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82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鱼跃医疗 医药生物 2024-05-21 38.40 -- -- 42.08 9.58%
42.08 9.5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2亿元,同比增长12.25%,归母净利润23.96亿元,同比增长50.21%,扣非净利润18.36亿元,同比增长46.79%。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1亿元,同比下降17.44%,实现归母净利润6.59亿元,同比下降7.58%,实现扣非净利润5.51亿元,同比下降21.69%。 分季度来看: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3.09亿元,同比下降34.08%,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55.36%,扣非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降43.19%。公司单季度业绩有所下降,主要与2022Q4同期呼吸制氧板块的高基数有关,同时年底部分资产、信用减值也对利润造成一定压制。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1亿元,同比下降17.44%,实现归母净利润6.59%,同比下降7.58%,实现扣非净利润5.51亿元,同比下降21.69%,在同期高基数下仍然表现相对稳健表现,环比增长趋势良好。 产能、品牌、服务多重助力,呼吸治疗业务持续50+%高增。2023年呼吸治疗业务板块实现收入33.71亿元,同比增长50.55%,其中制氧机产品同比增长近60%,呼吸机类产品增速超30%,雾化产品同比增长超60%。公司呼吸治疗业务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卓越的品牌影响力以及优秀的服务保障,面对行业机遇迅速响应,实现业绩高增,疫情以后国内居民健康管理认知意识快速提升,家用呼吸、制氧等常规产品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同时叠加第三代睡眠呼吸机、大流量制氧机等新产品的陆续上市,未来公司呼吸治疗业务有望维持较快增长趋势。 CGM产品升级叠加渠道调整,糖尿护理业务加速增长。2023年公司糖尿病护理业务实现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37.12%。2023年公司14天免校准CGM产品CT3成功上市,综合性能表现突出,在院内外市场实现快速推广,同时公司针对院内外市场的团队结构与组织架构积极调整,加快相关团队人才梯度建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业务环境,客户忠诚度不断提升,未来糖尿病护理业务有望持续保持高增趋势。 产品性能迭代升级,家用、急救产品实现业绩加速。2023年家用类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实现收入16.74亿元,同比增长10.05%,其中电子血压计产品同比增长超过20%,公司围绕家用电子产品关键零部件加强研发攻关,迭代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整体业务维持良好增速;在急救领域,公司2023年相关业务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8.03%,在公司自主研发的AED产品M600驱动下,公司急救业务实现良性增长。 康复基石板块表现稳健,感控业务高基数下有望企稳回升。2023年公司康复及临床器械实现收入12.28亿元,同比下降12.82%,其中轮椅车、针灸针等主要产品仍然维持增长趋势,未来有望实现持续稳定的业绩贡献;2023年公司感染控制业务实现收入7.56亿元,同比下降36.15%,主要与2022年同期高基数有关,公司在感控领域持续开发专科新赛道,不断丰富民品业务布局,未来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财报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呼吸制氧等产品驱动下有望延续快速增长趋势,高毛利产品占比有望不断提升,同时监管政策收紧可能造成短期扰动,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收入87.59、101.11、116.62亿元,同比增长10%、15%、15%(调整前24-25年90.36、104.60亿元),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69、24.05、27.99亿元,同比增长-14%、16%、16%(调整前24-25年24.03、27.51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18、15、13倍PE,考虑到公司常规产品加速恢复,新兴业务成长性强,新冠疫情后国内外品牌力快速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森麒麟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20 25.78 -- -- 26.21 1.67%
