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8/14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卫星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17-03-29 13.09 -- -- 13.26 1.30%
16.80 28.34%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2016年以来,丙烯酸及丙烯酸酯价格大幅上涨,产品价差及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行业景气好转,推动了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5亿元,同比增长27.88%,实现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71.83%。未来丙烯酸及酯行业供需有望继续改善,行业景气不断提升,保障公司丙烯酸业务盈利。PDH目前处于盈利高点,公司聚丙烯和PDH项目二期投产后,产业链得以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丙烯产能的消化。公司SAP树脂业务处于调整中,将发展重心放在高端领域上。目前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一线水平,随着新产能投放后,公司有望打破产能瓶颈,实现市场突破,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预计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别为0.81元和0.92元,以3月23日收盘价13.14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6.04倍和14.11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事件: 卫星石化(002648)公布2016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5亿元,同比增长27.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71.83%,基本每股收益0.39元。其中四季度实现收入18.96亿元,同比增长109.84%,实现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1204.34%。公司预计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2.3-3.3亿元。 点评: 丙烯酸及酯价格上涨,四季度盈利大幅提升。公司主要产品为丙烯酸及丙烯酸酯,2016年中以来,受供需好转以及G20限产等因素影响,丙烯酸及丙烯酸酯价格开始上涨,进入四季度后,受巴斯夫、三木等公司装置事故影响,丙烯酸及酯价格加速上涨。截止2016年年底,丙烯酸价格同比上涨110.71%,丙烯酸甲酯、丁酯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8.46%和100.76%,产品价差亦大幅提升。在产品价格及盈利大幅提升的推动下,公司四季度业绩表现靓丽,带动全年业绩的大幅注重。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55亿元,同比增长37.32%,实现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71.83%。其中四季度实现净利润2.12亿元,占全年净利润的67.95%。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全年综合毛利率22.28%,同比大幅提升13.76个百分点。分产品看,丙烯酸及酯业务毛利率22.07%,同比大幅提升15.61个百分点。丙烯产品毛利率17.41%,同比提升14.17个百分点。2016年以来,丙烯酸及丙烯酸酯价格平均涨幅在100%以上,丙烯价格全年上涨64.21%,丙烷价格则小幅下跌。因此丙烯酸、丙烯酸酯及PDH制丙烯业务价差均大幅扩大,带来了毛利率的大幅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别为0.81元和0.92元,以3月23日收盘价13.14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6.04倍和14.11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17-03-24 31.00 -- -- 35.98 15.39%
35.78 15.42%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2016年,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且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具备技术、规模与客户优势;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高增长,动力电池看好三元电池发展前景。长期注重研发投入和持续创新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支撑,预计动力电池业绩将持续增长,同时重点关注公司配股发行进展。暂不考虑配股影响,预测公司2017-18年全面摊薄后EPS分别为1.50元与1.87元,按03月20日31.81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1.25倍与17.03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齐翔腾达 基础化工业 2017-03-24 9.73 -- -- 10.34 5.73%
11.09 13.98%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2016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均有较大涨幅,推动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顺酐业务在新产能投放的带动下,收入与盈利能力均大幅提升,贡献了主要盈利。受此影响,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75亿元,同比增长37.32%,实现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172.83%。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与盈利仍维持较高水平,未来行业高景气度亦有望延续,保障公司未来业绩。随着低碳烷烃二期项目的投产,公司碳四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新产品MTBE、异辛烷等行业前景较好,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预计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别为0.38元和0.42元,以3月20日收盘价9.97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26.24倍和23.74倍,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事件: 齐翔腾达(002408)公布2016年年报。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75亿元,同比增长37.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172.83%,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其中四季度实现收入22.60亿元,同比注重109.84,实现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204.34%。 点评: 主营产品齐涨价,推动业绩大幅增长。公司产品主要由碳四深加工而来,包括甲乙酮、丁二烯、顺酐等。受原油价格上涨、供需关系好转等因素推动,2016年以来,公司主要产品甲乙酮、顺酐、丁二烯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中甲乙酮价格由年初的5325元/吨上涨至6750元/吨,上涨幅度为26.76%, 丁二烯由5800元/吨上涨至18500元/吨,涨幅219%,顺酐价格涨幅达64%。随着产品价格的上涨,公司各主营产品收入大幅增长,产品盈利大幅提升,带动了业绩的大幅增长。从具体产品看,公司甲乙酮业务实现收入16.54亿元,同比增长29.92%,顺酐类产品实现收入30.73亿元,同比增长34.84%, 其他产品实现收入11.48亿元,同比增长58.08%。顺酐业务和其他业务是业绩增长的主力。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全年综合毛利率18.35%,同比提升4.2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顺酐业务毛利率21.20%,同比提升9.43个百分点,甲乙酮类业务毛利率14.53%,同比下降5.11个百分点,其他产品毛利率16.22%,同比提升6.44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价差仍保持在较好水平,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维持。 低碳烷烃项目投产,完善碳四综合利用产业链。公司45万吨低碳烷烃综合利用项目二期于2016年下半年顺利投产,产品包括35万吨低硫MTBE、10万吨丙烯和5万吨叔丁醇。随着该项目的投产,公司碳四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实现了对现有碳四资源各组分的充分利用,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业内的竞争优势。在产能扩张的推动下,2016年公司各类产品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其中甲乙酮产销位列全球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46%以上。2017年开始,国四汽油将全面升级到国五标准,有望保障公司低硫MTBE和异辛烷的需求。 主要产品高景气有望持续,保障未来盈利。随着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公司顺酐、MTBE等产品景气高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未来公司主要产品的高景气有望延续,保障公司盈利。在全球乙烯原料轻质化趋势下,石脑油裂解制丁二烯路线的供给将长期受限,丁二烯供给预计将持续紧张。此外顺酐方面,公司的正丁烷法工艺在原料成本、产品质量上均较主流的苯氧化法有较大优势,随着公司技改的完成,顺酐项目的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别为0.38元和0.42元,以3月20日收盘价9.97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26.24倍和23.74倍,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下滑、新项目进展低于预期。
