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47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世运电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7-15 24.75 -- -- 25.20 1.82%
25.20 1.82% -- 详细
2024年7月4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4H1公司利润端同比呈现较高增速。7月9日,公司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地方国资有望成为公司实控人,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1H24公司利润端同比增长显著,环比亦有向上态势。公司预告,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2.75~3.15亿元,同增40.34%~60.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7~3.1亿元,同增40.30%~61.08%。单季度来看,公司预计24Q2实现归母净利1.66-2.06亿元,中值同增53.72%,中值环增70.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62~2.02亿元,中值同增54.24%,中值环增68.52%。 多因素助力公司1H24收入利润持续向好。1)订单旺盛,产量提升。24H1,电子行业整体回暖,公司紧跟市场需求,积极开拓业务,订单充足,加上可转债募投项目产能释放加快,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业绩增长。2)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风光储等新兴业务的发展,实现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从而推动毛利率提升。3)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利好。公司以海外业务为主,结算货币以美元居多,24H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产生汇兑收益。 地方国资入局,为公司远期成长保驾护航。7月5日,公司控股股东新豪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佘英杰与广东顺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新豪国际以20.20元/股的价格向顺控集团协议转让公司1.7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90%。本次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顺控集团,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顺德区国资局。公司引入顺控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可借助国有资本的影响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优化客户结构,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产业和机器人制造等优势产业实现良好协同发展,为公司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空间。本次控股权变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此外,PCB行业需要充足资金支持,本次国资入局利于优化公司股东结构,增强公司的金融信用和资金实力,加快公司的产业布局,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与股东优势资源协同发展,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 估值考虑24年AI、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持续高涨,公司积极推进与国际大客户合作,深耕研发新产品,但同时考虑PCB整体环境仍呈现弱复苏态势,新兴赛道竞争日益激烈,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54.23/62.63/69.5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7.22/8.45亿元,EPS分别为0.92/1.10/1.28元,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5.9/21.7/18.6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供需关系变化的风险、行业产能大幅扩张、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股权交割不确定的风险。
捷顺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7-15 7.42 -- -- 7.50 1.08%
7.50 1.08% -- 详细
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1200万元至1800万元,同比下降60.1%-40.1%,扣非归母净利650万元至1250万元,同比下降72.4%-47.0%。公司创新业务稳定增长,携手鸿蒙打造智慧停车新体验,半年报预告新签订单延续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专注传统业务转型,创新业务持续发力。地产新建项目的萎缩导致公司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发展承压,造成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公司通过创新业务合作带动相应智能硬件业务,2024年上半年公司创新业务新签订单及在手订单的持续增长,带动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以云托管、智慧停车运营、停车资产运营为主的创新业务新签订单3.46亿元(同比+25.0%),创新业务累计在手订单达12.83亿元。 捷停车与华为深度合作,打造智慧停车新体验。2024年1月,公司旗下控股公司捷停车与华为举办鸿蒙合作签约仪式。二者共同打造的“找车位”产品成为AITO问界系列搭载的HarmoyOS智能座舱的亮点之一。 截至6月30日,捷停车线上触达用户规模突破1.3亿,上半年交易流水达63.85亿元(同比+17.0%),鸿蒙生态帮助捷停车持续赢得新流量,有助于公司运营业务的持续增长。 沉淀海量核心数据,构建综合运营能力。公司依托车场车位运营产生的海量历史核心数据,衍生出地域、车场、业态、车主、车辆等数百个标签,进行线上线下全场景的精准营销推广服务与用户价值分层管理,提高自身数字营销运营能力与通道流量运营能力,以场景驱动服务升级,创造业务增长,构建综合管理运营能力。 估值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1.5、2.0和2.5亿元(考虑公司传统硬件业务承压,下修16%-17%),EPS为0.24、0.31和0.38元,对应PE分别为32X、24X和20X。公司创新业务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费用管控不及预期;创新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4-07-12 39.50 -- -- 40.18 1.72%