26.21 1.6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Q1实现营收21.15亿元,同比+27.59%,环比+0.73%;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101.34%%,环比+34.28%%;扣非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106.70%,环比42.96%。 销售数据亮眼,业绩增长显著。2024Q1,公司完成轮胎产量807.57万条,同比+28%;其中,半钢胎产量773.99万条,同比+26%;全钢胎产量33.58万条,同比+148%。完成轮胎销售760.71万条,同比+15.70%;其中,半钢胎销量728.03万条,同比+12.76%;全钢胎销量32.68万条,同比+175.28%。实现营业收入21.15亿元,同比+27.59%;实现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101.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106.70%。 费用率改善明显,盈利能力提升。24Q1公司毛利率为31.32%,同比+8.98pct,环比+7.44pct;净利率为23.82%,同比+8.72pct,环比+5.95pct。盈利能力环比提升与费用率改善有关,24Q1期间费用率为6.09%,同比-0.86pct,环比-3.16pct。其中24Q1销售费用率为1.71%,同比+0.42pct,环比-2.09pct;24Q1管理费用率为1.98%,同比-0.55pct,环比-0.41pct。盈利能力同比提升主要系2023年中国轮胎行业整体复苏,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美国商务部复审终裁结果公布,森麒麟泰国双反税率降低。2024年1月美国商务部对泰国乘用车和轻卡车轮胎反倾销调查的第一次年度行政复审终裁结果公布,公司子公司森麒麟泰国作为本次复审的强制应诉企业之一,终裁单独税率为1.24%,该结果较原审税率17.06%大幅下降,同时森麒麟泰国也将成为泰国乘用车和轻卡轮胎出口美国单独税率最低的企业,作为公司核心海外基地、公司重要的盈利引擎,森麒麟泰国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国内外市场预期良好,轮胎产品市场向好态势明显。海外市场半钢胎去库存压力结束后,订单及需求量持续处于饱满状态,随着国外经济增长企稳,加之中国轮胎产品具备的强竞争力,通胀压力下消费者消费转型倾向于选择价格更具备吸引力的中国轮胎产品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中国轮胎产品出口有望增长。国内市场角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产销持续稳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2023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伴随着国家与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行业本身的巨大潜力、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大力推动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继续实现稳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发展势头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盈利预测:考虑到市场需求复苏和贸易税率下降,调整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1.52、26.33亿元(前值为19.60、24.08亿元),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为30.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7%、22%、15%。对应PE分别为12X、10X、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及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加剧。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4-05-20 13.82 -- -- 14.50 4.92%
14.50 4.9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73亿元,同比下降 8.0%;归母净利润 0.23亿元,同比下降 85.5%;扣非归母净利润 0.24亿元,同比下降 83.01%。 反腐政策、减值计提、成本摊销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期利润水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 8.77%,同比提升 0.66 pp,管理费用率 5.68%,同比下降 0.38 pp,财务费用率 1.71%,同比下降 0.17 pp,研发费用率 2.43%,同比下降 0.66 pp。2024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25.53%,同比下降 5.87 pp;净利率 2.57%,同比下降 5.32 pp。 单季度毛利率出现波动,主要因医疗反腐等政策影响,同时与收入规模下降带来费用摊销效应减弱有关;公司当期计提大约 9278万信用减值,且 2024年公司为强化降本增效,针对供应链管理、费用管控等持续进行优化,平滑逐季期间投入,也对利润端造成一定短期压力。 常规 ICL 维持良好增长,高端医检市场持续突破。2024年一季度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 11.49亿元,同比下降 5.97%,其中 ICL 收入 10.71亿元,较 2023Q1同期同口径增长 10.41%,在 Q1诊疗量高基数,政策扰动下依然实现不错增长。公司持续聚焦头部三级医院的业务突破,通过分层分级客户管理,联动多学科项目不断打开高价值医院群体,同时借助合作共建、精准中心等合作模式持续实现市场份额提升,常规诊断业务有望延续良好增长趋势。 