德赛电池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3-17 50.43 -- -- 54.90 8.37%
59.60 18.18%
详细
德赛电池(000049)公布2016年年报及17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24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营业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12.5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10.89%,基本每股收益1.24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公司预计17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25-7580万元,同比增长55-95%,对应基本每股收益约0.29-0.37元。 业绩增长受益于国内智能手机客户份额提升。2016年,公司实现营收87.24亿元,同比略增3.44%,其中第四季度营收33.57亿元,同比增长32.53%;净利润为2.55亿元,同比增长10.89%,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3.20%。公司四季度业绩创近年来新高,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智能手机客户市场份额提升。16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2314万元,同比增长72.83%;投资净收益126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5.17%;营业外收入679万元,同比增长27.14%。 另外,公司预计17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25-758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5-95%,对应基本每股收益约0.29-0.37元,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电池封装业务销售增长,且由于客户与产品结构变化致电池封装业务毛利率有所提升。 公司电池及配件营收持续增长 预计17年延续增长。公司为控股型公司,分别持有惠州蓝微、惠州电池两家子公司75%股权,其中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业务。2012年以来,公司电池及配件营收持续增长,营收由2012年31.812亿元大幅增至16年的87.24亿元,其中2012-15年增速均在30%以上;16年增速显著放缓,较15年同比略增3.71%。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源自小型封装电池业务,特别是四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智能手机客户份额提升。 小型电池封装业务受益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目前,公司在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且营收和利润的主要贡献主要源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该业务营收占比约90%。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14.71亿部,同比增长2.44%,增速显著放缓,其原因在于智能手机渗透率已显著提升。全球智能手机品牌主要包括苹果、三星,以及华为、OPPO、Vivo等。据统计:2015年苹果手机出货2.32亿部,同比增长20.17%,16年降至2.15亿部,同比下滑6.97%;三星手机15年出货3.26亿部,同比略增4.22%,16年为3.09亿部,同比下降5.16%;华为15年出货1.06亿部,16年为1.39亿部,同比大幅增长31%。凭借技术与产品质量优势,公司已成功切入华为等国内一线智能手机品牌,且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预计17年小型电池封装业务将持续增长。另外,公司笔记本电池封装业务成功量产,客户开拓工作进展顺利,预计17年将为公司业绩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关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市场开拓进展。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潜力,公司以二级子公司惠州新源为平台布局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惠州新源成立于2015年下半年,16年投资2661万元新建工业厂房,用于建立动力电池PACK生产线,目前已投入使用;2016年与国内外客户进行了广泛的商务接洽,全年实现营收2940万元,其中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累计出货量达5000套,电池包产品实现小批量供货,17年重点关注市场拓展进展。 盈利能力触底回升 预计17仍有提升空间。2016年,公司销售毛利率9.71%,较15年的8.92%提升了0.79个百分点。单季度盈利能力显示:2012年以来,公司盈利能力总体持续下滑,下滑主要原因在于行业竞争加剧,且在15年底逐步见底,16年以来则总体持续提升,16年第四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0.36%。公司电池及配件毛利率显示:12年以来持续下降,由12年的16.58%回落至15年的8.78%,16年提升至9.71%,16年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两方面:一是管理改善导致生产效率有所提升,生产损耗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二是因客户结构与产品结构变化等影响,材料成本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016年,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全年研发投入2.01亿元,同比增长41.73%;授权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91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同时参与了有关“电动平衡车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技术要求”、“无人飞行器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技术要求”、“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等国家或地方标准的制定。伴随管理能力提升,以及产品和客户结构优化,预计17年公司盈利能力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三项费用率略增 预计17年总体持平。2016年,公司三项费用合计支出3.88亿元,同比增长20.04%,对应期间费用率为4.45%,较15年提升了0.62个百分点。具体至分项费用:销售费用支出7512万元,同比下降8.29%;管理费用支出3.30亿元,同比增长27.10%,主要是研发投入大幅增长;财务费用为-1661万元。2017年公司业绩增长较为确定,预计全年三项费用率总体持平。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7年、2018年全面摊薄后的EPS分别为1.69元与2.08元,按03月14日51.38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30.44倍与24.68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过于集中;经济景气波动;行业竞争加剧。
山西汾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17-03-10 31.40 -- -- 32.68 4.08%
