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0/3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晶方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19 53.23 -- -- 63.50 19.29%
63.50 19.29%
详细
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1H1实现归母净利润2.6~2.75亿元,同比增长66.6%~76.2%。公司2021H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2.45亿元,同比增长78.2%~89.8%。其中,公司2021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2~1.47亿元,环比继续向上;公司2021Q2单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3~1.38亿元,经营性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订单持续饱满,产能规模同比显著提升,并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随着5G、AIOT、算力算法的趋势性发展与提升,以摄像头为代表的传感器产品应用场景越来丰富,推动手机多摄像趋势不断渗透、安防数码监控市场持续增长、汽车摄像头应用逐步普及、机器视觉应用快速兴起,使得公司2021年上半年生产订单持续饱满,产能与生产规模同比显著提升。 面向持续增长的中高像素及汽车领域创新需求,公司持续与产业共同进步。为把握市场机遇,公司不断加强封装技术工艺的拓展创新,汽车电子等新应用领域量产规模稳步推进,中高像素产品逐步导入量产、Fan-out技术在大尺寸高像素领域的应用规模逐步扩大、芯片级与系统级SiP封装规模不断提升、晶圆级微型镜头业务开始商业化应用。 光学传感器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车载摄像头将迎来快速增长阶段。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CIS数量将达到95亿颗,215亿美元市场规模,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7%。CIS广泛应用于手机、安防、汽车、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持续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增长。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快速兴起,车载摄像头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应用之一,正迎来快速增长阶段,公司将持续受益。 光学赛道上游优质标的,行业高景气推动跨越式成长。公司持续受益于光学高增长,智能手机多摄需求依然强劲、车载摄像头开始放量、安防数码市场持续增长。公司12寸TSV技术优化,陆续从8mp到目前12mp增加覆盖面,使得公司目标市场进一步增长。随着车规级业务逐步放量,公司将进入新一轮增长期。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3/8.35/10.8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能爬坡进展不及预期。
东鹏饮料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7-19 239.44 -- -- 249.15 3.27%
247.28 3.27%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1H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36-37.2亿元,同比+45.8%-50.6%,实现归母净利润6.65-6.85亿元,同比+50.7%-5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5-6.7亿元,同比+45.3%-49.7%。 产品势头正劲+全国化稳步推进,上修Q2营收增速区间。21Q2单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8.9-20.1亿元,同比+22.9%-30.8%,相较公司招股说明书中预计的21Q2营收增速区间0.2%-26.2%有所上修,反映出公司强劲增长势头。凭借500ml金瓶产品极高的性价比挖掘低收入、高工作强度的增量消费群体,公司报告期内在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市场终端拓展顺利,部分加油站等特通渠道取得较大突破,全国化稳步推进。 借上市东风加码品牌宣传,立足长远,短期业绩增速慢于营收端。公司近年来十分重视品牌宣传,以上市为契机,邀请谢霆锋、杨紫等16位明星拍摄上市贺岁短片并积极投放,“一年热销30亿支”等宣传广为人知,强化消费者对东鹏饮料的认知度,同时公司继续维持“一元乐享”等活动提高复购率,短期投入导致业绩增速慢于收入端,21Q2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23-3.43亿元,同比+12.3%-19.3%,但把握机会拔高品牌形象、提高品牌曝光频率,有利于公司巩固较竞品的相对优势,在华彬集团受制于法律纠纷、相关宣传投放受阻之际,拉近与红牛在品牌认知上的差距。 东风正盛起舞时,东鹏成长在途中。行业层面,能量饮料行业作为软饮料中的“黄金赛道”,红牛实现了对高收入消费群体的开发,东鹏正通过高性价比产品挖掘低收入消费群体,未来行业空间广阔;公司管理层面,公司强调“简单、诚信、协作、拼搏”的核心价值观,董事长林木勤深耕行业、专注企业发展,带领公司坚定前行;产品层面,公司率先开创瓶装能量饮料先河,500ml金瓶产品极具性价比、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势能不断释放,公司还推出东鹏加气与东鹏零糖,紧跟消费趋势填补行业内产品空白;产能层面,公司产能布局前瞻,本次上市募投产能不仅打开未来增长天花板,同时省外产能布局提速全国化;渠道层面,2020年公司广东市场营收占比过半,省外仍有较多空白市场,凭借优秀产品与组织架构重塑,近年新拓展网点存活率高达60%-70%,省外市场开拓顺利,看好全国化稳步推进。 盈利预测及估值分析:预计公司2021-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3亿元/82.7亿元/99.5亿元,同比+31.8%/+26.5%/+2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15.2/18.9亿元,同比+38.1%/+35.2%/+24.4%,对应PE为89/66/5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省外扩张受阻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派林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7-19 38.06 -- -- 38.00 -0.16%