政策影响下产品业务短期承压,AI 诊断、核酸质谱等创新产品持续突破。2024年一季度渠道产品实现收入 18.57亿元,同比下降 7.06%,自有产品实现收入 0.76亿元,同比下降 38.71%,受到医疗反腐等相关政策影响短期有所下滑。公司围绕重点产品线项目,不断将技术平台拓展与疾病解决方案紧密结合,加速“服务+产品”整体化解决方案成熟。2024年 Q1以来,公司推出新一代全自动核酸质谱整体解决方案、AI 宫颈细胞病理数据库等特色自研产品,未来有望不断增长公司在诊断产品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告数据,我们预计常规业务有望持续恢复,医疗反腐等政策可能造成短期影响,2024年-2026年公司收入 143.09、154.12、167.21亿元,同比增长 7%、8%、8%;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7.61、9.54、11.95亿元,同比增长 148%、25%、25%。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024年-2026年 12、9、7倍 PE,考虑公司常规 ICL 业务有望快速恢复,自产产品持续高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实验室盈利时间不达预期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凯普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5-20 6.00 -- -- 6.17 2.83%
6.17 2.83%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04亿元,同比下降80.27%;归母净利润 1.40亿元,同比下降 91.86%;扣非归母净利润 1.13亿元,同比下降 93.47%,扣除应急公共卫生服务检测产品及服务后, 2023年公司实现常规业务收入 8.89亿元,同比增长约 2.83%。 分季度来看: 公司 2023年单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54亿元,同比下降 81.04%;实现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降 113.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 115.54%。公司单季度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主要受到 2022Q4同期新冠相关业务的高基数影响,同时也与反腐等政策有关,单季度利润出现亏损,主要因年末费用结算以及存货等部分资产减值计提。 分业务来看: 公司 2023年实现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检验服务收入 3.92亿元,同比下降90.89%,其中常规业务 2.08亿元,同比增长 8.82%。诊断产品实现收入 7.12亿元,同比下降 44.86%,其中自产产品 6.39亿元,外购产品 0.74亿元; 2023年公司常规产品端收入 6.81亿元,同比增长 1.13%。 新冠业务需求减少影响费用摊薄,盈利能力短期波动。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25.27%,同比提升 17.05pp,管理费用率 35.28%,同比提升 23.94pp,研发费用率12.34%,同比提升 7.92pp,财务费用率-1.04%,同比下降 0.99pp。整体期间费用率有所增大,主要因为 2023年新冠需求减少,影响费用以及固定成本等摊销,财务费用率有所下降,主要因本期利息收入增加。 2023年公司毛利率 61.03%,同比降低7.66pp,净利率 6.20%,同比减少 31.36pp。 HPV 筛查快速普及,累计人份超 6600万人次。 2023年公司常规诊断产品在医疗反腐等政策影响下实现增长,其中在 HPV 检测领域,公司开发出行业最全面的产品组合,取得国内首张癌筛查预期用途注册证,实现快速推广,截至 2023年底累计使用量超过6600万人次,结合公司历史业绩表现,我们预计有望 HPV 产品有望实现 5-15%左右较快增长。 同时公司积极拥抱行业变化, 2023年体外诊断联盟集采中公司 HPV 产品报量 337万人份,占当年度各省医疗机构总需求量 24.17%,位居第一。未来随着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等政策的持续落实, HPV 筛查检测有望加速普及,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或将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妇幼健康等传统产品表现稳健,更多特色检验产品持续丰富。 截至 2023年,公司地贫基因检测产品使用量约 350万人次,耳聋基因产品使用量约 260万人次, STD 产品使用量约 350万人次,均有不错表现;同时公司基于 PCR、 NGS、飞行时间质谱等多个创新基础平台,持续丰富产品管线,在呼吸道病原体、遗传病、肿瘤早筛、个体化用药等多个细分领域均取得良好进展,重点在研产品 60余项,未来有望陆续获批上市,实现快速增长。 ICL 业务日益成熟,精细化运营有望加速业务成熟。 2023年,公司医学检验服务收入3.92亿元,同比下降 90.89%,其中常规业务 2.08亿元,同比增长 8.82%,取得较好增速。 2023年公司持续加快加大常规业务拓展力度, 34家实验室已经正式运行,检验项目超过 2000项,但因新冠需求降低,相关折旧摊销、租赁支出等费用较大,医学检验业务当期亏损约 1.90亿元。 