40.18 1.72% -- 详细
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营业收入、毛利预计增长15%-20%,归母净利-3.8亿元至-4.6亿元(同比-616.50%~-725.24%),扣非归母净利-4.2至-5.0亿元(同比-38.11%~-64.41%)。公司加大认知大模型研发投入,进一步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国家队的地位。公司半年报预告收入延续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收入、毛利预增,研发投入继续加大。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毛利预计增长15%-20%,毛利增长约6亿元,且毛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4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同比下滑主要是由于:(1)新增认知大模型研发投入超6.5亿元;(2)投资收益与其他收益相对于去年同期分别减少约1.4、1.2亿元;(3)计提坏账准备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亿元。 星火大模型全面升级,各方面应用持续落地。2024年6月27日,基于全国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飞星一号”,公司正式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V4.0”,大模型底座核心能力全面对标GPT-4Turbo的最新水平,在多个评测中超过GPT-4Turbo。公司在教育、医疗、车载、办公、工业等多个领域发布智能产品,升级后的“讯飞星火APP/Desk”实现了C端“个性化AI”与软硬件一体化AI生态。 AI升级深度赋能应用场景,大模型驱动硬件销量增长。得益于底座大模型的升级,“讯飞星火V4.0”在图文识别能力上进一步升级,在科研、教育、金融、医疗、司法、办公等场景的应用效果已领先GPT-4o。大模型能力的提升带动讯飞C端智能硬件的销售,在“618”电商节销量同比增长70%。 估值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为9.0、14.3和16.6亿元(考虑公司加大大模型投入,下修16-20%),EPS为0.39、0.62和0.72元,对应PE分别为101X、63X和54X。公司加大认知大模型研发投入,人工智能国家队的地位有望夯实,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澜起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7-10 59.40 -- -- 66.88 12.59%
66.88 12.59%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受益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需求实现恢复性增长,DDR5下游渗透率提升,新品上量等因素,公司24H1实现利润高增。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1H24利润同比高增,2Q24环比持续改善。公司预计24H1实现营收16.65亿元,同增79.49%,其中: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约为15.28亿元,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销售收入约为1.3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5.83~6.23亿元,同增6.13~6.62倍,实现扣非归母净利5.35~5.65亿元,同增139.25~147.12倍。单季度来看,公司预计24Q2实现营收9.28亿元,同增82.59%,实现归母净利润3.6~4.0亿元,同增4.79~5.44倍,实现扣非归母净利3.15~3.45亿元,同增88.59~97.12倍,创公司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历史新高。 数据中心复苏带动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恢复性增长,DDR5渗透持续演进。 伴随DDR5下游渗透率提升且DDR5子代迭代持续推进,24H1公司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出货量已超过第一子代RCD芯片,进而推动公司营收稳定增长。 从台股信骅月度营收来看,行业复苏亦在持续,信骅24H1实现营收23.70亿新台币,同增75.59%,其中6月实现营收5.05亿新台币,同增123.02%,环增15.96%。 根据集邦咨询,基于服务器新平台的导入,OEMs与CSPs均出现不错的采购动力,除已知的AI服务器订单需求畅旺外,近期更受惠于招标项目所驱动,以及AI所牵引的储存服务器需求助力,推升第二季出货表现,动能将延续至第三季,并预估第三季季增约4-5%。DRAM位元出货量将优于原本预期,且DDR5占比将在第三季提升至60%大关。 “端”、“云”两侧新品持续发力,抢占AI高地为远期保驾护航。受益于AI产业浪潮,公司的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呈现快速成长态势,24Q2销售收入合计约1.3亿元,环比增长显著。1)PCIeRetimer:受益于全球AI服务器需求旺盛以及公司市场份额提升,公司PCIeRetimer芯片出货量快速增长,继24Q1出货约15万颗后,24Q2出货约30万颗。2)MRCD/MDB:受益于AI及高性能计算对更高带宽内存模组需求的推动,搭配澜起MRCD/MDB芯片的服务器高带宽内存模组开始在境内外主流云计算/互联网厂商规模试用,公司MRCD/MDB芯片销售收入快速增长,24Q2收入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3)CKD:公司24年4月在业界率先试产CKD芯片,受益于AIPC产业趋势的推动,以及客户端新CPU平台(支持内存速率为6400MT/S)发布时间临近,24Q2公司的CKD芯片开始规模出货,单季度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估值考虑存储及数据中心需求复苏,AI时代对互联类产品需求提升,公司有望迎来多维度成长驱动,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43.54/62.02/77.7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7/22.88/28.51亿元,EPS分别为1.29/2.00/2.50元,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44.3/28.6/22.9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存储市场复苏进度不及预期、DDR5渗透率提升速率放缓、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国际环境不稳定。
新北洋 计算机行业 2024-07-04 5.47 -- -- 5.40 -1.28%
