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1/3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杭可科技 2021-07-26 108.02 -- -- 136.36 26.24%
136.36 26.24%
详细
乘新能源汽车行业东风,专注锂电后段工艺设备。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各类可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电池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2015-2020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达42.1%和45.5%。其中,核心产品充放电设备2020年实现营收11.05亿元,占比74.0%,其毛利率水平近三年保持在50%左右。公司客户以LG、三星等海外电池厂商为主,从规划及投入来看,未来两年扩产确定性强。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技术领先龙头强者恒强。纵观国内整个化成分容设备市场,已经形成以传统品牌为主流、多家技术领先的后来者并存的局面。市场口碑较好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杭可科技、泰坦新动力、瑞能股份、星云股份等10多家企业,2018年CR10可达60%。据我们测算,杭可科技2018年市占率约为18%。预计伴随着下游厂商集中度的持续提升,设备厂商也面临业务分化的趋势,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更有可能在竞争当中胜出。 发展路径清晰,把握软包动力电池大趋势。2018年在公司充放电设备中,用于软包类型电池的充放电设备占比最大,达63%,软包电池中用于动力电池的充放电设备占比逐年提升,由2016年的7%提高到2018年的33%。我们认为,随着部分核心原材料的国产化以及叠片设备性能的持续提升,拥有能量密度优势且更受国际厂商青睐的软包电池渗透率的提升势在必行。未来,锂电池后处理设备将向着能量回馈式、高精度、高效率以及全自动生产线方向发展,公司则有望在行业里获取先机。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考虑到下游电动车行业未来仍将保持高景气度,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意愿较强,公司未来订单有望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2、10.53、14.13亿元,EPS分别为1.32、2.61、3.51元/股,根据公司7月23日收盘价108.0元/股计算,对应当前股价估值为81.80、41.30、30.77倍。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
稳健医疗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26 97.30 -- -- 99.18 1.93%
99.18 1.93%
详细
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告,高基数+环境因素致使业绩下滑。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告: 1)公司预计 2021H1收入 40.29~40.87亿元,较 2020H1下滑 2.2%~3.6%,较2019H1上升 91.4%~94.1%。 2)预计 H1业绩 7.39~7.76亿元,较 2020H1下滑24.8%~28.4%,较 2019H1增长 221.4%~237.5%。 我们判断公司业绩下降主要系去年医疗业务基数较高、航运等环境因素变化所致。 医疗业务收入下滑,业绩或承受压力。 公告预计 2021H1医疗业务收入较 2020H1下降 15%~17%,较 2019H1增长 2.5倍左右,同比下降主要系: 1) 疫情红利渐弱, 我们测算产品价格下滑,或影响盈利水平: 2020年上半年疫情蔓延,公司疾控产品单价提升、 销售量大幅增长。 今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防疫产品供应链逐渐完备, 我们测算公司销售产品销售量、价均有所回缩。 2) 航运紧张影响收入确认及利润。 据公司公告, 上半年全球航运紧张推动运费增加, 致使公司出口订单交付推迟、 利润受到影响。 3) 未来境内自有品牌业务或将发力。 公司产品端创新手术包、家庭护理等产品, 疫情下把握渠道机遇,截至 2020年末进驻近 9w 家药店、 3000+家医院,我们判断未来自有品牌非防疫产品有望借助新增渠道快速增长。 消费品业务增长 20%+,增长有望持续。 公告预计 2021H1消费品业务收入较2020H1增长 20%~22%,较 2019H1增长 33%~35%,主要系国内消费环境转好,公司全渠道协同布局拉动业务,线上私域流量助力增长,线下量价有望齐升: 1)店数方面,我们认为全棉时代仍有开店空间,预计未来拓店将以中型店铺为主,同时依靠加盟下沉; 2) 我们判断店效在去年低基数水平下有望增长,随着公司深耕品类、增加连带,如奈丝公主系列推出抑菌/纱布卫生巾、棉柔巾领域延展出泡泡洗脸巾/浴巾等产品,我们判断在未来运营恢复、品牌力走高的过程中,店效有望稳健提升并有效向电商导流。 营运可能短期承压,后续有望去化。 1) 上文我们说到全球航运运力紧张,影响公司产品收入确认时间,我们判断中期末库存表现可能存在压力, 后续随着商品陆续发出、销售情况改善,库存有望去化。 2) 展望全年, 综合上述因素影响, 公司今年业务规模在去年高基数下同比预计回缩, 但中长期来看,随着全棉时代渠道扩张、产品推新,稳健自有品牌业务迅速发展, 业务表现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中长期公司医疗、消费协同发展的潜力: 医用业务覆盖范围延展、境内自主品牌蓄势待发;全棉时代品类创新、打造健康生活方式。 短期公司业务受到部分行业及环境因素变化影响,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 14.9/20.0/26.3亿元, 当前股价 97.56元,对应 2021年 PE 为28倍,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超预期不利消费品终端销售;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品类扩张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外汇波动风险。
康龙化成 医药生物 2021-07-22 203.01 -- -- 244.60 20.49%
