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27/80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数码视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3-08-12 28.06 9.46 84.30% 31.56 12.47%
31.56 12.47%
详细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13 年至15 年公司净利复合增速40%左右,给予公司14 年25 倍PE,对应目标价38.59 元,维持买入评级。 收入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收入分别为7.14亿、 10.75亿和14.63亿,同比分别增长36.05%、50.59%和36.11%。 条件接收系统:我们预计2013~2015年销售收入为3.13亿、3.43亿和3.77亿,同比分别增长16.4%、9.78%和9.77%,毛利率预计稳定在84%左右; 前端设备:我们预计2013~2015年销售收入为2.60亿、3.38亿和4.06亿,同比分别增长20%、30%和20%,毛利率预计略有下降; 超光网:我们保守预计2013~2015年销售收入为0.63亿、2.83亿元和5.26亿元,毛利率预计随着规模效应呈现逐步稳定在45%; 移动支付及金融IC 卡业务有望在2013年~2015年分别实现3000万、4500万和6075万元,14年、15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50%、30%,毛利率预计稳定在40%左右。 其他业务主要包括影视传媒和增值服务产品如在线支付、电视商务、PUSH VOD、VOD 系统、电视广告系统、电视游戏、数据广播等。影视传媒业务在2013年迎来业务收获期,预计2013年贡献利润1000-2000万。 净利润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47亿、5.19亿和7.10亿,同比分别增长29.64%、49.46%和36.96%;对应EPS 分别为1.03元、1.54元、2.11元。
丽珠集团 医药生物 2013-08-12 44.00 15.13 -- 44.43 0.98%
45.15 2.61%
详细
投资要点 短期催化因素:(1)A股市场对公司二季度的经营情况存在预期差。受卫生部今年2月以来整顿辅助生殖的影响,公司的促性激素系列4-5月份销售增速回落,但是从我们对终端销售的跟踪来看,促性激素系列产品6月的增长已经明显回升,参芪扶正等优势品种销售良好,潜力品种亮丙瑞林微球、艾普拉唑肠溶片、鼠神经生长因子爆发式增长,我们估计公司中报可能好于市场预期。(2)A股市场对广东药交所模式未来对公司产品的影响可能反应过度。公司处方药板块利润贡献主要来自竞争格局有利的品种(独家、2-3家批文的品种),受影响很小;OTC和诊断产品不受影响;新品种鼠神经生长因子在广东医保市场的推广将受益于广东药品招标的重启。(3)明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公司的独家品种艾普拉唑肠溶片有望进入(目前是13个省的地方医保乙类)。(4)公司的B转H正在积极推进中,按照港交所的上市申请程序,我们估计中报发布后需更新材料,有望在9-10月完成。 中长期推荐的逻辑:我们看好公司在处方药领域的产品梯队,原有优势品种参芪扶正注射液、促性激素系列等品种在营销改革推动下增长提速,鼠神经生长因子、艾普拉唑、亮丙瑞林微球等新品种爆发式增长,丽珠集团的处方药业务处在快速增长阶段,在净利润中的占比将日益突出。公司的单克隆抗体、艾普拉唑注射剂、疫苗等产品储备值得期待。我们认为丽珠在处方药领域拥有多个大治疗领域、竞争格局有利的优势品种将是其未来在医药行业发展中胜出的基础,在估值上应该有所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由于2季度促性激素系列受整顿辅助生殖影响,另外宁夏工业园转固后将增加折旧,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净利润5.39、6.69、8.34亿元(前次:5.60、7.13、9.00亿元),增速为22.04%、24.03%、24.69%(前次:26.75%、27.37%、26.19%),2013-2015年对应EPS为1.82、2.26、2.82元(前次:1.89、2.41、3.04元)。我们看好公司的优势品种通过营销改善发力,中期鼠神经生长因子、亮丙瑞林、艾普拉唑片剂等潜力品种带来业绩的弹性,从长期来看公司的艾普拉唑注射剂、单抗等产品储备值得期待。考虑到下半年估值切换因素上调目标价,按照2013年PE30×,2014年PE26×,目标价区间54.60-58.76元(前次:51.03-57.84),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公司的宁夏工业园和珠海工业园陆续转固,新增折旧;原料药和抗生素业务波动较大,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拖累;营销改革后续如果不成功,公司品种优势的发挥将受到限制。
大冶特钢 钢铁行业 2013-08-12 5.58 -- -- 6.41 14.87%
6.55 17.38%
详细
