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5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西子洁能 机械行业 2022-04-01 21.78 -- -- 19.67 -9.69%
19.67 -9.69%
详细
营收保持快速增长,盈利质量有所下降2022年3月30日晚间,公司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8亿元,同比+22.8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亿元,同比-18.47%;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亿元,同比-8.91%;毛利率为21.30%,同比减少2.0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15,同比减少4.32个百分点。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或是由于钢材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以及公司规模扩张带来的费用增长。 根据中国钢铁业协会,2021年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一季度到四季度单季度的均值分别为128.47、149.68、151.80、139.77,Q2-Q4环比增速分别为16.51%、1.42%、-7.93%。考虑到公司交付周期6-12个月,假如公司在Q1签单、Q2备货生产、Q3交付结转,由于Q1的售价已经约定,则Q2钢材成本的上涨就会导致毛利率降低,使得订单利润下降。 然而可以看到2021Q4钢材价格已经出现下降态势,若在2021Q3签单、2021Q4备货生产、2022Q1交付结转,则在原材料价格下跌时,又会带来成本的节约,使毛利上升。所以拉长周期看,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影响是可以熨平的。 此外公司2021年期间费用率为14.41%,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增加最多。本期末公司员工人数为2604人,比上期末增加了497人。员工规模快速增长导致相应费用大幅提高,本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合计同比增加了2.7亿元,三者细分结构中的职工薪酬合计同比增加了1.4亿元,增长贡献占比超过一半。员工规模的提升展现了公司对外积极开拓业务的意向,新增加的员工有望在适应公司文化和市场环境后持续为公司创造利润。公司产业链地位稳固,现金流健康公司期末应收款项合计为12.25亿元,同比增加了2.77亿元,占营收比例4%,比例较小;同时公司期末合同负债为24.26亿元,同比增加了7.45亿元,大于应收款项的增加,合同负债占营收比例约37%,这或能表明公司对下游有较强的资金占用能力,对下游强势。同时公司期末存货为17.07亿元,应付款项为40.85亿元,超过存货,表明公司有货物售出但暂未向上游付款,体现了公司对上游资金的占用能力;同时应付款项与存货差值约24亿元,超过期末预付款项7.36亿元,表明公司对上游总体上是资金占用为主,体现了公司对上游的强势。 公司2021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1亿元,占营收比例为77.53%,比去年提高了7.29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24亿元,占净利润的175%,比去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尽管公司盈利能力承压,但是充足的现金流能够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 新增订单继续高增,为公司提供业绩保障公司2021年全年新增订单90.3亿元,同比+44.71%;期末在手订单71.42亿元,同比+30.57%。新增订单中余热锅炉为36.4亿元,清洁环保能源装备为13.7亿元,解决方案为28.6亿元,备件及服务为11.6亿元。考虑到公司的交货周期,2021年的新增订单为2022年提供了充足的业绩保障。 余热龙头、光储先驱,多方位储能布局助力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多领域布局新能源时代,目前在新能源的布局已经覆盖光伏、储能、氢能、风能等诸多板块。 2021年11月,西子航空零碳工厂正式启用,整合多种新能源和储能技术,为厂区提供电、冷、热、压缩空气等多种能源形式,对于当前建设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零碳工厂研发及投运的经验,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基于熔盐储能的零碳产业园开发,多能互补光热发电系统及设备开发等,全面贯彻和落实公司新装备、新能源、新服务的战略方向。 2022年3月,公司签订绿电熔盐储能示范项目合同。该项目是公司多年自主研发的熔盐储能技术的示范应用,将是继西子航空零碳智慧能源工厂后,公司打造的首个绿色零碳产业园项目。看好公司在新能源时代的长远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亿元、12.8亿元、17.5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19X/13X/9X,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热、储能政策变动风险等。
禾望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4-01 38.13 -- -- 35.44 -7.05%
39.22 2.86%
详细
事件:禾望电气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04亿元,同比-10.03%,主要原因系孚尧能源出表;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4.97%;销售净利率13.31%,同比上升2.20pcts;公司四项期间费用合计5.14亿元,同比+7.76%,主要为销售与研发费用增长,分别增加0.4/0.32亿元,管理费用减少0.49亿元。公司经营情况较好,整体业绩超出此前预期。 光伏逆变器业务同比翻倍增长,出货量大幅提升。根据CPIA,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170GW,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54.88GW,同比增加13.9%,其中分布式新增29.28GW,占比53.4%,历史上首次突破50%。2022年,全球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95-240GW,中国预计可达75-90GW,继续保持高景气增长。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电站运转的关键设备,禾望光伏覆盖户用、工商业等多领域,荣获“2021分布式光伏最具品牌影响力企业”等多种奖项。在热点的分布式光伏领域,公司2021年发布了5-225kW大电流新品,可兼容182/210主流组件对应的电流需求。2021年公司光伏逆变器收入3.22亿元,同比+108.63%,销量45,544台,同比+485.55%,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风电业务保持领先优势,受益于风电大型化趋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2021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99.2GW的历史最高水平,连续第二年全球装机量逼近100GW。2021年中国风电新增吊装容量达到55.8GW,相较于2020年小幅下降3%。其中,陆上风电新增41.6GW,同比下降23%;海上风电新增14.2GW,同比增长351%,景气度更高。目前,国内风电变流器市场的产品为2MW-10MW,禾望电气风电变流器2021年度主流产品为3.0MW、3.6MW,显著受益于风电大型化趋势。公司风电业务已与国内10多家整机厂商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场占有率相对较高。 