244.60 20.49%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半年报业绩预告:预计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至33.3亿元(同比增长42%-52%);归母净利润4.98亿元至5.94亿元(同比增长4%-24%);归母扣非后净利润5.29亿元至6.01亿元(同比增长46%-66%);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5.83亿元至6.69亿元(同比增长35%-55%)。 收入增长强劲,新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可期:1)按预告中值计算,预计Q2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0%,延续Q1同比高增长趋势,基于去年同期Q1疫情影响低基数(同比增长25.7%)以及Q2快速恢复(同比增长41.3%),我们认为2021Q2收入高增长持续验证了公司主营的强劲动力,此外预计Absorption Systems与联斯达并表后提供部分增量。2)归母净利润增速不及扣非端,主要受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影响(参股公司Zentalis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近1亿元,以及发行美元可转债衍生金融工具部分公允价值变动亏损0.7亿元-1.2亿元)。3)对比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增速与收入增速,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阶段性放缓,我们认为主要受到新并表ABL公司仍处于建设投入期与临床CRO加大投入的影响;对比行业成熟水平,公司CMC、临床CRO服务、细胞基因治疗相关服务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长期来看盈利能力提升有望持续。 持续拓宽服务边界,一体化国际化平台可期:公司主营业务精耕细作保持强劲增长的同时,持续加速大分子生物药以及细胞基因治疗等新业务领域拓展,一体化、国际化服务平台建设得到不断完善,看好公司朝向具有多疗法的药物研发服务全球领军企业快速迈进。1)主营精耕细作:积极推进CMC产能建设(北京宁波实验室产能与天津三期CMC产能于2021Q1开始使用,绍兴大规模CMC产能预计2021年下半年投产200立方米,2022年投产另外400立方米),同时持续加强人才扩充。2)拓宽服务边界:加快大分子药物发现研究服务能力建设与大分子CDMO平台建设(宁波大分子产能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投产);完成对艾伯维旗下英国公司ABL与Absorption Systems的收购,快速拓展布局细胞基因治疗相关服务领域。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18.8亿元、25.0亿元,同比增长23.3%、30.1%、33.1%;对应PE分别为110倍、84倍、63倍,坚定看好公司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投入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九洲药业 医药生物 2021-07-21 47.51 -- -- 50.95 7.24%
58.40 22.92%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5亿元-2.85亿元,同比增长105%-120%;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36亿元-2.54亿元,同比增长95%-110%。 按照业绩预告推算,预计公司2021年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1-1.91亿元,同比增长76%-97%;Q2单季度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39-1.57亿元,同比增长54%-74%。 点评:业绩超预期高速增长,公司发展势头强劲。 1.业绩超预期高速增长:按照预告中值估算,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112.5%;实现扣非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102.5%。公司在2021H1实现业绩超预期高速增长,并且已经连续5个季度实现业绩高增长,证明了自身强劲的发展势头。 2.业绩高增长主要来自于CDMO业务,瑞科工厂已实现盈利: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的高增长主要来自于CDMO业务的高速发展拉动。参考2020年报披露数据以及2021半年度业绩预告情况,我们认为,大概率2021上半年CDMO业务收入占比总收入已经达到一半以上,未来CDMO业务占比将会迅速增大。瑞科工厂自去年6月复产以来,已于去年Q4实现盈利,预计今年上半年也为公司带来一定业绩贡献。 .与泰格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创新药产业发展联盟和产业赋能生态圈:7月15日,公司与泰格医药达成战略合作,推动“CRO+CDMO”的协同发展和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共建产业发展生态圈,推动产业链资源和国际化拓展合作、人才资源共享,有助于公司加速拓展客户、开拓新订单,助力公司长期快速发展。 4.公司投资逻辑再梳理:公司这两年都是业绩爆发式增长,在CXO赛道整体景气度较高的情况下,二线标的业绩大爆发带来的股价弹性可能更大。公司现在估值仅60几倍(21年业绩保守预计6亿以上,有很大超预期可能),是非常有性价比且极具吸引力的CDMO标的,未来业绩+估值均有很大提升空间。此外,公司管线及客户结构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期,发展势头强劲。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8亿元、8.15亿元、10.6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62.4%,31.9%,30.2%,对应PE分别为60X、46X、35X。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诺华的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新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志邦家居 家用电器行业 2021-07-21 29.49 -- -- 29.64 0.51%
