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0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方盛制药 医药生物 2024-06-21 10.76 -- -- 10.63 -1.21% -- 10.63 -1.21% -- 详细
聚焦中药主业成效显著,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成立于2002年,围绕心脑血管、骨科、儿科等细分领域构建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集群。2021年起,公司明确中药业务战略地位,先后剥离了肾病医院佰骏医疗、CRO企业恒兴科技,大幅减轻报表负担。 经我们测算,剔除非主业子公司亏损、政府补助、及股权激励费用等因素,2020-2023年间,公司制药主业的实际经营性净利润复合增速约38%,利润率从6.9%提升至12%,可见公司制药主业的盈利能力亦在持续提升。 多个产品放量在即,规模效应下经营杠杆有望释放。1)骨科:藤黄健骨片入选国家中成药集采,降幅温和、预计单品盈利贡献保持稳定,同时有望通过抢占竞品胶囊剂型的份额、实现快速放量。1.1类新药玄七健骨片于2021年获批,获批次年便经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目前入院进度顺利,处于市场拓展的快速上升期,预计全年有望实现翻倍以上增长。2)儿科:创新中药小儿荆杏止咳颗粒,疗效确切+临床研究充分支撑其院内学术推广高效开展,未来有望进入基药儿科目录,进一步加快医院准入及销售放量。3)呼吸:强力枇杷系列产品具备“医保+基药”双目录资质,营销策略明确,有望对标念慈庵的蜜炼川贝枇杷膏,成长为5-10亿级别的大单品。 政策引领下创新中药进入发展快车道,公司又一重磅新药上市在即。近几年,多项顶层政策出台,大力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特别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的发布实施,为中药新药的研发和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司现已形成“1+N”模式的大研发体系框架,截至2023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144个药品注册批件,新药证书16个。其中进度较快的1.1类创新中药诺丽通颗粒,目前正在补充长毒实验,有望于2025年获批上市。诺丽通颗粒瞄准头痛用药市场,有望打造为下一个重磅大单品。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2、20.98、24.29亿元,同比增长11.9%、15.2%、15.8%,实现归母净利润2.43、2.91、3.53亿元,同比增长29.9%、20.0%、21.2%。公司对应2024-2026年PE为20、16、14倍,公司正处于高速成长期,业绩增速大幅领先于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多个新老品种处于快速放量期,规模效应下经营杠杆有望释放,带来业绩的高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核心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云鼎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6-20 8.74 -- -- 8.62 -1.37% -- 8.62 -1.37% -- 详细
专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工业智能化应用,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增长曲线。公司致力于矿山、电力、化工、新能源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自主研发的5G专网系统和工业智能装备,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了数字科技服务生态体系。云鼎科技在智能矿山、智能洗选、智能电力新能源、智能化工和数字平台等领域形成了“五元一体”的产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2023公司营业收入11.41亿元,其中,智能矿山、智能洗选产品及解决方案营收8.06亿元,占总营收比70.67%,智能洗选产品及解决方案2023年增速高达65.23%。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现金流量指标持续改善,2023年净现比达1.47,展现了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 能源行业数字化是万亿级存量市场,正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云鼎科技是煤炭行业信息技术头部企业,煤炭作为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其智能化升级需求显著,万亿级的市场规模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如《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了煤矿智能化的进程。云鼎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高可靠5G专网系统及系列产品,结合AI、大数据等技术,为矿山、电力、化工等行业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正积极塑造能源科技产业集群优势。 聚焦智能化变革,与华为合作迎来发展新机遇。云鼎科技携手华为的云技术,共同探索矿山生产的全场景智能应用,通过构建煤炭行业首个矿山大模型“盘古矿山大模型”,在多个专业场景中实现了AI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矿山智能化水平。 此外,云鼎科技还自主研发了鼎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了“云边端”一体化架构体系,实现了边云协同和数据共享,为能源行业智能化场景的建设提供了全流程服务。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4.17/17.44/21.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7/1.30/1.75亿元,对应PE分别为65/44/32倍。考虑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且高质量发展,以及在盘古大模型应用方面的较大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衰退的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盈利预测基于多项假设,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辰欣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6-19 14.84 -- -- 15.04 1.35% -- 15.04 1.35% -- 详细