2024年公司将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同时也将结合行业变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实验室整体效能,促进医学检验业务实现健康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财报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常规业务持续恢复, 诊断试剂集采、监管趋紧等政策可能造成一定波动,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收入 11.53、13.92、 16.90亿元(调整前 24-25年 15.75、 20.74亿元),同比增长 4%、 21%、 21%,归母净利润 1.44、 1.75、 2.16亿元(调整前 24-25年 2.84、 3.64亿元),同比增长 2%、21%、 23%。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大约 28、 23、 19倍 PE, 考虑 HPV等分子产品有望快速放量, 疫情后 ICL 业务迎来加速发展,长期市场影响力有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新产品研发风险,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玲珑轮胎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5-20 21.77 -- -- 21.84 0.32%
21.84 0.3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Q1实现营业收入50.45亿元,同比+15.04%,环比-10.48%;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106.32%,环比+2.31%;扣非净利润4.28亿元,同比+137.34%,环比+5.83%。 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轮胎产品量价齐增。公司2024Q1轮胎销量为1898.43万条,同比+13.47%,环比-16.10%;2024Q1轮胎销售额为49.85亿元,同比+15.57%,环比-10.00%。公司轮胎平均单价为262.58元/条,同比+1.85%,环比+7.27%。2023年,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链复苏叠加出行活动恢复,轮胎需求回暖,轮胎企业产销两旺,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推高公司业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原材料价格下降驱动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24Q1毛利率为23.43%,同比+6.47%,环比-0.95%;净利率为8.74%,同比+3.87%,环比+1.09%。2023年公司天然檬胶/合成檬胶/炭黑/钢丝帘布/帘子布采购均价同比分别-9.00%/-9.62%/-10.28%/-10.71%/-14.31%,原材料价格下降增厚公司利润,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美国商务部复审终裁结果公布,公司双反税率降低。2024年1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对泰国乘用车和轻卡轮胎反倾销调查第一次年度行政复审终裁结果公告,公司税率由21.09%降至4.52%,降幅达16.57%,为本案中反倾销税降幅最高的企业,除对北美玲珑退税外还将提升泰国玲珑竞争力,有利于后续订单获取和盈利改善。公司坚定实施“7+5”全球战略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很好地应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 “7+5”战略布局稳步推进,塞尔维亚项目有望贡献新增量。目前,公司在中国拥有招远、德州、柳州、荆门、长春五个生产基地,规划在陕西和安徽建设国内其他两个生产基地。在海外拥有泰国、塞尔维亚两个生产基地,并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考察建厂,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开拓全球轮胎市场。公司塞尔维亚基地一期卡车胎、乘用车胎分别于2023年5月、12月取得试用许可,其160万条卡客车胎产能于2024年完工,1200万条乘用及轻卡胎于2025年完工。 盈利预测:考虑于市场需求复苏、双反税率降低,调整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2.32亿元(前值为22.71亿元),新增2025-2026年盈利预测27.36、31.67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60.49%、22.59%、15.75%。对应PE分别为15.2X、12.4X、10.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主要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壁垒提升风险。
长春高新 医药生物 2024-05-17 115.00 -- -- 116.94 1.69%