29.64 0.51%
详细
从二线向头部挺进,大家居战略稳步推进。 志邦家居创立于 1998年,总部位于安徽, 中国厨柜行业的先行者, 2015年切入衣柜, 2017年在 A 股上市并推出全屋品牌 IK, 2018年进军木门,目前在“大定制”战略指引下多品类、多品牌、全渠道融合发展。 2015-2020年志邦收入从 11.88亿元提升至 38.40亿元, CAGR 为 26.44%;归母净利润从 1.32亿元提升至3.95亿元, CAGR 为 24.47%。 2021Q1公司实现收入 6.83亿元,同比增长109.1%;归母净利润 0.51亿元,同比增长 213.2%。 市场规模广阔,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 短期家居公司受益地产竣工回暖支撑, 中长期住宅翻修需求将占据主导,同时精装房渗透率稳步提升有望推动工程渠道发展。 我们预计 2023/2030/2050年整体定制赛道规模分别为2530/3142/4301亿元, 目前国内橱柜 CR7为 12%,衣柜 CR6为 20%,对比美国 2019年橱柜 CR330%,我国定制家居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 我们认为短期疫情考验促进行业出清,未来地产红利消退、行业竞争加剧,对企业管理能力要求提高,头部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 品类视角:品类扩张,协同效应显现。 目前志邦品类扩张逻辑顺畅,橱柜零售相对稳定,衣柜、木门零售快速开店扩张,同时依托大宗渠道, 协同效应有望显现。 从盈利能力来看,志邦成本管理能力较强, 且主要布局下线城市,渠道控制能力强; 目前橱柜毛利率行业第一,衣柜和木门毛利率有望凭借规模优势快速提升。 渠道视角:零售&大宗双轮驱动。 1) 零售: 2018-2020年经销门店收入从14.8亿元提升至 22.3亿元, CAGR 为 15%。主要系 1)加强品牌塑造,品宣投放业内领先; 2)多品类融合发展; 3)渠道下沉,五/六级城市收入占比过半。从门店数量来看,志邦从 2017年的 1759家提升至 2021Q1的3309家,其中橱柜数量 1597家,衣柜数量 1408家,逐步朝着“大定制”方向迈进。 2) 大宗: 2020年大宗业务创收 11.75亿元, 同比增长84%, 我们认为志邦产品、供应稳定,伴随精装红利释放,预计志邦家居大宗收入具备稳定性与持续性。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1-2023年 营 业 收 入 为49.74/64.03/77.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9.5%/28.7%/20.5%,归母净利润为 5.2/7.1/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2.0%/35.9%/27.6%, 对应 PE 分别为 23.1X/19.3X/16.3X。 志邦家居多品类&多渠道搭建顺畅,大家居战略稳步推进,零售橱柜经营稳健、衣柜加速扩张,大宗高增持续,未来增长动能充足,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地产竣工不及预期, 门店拓展不及预期
君实生物 2021-07-21 63.44 -- -- 65.06 2.55%
65.95 3.96%
详细
君实生物与嘉晨西海成立合资企业拟扩展基于mRNA技术平台的相关疾病技术平台的相关疾病研究。2021年7月19日,公司宣布与嘉晨西海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开发和商业化基于mRNA技术平台和其他技术平台进行的肿瘤、传染病、罕见病等疾病领域的新药项目。 公司将以现金形式向合资公司注资不超过7.99亿元人民币,首期出资2亿元人民币,其中5千万元人民币用于认购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0%。嘉晨西海将以mRNA技术平台涉及的知识产权对合资公司投资,该平台在资产评估价值中的5千万元人民币用于认购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0%。 1.mRNA药物开发具较高专业壁垒,嘉晨西海自复制mRNA平台构筑技术平台构筑技术护城河。护城河。嘉晨西海特有的mRNA构建和成熟的通用化工艺平台,同时适合于自复制mRNA和传统非复制型mRNA产品的开发,便于根据疾病领域来选择更佳的mRNA形式。在递送载体方面,嘉晨西海开发了适用于不同给药方式的数个纳米脂质体颗粒(LNP),在非LNP的新型递送载体研发领域也拥有相当的技术储备。自复制mRNA平台基于甲病毒属的正义单链RNA基因组设计,保留其复制及高表达机制,以外源基因序列替代编码病毒衣壳蛋白基因。自复制mRNA可实现更有效的固有免疫激活,使用剂量极低,有利于成本控制和副反应管理;体内表达时间相对常规mRNA更长,降低用药频率,提高顺应性;药物主体及递送载体工艺可向下兼容至常规mRNA,产业开发灵活。不需使用修饰核苷酸和非常规5’帽为平台专业壁垒所在。 嘉晨西海在该领域已实现丰富研发积累,CMC经验居国内前列,旗下新冠病毒(SARS-CoV-2)自复制型mRNA疫苗为杭州市萧山区科研支持对象。 2.与嘉晨西海创办合资公司,发挥双方优势,对下一代颠覆性药物进行率先与嘉晨西海创办合资公司,发挥双方优势,对下一代颠覆性药物进行率先布局和探索。布局和探索。近年mRNA药物专利呈现爆发性增长,已全面覆盖了传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病、心脏病、罕见病等领域。国际“mRNA三巨头”Moderna、BioNTech、CureVac持续深耕,与药企巨头合作助推mRNA类药物快速发展;国内亦迅速涌现斯微生物、蓝鹊生物、嘉晨西海、艾博生物、深信生物等聚焦mRNA药物研发的创新企业。mRNA类药物的快速反应能力、通用适应性和快速生产能力使其在诸多疾病中极具应用潜力,是未来创新药物发展朝阳方向。君实与嘉晨西海的合作是优势互补,嘉晨西海拥有丰富的mRNA产业化经验,而君实的研发管线覆盖多个疾病领域,研发推进效率高,双方合作有望通过本土自有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平台开发出更多颠覆性药物,更加高速高效地发挥mRNA通用平台技术的优势。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可达36.69亿元、33.59、45.0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0%、-8.4%、3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4亿元、1.27亿元以及2.0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9、0.14以及0.23元,对应2021年PE为9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降价的风险;中和抗体需求下降的风险
