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95/110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人人乐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10-10-27 23.76 -- -- 26.34 10.86%
26.34 10.86%
详细
人人乐2010三季报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10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96亿元,同比增长14.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04%。EPS为0.40元;ROE为4.71%;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3元。 人人乐2010年全年经营业绩增幅预计在10%以内:由于部分新店培育期延长,因此拖累了公司年度利润增速。同时因西安解放路店、东莞寮步店出现持续经营亏损,经与出租方及相关合作供应商协商一致,在2010年第三季度关闭了这两家门店。依据有关协议,公司一次性支付1470万元的违约补偿,导致本期营业外支出大幅增加632.18%。此外,公司在清理库存过程中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增加,使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增长447.54%,至463.1万元综合毛利率同比略有提升:2010年1-9月,人人乐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微幅提升0.16个百分点,从去年同期的20.62%提高至今年的20.78%,主要原因是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综合毛利率保持着不断上升的良好态势。 期间费用率上升0.38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从13.80%增加到14.33%,增加了0.5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从3.05%增加到3.33%,增加了0.28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因为伴随着公司店面网络的快速扩张,人力资源成本也相应增加;同时,商业物业租赁价格的上升及租赁协议中关于租金递增的约定,也使每年的租金呈自然增长趋势。同时部分新门店销售收入不达预期也使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速略超销售额增速。由于IPO募集到的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使财务费用节约了3000多万,财务费用率从0.11%下降到-0.33%,下降了0.44个百分点。 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我们认为随着中国城镇化的稳步推进,人人乐所处的超市行业发展空间广阔,人人乐在门店异地扩张方面与A股超市类上市公司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随着出口的逐步复苏带动占收入较大比例的华南沿海省份的同店增长提速,以及新进入区域迎来盈利的逐步回升,同时考虑到温和通胀带来的益处,我们预测2010-2012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60元、0.84元和1.05元。我们认为人人乐是一家值得以时间换空间的优质公司,能够在未来十年分享中国消费的快速增长,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风险主要来自于门店网络扩张速度不达预期,异地门店培育周期延长等。
乐普医疗 医药生物 2010-10-27 27.35 -- -- 32.23 17.84%
33.44 22.27%
详细
三季报净利润增长41%,符合预期。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41%,每股收益0.37元,符合我们预期。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33%,净利润9522万元,同比增长41%,每股收益0.12元。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利润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从分产品看,前三季度支架系统收入约4.5亿元,同比增长34%,支架出厂价保持平稳,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销量的上升,封堵器收入增长20%以上,较中报有所加快。 国际化明显加速,出口将成新增长点。目前公司拥有包括球囊导管在内共10项产品获得CE认证,封堵器、药物支架等产品未来也有望获此认证。销售方面,公司已在29个国家寻建立了代理商渠道,国际化明显加速。预计公司今年出口规模有望上千万,未来2-3年出口将迅速成为新增长点。 盈利能力提升,经营质量好。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83.6%,部分组件国产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带动毛利率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21.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募集资金到位促使利息收入增加,受此影响,公司1-9月财务费用减少了1441万元。应收款项和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60天和290天,保持正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0.32元,同比增长51%。 无载体支架年内有望获批,维持增持评级。新一轮支架招标工作明年将启,降价是必然趋势,预计平均降幅5%-10%。未来三年国内增量市场仍将快速上升,公司有望继续以量补价,保持快速增长。维持2010-2012年每股收益0.50元、0.66元和0.87,同比增长38%、32%、32%。无载体药物支架现已处于申报批文最后阶段,年内有望获批。球囊导管等介入器材今年底有望实现量产,明年开始贡献收入。维持增持评级。
