同比+1.00%,毛利率为 27.15%;风电方面,全年销售风电叶片金额共计 67.01亿元,同比+24.87%,毛利率为 12.37%; 汽车产品收入共计 68.6亿元,同比+23.12%,毛利率为 12.27%;新材料部分实现阶段性突破, 但由于 2023年技术服务类收入减少, 收入为 4.36亿元,同比-26.56%,毛利率为 30.38%。 公司传统业务稳步发展,市占率不断提升。 公司 2023年围绕国家战新产业发展方向开展改革创新工作,持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费用为 8.30亿元,同比+22.41%,研发费用率为 4.73%。 1)轨道交通: 2023年国内市场订单增长超 20%,轨道车辆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综合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同时,面向未来市场,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实现了 CR450等新一代主力车型的业务全覆盖,并基本形成了车体、车端、车顶“三位一体”的产业新格局。 在海外市场,公司在车辆悬挂减振、 基建线路、新产业等领域均有新签订单增长,完成在全球多点布局。 2)工业与工程: 系统能力建设方面,“时代新材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系统+1.0”正式发布,该系统可实现城轨系统振动噪声的全系统协同,全频段控制、全路径设计和全生命周期关注。 公司坚持“高科技、国际化、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深耕技术研发,产品不断创新。 1)风电: 公司完成陆上 100m 级、海上 11Xm 级、 2.8m 节圆 195等系列叶片的开发设计;自主研制的全球第一款可回收热固性树脂叶片成功下线,实现公司在风电叶片新材料应用方面的全新突破。在海内外市场取得批量订单,深入推进与客户的合作。公司 3月 29日发布公告,成立越南子公司负责公司风电叶片越南工厂的生产运营,有利于公司产品在海外竞争力持续提升。 2)新材料: 公司在高分子新材料合成改性及工程化应用方面取得系 列突破。 掌握高性能聚氨酯配方及工艺、 原纤化纳米纤维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 超低定量精密涂覆及复合技术等,多产品进口替代能力实现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业务以高分子材料为核心,致力于多领域工程化应用,技术研发不断深入,实现风电及新材料方面全新突破,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发展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88亿元、 9.25亿元、 10.56亿元, EPS 分别为 0.83元、1.12元、 1.28元,对应 PE 为 13.7倍、 10.2倍、 8.9倍。 风险提示: 国际化经营及管理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 新产业新领域开发推广风险; 产品质量风险。
新洁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0 37.50 -- -- 38.28 2.08% -- 38.28 2.08%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4年 3月 28日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77亿元,同比下降 18.46%;实现归母净利润 3.23亿元,同比下降25.75%;实现扣非净利润 3.04亿元,同比下降 26.08%。 2023年 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2亿元,同比下降 23.05%,环比增长 7.51%;实现归母净利润 1.08亿元,同比增长 15.91%,环比增长 61.19%;实现扣非净利润 1.02亿元,同比下降 2.08%,环比增长 59.38%。 23年整体业绩承压, 24年光伏景气度有望回升: 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主要原因系:市场整体景气度相比 2022年较低、需求相对较弱,以及部分客户上半年处于库存调整期,上述因素综合导致公司销售规模略有降低。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 30.75%,同比-6.18pct,主因系制造费用有所增长;公司净利率 21.52%,同比-2.48pcts,净利率降幅相比毛利率降幅较小,主要系全年期间费用率下降、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所致。费用方面, 2023年全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35%/2.86%/5.91%/-3.93%,同比变动分别为-0.55/-1.20/+0.35/-1.97pct。其中, 2023年财务费用率与绝对值均出现了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通过现金管理增加利息收入所致。此外,2023年公司的主要下游光伏储能客户处于消化库存阶段,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公司预计 2024年光伏需求会有所回暖、进而促进 IGBT 产品的销售回升,其他变频、小家电、汽车等领域的 IGBT 产品销售规模亦将进一步扩大。 受益人工智能赛道高景气, AI 服务器放量可期: 根据 Verified MarketResearch 预测数据, 2030年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1666亿美元, 2024-2030年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 CAGR 约为 17.45%。公司 AI 服务器产品发展前景良好。受惠于国内外厂商加大了对千亿级参数量的大模型的布局力度,训练需求及推理需求强劲增长, AI 服务器市场及出货量也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2023年,公司围绕 AI 算力服务器的相关需求开发产品,并积极开发下游客户。在 AI 服务器领域,公司已经与长城、浪潮等公司展开积极合作; 公司 AI 相关产品已经在 AI 算力领域头部客户处实现批量销售。随着公司产品在 AI 服务器应用领域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 AI 服务器业务营收有望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车载业务收获多项目定点: 根据 Fortune BusinessInsights 预测, 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15791亿美元,2023-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CAGR 约为 17.80%。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车规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2023年,公司车规产品已导入哈曼卡顿、法雷奥等国际 tier1厂商,并在联合电子、伯特利等国内头部 Tier1实现规模出货;公司多款产品已大批量供应至比亚迪的全系列车型中,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扩大。 2023年 12月,公司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 MOSFET 产品已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供货方式,在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极氪、上汽、吉利、长城、长安、奇瑞、江淮、五菱等十余家车企实现应用。截至 2023年年底,公司车规产品已大批量交付于近 90家 Tier1厂商及终端车企;公司推出了 200款车规级 MOSFET 产品,并获得联合电子 20多个汽车电子项目的定点通知书,合作时间从 2024年持续到 2029年。 下调盈利预测,上调至“买入”评级: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 MOSFET、 IGBT 等半导体芯片、功率器件和功率模块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 AI 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工控自动化、消费电子、 5G通讯、机器人等多个行业。 2023年,公司加大了对汽车电子与 AI 服务器应用市场的开拓力度,公司多款产品在上述领域知名客户处实现了批量供应。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 AI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及人工智能等新兴市场为功率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公司汽车电子与 AI 服务器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考虑到公司 IGBT 产品下游所处的光伏市场仍面临一定压力,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然而考虑到人工智能赛道景气度较高,公司 AI服务器产品具有明确且可观的市场前景,故上调至“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2亿元、 4.92亿元、 6.23亿元, EPS分别为 1.31、 1.65、 2.09元/股, PE 分别为 29X、 23X、 18X。 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下行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采购价格波动风险;产线建设和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7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