投资要点 业绩概要:大冶特钢公布2013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37.6亿元,同比下降22.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41%,折合EPS0.247元。公司过去四个季度EPS分别为0.04元、0.03元、0.12元、0.13元; 经营状况:上半年公司生产钢54.9万吨,同比降低9.44%,生产钢材66.92万吨,同比降低22.18%;钢材销售量73.24万吨,同比降低10.13%。结合年报数据折算吨钢售价5130元/吨,吨钢成本4660元/吨,吨钢毛利470元/吨,同比分别上升-805元/吨、-885元/吨和80元/吨。受益于上半年汽车行业销售的改善,公司1、2季度汽车用钢盈利能力较去年下半年明显改善,同比而言汽车行业用钢毛利率改善最为明显,成为公司上半年业绩的主要贡献来源。单季度而言,公司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但财务费用及管理费用环比明显增加,导致二季度业绩环比基本持平;财务分析:公司13年上半年毛利率9.2%,同比上升2.6%;期间费用率5.5%,同比上升3.4%;净利润率3.0%,同比下降1.0%;ROE3.7%,同比下降2.7%;单季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12年Q3-13年Q2毛利率:3.6%、17.7%、8.5%、9.8%(12Q4有会计变更,不可比); 12年Q3-13年Q2期间费用率:3.4%、16.5%、4.7%、6.4%(12Q4有会计变更,不可比); 12年Q3-13年Q2所得税费用率:21.9%、31.4%、15.0%、15.0%。 未来看点——下半年铁路建设及汽车业需求:近期铁路建设获得资金支持,下半年铁路基建有望提速。 按照此前发改委的批复,铁路总公司预计分期发行债券1500亿元,所筹资金用于73个铁路建设项目,近期已招标发行了200亿元的第一期铁建债券,部分省市已获得债券资金支持;汽车方面,7月份汽车销量呈现淡季不淡的局面,反映上半年的行业景气周期尚未结束,汽车业偏强的需求有望在三季度延续;盈利预测:下半年铁路及汽车业的景气有望支撑公司产品需求,同时近期钢铁存货周期驱动行业基本面出现环比改善,预计三季度公司业绩将较二季度有所回升,预测公司13-14年EPS分别为0.51元、0.57元,维持“增持”评级。
华夏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3-08-12 6.74 4.05 -- 7.48 10.98%
8.38 24.33%
详细
事件:华夏银行发布2013年中报,实现净利润73亿,同比增长20%,每股收益为0.82元,每股净资产为9.22元。 中期业绩总体概括:净利润高出我们预测值约4.6%,业绩超预期主要由非息业务好于预期以及Q2单季拨备较少贡献。Q2不良额和关注额的变动程度均较温和,但逾期类的增加较多。 2013Q2财务表现简评:(1)Q2营业净收入环比增长8.7%,其中利息业务和手续费业务环比分别增长6.7%和36%;手续费增长较快(2013H净收入同比增长49%)主要是由代理和理财业务手续费增长较快所贡献。(2)Q2费用和拨备均较上季减少,尤其是拨备较Q1减少约8个亿(环比下降53%),导致Q2净利润环比大增47%。(3)Q2贷款增长平稳,受存款呈现负增长、同业业务规模环比下降31%影响,Q2生息资产规模为负增长,可能与8号文加强理财业务中非标债权资产监管、135号文规范票据业务、6月末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等有关。(4)半年报披露日均口径净息差NIM值为2.70%,较2012年水平下降1个BP,其中存贷利差较上年收窄21个BP,我们估计同业利差亦为收窄,但生息资产中高收益的贷款占比提升对NIM的影响为正面。我们判断Q2生息资产的规模及结构变化对Q2单季NIM形成扰动(我们计算的Q2单季NIM环比扩大15个BP,虚高)。考虑到下半年存款增长压力及贷款需求反弹空间较小,我们预计下半年存贷利差将平稳或小幅下降。 资产质量变动温和,全年表现或将好于同业:截止2013Q2末,该行不良额为71亿,不良率为0.91%;不良额环比增加2.47亿,增幅3.6%,加回核销后的环比增幅为9.7%;期末关注类贷款环比增加2.19亿,增幅2.15%。关注类和不良率的变动程度均较温和,预计在同类中增幅较小;但公司上半年逾期类贷款增加较多,期末较年初增幅达44%,由于逾期的增加远高于不良的增加,故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公司是否存在“五级分类不够谨慎”。2013年公司的不良率目标为控制在0.92%以内,故预计下半年不良的增幅仍较小。2013H平均信贷成本在0.59%的较低水平,符合我们“华夏银行ROA改善的重要驱动力为信贷成本下降,2013年信贷成本将明显下降”的判断。 盈利预测:预计2013-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149/170/1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3%/14.6%/14.8%;每股收益分别1.67/1.91/2.20元,每股净资产为9.7/11.6/13.8元,目前股价对应4.0X2013PE&0.69X2013PB。 我们认为华夏银行的ROA仍在改善过程之中,2013年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较高,给予其2013年0.9-1XPB作为合理估值,对应的目标价区间为8.7-9.7元,维持对华夏银行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若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增长低于预期,将对整个银行业经营环境造成冲击,进而可能导致民生银行的净利润低于预期,资本市场估值难以提升。(2)若同业、影子银行监管政策超预期,将会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估值下行风险加大。