38.00 -0.1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元-1.89亿元,同比增长170%-200%,上年同期盈利6294万元。 业绩预计大幅增长。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除了公司内生驱动,血浆规模明显提升,自身产品结构优化,销售积极推动外,主要还包括几个方面的原因:同新疆德源战略合作,公司给予新疆德源的资金借款贡献财务收益;公司去年完成对派斯菲科的收购,自21年2月1日起纳入合并报表,派斯菲科经营状况良好,助力公司增长。公司内生和外延并举,业绩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未来广东双林和派斯菲科将不断拓展新浆站的开发,公司采浆能力持续提升的同时,将继续拉动业绩增长。 公司迎来快速发展,内生激励外延合作都将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公司在浙民投入驻后,逐步迈向正轨,迎来快速发展。公司20年实现净利润1.87亿,同比增长16%,其中四季度净利润8300万,19年四季度仅有3300万。公司20年4月,公司推出激励计划(内生增长,不考虑外延),根据业绩触发值计算20-22年(1.62亿、3亿和4亿),公司业绩同比增长1%、85%以及33%。而以目标值(2亿,3.7亿和5亿)计算,公司业绩同比增长为25%、85%以及35%。高增长目标也彰显了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另外派斯菲科的收购完成也为公司浆站资源拓展和业绩持续增长提高确定性。新疆德源的战略合作也进一步打开了未来成长空间。 国内血制品企业已进入转型阶段,未来将通过并购整合不断壮大,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公司浙民投背景具备产业整合优势。当前国内行业发展趋势明显,弹性空间仍然取决于采浆规模的扩大,血制品行业相对集中度较高,进一步整合不断壮大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公司大股东浙民投,在产业整合方面具有明显积累的优势,未来公司有望在做大做强自身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血液制品行业整合,通过并购具有一定客户基础、业务渠道、技术优势和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公司原料血浆供应量和单采血浆站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亿元、7.36亿元以及9.32亿元,同比增长182%、41%以及27%,对应PE分别为53X、38X以及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协同发展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中南建设 建筑和工程 2021-07-19 5.33 -- -- 5.32 -0.19%
5.32 -0.19%
详细
事件:公司7月3日发布2021年6月份经营情况公告。 单月销售同比由正转负,累计销售额同增34%。6月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46万方(同比-23.8%,下同),销售金额203.1亿元(-21%),销售均价13911元/平(+3.7%)。1-6月公司实现销售面积790万平方米(+ 29.7%);实现销售金额1089.9亿元(+33.9%),全口径销售金额在行业中排名第17名;实现销售均价13796.2元/平方米(+3.3%)。考虑到公司过去两年销售更加集中在下半年(2019和2020年上半年销售占比分别为36.3%和41.4%),预计下半年公司将加大推盘力度,推进销售目标完成。 上半年拿地稳健,金额口径投销比增至63%。公司6月新增11宗地块,计容建面196.66万方(-27%),成交金额125.50亿元(-63.9%);1-6月累计新增计容建面699.9万方(-0.2%),成交金额289.5亿元(-7.1%)。单月楼面价同比上升,累计同比下降,6月拿地均价6381.6元/平(+111.4%),相当于当期平均售价的45.9%;1-6月拿地均价为4136.5元/平(-7%),相当于当期平均售价30%(-3.3pct)。拿地强度方面,6月金额口径投销比为61.8%(+30.1pct),面积口径为134.7%(-5.9pct);累计拿地强度有所降低,1-6月金额口径为11.3%(-12.6pct),面积口径为88.6%(-26.5pct)。拿地权益比明显回落,6月金额口径为31.9%(-34pct),面积口径为32.6%(-33.4pct);上半年金额口径42.4%(-19.9pct),面积口径为44.5%(-18.9pct)。上半年公司在集中供地中收获较少,在青岛以底价约8.9亿元获取两宗地块。 一线和三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提升,拿地重心在长三角和粤港澳。公司上半年拿地金额在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占比分别为6.53%、24.77%、68.7%,较2020年分别+6.53pct、-14.41pct、+7.88pct,一线和三线城市的布局力度加大,二线城市占比降低。分城市群来看,1-6月公司拿地金额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55.40%)、粤港澳大湾区(13%)、关中平原城市群(10.71%),三大城市群金额占比79%。具体城市来看,上半年拿地金额占比较高的城市有温州(17.71%)、南通(9.45%)、苏州(8.01%)、深圳(6.53%)、佛山(6.47%)。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1/22/23年营收增速为35.2%/22.7%/13.4%,归母净利润为94/112/126亿元,增速为33.4%/18.6%/12.3%,最新收盘价对应21年动态PE为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结算进度不及预期。毛利率下降超预期。行业及融资政策收紧超预期。