同花顺 计算机行业 2010-10-27 38.10 -- -- 42.38 11.23%
42.88 12.55%
详细
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公布2010年三季报: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11%;实现净利润64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7%。 由于证券市场交易量下降,收入增长受到一定影响,但三季度业绩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尽管第三季度国内证券市场交易量有所回暖,但较一季度仍下降;由于公司主要客户是个人投资者,业绩一定程度上受到证券市场交易量下降影响。但我们注意到,公司收入增长呈现出逐季提升的趋势,三季度实现收入6047万元,同比增长20.2%,并且较二季度环比增长41.4%。 预收账款大幅增加,业绩快速增长确定性大。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10年1-9月累计实现预收账款9448万元,同比增长95.1%。由于公司大量收入来源于信息使用费的提前收取,而这通常可以反映到预收账款,因此预收账款的大幅增加表明公司未来业绩的快速增长具有较大确定性。 期间费用略有上升。期间费用方面,公司在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分别达到12.4%和36.5%,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0.8和1.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增加广告投入、加强客服队伍建设,并且扩充了研发队伍。 手机证券是业务发展亮点。手机证券是未来互联网金融数据产品业务的发展趋势,随着3G用户数的激增,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渗透率的大幅提升,公司手机证券业务近两年出现爆发确定性较大。总体上公司手机证券业务还处于积累期,但趋势明显向好。目前公司与包括中移动在内的各大运营商的合作正稳步推进,我们预计将会逐渐产生成效。 首次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作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领先企业,产品线全面,综合竞争力强,而机构版产品与手机证券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80、1.19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48.5、32.6倍,首次给予其“增持”评级。
数字政通 计算机行业 2010-10-27 37.57 -- -- 42.61 13.41%
44.52 18.50%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公布2010年三季报: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9万元,同比增长3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2万元,同比增长27.8%。其中,三季度实现收入1423万元,同比增长30.4%。 订单饱满,为业绩快速增长提供保障。2010年1-9月,公司累计中标及签署合同金额达到1.13亿元,而2009年全年营业收入仅为7218万元。我们估计公司在2010年前三季度订单金额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业绩快速增长确定性高。 公司业绩的季节性依然明显。由于公司大多数客户来自政府部门,项目完工和收入结算大多在四季度完成,四季度实现收入占全年比重可达60%以上。尽管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仅为34.0%,但随着四季度项目结算高峰期到来,我们对公司全年快速增长持乐观预期。 新业务进展顺利,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2010年三季度,公司在数据普查、信息采集、数字社区等领域都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公司承接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数据普查和数字社区等项目,以及承接了天津市和平区、河北衡水、河南开封等市、区的信息采集项目。数据普查和信息采集作为数字城管模式中外包出来的业务,主要以收取年费的方式进行,在数字城管的升级与维护的费用之外,公司增加了持续性收入。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将成为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而数字社区则是公司在数字城管之外业务的延伸,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增长空间。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9、1.81、2.68元,复合增长率在50%以上。公司当前股价对应10、11年市盈率分别为48.1、31.6倍。维持其“增持”评级。
宇通客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10-10-27 21.40 5.53 -- 21.77 1.73%
21.77 1.73%
详细
