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7/18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菱电电控 2021-12-09 162.05 -- -- 200.00 23.42%
200.00 23.42%
详细
菱电电控: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的国产方案提供商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方案提供商,电控系统产品应用于N1/M1类汽油车、纯电动车、混动汽车等车型。公司成立以来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打破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局面,逐步替代外资,成为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国产方案供应商,在N1车型市场占据较大份额。我们认为公司在汽车电控系统领域具备较强稀缺性,伴随着公司缸内直喷EMS进军乘用车市场,增程式混动电控系统的逐步量产,以及纯电动车电控系统的加大布局,未来几年有望进入业绩收获期。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为8.97、12.10、16.1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9、2.50、3.61亿元,EPS为3.48、4.85、7.0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46.6、33.4、23.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发动机管理系统:稀缺EMS自主厂商,国产替代空间广阔EMS的技术壁垒和产业化特点决定行业较高的进入门槛,跨国EMS企业为M1乘用车市场的主要玩家,自主EMS厂商已在N1市场(如轻卡、微卡等)实现一定范围的国产替代。近年来公司N1类及交叉型乘用车EMS市占率稳步提高。 公司自主研发的缸内直喷EMS配套车型进入三高标定阶段,为国内首款搭载自主电控系统的缸内直喷车型,助力公司进军乘用车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混动汽车电控系统:增程式电控已实现量产,发展潜力十足公司开发了多种结构的混合动力管理系统,包括增程式混动、48V微混系统、P2结构混动、功率分流式混动等,并实现了增程式电动车电控系统的量产,客户有望进一步拓展。伴随混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该业务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纯电动车电控系统:坚持成本领先战略,资源协同助力打开市场纯电动车电控系统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公司较早实现MCU及VCU的产业化,坚持成本领先战略。2021年加大推广力度,2022年配套多款车型有望贡献营收。公司有望借助EMS与混动领域的客户资源优势快速打开纯电动车市场。 风险提示:缺芯缓解不及预期、汽车销量下滑、客户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2-09 55.80 -- -- 57.37 2.81%
57.37 2.81%
详细
2021年年11月长城汽车销量12.25万辆,1-11月累计销量111.86万辆长城汽车发布11月销量数据,11月合计销量122510辆,同比下降15.65%,环比增长9.32%,1-11月累计销量1118624辆,同比增长16.3%,已超过2020年全年总销量。1-11月哈弗/WEY/皮卡/欧拉累计销量分别为67.56/4.83/20.80/11.41万辆,同比分别+4.79%/-29.46%/+2.27%/+162.21%,公司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持续发力,销量同比大幅提升。技术赋能下,公司有望迎来产品强周期,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8/91.6/122.5亿元,EPS为0.77/0.99/1.3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72.9/56.4/42.2倍,维持“买入”评级。 广州车展多款新车亮相,克坦克500预售数据亮眼哈弗H611月销量32443辆,单月销量自2021年4月以来重新突破3万辆,哈弗大狗11月单月销量10345辆,创单月销量新高,自2021年9月以来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欧拉品牌11月销量16136辆,创下新高,其中好猫销量8855辆。 玛奇朵DHT月销1510辆,销量持续爬坡中,后续拿铁DHT、摩卡PHEV等车型的上市有望加速公司混动化进度。广州车展公司摩卡NOH智慧领航版正式上市,同时欧拉品牌多个车型芭蕾猫、朋克猫、闪电猫及沙龙品牌首款车型机甲龙等悉数亮相。11月19日坦克500正式开启预售,首日有效订单即超过2.2万个,看好以坦克500、机甲龙等为代表的高端车型带动公司品牌持续向上突破。 欧洲、泰国市场发展提速,哈弗H6PHEV泰国汽车博览会全球首秀1-11月公司海外市场销量127026辆,同比+106.3%。11月18日,公司欧洲总部正式在慕尼黑设立,WEYCoffee01和ORACat预售即将开启。泰国市场,公司产品矩阵布局不断完善,哈弗H6PHEV与坦克500HEV泰国汽车博览会全球首秀,公司泰国市场新能源业务有望迎提速。 风险提示:海内外汽车需求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
贝斯特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2-08 25.50 -- -- 28.90 13.33%
36.50 43.14%
详细