兴森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20 12.05 -- -- 16.09 33.53%
16.50 36.93%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1年7月14日晚公告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资金规模不超过7439万元,核心7位高管占1490万元,仅占总资金20%,剩余80%均分配给公司其余核心骨干员工,彰显公司上下计提对于公司未来业绩的信心。 其中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目标如下: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较2020年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30%/60%/90%;2020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为2.92亿元,对应员工持股要求,2021-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下限为3.8/4.7/5.5亿元;2021~2024年对应股份支付费用分别约为0.27/0.52/0.25/0.09亿元。 IC载板满产,国产替代行业领航者。年初至今公司2万平米/月的IC载板产能利用率及良率均维持高位,主要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度,及公司产品不断在品阶上的提升,配合国产替代大趋势,推动公司产能满载,以及客户的持续性突破。 IC载板大力扩产,打开未来市占率空间。当前全球IC载板行业超过百亿美金,且随着未来晶圆厂及封装厂的不断扩产,IC载板市场规模预计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兴森当前规划30亿人民币投资,一期16亿人民币的投资将会带动产能成倍增长,作为内资厂商首批进入该行业的领航者之一,有望享受到先发优势,扩产投产后快速爬坡占据市场,完成市占率的稳步提升。 经营效率提高,利润率及收入同步提高。公司在过去数个季度均同步致力于内部效益管控,从2021Q1开始兴森已实现各项成本费率下降,带动盈利能力的提振,且有望顺着收入体量不断增长的调格式保持效益的持续优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纵观无论是PCB行业,亦或者是半导体行业,因为5G的推动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游应用之中硅含量的提升带动的不仅仅只是芯片的需求的暴增,同时还带动了封测之中IC载板及半导体测试板的需求;而作为承载半导体的PCB同样面临着需求的增长以及技术难度的提高。兴森科技紧抓5G时代的机遇加速扩产PCB以及半导体产能,因此我们也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将实现营业收入49.41/62.35/74.4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66/6.10/8.18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38.9/29.7/2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华软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1-07-20 6.55 -- -- 11.89 81.53%
18.73 185.95%
详细
收购优质资产,未来奥得赛化学将成为利润主要来源。 2020年 10月 23日,北京奥得赛化学 98.94%的股权过户至华软科技名下,奥得赛化学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奥得赛是我国罕见实验室型有机合成企业。公司是化工行业罕见的拥有较强研发创新能力,采用定制化生研发化工产品, 来逐渐丰富自身产业链的模式。 其核心竞争优势包括: 1)有机合成研发创新能力:包括以更高效的反应路径定制化合成化合物; 2)难以复制的产业链设计: 公司产业链以芳烃类原材料作为起点, 与光气、氯气、氢气反应, 树状展开延伸出众多医药中间体产品,再进而延伸出荧光增白剂、电子化学品。公司大多数产品既可以外售,又可以作为产业链下一环节产品的原材料; 3)优质的客户资源:电子化学品领域,公司客户包括日本东洋纺、韩国科隆、韩国MIWON;医药中间体领域,公司客户包括凯莱英,荧光增白剂领域,公司客户包括 BASF、花王、狮王、纳爱斯。 其中许多客户合作超过十年; 4)成长潜力显著的单品: 公司拥有多种高附加值中间体,包括: OLED 有机发光材料、半导体封装材料、 抑郁症药物、糖尿病药物、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等产品。 基本面拐点信号确认,步入成长快车道。 我们基于三点原因,认为公司目前处于基本面拐点: 1)达成战略合作整合“三气”资源,成本进入下行通道: 公司一方面整合了华软科技光气资源,另一方面整合湖北葛化华祥氯气、氢气资源。光气资源延伸了公司产业链、氢气资源降低了公司的原材料运输成本、氯气资源使得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向上游延伸。 例如氨基氯苯由外购变为自产。这些使得公司原材料成本在未来几年大幅下降; 2)客户资源的优化: 公司客户数目加速增长、与优质客户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后续几年成长可依托于客户的份额提升; 3) 产品结构优化,电子化学品占比快速提升: 过去公司的收入主要位于荧光增白剂, 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客户资源的积累,医药中间体业务、电子化学品业务占比迅速增长。 其中电子化学品包括半导体封装材料、 OLED 有机发光材料、光学膜涂层材料等。 2018年公司电子化学品业务占 4%, 2019年占比已达到 17%。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 我们预计华软科技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57/49.20/61.20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0/3.53/4.89亿元,分别对应 19.9/14.1/10.2倍 PE。 奥得赛是我国罕见实验室型有机合成企业,整合氯气、光气、氢气资源, 一体化优势强化, 业务结构改善,客户资源优化,业绩进入加速成长期。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新客户开拓慢于预期。