估值仍明显偏低,维持增持评级。预计10年、11年EPS分别至1.62元和1.99元,若不扣除金融股权价值(每股含1.25元的金融股权),则相当于2010年、2011年PE分别为15倍、12倍,若扣除则相当于10年、11年PE分别为14倍和11倍。我们认为公司抗周期能力强,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且11年客车需求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在市场整体估值得到提升的背景下,公司目前股价仍被低估,目标价30元,维持增持评级。 若按2Q10年费用率测算,则3Q10年客车主业EPS在0.53元左右。3Q10年公司客车销量11196辆,环比增长12.3%,销售收入36.07亿元,环比增长13.6%,净利润1.84亿元,环比下降16.7%,在3Q10年毛利率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的前提下,净利润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费用率的上升及非经常性损益的计提;其中3Q10年非经常性损失(捐赠支出)影响EPS约0.07元,即3Q10年EPS为0.42元;另外,若将3Q10年费用率按2Q10年测算(3Q10年营业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比2Q10年环比增加1.9个百分点),则可将增加EPS约0.11元;即考虑这两项因素,3Q10年客车主业EPS在0.53元左右,预计4Q10年费用率将环比下降,而销量仍将环比向上,4Q10年业绩环比向上确定。3Q10年净利润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的上升,销售费用增加主要与节假日销售人员大部分回到公司,报销不均衡导致费用上升;管理费用主要体现为由于销量的提升,增加人工及工人的加班费用等(7月1日加班费按新制度执行,执行中存在不合理部分);预计4Q10年公司将合理控制这两项费用,预计费用率将环比下降。我们暂维持全年销售3.95万辆预测,即4Q10年客车销量环比增长5%左右(不排除仍存在超预期的可能),预计4Q10年毛利率及业绩均将环比向上。 预计2011年客车行业需求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公司业绩也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10年客车全年销量增速在30%左右,随着经济逐步复速及出口的恢复,预计11年客车行业需求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市场预期11年客车行业增速在10%左右),则公司11年业绩仍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紫江企业 基础化工业 2010-10-27 5.56 -- -- 6.39 14.93%
6.39 14.93%
详细
建议“增持”。下游软饮料市场的稳定增长和品牌化消费的趋势,以及公司主要客户两乐在华的持续扩张,为紫江这样的行业龙头未来稳定增长奠定良好基础;此外,结算方式的日趋稳定和相对成熟的转价机制,也使公司包装业务的毛利率能保持相对稳定。地产业务方面,基于地理位置的稀缺性和高端别墅的定位,我们依旧看好公司房地产销售(短期调控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业绩释放的节奏),加之创投业务可能带来的投资收益(公司持有的中恒电气、威尔泰、上海佳豪和宇顺电子目前市值折合约合每股0.21元),我们维持10-11年EPS为0.41元和0.53元(其中地产业务分别贡献0.11元和0.17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倍和11倍,建议“增持”。 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6.74亿元,同比增长1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7亿元,同比下降7.7%,系去年同期地产贡献业绩较高+动拆迁补偿6048万,基数较高。前三季度实现EPS0.34元,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0.33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0.50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7.92亿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为1.99亿元,同比下降33.5%。 旺季因素带动包装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旺季因素,带动公司饮料包装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扣除Q3房地产收入贡献(预计1亿左右),包装业务收入环比预计增长20%左右;毛利率方面,公司约一半的饮料包装业务采取来料加工等方式,不受上游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其余部分采取每月议价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上游波动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环比保持稳定(Q325.6%vsQ225.8%)。 宏观调控影响房地产业绩释放速度。受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公司紫都晶园三期销售放缓,单季结算4套。基于高档别墅的定位和地理位置的稀缺性,我们认为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了公司的销售节奏,但对售价和毛利的实现影响较小:紫都晶园三期2010年可售房源44套,销售均价约在75000元/平米(vs09年销售均价50000元/平米)。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调控推迟地产业绩贡献时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影响公司包装业务盈利。
首旅股份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10-10-27 22.19 -- -- 25.27 13.88%
25.27 13.88%