安科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7-16 15.80 -- -- 17.31 9.56%
17.31 9.56%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1H1,预计公司盈利2.27-2.60亿元,同比+40%~60%;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45%~67%。 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按中值计算,公司2021H1业绩增速50%,Q2同比增速约45%,符合预期;相比21Q1归母端54%,扣非端62%利润增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考虑到20Q1疫情影响及20Q2生长激素高基数因素,公司21Q2业绩表现相当不错,主要增长动力为生长激素业务。 生长激素继续高增长,加速趋势进一步明确。根据公司公告口径,主营产品重组人生长激素产品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以及此前一季度我们的模型拆分。 2021H1生长激素收入同比增速接近70%,其中21Q1,生长激素同比增长约90%,21Q2增速接近50%。由于20Q2疫情下学生假期不正常,导致往年暑假用药高峰前臵,基数较高,21Q2在此基础上实现50%的增长,非常可观;且随着公司水针6IU,8IU 规格有望近期获批,年产2000万支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线产能即将释放,生长激素Q3预计将迎来加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生长激素全年有望实现12亿元收入,同比增速约60%。 其他业务相对稳健。根据公司公告,21H1, 公司中成药、化学制剂药等产品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对公司业绩增长贡献相对有限。 余良卿激励落地有望带动加速发展。公司拟转让余良卿药业31.72%股权用于股权激励,事项落地后公司持有余良卿的股权比例由100%变更为67.95%。激励对象为余良卿药业的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其他核心员工在内的120人;余良卿药业2020年收入4.6亿元,归母净利润0.40亿元,扣非规模0.30亿元。本次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认购价格(即本次股权转让价格)定为3.66元/每1元注册资本,相当于按照余良卿2.2亿元估值认购,对应20年5.5X PE 水平。激励考核指标:2021-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相对2020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0%、20%、35%。本次激励有利于公司聚焦主业、激发子公司活力,增强余良卿核心竞争力和内在价值。 公司多个重要事项有望在2021年落地。根据公司公告,除了生长激素新产能及水针规格已临近获批,生长激素粉针增加特发性矮小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公司HER-2单抗、长效生长激素准备报产。我们预计以上重要事项将在21年至22年上半年全面落地,带动公司主业加速发展。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9,11.1亿元,对应增速51.4%,44.8%,40.4%,当前股价对应PE 为48/33/24X,公司主业显著趋势向好,2021年催化较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药研发风险。
三环集团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16 46.69 -- -- 49.20 5.38%
50.55 8.27%
详细
事件: 三环集团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 21H1实现归母净利润9.73亿元~11.4亿元,同比增加 75%~105%;预计 21H1实现归母扣非净利 8.81亿元~10.48亿元,同比增加 76%~110%。受益于 5G 技术广泛普及应用与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被动元器件市场需求旺盛,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公司主要产品电子元件及材料、半导体部件销售大幅增加,驱动业绩高增。 被动元器件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公司 21Q2业绩有望再创新高。 公司预计 21Q2实现归母净利润 4.83~6.5亿元,同比增长 30%~75%, 取中值环比增长 15.74%,有望继 21Q1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受益下游需求回温,被动元件需求持续攀升,同时供给端受海外疫情掣肘,行业景气度延续。台系国巨、华新科 6月营收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国巨展望 Q3终端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产能利用率将维持高位,华新科车用订单大好,对下半年整体景气看法乐观,并将延续扩大高端产品布局;日系村田、太阳诱电等交期延长,行业订单高度可见。 受益行业景气,主业量价齐升贡献业绩弹性。 受益 5G 技术加速普及、汽车电子&智能制造产业不断扩大与国产替代进程不断深化驱动,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公司主业电子元件及材料、半导体部件产销两旺: 1)陶瓷基片:预计下游景气度 2021年下半年仍有望延续,产能有望同步扩充增厚业绩。 2) PKG: IOT 及汽车电子持续提振需求,公司产品打破垄断加速进口替代,远期 SAW 封装基座有望打开新增长空间。 3) MLCC: 当前产能和订单饱满, 0201已有生产, 01005积极在研,月产 200亿只扩产项目进展顺利, 加速产能扩充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红利,中长期成长空间打开。 定增再加码产能扩张,锚定产能高增长,为长期发展奠基。 