片仔癀 医药生物 2021-07-20 433.25 -- -- 491.88 13.53%
491.88 13.5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8.49亿元,同比+18.56%,实现归母净利润11.14亿元,同比+28.85%,扣非归母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29.87%。 2021Q2,公司收入18.52亿元,同比+21.13%,归母净利润5.49亿,同比+38.30%,扣非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同比+40.21%。 业绩增速超预期。公司21年上半年业绩增速超出我们此前的预期,21Q2业绩增速近40%,明显超出市场整体预期。我们判断,公司上半年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是21Q2 公司片仔癀业务及日化化妆品业务收入增长加速,以及净利率水平提升。2021H1公司净利率达28.95%,其中21Q2 达29.64%,相较20H1的24.24%提升明显,主要原因可能为高净利的片仔癀业务占比提升。 片仔癀系列药品增长可能加速。根据公司此前公告,21Q1,片仔癀收入9.2亿元,同比+20.6%,在20Q4清理渠道库存后恢复至正常增速,其中国内收入8.0亿元,同比+32.5%,海外收入1.2亿元,同比-23.7%,对整体增速有所拖累。结合公司中报业绩快报以及我们的模型拆分,我们判断,21Q2片仔癀收入增速可能加速至25%或更高水平。从我们的草根调研以及新华财经的报导,20Q4市场上片仔癀锭剂明显缺货,实际销售价格也从500-560元/锭回归到建议零售价590元/锭,且出现普遍缺货现象,公司官网微信平台及体验馆采取限购和实名制预约购药的措施,部分网络平台零售价超过1000元/锭。公司6月24日通过新华财经表示针对近期市场有人炒作片仔癀锭剂,公司已经报请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并通过稳定供应量、规范终端销售、拓展天猫、京东销售渠道、增加片仔癀胶囊剂型供应维护市场秩序。我们判断,公司21Q2收入加速可能与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在终端明显缺货,渠道库存不足情况下增加发货量有关。 新的大单品正在培育。20Q1-21Q1的5个季度,公司药品收入中“其他”项分别为4.25、18.40、21.61、95.57、40.24百万元,体量逐季增加趋势明显;根据公司2020年7月公告,公司取得黑龙江龙晖药业51%股权,并获得安宫牛黄丸、西黄丸、鹿胎膏、参龟补肾口服液等品种,并对安宫牛黄丸等潜力品种进行的产品升级推向市场。我们判断,公司“其他”药品收入项的增长为公司医药工业收入加速增长的新动力,并有望培育出片仔癀以外的新大单品。 日化化妆品预计实现快速增长。21Q1,日化化妆品业务实现收入2.2亿元,同比-2.7%,我们此前判断可能是季度波动。根据公司公告口径,上半年营业利润增加除了核心产品片仔癀销售增加外主要是片仔癀化妆品子公司销售增加因素,可以判断,21Q2日化化妆品业务已恢复较快增长。 新任董事长上任有望带来新气象。公司4月8日公告董事会选举潘杰先生为新一任董事长,潘杰先生曾在1999年至2014年在片仔癀公司工作,历任片仔癀集团副总经理、片仔癀股份公司总经理;2014年后在片仔癀大股东漳州九龙江集团任董事长,对公司非常熟悉,有望带领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亿元、27.3亿元、34.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8.7%,26.7%,24.9%;EPS分别为3.56元、4.52元、5.64元,对应PE分别为122x、96x、7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片仔癀收入增速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日化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疫情持续影响片仔癀海外销售
中材国际 建筑和工程 2021-07-20 10.44 -- -- 11.92 14.18%
14.58 39.66%
详细
Q2订单强劲反弹,境外经营加快恢复。 公司公告今年 1-6月新签合同额182.6亿元,同比增长 55%(较 19年两年复合增速 9.5%),其中 Q2单季新签合同 11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14%,实现强劲反弹。分产品看, 1-6月 工 程 建 设 / 装 备 制 造 / 环 保 / 生 产 运 营 / 其 他 分 别 新 签 订 单143.5/23.2/5.6/6.2/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7%/11%/-61%/NA(去年同期为 0)/124%。分地域看, 1-6月境内/外分别新签合同 81.4/101.2亿元,同比增长 21%/99%; Q2单季境内/外分别增长 74%/154%。境内外业务均实现较好增长,境外增速更高,主要因去年同期海外疫情造成基数较低,目前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海外经营也在加快修复。 1-6月,公司新签多元化工程合同 38.52亿元,同比增长 327.66%,多元化及属地化经营开拓成效显著。 截止至 6月末,公司在手未完成合同 459.5亿元,同比增长 11.6%,是 2020年收入的 2倍,订单储备较为充裕。 新建与技改齐发力,水泥产线绿色化、智能化业务扎实推进。 公司公告 1-6月新签境内外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合同 128.17亿元,同比增长 38.07%。 其中新建生产线合同 109.52亿元,老线技改合同 18.65亿元,新建及技改项目均为符合绿色化、智能化方向的生产线。公司持续扎实推进水泥产线绿色智能化升级业务,已经形成了全链条的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储备。