116.94 1.6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1.77亿元,同比增长 14.39%;归母净利润 8.59亿元,同比增长 0.20%;扣非归母净利润 8.47亿元,同比下滑 0.86%。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保持韧性。2024Q1金赛药业实现收入 24.70亿元,同比增长4.97%;实现净利润 8.68亿元,同比下滑 3.02%;净利率达到 35.14%,仍位于高水平。金赛药业坚持合规化发展,通过推广模式创新、新客户开发速度显著提升,加大对长效水针的推广力度,积极实现纯销、新患、新客户等增长。 其他板块:百克生物带状疱疹带来新增量。2024Q1百克生物实现收入 2.70亿元,同比增长 50.84%;实现净利润 0.61亿元,同比增长 238.89%。华康药业实现收入 1.91亿元,同比增长 15.76%;实现净利润 0.11亿元,同比增长 22.22%。高新地产实现收入 2.36亿元,同比增长 232.39%;实现净利润 0.06亿元,同比增长 500%。 销售费率有所下滑,研发费用增加明显。2024Q1公司销售费用 9.28亿元(+10.31%),销售费率 29.20%(-1.08pp),公司仍在积极推广生长激素尤其是长效水针。管理费用 2.36亿(+26.45%)、管理费率 7.44%(+0.71pp)。研发费用 4.22亿元(+25.85%),研发费率 13.27%(+1.21pp),公司积极开展生长激素适应症拓展、疫苗研发等。2024Q1存货余额 47.73亿元、占资产比重 15.57%(-1.98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61.26、179.66、199.57亿元,同比增长 10.71%、11.41%、11.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24、56.15、62.41元,同比增长 10.84%、11.77%、11.14%。公司是生长激素行业龙头,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同时高比例分红回馈股东,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生长激素竞争加剧的风险,在研管线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药品招标降价的风险。
华兰股份 医药生物 2024-05-17 21.85 -- -- 23.78 5.60%
23.07 5.58%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3亿元,同比增长 6.64%,归母净利润 1.18亿元,同比增长 25.79%,扣非净利润 0.66亿元,同比增长 1.98%。 分季度来看: 2023Q4实现收入 1.69亿元,同比下降 4.36%,归母净利润 0.29亿元,同比增长 67.37%,扣非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增长 45.94%;公司单季度收入相对稳健,环比 Q3增长 12.15%, 呈现较好恢复趋势,单季度利润在低基数下实现高增。 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厂房折旧等影响短期毛利水平。公司 2023年销售费用率 8.90%,同比下降 0.15pp,管理费用率 14.86%,同比下降 0.37pp,研发费用率 5.81%,同比下降 0.47pp,财务费用率-0.64%,同比提 0.40pp,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有所优化,其中财务费用率略有提升,主要因本期利息收入减少。伴随募投厂区逐渐投产,相关折旧摊销有所增加,对公司利润率造成一定影响, 2023年公司毛利率 41.62%,同比下降2.00pp,净利率 18.93%,同比提升 2.88pp。 胶塞需求逐渐回暖,在手项目储备丰富。2023年公司覆膜胶塞产品收入 3.19亿元,同比增长 3.07%,常规胶塞产品收入 2.91亿元,同比增长 10.59%,年初迄今伴随诊疗需求的持续复苏,配套胶塞产品需求逐渐释放,相关产品迎来稳健增长。公司基于持续品牌技术优势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和终端营销, 2023年新增上海凯莱英、云南白药、华熙生物等 284家客户,在手授权项目达 2398项,与多家制剂客户推进产品共同审批,未来有望逐步推向市场。 产能项目加快推进,注射笔、预灌封等多款新品进展顺利。2023年公司全力推进自动化、智能化工厂改造项目和扩大预充式医用包装材料产能项目的建设投产,目前高价值丁基胶塞、笔式注射器用及预灌封注射器用橡胶组件等多个新品种已经完成产品研发和申报登记,顺利进入客户联合验证阶段。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快相关品种的客户联合验证和关联审评步伐,推动 COC 产品的开发工作,推动公司营收规模实现更快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财报数据,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新冠过后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渐回升,医疗监管政策可能造成新品入院的短期波动, 预计 2024-2026年营业收入 7.53、 9.78、 12.86亿元(+21%、 +30%、 +31%), 调整前 24-25年 10.01、 13.70亿元; 预计归母净利润 1.24、 1.78、 2.55亿元(+5%、 +43%、 +44%),调整前 24-25年 1.82、 2.83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约 24、 16、 11倍 PE。考虑药用胶塞空间广阔,公司作为国产龙头凭借比较优势将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智能化改造及扩产破除产能瓶颈,打造新增长点,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注册及认证风险, 政策变化风险, 汇率变动风险,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赛轮轮胎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5-17 16.22 -- -- 15.87 -2.16%