5.75 5.12% -- 详细
据公司近期公告,4月份公司与中亚某国合作伙伴就智能快递柜产品签署订单;6月份,子公司中标中国建设银行的即时制卡设备采购项目;机器人已布局工控主机、软件平台、运动控制和精密传动等关键核心模块。我们认为公司智能机具设备行业领军地位保持较好。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优势业务优势持续,机器人等新业务值得新关注。6月中标的大行金融机具是公司传统优势业务,在金融数字化、信创等驱动力下有望保持优势。此外,公司在光、机、电、软等产品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其能够丰富并拓展“无人化、少人化”等相关新场景的业务布局。 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司已布局工控主机、软件平台、运动控制和精密传动等关键核心模块,逐步在自有自动化设备上进行了替代、测试和验证,并积极尝试向合作伙伴和第三方推广。 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4月,公司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亚某国签订了智能快递柜产品《采购框架协议》,合作首单突破千万美元。巩固了公司的国际市场地位。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营业收入达到8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比重36%,主要由打印元器件等传统业务板块贡献。此次订单签署实现了快递柜产品出海的又一突破,进一步巩固了该领域的市场地位,助力海外业务收入进一步增长。 2023年综合毛利率增长。按公司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营收21.9亿元(-3.8%)、归母净利润0.2亿元(+175.1%);2024Q1营收4.1亿元(+5.2%)、归母净利润-0.2亿元(+49.4%)。随着持续推进降本工作,2023年度综合毛利率30.8%(+3.1pct)。由此预计公司前期业绩承压因素或有一定程度缓解,进一步向好值得期待.估值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为0.26、0.31、0.38亿元,EPS为0.04、0.05、0.06元(考虑公司23年业绩承压的基数因素,下修79%-80%),对应PE分别为136X、114X、93X。公司优势业务优势持续,机器人等新业务值得关注,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复苏不及预期。
星环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7-02 36.78 -- -- 37.38 1.63%
37.38 1.63% -- 详细
端侧是AI落地的重要场景,公司近期发布无涯问知AIPC版,个人智能体实现商业落地。公司主动聚焦高价值、高毛利的软件授权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端侧模型加速部署,无涯问知AIPC版发布。端侧AI可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多种设备上运行,是AI落地的重要场景。公司24年3月联合英特尔发布了无涯问知AIPC版,开启大模型的个人智能应用新时代。无涯问知AIPC版基于集成显卡和NPU运行,结合星环科技的大模型与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智能问答、新闻资讯、写作助手等功能。 产品全链条布局,具备核心卡位优势。公司具备分布式向量数据库TraswarpHippo、端侧大模型无涯问知等产品,形成了全面产品布局。 向量数据库具有高效的相似性搜索和匹配能力,可以使端侧大模型快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从而提高模型的检索效率。星环向量数据库具备领先优势,与公司大模型结合后能有效减少大模型幻觉,形成产品协同优势,具备核心卡位优势。 聚焦高价值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23年公司全年实现总营收4.91亿元,同比增长31.72%,主要是由于其基础软件订单增加。公司主动聚焦高价值、高毛利的软件授权业务,2023年毛利率提升至59.6%,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1Pcts。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88亿元,亏损同比增加6.23%,主要由于研发与销售投入加大。2024年Q1营收6,273.42万元,同比增长46.0%;毛利率继续提升至69.3%,同比增加17.7Pcts。 估值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为-1.37、0.01和0.77亿元,EPS为-1.14、0.01和0.63元(考虑公司23年业绩的基数原因,下修24年归母净利32.6%),对应PS分别为6.8X、5.2X和4.1X。公司端侧模型落地,毛利率持续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兰生股份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4-06-24 5.57 -- -- 5.60 0.54%
6.14 10.23%
详细
兰生股份作为国内会展龙头企业,背靠上海国资委,资源禀赋优越, 业务生态完备, 存量业务增速稳健; 同时公司通过外生内延持续贡献业绩增量,提升数字化能力提升效能。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兰生股份: 背靠上海国资委, 重组聚焦会展业务。 公司自 20年完成资产重组之后,正式转型为以会展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背靠上海国资委,股东资源雄厚,助力公司构建会展全产业链。重组后公司的展览组织业务迅速发展, 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23年公司的会展赛馆业务齐发力,各项业务迎来全面复苏, 实现归母净利润 1.99亿元,已赶超疫前 19年的业绩。 会展行业:市场颇具增长潜力, 疫后资源向头部集中。 国内会展需求旺盛, 展馆展能位居世界第一, 政府机构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疫后行业加速出清,头部企业有望受益。 当前各级政府对于会展行业支持力度较高,同时跨境便利度提升有望加速海内外的经贸往来,带动企业办展参展。 公司优势:业务生态完备, 存量资源优越。 1)掌握全产业链资源。 公司的主业涵盖展览组织、展馆运营、会议活动赛事和会展服务,各业务环节相互赋能。 旗下优质 IP 众多, 4个展会经 UFI 认证, “上马”为国内首个世界田联白金马拉松赛事,国际影响力高。 2) 依托上海的资源与区位优势。 借助大股东资源,公司获得了稀缺展馆资源上海世博展览馆的运营权, 出租率名列前茅; 以上海为大本营,也充分享受了会展经济高地优势。 未来看点:“会展中国”拓市场,“数字会展”提效能。 1) 存量展会异地扩张。 工博会、广印展等成熟展会已实现异地扩张, 同时也在采取国际合作的模式拓展海外市场。 2)兼并收购持续推进。 公司先后收购了 CMM 电子制造自动化&资源展与 TOPS 它博会,布局电子和新型消费行业。 目前公司在手资金充沛,世博馆与会展基金可助力前期项目考察与孵化,后续外延扩张有望加速。 3) 升级数字化能力。 公司从多维度构建“数字会展”管理体系,从展馆运营、 数字营销等多项服务全方位赋能主业。 估值 公司坐拥会展行业全产业链资源,国资背景下资源禀赋突出, 存量业务增长稳健; 通过内生培育、外延收购持续贡献业绩增量,持续提升数字化能力有望提升效能。 我们预计 24-26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 3.03/3.40/3.86亿元, 对应 P/E 为 14.3/12.8/11.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宏观经济下行、外延扩张不及预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