江淮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13-08-12 8.12 9.19 -- 9.46 16.50%
10.37 27.71%
详细
投资要点 江淮的卡车业务及瑞风MPV业务增长稳定、但潜力有限,我们对市场关注的江淮非瑞风乘用车业务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江淮非瑞风乘用车业务正在进入一个阶段性的收获期,未来几年将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点。 2013年有望成为公司乘用车业务的获利元年。过去江淮乘用车产品均价过低,导致盈亏平衡点很高;初入乘用车市场,在产品设计、投入上发力不准,导致产品毛利率一直较为低下;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低,大量零部件由第三方供应,成本高昂;规模一直没能冲上20万,使得规模效应无法得到体现。这些制约公司乘用车业绩的因素正在逐步的发生改观:瑞风、和悦A30等新产品在价格上已经开始持平、甚至高于竞争对手;新车型的设计更加理性和经济;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自配率正在不断的提升;新车型在拓展产品线的同时今年有望拉动公司乘用车业务进入规模效应区间。 “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认为江淮在乘用车业务上的经营思路逐步清晰和成熟,这是未来几年能够进入收获期的更为关键所在。在浸淫了乘用车市场数年后,江淮在产品定位及规划方面更有“感觉”,和悦RS、瑞风S5等产品对细分市场的把握和推出速度是这方面的良好作证;在成本占比较大的核心零部件配套方面显得更加“实在”高效,不再追求大手笔和看似高技术含量的的投入;在渠道体系建设上,充分利用已有瑞风网络的同时利用产品结构拉升和悦销售网络的品质,对产品销售将更具“杀伤力”。 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32、359、392亿元,同比增长14%、9%、9%,同期净利润分别达到:8.5、9.5、10.8亿元,对应EPS:0.65、0.73、0.83元。我们上调公司的投资评级至“买入”,目标价10元,对应2013年15倍PE,高于行业的估值水平,反映了我们对公司未来几年乘用车业务超越行业发展的预期。
江淮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13-08-12 8.12 9.19 -- 9.46 16.50%
10.37 27.71%
详细
事件:江淮公布了2013 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录得营收180 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5.3 亿元,同比增长65%,业绩增速良好。 商用车增长撑起公司上半年业绩。公司第一个稳定的利润来源为以轻卡为主的卡车业务,虽然毛利不高,但是销量及利润贡献一直稳定,上半年公司卡车销量达到14 万辆同比增长23%,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帅铃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提高,拉动业务板块盈利能力。同时由于原材料成本长期低位运行带给公司毛利较低卡车业务较高的盈利弹性,成为公司上半年业绩拉动的主要动力。 瑞风MPV 业务受到挑战,未来高端产品有望弥补业绩增速。公司第二个稳定的利润来源为瑞风市场地位受到一定挑战,虽然上半年公司瑞风销量同比增长9%,销量表现仍然可观,但是其低端MPV 市场龙头的地位被东风柳汽的菱智车型抢占。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公司积极推出了瑞风M5 等高端车型,延伸产品线。我们认为未来瑞风M5 等高盈利车型的上量有望弥补此块业务销量下滑带来的业绩冲击。 非瑞风乘用车业务是公司下半年的主要看点。上半年公司轿车和SUV 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7%、330%,其中SUV 增长主要来源于新车型瑞风S5,虽然央视“315”事件对公司销量产生了短期的冲击,但目前情况已经稳定。我们看好公司乘用车业务的发展,认为2013 年将是公司此块业务的盈利元年。详细内容请参见我们今日同时发布的深度报告《江淮汽车:进入阶段性收获期》。 投资策略。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 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32、359、392 亿元,同比增长14%、9%、9%,同期净利润分别达到:8.5、9.5、10.8 亿元,对应EPS:0.65、0.73、0.83 元。我们上调公司的投资评级至“买入”,目标价10 元。
红日药业 医药生物 2013-08-09 37.90 7.34 43.73% 42.80 12.93%