碳碳材料预制体扩产,终端产品成本有望降低。碳纤维预制体是碳基复合材料的上游原料,成本占比较高,其产能直接决定下游碳基传动与储能业务进展良好,夯实未来发展基础。电气传动是公司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下游可应用于冶金轧钢、矿山机械、分布式能源发电等多领域,公司荣获冶金行业最高技术奖“2021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是电气传动国产替代先行者,成为多家冶金设计院的主要合作伙伴。储能作为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技术,截至2021年我国电化学储能投运规模达到1.87GW,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51GW,同比增长68.5%,根据相关预测,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规模有望达到55.9GW,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禾望储能产品涵盖PCS(AC/DC型,DC/DC型)、PCS箱变一体机、EMS等多种设备及相关系统,已经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全部储能应用场景批量应用,有望成为未来重要业绩贡献点。 投资建议禾望电气兼具高景气专用设备+制造升级双重属性,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65亿元、39.19亿元和49.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0亿元、5.97亿元和7.57亿元,EPS分别为1.01元、1.37元和1.73元,对应PE分别为35、26和20。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
士兰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30 53.29 -- -- 51.54 -3.28%
53.03 -0.49%
详细
公司发布1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94亿元,同比+68.07%;实现归母净利润15.17亿元,同比+2145.25%,扣非归母净利润8.95亿元,大幅扭亏为盈。公司2021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72亿元,同比+49.80%,环比+3.06%,Q4归母净利润7.90亿元,主要系11月安路科技上市,导致净利润增加5.3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08亿元。 产品结构优化助力公司盈利水平提升。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33.19%,同比提升10.69pct。分业务看,公司分立器件产品实现营收38.13亿,约占总营收的53.01%,业务毛利率32.89%,媲美功率Fabless厂家。 集成电路业务营收22.93亿,占31.88%,业务毛利率41.76%。两块业务的毛利率较去年均明显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在白电、通讯、工业、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门槛市场取得突破,8英寸线也开始生产高附加值的高压超结MOS、大功率IGBT模块等产品。从产线ASP来看,2021年公司5&6英寸线产出255.4万片,对应士兰集成收入14.66亿元,ASP为650元,同比+5.3%;士兰集昕8英寸线产出65.7万片,对应ASP为1757元,同比+21.1%。12英寸线对应ASP为3844。我们认为,2022年公司产品结构升级仍将继续、产线规模效应凸显,产线ASP将继续提升,充分利用现有产能获得更高收益。 2211年产能扩张顺利,2222年产能继续爬坡。公司目前的产能释放主要用于IGBT等功率半导体领域,2021年末,士兰集科完成12英寸线一期建设,12月实现月产能3.6万片,21全年产能超20万片。士兰集科获国家大基金增资,推进二期建设,预计22年末将再新增2万片月产能。 此外,2021年,公司完成了封装产能的建设,具备功率器件、IPM模块、工业级和汽车级功率模块的封装能力,帮助公司获得更高的附加价值。 我们预计,随着8英寸线爬坡、12英寸线的扩建以及封装产线的投入,公司将充分发挥IDM模式的优势,在产品实力、供应链保障、降本增效上具备长期竞争力。 公司IITGBT持续发力,乘新能源东风快速发展。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V代IGBT和FRD芯片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在国内多家客户通过测试,并在部分客户批量供货。2022年公司将加快进入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市场。第三代半导体方面,公司SiC功率器件中试线已在2021H1通线,公司车规级SiC-MOSFET器件研发完成,待客户验证后量产。此外,公司计划在士兰明镓建设一条6英寸SiC功率器件产线,预计2022Q3通线。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所处功率半导体行业为高景气赛道,士兰微作为IDM大厂,拥有技术和产能储备,规模优势也逐渐凸显,未来充分受益于下游需求爆发。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8.92亿元、129.08亿元、157.56亿元,同比增长37.50%30.48%22.0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9亿元、16.51亿元、19.77亿元,同比增长-13.73%、26.14%、19.72%,当前(2022年3月29日)对应PE55.38、43.90、36.67,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北方导航 2022-03-29 8.70 11.58 41.22% 8.87 1.72%
9.14 5.06%
详细
事件:公司3月22日披露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2亿元(+32.81%),归母净利润1.34亿元(+113.67%),扣非后净利润1.24亿元(+472.51%),基本每股收益0.09元,毛利率20.65%(-0.74pcts),净利率5.45%(-0.70pcts)。 投资要点: 公司军民两用收入大幅增长,ROE 创十年来历史新高,关联交易规模继续提升表明后续军品业务量有望继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2亿元(+32.81%),归母净利润(1.34亿元,+113.67%)和扣非后净利润(1.24亿元,+472.51%),均实现大幅增长,ROE 水平创下公司近十年新高,5.86%(+3.00pcts),主要原因包括公司毛利率较高的军民两用产品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以及公司的三费费率(8.79%,-1.44pcts)降低。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2.25%,-0.34pcts)和管理费用率(6.91%,-0.84pcts)表明公司经营效率提升明显。其中研发费用(1.98亿元,+21.35%)2018-2021年复合增速为20.70%,主要系公司大力增强研发投入,以科研项目为牵引,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深入交流合作。 其他财务数据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存货7.06亿元,比期初增加15.28%,合同负债1.32亿元(+149.90%)大幅提升,反映出公司在手业务订单较多,正积极备货。同时,公司本期存货周转率由2020年4.01次提高至4.81次,生产交付节奏加快。 同时我们注意到,公司预计2022年销售商品关联交易(全部为军品业务)不超过42.00亿元,该值同比增长49.89%;2021年公司发生销售关联交易28.02亿元(预计值为30亿元),比2020年的16.69亿元规模同比增长67.88%。销售关联交易整体规模大幅提升,表明后续公司军品业务量增长有望继续提升。 智能制造能力持续升级,推进制造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以建设“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为目标,建设适应公司发展的智能化、柔性化生产线和信息化系统。各产线运行成效显著,可视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持续提升精密机械制造能力和总装总调能力。同时开展人机协同工程建设研究,发挥智能化柔性生产线技术创新平台作用,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我们认为后续有望降低边际成本。