中国海油 石油化工业 2024-06-17 30.82 -- -- 35.62 13.51%
34.99 13.53%
详细
国际油价有望维持中高位, 油气开采行业景气度延续,公司是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生产龙头企业,资源禀赋优异,低成本优势突出,业绩稳定向好。公司加大增储上产力度,油气产量有望持续增加, 同时稳妥推进低碳转型, 天然气业务占比提升, 海上风电与油气开采业务深化融合,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海洋油气勘探生产龙头企业。 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上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主要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处于石油石化产业链上游。 2024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油气净产量约 180.1 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 9.9%。石油平均实现价格为 78.75 美元/桶,同比上升 6.2%,实现营业收入 1114.68亿元,同比增长 14.1%, 实现归母净利润 397.19 亿元,同比增长 23.7%。 油气开采行业景气度延续。 需求端,新兴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仍将继续增长,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化工品消费量提升将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支撑,未来石油需求增速或放缓,但增长仍有空间。供应端, OPEC+推行强势的限产政策,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或遭遇瓶颈,战略储备石油进入补库阶段。贸易端,俄乌冲突引致全球石油贸易流向重塑,国际原油供应链稳定性趋弱。 宏观方面, 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放缓, 美元指数或高位回落,预计 2024 年国际油价或维持中高位水平, 油气开采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立足海洋油气,资源禀赋优异。 海洋是中国油气未来勘探开发和生产发展的重要接替区。中国海油在中国海域拥有的油气探矿权面积约 130 万平方公里,占比超过中国海域总探矿权面积的 95%。 2013-2023 年,公司油气当量产量稳步增长, CAGR 为 4.79%,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的 CAGR 分别为 4.53%、 5.92%。 公司提升资本开支计划, 加大增储上产力度, 2016-2023 年公司资本开支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4.8%, 根据公司 2024年的经营策略公告, 2024 年,公司调增全年资本开支预算至 1,250~1,350 亿元。 预计2024 年净产量将达到 700~720 百万桶油当量, 2025~2026 年的产量目标分别为780~800、 810~830 百万桶油当量。 低成本塑造公司核心竞争力。 2023 年公司桶油主要成本降至 28.83 美元/桶,同比下降5.1%, 2024 年一季度公司桶油主要成本降至 27.59 美元/桶,同比下降 2.2%。 DD&A与作业费用是降低桶油主要成本的重要方向, 公司坚持追求储量产量有效益的增长,把成本管控贯穿于勘探、 开发、生产的全过程,并积极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具备了行业领先的桶油盈利能力。 未来随着公司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 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 低碳转型稳妥推进,油气主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海洋油气开发逐步由浅海走向深海,中国海油掌握关键技术和设备,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世界领先。天然气是助力公司低碳发展的重要产品, 2024 年一季度公司天然气净产量达 229.5 十亿立方英尺,2016-2023 年,公司天然气产量的 CAGR 达到 10.22%, 在油气当量的占比由 15%提升至 21%, 2025 年天然气占比有望提升至 30%。 另一方面, 公司依托海上资源和工程作业优势,积极参与海上风电业务,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已成为海洋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典范。 随着油气生产和新能源的深度融合,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估值基于油气开采行业景气度延续,公司油气产量有望持续增长,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1,441.12 亿元、 1,546.60 亿元、 1617.56 亿元, 对应 EPS(摊薄)为 3.03 元、 3.25 元、3.40 元, 对应市盈率为 9.9 倍、 9.3 倍、 8.9 倍,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15.7 元、 17.5 元和 19.3元,对应市净率分别为 1.9 倍、 1.7 倍、 1.6 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国际政治经济变动及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带来意外风险、 HSSE风险、 原油及天然气价格波动产生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风险。
联化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4-05-31 5.86 -- -- 5.88 0.00%