公司拟投入定增募集资金 75亿元(总计 82亿元)于三项扩产及一项研发基地建设项目: 1)高容量系列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扩产,达产后 MLCC 产能有望翻倍(新增月产 250亿只), 2)智能通信终端用新型陶瓷封装基座扩产,设计产能陶瓷 PKG 年产 240亿只, 3)电子与电力器件用新型氧化铝陶瓷基片扩产, 设计产能陶瓷基片年产 6亿片, 预计扩产项目达产合计新增营收 44亿元/年,大幅增厚公司业绩; 4)深圳三环研发基地建设项目, 着眼于增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 MLCC 制备技术及产品等的研发实力。 持续加大投入,巩固“材料+设备”核心竞争优势。 1)粉体自制造就最低的生产成本, 2)设备自制形成工艺壁垒。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巩固材料生产与设备自制优势,夯实成本护城河、增强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及市场份额有望同步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围绕陶瓷材料核心工艺布局,产品矩阵不断扩大,主业受益 5G、数据中心需求回暖有望恢复增长,同时 MLCC 有望深度受益下游用量提升与国产化大趋势。长期发展来看,三环集团有希望复刻全球陶瓷材料龙头日本京瓷的成长路径。我们预计公司 2021E/2022E/2023E 实现营业收入 61.74/86.34/112.36亿元,同比增长 54.6%/39.8%/30.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23.34/31.85/42.22亿元,同比增长 62.2%/36.5%/32.5%,目前对应 PE 为 34.2x/25.1x/18.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充不及预期。
英飞特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16 28.36 -- -- 40.19 41.71%
40.19 41.71%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中报业绩预告,持续受益行业景气及新兴应用市场需求爆发,当前订单充足。 公司 2021H1实现归母净利润 7528.6~8321.1万元,同比增长 90%~110%, 2021Q2归母净利润 3817.8~4610.3万元,同比增长 64%~98%, 预计非经常性损益约 416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 受益上半年 LED 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把握机遇大力拓展国内外及新兴应用市场拓展,订单及出货量双增。此外,公司加强精益管理,进一步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全球及北美工业大麻合法化持续推进,植物照明需求爆发。 2018年底工业大麻种植在美国联邦层面合法化。 2019年美国工业大麻合法种植面积激增至 45.3万英亩,同比增长 479%。 2020年底联合国正式承认大麻医疗价值,进一步加速全球医用大麻合法化进程。2020年美国合法大麻市场空间近 180亿美金(全球第一大市场),同比增速至少达到 50%,预计未来 10年 CAGR能维持在约 20%,到 2030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美金。 随着 LED 光效提升,成本下降, LED 在植物照明领域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根据我们测算,2021年全球植物照明驱动电源市场需求 10亿美金,2026年达到 32亿美金,CAGR 25.7%。 英飞特作为 LED 驱动电源龙头,率先受益市场需求爆发,植物照明业务有望快速放量。 LED 驱动电源龙头,前瞻性布局植物照明 LED 驱动电源。 公司在植物照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1)前瞻性布局植物照明领域, 2013年即有相关产品出货; 2)植物照明所需中、大功率产品领域优势突出; 3) 全球化布局,海外市场业务占比近 50%, 公司产能弹性较大, 当前桐庐生产基地产能可超 100万台/月,此外在印度、墨西哥分别设立海外工厂,降低关税影响,为海外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4)产品品类全, 全球范围内获得认证数量多,产品可靠性强、品牌认可度高,具备客制化能力,客户粘性大; 5)联手植物照明解决方案提供商 Agrify(2021年 7月 6日 Agrify 与美国最大跨州大麻供应商之一 Curaleaf 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未来 3年共同研发适合大麻生长的环境条件, Agrify 为研发提供所需硬件(VFU)及软件平台,研发数据二者共享,协议可再延长 3年)、四维生态,延伸产业链,打造一站式服务。 切入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领域,打开新的增长点。 公司依托在驱动电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切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换、储产品,目前已推出车载 OBC、DCDC 转换器、换电站充电机、动力电池均衡器等系列产品,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将在2021-2023年实现收入 14.73/21.43/27.74亿元,归母净利润 2.23/3.53/4.75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亿联网络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7-16 92.00 -- -- 97.71 6.21%