复星医药 医药生物 2022-03-28 51.82 -- -- 57.40 9.33%
56.65 9.32%
详细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0,508.66万元,同比增长28.70%;利润总额605,383.84万元,同比增长29.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3,526.97万元,同比增长29.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7,729.64万元,同比增长20.60%;基本每股收益1.85元,同比增长29.37%。 业务全面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制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9.04亿元,同比增长32.10%;毛利率52.12%,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27个百分点。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38亿元,同比增长13.82%;毛利率48.7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9个百分点。医疗健康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1.18亿元,同比增长29.82%;毛利率19.06%,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6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制药业务中的优立通(非布司他片)、邦之(匹伐他汀钙片)集采中选,叠加产品原料涨价影响,业务毛利率出现下滑。 公司报告期内mRNA新冠疫苗在我国非大陆地区销量快速放量,妥昔单抗注射液、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等制药产品快速增长,叠加医疗器械业务稳步增长,驱动公司整体业绩快速提升。 获得辉瑞、默沙东新冠口服药MMP 授权,有望带来业绩增量。1月20日,公司与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签订协议,将生产低成本版的默沙东新冠口服药物Molnupiravir 的原料药及制剂产品,在全球105个低收入国家地区进行供应;3月17日,公司签署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 成份之一奈玛特韦(Nirmatrelvir)的协议,公司可生产奈玛特韦的原料药及制剂,向95个低收入国家地区进行供应。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新冠治疗的需求也较为明确。公司同时获得辉瑞、默沙东MMP授权,未来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研发支撑成长动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到49.57亿元,同比增长24.28%。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总比重的12.7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共获得重组抗CD38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等20个临床批件;申报注册注射用人干扰素γ等14个产品。公司目前在研项目较多,未来在研项目或逐步进入收获期,为公司提供更多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的影响)的EPS 分别为2.15元、2.41元和2.75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3.54倍、20.96倍和18.35倍。复星医药作为我国较为领先的医药研发企业,覆盖多个治疗领域,研发创新逐步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火炬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24 52.94 78.93 231.50% 52.90 -1.25%
52.27 -1.2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4亿元,+29.48%),归母净利润(9.56亿元,+56.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49亿元,+61.88%),毛利率(35.52%,+3.67pcts)。 投资要点: 扩产增效叠加结构优化促进毛利率上升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4亿元,+29.48%),归母净利润(9.56亿元,+56.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49亿元,+61.88%),毛利率(35.52%,+3.67pcts)。2021年四季度单季业绩有所下滑,实现营业收入(11.37亿元,-3.76%),归母净利润(1.74亿元,-5.45%)。 受益于军用电子、5G 通讯、新能源及新兴产业等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叠加国产替代的不断推动,公司全年营收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扩产增效、优化产品结构,高附加值产品出货量明显增长,实现毛利率的提升。公司立足元器件行业,自产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并获得2021年中国电子元件企业经济指标综合排序百强榜单的第32名。目前公司布局“元器件、国际贸易、新材料”三大战略板块,构建泉州和广州两大生产制造基地,上海、北京、深圳三大运营中心。 ①元器件板块实现营收(15.23亿元,+43.01%),毛利率(78.02%,+7.49pcts)。火炬电子深耕陶瓷电容器多年,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同时还拥有钽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等多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及通讯、电力、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高端领域。报告期内,公司调整部分产能集中于高规格、高附加值产品,毛利率实现提升。我们认为在我国军工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战略下,信息化装备的数量和单位装备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电容器作为信息化装备的基础元件,需求量将维持较高水平,推动公司业绩增厚。 ②贸易板块实现营收(30.62亿元,+23.86%)持续增长,毛利率(12.92%,-1.02pcts),小幅下降。公司近年来新增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积极开拓新产品线与新兴市场,同时利用电商平台推广品牌,抓住物联网、5G、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市场发展机遇,快速渗透细分市场。 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5G 基站数量在2022年底力争从目前的约142.5万个增长至200万个以上,增幅达到40.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司代销产品是电路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元件,我们认为下游高景气将持续