15.87 -2.16%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Q1实现营业收入 72.96亿元,同比+35.84%,环比+4.72%;归母净利润 10.34亿元,同比+191.19%,环比-3.06%;扣非净利润 10.15亿元,同比+176.54%,环比-3.13%。 行业景气度提升,销量增长驱动公司营收增长。公司 2024Q1轮胎销量为 1658.17万条,同比+43.71%,环比+11.05%。中国轮胎行业受益于全球车市回暖以及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2023年国内轮胎产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统计,2023年全国汽车轮胎总产量 7.86亿条,同比+17.8%。随着海外轮胎市场去库存压力的逐步结束,欧美等国际市场进口轮胎数量已呈改善趋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国内轮胎出口量 6.2亿条,同比+11.6%。 24Q1毛利率同比提升,盈利能力延续增长态势。得益于轮胎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 2023年全年价格同比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公司 2023年毛利率 27.64%,同比+9.22pct。公司 24Q1毛利率为 27.68%,同比+7.36pct,环比-5.90pct,盈利能力总体延续增长态势。公司 24Q1净利率为 14.17%,同比+7.56pct,环比-1.14pct。24Q1费用率有所改善,销售费用率为 3.83%,同比-0.25pct,环比-2.90pct; 管理费用率为 3.43%,同比+0.68pct,环比-0.16pct;研发费用率为 3.01%,同比-0.29pct,环比-0.16pct;财务费用率为 1.03%,同比-1.53pct,环比-0.69pct。 公司海外产能逐渐释放,产能布局全球化程度提升。公司率先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并持续构建全球化产能布局。目前柬埔寨工厂全钢项目投入运营,越南工厂三期项目的全钢、半钢和非公路产品均投产,产能目前正持续提升。柬埔寨、墨西哥半钢子午胎项目以及印度尼西亚子午线轮胎、非公路轮胎项目正在建设中。产能全球化布局有利于公司服务现有客户、开拓新客户以及降低因地区间贸易摩擦产生的风险,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盈利预测:考虑到市场需求复苏,调整公司 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39.88、47.86亿元(前值为 30.60、37.06亿元),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为 54.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8.99%、20.03%、14.64%。对应 PE 分别为 13.5X、11.3X、9.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加剧。
交通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5-17 6.59 -- -- 7.38 6.65%
7.60 15.33% -- 详细
一季报综述:单季息差环比回升,净利润保持正增。2024 年 1 季度在负债端的贡献下单季息差环比回升,带动营收降幅收窄 0.2 个百分点至-0.4%;公司成本管控力度不断增强,PPOP 增速由负转正至增长 0.2%。公司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净利润同比增速提高 0.7%至 1.4%。 净利息收入:Q1 净利息收入环比+3.9%,1 季度净息差回升,主要是负债端贡献。 1Q24 单季年化息差 1.26%,环比提高 3bp,主要是负债端贡献。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行 7bp 至 3.46%,1 季度受重定价以及 LPR 下调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有所下行;负债端存款利率下行开始起效,付息率环比下行 9bp 至 2.32%,有效对冲了资产端下行的压力。 资产负债增速及结构:信贷投放平滑下存贷增速放缓。1)信贷:总量上,交通银行 2023 全年新增信贷投放 6621.2 亿,2022 年全年新增 7345.7 亿;2024 年一季度单季投放规模为 2461.4 亿,较去年同期少投 36.3%,主要是由于去年信贷投放整体更为前置,而今年在信贷平滑的监管指引下节奏有所放缓。结构上,一季度投放以对公端为主,对公/个人/票据贷款分别投放 2534.4/286.6/-359.6 亿元,占生息资产比重别变化+1.4%/0%/-0.3%至 38.9%/17.9%/1.9%。2)存款:交通银行 2023全年新增存款 5664 亿,2022 年全年新增 8807.9 亿,2024 年一季度新增 2765.1亿,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数下同比少增,占计息负债比重提升 0.6 个百分点至 68.1%。 资产质量: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1、不良维度——不良率稳中有降。1Q24 交通银行不良率 1.32%,环比下降 0.01%,累计年化不良净生成率上升 10bp 至 0.63%,仍在低位,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来不良压力方面,关注类贷款占比 1.53%,环比小幅提升 2bp。