涡轮增压器核心零部件龙头供应商,切入新能源赛道前景可期公司深耕涡轮增压领域,近年来通过外延并购切入新能源车赛道,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随着涡轮增压器行业渗透率不断提升,同时新能源汽车功能件产能逐步落地,公司营收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为10.86、13.15、16.3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5、2.88、3.87亿元,EPS为1.07、1.44、1.93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23.3、17.4、13.0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深耕涡轮增压零部件领域,业绩维持稳定增长公司深耕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加工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叶轮、中间壳、精密轴承件、压气机壳等。汽车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对于加工材料、加工精度及质量稳定有着较高要求,只有少数在设备、工艺和生产组织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才能生产,而公司依托在工装夹具领域的多年设计经验,工装夹具业务与精密加工业务相辅相成,形成协同发展的关系,铸造公司独特的竞争优势。公司引进世界领先的加工、检测设备,对产线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产品精度和生产能力在国内外居于领先水平,客户覆盖全球涡轮增压器市场前五大制造商。 外延并购有序开展,新能源业务打开成长空间伴随国内汽车市场电动化率的提高,公司积极探索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进入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领域。公司自主研发出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零部件,2018年成功交付客户盖瑞特,应用于日本本田clarity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之后陆续进入到博世中国、海德韦尔氢燃料电池零配件供应体系。2020年公司收购专营锌、铝、镁、铜等五金件的公司苏州赫贝斯,切入特斯拉供应体系,并通过控股子公司易通轻量化技术有限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品。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涡轮增压器渗透率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功能件产能建设进展不及预期。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12-07 13.13 -- -- 13.36 1.75%
15.70 19.57%
详细
大幅扩充 PVDF 产能, 进一步打开高端产品市场,维持公司“买入”评级12月 3日,公司发布固定资产投资公告, 计划分别投资 9.79亿元、 6.93亿元建设“新增 48kt/a VDF 技改扩建项目”和“新增 30kt/a PVDF 技改扩建项目(一期)新增 23.5kt/a PVDF 项目”, 项目所需资金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预计将于2023年四季度建成投产。上述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分别实现销售收入 7.81亿元、21.28亿元。 我们看好本次项目规划将有效发挥公司产业链一体化、技术和规模等优势, 增加高端化、专用化 PVDF 产品品种,并以此进一步打开高端市场。 鉴于项目建设需要一定周期,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37、 12.24、 18.47亿元, EPS 分别为 0.31、 0.45、 0.6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1.0、 28.0、 18.6倍,维持“买入”评级。 锂电催化 PVDF 价格大幅上涨, 公司锂电粘结剂用 PVDF 已少量销往市场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 12月 4日,锂电粘结剂、粉料、粒料级 PVDF 价格分别为 41.5、 36.0、 32.5万元/吨,较年初增幅分别为 277.3%、 414.3%、 364.3%; PVDF原料 R142b 价格 18.5万元/吨,较年初涨 900%。 公司现有拥有 VDC→R142b→VDF→PVDF 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其中: 2万吨/年 R142b 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 VDC 产品产能产量居国内第一, 占国内市场 50%以上的份额; 在建 1万吨/年 PVDF 已建成 3,500吨/年的产能(乳液法 2,500吨/年、悬浮法 1,000吨/年),剩余悬浮法 6,500吨/年 PVDF 预计 2022年上半年建成。 目前公司悬浮法锂电粘结剂用 PVDF 已销往市场,乳液法光伏级、注塑级 PVDF 技术成熟可靠,产品供不应求。 公司本次新建 4.8万吨/年 VDF 项目将配套 8万吨/年 R142b; 新建 2.35万吨/年的 PVDF 项目将采用悬浮聚合工艺和乳液聚合工艺生产,其中: 新增悬浮法 PVDF 产能 1.75万吨/年;新增乳液法 PVDF 产能 6,000吨/年。 可以预期, 公司锂电级粘结剂用 PVDF 目前虽仅少量销往市场,但说明公司相关技术已得到验证。未来公司新建项目投产后,同类产品或将较为顺利的导入下游高端客户, 同时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亦将得到充分发挥, 贡献可观的利润增量。 风险提示: 工艺技术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项目盈利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1-12-06 711.00 -- -- 757.01 6.47%
757.01 6.47%
详细