5.86 0.00%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收64.42亿元,同比-18.10%;实现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166.76%;其中23Q4实现营收14.24亿元,同比-27.49%,环比+5.24%;实现归母净利润-3.90元,同比-210.03%,环比-290.05%。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4Q1实现营收14.66亿元,同比-25.12%,环比+2.93%;实现归母净利润269.16万元,同比-93.96%,环比扭亏为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0.2元(含税)的现金分红。考虑到植保行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下调评级至增持。 支撑评级的要点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24Q1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原因为受植保行业“去库存”等影响。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9.86%(同比-6.29pct),净利率为-6.67%(同比-16.03pct),期间费用率为18.74%(同比+2.9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51%(同比+0.35pct),管理费用率为12.07%(同比+2.08pct),财务费用率为0.33%(同比-0.28pct),研发费用率为5.83%(同比+0.81pct)。2023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3.28亿元,较2022年增加-2.94亿元。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毛利率25.20%(同比+3.07pct,环比+12.37pct),净利率1.65%(同比-1.29pct,环比+28.28pct),公司盈利能力逐渐改善。 植保行业去库存,公司持续推动植保业务高质量发展。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植保业务实现营收42.43亿元(同比-26.74%),产量2.48万吨(同比-30.17%),销量2.47万吨(同比-25.75%),库存0.27万吨(同比-10.54%),毛利率14.32%(同比-10.59pct)。根据2023年年报,2019-2022年因全球外部环境和地缘政治影响,植保行业内企业以囤积库存为主要策略,而2023年“去库存”成为植保行业的主旋律,导致2023年公司商业化产品订单数量有所减少,销售额较上年有所下滑。根据2023年年报,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植保业务成本优化工作,推动植保业务高质量发展,深耕管道内产品布局,除了传统的农化产品外,公司积极拓展在“生物化学”植保领域的合作,目前已有一系列项目进入产品孵化管道。 医药业务研发、验证、生产工作稳步推进,功能化学品业务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2023年公司医药业务实现营收14.82亿元(同比+1.01%),产量895.53吨(同比-40.14%),销量708.77吨(同比-40.35%),库存346.72吨(同比+47.78%),毛利率34.82%(同比+1.77pct)。公司医药业务产量、销量同比下降,主要系部分价格较低产品订单减少所致,公司通过承接其他订单减少相关影响,医药业务收入整体稳定,此外医药业务库存量同比上升,主要系根据客户需求发货备货所致。根据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已经完成或正在执行共计20个验证项目,其中3个为API项目;2023年公司商业化阶段产品19个,临床III期阶段产品31个,其他临床阶段产品62个;此外2023年公司继续壮大CRO团队,并在多肽技术、氨基酸研发等方面布局研究,同时承接建立多个CRO订单。2023年公司功能化学品业务实现营收1.89亿元(同比-14.68%),产量1.15万吨(同比-15.25%),销量1.18万吨(同比-6.46%),库存976.58吨(同比-28.14%),毛利率15.50%(同比-5.28pct)。根据2023年年报,2023年功能化学品事业部积极拓展新能源化学品领域,2024年还将继续夯实完成IATF16949的质量体系建设工作。目前管道内正在商业化试生产并准备导入市场的新能源产品为4个,完成中试后即将放大生产的产品1个,处于中试阶段的产品4个,小试阶段的产品10个;根据2023年中报,公司功能化学品事业部聚焦于20,000吨六氟磷酸锂和10,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商业化生产装置建设及试生产;此外,2023年公司在个人护理、电子化学品、电池化学品、光伏相关化学品及环保材料等新兴领域与客户进一步加深合作,为功能化学品业务稳定且快速的增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估值受植保行业去库存影响,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06元、0.16元、0.34元,对应PE分别为90.7倍、37.5倍、17.3倍。考虑到植保行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下调评级至增持。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医药项目验证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洽洽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5-27 32.62 -- -- 32.25 -1.13%
32.25 -1.13%
详细
2024年5月17日,洽洽食品召开股东大会。公司计划多管齐下推动营收增长,积极筹划布局第三增长曲线。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探索新兴供应链管理模式。我们认为,春节错期下公司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有望持续修复,长期品类、渠道扩张基础坚实。预计公司24-26年EPS为2.11、2.40、2.80元。 支撑评级的要点多管齐下推动营收增长,积极筹划布局第三增长曲线。1)分产品来看,根据投资者交流纪要,当前我国坚果人均消费量较海外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司计划多管齐下推动营收增长。坚果品类依然会是公司未来资源投入的重点,瓜子品类上公司将积极探索布局户外场景、餐饮场景。公司也在寻找第三增长曲线,2025年可能会适时启动。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公司瓜子业务有望实现稳健增长,坚果业务有望持续以较快增速放量,第三赛道产品有望借助公司成熟的渠道网络实现快速铺货。2)分渠道来看,公司在对传统渠道进行数字化分级管理的同时,将加大在抖音直播等新兴平台的开放力度,拥抱更多外界达人。零食量贩渠道方面,公司将积极与头部品牌合作,将量贩渠道营收从2023年的接近2亿元(含税)推升至更高水平。我们认为,全渠道、全场景布局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吸引年轻消费者,扩大消费群体。3)分区域来看,公司在通过坚果礼盒、大规格瓜子摸索出下沉市场打法后,今年将加大力度发展下沉市场,通过千县万镇工程为下沉市场匹配专业经销商。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布局海外市场。对不同市场一国一策,先易后难,短期聚焦东南亚市场、重点突破印尼市场,在海外成熟区域进行本土化布局,长期将探索布局中东市场。