2、逾期维度——逾期率有所上升。1Q24 逾期率环比上升 1bp至 1.39%。3、拨备维度——拨备保持稳定。一季度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 0.64 个百分点至 197.05%;拨贷比环比下行 3bp 至 2.60%。 投 资 建 议 : 公 司 2024E 、 2025E 、 2026E PB 0.53X/0.49X/0.46X ; PE6.75X/6.58X/6.42X,交通银行作为改革先行试验田,是唯一扎根长三角的国有大行。公司以上海为大本营,营收利润稳步提升,资负规模加速扩张。贷款投向积极支持实体,体现大行担当。资产质量指标不断改善。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公司经营不及预期、研报信息更新不及时
中科曙光 计算机行业 2024-05-17 44.22 -- -- 44.76 1.22%
44.76 1.22% -- 详细
背靠中科院,成长为国内高端计算机领军企业。1)中科曙光主营业务为IT设备(高性能计算机、存储产品)和围绕高性能计算机的软件集成、系统开发及技术服务两部分,其中高端计算机收入占八成。2)尽管在海外科技封锁的压力下,公司凭借性能卓越的产品体系和客户资源实现收入稳中有增,并且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行业议价能力提升,毛利提升,加速利润释放。3)中科院间接持股16.36%,公司在中科院体系内扮演重要的资产平台,孵化了海光信息、中科星图等核心资产,贡献投资净收益。 因此,归母净利润呈现稳定上行的态势。 信创:通用计算国产化替代,服务器+存储双轮驱动。信创需求带动通用计算业务持续增长发展,通用服务器和分布式存储国产化空间广阔。1)服务器是计算产业实现国产化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产品兼具高适配性和领先性能,并凭借政府/公共事业(电信等)的客户基础与头部客户关联紧密,在信创领域抢得先机。2)分布式存储市场快速增长,国内存储需求量激增,公司存储产品矩阵完善,分布式存储性能领先。液冷存储产品ParaStor300S有效降低PUE值,和液冷服务器形成业务协同。 目前发展能力仅次于华为,电信领域渗透速度较快。 AI:算力服务器+算力互联网,为大模型输出强大算力。1)AI浪潮下大模型引发计算量激增,加速服务器需求抬升,曙光GPU深度学习平台计算系统采用曙光新一代XMachine高性能GPU服务器组成大规模GPU训练、推理集群,为模型训练输出强大算力。2)为了解决算力资源与需求的调度匹配、数据中心能耗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不足的问题,目前子公司曙光智算打造50+座城市云计算中心,5A级智算中心已规划落地,将全国的算力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互联互通。 全生态布局:“芯——端——云”生态体系协同发力。目前公司旗下子公司与参控股公司已全方位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存储到中游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的全计算业务生态体系,各业务板块发挥协同效应。 1)芯:海光信息(CPU+GPU国产替代领航者);2)端:曙光智算(算力互联网)、曙光数创(大数据平台、液冷)、曙光云计算(云计算平台);3)云:中科三清(大气污染防治)、中科星图(数字地球)、联方云天(绿色节能智慧模块化数据中心)。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受益于信创和智算浪潮,是国内拥有全栈自主技术方案的计算产业龙头,并且自身业绩增长稳健、利润率高于同业,同时享受孵化公司贡献的高增长。根据盈利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2.57/27.52/31.93亿元,参照行业平均估值,给予公司目标市值789亿元,对应2024-2026年分别为34.9/28.7/24.7倍PE。 风险提示:芯片量产化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加剧、行业竞争加剧、董事长被立案、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华秦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5-17 98.36 -- -- 101.87 3.57%
101.87 3.57% -- 详细
国内特种功能材料领军企业,需求放量及核心技术产业化带动业绩高质量增长。公司作为国内特种功能材料领军企业,发展历经三个阶段:1)产学研一体化,基础及应用研究攻关(1996-2016年):联合西工大进行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预研,攻克技术难点后陆续进行应用研究积累产业化基础。2)核心技术产业化,核心型号批产应用(2016-2020年):陆续实现隐身及防护技术产业化,2019-2020年公司隐身及伪装材料实现批产应用。3)推进主业科研转批,布局延伸产业互补(2021年至今):公司加快产能建设同时围绕航发产业链、先进新材料领域持续进行业务布局。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9.17/3.35亿元(+36.5%/0.5%),近五年营收/扣非净利润CAGR达67%/85%。伴随牌号接续批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及费用率回归常态,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隐身材料是隐身装备突防能力的基础,功能兼容化驱动产业链迭代发展,耗材属性强拥有广阔的前装和维保需求空间。