光伏设备新起点,HJT整线设备首次走向海外根据迈为股份公众号信息披露,迈为股份与REC集团签订400MWHJT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订单,本次中标代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异质结整线设备首次走出国门,证明公司站在全球HJT量产技术前沿,也展现出全球异质结市场的前景。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5.72/8.08/11.18亿元,EPS分别为5.55/7.84/10.8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127.1/89.9/65.0倍,维持“买入”评级。 与与REC集团签订400MW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订单根据迈为股份公众号信息披露,迈为股份与REC集团签订了400MWHJT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订单,公司将供应PECVD、PVD、丝网印刷等HJT电池核心生产设备,用于REC位于新加坡的400MWHJT电池生产线,该产线将采用210mm半片技术,设计产能约为11200半片/小时。本次中标意味着公司站到了全球HJT量产技术的前沿,产品比肩甚至超越国外设备。 异质结整线设备首次迈出国门迈为股份与REC达成合作代表公司自主研发的异质结整线设备首次走向海外市场。根据迈为股份微信公众号信息披露,REC表示,迈为股份可给予客户更多可行性选择,海外客户对组件的选型以LCOE为标准,HJT产品凭借更高发电效益(双面率达到90%)与更低的BOM成本赢得市场青睐。公司董事长周剑表示,希望未来通过迈为股份的HJT微晶量产设备,进一步推动异质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公司后续将帮助客户导入微晶硅、银包铜等最新工艺持续提效降本,引领异质结技术发展,加快异质结行业大规模量产步伐。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低于预期;异质结项目招标低于预期。
完美世界 传播与文化 2021-12-01 19.58 -- -- 23.67 20.89%
23.67 20.89%
详细
公司基于核心品类优势, 持续进行多元化拓展,维持“买入” 评级公司 MMORPG 核心品类优势明显,据伽马数据, 公司 2020年 MMORPG 品类市场占有率达 24.40%, 同时公司聚焦“MMO+X”与“卡牌+X”两大核心赛道,力求多品类突破创新。开放世界 MMORPG《幻塔》 12月 16日上线, 有望助公司实现品类突破,带动业绩快速增长 。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79/24.08/29.31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0.76/1.24/1.5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6.1/16.0/13.2倍,维持“买入”评级。 《幻塔》 上线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幻塔》自 2020年 6月首曝之后,经过四次测试,游戏品质与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截至 2021年 11月 28日, 官网预约数超过 1365万, TapTap 与 B 站合计预约数超过 200万, TapTap 评分 6.7,同时凭借出色的游戏品质和测试数据,《幻塔》成为硬核联盟超明星推荐产品。 庞大的用户预约量加上独特的开放世界MMO 游戏玩法,配合公司发行《梦幻新诛仙》所积累的市场宣发及品效和一买量经验, 使《幻塔》具备爆款潜力, 游戏上线后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品类与技术上的突破, 或使公司具备向一线游戏大厂迈进可能《幻塔》 为公司自 2018年进行精品化、多元化、 国际化战略转型以来的一次重要尝试, 其开放世界自由探索、 虚幻引擎 4.26、轻科幻二次元美术风格、拟态系统等游戏特色,皆为完美世界首次尝试, 且开放世界 MMORPG 的玩法具备部分元宇宙要素, 或有助于公司积累元宇宙产品开发经验。《幻塔》有望帮助公司完成品类突破,打造差异化精品内容。从游戏质量上看,《幻塔》在每两次测试间隔的几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大量游戏内容的迭代与优化,这得益于公司游戏工业化体系的逐渐成熟且构建了强大技术中台,在品类与技术上的突破或使公司具备向一线大厂迈进的可能。 风险提示: 经典游戏流水下滑, 新游戏表现不及预期, 游戏行业政策变化。
华宏科技 机械行业 2021-12-01 27.54 -- -- 26.80 -2.69%
26.80 -2.69%
详细
与南方稀土共设子公司获环评批复,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与南方稀土等共同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赣州华卓获得环评批复,该批复同意计划建设年处理6万吨钕铁硼回收料项目。废钢设备与稀土回收业务迎来行业利好,子公司获得环评批复,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6.90/8.74亿元,2021-2023年EPS分别为0.94/1.18/1.50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28.7/22.8/18.0倍,维持“买入”评级。 欧盟禁止废钢出口,国内废钢产业脱碳地位凸显根据再生资源信息网,2021年11月欧盟委员会全面禁止欧盟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出口。“2021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表示,2021年1-9月中国废钢总消耗量约2亿吨,同比增长31%,其中1-9月累计进口废钢仅48.99万吨,大部分来自自产。预计2025年中国废钢资源产生量将达到3.4亿吨以上,其中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将升至15%-20%,废钢比将达到30%。每用1吨废钢,也可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的原煤,比用铁水节能60%,节水40%。公司废钢加工设备业务2021H1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94%;废钢及报废汽车业务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334%。