97.71 6.2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21年上半年预计实现预计实现营收 15.6-16.8亿元,同比增长 30%-40%;归母净利润 7.7-8.3亿元,同比增长 20%-28%。二季度单季度收入达到 8.2-9.4亿元,实现净利润 4-4.6亿元,同比增长 43%-64%。上半年公司市场需求持续恢复,业务开拓策略有效,面对汇率波动、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宏观因素带来的挑战,公司积极应对采取措施,确保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出口持续回暖,支撑业绩增长。 去年受海外疫情影响,话机产品销售和交付受到一定阻碍。今年以来海外复工复产良好,公司话机业务海外销售及交付有望持续复苏。云办公进程深化对 VCS 及云办公硬件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凭借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丰富的产品线将持续受益,依靠国内制造业红利及在 SIP 话机建立的产品和渠道优势,公司 VCS 业务及云办公产品线在海外市场竞争力十足。 汇率影响渐微,话语权强产品有议价空间。今年上半年受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汇率趋于稳定向下空间不大,且美元指数有走强趋势,预计后续汇率对公司业绩影响将逐渐消退。上游原材料涨价同样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考虑到公司在产业内拥有较高话语权,公司有能力将成本向下游传导,预计对公司业绩影响也将持续削弱。 重视长期价值,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 公司设立合伙人激励计划,以高目标充分调动高层积极性,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长远发展及价值,以实现长期价值共赢。公司还拟出资 1.25亿元与其他第三方共同设立亿联凯泰数科产业投资基金, 助力公司延伸行业触角,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为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品类持续扩张,坚定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过去数十年深耕统一通信,目前已建立云端一体的产品矩阵,在 SIP 话机业务增长趋于稳定情况下,公司VCS 及云办公终端将成公司成长主要驱动。 UC 硬件产品消费属性强且市场格局较为分散,目前亿联、罗技、 Jabra 等头部厂商凭借各自品牌及渠道优势抢到先机,该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卡位精准,凭借出色的产品和渠道,抢占 UC 硬件市场先机,有望支撑公司未来持续的成长。 投资建议: 公司经营踏实稳健,随着各方面持续好转,公司下半年增长有望提速,我们坚定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7.1、 21.9、 26.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38.1、 29.8、 24.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贸易摩擦加剧波及公司主营业务;疫情影响反复影响公司销售及交付;上游供应链紧张影响交付;汇率波动剧烈影响公司业务。
深圳瑞捷 综合类 2021-07-16 75.00 -- -- 86.50 15.33%
86.50 15.33%
详细
国内第三方工程评估开拓者,成长性优异。公司是国内第三方工程评估的开拓企业,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推动国内标准建设。2010年成立以来,公司已完成从单一工程施工评估向设计、招采、施工、交付、运维等环节延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并成功开拓政府客户,拓宽业务渠道。近年来公司财务表现突出,2017-2020年营收/业绩复合增速分别为49%/34%,成长性优异,且毛利率、归母净利率、ROE 均显著高于同行,负债率明显低于同行,现金流表现优异,盈利质量较高。 第三方工程评估市场方兴未艾,空间广阔。我国建筑业实行工程监理制度以把控建设质量,但监理行业当前面临实际功能缺失、服务效率低、利润率低、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随着工程建设规模加大、在建项目增多,工程监理制度逐渐难以满足房企和公众对于工程品质及施工安全的要求。龙头房企与建设主管部门为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监管效率、弥补自身检测人员和技术的不足,开始加大采购第三方工程评估服务。我们测算我国建筑相关第三方工程评估每年潜在市场规模达230亿元。从竞争格局上看,市场参与主体较少,外资在华子公司主要聚焦在大型公建市场,住宅市场竞争较少,行业蓝海亟待挖掘,龙头企业成长空间广阔。 品牌优势突出、客户资源丰富、信息化持续赋能。经过多年迭代深化,公司已建立严谨的评估体系、廉洁风控制度以保障客观公正,从而积累了优良的市场口碑,品牌优势突出。公司在客户资源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居住建筑领域,公司与300多家国内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建立了良好业务合作关系,前10/100强房企中公司合作客户9/73家,覆盖行业主要市场份额;在公共事业领域,公司已服务80多家公共建筑领域单位客户,公建领域影响力持续提升。当前公司已积累丰富产品体系和项目经验,并开发出“瑞捷建筑工程评估APP”和“瑞捷数据库”,通过系统模块化操作可提升人效、简化管理,加快扩张;通过数据库分析挖掘价值、提供深度咨询,满足业主高阶需求。 全国扩张、平台化、品类开拓推动持续成长。1)全国扩张方面,通过与龙头房企合作,公司第三方工程评估业务已覆盖全国500多个城市,全国网点初具规模,依托网点资源和IPO 资金,公司未来有望将业务进一步延伸至经济重省,强化领先优势。2)平台化方面,公司正持续建设包括瑞捷知识库、智慧线上评估系统、管理咨询工具在内的多个信息化平台,未来公司相关服务有望逐步转变为以智能系统为核心、人工为辅助的准标准化产品,业务质量更可控,人均产值有望大幅提升。3)品类开拓方面,公司有望借助第三方建筑评估领域的领先优势,将品牌效应辐射至基建、制造业等评估业务领域,实现多元评估业务布局,打造新业务增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3/3.2亿元,同比增长40%/38%/36%,EPS 分别为2.51/3.47/4.73元,2020-2023年CAGR 为38%,当前股价对应PE 为27/20/15倍。从A 股可比检测类公司2020/2021年PE 55/41倍,以及海外对标公司NV5最新PE(TTM)65倍(中位数30倍)来看,公司当前估值处较低水平,具备较强投资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固投增速放缓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南山铝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7-16 4.42 -- -- 5.64 27.60%