传统业务大输液基本盘稳定。公司为大输液领域龙头之一,拥有完备的玻璃瓶、塑料瓶、非PVC软袋产能,技术成熟,产能充足,成本可控。随着诊疗量与需求逐渐增长,同时行业集中度提升,伴随公司自身产品升级迭代,未来市占率和收入将进一步增长。 制剂业务稳步推进,贡献收入利润增量。制剂板块,公司多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并建设原料药中试和商业化生产基地,逐步实现新药项目和高端仿制药项目的原料药制剂上下游一体化,原料供应和成本优势取得较好保障,并为未来化学制药开发提供研发支持。 创新药加速推进,积极投入研发。公司推进创新药研发工作,已有多个产品进入到临床开发阶段,其中流感新药PA酶抑制剂和肿瘤新药CDK2/4/6即将推进注册临床工作,将成为公司增长的第二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有望实现营业收入49.31/53.67/57.75亿元,同比增长10.5%/8.9%/7.6%,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83/6.48/7.21亿元,同比增长11.8%/11.2%/11.2%。考虑公司业务基本盘稳健,未来增速可持续。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业化产品收入不及预期风险;临床开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同类竞争对手和新技术疗法竞争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华利集团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4-06-18 67.60 -- -- 70.69 4.57% -- 70.69 4.57% -- 详细
本篇报告的亮点:我们选取裕元、丰泰、钰齐三家运动鞋履制造商作为公司的可比公司,详细拆解他们在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上的差异来源,穿透财务数据剖析经营战略和能力上的差异,以期更好地理解华利的优势。 公司概况:茁壮成长的鞋履制造龙头。公司成立于 2004年,是全球领先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也是同时拥有鞋底厂、模具厂、飞织鞋面厂等全业务链的少数制鞋厂之一。公司主要为 Nike、Converse、Vans、Puma、UGG、Under Armour、HOKA ONE ONE 等全球知名运动品牌提供鞋履开发设计与制造服务。公司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201.14亿元,同比-2.21%,归母净利润为 32.00亿元,同比-0.86%。2017-2023年营业收入 CAGR 为 12%,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19%。 公司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规模效应以及完善产业链布局推动盈利水平增长,毛利率、净利率基本分别维持在 23%、11%以上。 行业视角:需求向好,高壁垒+品牌供应链精简推动集中度提升。 1)运动鞋场景渗透持续提升,品牌端集中度相对较高。2023年全球运动鞋零售市场规模 1647亿美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速为 4.3%。由于科技互联网行业运动休闲着装风格向其他行业的渗透、疫情居家后穿着习惯的改变,运动鞋赛道保持较高景气度,在全球鞋类中的占比逐步从 2009年的 27.4%提升到 2023年的 42.9%。运动鞋服行业集中度较高,2023年全球运动鞋服品牌公司 CR4达到 32.8%,CR8为 42.1%,其中前四大公司分别为耐克、阿迪达斯、VF 集团和安踏集团。 2)多维数据验证海外鞋服品牌商去库基本结束,24年景气度向上。美国批发商库销比进入合理区间,24年 1-2月我国及越南制鞋出口基本恢复至 22年水平,中国台湾鞋服制造商月度收入数据改善明显等迹象充分验证服饰鞋履去库基本完成。 3)供给端:产能向东南亚转移,高壁垒+品牌供应链精简推动集中度提升。近年来运动鞋制造中心逐步从中国大陆向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目前 Nike/Adidas 鞋履主要生产基地已迁至越南和印尼。制造环节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2023年华利集团、裕元集团、丰泰企业、钰齐国际的年营收分别为 28.5、50.6、27.5、5.4亿美元,市场份额分别约为 7%、12%、7%、1%。我们认为渗透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是 1)运动鞋制造复杂,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2)品牌方对于供应链逐步精简优化,加强与头部供应商合作。 核心竞争力:客户结构健康、客户获取能力强,注重内功修炼造就研发、制造优势 客户端:客户资源优质丰富,全方位参与市场竞争,新兴客户的充裕储备为后续成长奠定基础。公司单一客户依赖度较低,合作客户矩阵完善,有效降低单一品牌市场份额波动对公司业绩的扰动。 研发及产品端:重视研发与创新,为品牌客户提供专享服务;积累多种材料配方和加工技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制造端:快反能力强,积极投建自动化生产设备,拥有完整产业链,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从行业对比视角剖析华利优势 成长能力:优质的客户结构是华利具有持续成长能力的基础,成长空间充足。从成长性的拆分上看,华利销量及 ASP 均呈稳健增长态势,ASP 提升空间充足。 华利 ASP 低于裕元和丰泰,主要是产品及客户结构差异导致,随着新兴优质客户持续放量,ASP 有望持续提升。对比裕元和丰泰,我们认为华利的客户结构较为优质,主要体现在:1)前五大客户集中度高但单一客户依赖不强。高集中度令华利可以充分发挥规模优势,且能更好地服务核心客户形成较强绑定;而对单一客户依赖度不高避免了受客户经营情况波动对销量造成较大扰动。2)持续拓展有潜力的优质客户的能力。On、Reebok、Lululemon 等优质客户的引入为后续的销量增长及 ASP 提升奠定了基础。3)NIKE 份额提升空间充足。华利与 NIKE的合作从 Converse 品牌开始并拓展至主品牌,在 NIKE 品牌中的份额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盈利能力:生产效率、生产基地布局、管理能力共同造就高盈利水平。华利盈利能力领先行业,原因在于:1)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及固定资产周转率在行业中非常突出;2)生产基地布局充分利压缩成本,华利在越南的产能最高,有较强的产业集群效应,且位于成本更低的北越地区。3)管理能力优秀,非生产员工数量仅占员工总数的 4.1%,体现了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管理半径。