“碳中和”背景下,国内钢铁工业加速转型升级,废钢加工设备和回收业务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江西省加强稀土行业管理,优化产业发展环境2021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做好工作衔接,省政府决定废止《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稀土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公司2021H1稀土回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309%,毛利率为22.1%,同比+8.6pct。公司2021H1完成对江西万弘收购,稀土回收能力进一步提升。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需求旺盛,2021H1稀土氧化物价格较2020年有所上涨,未来公司稀土回收业务大有可为。2021年11月,两部门发文加大高效节能电机应用力度,公司稀土回收业务主要产品氧化谱钕是永磁电机核心材料。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并购整合效益低于预期。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01 142.00 -- -- 165.50 16.55%
165.50 16.55%
详细
股权激励授予凸显优质管理基因,业绩成长确定性加码2021年11月26日,公司完成股权激励授予,授予价格48.03元/股。本次股权激励包含激励对象855人,激励人数占公司2020年底总员工数的20%,覆盖绩优管理人员以及绩优技术及专业骨干,且不包含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亦不包含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5%以上的股东及其亲属,优质的管理跃然纸上。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五大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公司14.8%的股份,本次激励再次以占总股本0.96%的股份授予被激励员工,预计将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司,提升公司内生竞争力。同时公司业绩成长的确定性也进一步得到印证,持续看好公司发展。维持预计公司2021-20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7/11.54/14.4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9/2.10/2.62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89.1/67.7/54.2倍,维持“买入”评级。 智能座舱持续升级,公司产品量价齐升智能座舱领域,大屏化、多屏化、域化趋势持续演绎,公司产品从座舱大屏、数字仪表盘等延伸至域控制器、基于虚拟化的新一代座舱、AR导航等。产品不断迭代实现单车价值提升,同时客户结构亦不断升级,近年陆续突破丰田(印度尼西亚)、玛鲁蒂铃木(印度)等合资/外资车厂并获取理想等新势力客户定点。 座舱稳健增长域控制器即将腾飞,智能驾驶龙头供应商冉冉升起自动驾驶领域,面向泊车和低速场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以及行泊一体解决方案已经获得吉利、奇瑞、广汽等多家主机厂定点。高等级自动驾驶领域,公司前瞻布局与英伟达、小鹏合作开发IPU03域控制器,积累了基于英伟达芯片的域控制器软硬件开发经验。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玩家尚不成熟,英伟达下一代芯片OrinX凭借强大的算力、完善的工具链和丰富的量产经验,已几乎成为想快速落地自动驾驶功能的车企的首选。而公司基于该芯片开发的域控制器IPU04已经获得理想汽车等多个项目定点,并将持续获取新订单。2022年是自动驾驶量产元年,随着高价值量产品的逐步落地,公司智能汽车龙头供应商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风险提示:下游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自动驾驶产品面临激烈竞争。
顶点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1-11-30 36.77 -- -- 39.30 6.88%
39.99 8.76%
详细
金融 IT 细分领域龙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顶点软件是金融 IT 行业 CRM 和运营类领域龙头, 金融行业高景气推动 IT 投入增长,公司将充分受益。 2021年公司开启千人招聘,加大在资管、基金行业布局, 未来增长可期。 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 1.43、 1.92、 2.5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85、 1. 14、 1.4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43.8、32.5、 24.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加速增长, 有望进入加速成长期2021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收入 3.17亿元,同比增长 39.7%,实现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 23.1%,实现加速增长。 分业务来看, (1)营销类: 公司 CRM产品保持较高市占率,贡献主要现金流,同时毛利率较高的运维服务将持续贡献利润; (2)交易类: 公司自研新交易体系在 2020年全面落地,在国产替代大势下先下一城,同时将推动产品化软件收入占比提升; (3)运营类: 公司的业务集中运营解决方案行业领先,利用 AI 技术赋能,积极推动集中运营向智慧运营转型。公司三类产品在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未来高增长可期。 