6.13 38.69%
详细
事件: 2021年 7月 13日,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H1实现归母净利润 14.2-15.5亿元,同比增幅达 66.9%-82.6%,扣非归母净利润 13.6-15亿元,同比增幅 75.0%-92.2%;单季度看, 2021Q2归母净利润为 8.8-10.1亿元, 环增 64.2%-89.2%, 同增 65.7%-92.1%。 铝价上涨带动公司产业链利润空间,汽车板产销规模提升兑现。 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长核心来自两大因素: 1)二季度国内电解铝均价较一季度提升 2339元/吨,以公司自有 81.6万吨电解铝产能测算,二季度电解铝价格上涨有望为公司带来约 3.5亿元净利润提升; 2) 公司二季度汽车板产品产能释放进度超预期,二期十万吨汽车板产能落地为公司产销规模提供爬坡空间,假设二季度公司汽车板产销环比增加 1.5万吨产销量,则有望增厚公司净利约0.6亿元。 电解铝纵向一体化、汽车&航空铝板精深加工奠定公司长期成长基调。 ①“碳中和”长期路径下,电解铝行业盈利中枢抬升面临确定性机遇;公司布局电解铝纵向一体化,从电源端、氧化铝、预焙阳极到电解铝生产一体化自给,不仅具备更强的抵御周期波动风险,更能收获广阔利润空间及强劲现金流,支撑高端产品研发;②向前看,公司上游资源端布局印尼宾坦氧化铝开发项目, 在保障海外质优价廉资源供给同时,为海外潜在铝业务构筑发展平台,为更长期战略发展作储备;③下游聚焦汽车板、航空铝板领域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在持续得到海内外客户认可的条件下,公司高端产品即将从研发转入放量阶段。 我们认为,电解铝中期高价为公司带来高盈利基础,印尼氧化铝项目再添盈利增长极,高端铝材步入产品放量收获期,为公司盈利中枢带来长期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68、 37.88、44.80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5.9、 12.8、 10.8倍。 我们认为,公司高端化转型即将完成,持续加码研发将使公司长期保持行业领跑姿势,利润增长模式将开启新篇章。与传统电解铝公司相比,公司终端产品所处赛道更具竞争力与市场壁垒,客户具有长期粘性且未来市场增量空间广阔,从业绩成长空间角度上, 我们看好公司业绩长期增长潜力,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航天板材终端消费不及预期风险; 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不及预期风险, 海外业务开拓风险。
中国化学 建筑和工程 2021-07-16 8.75 -- -- 10.45 19.43%
15.42 76.23%
详细
6月新签订单及收入增长强劲。 公司公告 1-6月累计新签订单 1319亿元,同比增长 44.9%,较 1-5月大幅加速 32.3个 pct,其中 6月单月新签订单441亿元,同比增长 239%。 6月订单增速较快,主要因: 1)公司把握经济复苏、油价上涨、化工行业盈利向好的有利形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2)去年 6月单月订单下滑 59%,相对基数较低。分地域看,1-6月境内新签订单 12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63.3%,较 1-5月加速 32个 pct,是驱动订单增长的主要力量;境外新签订单 86亿元,同比下滑44.5%,较 1-5月下滑幅度收窄 20个 pct,显示海外需求开始修复,预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后续海外业务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公司 1-6月实现营业收入 5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51.9%(较 19年两年复合增速 23.3%); 6月单月增长 49.2%,较 5月单月加速 12.7个 pct,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突破“卡脖子”己二腈技术,项目投产后有望贡献显著利润弹性。 根据公告,公司拟投资 104亿元建设年产 100万吨尼龙 66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计划建设 20万吨/年己二腈、 20万吨尼龙 66切片、 30万吨丙烯腈联产氢氰酸等装置,根据建设规划预计 2022年投产试运行。项目使用公司自有技术,建设完成后将突破国外己二腈技术壁垒,形成国内完整的尼龙 66切片产业链,打破国外垄断。根据公告项目可行性测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可达16.82%,回报良好,如果顺利投产且达到预期目标,可对明年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多个新材料项目建设/储备,“技术+实业”转型潜力大。 公司在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研发投入大,技术储备丰厚,技术向实业转化潜力巨大。 2015年投资福建天辰隆耀己内酰胺项目,十三五期间实现利润总额 18亿元,奠定了实业成功的第一块基石。目前除“己二腈”外,多个新材料项目在投资建设,据公告子公司华陆公司拟投资 40亿元在重庆建设一期年产 5万吨的硅基气凝胶项目,子公司东华科技拟在新疆投资建设 10万吨/年 PBAT 项目。 此外还有众多技术储备进行小试/中试,据年报公告 POE、尼龙 12、炭黑循环利用、环保催化剂等一批小试项目取得预期成果;城市垃圾气化、 PBS 关键单体丁二酸、固废高温气化、 MCH 储氢运氢等中试项目稳步推进,预计待技术成熟可择机进行产业化。这些项目正式投产后有望给公司带来较好回报,推动公司加速向化工新材料实业转型。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52/60亿元,同比增长 22%/16%/15%, EPS 分别为 0.90/1.05/1.2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0/8/7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疫情反复风险,海外项目执行风险、实业项目投产业绩不达预期。
新城控股 房地产业 2021-07-16 37.89 -- -- 38.76 2.30%
39.06 3.09%
详细