截至 2020年全国共有 1685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很多运营了十余年,其中中国建材集团拥有的水泥产线 379条,产能居全球第一,通过置换新建或老线改造等方式,可实现绿色智能化升级的潜在资源丰富。公司在国内近几年升级改造项目中市占率达 70%,凭借先进技术与丰富客户资源,未来将深度受益水泥行业提质增效改造、绿色升级业务的增加。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预计水泥行业后续将纳入,有望带来绿色智能改造需求快速提升。 7月 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发电行业成为首个被纳入的行业。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企业,水泥、化工、钢铁等行业预计将有序纳入。若后续水泥行业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行业碳排放将被纳入管理和限制、碳排放将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碳减排改造的经济性进一步突显,水泥企业推进技改置换的动力将显著增强,短期内产线绿色智能改造需求有望迎来快速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19.2/21.2亿元(暂不考虑资产注入影响),同比增长 54%/10%/10%, EPS 分别为 1.0/1.1/1.2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0.3/9.4/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水泥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进度不达预期、碳中和相关政策变化风险、绿色智能改造不达预期、海外疫情反复。
健盛集团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20 8.58 10.66 -- 9.16 6.76%
12.17 41.84%
详细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针织运动服饰制造商。 1)公司是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袜品生产商和前列的无缝内衣制造商, 主营袜类 20余年,后续收购国内无缝内衣龙头俏尔婷婷,采用 ODM、 OEM 的生产模式,出口比例超过 80%。 截至 2020年末,公司约有 8000名员工,现阶段年产能棉袜 3亿双、无缝内衣 2200w+件。 2)疫情下计提商誉减值、业绩下滑异常,后续业务调整有望发力。 2020年收入下滑 11.1%至 15.8亿元(主要系疫情对订单销售造成影响),业绩下滑至-5.3亿元(主要系无缝业务俏尔婷婷计提商誉减值 5.54亿元)。 我们判断 2021年收入端有望实现 20%+的增长,估算业绩端有望恢复至 2019年 90%左右水平。 袜业成熟稳定, 无缝内衣空间显著。 1)袜子市场需求平稳,行业高度分散,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公司 2019年棉袜销售额(11.0亿元)占我国袜子出口金额比例不到 3%,品牌商精简供应商趋势下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2)全球内衣市场规模稳健扩张,据 Bloomberg 搭载的欧睿数据库测算, 2019/2020年全球内衣市场规模分别1185.1/999.5亿美元, 2010-2019年 CAGR 为 2.8%。无缝内衣属于纺织新兴产业,对传统缝制局部替代趋势明显,我们判断品类存在较大市场空间。 公司棉袜及无缝内衣业务在行业中均处领先地位,享乘产品升级、产业整合机会。 深耕高景气运动赛道, 棉袜/无缝内衣为主。 分品类来看: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为棉袜、无缝内衣、家居服饰, 2020年销售收入分别 10.6/4.8/0.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重分别 67.0%/30.2%/1.6%。其中, 运动棉袜、无缝运动产品 2020年收入合计12.1亿元、占比 76.4%, 我们认为公司产品结构较为优质,其中存在品类机会: 1)收入层面, 运动鞋服高景气终端带动公司运动品类订单回暖迅速, 2020年公司运动品类销售收入仅下跌 5.8%,同期非运动品类销售收入下跌 25.6%。 2)盈利层面,运动品类盈利质量表现好于非运动品类,如公司 2019年运动棉袜/无缝运动产品毛利率分别 28.0%/33.1%,较休闲棉袜/无缝休闲产品高 2.2/1.2PCTs。 构建一体化强大产业链,强化竞争优势。 1)产能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随着国内及越南基地扩产逐步推进,我们由此测算公司 2021-2023年棉袜产能达到 3.5/3.9/4.6亿双左右, 无缝内衣产能快速增长。 2)向上游延伸产业链,一体化生产提升供应能力,如建设辅料生产工厂,在国内及越南均布局印染项目解决染色瓶颈、提高生产效率。 3)率先布局越南,享承税收优惠及成本优势,强化业务协同效应, 根据官网及公告信息, 我们估算当前棉袜业务国内/越南产能占比分别约 40%/60%,无缝业务国内/越南产能占比 80%/20%,我们估算随着越南兴安无缝工厂的建设,未来无缝业务境外产能占比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是领先的针织运动服饰制造商, 具备全生产链延伸、越南产能布局优势。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0/2.92/3.54亿元,对应 EPS分别 0.61/0.74/0.90元。 当前价格 8.59元,对应 2021年 PE 为 14倍。 目标价 11.9元,目标市值 46.9亿元,对应 2021年 PE 为 2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东南亚地区疫情反复; 汇率异常波动风险;越南政策变化风险;客户订单转移风险。
传智教育 综合类 2021-07-19 29.16 -- -- 29.35 0.65%
30.62 5.01%
详细