下游行业高景气推动 IT 投入增长,公司将充分受益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证券、期货、基金等金融公司, 2020年证券和基金公司整体资产规模增速在 20%以上。 金融行业高景气推动 IT 投入增长,公司将充分受益。 2021年公司开启千人招聘计划,推动两大方向转型: (1)从卖方到买方: 过去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证券和期货领域,其中证券市场客户超 80家,公司在细分市场占有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未来计划加大在资管、基金、私募领域布局。 (2)从外围到核心: 公司过去业务主要为 CRM 系统,在资管、基金、私募等领域建立了一定客户基础。在现有客户基础上,公司计划将产品从 CRM 系统到资金管理再到交易系统,逐渐外围向核心拓展。 风险提示: 产品推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恒生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1-11-29 56.90 -- -- 65.05 14.32%
65.05 14.32%
详细
拟收购Summit业务,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拟以4.2亿元收购Summit在国内业务,补充资金市场产品线。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3、19.57、23.14亿元,EPS为1.08、1.34、1.5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2021-2023年PE为52.8、42.7、36.1倍,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购控股子公司云赢网络收购Finastra公司Summit业务公司控股子公司云赢网络与Finastra公司签署协议,拟以4.2亿元收购Finastra的Summit国内业务。公司将获得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独家经营权、永久使用权以及永久更新服务,并有权在源代码基础上进行本地化开发;Finastra将获得产品许可费40%的收入分成(不含产品实施收入)。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形成约3.56亿元的商誉。此外,公司拟增资云赢网络6.3亿元,持股比例由60%增至98.28%。 收购对象:Summit是全球领先的资金管理系统Finastra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金融IT公司,2020财年收入为19亿美元。Summit是全球领先的资金管理系统,用于持仓、交易处理和风险管理等业务,目前在国内拥有17家大中型银行客户。2021财年,Summit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收入为9425万元,包括4843万元的产品许可费收入以及4582万元的实施收入。 收购意义:补充资金市场产品线,快速提升市场竞争优势(1)资金管理系统是银行的核心系统之一,由于涉及复杂的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专业壁垒和技术壁垒,国内厂商和银行自研难度较大,目前严重依赖海外厂商。(2)公司自有的Opics资金管理系统主要覆盖中小银行客户,收购后公司将承接Summit原有的17家大中型银行客户以及正在执行的合同,并与Opics系统整合,形成协同效应。(3)短期来看,公司继承客户可以快速切入大中型银行领域,补充资金市场产品线,扩大市场份额;长期来看,公司将对Summit系统进行消化吸收和本地化改造,有望补齐与海外厂商的技术差距,提升竞争优势。 风险提示:客户合同转移及续签风险;公司内部业务整合风险。
华宏科技 机械行业 2021-11-26 25.64 -- -- 28.60 11.54%
28.60 11.54%
详细
废钢设备与稀土回收业务迎来行业利好,维持“买入”评级废钢设备与稀土回收业务迎来行业利好,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6.90/8.74亿元,2021-2023年EPS分别为0.94/1.18/1.50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22.6/17.9/14.2倍,维持“买入”评级。 欧盟禁止废钢出口,国内废钢产业脱碳地位凸显根据再生资源信息网,欧盟委员会(EC)于2021年11月17日全面禁止欧盟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出口。欧盟限制废料出口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本土钢铁行业脱碳过程,建立循环经济。2021年11月“2021(第十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表示,2021年1-9月中国废钢总消耗量约2亿吨,同比增长31.2%,其中1-9月累计进口废钢仅48.99万吨,大部分来自自产。预计2025年中国废钢资源产生量将达到3.4亿吨以上,其中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将升至15%-20%,废钢比将达到30%。每用1吨废钢,也可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的原煤,比用铁水节能60%,节水40%。公司废钢加工设备业务2021H1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93.88%;废钢及报废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334.19%。“碳中和”背景下,国内钢铁工业加速转型升级,废钢加工设备和回收业务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江西省加强稀土行业管理,优化产业发展环境2021年11月1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废止赣府厅字〔2017〕112号文件的通知。