44.37 17.07%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2013年8月8日,公司发布2013年半年度报告,2013年H1实现营业收入9.91亿元,同比增长103.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53.26%,扣非后增长50.31%,符合市场一致预期(50%)。 点评:血必净注射液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208.07%,剔除高开票的影响,我们预计血必净H1销量超过1400万支,同比增速接近50%;中药配方颗粒实现销售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64.77%,超过市场40%-50%的预期,我们预计主要是因为配方颗粒单位价格调整以及销量增长的影响。 血必净毛利率90.93%,同比增长5.24个百分点,除去高开票的影响,上半年募投项目投产导致产品单位成本有所上升,我们预计下半年毛利率环比将进一步提升;配方颗粒毛利率77.83%,同比增长3.35个百分点,预计主要是与产品单位价格调整有关,下半年随着募投项目投产折旧费用增长等原因,毛利率预计环比将有所下滑。三项费用率方面,Q2公司整体为59.89%,比Q1下降了3.8%个百分点,估计主要是因为公司营销团队扩张基本到位,单人产出预计环比将逐步提升。 我们继续看好公司长期的成长性,理由如下: 1)血必净和配方颗粒双轮驱动:血必净是脓毒症领域的独家产品,脓毒症发病率高,接近0.3%,因此产品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013年公司完成了血必净的营销改革,从底价大包代理模式向主流商业企业回归,加强了公司对医院终端需求的掌控;另外2013年3月血必净新产能车间达产,产能从1500万支提升到2600万支,产能瓶颈得以解决。另外血必净注射液还进入了《广东省2013年基药增补目录》,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的替代产品,2012年市场容量约为32亿元,与中药饮片990亿元的规模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行业内仅有6家试点生产企业(江阴天江、华润三九、康仁堂等)生产,未来2-3年内行业仍具较高的政策准入壁垒。康仁堂有望凭借其强大的销售团队(从2012年初的200多人扩充到千余人)、产能瓶颈解决(单班产能从100吨扩充到300吨)以及有效的高管激励(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迅速成长壮大。 2)未来看新品种储备和外延式并购:公司与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研发的脓毒症一类化学新药KB项目已向国家审评中心上报临床申请,现正在进行资料补充和相关研究;公司持股12.5%的子公司红日健达康抗肿瘤一类新药PTS项目药学研究资料正在修订中。同时公司也在不断挖掘医药资源,实现内生增长与外延发展同步,不断提升未来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小幅调整之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7/30.0/39.4亿元,增速77%/38%/3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59/4.99/6.36亿元,增速55%/39%/27%;EPS为0.96/1.33/1.70元(前次0.96/1.26/1.54)元,按照2013年PEG=1估值,目标价52.83元,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中药材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配方颗粒政策放开的风险,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上海家化 基础化工业 2013-08-09 54.05 53.91 37.33% 57.76 6.86%
57.76 6.86%
详细
我们预计上海家化2013-2015 年收入分别为55.44 亿元、68.50 亿元、83.77 亿元,同比增长23.1%、23.6%、22.3%;净利润为8.35 亿元、11.46 亿元、14.94 亿元,同比增长36.5%、36.8%、30 %,对应EPS 为1.25 元、1.71 元、2.22 元。考虑公司在行业本土企业中的领先地位,结合国际同类企业估值,目标价59.85 元-67.42 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翰宇药业 医药生物 2013-08-09 15.30 7.34 33.21% 18.02 17.78%
19.42 26.93%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8月8日,翰宇药业发布中报,2013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22.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9.35%,处于公司此前中期业绩预告的中位数,低于我们的中报前瞻。 点评:翰宇药业中报平稳增长,但未来成长空间仍然值得期待。 2013H1从现有产品的增长来看,主要的亮点是老产品胸腺五肽和生长抑素的快速增长。新进基药的去氨加压素(包括原研只有3家)为拓展基层市场做准备,正在把小代理商更换为实力较强的大代理商,因此当期仅个位数增长。特利加压素的营销团队在继续建设中,当期增速有所放缓。 