详细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7.22亿元,同比增长50.6%,共实现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22.6%。EPS为0.66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涨幅较大,同比增长50.6%,主要得益于以下原因:1)酒店业务全面恢复。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公司酒店业务收入同比下滑了2.7%。2010年经济危机影响消除,加之前门饭店自2009年11月开始并表,酒店业务实现了低基数基础上的高增长。2)南山景区业务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前三季度,南山景区累计门票收入达到2.15亿元,同比增长24.3%。3)旅行社业务持续复苏。2010年公司旅行社业务实现了低基数基础上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出境游的市场持续升温,导致出境游业务增长贡献较为显著。 前三季度的营业成本为10.81亿元,同比增长80.5%,营业成本增长迅速主要源于公司各项业务的快速扩张。毛利率37.2%,同比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基本回到了2008年以前的正常水平。净利润率为8.9%,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费用控制能力加强,三费费率同比大幅下降。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0.5%,同比下降了3.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0.3%,同比下降了3.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公司的费用控制能力逐步提高。 南山门票分成问题仍是影响公司股价估值的关键因素。南山景区是公司利润贡献的主力业务,一旦门票分成确定后,公司业绩必然会受到影响,短期可能导致利润的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门票分成问题解决后,将为公司增发收购集团下属的酒店资产排除后顾之忧,酒店资产的重估有望大幅提升公司价值,因此,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南山门票分成问题的解决对公司是一个利好,有利于公司更好更快地整合集团项下的酒店资源。 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暂不考虑南山景区门票分成问题,预计2010-2012年EPS分别为0.89、1.03和1.34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6、22和17倍。考虑到门票分成带来的业绩不确定性,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方大炭素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0-10-27 10.75 -- -- 13.40 24.65%
14.74 37.12%
详细
3季度业绩好于预期。方大炭素10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2.5亿,同比增加4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收入8.48亿,较第二季度环比上升46.7%;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1%,比上年同期上升3.8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2.78亿,同比上升11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24亿,环比上升20%,第三季度EPS0.0968元,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好于市场预计水平。 莱河矿业铁矿石扩产和成都炭素的注入是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莱河矿业由于一选扩建工程完工并顺利投产,使9月乃至3季度矿粉产量大幅增加。9月生产铁精矿粉70129吨,环比增加48.35%,同比上升16.73%。公司预计10年完成铁矿产量65万吨,而11年将铁矿石产量扩充到100万吨。同时3季度矿石价格在资源偏紧的情况下仍保持坚挺,近期铁矿石价格在供应偏紧的影响下呈现出稳中趋涨态势。产量价格的提升导致铁矿石业务贡献了公司的主要业绩。除此以外,6月公司完成收购的成都炭素也在本季度将其前3季度的利润并入公司,提升了公司前3季度业绩。 炭素产品仍维持微利。3季度石墨电极市场市场需求有所下降,竞争更加激烈,招标价格继续下跌。特别是受9月份节能限电措施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尤其是河北、山东钢厂对石墨电极需求减少,炭素企业订单不足。公司前3季度产量虽有所上升,但受制于价格的疲软,在目前市场情况下仅能维持微利,但呈逐步恢复趋势。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公司11年铁矿石产量将获得较大增幅,以及公司炭素产品价格处于回升阶段。我们预计公司2010、11年的EPS分别为0.28、0.35元,维持公司的“增持”评级。
海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0-10-27 18.25 -- -- 17.71 -2.96%