通知指出,2020年1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做好工作衔接,省政府决定于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废止《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稀土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 公司2021H1稀土回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308.62%,毛利率为22.07%,较2020H1增长8.57pct。公司2021H1完成对江西万弘收购,稀土回收能力进一步提升。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需求旺盛,2021H1稀土氧化物价格较2020年有所上涨,未来公司稀土回收业务大有可为。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并购整合效益低于预期。
恩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11-25 264.98 -- -- 272.59 2.87%
281.28 6.15%
详细
恩捷股份拟定增不超过128亿元,加码产能扩张,维持“买入”评级恩捷股份发布公告,拟募资不超过128亿元,投入重庆、常州、苏州三大基地隔膜和铝塑膜扩产项目以及补充30亿元流动资金,为后续扩产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公司单月排产量环比持续提升,预计Q4隔膜出货量有望达近10亿平米。展望2022年,行业供需紧张将加剧,预计国内隔膜市场将出现全面涨价潮,预计2022年单平净利润有望增至1元。公司前期通过锁定制钢所订单+扩展新供应商,保障设备供应,预计2022年公司隔膜实际交付能力有望提升至45-50亿平米。我们维持此前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9/48.60/65.57亿元,EPS分别为2.94/5.47/7.3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90.5/48.6/36.0倍,维持“买入”评级。 在线涂覆大幅推进,降低成本并推动公司产品结构向涂覆膜升级此次募投项目具体包括:(1)重庆恩捷隔膜项目(一期4亿平米+二期8亿平米),总投资额45亿元,预计产线合计12条,单线总投资额3.75亿元,单线设备投资额2.74亿元;(2)江苏恩捷隔膜项目(20亿平米),总投资额52亿元,预计产线合计16条,单线总投资额3.25亿元,单线设备投资额2.74亿元;另外,我们推断江苏常州基地单线母卷产能1.25亿平米,较重庆基地提升25%,生产效率更高;(3)江苏睿捷铝塑膜项目(2.8亿平米),总投资额16亿元;(4)苏州捷力涂覆膜项目(2亿平米),总投资额10亿元;(5)补充流动资金30亿元。 本次募投项目将采用在线涂覆技术,有望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各环节损耗,进一步夯实公司成本优势;并推动产品结构朝涂覆膜方向升级,增厚单品价值量。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国内隔膜涨价不及预期。
瑞纳智能 基础化工业 2021-11-22 80.00 -- -- 94.38 17.98%
94.38 17.98%
详细
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领先的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具备“产品+方案+服务” 软硬一体化能力。 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对供热行业各个环节具备深刻理解,同时技术积淀深厚,市场份额领先, 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双碳带来的行业景气度提升。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0、 2.51、 3.31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44、 3.41、 4.50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8.2、 20.2、 15.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碳中和大势所趋,供热环节减碳必不可少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主任周宏春曾表示,中国供热领域碳排放总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近 10%(在碳排放单项中排名前列)。中国北方城镇供热面积已达 140多亿平米且仍在增长,供热环节的减碳节能是必由之路,国务院已于 2021年 10月份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积极推进供热改造。 传统供热数字化水平低,供热过程存在热量损耗和浪费。 我们认为通过“物联网+软件平台”的智慧供暖解决方案是实现减碳节能的重要手段,双碳驱动下,智慧供暖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智慧供热行业领军,有望充分受益双碳带来的景气度提升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城市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热力客户提供涵盖“能源计量和数据采集、能源智能控制、数据交互与分析管理、节能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服务,提供“产品+方案+服务”为一体的解决方案。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对供热行业各个环节具备深刻理解,同时技术积淀深厚,市场份额领先。 公司上市后, 品牌知名度和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募集资金用于扩张产能和技术研发, 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双碳”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度提升。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变动风险;技术开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新洁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15 177.50 -- -- 243.10 36.96%