公司的短期催化因素包括:(1)6月5日公司股东大会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议案》,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我们预计资金到位后有助于推动公司加速发展。(2)6月27-28日,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曾少贵先生、控股股东副董事长曾少强先生、董事财务总监蔡磊先生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共增持公司股票37.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95%,显示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公司未来成长可期: 一、新品种爱啡肽、卡贝缩宫素有望于2014年获批。 二、去氨加压素新进入2012年版国家基药目录,该品种只有3家企业获得批文,其中外资的辉凌制药原研,翰宇药业首仿,竞争相对缓和,通过新一轮基药招标后,有望在2014年放量。 三、公司通过受让科信必成的21个控缓释制剂,将进入高端口服化学药制剂领域,目前已经有3个缓释品种申报生产,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8个品种进入申报阶段,有望在2014-2015年陆续获批。 四、从长期来看,公司的产品储备以多肽药物为核心,清晰地在心脑血管、肿瘤、免疫调节、孕产、老年痴呆、糖尿病等领域展开,产品结构从普通仿制药到首仿再到创新药,不断升级。 投资建议:由于特利加压素的营销队伍尚待继续加强,去氨加压素的代理商队伍在更换中,短期对公司的业绩有一定压力,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13-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1.00、1.28、1.64元(前次:1.07、1.37、1.73亿元),增速为11.27%、28.02%、28.12%(前次:19.37%、27.74%、26.49%),2013-2015年对应EPS为0.25、0.32、0.41元(前次:0.27、0.34、0.43元)。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的高增长潜力和弹性,基于公司的化学合成多肽龙头地位和新产品预期带来的业绩弹性,建议在估值上给予一定溢价,目标价调整至15.00-16.00(前次:12.6-13.36),对应2013PE60×和2014PE50×,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 核心业务团队的激励方案尚不确定。 胸腺五肽、生长抑素等老品种批文较多,新一轮非基药招标中面临降价压力。 公司新品种储备丰富,但新药获批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隆平高科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13-08-09 22.65 11.80 -- 25.10 10.82%
26.85 18.54%
详细
隆平高科公布2013年半年报,公司201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34.75%,折合EPS0.25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净利润9423万元,同比增长27.98%。 2013年半年报水稻种子和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及毛利率水平总体符合我们预期。2013年上半年公司水稻种子收入4.04亿元,同比下降10.15%,毛利率43.41%,下降0.2ppt;玉米种子收入1.49亿元,同比下降5.82%,毛利率49.60%,增长12.27ppt。我们根据将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上半年销售数据进行合并,统计了2012/2013推广季公司种子销售情况,水稻种子实现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5.2%,毛利率39.7%,同比下滑4.1ppt;玉米种子实现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46.5%,同比上升1.6ppt。2012/2013推广季公司水稻和玉米种子收入增速放缓,但均实现小幅正增长,2013年上半年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跨年度结算比例调整带来的。 基于期间费用控制卓有成效,上半年净利润增速34.75%,显著快于收入增速。2013年上半年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加2100万元,增长14.5%,而收入同比仅增长1.53%,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从财务报表上看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原因:(1)上半年公司营业外收支达到2528万元,同比增加1800万元;(2)三项期间费用同比下降0.90%,其中管理费用下降700万元;(3)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360万元左右。 