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华利的价值来自于较强的、超越同行的成长性及盈利能力。从成长性角度看,运动鞋制造赛道渗透率的提升、自身较强客户拓展能力、更高的 ASP 成长空间共同带来可持续的增长。从盈利能力的角度看,华利盈利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优势来自于更高的制造效率、更强的内部管理能力以及低成本的产能布局。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38.2、43.6、49.1亿元,对应 PE 为 21、18、1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风险、跨国经营风险、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风险、客户集中的风险、生产基地集中的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今世缘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6-18 49.00 -- -- 49.54 1.10% -- 49.54 1.10% -- 详细
股价在市场情绪影响下错杀,考虑到股权激励行权价格仍有较大上行空间。二季度作为白酒消费的传统淡季,部分渠道反馈端午期间白酒消费氛围较淡,复盘来看往年二季度各家酒企均以控货挺价为首要目标,根据渠道以及今世缘公司反馈,公司在二季度对于主力开系列产品进行换新工作,对于老产品进行停货、新产品铺货不压货进行控量挺价,从动销的角度公司反馈今年3-5月公司较去年心态更好、也更适应环境,同比数据符合公司预期,我们认为公司股价在二季度在市场情绪影响下存在错杀。另一方面公司前期股权激励业绩考核要求中2022-2023年度业绩考核均已达标,2024年业绩增长要求较为合理,我们认为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顺利进行的确定性相对较高,考虑到股权激励56.24元的行权价格,我们认为当前股价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报表端节奏不受影响,看好淡季开系产品顺利完成换代过渡工作。部分渠道反馈今年任务进度较去年略慢,我们认为主要系以下两点原因:(1)去年为实现百亿计划整体任务进度提前。2023年作为公司冲刺百亿目标的决胜之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98亿元,顺利完成年初制定的百亿目标,根据渠道反馈23年整体回款节奏在百亿目标的考虑下较为提前,但报表端23年上半年任务进度在59.11%属于正常水平,对比23年报表端进度来看今年任务进度属于正常进度;(2)今年库存水平同比下降。根据省内渠道反馈,目前国缘系列产品库存在两个月左右,同比去年下降一个月,库存水平较去年相比更为良性,我们认为去年在百亿冲刺过程中存在对于经销商压货导致库存以及进度更高,今年库存水平良性更有利于淡季进行控量提价动作为旺季来临做好准备,目前来看随着第四代四开产品库存逐步消化,近期老四开产品批价环比上行,同时第五代四开换代后产品整体价格体系高于老四开,我们看好公司在淡季顺利完成开系列产品过渡工作,为旺季动销提前做好准备。 省内竞争压力聚焦宴席,常规消费影响不大。考虑到省内竞品品牌洋河今年针对省内市场进行“升维提势,回归江苏”的大方向作系统性规划,同时根据洋河23年年报中地区性广告费用投入大幅增加,部分投资者对于洋河省内针对今世缘进行压制存在预期;根据渠道反馈,洋河今年以来在费用投入方面更多聚焦在宴席渠道,例如宴席用酒选用对应产品,开瓶扫码每6瓶赠1瓶,多开多赠,瓶瓶有红包,在其他渠道并未有过多动作,考虑到今年整体宴席市场表现较淡以及今世缘自己的消费场景差异性,我们认为竞品品牌加大费用投放对于今世缘公司影响较小。 省内仍有较大放量空间,开系V系稳定公司基本盘,看好25年150亿目标顺利达成。 公司在2023年业绩交流会中提出2025年挑战营收150亿的目标,我们认为公司目标完成有较强的确定性,从区域的角度来看,根据我们前期发布的《今世缘:省内成长势头正盛,高增可期》深度报告中测算,目前公司在南京、淮安等区域整体消费氛围较为成熟,品牌带动效应较强,省内苏南、苏中等区域市场基数较低,目前仍有较大的放量空间,两年维度来看省内放量逻辑确定性较强。从产品的角度来看,随着对开、四开产品前期消费氛围培育较好,近两年来国缘系列单开、淡雅产品收入增速较快,带动公司特A类产品增速较快,同时不断抬升公司产品结构,未来随着新版四开、对开、单开产品提价后持续发力,有助于公司重新梳理渠道价值分配链,延伸产品生命周期,增厚公司业绩,整体来看公司开系列与V系产品将持续发力稳定公司基本盘。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4年经营目标及2025年规划,同时考虑到江苏省内竞争烈度变大,行业增速放缓,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为124、151、175亿元,同比增长23%、21%、16%;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为39、49、58亿元,同比增长24%、25%、20%;对应EPS为3.11、3.88、4.65元,对应PE分别为16、13、11X。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风险提示:渠道调研样本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消费升级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华大智造 机械行业 2024-06-17 52.12 -- -- 52.25 0.25% -- 52.25 0.25% -- 详细
事件:1.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将655.5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公司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业务骨干等合计325人,约占公司总股本1.58%。2.公司发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参加本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35人,持股规模不超过144.5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0.35%。3.公司拟获得华大研究院、华大科技控股有关于时空一体机、显微镜、时空可视化试剂套装相关产品的知识产权。4.公司拟与华大三箭齐发、华大序风科技分别签订时空业务、单分子测序业务的经销协议。 受众广泛激发团队活力,20%增速彰显长期发展信心。根据公司公告,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及股票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年,以2023年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相关的营业收入(27.09亿元)为基数,对2024、2025年常规业务收入增长率进行考核,触发值为2024、2025年常规业务增长15%、32%(即2024、2025年同比增长15%、14.78%),目标值为2024、2025年常规业务增长20%、44%(即2024、2025年同比增长20%、20%)。