东方财富 计算机行业 2022-03-24 20.98 25.58 142.01% 22.70 8.20%
26.60 26.79%
详细
公司3月19日披露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30.94亿元(+58.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53亿元(+79.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40亿元(+79.15%),基本每股收益0.83元(+72.92%)。公司2021年ROE 22.11%,较上年同期提升4.22pct。 证券业务快速发展。2021年,公司实现证券业务收入76.87亿元(+54.29%),占总营业收入的58.70%,同比下降1.77pct。其中经纪业务收入64.89亿元(+48.53%),两融业务利息收入24.67亿元(+71.32%)。公司期末两融余额434.07亿元,市占率2.37%,较年初增长0.54pct。 基金代销规模强劲。公司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主要是通过天天基金提供基金第三方销售服务。2021年,公司实现基金销售服务收入50.73亿元(+71.23%),占营业收入的38.74%,同比增长2.78pct, 毛利率高达93.52%。截至报告期末,天天基金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6,739亿元,较2021年一季度末增长55.85%;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5,371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43.23%,远超行业整体增速水平,天天基金的基金保有量排名也从行业第五提升至行业第三。从基金销售额来看,公司2021年基金销售额达到2.24万亿元(+72.49%),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1.34万亿元(+91.74%)。公司基金销售业务的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东方财富的生态圈,营销渠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客能力较强。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用于稳固扩大互联网平台优势。公司证券业务和基金代销业务的高速增长较大程度受益于互联网平台和财富管理生态系统。公司核心基金交易平台天天基金平台日均活跃访问用户数为314.7万(+33.32%),其中,交易日日均活跃访问用户数为394.81万(+33.47%)。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达到7.24亿元(+91.33%),占总营业收入的5.53%(+0.94pct),公司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升级公司的自媒体互动平台、数据管理平台、开户交易平台等,以提升用户体验。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科技赋能,扩大其长尾客户的获客优势。 投资建议:公司2021年基金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代销规模进入行业前三,借助互联网平台线上触达便捷、深耕长尾客户的优势,以及品牌优势,叠加公司财富管理转型位居行业前列,叠加2021年公司获得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展业资格,预计公司将形成财富管理+互联网特色券商。同时,公司于3月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可转换募集资金总额1,580,000.00万元,用于补充东方财富证券的营运资金,公司资本实力进一步雄厚,有利于未来信用及自营业务的开展。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93元、1.18元、1.50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72元、5.80元、7.18元,结合当前公司在行业中的头部地位以及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情况,给予公司40倍PE,对应目标价37.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规则重大变动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2-03-24 102.34 -- -- 117.83 15.14%
117.83 15.14%
详细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0,238.51万元,同比增长38.50%;利润总额601,560.89万元,同比增长7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9,715.53万元,同比增长72.19%; 归 属 于 上 市 公 司 股 东 的 扣 除 非 经 常 性 损 益 的 净 利 润406,363.32万元,同比增长70.38%;基本每股收益1.75元,同比增长65.09%。 核心业务强劲增长,抵消负面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化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08.722.02万元,同比增长46.93%; 毛利率39.5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8个百分点。测试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2,511.13万元,同比增长38.03%;毛利率31.70%,较去年同期上涨了0.09个百分点。生物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8,509.25万元,同比增长30.05%;毛利率38.7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99个百分点。CTDMO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2,640.12万元,同比减少2.79%;毛利率-2.0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06个百分点。新药研发实现营业收入125,103.99万元,同比增长17.47%;毛利率43.90%,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11个百分点。公司营业收入结构中,海外业务占比较大,受美元贬值、上游原料药涨价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整体有所下降,但化学业务、测试业务和生物学业务均实现强劲增长,驱动公司整体业绩高速增长。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支撑业绩高速成长。化学业务板块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加速产能扩建,常州二期、泰兴、无锡口服和无菌灌装制剂工厂均已实现投产,同时常州三期、泰兴一期、美国特拉华州等扩建脚步持续推进;公司报告期内收购瑞士库威工厂,进一步扩大公司化学业务产能, 2022年化学业务或将实现翻倍增速。