从湖南隆平、亚华种业和安徽隆平三大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利润贡献角度分析,公司合并利润增长也可以解读为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亏损缩小所致。2012年上半年三大子公司合计净利润约为1.91亿元,公司合并报表利润1.43亿元,这意味着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合计亏损约为0.48亿元;2013年上半年三大子公司合计贡献利润1.76亿元,公司合并报表利润1.64亿元,这意味着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合计亏损0.12亿元,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出现明显减亏,带来公司合并利润增长。 根据公司资产收购预案,2013下半年湖南隆平等三家子公司至少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56%,才能达到全年3.32亿元的业绩承诺要求,这将为公司2013年的业绩增长提供最低保障。此前我们模型假设2013年三大子公司实现净利润3.58亿元,较业绩承诺高5.8%,但考虑到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亏损情况,我们预计全年合并报表净利润为3.02亿元,全面摊薄后EPS0.61元。由于上半年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减亏超出预期,因此我们将其亏损假设下调至2400万元(2倍于上半年亏损),则预计全年合并报表净利润为3.34亿元,全面摊薄EPS0.67元,较前次上调0.06元。 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实现减亏的主要原因在于:(1)公司三项期间费用尤其是管理费用出现下降;(2)公司逐步剥离“非种子业务”资产带来一定的一次性投资收益;(3)“非种子业务”大部分都陷于亏损状态,剥离掉以后有助于母公司减亏;(4)棉油子公司、新疆红安种业和四川隆平经营状况较去年都有所好转。 在种子行业整体不景气的状况下,公司的两杂种子业务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但公司积极的通过节约费用开支,剥离非主业资产,加大对其他种子子公司经营扶持力度,开源节流多方位保证净利润的稳定性增长,表明公司对少数股东资产注入成功实施的重视程度。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全面摊薄后EPS分别为0.67元、0.82元和1.02元,较前次分别上调0.06元、0.07元和0.07元,其中2013年上调幅度约10%,我们继续看好公司在水稻种子和玉米种子领域的研发能力和营销体系建设优势,按30X2014EPS,目标价24.6元,建议买入。
万科A 房地产业 2013-08-08 10.10 7.25 -- 10.50 3.96%
10.50 3.96%
详细
投资要点 2013年中期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收入利润均呈显著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13.9亿元,同比增长34.7%;实现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22.3%。每股收益0.41元,同比增长20.59%。其中,1-6月,实现结算面积388.4万平方米,实现结算收入40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2%和34.4%。 毛利率下滑符合预期。上半年公司房地产业务的结算均价为10,461元/平方米,较2012年同期下降8.7%;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为23.8%,较2012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结算净利率14.1%,较2012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而随着2009、2010年以后的高地价项目、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一季度降价促销项目逐步进入结算,至少至2013年底,毛利率率仍有一定的下滑空间。但公司仍然能够通过加速周转来弥补利润率的下滑。 未来两年业绩锁定性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尚有1603万平方米已售资源未竣工结算,合同金额合计约1766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8.3%和22.9%,已锁定2013年预测收入的全部及2014年预测收入的70%,而三季度末公司将迎来推盘高峰,全年推货值预计将达到2400亿,若市场环境不发生明显转变,我们预计2013年签约销售额可达到1700亿,有望比2012年增长20%,这将进一步为明后年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更强有力保障。 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716.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83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和33.8%。