本次激励计划以及员工持股计划覆盖董监高等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及技术员工,占员工总数的11.33%,有望充分激发公司团队的积极性,连续两年20%的增速目标也充分体现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时空组学+单细胞测序业务合作有望提升测序领域竞争力,贡献更多业绩增长极。格努公告,公司与华大研究院、华大科技控股的许可期限为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29年底,并根据对应产品销售收入的6%作为许可费用提成,预计2024年将发生的授权许可费用不超过1179万元;与华大三箭齐发、华大序风科技的经销协议预计2024年度将发生的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不超过1.11亿元、0.90亿元。单分子测序技术是继大规模平行短读长测序之后的新兴测序技术,尤其在大基因组拼接、大片段结构变异及微生物快速鉴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目前仅有HelicoBiosciece、PacificBiosciece等少数海外企业掌握成熟可靠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公司现有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主,本次经销合作有望与现有业务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加快测序市场拓展;华大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能同时实现“纳米级分辨率”和“厘米级全景视场”的技术,自2022年起相关科研成果已陆续在《细胞》、《自然》及《科学》三大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获得全球科研团队的广泛认可,与公司的DNBSEQ测序平台高度协同,有望促进公司在测序产业链加快布局,同时也为公司提供了新的业绩增长点,有望助力公司业绩长期健康增长。 测序出海步伐稳健,全球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公司作为测序领域的国产龙头,近年来持续加快提升海外战略布局,二季度以来相继在欧洲、东亚、南美等多个重点市场实现突破,2024年6月,公司的欧洲新总部正式落地,并相继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重点客户实现合作深化,未来有望逐渐实现更多高端客户群体突破;4月公司在巴西的客户体验中心开始启用,有望辐射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多国客户,加快拉美市场的市占率提高。公司业务累计遍布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服务用户超过2800个,未来有望借助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加速全球份额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测序仪等常规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销售投入可能造成短期利润波动,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34.97、42.48、51.28亿元(调整前34.97、45.06、57.32亿元),同比增长20%、21%、21%;预计归母净利润为-6.78、-2.13、0.43亿元(调整前-6.78、-2.28、0.58亿元)。考虑到公司是国内测序仪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6-14 13.30 -- -- 14.38 8.12% -- 14.38 8.1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 5月产销快报,5月公司总销量 20.7w,同比+3.3%,环比-1.6%。其中,公司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 5.5w(同比+87.8%,环比+6.4%)。 自主海外销量高增,带动 24年 5月销量持续增长5月公司总销量 20.7w,同比+3.3%,环比-1.6%。1-5月公司累计销量 110.9w(同比+12.0%,环比+22.9%),其中自主品牌销量 93.24w(同比+11.6%)、自主乘用车销量 68.36w(同比+8.5%)、自主品牌海外销量 17.39w(同比+80.8%)。新能源车型方面,公司自主品牌新能源 5月销量 5.5w,同比+87.8%,环比+6.4%。 华为深度赋能三大品牌,看好 24H2新车周期将至华为深度赋能下,公司智能化产品节奏有望加速。长安汽车与华为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华为拟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长安及关联方将投资该公司,持股比例不超过 40%。24年 3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余承东表示深蓝汽车未来将采用华为 HI 模式,这也明确了阿维塔和深蓝品牌与华为未来的合作模式。随着行业智能化进程加速,受益于华为合资公司深度赋能+Hi 模式合作,公司有望引领智能化时代浪潮。 三大新能源产品布局完善,24H2公司新车周期将至。产品布局来看,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构造了完善且丰富的产品谱系,针对不同类型消费群体覆盖纯电&插混的新能源品类,启源主力车型包括 A07、A05、Q05,深蓝主力车型包括 SL03、S7,阿维塔主力车型包括 E 11、E 12。24H2起,公司三大品牌新品接踵而至,包括启源 E07、阿维塔 15/16、以及深蓝 G318、S7和 SL03改款等。整车智驾差异化能力强,公司与华为的合作产品有望引领平价智驾新潮流。 盈利预测:营收端,预计公司 24-26年依次为 2178.9亿元、2770.3亿元、2991.9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 44%、27%、8%。基于行业价格战对单车盈利影响,我们将归母净利润预测由 24-26年依次为 92.1/113.9/131.3亿元,调整为 84.1/105.7/126.6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26%、26%、20%,对应 PE15.7X、12.5X、10.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供给端芯片短缺影响新车产能、行业周期属性弱化、单款车型依赖度相对较高等风险等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6-13 24.65 -- -- 26.28 6.61% -- 26.28 6.61% -- 详细