2023年公司海外营收占比已达到7.6%,我们认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在为公司贡献额外增长点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单一市场消费环境变化对业绩增速的影响。 管理机制持续优化,探索新兴供应链模式。1)管理机制上,公司将突出以省为单位的战区,将其作为基本组织,推动治理结构扁平化。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顶层架构,新设管理委员会,集体、集中商议决策。我们认为,更加扁平化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激发员工活力,进一步深挖成熟区域的市场潜力。2)供应链管理上,在采购瓜子时,公司积极探索与农户、种子公司的三方合作模式,并在新疆皮山县与政府开展合作。坚果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化采购优势,与全球头部坚果农场合作,进行成本管控。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对供应链模式的不断探索优化,未来公司原材料成本将趋于稳定可控,采购价格波动幅度将持续减小。 春节错期下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有望持续修复,长期渠道、品类扩张基础坚实。1)短期来看,随着葵花籽种植面积的增大,葵花籽价格已进入下行通道,后续成本红利有望持续兑现。考虑到2024、2025年春节的时间节点对2024年的收入确认有利,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营收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归母净利有望持续修复。2)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在健康需求下,坚果赛道空间广阔。公司在强供应链+品牌效应下,具备坚实的渠道扩张基础。同时借助已有的渠道网络,推广坚果产品、第三品类时协同效应较强,预计在渠道扩张+品类扩张双轮驱动下,公司营收有望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估值根据公司对品类、渠道、区域的发展规划,我们调整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为2.11、2.40、2.80元,同比+33.0%、+13.7%、+16.8%,对应24-26年PE16.1x、14.2x、12.1x,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坚果品类拓展不及预期。
聚辰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4-05-24 53.18 -- -- 64.88 22.00%
67.79 27.47%
详细
DDR5 加速渗透驱动 SPD 持续放量, NOR 新品推出助力产品线持续深化 公司是一家以存储产品为主的 IC 设计公司,受传统数据中心低迷及下游厂商去库存影响,公司 23 年业绩承压。但随着下游终端应用市场需求回暖,公司存储类芯片业务有望恢复,同时工业、汽车等高附加值领域新品布局以及 NOR Flash 等新产品有望为公司长期增长注入新动能。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支撑评级的要点需求疲软及厂商去库致 23 年业绩承压,公司沉着迈进 24Q1 曙光初显。 23 年受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终端电子行业景气度下滑以及下游模组厂商的采购及库存策略调整等因素影响, PC 及服务器市场需求的疲软,使得全球主要内存模组厂商通过暂停采购和削减产能等方式减轻库存压力, 2023 年公司整体经营承压。但步入 2024 年,随着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以及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升级并不断加强对产品的推广、销售及综合服务力度,公司各主要产品的销售情况整体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带动公司 24Q1 实现营业收入 2.4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49%,创出历史同期最好成绩。 数据中心景气回升+DDR5 持续渗透,驱动 SPD 放量增长。 目前, Intel、 AMD 国外大厂相继发布支持 DDR5 内存标准的服务器及 PC CPU 产品,伴随 DDR5 升级持续渗透及子代迭代,内存及相关配套芯片在内的配套组件有望同步升级。公司及时把握内存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市场发展机遇,与澜起科技合作开发配套新一代 DDR5 内存模组的 SPD 产品,有望持续受益本轮 DDR5 渗透率提升浪潮。公司与澜起科技已占据了该领域的先发优势并实现了在相关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随着下游内存模组厂商库存水位的改善,以及 DDR5 内存模组渗透率的持续提升,24Q1 公司 SPD 产品的销量同比已实现大幅增长。 智能手机与汽车电子稳固 EEPROM 基本盘,多业务线新品并进助力深化存储产品线。 随着手机摄像头模组的升级发展与智能手机市场复苏增长,公司智能手机摄像头 EEPROM 产品线更新迭代成果显著, 2023 年该部分销量及收入快速增长,巩固工业级 EEPROM 产品市场领先地位;车规 EEPROM 方面,公司目前已拥有A1 及以下等级的全系列汽车级 EEPROM 产品,终端客户包括众多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 2023 年汽车级 EEPROM 产品出货量增长迅速,同时公司正积极完善在A0 等级标准产品的技术积累和布局,有望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趋势下对 EEPROM 需求的提升。另外,公司基于 EEPROM 业务的技术与客户优势开发的 NOR Flash 产品已实现向部分客户批量供货,出货量超 1 亿颗;闭环和光学防抖(OIS)音圈驱动马达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拓展顺利,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拓宽公司长期成长空间。估值考虑存储及数据中心需求复苏, AI 浪潮下公司积极布局 DDR5 内存模组配套SPD、汽车电子等高附加值应用领域,紧密研发 NOR Flash、闭环和 OIS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等新品,有望迎来多维度成长驱动,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5/2026 年实现营业收入 10.54/13.75/16.6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2/4.80/6.33 亿元,最新股本摊薄 EPS 分别为 2.16/3.02/3.99 元,对应 PE 分别 24.8/17.7/13.4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存储市场复苏进度不及预期、 DDR5 渗透率不及预期、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键凯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4-05-24 71.62 -- -- 69.37 -3.14%