测试业务方面,公司一体化优势明显,在手订单充足,收入或将延续增长态势。CTDMO 业务方面,公司完成对英国 OXGENE 公司的收购,增强 CTDMO 业务竞争优势,CTDMO 业务或将实现盈利反转。整体来看,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扩建、并购脚步稳步推进,有望支撑公司业绩高速成长。 技术能力提供长期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能力持续提升,研发费用达到 94,224.19万元,同比增长 35.91%。公司大力建设酶催化、流动化学等技术平台。随着我国、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投入比例的持续加大,公司所处行业的高景气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加码技术平台投入、研发一体化的服务成本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构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股本的影响)的EPS分别为2.91元、3.53元和4.4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7.91倍、31.25倍和25.03倍。药明康德作为我国CDMO/CRO龙头企业,“一体化”平台优势明显,CXO行业依靠订单驱动业绩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增长态势较为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协鑫能科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3-07 16.92 -- -- 18.58 8.65%
19.40 14.66%
详细
定增落地,发行价格1103.90元募资3357.65亿2022年3月3日,公司发布了《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本次发行的发行数量最终为270,863,302股,发行价格为13.9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764,999,897.80元。发行费用44,295,181.96元,募资净额3,720,704,715.84元。 本次发行最终获配发行对象共计14名(包含8名A类专业投资者和6名普通投资者),发行对象认购的本次发行的股票自上市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本次发行有利于公司改善资产结构、加快换电业务布局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将有所增加,资产负债率相应下降,截至2021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此次定增后,公司资产负债率有望降至62%。公司资产质量得到提升,偿债能力得到改善,融资能力得以提高,资产结构更趋合理。 本次非公开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募集资金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以及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未来,公司将从能源生产向能源服务转型,重点打造便捷、经济、绿色出行生态,愿景成为领先的移动能源服务商。 根据此前的定增方案,公司拟投入33.80亿元建设300个乘用车换电站和185个重卡车换电站。同时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建设6000座换电站,服务50万台车辆。目前公司已和奇瑞、东风、吉利、福田、三一等多家车企在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多方面建立长期合作。 换电模式下,换电站运营或是市场空间最大的一环换电模式下,车企、电池供应商、换电站设备供应商、换电站运营商等多个环节都将迎来增量市场,此前我们预测,2022-2025年新增换电站设备投资额或将分别为35.51亿元、75.19亿元、120.23亿元、165.64亿元,合计约397亿元,比电池增量市场略大。而2022-2025年每年的换电站运营空间分别有望达到83.15亿元、243.71亿元、614.56亿元、1357.55亿元,仍然是换电领域市场空间最大的环节。 携手贵阳产控,电池银行加速推进2022年2月,公司与贵阳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换电赛道,围绕电池及能源资产管理、换电网络建设及运营等七个方面展开业务合作。贵阳产控是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及产业引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有集团,2021贵阳产控集团营收达到316亿元、利润总额达25.4亿元、资产规模超3200亿元,资金实力雄厚。 双方此次重点聚焦合作的电池银行,将真正实现电池共享和资产服务化,加快车电分离模式的推广应用。公司与贵阳产控的合作将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目的,有望帮助公司缓解在换电站布局过程中电池资金来源问题,使公司换电站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成为可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3亿元、13.96亿元、20.27亿元,YOY分别为25%、39%、45%,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燃料或电力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换电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等。
力量钻石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3-07 144.94 -- -- 311.48 7.04%
157.24 8.49%
详细
2021年年报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98亿元,同比增长103.50%;实现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228.17%,接近业绩预告上限。 投资要点: 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核心业务营收增速快。单季来看,2021年Q1-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85亿元(+106.33%)/1.34亿元(+154.18%)/1.23亿元(+82.32%)/1.57亿元(+105.42%)。分业务来看,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培育钻石系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38.14%)/1.56亿元(+54.54%)/1.97亿元(+428.11%)。为了应对行业的高景气度现状,公司积极扩充产能,助推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培育钻石产品的收入大幅增长,成为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 价加量增,毛利率显著提升。