20.71 13.48%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10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23.58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31.59亿元,同比增长41.4%,折合EPS0.89元,基本符合我们三季报中的预期0.9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归属母公司收益13.63亿元,同比增长45.28%,环比提高26.8%,折合EPS0.39元。 公司业绩提高的原因为水泥量升利涨。公司第三季度实现水泥和熟料销量3580万吨,单季度吨毛利达到69.2元/吨,受益价格上涨盈利同比提高约10.3元/吨。前三季度总销量达到986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5.17%,吨毛利约在60.6元/吨。 核心市场区域受益节能减排价格暴涨。受益区域限电,公司核心市场三季度经历两轮价格大幅提升,第三季度均价达到237元/吨,较二季度提升约13元/吨。第一轮在7月底,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限电导致熟料供应紧张,华东P.O42.5水泥价格由310元/吨涨至346元/吨。第二轮为十月初安徽地区限电范围扩大,导致水泥价格再次上涨至380元/吨。由于对公司而言价格弹性大于销量弹性,公司目前受限电影响主要为5*2500t/d生产线,以及芜湖和铜陵地区部分生产线。 战略布局调整将成为重要增长点。公司战略逐步开始调整,包括在西北陕西、甘肃,西南四川、重庆的布点,实行并购与新增生产线并举的扩张政策。未来收购项目区域不仅是公司已有市场进行整合,还包括新市场拓展。按照公司项目建设情况,预计10、11年公司产量增长均在2500-3000万吨左右,10-11年销量在1.4/1.7亿吨。 我们维持公司10-12年盈利预测EPS为1.5/1.8/2.2元,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维持“增持”评级,未来催化剂包括旺季价格持续高位、并购整合项目逐步开展。
福耀玻璃 基础化工业 2010-10-27 12.82 -- -- 12.84 0.16%
12.84 0.16%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维持公司10年EPS为0.92元预测,上调11年EPS至1.11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5倍和13倍,整车去库存后4季度需求环比向上;未来将充分受益汽车玻璃国内和出口需求的增长,国际地位逐渐提升,结束资本开支后财务状况逐渐转好(3季度财务费用率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此轮反弹涨幅低于其它公司,股价被低估,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10年3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91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2.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3.7%;前3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19亿元,同比增长67%,对应每股收益0.66元,基本符合预期。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3Q10年受成本影响,毛利率略下降,但预计4季度盈利能力将环比向上。由于公司优质浮法玻璃内供始终存在较大的缺口,外购成本上涨导致盈利水平受到影响,3季度毛利率及销售净利率较2季度均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完成对福清三线的技改、以及完成对重庆万盛浮法玻璃有限公司的收购后,公司汽车级浮法玻璃的内部配套能力将大幅提升,并改善公司玻璃的成本结构,且4季度汽车玻璃需求将环比增长,预计4季度公司盈利能力将环比向上。 财务指标好于预期,财务费用率下降,资产负债率降至46.3%。截止到9月30日,公司偿还银行借款,长期借款减少7.1亿元,3Q10年财务费用率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从期初的51.5%下降至46.3%,财务指标好于预期,说明公司在结束大规模资本开支后,财务状况逐渐转好。 预计4季度公司销量及收入均将环比向上。2010年2季度以来,国内汽车消费回归理性增长,2010年3季度全国实现汽车销量412.3万辆,较2季度环比下降6.4%,但公司凭借产品优异的品质以及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仍实现了营业收入2.6%的环比增长,优于行业总体水平。预计汽车行业库存在8月份基本清理完毕,销量将直接反映终端需求增长,同时随着4季度行业传统旺季到来、以及出口需求的持续复苏,汽车玻璃需求环比向上,公司收入环比增长确定性强。
广船国际 交运设备行业 2010-10-27 20.01 -- -- 21.85 9.20%
21.85 9.20%
详细
公司公布2010年三季报,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45.2亿元,同比下降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增长49.2%;每股收益1.22元,高于预期。 成本管理和高价船逐渐交付带来毛利率提升,未来可持续。公司三季度单季毛利率达到18.4%,环比二季度上升4.4个百分点,仅次于2007年二季度的单季毛利率。公司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强化成本管理、钢材价格维持高位及2007年以后的高价船逐渐进入交付周期。我们预计后期毛利率随着特种船收入占比的逐渐提升,公司毛利率仍维持相对高位。 继续看好油船市场复苏和新接订单恢复。上半年公司新接订单仅为2艘,三季度承接3艘。我们认为下半年油船新接订单会明显好于上半年,主要原因在于:1、油船需求增长较预期高。IEA对能源的预测报告调高未来油运需求,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油运距离增加也降低了油船周转率;2、油船订单中25%的订单没有实际交付,其中10%左右预计已经取消,实际运力扩张速度较预期低。而且从上半年全球新接单情况来看,船东的订单更加集中于龙头企业集中,这也有利于公司接单。 投资评级与估值。由于三季度公司业绩超出预期,我们小幅上调2010、2011年公司EPS预测至1.54元和1.94元,上调幅度为15%和5%,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16倍和13倍。目前的估值水平仍然没有反应订单恢复和搬迁预期,建议继续增持!