当前整体认知:善于反思纠偏是公司长期优质基因,22年承压后在战略、产品、渠道层面转型,逐步走出困境2022年因供给端物流及需求端华东疫情影响,全年月销中枢8.9万辆(同比-17%),年末公司迅速纠偏:战略层面架构调整,WEY+坦克、欧拉+沙龙合并回归“ONEGWM”;产品层面由专注小众细分回归主航道大单品(新能源SUV);渠道层面新能源独立成网且构建经销+直营模式。我们认为善反思纠偏是公司长期优质基因,结果看23Q2起公司销量及利润均迎来改善拐点。 当前重要边际变化①:组织架构3.0深化变革,中台更重“全球化”+“互联网思维”,前台强调“用户共创”公司2020年提出组织架构3.0变革,即形成“强后台+大中台+小前台”体系。当前公司结合经营实践持续完善3.0版本组织架构:中台层面新增“全球化”及“互联网公关”中台,前台层面更强调“用户共创”,通过各类举措提升市场需求把控能力,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当前重要边际变化②:出口贡献销量&利润弹性,俄罗斯是重点,当地市场空间仍有潜力2023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比30.7%,出口业务在销量及利润端持续贡献增量:销量方面,截至2024年5月,公司海外销售已连续9个月突破3万辆;毛利方面,2023年公司海外毛利占比达42.6%,同年海外毛利率26.0%(国内15.5%)。 公司约50%出口车型销往俄罗斯,考虑到当地市场仍有潜力(从23年94万修复到往年中枢约150万),俄罗斯业务有望持续带来销量及利润弹性。 盈利预测:24-26年营收分别为1955.9/2395.3/3000.0亿元,同比分别12.9%/22.5%/25.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7/135.2/162.9亿元,同比+59.1%/+21.0%/+20.5%;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8.9x/15.6x/12.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车上市销量不及预期、渠道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燃油车格局加速恶化导致盈利不及预期、历史规律失效的风险、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博盈特焊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6-10 23.80 -- -- 25.13 5.59% -- 25.13 5.59% -- 详细
全球知名防腐防磨堆焊制造商,步入快速成长新阶段①公司是全球知名的防腐防磨堆焊制造商。 公司成立于 2007年,聚焦堆焊领域,主要产品为防腐防磨堆焊装备。公司依靠堆焊材料、工艺、设备等技术积累,在均匀度、稀释率、厚度等产品指标上取得领先,已成长为防腐防磨堆焊装备龙头。公司持续深化垃圾焚烧领域堆焊竞争力,另外通过发力海外市场、拓展火电等应用领域的方式打造新的增长点。 ②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2018-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2.10亿元增长至 6.04亿元, CAGR 约 23.5%;归母净利润由 0.61亿元增长至 1.31亿元, CAGR 约16.5%。近几年,受垃圾焚烧市场景气度影响,公司业绩增速有所下降。展望2024年,随着海外业务的高速增长和火电等新市场的拓展,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改善。 堆焊应用前景广阔,竞争格局好①堆焊广泛用于防腐耐磨等领域。 堆焊是将特定的合金材料借助热源手段熔覆于母体材料表面,赋予母材特殊使用性能或使零件恢复原有形状尺寸的工艺方法。 防腐防磨堆焊可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燃煤发电、生物质发电、能源、化工、冶金、造纸等领域。 ②堆焊技术优势显现,渗透率逐步提升。 堆焊技术可以实现工业设备在强腐蚀、易磨损、高温、高压等复杂环境下的安全、稳定、长周期、高效率运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检修、更换损失及停工损失。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例,未使用堆焊装备的水冷壁使用寿命为 1-2年,使用堆焊装备后水冷壁使用寿命增长至 10年。 随着堆焊技术的提升、成本的下降,预计堆焊在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③防腐防磨堆焊市场壁垒高,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1)壁垒高: 堆焊装备多为异形结构、镍基焊材润湿性差、堆焊面积较大,因此堆焊行业 know-how 要求高; (2)准入门槛: 堆焊装备对下游企业的连续安全生产起着关键作用,行业对于成功案例、口碑、资质有较高要求,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3)技术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 堆焊需要在均匀性、稀释率与厚度三大指标上取得均衡,技术领先的企业可以通过更高的均匀性来降低厚度,从而产生成本优势。 防腐防磨堆焊龙头,出海+火电拓展推动公司快速发展①公司防腐防磨是堆焊龙头,市场地位领先。 公司从事防腐防磨堆焊装备多年,在技术、客户、产能均处于行业领先。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 2018年至 2021年我国新投入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 410座,公司为其中 95座提供了防腐防磨堆焊装备,占比为 23.17%。 ②国内企稳+出海高增,公司垃圾焚烧堆焊装备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推进垃圾焚烧项目的建设,国内市场有望企稳。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凭借堆焊技术和成本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 ③拓展燃煤发电市场,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燃煤发电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是我国电力领域的支柱行业。根据公司招股书,截至 2020年底,我国 300MW 及以上大型煤电机组超过 1,900座,预计将为防腐防磨堆焊装备带来 75至 100亿元的改造市场空间。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防腐防磨堆焊设备在燃煤发电市场有望快速渗透,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 公司是防腐防磨堆焊龙头,产品出海加应用领域拓展加快公司发展。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6.81、 8.50、 10.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 2.00、 2.53亿元, 6月 5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21.8、 16.5、13.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的风险;报告引用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恒生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4-06-07 19.81 -- -- 19.59 -1.11% -- 19.59 -1.11% -- 详细