事件: 7月 9日,公司发布 2021年 6月经营简报。 1-6月销售额 1176.6亿元同比增长 20.7%, 已完成今年销售目标 2600亿的 45.3%。 6月公司实现销售金额 230.3亿元,同比下降 11.7%(超2020年月均水平 209.1亿元 10.1%) ,环比减少 4.9%;累计方面: 公司 1-6月累计实现销售额 1176.6亿元,同比增长 20.7%, 较 2019年数据下降 3.9%, 已完成今年销售目标 2600亿的 45.3%;累计实现销售面积 1087.0万方,同比增长 23.9%;销售均价 10825元/平,较 2020年水平10685元/平持平。此外公司 1-6月竣工面积 1504.1万方,同比增长 228.3%,保障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高增。 二季度同店租金收入同增 8.5%, 1-6月租金收入 39.4亿元已完成全年目标 85亿元的 46.3%。 2021年二季度公司商业运营总收入(即含税租金收入)为 20.18亿元,同增 54.2%,环比增长 5.1%。 与 2020年二季度相比,可比的 62座吾悦广场中有 50座租金收入同比增长, 12座同比下降, 可比商场同店租金收入 13.2亿元同比增长 8.5%。 上半年累计含税租金收入39.38亿元同比增长 72.9%,已完成全年目标 85亿元的 46.3%。 公司上半年新开 5座吾悦广场。目前持有的已开业吾悦广场(包括管理输出类型)共计 105座,今年预计新开 30座吾悦广场1-6月权益拿地金额 403.8亿;金额口径投销比 39.2%,拿地较为积极。 公司 6月拿地金额 42.2亿元,同比下降 78.1%; 楼面价 3696元/平。 累计方面:公司 1-6月实现累计新增项目建面 1105.2万方,权益比 91.1%; 累计拿地金额 461.2亿元,同比减少 4.1%;累计权益拿地金额 403.8亿元,同比减少 10.2%;金额口径的投销比为 39.2%; 平均楼面价 4173元/平,较去年水平 3031元/平提升 37.7%,主要原因为拿地城市能级提升。 1-6月集中供地城市拿地金额占比 39.7%, 深耕长三角二三线城市。 1-6月新增项目共计 51个,其中 15个项目位于集中供地城市,拿地金额共计183.1亿元占比达 39.7%。 二三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分别为 41.1%和58.9%。分城市群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城市群(拿地金额占比 39.5%,下同)、京津冀城市群(16.9%)、海峡西岸城市群(10.8%)、长江中游城市群(10.7%)。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预 测 公司 2021/2022/2023年 的 公 司 总 收 入 分别 为1744.33/1968.45/2182.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9.74/202.71/217.66亿元,增速分别为 17.8%/12.8%/7.4%, EPS 为 7.95/8.97/9.63元/股,对应的 PE 为 4.9/4.4/4.1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超预期;房地产政策收紧超预期;低线城市租金增长不及预期;实际控制人声誉风险。
倍轻松 2021-07-16 159.20 -- -- 175.88 9.93%
175.00 9.92%
详细
倍轻松:智能便携按摩器细分赛道领导品牌。公司于2000年成立,是国内智能便携按摩器行业的领跑者,在小型按摩器市场份额约13%-15%。公司自主品牌定位中高端,销售模式以直营、线上为主,线下门店聚焦枢纽和商场,与目标客群商旅人士高度契合。公司产品融合“现代科技+中医理论”,现已形成眼、颈、头部、头皮为主的四大类产品体系。2020年公司业绩端仍实现29.6%增速,预计21H1实现收入5.0~5.3亿元,同增52%~61%;归母净利0.34~0.40亿元,同增187%~237%。 便携按摩器具行业:空间广阔,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智能按摩器具体积小便携、使用场景多元化,预计行业CAGR高于以按摩椅为代表的按摩器具行业(CAGR=9.82%)。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约75亿元,按摩器具渗透率仅1.5%,较日韩等发达国家仍有10倍空间。随着亚健康人群年轻化、大众保健意识提升、按摩类产品的不断丰富,有望推动按摩器具行业渗透率提升。竞争格局方面,行业内按摩器具类公司超3000家,随着行业标准出台,市场份额有望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作为行业内较为领先的企业,坐享赛道渗透率提升+公司快速成长的双重红利。 公司竞争力:产品渠道共筑品牌驱动。产品端:公司产品均为物理机械式仿人手按摩,相较于电子脉冲技术(eg.SKG品牌)可以结合穴位进行深度肌肉放松,产品力较强。渠道端:公司线下门店主打产品体验,主要聚焦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机场、高铁站和中高端商场,与目标客群契合度高,精准营销及线上引流的效果显著。品牌端:小型按摩电器具备价格歧视的产品基础。公司通过产品研发、渠道选址和营销投放已具备一定的品牌先发优势。目前在小型按摩器领域,倍轻松与SKG交替第一,且倍轻松近年来销售情况和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未来发展:发力品牌建设,产品矩阵扩张。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248家线下门店增设。目前线下直营门店已实现全面盈利,门店具备拓展基础。未来,公司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1)盈利能力较高的线上渠道、礼品经销等渠道的占比提升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2)通过新品研发叠加产品迭代触达更广泛的圈层群体,扩大公司客群。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1.18/1.72/2.52亿元,同增66.4%/46.2%/46.5%,给予2022年60倍PE倍目标价,对应目标市值70.8亿元,对应股价114.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拓展不及预期、门店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万科A 房地产业 2021-07-16 21.95 -- -- 24.05 3.62%
22.85 4.10%
详细