公司市场占有率(销售金额计算)达到2.51%,比12年末提高0.32个百分点。 财务状况:2013年以来开工积极,短期资金压力有所上升,但预售良好使得财务风险基本可控。 不利因素:由于公司上半年积极投资,上半年公司实现开工面积919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6.3%,货币资金减少28%,而存货由于新项目增多,增加22%,使得存货资金配比从年初的4.88迅速上升至至8.27,同时货币资金与短期债务(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之和)之比为0.84,较年初值1.47有所下降,表明短期资金压力有所增加,库存压力上升。 有利因素:公司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报告期内公司预收账款占总负债比例提升了2个百分点至46%,虽然使得资产负债率提升了1.31个百分点,但预收账款不构成偿债负担;剔除预收账款后,公司实际负债率为42.7%,相比年初的43.7%略有降低。 2013年以来扩张相对积极,而充裕的资金将使得后期扩张依然游刃有余。2013年公司加快了拿地步伐,上半年拿地金额相当于上半年销售金额的34%,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接近09年水平,而目前良好的销售增长使公司下半年更有机会以相对有利的条件获取丰富的项目资源。 估值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13年、14年和15年EPS分别为1.43、1.71和2.13元,净利润分别增长26%,19%和24%,对应最新股价PE为7、6和5倍,RNAV为12.57元,目前折价21%,鉴于良好的业绩确定性,顺应政策的以刚需为主的产品结构,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西王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3-08-08 16.82 4.75 -- 17.49 3.98%
17.49 3.98%
详细
投资要点 我们近期对西王食品小包装食用油的终端销售情况进行了草根调研,情况如下: (1)7月以来,西王对小包装玉米油进行了促销活动,以消除3月逆势上调出厂价对销量的负面影响; (2)通过差异化的促销手段推动高端鲜胚玉米油放量,近期促销活动集中于3L、4L包装的鲜胚玉米油,但5L包装的普通玉米油基本不参与促销。 (3)新品哈恩牌橄榄油目前已经开始以礼盒装的形式在团购渠道进行推广,但KA终端还没有看到产品销售,主要原因是公司仍在对橄榄油的品牌、渠道、价格体系进行评估并收集经销商和消费者反馈,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大范围推广。 (4)根据经销商调研,我们推测7月公司小包装玉米油销量在1.2-1.3万吨,较6月环比增长超过100%,同比增长在10%-20%;其中高端的鲜胚玉米油同比销量增长超过200%,占比达到10%。 二季度受到提价的负面冲击,公司销量同比下滑10-20%,但在成本端下降和提价的双重刺激下,毛利率和净利润率都创出历史最高水平。西王在二季度淡季价格体系和渠道梳理完成后,三季度通过加大促销活动手段实现旺季相对较快的销售放量,从而在销量和利润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既保持一定的销量增长和市场占有率,又有相对合理的利润。我们预计3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0%-20%,利润率同比上升。 我们判断西王在旺季的加大促销、增加赠品等活动隐形降价,将带来销售端明显放量,而西王2季度的毛利率已经是历史最高值,在提价和成本下滑给予的双重空间下,若3季度毛利率保持在25-30%,则公司营销端的操作空间将是非常大的,有利于量价利均衡,并将加速公司食用油产品结构高端化升级步伐。 维持我们年初的深度报告《利润三级跳、跃出第二步(20130128)》中的推荐逻辑——“2013年销售稳步增长,费用率回落,将是五年来首次利润增速超过小包装销量增速的拐点之年。”通过2013年前两个季度经营和财务数据的表现,我们认为基本面正在逐步验证了我们当时的逻辑和判断。 维持2013-15年EPS为0.98、1.34、1.69元之盈利预测,虽然今年以来已有20%的绝对收益,但估值仍具备明显吸引力,未来6-12个月目标股价19.6-24.5元,对应2013年20-25xPE,重申“买入”评级。 可能的风险:玉米油行业或个别公司出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公司小包装玉米油规模扩张低于预期、销售费用大幅超预期、金龙鱼与福临门大幅让利及持续价格竞争可能挤压西王食品的中长期生存空间。
三诺生物 医药生物 2013-08-06 49.20 16.89 -- 55.99 13.80%
61.90 25.81%
详细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鉴于草根调研到的经销商销售情况,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93、6.86、9.09 亿元,同比增速为46.2%、39.1%、32.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8、2.62、3.61 亿元,同比增速为38.3%、47.2%、37.7%;2013-2015 年对应的EPS 为1.35(+0.03)、1.99(+0.12)、2.74(+0.27)元。给予2014 年35 倍PE,目标价69.65 元,再次重申“买入”评级。