公司2021年度毛利率为64.07%,同比提升20.69pct,主要产品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和培育钻石的毛利率分别为57.93%(+18.49pct)/50.02%(+9.66pct)/81.38%(+14.56pct),产品价格提升带动毛利率大幅提升,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费用率平稳控制良好,“降本增效+聚焦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费用率整体控制得当,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2%(-0.81pct),3.01%(-0.26pct),0.49%(-0.33pct),而研发费用率出现较大幅度提升至5.33%(+1.26pct),通过不断增强核心技术水平,夯实业务内核,积极响应下游市场的旺盛需求。 培育钻石供不应求,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根据贝恩数据,2021年中国毛坯培育钻销量只有1.4百万克拉(全球11百万克拉),培育钻石渗透率6.7%(全球8%);预计至2025年中国毛坯培育钻销量4百万克拉(全球26百万克拉),培育钻渗透率13.80%(全球15.8%),提升空间较大。 投资建议:公司业务精度突出、盈利能力优异,核心业务乘风起,有望继续助推公司业绩高增长。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48/6.79/9.80亿元,EPS分别为7.42/11.25/16.24元,对应三年PE分别为37X/25X/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者接受程度不及预期、疫情扰动影响、技术研发推进不及预期。
抚顺特钢 钢铁行业 2022-03-02 15.90 24.75 378.72% 15.75 -0.94%
16.66 4.78%
详细
事件:公司3月31日公告,2021年营业收入74.14亿元(+18.21%),归母净利润7.83亿元(+42.02%),毛利率20.01%(-1.98pcts),净利率10.57%(+1.78pcts)。2021Q4营业收入18.46亿元(+18.46%),归母净利润0.98亿元(-33.22%)。 投资要点:“三高一特”产品持续发力,全年业绩快速增长;同时受原材料上涨及限产限电影响,21Q4成本端承压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74.14亿元(+18.21%),归母净利润7.83亿元(+42.02%),扣非归母净利润6.85亿元(+34.33%),净利润较大幅度提升。毛利率20.01%(-1.98pcts),净利率10.57%(+1.78pcts),由于原材料上涨,成本端承压,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随着公司经营规模增大,费率下降,净利率小幅提升。 2021年Q4,公司营业收入18.46亿元(+18.46%),但同时营业成本上涨较快,毛利率15.45%,同比-13.72pcts;进而使得净利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为5.32%,同比-4.13pcts。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钢产量69.15万吨(+7.76%),实现钢材产量55.06万吨(+9.12%)。具体来看:高温合金是公司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营收占比17.59%,毛利占比37.32%;产量0.59万吨,销量0.60万吨,基本平衡。此外,公司主要产品售价均有不同程度上调,但受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除高温合金外,毛利率仍出现一定幅度下滑。 2021年,公司三费费用率4.63%(-0.25pcts),销售费用率0.85%,与去年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2.59%(-0.14pcts),财务费用率1.18%(-0.10pcts),小幅降低。研发费用率4.17%(-2.32pcts)。存货21.87亿元(+37.92%),增长较快,主要是系大宗原材料上涨;同时,高端产品订单增加、原材料和产成品存储增加。合同负债3.21亿元(+33.33%)。公司在建工程4.85亿元(+1,494.30%),公司稳步推进技改项目,投入增加较多。 全面提产提效,推进产能扩建报告期是公司全面提产提效的关键一年,公司在生产效率提升、指标改善工作、成材率提升及的降本增效方面均有一定的进展。同时,公司积极投入重点产品开发、创新,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发中高端产品市场,紧抓军工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拓展新产品和新市场,累计开发新品种253个,新用户148户,推进16项国产替代进口及66项产品认证项目。 此外,近年来,公司高端产品产能利用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为突破公司重点产品产能瓶颈,上述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供应能力,增加公司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提高公司对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原材料需求的保障能力,也为公司增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或使公司短期盈利能力承压,2022年可能仍存在产能瓶颈公司主要原材料镍、钴、铬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原材料成本在公司产品构成中,占比约为60%-70%,2021年,受镍价的大幅上涨,公司的业绩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包含镍在内的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在2022年大幅上涨其创出历史新高,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确定性。虽然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营销模式,在订单确认后锁价,但也无法完全将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转移到下游。 此外,公司目前中高端产品,如高温合金等,存在一定的产能瓶颈,技改项目产能落地预计为2022年下半年,预计产能受限仍将对公司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公司结合当下原材料价格和能源动力价格,预计2022年公司计划实现钢产量68万吨至74万吨、钢材产量54万吨至60万吨,其中“三高一特”核心产品7.5万吨至8.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至88亿元,实现净利润5亿元至8亿元。投资建议:1.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74.14亿元(+18.21%),归母净利润7.83亿元(+42.02%),归母净利润7.83亿元(+42.02%);毛利率20.01%(-1.98pcts),净利率10.57%(+1.78pcts),由于原材料上涨,成本端承压,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随着公司经营规模增大,费率下降,净利率小幅提升。高温合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是公司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营收占比17.59%,毛利占比37.32%。 2.公司全面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或使公司短期盈利能力承压,2022年可能仍存在产能瓶颈。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产能建设。产能扩建项目中均质高强度大规格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工程化建设项目及锻造厂新建70MN快锻机技术改造工程,将分别于2022年10月左右投产、2022年5月热试,两者预计提升产能4万吨。高温合金、高强钢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1期)及锻造厂新建22MN精锻机生产线及附属设施将分别于2022年下半年、2024年上半年陆续投入生产,两者预计提升产能4.4万吨。实林公司新建高合金小棒材生产线及附属设施预计2023年底完成,可提升产能4万吨。 公司同时披露新扩产计划,预计投入10.76亿元,主要用于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的能力建设,建设期为2022-2023年。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2.59亿元、95.03亿元和103.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0亿元、10.19亿元及11.99亿元,EPS分别为0.36元、0.52元、0.61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5元,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69、48、41。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等。