事件: 7月 6日,公司发布 2021年 6月份销售及新增项目简报。 销售额稳居前三,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 11%。 6月公司实现销售面积 396万方(同比-21%,下同),销售金额 676.3亿元(-7.8%),销售均价 17078.3元/平(+16.7%) 。 1-6月公司实现销售面积 2191.6万平方米(+5.5%); 实现销售金额 3544.3亿元(+10.6%), 根据克而瑞排行榜,公司全口径销售额位于行业第三位; 实现销售均价 16172.2元/平方米(+4.8%)。 上半年拿地金额居首, 6月两集中积极参拍。 公司 6月新增土储计容建面329.6万方(+67.5%),全口径金额 299.9亿元(+88.4%); 1-6月累计新增计容建面 1647.2万方(+101.2%),全口径金额 1188.2亿元(+156.6%) ,达到去年全年拿地金额的 56.3%,根据中指排行榜,上半年公司拿地金额行业第一。 投资强度来看, 6月金额口径投销比 44.3%(+22.7pct),面积口径 83.2%(+44pct); 1-6月金额口径 33.5%(+19.1pct),面积口径 75.2%(+35.7pct)。 上半年拿地权益比例显著提升, 6月新增土储金额口径权益比为 84.3%,面积口径为 85%, 1-6月金额口径为 83%(+20pct),面积口径为 77%(+17pct)。 公司 6月在长春、长沙、郑州、南京、宁波、苏州、成都、重庆八个集中供地城市中共获 19个项目,建面占比 69.2%,地价占比 68.7%。 回顾上半年, 公司在 3、 4月拿地倾向于非 22城,且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居多,在 5、 6月拿地更倾向于 22城, 上半年总共在 14个集中供地城市获取了项目,金额约占总拿地金额的 30%。 公司加大在二线城市布局力度,结构性差异带来拿地均价提升。 1-6月公司新增土储计容建面在二线和三线城市占比分别为 66.4%和 33.7%,较 2020年分别增长了 14.8pct 和降低了 11.3pct。公司今年截至目前尚未在一线城市获取土地资源,但是在二线城市的拿地力度明显加大,同时减少了在三线城市的布局,带来公司拿地均价上升, 1-6月为 7213.3(+27.6%),占当期销售比重为 44.6%(+8pct)。 分城市群来看,公司新获土储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建面占比 20.5%,同时加大了在粤港澳(8.8%)、 哈长(8.3%)、兰西(8.3%)等城市群的布局。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1/22/23年收入增速为 14.8%/12.5%/10.7%,归母净利润为 428.64/460.32/513.86亿元,增速分别为3.2%/7.4%/11.6%。 2021年动态 PE 为 6.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结算进度低于预期,毛利率不及预期,多元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中环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16 42.20 -- -- 52.41 24.19%
56.24 33.27%
详细
事件:中环股份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大超预期。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收入170~180亿元,同比增长96.66%~108.2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15.5亿元,同比增长160.06%~187.93%。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博弈加剧,在硅料价格加速上行的背景下,公司整体盈利持续维持高速增长,大超市场预期。 硅片端积极降本,单位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近2%,产能加速提升,报告期末产能达到70GW。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积极推进技术进步降本,上半年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近2%,硅片A品率大幅提升,较大程度改善单位产品毛利率。中环于2019年正式推出210大尺寸硅片,增大硅片尺寸后,一方面可以带来各生产环节非硅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组件功率,带来BOS成本的下降,最终实现光伏度电成本的降低。进入2021年以来,针对210高功率组件的产业链配套逐步完善,各家组件企业也将产品研发重心转移到210组件,使得210组件下游关注度快速提升,根据PVinfoLink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5月,210产品市占率已达17%,且处于稳定增长态势,210硅片维持供不应求状态。在产能方面,截止报告期末,公司产能规模达到70GW,较2020年底提升55%,新产能持续投放提升公司竞争力。 半导体顺利推进,产销规模同比提升63%。中环一直是国产半导体大硅片领军企业之一。公司在O-S-D等传统优势产品领域长期布局,2020年以来抓住了Power、IGBT由8英寸向12英寸转型机会,实现重点项目突破并量产,已成为该领域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供应商。公司12寸大硅片在客户端验证顺利。从上半年来看,公司半导体产销规模同比提升63%,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位于天津市、江苏宜兴市的新增投资项目顺利开展,为半导体业务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员工激励计划落地,公司管理活力被激发,发展进入快车道。6月20日,中环股份回购+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落地。过去市场一直诟病中环国企管理活力和管理机制,自从去年TCL入主之后,公司内部管理进行积极改革,激发管理层活力。随着本次员工激励落地,公司管理层活力有望得到激发,公司和员工利益进行绑定,有望助力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64/35.92/55.06亿元,对应估值43.3/34.5/22.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硅片价格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0/3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