投资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长5.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116.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71.28%。 收入保持增长,利润端受投资收益影响承压。2024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长5.13%。分业务来看,财富科技服务2.24亿元,同比下降20.34%;资管科技服务2.83亿元,同比增长13.64%;运营与机构科技服务2.34亿元,同比增长20.07%;风险与平台科技服务0.99亿元,同比下降7.84%;数据服务业务0.8亿元,同比增长5.20%;创新业务1.18亿元,同比增长0.51%;企金、保险核心与金融基础设施科技服务1.03亿元,同比增长31.92%。2024年Q1,公司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116.28%,主要系公司本期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比上年同期下降所致;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71.28%,主要系公司投资的联营企业的利润同比减少较大所致。 毛利率平稳,费用增速放缓。2024年Q1,公司毛利率为68.8%,相比于去年同期微增。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1.25/1.63/5.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57%/8.79%/3.72%,各项费用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公司LightGPT算法通过备案,助力金融大模型。在大模型时代,金融行业由于其独特的业务场景和行业特性,对数据专业性以及在风控、合规、安全层面的要求更高。在今年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第五批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恒生LightGPT金融领域文本生成类算法名列其中,这是恒生推进金融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的关键进展。同时,恒生旗下子公司恒生聚源的Gil-GPT大模型算法也同批次通过备案,该算法主要应用于金融资讯信息对话生成场景。 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78.22/85.46/95.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1/17.74/20.1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4/2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缓慢,行业竞争加剧等。
卧龙电驱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6-06 13.76 -- -- 13.58 -1.31% -- 13.58 -1.31% -- 详细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机产品供应商。卧龙集团创建于1984年,作为全球主要的电机及驱动解决方案的制造商,企业以技术创新、数字化赋能为引领,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电机动力系统解决方案,1985年公司生产出第一只产品—JW系列电机。公司自2002年以来开展一系列收购事项,不断丰富产品种类。 国家及地方层面利好低空政策不断,中国低空经济有望迎快速发展。根据赛迪顾问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贡献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接近55%,间接、引质产生的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贡献接近40%。根据赛迪顾问预测,到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卧龙于2019年开始布局电动航空业务,专注于航空电驱系统开发。按照“3+1”战略指引,公司现已形成“小、中、大”3大功率等级的系列产品及1个民航适航标准。同时,公司积极参与电推进系统适航标准制定,有助于树立适航审定壁垒。 此外,公司与多家飞行器主机厂建立战略合作,并在产品开发商取得积极进展,公司在航空电机配套上具备卡位优势。 中国电机市场国产化率高,卧龙市占率位居第一。2023年,中国电机整体市场中,国内企业占94%市场份额,国外企业占6%份额。2023年中国电机市场中,TOP10电机企业占据约24%的市场份额。其中卧龙市场份额最高,市占率约6.2%,其次是大洋电机4.4%、上海电气2.9%、汇川技术2.8%等。国外电机厂商中仅西门子进入TOP10,市占率约1.4%。另外TOP10中卧龙、汇川、皖电增长较快。 卧龙工业电机销量稳步增长,近几年单价有所提升。2020-2023年,公司工业电机销量从2744万KW提升至3402万KW,并且年度同比增速有提升趋势,2021-2023年分别为3.5%、6.1%、13.0%。2020-2023年公司工业电机收入从74.0亿元提升至96.5亿元,反映到单价上,2020-2023年为269.6、277.7、291.0、283.5元/KW。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69.5/184.7/20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9%/9.0%/9.2%;归母净利润为11.3/13.3/1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2.7%/17.7%/14.1%。考虑到公司传统主业保持稳定增长,航空电机有望建立较高的技术、适航审定和客户壁垒,且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低空经济相关行业波动的风险;产业政策变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核心技术和核心工艺泄密风险;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森麒麟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6-04 24.92 -- -- 26.17 5.02% -- 26.17 5.02% -- 详细