银座股份 综合类 2010-10-27 15.07 -- -- 16.41 8.89%
16.41 8.89%
详细
银座股份2010三季报业绩低于市场预期: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95亿元,同比增长40.5%;营业利润1.437亿元,同比下降28.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81%。EPS为0.39元;ROE为5.67%。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0.92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3438万元,经营性净利润为7706万元,经营性EPS为0.28元。 受益于前期外延扩张,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毛利率稳中有降:今年公司在济南、临沂、东营、滨州、淄博、烟台、德州各新增一家门店。受益于前期新开门店和次新店客流与销量的逐步上升,前三季度收入达到63.95亿元,同比增长72%,经追溯调整后仍实现40.5%的增长,体现出良好的市场份额提升。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7.19%,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我们判断一方面是由于业务正常扩张所致,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在二三线城市业务占比上升压低了毛利率。 期间费用大幅上升,增速超过收入增速,导致净利率下降1.68个百分点至1.74%:由于前期业务扩张节奏较快、新增门店较多,开办费、摊销费等培育期门店各种投入较多,导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49.25%、64.40%、88.55%,远超过营业收入40.5%的增速。其中,销售费用率上升0.54个百分点至9.26%;管理费用率同时受员工工资水平提升以及购买的土地使用权本期摊销的影响,上升0.59个百分点至4.06%;财务费用率上升0.41个百分点至1.58%。期间费用率合计上升1.54个百分点,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30.81%,未能与收入同步提高,净利润率下降1.68个百分点至1.74%。 下调盈利预测,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银座股份短期内由于扩张导致期间费用增长较快,使得盈利增长受到暂时抑制。我们下调盈利预测2010-2012年EPS为0.56元、0.85元和1.20元,目前PE为48倍、32倍和23倍。但从中长期看,银座兼具优秀的扩张能力、地域垄断性优势和覆盖全业态的经营模式,未来多途径成长并举,内生外延增长均值得期待。考虑到具备大股东持续资产注入预期以及整体上市预期,我们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航空动力 交运设备行业 2010-10-27 18.21 -- -- 20.32 11.59%
20.32 11.59%
详细
公司公布三季报,1-9月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44.88%;全面摊薄每股收益0.25元,符合预期。 成本控制能力增强,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保持在14%左右,较二季度略有下滑。公司盈利的增长除收入增长外,公司的三费比例呈现下降趋势,显示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有所提升。 航空发动机整机整合第一步仍在进行。在航空动力借壳S吉生化时,中航工业集团承诺将以航空动力为中航工业集团与航空发动机整机相关业务的唯一境内上市平台,不再谋求在中国境内新的航空发动机整机相关业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并在航空动力需要及可能的前提下,可将所属其他公司持有的航空发动机整机批量制造有关的资产和业务注入航空动力。2010年8月公司公告收购西航集团与发动机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南方公司100%股权和三叶公司100%股权,整机整合卖出第一步。 后续资产整合仍有看点。除公司、南方公司、黎阳公司和三叶公司之外,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整机资产还包括沈阳黎明、东安公司和成发公司。但从产品来看,沈阳黎明是最具发展潜力和成长性的资产。未来在中航工业专业化整合的背景下,黎明和航空动力的资产整合仍是看点。 投资评级与估值。由于公司未公布此次收购目标资产的详细审计情况,我们临时维持20 10、20 11、2012年公司EPS为0.50、0.77和1.10元的预测,对应的PE分别为74倍、48倍和34倍,估值已不便宜。但我们认为:1、未来20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需求明确、增长确定;公司垄断性强,能够充分分享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持续增长。2、后续资产整合仍有看点。基于以上两点理由,维持增持评级。