34.08 8.54%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管理层、经销商和员工多元化持股,能够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主观创新的活力;因而,我们预期,公司的销售增长将会加速,因为只有做大市场“蛋糕”,尽快解决公司产品结构下沉和市场收缩的问题,混改才能显示出激励效果。至此,混改方向基本明朗,参与股权激励计划的员工和管理层范围将更加广泛,有利于解决国企代理人问题。目前,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偏低,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利润率提升,公司业绩将会更加扎实。 事件:2017年2月22日,汾酒集团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责任状,主要内容如下:1,2017、2018、2019年酒类收入增长目标为30%、30%、20%,利润增长目标为25%、25%、25%;确保汾酒在2019年重回白酒前十强。 2,启动员工股权激励试点工作。3,国资委对集团下放人事、投资等方面的八项权力,让企业享有充分经营权,承诺不干预企业微观经济活动。汾酒集团成为省内首家启动混改的企业。 点评:山西汾酒(600809)成为山西省首家国企混改的重要运作平台,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有以下积极意义: 集团白酒资产有望注入上市公司,以扩大公司销售规模。目前集团仍有部分白酒资产未注入上市公司,且有一定销售规模。我们认为,如果要完成销售收入增长30%的历史任务,有必要将这部分白酒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协同运作,扩大公司收入规模。 管理层、经销商和员工多元化持股,能够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主观创新的活力。从2014年,集团就已经开始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立定制酒公司,汾酒销售公司持股51%,经销商持股49%,从而推进定制汾酒的销售;汾酒销售公司上海部分成立,国有股份仅持股40%,剩余60%由管理层、经销商和财务投资者共同持有,从而推进汾酒全国化的销售;汾酒的五个营销大区中,目前三个已经启动混合持股改革,纳入管理层、经销商和财务投资者的股权。销售层面的率先混改,有助于激发销售活力,完成责任状中签订的业绩目标。我们预期,公司的销售增长将会加速,因为只有做大市场“蛋糕”,尽快解决公司产品结构下沉和市场收缩的问题,混改才能显示出激励效果。 至此,混改方向基本明朗:继而,参与股权激励计划的员工和管理层范围将更加广泛,有利于解决国企代理人问题。减少代理人成本的具体表现有: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费用、企业利润率提升。目前,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偏低,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利润率提升,公司业绩将会更加扎实。 调高公司业绩预期:调降公司费用率及调高净利润。我们于1月25日发布公司调研报告《中原证券20170125_分析AAA_汾酒价值低估,看好公司2007年以后的发展——山西汾酒(600809)调研暨价值分析报告》,后期公司股价表现良好,1月25日——2月23日期间涨幅达到30.71%。鉴于公司混改方案落地、混改方向明朗,公司未来三年业绩增长较为明确,现调高公司的盈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6、2017、2018、2019年的收入分别为44.60、50.75、58.72、68.37亿元,同比增长8.02%、13.78%、15.71%和16.44%;预计公司2016、2017、2018、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42、8.11、10.75、13.51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74、0.94、1.24和1.56元,同比增长23.62%、26.24%、32.56%和25.66%。按照2017年3月6日的收盘价30.61计算,对应2017、2018、2019年的市盈率分别为32.56、24.69、19.62倍。公司发展前景逐步清晰,估值合理,我们坚定地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名酒市场出现波动,价格普跌;公司高档酒销售不利,而省内市场消费持续倒退。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17-02-20 26.49 -- -- 27.77 4.83%
31.88 20.35%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2016年以来,受益于行业供需好转,MDI价格大幅上涨,行业景气大幅提升。受益于此,公司全年业绩表现靓丽。公司预计全年实现36.79亿元,同比增长128.6%。此外公司石化项目于2016年6月步入正轨,下半年以来主要产品丙烯酸、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烷价格上涨,亦是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未来聚氨酯行业供需有望继续好转,龙头企业议价能力进一步提升,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目前环氧丙烷和PDH项目盈利较好,丙烯酸及丙烯酸酯行业则有望景气反转,石化项目盈利可观。新材料业务则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点。预计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别为1.62 元和2.10元,以2月15日收盘价24.59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5.18倍和11.71倍,维持 “买入”的投资评级。 事件: l 万华化学(600309)发布2016年业绩快报。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54.42%,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9亿元,同比增长128.6%。以增发后股本计算的每股收益为1.62元。其中四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8.16%,单季度利润再创新高。 点评: MDI高景气与石化项目投产带来全年业绩高增长。MDI价格自2016年1季度跌至历史低位后,在部分海外生产装置停产、生产商协同加强等因素带动下,MDI价格底部回升。截至2016年底,纯MDI 和聚合MDI价格分别为23000元/吨和2200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57%和98%,行业景气大幅好转,带动MDI业务盈利的大幅提升。此外公司PDH项目去年底投产,经过上半年的调试后,负荷稳步提升, 下半年开始满负荷生产,成为公司另一项核心业务。在MDI景气提升和石化项目的推动下,公司全年业绩实现了高增长。 进入四季度以来,MDI价格进一步上涨,产品价差进一步扩大,此外石化产品中的丙烯酸、丙烯酸酯、环氧丙烷价格也出现了一定涨幅。其中丙烯酸、丙烯酸酯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两业务的景气进一步提升,公司四季度业绩靓丽。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91.68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578%。 MDI供需好转,景气有望保持高位。MDI行业长期以来呈现寡头垄断格局,行业竞争有序,盈利能力较好。2015年受多套产能集中投产影响,MDI价格大幅下滑,景气陷入低谷。经过去年的集中投产后,行业今明两年没有新增产能,而需求仍保持稳定增长,供需格局继续逐步好转,推动景气继续提升。万华化学拥有180万吨MDI产能,占了全球市场的25%,国内的50%以上,有望充分受益MDI价格的上涨。 石化业务盈利前景可观。公司石化项目主要为75万吨丙烷脱氢和100万吨C4深加工,终端产品包括24万吨环氧丙烷、75万吨 MTBE、32万吨丙烯酸酯和30万吨正丁醇等。该项目经过前期调试后,于2016年6月顺利实现满产。为公司下半年业绩贡献了大额利润。目前丙烷脱氢制丙烯价差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丙烯酸及丙烯酸酯价格则有望底部反转,未来上涨潜力较大。未来在油价复苏的背景下, 公司石化项目一体化程度高,成本优势大,产品附加值较高,盈利前景可观。 大力发展新材料业务,未来成长前景可观。在聚氨酯石化业务两大核心业务之外,公司成立了六大事业部,大力发展特种化学品业务。包括新材料事业部(TPU、SAC、PC)、ADI事业部、特种胺事业部、表面材料事业部、改性MDI事业部和聚醚事业部。这些新材料品种多为细分领域稀缺品种, 毛利率较高,进口替代空间广阔。目前新材料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盈利来源,利润贡献在20%以上。未来公司将有1.5万吨IPDI装置、20万吨PC装置等新材料项目投产,为公司业绩增长增添新的动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别为1.62元和2.10元,以2月15日收盘价24.59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5.18倍和11.71倍,维持 “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项目进度低于预期、市场拓展进度低于预期。
横店东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1-17 13.18 -- -- 14.10 6.98%
17.14 30.05%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拟以8亿元收购兆晶股份100%股权,此次收购将利于增强公司磁材业务,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兆晶股份主营非晶带材业务,下游非晶变压器替换空间巨大,同时将受益于电机效率提升。2016年兆晶股份迎业绩拐点,2016-18年净利润承诺合计2.20亿元。另外,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值得期待,重点关注项目进展及下游市场拓展情况。暂不考虑此次收购对公司业绩影响,预测公司2016-17年全面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9元和0.63元,按1月11日13.86元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28.28倍和22.12倍。目前估值合理,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事件: 横店东磁(002056)公布了股份收购公告。2017年1月11日,公司公布了股份收购框架协议公告:公司拟以8亿元人民币收购兆晶股份100%股份。 点评: 公司拟收购兆晶股份100%股份 持续加码磁材业务。2017年1月11日,公司公布了股权收购框架协议公告:1月10日,公司与兆晶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方柏君、徐旭日等签署了《股份收购框架协议》,约定公司拟通过收购取得兆晶股份100%股份,股份收购价格暂定为8亿元人民币,最终收购价格待评估后确定,本次股份收购价款由公司以现金分三期支付。兆晶股份迎业绩拐点 非晶带材下游市场前景广阔。 兆晶股份的主营业务是非晶带材、非晶电抗器、非晶电机、非晶制带等。