前言:基于空间格局与成长路径二维标准筛选汽车轮胎赛道。空间:26年国内超3600亿,CAGR24-26=7%;格局:全球替代加速中,国内落后产能出清叠加国际头部企业份额下滑。成长路径:1)价维度:消费属性驱动轮胎升级带动单车价值量提升;2)量维度:客户拓展,绑定强势自主&新势力。 公司概况:外销为主的优质轮胎企业,量价齐升带动营收快速增长。公司是一家以外销为主的优质轮胎企业,外销营收占比持续保持85%以上,多年来,量价齐升推动营收稳定增长。量维度:23年轮胎销量2926万条(+29.3%),CAGR18-23=9.5%;价维度:2023年轮胎单价达268元,CAGR18-23=3.9%。 轮胎行业:大空间赛道下本土厂商全球替代加速进行。汽车轮胎属于大空间稳增长赛道。1)空间:当前国内2900亿,预计26年国内市场空间将超3600亿,CAGR23-26=7%。;2)驱动:①量维度:保有量增长、产量复苏驱动替换和配套市场扩张;②价维度:消费属性带动轮胎大尺寸化、高性能化、品牌化,带动单价提升;3)格局:当前本土份额30%,中期40-50%,远期将伴随自主份额提升及品牌成长提至70%+;国内落后产能出清叠加国际龙头企业份额下滑,本土厂商全球替代加速进行。 公司亮点:高端化&智能化→盈利领先,全球化产能扩张→收入持续增长。高端化方面,公司重视品牌建设,在国内外多次评测中均取得靓丽的成绩;公司引领大尺寸趋势,17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高性能乘用车、轻卡轮胎产品销售金额占比近年来持续保持在60%以上,为全球两家大尺寸高性能产品销售占比超60%的轮胎企业之一;同时,公司通过赛车轮胎和航空轮胎强化高端定位。智能化方面,公司积极实践智能制造,是唯一一家四次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殊荣的中国轮胎企业,并凭借智能制造实践及管理成效荣获被誉为中国管理界奥斯卡的《哈佛商业评论》“卓越管理奖”。高端化&智能化使得公司费用管控明显优于行业。公司2014年起开始进行全球化布局,目前已布局和推进5个生产基地(中国1个,泰国2个,非洲1个,北美1个),当前5个生产基地全部达成后预计实现5700万条产能,较2023年增加90%。 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有望实现营业收入97/126/145亿,对应增速+24%/+30%/+14%;归母净利润22.6/29.6/33.7亿元,对应增速+65%/+31%/+14%,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1.3x/8.6x/7.6x,考虑到轮胎行业空间稳健增长、本土厂商替代全球替代加速、公司客户突破、品牌向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轮胎应用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品牌塑造不及预期。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31 77.30 -- -- 88.59 14.61% -- 88.59 14.61% -- 详细
4月28日,公司发布2023年报&24Q1业绩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0亿元,同比增长26.61%;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8.20%,归母扣非净利润6401万元,同比增长102.02%。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3.59%;归母净利润767万元,同比减少63.75%,归母扣非净利润-1650万元,同比转亏。 EDA软件营收快速增长,全流程布局持续加码。2023年公司EDA软件业务营收增长较快,全年实现营收9.05亿元,同比增长33.56%,产品获得更多下游客户的认可与应用。 2023年公司持续拓展EDA工具研发布局,全流程布局进一步提速,并在关键流程节点上实现技术突破。在数字电路设计工具端,公司推出了逻辑综合工具ApexSyn,并已在多家客户实现应用落地;存储电路设计端,公司针对存储电路设计特点新推出了存储电路全定制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从电路到版图、从设计到验证的一站式完整解决方案;在晶圆制造领域,公司新推出了光刻掩膜版数据处理与验证分析平台GoldMask、参数化版图单元开发工具PCM、界面化版图单元开发工具PLM、测试芯片版图自动化生成工具TPM以及PDK自动化开发和验证平台PBQ等五款工具,极大丰富了在晶圆制造端的软件产品布局。 高强度研发持续投入,研发人员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充分利用自身技术、平台与客户资源的领先性,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线全流程布局进一步完善。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6.85亿元,同比增长40.72%,占营收比例也进一步升至67.77%。2023年公司大力扩充人员,研发人员从2022年底的552人增至2023年底的774人,较期初增长40.22%,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量的比例也保持在75%以上。 24Q1营收高增,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利润。24Q1公司营收2.13亿元同比+33.59%,继23Q3以后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营收增长提速,且增速重回30%以上的高速增长。利润端,24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67万元,同比减少63.75%,利润下降主要系本期公司开始计提股份支付费用、加大研发营销投入所致,本期公司计提股份支付费用约5071.68万元,去年同期未计提。 投资建议:结合公司2023年报,考虑到下游半导体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景气向上行情,以及公司23年以来加快人员招聘节奏,我们对公司营收与盈利预测做出调整。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8/17.23/21.86亿元(2024-2025年前预测值为13.26/17.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0/1.52/3.27亿元(2024-2025年前预测值为0.37/1.47亿元),对应PS分别为32/25/1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人员成本上升风险;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EDA市场规模相对有限及高集中度导致的竞争风险;投资并购开展遇阻或业务协同不顺带来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等。