中国铝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0-10-27 12.78 -- -- 14.07 10.09%
14.07 10.09%
详细
公司三季报业绩低于预期。中国铝业发布三季报业绩,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885.7亿元,同比增长96.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亿元,每股收益为0.03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三季度单季亏损1.2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因铝价低迷以及电力等能源成本大幅增加导致电解铝业务出现亏损。三季度电解铝均价仅为15000元/吨,环比下跌2%。公司上半年实现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产量分别为492万吨、192万吨和26.6万吨,三季度单季产量与二季度持平。 节能减排改善供给,预计电解铝价格震荡上行,铝企业绩弹性凸显。各地节能减排进入冲刺阶段,包括河南在内的当地政府近期加大了电解铝企业的减产要求,此轮减产在河南省涉及的产能预计将超过100万吨/年,而最终今年影响的产量预计超过20万吨。虽然直接影响有限——涉及的产能仅占总产能的5%,但引发的间接影响深远——抑制潜在产能产量化,改善供过于求的局面。 我们预计未来三个月价格将在流动性预期和供给改善的基础上维稳,铝价有望在16500-17500元/吨震荡,包括中国铝业在内铝企将实现扭亏为盈,业绩弹性凸显。经静态测算,铝价每上涨1000元,中国铝业的每股收益将增厚0.15元。 铝价企稳凸显业绩弹性,重申增持评级。由于电力等能源成本仍居高不下,我们下调公司2010年每股收益到0.09元,相比上一次预测下调25%。公司2010-2012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为0.09/0.25/0.39元,当前股价对应的动态PE分别在142.9/49.5/32.9倍。考虑到铝价企稳将凸显公司业绩弹性,以及公司为改善经营所做的资源提升上的努力,我们重申“增持”评级。
平煤股份 能源行业 2010-10-27 19.27 -- -- 19.03 -1.25%
19.03 -1.25%
详细
公司三季度业绩0.91元/股,低于申万预测的1.01元/股。按照新股本计算,公司一季度业绩0.29元/股,二季度单季0.40元/股,三季度单季0.21元/股,单季度同比增长49.1%。环比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三季度受节能减排影响,销量和现货价都有所下滑: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较二季度下滑15.5%,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毛利率从二季度25.3%下滑到三季度20.4%。其次,公司三季度成本费用计提也较前两个季度更加充分:销售费用率(Q30.96%,Q20.87%,Q10.75%)管理费用率(Q38.32%,Q27.45%,Q14.98%)财务费用率(Q30.19%,Q20.01%,Q10.17%)。 公司1.46亿元收购集团汝州牛庄井田3600万吨探矿权,公司整体上市预期逐步加强,按照资源储量计算吨探矿权4元/吨,规划建设45万吨矿井。汝州煤田牛庄井田位于汝州煤田东南部,南与本公司朝川矿相连,是朝川矿的后备基地。勘查区范围内提交资源储量3599万吨,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为3089.6万吨,煤种主要为焦煤、肥煤,规划产能45万吨,预计12年底投产,根据公司可行性研究数据测算,投产后吨煤净利为60-70元/吨。 下调公司10年业绩至1.28元/股(原先预测1.4元/股),10年估值19.9倍,鉴于公司未来整体上市预期强,维持增持评级。由于三季度各项费用率超出预期,我们上调管理费用率(从6.5%到6.9%)、销售费用率(从0.9%上调至1.0%)以及财务费用率(从0.14%上调至0.17%)。公司近期直接参与29个小矿整合,涉及现有煤炭产能465万吨,对应可采储量为3442万吨,本次又收购了集团牛庄矿井的3600万吨资源,预计明年公司还将收购集团在平顶山煤田、韩梁煤田、汝州煤田、禹州煤田和郏县的小煤矿,涉及煤炭生产能力2000万吨/年左右,可采储量2亿多吨,另外,考虑到绝大多数整合矿井基础薄弱、后备资源不丰富,河南省政府已经着手向整合主体增加煤炭资源及资金的配置,以此推进整合进度。我们认为公司收购牛庄探矿权表明公司整体上市意愿强烈,未来通过注入和整合实现产量增长预期明确,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95/110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