事件:2021H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50-332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发布2021中期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50-3225万元,相较2020H1的亏损3077万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测算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860-2574万元,主要系疫情得到控制,公司短期现场培训陆续恢复,2021Q2就业班报名人数同比增长所致。 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当前招生仍在恢复中。公司业务为线下短期现场培训为核心,培训周期为6-9个月,2020年疫情导致学员参与就业班意愿受到影响,致使公司整体营收同降30.8%至6.40亿元。2021上半年,伴随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公司招生情况亦持续恢复,但公司业务重点布局的广东省出现局部疫情仍对招生端带来扰动,当前招生仍在恢复中。 持续强化研发投入,教学成果得到体现。公司持续强化研发投入,2021H1推出鸿蒙设备开发课程及鸿蒙系统应用开发课程,紧跟IT产业未来对人才的需求,针对性推出新课程。教学成果方面,2021H1公司学员就业率同比取得限制增长,就业薪酬创新高,教研教学能力得到体现的同时,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IT行业前景广阔,公司竞争力突显。IT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时代来临,IT技术向实体经济各产业融合渗透。“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IT行业受政策大力支持。公司为产品导向的IT培训领军者,积淀强大的研发体系,并配备优质师资,叠加全方位服务满足学员培训需求,优良口碑持续积累,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望在IT职业培训赛道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公司为我国IT培训龙头,通过强大的教研+教学+产业网络,持续打磨课程产品,积淀优良口碑,有望通过教学中心扩张以及业务拓展驱动未来增长。根据2021H1业绩预告,考虑公司目前招生仍在恢复中,我们调整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7/2.01/2.53亿元(原1.91/2.50/2.94亿元),同增126.2%/36.8%/25.7%,对应EPS 0.37/0.50/0.63元,现价对应PE 79/58/4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复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IT培训需求下降风险;拓展过程中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我武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7-19 66.47 -- -- 74.29 11.76%
74.29 11.76%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2020H1, 公司收入 3.48亿元,同比+33.99%;实现归母净利润 1.47亿元,同比+37.61%;非经常性损益145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1.33亿元,同比+26.86%。 2021Q2, 公司收入 1.83亿元,同比+22.66%,归母净利润 0.77亿元,同比+19.55%,扣非归母净利润 0.73亿元,同比+13.09%。 业绩符合预期,粉尘螨滴剂逐季恢复增长。 公司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增速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期,从季度趋势看, 21Q2增速已基本恢复至此前正常水平(20Q2业绩同比+2%,基数正常),如无广东疫情(19年广东占比约 20%,属于重要省份)影响,大概率可以恢复至 25-30%的收入增长水平,以及 25%左右利润增长水平。预计 Q3起,随着局部疫情偶发因素告一段落, 公司收入端有望恢复至 30%的正常增速。 黄花蒿放量尚需要时间, 21年以推覆盖为主,后续潜力大。 根据公司此前公告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内容,公司黄花蒿粉滴剂 5月上旬才开始向市场配送,目前主要在院边店销售; 12个省份 30多家医院现在可以在院外市场拿药。考虑到黄花蒿招标、挂网、进医院、推广还需要时间,且目前儿童适应症尚未获批, 我们预计黄花蒿粉滴剂 21年销量预计在小几千万水平, 22年有望开始爆量。 从战略发展角度,黄花蒿粉滴剂上市后,北方市场及北方销售团队有望被彻底激活,粉尘螨+黄花蒿粉的产品组合也有望实现 1+1>2的效果,公司的脱敏制剂在医疗机构的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尘螨过敏,影响力与患者渗透率有望迅猛提升。 长期看,我们维持黄花蒿粉滴剂 21.4亿元销售规模预期。 预计研发费用投入加大对利润端影响依然存在。公司近几个季度,除去 21Q1同比基数异常原因外,其他季度利润端增速均慢于收入端,主要是研发费用率明显增加所致, 公司研发费用增加主要是加大干细胞项目、天然药物研发投入,以及原有研发项目投入持续增加,考虑到干细胞(目前尚未进入临床研究)及天然药物项目(苦丁皂苷 A 溶液已获临床批件)距离商业化仍需较长时间,研发费用对利润端的影响预计仍会持续存在。 盈利预测: 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 4.6, 6.0亿元,对应增速 26.1%, 31.4%, 29.6%, EPS 分别为 0.67元、 0.88元、 1.14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99/75/58X, 公司黄花蒿粉滴剂的加入可能使公司业绩成长加速,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药品招标降价;黄花蒿粉滴剂放量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晶方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19 53.23 -- -- 63.50 19.29%
63.50 19.29%
详细