69.37 -3.14%
详细
我们认为市场对公司发展仍存在一定预期差,公司2023年业绩相对承压,使得市场对公司发展产生一定担忧。但我们认为公司发展将出现拐点,业绩端有望逐渐改善。一方面,业绩负面因素逐渐消除,如LNP、下游客户权益分成等问题的影响正在弱化;另一方面,下游客户新产品逐步上市,如UCB肌无力产品、国内长效干扰素等,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量。公司自研PEG化产品、医美产品等也可能成为未来公司发展新引擎。聚乙二醇行业壁垒高、空间大,是颇具发展潜力的赛道。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键凯科技深耕聚乙二醇领域,已形成领先优势。公司致力于医用药用聚乙二醇衍生物产业化,并在聚乙二醇及其活性衍生物研发、生产、医药领域应用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有效提高公司高管、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积极性。2016年-2022年公司业绩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业绩短期下滑,主要是因为特宝生物销售提成合同到期、LNP收入减少以及海外主要药品客户要求的订单交付时间未在2023年形成收入。2024年Q1仍受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20%。此外公司研发投入逐渐增加,研发团队逐渐深化,助力企业实现聚乙二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聚乙二醇行业壁垒高,空间大,是一个颇具发展潜力的赛道。PEG多应用于药物修饰,是全球领先的药用分子修饰和给药技术。PEG相关原理并不复杂,但真正涉及到实际操作却有很多难点:高纯度的PEG衍生物很难合成;亚型多样,在实际药物的应用层面又形成一道新壁垒。同时PEG高端技术全球仅少数公司可以掌握,行业空间大。另外越来越多企业向创新药及创新剂型方向转变,真正意义的创新药产品需要较高投入、且难度较大;而通过PEG修饰使药物达到长效乃至高效的途径,有望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短期扰动逐步出清,经营拐点临近。公司短期受部分因素影响,业绩端受到扰动:新冠LNP订单大幅减少、特宝生物的派格宾专利合约到期及下游客户聚乙二醇逐步自产。但随着下游新产品逐步上市,业绩压力有望逐步缓解,经营拐点将至:如UCB的Zilucopla获批上市、未来市场空间大,Dapirolizumabpegol稳步推进;特宝生物的珮金获批上市,怡培等在研PEG化产品具较大市场空间;安科生物的PEG化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处于产前准备阶段,上市可期。另外艾多、孚来美、海外医疗器械等现有上市产品业绩增长较好且仍具市场潜力。公司自研PEG化伊立替康产品、医美产品等逐步进入收获期,共筑未来公司发展新引擎。 估值预期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亿元、1.78亿元、2.20亿元,EPS分别为2.34元、2.94元和3.64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31.7倍、25.3倍、20.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核心技术迭代风险,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风险,研发不给预期风险。
晶科能源 机械行业 2024-05-22 7.28 -- -- 8.97 23.21%
8.97 23.21%
详细
2023 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 153.41%: 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1186.82 亿元,同比增长 43.55%;实现盈利 74.40 亿元,同比增长153.20%;扣非盈利 69.04 亿元,同比增长 152.09%。根据年报数据计算,2023Q4 公司实现盈利 10.86 亿元,同比减少 13.97%,环比减少 56.75%。 2024 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同比下降 29.09%: 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收 230.84 亿元,同比减少 0.3%;实现盈利 11.76 亿元,同比减少 29.09%,环比增长 8.24%。 组件出货高增,型组件领军受益于新技术放量: 2023 年公司实现光伏组件出货 78.52GW,同比增长 77%, 根据 Infolink Consulting 数据,公司2023 年组件出货全球第一。作为型组件领军企业, 2023 年公司实现 N型组件出货 48.41GW,同比增长 352%,占公司 2023 年总出货量比例约62%。新技术优势推动公司量利齐升, 2023 年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143.83 亿元,同比增长 43.33%,实现毛利率 14.43%,同比增长3.82 个百分点。 优质一体化产能构建龙头壁垒: 截至 2023 年年末, 公司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为 85GW, 90GW、 110GW,一体化产能配套率达 85%以上;其中包含行业最大超过 12GW 硅片、电池及组件海外一体化产能。 根据公告,公司目标 2024 年实现组件出货 100-110GW,型占比目标 90%。公司积极推进山西 56GW 垂直一体化大基地、 2GW 美国组件产能,目标2024 年末建成 120GW 硅片、 110GW 电池、 130GW 组件产能, 其中 N型产能超 100GW。 减值压力相对可控: 2023 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13.24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值、存货跌价损失分别 6.42 亿元、 6.57 亿元; 2024 年一季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1.50 亿元,公司减值压力相对可控。估值结合目前产业链价格、 公司现有产能及出货目标,我们将公司 2024-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 0.45/0.62/0.81 元(原 2024-2026 年预测为0.94/1.16/-元),对应市盈率 17.1/12.5/9.5 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政策不达预期;原材料成本下降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大金重工 建筑和工程 2024-05-22 24.52 -- -- 25.31 3.22%
25.31 3.22%
详细