243.10 36.96%
详细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发力第三代半导体及功率模块产品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14.5亿元,分别投入(1)第三代半导体SiC/GaN功率器件及封测的研发及产业化;(2)功率驱动IC及IPM的研发及产业化;(3)SiC/IGBT/MOSFET等功率集成模块(含车规级)的研发及产业化三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有望通过定增项目的建设,加强第三代半导体、驱动IC、IGBT等模块的研发能力,扩大相关封测产能,为公司产品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撑。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27/5.22/7.04亿元,对应EPS为3.01/3.68/4.9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58.9/48.2/35.7倍,对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产品多元发展已初见成果,定增项目有望再助推公司产品多元化发展已初见成果,2021上半年新增10余款IGBT产品,针对光伏储能市场开发的低损耗高频IGBT已通过多家客户测试。公司1200V新能源车用SiCMOSFET和650VPD电源用GaNHEMT在境内外芯片代工厂流片验证,进展顺利。此外,公司完成IC研发团队的组建,开发了数款栅极驱动器IC产品,少量产品已量产并实现收入。通过定增募资,公司将加大对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驱动IC、IPM模块、SiC/MOSFET/IGBT集成功率模块的研发投入,并将建设SiC/GaN产品、功率集成模块的封测产线,提升自主封测能力,有望助推公司多品类功率半导体产品的开发和封测能力,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发展信心,激发员工动力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公司142人授予限制性股票141.68万股,授予价格为每股84.25元,股票来源为向授予对象定向发行。公司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设定的业绩考核条件为: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14/16/18亿元,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激励对象包括部分董事、高管、核心技术和业务人员,绑定公司与员工利益,激发公司员工动力。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定增项目仍需证监会核准;行业需求下滑。
嘉元科技 2021-11-15 146.10 -- -- 168.88 15.59%
168.88 15.59%
详细
高速成长的锂电铜箔龙头,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高精度锂电铜箔龙头企业,通过深度绑定下游大客户、突破极薄锂电铜箔生产壁垒,不断强化其护城河优势。未来业绩主要由两方面驱动,一是产量快速增长,二是吨盈利稳步提升,而吨盈利提升则是其产品结构升级与行业加工费上涨的共同作用所致。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5.62亿元、10.11亿元、16.62亿元,EPS分别为2.44元、4.38元、7.2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60.3倍、33.5倍、20.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锂电铜箔供需抽紧,行业加工费或稳步上行行受益于新能源车和储能的放量,锂电铜箔需求大幅增长,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极薄铜箔需求复合增速达35.43%/79.03%;供给方面,虽然行业计划扩张的产能规模庞大,但仍面临设备、资金、工艺等掣肘,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极薄铜箔供给复合增速达22.97%/57.19%,低于需求增速,供需持续向好,极薄铜箔可能出现供需缺口,行业景气程度加速提升,并推动加工费进一步上涨,直接利好锂电铜箔生产厂商。 “产品技术—客户资源—成本优化”联动强化公司护城河优势产品技术、客户资源、成本优化是公司三大核心优势。技术优势提高客户认可度,推动产品快速出清;而通过与大客户的深度绑定,其产品适应性、定制化优势凸显;最后高周转率和规模快速扩张则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行业领先的降本能力。 成长逻辑:产能释放+吨盈利上行公司极薄铜箔持续放量,公司预计2021-2023年产能将从2.60万吨增长到7.16万吨;同时极薄铜箔供需紧缺支撑加工费上行叠加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有望带动吨盈利维持高位,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吨盈利分别为3.10/3.39/3.38万元/吨,量价齐升,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风险提示:下游新能源销售及极薄铜箔渗透率不及预期、产品结构单一和下游应用领域集中、公司铜箔产能扩建不及预期、公司产能达产后的产能消化等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7/18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