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1H1实现归母净利润2.6~2.75亿元,同比增长66.6%~76.2%。公司2021H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2.45亿元,同比增长78.2%~89.8%。其中,公司2021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2~1.47亿元,环比继续向上;公司2021Q2单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3~1.38亿元,经营性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订单持续饱满,产能规模同比显著提升,并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随着5G、AIOT、算力算法的趋势性发展与提升,以摄像头为代表的传感器产品应用场景越来丰富,推动手机多摄像趋势不断渗透、安防数码监控市场持续增长、汽车摄像头应用逐步普及、机器视觉应用快速兴起,使得公司2021年上半年生产订单持续饱满,产能与生产规模同比显著提升。 面向持续增长的中高像素及汽车领域创新需求,公司持续与产业共同进步。为把握市场机遇,公司不断加强封装技术工艺的拓展创新,汽车电子等新应用领域量产规模稳步推进,中高像素产品逐步导入量产、Fan-out技术在大尺寸高像素领域的应用规模逐步扩大、芯片级与系统级SiP封装规模不断提升、晶圆级微型镜头业务开始商业化应用。 光学传感器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车载摄像头将迎来快速增长阶段。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CIS数量将达到95亿颗,215亿美元市场规模,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7%。CIS广泛应用于手机、安防、汽车、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持续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增长。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快速兴起,车载摄像头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应用之一,正迎来快速增长阶段,公司将持续受益。 光学赛道上游优质标的,行业高景气推动跨越式成长。公司持续受益于光学高增长,智能手机多摄需求依然强劲、车载摄像头开始放量、安防数码市场持续增长。公司12寸TSV技术优化,陆续从8mp到目前12mp增加覆盖面,使得公司目标市场进一步增长。随着车规级业务逐步放量,公司将进入新一轮增长期。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3/8.35/10.8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能爬坡进展不及预期。
东鹏饮料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7-19 239.44 -- -- 249.15 3.27%
247.28 3.27%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1H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36-37.2亿元,同比+45.8%-50.6%,实现归母净利润6.65-6.85亿元,同比+50.7%-5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5-6.7亿元,同比+45.3%-49.7%。 产品势头正劲+全国化稳步推进,上修Q2营收增速区间。21Q2单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8.9-20.1亿元,同比+22.9%-30.8%,相较公司招股说明书中预计的21Q2营收增速区间0.2%-26.2%有所上修,反映出公司强劲增长势头。凭借500ml金瓶产品极高的性价比挖掘低收入、高工作强度的增量消费群体,公司报告期内在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市场终端拓展顺利,部分加油站等特通渠道取得较大突破,全国化稳步推进。 借上市东风加码品牌宣传,立足长远,短期业绩增速慢于营收端。公司近年来十分重视品牌宣传,以上市为契机,邀请谢霆锋、杨紫等16位明星拍摄上市贺岁短片并积极投放,“一年热销30亿支”等宣传广为人知,强化消费者对东鹏饮料的认知度,同时公司继续维持“一元乐享”等活动提高复购率,短期投入导致业绩增速慢于收入端,21Q2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23-3.43亿元,同比+12.3%-19.3%,但把握机会拔高品牌形象、提高品牌曝光频率,有利于公司巩固较竞品的相对优势,在华彬集团受制于法律纠纷、相关宣传投放受阻之际,拉近与红牛在品牌认知上的差距。 东风正盛起舞时,东鹏成长在途中。行业层面,能量饮料行业作为软饮料中的“黄金赛道”,红牛实现了对高收入消费群体的开发,东鹏正通过高性价比产品挖掘低收入消费群体,未来行业空间广阔;公司管理层面,公司强调“简单、诚信、协作、拼搏”的核心价值观,董事长林木勤深耕行业、专注企业发展,带领公司坚定前行;产品层面,公司率先开创瓶装能量饮料先河,500ml金瓶产品极具性价比、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势能不断释放,公司还推出东鹏加气与东鹏零糖,紧跟消费趋势填补行业内产品空白;产能层面,公司产能布局前瞻,本次上市募投产能不仅打开未来增长天花板,同时省外产能布局提速全国化;渠道层面,2020年公司广东市场营收占比过半,省外仍有较多空白市场,凭借优秀产品与组织架构重塑,近年新拓展网点存活率高达60%-70%,省外市场开拓顺利,看好全国化稳步推进。 盈利预测及估值分析:预计公司2021-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3亿元/82.7亿元/99.5亿元,同比+31.8%/+26.5%/+2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15.2/18.9亿元,同比+38.1%/+35.2%/+24.4%,对应PE为89/66/5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省外扩张受阻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1/3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