公司公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43.25 亿元,同比-15.30%,实现归母净利润 4.25 亿元,同比-5.58%; 2024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4.63亿元,同比-45.83%,实现归母净利润 0.53 亿元,同比-29.12%。 公司作为全球风电塔筒的领先制造商将充分受益于未来国内外风电装机需求的逐步释放, 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坚定“新两海”战略成效显著, 海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2023 年是公司向“海外海上”业务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公司通过优化产品和市场结构,主动降低收益率低、回款条件差的陆上产品规模,导致全年业绩有所下滑,但是公司海外产品实现收入 17.15 亿元,同比+104.63%,收入占比从 2022 年的 16.41%提升至 39.64%,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3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3.44%,同比+6.71pct,净利率为9.83%,同比+1.01pct。 客户开工延迟, 24 年 Q1 业绩承压。 进入 2024 年,受到客户开工缓慢,延迟要货的影响,公司业绩承压,一季度实现营收 4.63 亿元,同比-45.83%,实现归母净利润 0.53 亿元,同比-29.1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4 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31.60%,同比+12.60pct,净利率为 11.44%,同比+2.70pct。 公司先发优势显著, 海外订单不断突破。 公司是亚太区唯一实现向欧洲交付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供应商, 先发优势显著, 2023 年公司从欧洲市场累计拿下的海上风电总签单量相较 2022 年同比增长超 50%,正在参与的欧洲、日韩、美国等地多个海工项目的总需求量超过 300 万吨。 积极扩充产能扩大优势,加强产业链纵深布局发电业务寻找新增长极。 产能布局方面,公司积极布局“蓬莱+唐山+盘锦”三大出口海工基地,覆盖全球海工全系产品,其中唐山曹妃甸海工超级工厂预计 2025 年 3 月建成投产,将显著提高公司海外单桩和深远海项目的交付能力;盘锦海工基地作为海上风电装备特种运输船只建造基地, 将在 2025 年陆续为公司交付两艘海上风电装备特种运输船。 此外, 公司通过不断加深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彰武西六家子250MW 项目已经实现并网发电, 2023 年发电超过 4 亿度,贡献收入 1.32 亿元, 唐山曹妃甸十里海 250MW 渔光互补光伏项目预计在2024 年年中启动建设。估值综合考虑国内外风电项目的进展情况, 我们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 51.70/70.50/81.23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6.08/8.83/10.56 亿元,EPS 为 0.95/1.39/1.66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4.1/16.6/13.9 倍, 尽管公司近期业绩有所承压,但是未来随着国内外风电需求的逐步释放,公司作为全球风电塔筒的领先制造商将充分受益,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 仍然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政策的风险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5-21 13.64 -- -- 15.95 16.94%
15.95 16.9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盈利分别同比+27%/-119%;公司组件出货量持续增长,竞争力持续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3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 27.23%: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815.56亿元,同比增长 11.74%; 实现盈利 70.39亿元,同比增长 27.21%; 实现扣非盈利 71.40亿元,同比增长 28.46%。根据年报数据计算, 2023Q4公司实现盈利 2.75亿元,同比减少 87.76%,环比减少 85.93%。 2024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同比下降 118.70%: 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收 159.71亿元,同比减少 22.02%;实现盈利-4.83亿元,同比减少 118.70%,环比减少 275.79%;实现综合毛利率 5.06%,同比下降 14.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8.18个百分点。 出 货 量 保 持 较 高 增 长 ,盈 利 能 力 提 升 :2023年公司实现 组 件 出 货57.09GW,同比增长 44%。 公司产能充沛, 截至 2023年末, 组件产能超95GW,一体化程度约 90%,其中公司 N 型电池产能超 57GW。公司积极推进越南 5GW 电池、美国 2GW 组件、鄂尔多斯 30GW 拉晶及硅片、30GW电池、 10GW 组件等新建项目,目标 2024年底硅片、电池及组件产能均超 100GW。公司 2023年盈利能力保持提升,光伏组件全年实现营收 781.75亿元,同比增长 11.13%,毛利率 18.28%,同比提升 3.97个百分点。 24Q1公司新产能爬产,成本较高影响利润释放: 2024Q1公司实现电池组件出货 16G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 62%。 由于 2023年下半年以来组件销售价格大幅下降,新建产能爬坡,导致公司产品盈利能力下降,同时叠加存货跌价准备、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的计提,导致一季度亏损。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新投产能逐步正常运行,公司电池组件生产成本有望下降至行业领先水平,促进公司盈利能力恢复。 估值 结合目前产业链价格、 公司现有产能及产能规划,我们将公司 2024-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 0.70/1.16/1.47元(原 2024-2026年预测为3.69/4.60/-元),对应市盈率 20.2/12.1/9.6倍; 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际贸易壁垒风险;行业需求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光伏政策风险;降本不达预期; 技术性价比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47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