江海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2-28 24.53 -- -- 26.61 8.48%
26.61 8.48%
详细
领跑铝电解电容,薄膜电容、超级电容持续向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铝电解电容生产商,顺应产业趋势,将产能转向高端铝电解电容。公司薄膜电容、超级电容频获大型客户订单,伴随新能源、电车等高增速下游共同成长。公司整体向高端产品扩产,有望打开新成长曲线,实现业绩和估值中枢的双重抬升。 延伸上游原材料,产业链全面布局。公司铝电解电容的原材料自供率达到 75%。公司金属镀膜技术在学习中进步、在攻关下成长,薄膜电容器的金属镀膜实现了大部分自主生产。超级电容的电极材料为公司自主生产。在供需关系紧张,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公司以全面的产业链布局,保证了占成本比例最高的原材料稳定供应,综合竞争力提升。 积极扩产,加速追赶头部厂商。公司近三年资本支出占营收比例维持在 7%以上,显著高于同行。资本支出绝对值高于国内公司,并逐渐接近海外头部企业的投资规模。我们认为,公司重视固定资产投入,充足的资本支出为产能扩张,和持续的盈利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有望实现更大的规模效应,加速追赶全球前二的厂商。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规划的产线在未来几年陆续投产,将助力公司突破现有产能瓶颈,提高核心竞争力,打开公司未来中长期成长空间。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7.36/51.38/75.38亿元,同比增长 41.77%/37.54%/46.70%,实现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5.25/7.68/11.3亿 元 , 同 比 增 长40.88%/46.20%/48.28%,对应 PE39.62X/27.10X/18.28X,给予“买入”评级。
康辰药业 医药生物 2022-02-25 29.84 -- -- 30.30 1.54%
32.12 7.64%
详细
2月 23日晚,公司发布《关于 KC1036进入 Ib/II 期临床研究的公告》,公司 1类创新药 KC1036在临床Ⅰ期种抗肿瘤活性表现优异,已决定开展Ⅰb/Ⅱ期临床研究。 KC1036为全球首创 1类新药。KC1036是公司大力主导的肿瘤领域研发产品,属于全新结构的靶向抗肿瘤药物,符合公司“全球新”的研发标准,其治疗范围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胆囊癌、胆管癌、胃癌及白血病等,该药品属于世界首例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 AXL/VEGFR2/FLT3新型小分子抗肿瘤药。若顺利推进,未来有望在恶性肿瘤治疗等领域丰富公司产品管线。 临床Ⅰ期数据整体表现优异。在临床Ⅰ期试验中,KC1036在抗肿瘤效果、临床特异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的结果中,均取得了优异的表现。在对 23名临床受试者开启的临床Ⅰ期试验中,15名受试者至少完成了 1次肿瘤评估。其中 2例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10例受试者的最佳疗效为疾病稳定,3例受试者因疾病进展出组;客观缓解率为 13.3%,疾病控制率为 80%;2例部分缓解受试者目前仍处于持续缓解状态,持续缓解时间已达到3个月。现阶段观察到的较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异常、恶心等,大部分为轻中度不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KC1036抗肿瘤活性表现优异,且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KC1036依据激酶抑制实验结果在临床前药效学研究中,选择了胆管癌、胆囊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 5个尚未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的适应症。结果表明,在食管癌和胆管癌模型中,KC1036的有效率(TGI≥60%)为 100%,对照药 5-FU 和吉西他滨的有效率为 0%和 60%;在胆囊癌模型中,KC1036的有效率为80%,阳性药吉西他滨的有效率为 60%。 研发顺利推进,步入临床Ⅰb/Ⅱ期。基于 KC1036临床试验顺利推进,公司 2月 23日晚发布公告表示,将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共同开展 KC1036Ib/II 期临床研究。该试验将以 QD 和 BID 给药方案两部分同时进行,针对在给药方案不同的情况下,观察 KC1036对于晚期复发或转移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初步疗效。 研发投入持续提升,非公开发行提供长期研发保障。研发能力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6,643.91万元,同比增长 7.91%,占公司营收的 11.1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KC1036作为公司目前研发管线的重点产品,目前累计研发投入达到 1.52亿元。长期来看,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有望迎来创新成果的多样化兑现。此外,2021年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募集总额不超过 30000万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物 KC1036的研发项目,为 KC1036等项目的后续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摊薄后 EPS 分别为 1.38元、1.63元和 1.9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 21.54倍、18.23倍和 15.56倍。康辰药业作为我国血凝酶制剂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受益于医疗机构手术人次恢复增长,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产品引入丰富产品管线,公司研发项目顺利推进,未来公司有望迎来创新成果的多样化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并购低于预期。
立讯精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2-18 43.95 -- -- 44.30 0.80%
44.30 0.80%
详细