云南锗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3-08-05 12.26 14.87 43.12% 14.53 18.52%
14.68 19.74%
详细
事件:公司前期使用超募资金收购临翔区章驮乡勐旺昌军、华军306以及博尚镇勐托文强3座锗煤矿的股权交割已完成,并取得云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3座矿山年生产规模合计为12吨,增加公司锗金属储量101.2吨且整体金属储量总计为790.65吨。 公司当前在产矿山共两座,设计产能为42吨,实际每年矿山开采金属量为25吨左右;金属回收产能为9吨,今年计划回收5~7吨。作为锗行业领头羊,公司收购3座矿山短期内无生产计划且主要为战略储备,巩固公司资源优势和收紧上游供给为目的。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公司肩负着规范市场,尽可能减少行业内的低价恶性竞争以及重塑“行业规则”的重任。 我们看好今年下半年的锗价走势:1)2012年国内光纤产量达到1.4亿芯公里,占全球份额50%,国内运营商将对4G 建设中光纤光缆进行招标采购叠加传统的消费旺季将有望于三季度集中释放将额外提升锗金属需求10吨,占全球产量接近10%。2)国内预计开启新年度的收储行为将进一步加大供需缺口。去年9月市场开始传言收储,随后价格上涨10%,而目前价格与当时价格不相上下,在供给略微收缩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后续价格有望持续走高到12000元/千克以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3~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9亿,9.18亿以及10.14亿元,净利润分别是1.64亿元,1.75亿元以及2.11亿元,对应EPS 是0.25,0.27以及0.33元。合理目标价为15.0~15.5元,维持“买入”评级。
上海家化 基础化工业 2013-08-05 49.61 53.91 37.33% 57.76 16.43%
57.76 16.43%
详细
投资要点 前面两篇报告,我们主要讨论行业容量、市场发展、品牌和渠道,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最值得投资呢?两类公司最值得注意,一是发展初期的单一品牌公司,二是平台类公司。 获得成功的单一品牌公司,共同点:1、品类发展较快、在产品定位和渠道上有创新。2、拥有执行力超强的团队。但这类投资机会多由一级市场享受,上市时成长速度已经变慢、行业竞争加剧或资本市场预期太高,难以形成良好的投资机会。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平台类公司是更好的投资机会。海外大型平台类公司常年都以高于利润增速的高PE价格溢价交易。平台类企业具有长期高强度营销和研发投入的能力。日化行业竞争激烈,新品牌、新进入者层出不穷,平台类企业拥有一系列超级品牌,帮助企业在高强度的竞争中,建立护城河,提供良好的资本回报,不断创造丰厚的利润和现金流,支撑企业能长期持续进行高强的的研发投入和市场费用,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坚实品牌壁垒。 上海家化已经成功运作两个以上品牌,是本土化妆品企业中少有的具有多品牌运作能力的公司,已有化妆品集团-“平台类”公司的雏形。更重要的是,上海家化经历过多次品牌运作的失败,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能涅槃重生。管理层激励充分,新管理团队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公司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虽然行业竞争激烈、挑战严峻,但上海家化只要再有一个品牌取得成功,其多品牌运作能力将再次得到验证,估值溢价长期保持,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化妆品行业巨头。 5月风波只是成长的烦恼,无碍公司持续强劲增长。大股东虽然与管理层曾有分歧,但在上市公司层面利益一致,都乐见上海家化做大做强。短暂的风波过后,上海家化高速发展的步伐不会停滞。 现在上海家化在大众日化用品市场(六神)和中高端化妆品市场(佰草集),都有大品牌获得成功,实力和经验都已具备。未来若继续有一个品牌获得突破,上海家化多品牌运营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司将是中国日化和化妆品领域第一个在多品牌运营上取得持续突破的企业,估值将常年保持溢价。 我们预计上海家化2013-2015年收入分别为55.44亿元、68.50亿元、83.77亿元,同比增长23.1%、23.6%、22.3%;净利润为8.35亿元、11.46亿元、14.94亿元,同比增长36.5%、36.8%、30%,对应EPS为1.25元、1.71元、2.22元。考虑公司在行业本土企业中的领先地位,结合国际同类企业估值,目标价59.85元-67.42元,首次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27/80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