2016年,兆晶股份迎来业绩拐点,其主要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兆晶股份总资产为3.3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0.0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8566万元和-696万元;2016年1-11月,公司总资产为4.5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2.78%,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较15年大幅增长261%,净利润为5631万元,对应净利润率为18.19%,一方面显示16年为公司业绩拐点,且主营业务具备较高附加值。根据标的资产业绩承诺:2016-2018年合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为2.20亿元,其中2016-17年分别为6000万元和7000万元,按8亿元收购价格估算,其对应的PE分别为13.33倍和11.43倍。考虑标的资产业绩概况、行业发展前景,预计标的资产收购完成后,将利于增厚公司业绩,且该估值水平合理。 非晶材料简介。非晶合金材料是 20世纪 70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合金材料,它采用国际先进的超急冷技术将业态金属以 1X106℃ /S 冷却速度直接冷却形成厚度 0.02~ 0.04mm 的固体薄带,得到原子排列组合上具有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特点的非晶合金组织,这种合金具有许多独特性能特点,如优异的磁性、耐蚀性、耐磨性、高硬度、高强度、高电阻率等。非晶带材下游市场前景广阔。 非晶材料是典型的“双绿色”软磁功能材料,不仅制造过程比冷轧硅铜的制造节能80%,而且能大幅降低电力电子产品的铁心损耗,被誉为电力电子行业优异的节能材料之一,目前下游应用市场主要体现在非晶变压器领域,同时电机市场空间巨大。 非晶变压器替代空间巨大。目前我国在网运行的配电变压器台数约1530万台,年损耗高达1755亿千瓦时,采用非晶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可降低60-80%,而目前非晶配电变压器仅占4.8%,市场空间巨大,我国已推出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提出大力发展非晶配电变压器,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为此,预计非晶产业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于国家电网相继出台节能产品推广政策,强制替换目前已挂网的S7/S9等高耗能变压器;另一方面来自于国网要求新增配电变压器采购中高效节能非晶变压器要达到60%。 受益于电机效率提升。除非晶变压器领域外,非晶带材还将受益于我国电机效率的提升。具体而言:在国家推出2014-2015年节能减排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要重点突破超高效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特种非晶电机等,该方案推广将使非晶电机的应用得以较好发展。目前,我国电机应用每年消耗无取向硅钢约800万吨,主要应用于电机铁芯。如果我国电机效率整体提升3%,则每年可节电1000亿kWh以上,超过三峡大坝每年发电量,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要求具备高效率、高功率和高转矩密度,非常适合应用非晶材料。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7.9万辆,同比增长351%;16年1-11月为42.7万辆,同比增长50.2%,预计未来仍将延续高增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6年12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这份规划中再一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战略地位,要求全面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提出到2020年其产值规模达到10万亿元以上。 收购兆晶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利于稳固公司在磁材产业中的领导地位。近年来,公司坚持“做强磁性、发展能源”的发展战略,其中磁材业务为公司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磁性材料企业,公司拥有15万吨铁氧体预烧料、12万吨永磁铁氧体、2.5万吨软磁铁氧体的生产能力,其中2015年公司永磁铁氧体销售9.68万吨,约占全国永磁总量的18.62%,软磁铁氧体1.6万吨,约占全国软磁总量的7.62%。此次公司拟收购的兆晶股份属于公司主营业务软磁产业中的金属软磁材料,收购完成后将拓展软磁材料至非晶产业,总体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与产业布局,收购完成后将有助于公司软磁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更加有利于稳固公司在磁性材料产业的领导地位。 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值得期待 关注项目进展和市场拓展进展。发展新能源是公司战略选择,目前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其中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值得重点关注和期待。16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事业部已完成1亿支18650型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并逐步量产动力电池容量2.6Ah产品,该项目总投资42540万元,完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收入8.12亿元,年利润总额13587万元。公司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为三元电池,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其电池能量密度大于180Wh/Kg。 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技术优势,16年8月公司公布关于投资年产6GWh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的公告:项目总投资30亿元,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年产6GWh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其中乘用车电池系统集成产品15万套,商用车电池系统集成产品2万套,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60亿元,年利润总额73676万元。该项目采有正极镍钴铝三元材料25%与75%普通三元材料混合的改性三元材料,拟生产圆柱、方型或软包电池,其中圆柱形动力电池单体容量2.6-3.4Ah,能量密度206-264Wh/Kg,电池寿命初期循环1600次后电池容量不低于常温放电容量的80%。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监管趋严 优势企业将受益于行业发展。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低于预期,主要受骗补事件等诸多因素影响。行业骗补短期对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行业发展不利,但中长期看则利好行业发展。受骗补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出了较大调整,总体趋势是趋严,其中主要体现在补贴将逐步退坡,注重技术提升对产业的影响,如在财政部等四部委公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通知中,首次将补贴方案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挂钩,鼓励企业采用高能力密度动力电池,如对于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能力密度高于120Wh/Kg按1.1倍给予补贴。公司动力电池采用三元体系,符合行业发展前景,预计未来将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16年公司实施了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的分配预案。暂不考虑此次收购对公司业绩影响,预测公司2016年、2017年全面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9元和0.63元,按1月11日13.86元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28.28倍和22.12倍。目前估值合理,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宏观经济下滑超预期;股权收购不及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展低于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易华录 计算机行业 2016-10-20 38.49 -- -- 38.17 -0.83%
38.17 -0.83%
详细