公司发布关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2月11日,立讯精密公告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 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以100.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 业绩短期承压,中长期逻辑清晰:公司作为消费电子大客户的EMS厂商,一体化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原材料涨价、缺芯、大客户新品推迟生产的扰动将逐渐减弱,随着公司在手表、手机、汽车等领域的延伸,业绩具备较高的成长动能,我们看好公司短中期内的业绩修复,以及和奇瑞合作打开的长期成长空间。 开创全球整车MODM先河:1)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品牌商可能对整车ODM产生更多需求。ODM模式在消费电子的渗透情况或将在汽车行业重现。根据Counterpoint数据,以ODM/IDH模式制造的智能手机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比例,从2016年的25%上升至2020年的36%,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达到40%。2)消费电子厂商要做电车主机厂,更倾向于整合现有的EMS资源,在有长期合作的EMS供应商中挑选有能力、有资源的供应商,作为其汽车Tier1供应商。立讯精密和消费电子大客户有长期合作的关系,且具备较优秀的财力和能力。3)奇瑞经营层与公司在对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上有相同理念与共识,针对后续未来电动化、智能化可能发展出来的ODM造车业务模式,双方将有非常多的协同合作。4)奇瑞擅长整车业务,合资公司将由奇瑞主导。立讯精密在合作中不造车,而是协同奇瑞新能源开拓对外制造整车的ODM业务。 奇瑞发展迅速,助力公司入局TTier1:1)奇瑞具备成熟产能。奇瑞乘用车2021年销量84.5万辆,同比增长40.97%。2022年奇瑞延续了增长势头,1月份终端实销107,710辆,同比增长20%,创历史同期新高。 2021年2月,奇瑞青岛乘用车项目计划投资130亿元,可满足年产3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2)奇瑞具备完整的研发体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中蝉联第一,连续8年位居百强榜首。奇瑞集团在整车制造环节拥有独立自主平台,能够为奇瑞汽车及其他品牌商提供从整车开发到量产的综合服务,在业内具备强大、领先的核心竞争优势。3)奇瑞是国内为数不多适合开展ODM造车业务模式的伙伴。立讯精密与奇瑞合作的成本相对较低,却具备较高和较快的潜在效益。本次战略合作将在打造合作造车ODM模式的基础上,快速发展立讯精密的Tier1业务,实现动态入局、快速提升公司作为Tier1厂商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汽车业务积淀深厚:1)传统的汽车Tier1厂商,具备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以德尔福为例,燃油车的核心部件是发动机,德尔福能够供应发动机所需的大部分核心零部件,以产业链的技术源头为支点,成为了具备话语权的Tier1供应商。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在于电池、电控、电驱动,在这三个领域建立核心壁垒的公司,将更有机会成为新能源车的Tier1供应商。2)公司在汽车领域已有十余年的沉淀,主要产品有:连接器/连接线、低/高压整车线束、特种线束等,主要客户包括国内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及部分大型Tier1厂商。3)公司控股股东香港立讯收购的BCS是整车厂商的一级供应商,其客户基本覆盖了全球知名品牌整车厂商。BCS的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开关系统、集成电子控制面板、转向轴控制系统、接入系统、传感器等,均属于汽车应用系统领域。被收购之后,BCS又拓展了智能驾舱、智能驾驶、电源模块、车联网等业务,客户遍及海内外,包括大众、通用、特斯拉、BBA及日本三大品牌客户。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00.21/1693.33/2120.08亿元,同比增长40.56%/30.24%/25.20%,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9/104.66/152.8亿元,同比增长-2.44%/48.47%/46.01%,当前(2022年2月16日)对应PE44.20X/29.77X/20.39X,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涨价的风险、大客户生产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2-18 10.97 -- -- 13.75 25.34%
13.75 25.34%
详细
公司今日公告了向宝丰硅材料销售2.62亿元(含税、下同)的还原炉设备订单,以及2022-2024年向天合光能销售18.92亿片210单晶硅片(预计销售额159.50亿元)的长单销售合同。 此次向天合销售的210硅片合同充分表明公司大尺寸硅片生产能力已经获得头部企业认可。天合光能一直是一体化组件龙头企业,根据索比光伏,2021年天合光能组件出货量约25GW,位列全球第二。同时由于210硅片超大的尺寸,导致其碎片率和翘曲度高,生产难度大。此次天合向公司锁定了近19亿210硅片,足以证明公司在硅片生产环节的实力。 单晶硅二期协议签署,单晶硅项目加速推进2022年1月10日,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用于40GW单晶硅一期项目(20GW)建设)获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一期项目总投资规模为69.99亿元),1月22日正式获得核准批文。 1月28日,公司发布了《关于对外投资并拟签署包头单晶硅二期项目合作协议的公告》,拟对外投资包头二期2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二期项目总投资62亿元。 公司二期动作迅速,充分表明公司具有充足的原料、产能、订单。 根据公司关于定增的意见回复公告,预计公司今年2月产能逐步提升,力争实现7GW的年产能;6月单晶二厂建设完成;预计明年3月实现一期20GW硅片达产。自10月份以来,公司公告了与多家光伏公司的单晶硅业务合同,预计2022-2024年将销售单晶硅方锭/方棒3.25万吨,单晶硅片75.9亿片,二期项目迅速实施有望持续增加公司的接单能力原料供应无忧,销售长单锁定,洗牌阶段公司优势明显,成功突围可期随着光伏产业技术更迭、原材料价格回落、硅片落后产能淘汰,硅片环节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在此阶段,我们认为公司有3大优势:1、轻装上阵。公司产能均为大尺寸硅片产能,且没有小尺寸硅片库存,没有资产减值等压力。 2、硅料供应无忧。公司为多晶硅设备龙头,与硅料企业有天然合作关系,硅料供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公司目前已锁定超16万吨的硅料供应。 3、生产能力获得多方下游认可,销售长单锁定保证业绩。从公司公告的单晶炉设备合同看,单晶炉采购合计超30亿元,对应超20GW单晶硅产能,生产能力无忧。同时公司已获得包含通威、天合等头部企业的多方客户订单,业绩保障足够。 基于以上,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7.42亿元、11.94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59X/23X/14X,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伏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5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