光峰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5-31 16.99 -- -- 18.27 7.53% -- 18.27 7.53% -- 详细
事件: 5月 29日公司公告收到车企赛力斯的开发定点通知, 为其问界新车型供应智能座舱显示产品。 此次定点项目预计 2025年内量产供货, 项目生命周期 3年。 继问界 M9后再启赛力斯合作,华为系持续突破公司此前为问界 M9供应投影巨幕, 取得良好市场反馈,。 公司首个定点车型问界 M9于2024年 3月进入密集量产交付期,据鸿蒙智行官宣,问界 M9仅上市 136天, 累计大定突破 8万台。公司车载业务也进入从 0-1的放量期: 24Q1车载业务收入已有 0.5亿元。 问界新车型有望继续搭载光峰产品,合作范围持续突破。 公司再次获得问界系列车载定点,我们认为这表明: ①车载投影产品的逻辑获得头部厂商持续肯定,未来进一步跟进的品牌有望持续增加。 ②验证期已过, 后续产品上车速度有望加速。 有上一代的合作经验在前,新方案的上车速度有望提升,参考本次定点 24年 5月官宣后, 25年即有望量产供货(对比上一代产品 23年 1月收到赛力斯定点通知, 23年 12月正式落地), 未来车载业务收入突破将进入加速期。 ③合作产品价位段有望进一步打开。 此前问界 M9定位旗舰高端, 新合作车型有望覆盖更多主流人群。 我们预计车载投影新方案随量产等经验成熟,成本端亦有望进一步集约, 助推公司产品从高端客户逐步往多个价位段进行渗透,长期空间进一步打开。 ALL-i-ONE 大灯等新品类持续拓展,车载蓝海未来可期除座舱外, 公司在车灯、 HUD 等领域亦有良好储备。 4月北京车展公司发布全球首款 ALL-i-ONE 全能激光大灯, 集远光 ADB 大灯、变色温大灯、雾灯、地面信息显示、汽车影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降低系统总成本并满足多样化需求。 期待后续车灯、 HUD 等新定点落地,持续拓宽车载光学业务范围。 投资建议: 买入评级公司在手已有 7个高质量前装车载定点,今年定点有望亦持续拓展。 展望 24年, 公司2B、 2C 传统业务盈利质量将较 23年进一步提升, 车载业务新曲线成长则处于持续加速中,经营趋势持续向好。 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利润 1.5、 2.9、 3.9亿(24-25年前值1.5、 3.0亿),对应 PE51、 27、 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载表现不及预期, C 端业务下游景气波动,短期研发费用投入加大
渝农商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5-30 5.05 -- -- 5.19 2.77% -- 5.19 2.77% -- 详细
核心投资逻辑:1、渝农商行在负债端拥有低成本优势,2023年存款付息率1.88%,上市城商农商行中最低,背后的原因:深耕重庆广大区域,规模优势和网点客群优势。2、低成本负债使其经营上风险偏好较低,对公客群以政信和产业类为主;零售端客群以小微类为主,抵质押充足。3、我们预计渝农商行资产质量能保持稳健,一方面具有重庆经济企稳向好的区域β,另一方面享有公司低风险偏好带来的个股α。 4、稳健的资产质量,保障渝农商行中长期的高股息率的特质,我们重点推荐。 负债端成本优势显著。渝农商行2023年存款付息率1.88%,上市城商农商行中最低;结构上个人活期存款占比高,背后的原因:1、深耕重庆广大区域:重庆市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不过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层次落差大,需要有自己的为重庆城市以及乡村提供全面服务的金融机构;2、规模优势: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A+H上市的农商行,资产规模位居国内农商行第一,兼具体量规模优势和区位下沉优势;3、网点和客群优势:公司的网点数量还是存贷市占率等在当地的优势明显(尤其是县域)。 区域特点和自身经营特点为渝农带来了广大的零售客群和深度的客户触达。 资产端风险偏好整体较低。1、渝农商行的低成本负债使其经营上形成较低风险偏好,一方面体现在较低的贷款收益率上,其贷款和资产收益率处于行业中低水平(2023年贷款收益率4.38%),另一方面体现在其对公和零售的客群上。2、对公客群:以政信和产业类为主,分别对应着重庆市的两大重点战略规划,这两大重点战略规划政策层级高,时间跨度长,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有保证,风险相对较低。 3、零售端客群:以小微类为主,抵质押充足;渝农在小微业务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护城河规模和商业模式优势,选择风险相对较低、抵质押更为充足的项目,押品价值对贷款本金覆盖倍数为1.77倍。 资产质量预计稳健:一方面具有重庆经济企稳向好的区域β,另一方面享有公司低风险偏好带来的个股α。1、公司不良历史包袱逐渐出清。渝农商行近年来加大核销力度,大额风险已经基本出清,不良和关注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指标持续向好;2、重庆区域经济的再发展缓解压力;重庆的两大重点建设工程和“33618产业规划”,会从“政信”和“产业”两个维度助力重庆经济再上一个台阶;其经济已经走出低谷,预计企业经营情况也将逐步好转;3、公司低风险偏好的客群保障其资产质量:对于政信类贷款,渝农商行国资股东占比高,城投授信平台层级也相对较高,区县级平台授信相对分布在债务压力较低的区县,整体受到化债的压力较小;零售类贷款的客群较优质,贷款抵质押较为充足。 投资建议:高股息品种,重点推荐。公司2024E、2025E、2026EPB0.46X/0.43X/0.40X;PE5.00X/4.76X/4.55X;股息率6.13%/6.44%/6.74%。渝农商行盈利能力开始企稳回升,历史分红稳定,股息率高。具有高分红+高股息的特点,稳健的资产质量,保障渝农商行中长期的高股息率的特质。我们上调公司至“买入”评级,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一是经济下滑超预期风险:银行经营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若经济下滑超预期,可能造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二是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研究报告部分资料来源于公司定期报告以及其他公开资料,使用的公开资料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三是测算偏差风险:本报告涉及的规模增长、盈利预测等测算均含有一定前提假设,存在一定的测算偏差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0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