公司山东三大项目入选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名单,将极大地增强公司PPP项目的获取和落地能力,“PPP+智慧城市”合作模式将逐步落实。作为公司区域业务的标杆,山东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效极为显著,后续有望在其他省市得以复制。同时从3季度预告的情况来看,公司订单持续快速增长,为全年业绩的高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保障。预测16-17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55元、0.80元,按10月17日收盘价元计算,对应PE为67.25倍、45.96倍,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公司公告了3大项目入选PPP示范项目的相关事宜。同时,根据3季度业绩预告,公司2016年前3个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5%-45%。 公司山东三个项目入选PPP示范项目,“PPP+智慧城市”合作模式将逐步落地。 2016年10月13日,财政部联合19个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联合公布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加快推动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财金(2016)91号)。易华录承建的“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智慧阳信”PPP建设项目”、“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智慧蓬莱”建设项目”、“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PPP项目”三个项目成功入选“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 财政部对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推动力度明显加强,后续落地值得期待。 2016年10月13日,财政部、教育部等20个部委联合发文,公布了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共计516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17万亿元。不同于前两批PPP示范项目由财政部所组织,最新这批示范项目由财政部联合其他19个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推进。相较于前两批,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在项目数量、投资总规模、所涉及的省市范围和所覆盖的行业领域方面都有空前的突破,项目数量扩增2.5倍,投资额增加1.77倍,质量也明显提高。 按照财政部对第三批项目的要求,相关示范项目政府原则上应于2017年9月前完成采购,预示着政府对项目落地的时间有了更加明确的限制,成为第三批示范项目的又一大亮点。 2016年山东子公司战果连连,后续有望在他省市进行复制。 公司作为PPP的先行先试者,在山东设立了80亿的PPP基金,仅半年多时间里就拿下了几十个亿的PPP项目,包括智慧阳信、智慧离石、智慧蓬莱等等。受益于PPP项目的持续推进,子公司山东易华录自2012年成立以后,业务发展良好,仅上半年就实现收入1.65亿元,净利润1971万元。长期来看,公司在山东业务运营上的成功经验将成为公司PPP业务的重要推手,助力公司将该模式在其他省市进行业务复制。 前三季度订单同比大幅增长,为全年业绩提供充足保障。 公司通过区域属地化管理对市场长期、持续培育,获取订单能力增强,前三季度新增订单总量约22亿,而上年同期仅为10.78亿元,同比约有100%的增幅,为2016年业绩的高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2016年前3个季度25%-45%的净利润增速,基本符合我们对公司的预期。考虑到公司2015年4季度业绩下滑最为显著,基数较低,预计2016年全年业绩增速较前3季度有进一步加速的可能。 公司拟成立的智慧城市产业并购基金入选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名单,智慧城市业务实力获得肯定,龙头地位凸显。 2016年10月11日,公司公告与力鼎基金共同申请的“智慧城市产业基金”成功入选了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基金计划总规模200亿元,其中财政资金计划出资50亿元)首批拟合作机构名单,成为了六家拟合作机构之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测16-17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55元、0.80元,按10月17日收盘价36.85元计算,对应PE为67.25倍、45.96倍。我们长期看好公司PPP模式的推进及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发展,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集中释放;PPP模式推进不及预期;来自数据运营的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易华录 计算机行业 2016-09-23 38.00 -- -- 39.10 2.89%
39.10 2.89%
详细
公司公告预成交总投资额12.34亿元的智慧蓬莱PPP项目。智慧蓬莱项目是山东子公司2016年取得的又一大战果,进一步增强了公司PPP项目的储备。同时智慧蓬莱有望在近期成为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将极大地增强公司PPP项目的获取和落地能力,加大公司运营数据的规模。预测16-17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55元、0.80元,按9月20日收盘价37.48元计算,对应PE为68.40倍、46.75倍。我们长期看好公司PPP模式的推进及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发展,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韵达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6-09-21 47.50 -- -- 63.10 32.84%
63.10 32.84%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韵达货运借壳上市。 事件: 近期公司股东大会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 点评: 新海股份置出打火机、点火枪资产,置入快递业务。公司以截至拟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韵达货运全体股东持有的韵达货运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拟置出资产作价6.74亿元,拟置入资产作价177.6亿元,差额为170.86亿元,以发行股份方式自韵达货运全体股东处购买。 发行价格为19.79元/股,发行股份86336.5331万股。交易完成后,公司主业从打火机、点火枪业务转变成快递业务。上海罗颉思持有上市公司5.73亿股股份,占56.53%,成为控股股东,聂腾云和陈立英夫妇成为实际控制人。 韵达货运简介。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成立于99年。在“韵达+”发展理念引领下,公司以科技为驱动力、以大数据能力为载体,通过多样化快递产品、“最后一公里”、“末端100米”的配送和信息化技术建设,致力于构建以快递为核心,涵盖仓配、云便利、跨境物流和智能快递柜为内容的综合服务物流平台。 公司以电商为主要客户来源,采用自营枢纽转运中心和终端取派加盟相结合的网络扁平化运营模式。目前共有3253家加盟商,服务网点超过2万余家。拥有57家转运中心(其中自营54家),主干线和末端运输车辆超过28000辆。 公司拥有完整干线运输网络,15年常规干线运输线路多达3900多条,并拥有460余条常规航线。截至16年5月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地级以上城市除青海的玉树、果洛州和海南的三沙市外已实现100%全覆盖。同时,响应国家《快递“向下”、“向西”》的政策,努力在“向下”方面拓深业务范围,目前县级以上城市覆盖率已达到94.6%;海外方面,相继开拓包括英国、荷兰、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韩国、日本、香港、台湾、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国际快件物流网络。 业务收入稳定增长、毛利率逐年提升。公司业务收入由快递业务收入、物料销售等构成,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占绝大部分比重,15年占比接近97%。快递业务收入中,主要包括中转费和面单收入。15年分别占快递业务收入的59.39%和40.37%。14、15年公司中转费分别下降了0.03%和2.91%,主要是因为公司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路由并主动减少部分运输任务改由加盟商“自跑”。此外,为提高加盟商市场竞争力,公司多样化中转费计费标准,一定程度给加盟商让利;14、15年公司面单收入分别增长了26.17%和28.64%,主要受益于业务量的快递增长。 14、1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6%、8.13%,保持稳定小幅增长。但由于货品结构优化、网络优化和成本管理以及规模优势逐步体现使得毛利率逐年提升。14、15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5.83%和31.07%,分别增长了3.26个百分点和5.24个百分点。14、15年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150%和25.41%,增速远高于业务收入的增长。 业务量快速增长、单位收费水平下降。14、15年公司快递业务量分别为15.68亿件和21.31亿件,分别增长36.47%和35.91%,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1.23%和10.31%,稳居行业第一方阵。16年上半年公司业务量大幅增长,快递量达到14亿件,同比增长75.66%,增速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单位收费情况来看,14、15年的单票收费分别为2.89元/件和2.29元/件,分别下降了21.35%和20.79%。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因为单位中转费的下降。14、15年的单票中转费分别为1.91元/件和1.36元/件,分别下降了26.75%和28.56%。单位中转费下降主要因为公司的主动战略调整,优化路由并减少了运输量,另外给加盟商让利调整了中转费率;14、15年的单票面单收入分别为0.98元/件和0.93元/件,分别下降了7.54%和5.35%。单位面单费小幅下降主要由于收费较低的电子面单使用率的提升。 打造韵达生态圈是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业务量还是规模实力,公司目前居于快递业第一集团。和电商的紧密合作保证了公司的业务生命线。和其他领先快递公司的结盟(如蜂网投资)也给公司在业内发展提供保障;此外,公司在快递末端投递(“最后一公里”和“末端100米”)、战略平台化发展以及成本控制上都有独到之处。为了摆脱业务单一化,公司提出了打造韵达生态圈的理念。在快递业务基础上,以多样化产品及服务打通上下游及终端用户价值链。将布局韵达快递、韵达快运、韵达国际、韵达云仓、韵达科技等五大业务板块,作为生态圈基本组成部分,并在相关板块内开拓以仓配、云便利、跨境物流、供应链管理、智能快递柜等为内容的延伸服务。 16年和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1元和1.36元。预计16年和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9亿和90亿,同比分别增长36.55%和30.43%。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和13.74亿,分别增长112.01%和21.59%。每股收益分别为1.11元和1.36元。 给予公司“增持”的评级。按照9月19日收盘价47.85元计算,公司16年和17年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3.11倍和35.18倍,相比同类公司估值处于较低水平,鉴于行业高速发展仍将持续,公司借壳上市后为打造韵达生态圈创造广阔空间,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本次交易尚需中国证监会核准;行业竞争激烈。
泸州老窖 食品饮料行业 2016-09-13 30.30 35.62 -- 32.15 6.11%
35.88 18.42%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上半年,公司的白酒销售回升,高档和中档白酒销售强劲,拉动白酒整体好转;由于博大销售公司清理产品条码,低档白酒销售持续下滑。上半年,公司高档白酒毛利率提升明显,中低档酒毛利率则下滑,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好转,具体表现为:白酒毛利率回升;管理费用率下降;销售费用率虽上升,但是费用投入效果显著。五粮液近期提价打开了高档白酒的价格空间,我们认为,国窖可能会在四季度实施提价。 点评: 公司的白酒销售回升:高档和中档白酒销售强劲,拉动白酒整体好转;由于博大销售公司清理产品条码,低档白酒销售持续下滑。 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16%;第二季度营收21亿元,同比增长15%;上半年营收总计43亿元,同比增长16%。公司的单季营收恢复到了20亿元以上的历史正常水平,增速保持在15%以上的较高水平。 公司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收到现金25亿元,第二季度22亿元,上半年销售商品现金流入47亿元,与营收数据基本一致。 公司上半年高档酒(国窖1573)销售额达到17亿元,销量约1.5万吨,同比增长195%,较2015年和2014年的同期增加近12亿元。上半年,国内高档白酒的需求普遍回升,预计原因有几点:投资需求出现--在资产收益率普遍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高档白酒经过四年向下调整,已经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商务和私人需求反弹--尽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但是三十余年的改开仍然使得私人部门积累了大量财富,在公款消费出清之后,私人部门对高档白酒的消费起到了承接作用。 公司上半年中档白酒(主要为老窖特曲和窖龄30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销量接近6万吨,较2015、2014年同期分别增长18%和50%。公司的中档酒分为老窖特曲和窖龄30年、60年、90年,其中以特曲和窖龄30年为主打,处于150至200元的市场价位空间。目前,中档酒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同档位的名酒较多,公司在收复高档酒市场的同时,中档酒仍有持续增长,比较难得,与公司在营销改革和产品聚焦方面的努力分不开。 公司上半年低档白酒的销售额达到12亿元,销量约65万吨,较2015、2014年分别下降36%和43%,降幅较大。自2015年三季度至今,低档酒的销售主体博大公司展开了大规模的产品清理:将原三千余个产品条码减少至八九百个,砍掉经销商原来的定制包销产品,将相应产品的包材停产和停发货,等等。此举旨在聚焦“头曲”和“二曲”两大低端单品,突出品牌的市场形象。预计年内社会库存能够出清,自2017年起,博大公司将专注于“头曲”和“二曲”的营销,做大两大低端单品,重回年销量200余万吨的销售高点。低档白酒的市场我们较为看好,因为低档白酒市场目前缺少实力品牌,市场潜力大、竞争相对不激烈。低档白酒也是白酒企业的收入贡献方,且未来结构升级的空间比中档白酒大。 上半年,公司的预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大幅减少,原因一是,公司可能调整了对经销商的出货政策,经销商提前打款(现金和票据)不再被提倡;二是,提前打款大幅减少,也可能是公司为后期产品涨价做准备。 上半年,公司高档白酒毛利率提升明显,中低档酒毛利率则下滑。 上半年,公司高档白酒的毛利率提升至88.98%,同比提升4.79个百分点,环比6.67个百分点。当期,高档酒的出厂吨价并无变化,毛利率急速提升的原因可能是产销量大幅增加,从而摊薄了主营业务成本,促使毛利率提升。 上半年,公司中档白酒的毛利率为59.61%,同比下降13.8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08个百分点。随着产品聚焦和专营公司到位,公司中档酒的盈利能力显现出回升态势。随着公司对腰部产品加大投入,将150至350元市场价格的腰部产品做强做大,中档白酒的盈利仍有提升空间。 上半年,低档白酒的毛利率为15.31%,同比下降13.3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41个百分点。低档白酒盈利下滑是公司大幅度调整期间的正常伴生事件,我们预计,明年公司低档酒的毛利率将会回升至30%上下的正常水平。 上半年,受益于国窖1573盈利的大幅提升,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58.56%,同比提升6.5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好转,表现为:白酒毛利率回升;管理费用率下降;销售费用率虽上升,但是费用投入效果显著。 2015年以来,公司的白酒毛利率稳步回升,回升至接近60%的水平。此轮白酒毛利率回升主要得益于社会库存清理和控制出货量之后,整个产品价格体系趋稳。 2015年新班子上任以来,公司以往高企的管理费用率大幅下降。2016年上半年,公司的管理费用率为4.83%,接近白酒行业的正常水平。 2015年以来,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大幅上升,主要是由扩张营销人员团队和加大广告投放所致。但是,公司的净利率与销售费用率出现了同步回升,说明销售投入出现了显著积极的效果。 五粮液近期提价打开了高档白酒的价格空间,我们认为,国窖可能会在四季度实施提价。目前,国窖1573、53度茅台和52度五粮液的出厂价分别是是560元、819元和739元,国窖1573与普五的价差较大,形成相对投资洼地。 此外,公司上年清理高档酒和中高档酒的社会库存力度较大、清理较彻底,加上目前公司的适当控货及市场对高端白酒的需求量较大,当前合适的提价机会已经出现。 最重要的是,国窖1573的2015年销量增长近80%、2016年1H销量增长近200%;同期,国窖1573的市场终端价格也出现一定幅度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窖1573出厂价仍维持行业下调阶段的价格水平,而市场需求的增长和高档白酒的稀缺性要求国窖价格的提升。国窖1573提价将会增厚未来两年公司的业绩。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我们根据公司的半年业绩,适当调整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6、2017、2018年的EPS分别为1.74、2.18、2.31元,分别增长65.83%、25.09%和6.14%。按照2016年9月9日收盘价31.01元,对应的PE分别为17.82、14.22和13.42倍,公司估值优势显著。公司的高档酒销量大幅增长,提价预期强烈,或回至量价齐升的趋势。公司的股价估值优势明显,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如给予公司22倍估值,按照预测业绩,未来6个月公司的目标股价40元以上。 风险提示:消费环境欠佳,高档白酒需求不稳,行业波动加剧;2016年,原材料价格或会大幅增长;食品安全隐患。
卫星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16-09-08 9.84 -- -- 11.50 16.87%
11.50 16.87%
详细
7月以来丙烯酸及酯价格在G20等因素带动下快速上涨,有望提振公司3季度业绩。从中长期来看,未来丙烯酸及酯行业供需有望逐步平衡,公司有望实现稳定盈利。丙烷脱氢制丙烯目前价差处于较高水平,盈利状况较好。公司装置上半年检修完成后处于满产状态,带动下半年业绩大幅提升。公司调整了SAP树脂的战略,将发展重心放在高端领域上。目前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一线水平,新产能投放后,公司有望打破产能瓶颈,实现市场突破,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预计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别为0.23元和0.44元,以9月2日收盘价9.48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41.22倍和21.55倍,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丙烯酸及酯价格上涨,下半年盈利有望提升。近期丙烯酸及丙烯酸酯价格呈现快速上涨态势。7月底以来,丙烯酸价格从5700元/吨上涨至6900元/吨,涨幅达21.05%,丙烯酸甲酯、乙酯、丁酯价格分别上涨4.62%、12.5%和19.40%。丙烯酸及酯价格近期的上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杭州G20召开,丙烯酸及酯产品的公路运输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方面关键丙烯酸原材料阻聚剂的生产企业由于环保压力被迫停产,导致丙烯酸企业开工受限。此外行业库存较低,下游企业的补库存进一步推动了丙烯酸及酯价格的上涨。 从中长期来看,目前行业总体仍处于景气低位。随着新增产能的放缓和需求的增长,未来供需有望逐步走向平衡。与业内其他企业相比,公司在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一方面丙烯酸酯市场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公司运输成本较低,得以抢占北方厂家的市场。另一方面公司自备PDH装置配套原材料丙烯,实现产业链一体化,蒸汽自给自足,具有成本优势。目前公司生产满负荷运行,折旧成本较低,盈利能力高于行业水平。随着丙烯酸酯价格的上涨,三季度丙烯酸及酯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带动业绩增长。 丙烷脱氢价差扩大,盈利向好。二季度以来,受部分装置检修及聚丙烯价格上涨的推动,丙烯价格上涨趋势较好。随着丙烷价格持续走弱,丙烷脱氢制丙烯的价差不断扩大。我们测算在目前价差下,公司丙烯每吨净利在1000元以上。为应对高温季节,公司PDH装置在5月份主动停工检修。上半年开工不足影响了丙烯业务的盈利。三季度以来公司PDH装置处于满产状态,预计下半年盈利将大幅提升。以公司满产48万吨测算,目前价差下丙烯业务贡献利润有望近2亿元。 公司非公开项目中的30万吨聚丙烯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将于三季度试生产。45万吨PDH项目则将于年底动工,预计两年后投产。今年以来,聚丙烯价格涨幅较大,目前聚丙烯产品盈利较好,公司聚丙烯产品有望于明年开始贡献业绩。 新产能投产在即,有望推动SAP树脂突破。去年下半年公司调整了SAP业务的战略,主动退出了低端领域的竞争,将重心放在高端产品上。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并对现有的3万吨生产线进了技改调试以满足高端领域的需求。受开工率下滑影响,上半年公司SAP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收入亦同比下滑。目前公司高端产品已取得较大突破,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日本触媒、三大雅等一线厂商水平。 高端SAP产品在认证方面更为严格,除各项性能指标之外,对稳定的配套产能亦有较高要求,公司目前3万吨产能尚无法满足一线客户的需求。公司扩建的12万吨项目中的首批6万吨生产线将于11月份建成开车。随着新生产线的投产,公司产能有望满足客户的配套需求,推动产品实现市场突破。由于新生产线与现有生产线共用公用工程,未来SAP树脂盈利能力有望上升,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向下游延伸,进一步完善C3产业链。丙烯酸及酯下游应用广泛,包括SAP树脂、涂料、胶粘剂、医药、纺织等,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日常生活以及高新材料等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未来将继续向下游延伸,进一步完善C3产业链。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涂料乳液、胶粘剂、纺织乳液等。公司规划定位于高端领域,将主要采取并购或团队整体引进等方式,力争实现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别为0.23元和0.44元,以9月2日收盘价9.48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41.22倍和21.55倍,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东方国信 计算机行业 2016-09-08 26.00 -- -- 26.00 0.00%
26.00 0.00%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在内生式和外延式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公司继续保持了行业的领先优势,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此次对锐软科技的并购将进一步扩展公司的业务版图,增强公司在医疗大数据领域的布局,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技术储备。假设锐软科技在2017年完成并表,预计16-17年公司EPS为0.47元、0.68元,按9月5日收盘价27.47元计算,对应PE为60.13倍、41.41倍,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事件: 公司公布了2016年中报及对锐软科技的并购事宜。2016年中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52.27%;实现营业利润6617元,同比增长30.2%;实现净利润6929万元,同比增长25.93%;扣非净利润6699万元,同比增长23.8%;每股收益为0.12元。公司计划以3.641亿元的价格收购锐软科技100%的股权。 点评: 3.641亿并购锐软科技,加大在医疗大数据领域的布局能力。 公司计划以3.641亿元的价格收购锐软科技100%的股权,其中现金支付1.018亿元,其余发行股份1205.4225万股(发行价格21.76元,锁定期12个月)支付。锐软科技承诺2016-2019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580万元、3350万元、4360万元、5670万元,将形成对公司业绩的有力补充。 锐软科技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及智慧城市服务,主要客户为医疗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医院、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所研发的医疗数据处理相关产品已应用在国家卫计委44家下属医院及省市各地医院等累计超过200家。通过此次并购,公司可以获得锐软科技在医疗信息行业的业务及客户资源,抢先加大医疗领域大数据业务的布局,共同推动公司的行业大数据平台体系及应用系统建设。至此,公司已经逐渐完成了在电信、金融、工业、农业、医疗等行业大数据领域的布局。 同时,锐软科技作为专注于国内医疗行业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业务的企业,在医疗数据采集、清洗方面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且积累了符合国内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复杂环境的接口技术,将帮助公司快速实现医疗领域的技术积累。 内生性和外延性发展并举,公司收入快速增长。 2016年中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52.27%,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7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上涨了2.83个百分点。在炎黄新星、海芯华夏、Cotopaxi三家公司并表和自身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下,公司继续保持了较快的收入增速。 分产品来看,软件和服务在公司业务的占比中逐步提升。其中技术开发及服务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39.25%,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4.76个百分点;软件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了126.51%,较上年同期下滑了545.71个百分点;硬件收入8210万元,同比增长了17.96%,较上年同期下滑了76.32个百分点。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下滑较为明显,并表因素致盈利结构持续变化。 2016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分别为42%、14.7%和15.4%,较上年同期下滑了5.2、2.5、3.2个百分点。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61%、18.79%、0.65%,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了-0.6、3.3、-0.8个百分点。随着并购业务的持续并表,公司盈利结构还将持续发生改变。 增发项目的展开有利于深化公司在大数据领域的技术积累,加大在金融、工业、智慧城市领域的布局能力。公司于2015年7月开启的非公开发行计划已经于2016年5月完成,公司总计发行7848万股(发行价22.88元),募集资金17.96亿元。其中有2.86亿元用于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项目,3.10亿元用于分布式大数据处理平台项目,2.91亿元用于互联网银行平台项目,3.07亿元用于城市智能运营中心项目,2.50亿元用于工业大数据智能互联平台项目,3.5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假设锐软科技在2017年完成并表,预计16-17年公司EPS为0.47元、0.68元,按9月5日收盘价27.47元计算,对应PE为60.13倍、41.41倍。我们看好大数据行业及公司的长远发展,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集中释放;并购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电信行业信息化投资不及预期。
五粮液 食品饮料行业 2016-09-07 33.87 35.56 -- 34.34 1.39%
37.68 11.25%
详细
上半年,公司白酒销售显现较高增长态势,其中包括量价两方面的增长。公司全年业绩有望量价齐升:我们估计,2016年公司白酒销量约达到14.5万吨,其中,普五销量接近1.5万吨,系列酒销量约13万吨,较上年均实现个位数增长;此外,如中秋后执行年内二次提价,则全年普五提价(出厂价)幅度达到12%。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回升,但是费用率仍然较高。如给予公司股价22倍估值,按照预测业绩,未来6个月公司的目标股价有望达到40元以上。 上半年,公司白酒销售显现较高增长态势。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32.56亿元,同比增长18.19%;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136.22亿元,同比增加23.48亿元;截至上半年末,公司预收账款达到44.17亿元,同比增加近38亿元。 从营收、现金、预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数据看,进入2016年后公司白酒销售回升显著。2016年1H,公司营收增速达到18%,考虑到下半年普五出厂价提升接近12%,全年营收有望突破20%的增长水平;而上年全年销售增长仅3%,进入2016年后白酒收入增幅明显加大。20161H,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136.22亿元,同比增加23.48亿元,达到了2012年的同期水平,说明销售现金的流入状况正在明显好转。截至上半年末,公司预收账款达到44亿元,同比增加近38亿元,但是仍低于2012年前的百亿峰值。应收票据大幅增加,截至半年末达到111.52亿元,部分因为经销商拿货积极性较高,部分体现了公司对经销商的拿货政策,即在行业向下调整阶段,公司为缓解经销商现金紧张,调动经销商拿货积极性,允许经销商使用票据拿货。关于应收票据一项,鉴于公司涨价的意愿较强,预计2017年仍然会贯彻票据政策,故,公司应收票据仍会增加。 在上半年营收中,一季度实现收入88.26亿元;二季度实现收入44.30亿元。相比一季度,二季度营收减少一半。我们分析,公司二季度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接近70亿元;而二季度末的应收票据较一季度末减少50亿元,即除去票据兑现这部分,估计公司二季度的实际销售额大概为20亿元。此外,对照预收账款项下:二季度末,公司预收账款44亿元,较一季度末的68亿元减少24亿元,与公司二季度的销售额接近,故我们估计,公司二季度的销售额主要来自前前期预收账款的发货,以及部分票据兑现。 下半年普五和系列酒控量涨价的趋势已明确。上半年经销商的拿货小高峰已经过去。中秋后(9月15日),普五和系列酒提价预期基本确定,提价幅度10%以上。提价后,由于经销商通过厂家返利可保证稳定利润,且需要为年末双节备货,故中秋过后不排除出现第二个出货小高峰,但销量核算入2017年财报。 公司涨价意愿强烈,主要出于对五粮液品牌高度的考虑:如果长期与竞品拉开价格差距,五粮液的品牌形象必然会受到损害。预计:2016年公司对普五出厂价提价两次,从年初的每瓶659元提至739元,总计幅度12%;其中,首次提价在3月份提价已完成,第二次提价估计在中秋后执行。即,2017年的执行出厂价为每瓶739元,市场指导价为每瓶829元。从市场的情况看,价格执行有一定难度,因此,2017年的经销商返利政策和票据政策甚至会加大力度。公司的系列酒价格也将会随普五价格做出向上调整。 我们估计,2016年公司白酒销量约为14.5万吨:其中,普五销量接近1.5万吨,系列酒销量约13万吨,较上年均实现个位数增长。公司目前存货约10亿元,核算为高档酒,存货不足8000吨,低于往年的存货量。基于此,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的高档酒供应将会偏紧,对价格提升形成支撑。 公司的产品毛利率回升,但是费用率仍然较高。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70%,环比回升,估计高档酒和系列酒的毛利率均有1至2个点的提升。但是,公司当期的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高企:销售费用率16.56%,较上年末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8.35%,较上年末略有下降。由于费用率上升,公司当期净利润率下滑至30.38%,较上年末略下滑点。公司当期的管理费用增加主要体现在职工薪酬和商标使用费等方面;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来自销售人员薪酬和市场开拓费用的增加,后者同比增加了19%。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我们调高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6、2017、2018年的EPS分别为1.87、2.28、2.44元,分别增长15.24%、21.63%和7.12%。按照2016年9月2日收盘价33.85元,对应的PE分别为18.10、14.85和13.87倍,公司估值优势显著。公司基本面好转,业绩增长超预期,并且股价估值优势显著,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如给予公司22倍估值,按照预测业绩,未来6个月公司的目标股价40元以上。 风险提示:消费环境欠佳,高档白酒需求不稳,行业波动加剧;2016年,原材料价格或会大幅增长;食品安全隐患。
中国国航 航空运输行业 2016-09-06 7.61 -- -- 7.58 -0.39%
8.20 7.75%
详细
报告关键 要素: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因为汇兑损失;未来国内和国际线均衡发展。 事件: 近期参加了国航16年中期业绩交流会。 点评: 上半年每股收益0.28元。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24亿元,同比增长4.64%。毛利率为23.1%,同比增长1.57个百分点。营业利润44.89亿元,同比下降9.72%。净利润34.58亿元,同比下降12.45%。每股收益为0.28元。公司收入增速弱于业务量增长主要因为票价水平的下降。毛利率水平提升主要因为航油成本下降。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为上半年人民币贬值带来汇兑损失以及确认国泰航空的投资损失。 客运增速放缓,未来国际国内线均衡发展。上半年公司完成总周转量11370.57百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57%。旅客周转量90508.82百万人公里,增长10.14%。货邮周转量3324.55百万吨公里,增长5.01%。从图1可以看出,相比15年增速均有所放缓。从客运情况来看,上半年完成国内旅客周转量56108.92百万人公里,同比增长5.3%,占客运周转量的62%。国际旅客周转量30807.1百万人公里,增长20.67%。国内航线方面,一线机场航班时刻资源紧张,影响航空公司业务增长。公司在保证主流航线稳定的基础上,将加大二线机场的开发力度。 国际航线方面,高增长仍然继续。但由于在低油价的环境下,各大航空公司均加大运力投放抢占市场,再加上上半年欧洲暴恐事件不断,造成客座率和票价水平下降。未来随着国际航线布局逐步完成以及国际航权资源的有限性,在国际航线上的运力快速投放趋势将会放缓,国际航线将恢复正常增长,但估计增速仍将快于国内航线。 客座率稳定、票价水平有所下降。上半年公司整体客座率为79.82%,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客座率为82.12%,增长0.2个百分点。国际航线为76.62%,下降0.77个百分点。票价水平方面,整体单位客公里收益(含燃油附加费)为0.53元,同比下降4.34%。其中国内航线为0.57元,增长0.31%,国际航线为0.425元,下降12.45%。总体上来说,作为国内领先的航空公司,国航一直在运力投放上比较谨慎,加上在北京、成都等枢纽基地具有明显主导权,使得公司在国内航线上的运营水平保持稳中有升。在国际航线上,由于低油价环境下变相放低了进入市场的准入门槛,运力的大量投入导致了整体市场客座率和票价水平的下滑。不过,公司在国际主流市场上也保持龙头地位,在中欧航线市场份额为21.4%,在中美航线市场份额为18.9%,未来随着国际线进入正常运行轨迹,相信客座率和票价水平会有所恢复。l 油价仍处于低位、汇兑损失是业绩下滑主因。上半年公司航油成本为97.27亿,同比下降19.34%。 航油成本下降是上半年营收小幅增长,而毛利率仍有提升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国际原油呈现低位上升态势,一度突破50美元/桶。不过,由于目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不支持油价大幅上升,预计未来航空公司仍将在一个低油价的环境中运营;汇率方面,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2.31%,再加上人民币对其他币种的贬值,造成公司汇兑损失了16.98亿。公司已经主动调整了美元负债比率规模,上半年美元带息负债占比已经从15年底的73.48%下降到58.69%。加上本轮人民币贬值始于15年下半年,因此即使未来人民币仍有贬值空间,但同比去年下半年汇兑损失将大幅收窄。 16年和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4元和0.68元。预计16年和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32.79亿和1213.9亿,同比分别增长3.99%和7.16%。净利润分别为83.57亿和88.33亿,分别增长23.36%和5.7%。16年和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4元和0.68元。 维持公司“增持”的评级。按照9月1日收盘价7.47元计算,公司16年和17年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1.67倍和10.99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鉴于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领先地位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量增速放缓;票价和客座率水平下滑;油价大幅上升;人民币快速贬值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8/14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