1)物质基础,隐身能力是衡量装备先进性和生存力的重要依据。雷达吸波材料主要用于应对雷达探测的主要手段,性能追求“薄、轻、宽、强”,常应用于飞机机身;红外隐身材料可降低或改变目标红外辐射特征,是实现航空发动机隐身的理想材料。2)商业模式,隐身材料厂商处于产业链中游,呈现高度定制化供应且高难度/长周期/大投入特征。产品迭代带动单台价值量提升:①向隐身结构件发展,与隐身涂层存在技术协同性与场景延展性;②向多频谱、耐高温、多功能方向迭代升级,以底层工艺为基础丰富产品序列。3)驱动&空间,①军备长期需求投入确定,我国主战隐身装备(飞机/发动机、舰艇、导弹等)具备长期增长及衍生潜力,打开隐身材料首次涂覆空间;②耗材特征显著,实战训练驱动维保后市场扩容。 耐温领域先发优势显著,规模效应有望显现;布局陶瓷基和机加工业务,拓展军民转化及声学材料,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1)先发壁垒:我们复盘海内外竞争格局发现,海外隐身材料研制以主机厂为主,主要因为多年来美国国防工业承包商间整合造成的垄断所致。而国内隐身材料基础研究主要依托于高校,为公司提供“产学研”优质土壤,且国内厂商差异化竞争,各自在细分领域建立优势。公司通过与西工大、南京大学、中科院上硅所等高校院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中高温隐身材料领域的技术/产业化具备先发优势。2)规模效应:①市场壁垒:公司通过产业化与客户形成粘性,批产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壁垒。②产品序列储备丰富:23年10月公司4个隐身牌号转入小批阶段,截至24年3月底,公司特种功能材料等在手订单约8亿元。③规模效应有望显现:近两年公司受新项目转固以及参控股公司并表等客观因素影响,人均产值和单位机器产值短期有所承压。未来伴随费用率下降及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规模效应有望显现。3)精耕细作:纵向延伸航发产业链布局:①公司成立子公司上海瑞华晟前瞻布局陶瓷基复合材料业务,有望打开航发产业第二成长曲线;②公司成立华秦航发布局航发零部件加工业务,同时成立贵阳公司以及参股沈阳瑞特与下游客户深度绑定。4)民品拓展:①公司依托在军品研发优势和技术储备将技术向民品应用转化,开发防腐材料、高效热阻材料等系列民品,开拓新市场机会。②公司联合南京大学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合资设立子公司华秦光声,以声学超构材料和光声检测技术为核心。 目前在声学实验室、建筑吸声材料、轨道交通等领域取得业务进展,核心产品逐步进入应用阶段,未来在水下航行器低频率声隐身领域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为12.15/16.59/20.8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07/6.71/8.5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64/4.83/6.17元,对应PE分别为37.8X/28.5X/22.3X,公司先发优势明显,批产牌号持续增多,围绕主业积极拓展产品矩阵,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波动风险、产品降价带来的毛利率下降风险、试制阶段产品不达预期风险、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伟思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5-17 30.93 -- -- 32.26 4.30%
32.26 4.3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62亿元,同比增长 43.72%,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6亿元,同比增长 45.2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22亿元,同比增长 58.93%;还原股份支付和所得税影响后,公司归母净利润 1.53亿元,同比增长 63.88%。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0.88亿元,同比下降 8.24%,实现归母净利润 0.22亿元,同比下降 27.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 27.42%。 分季度来看, 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0亿元,同比增长 24.19%,实现归母净利润 0.35亿元,同比增长 9.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31亿元,同比增长 7.91%。公司单季度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预计下游终端需求日益恢复, 磁、电刺激以及电生理等系列产品的持续放量。 单季度利润增速有所波动,预计主要受到股权激励费摊销影响。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0.88亿元,同比下降 8.24%,实现归母净利润 0.22亿元,同比下降 27.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19亿元,同比下降 27.42%;还原股份支付影响后, 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 0.28亿元,同比下降 8.76%, 公司单季度业绩下降,主要受到反腐等政策影响。 传统优势项目持续迭代, 新兴管线进展顺利。 分产品来看, 2023年公司磁刺激产品收入 2.00亿元,同比增长 46.59%,电刺激产品 0.63亿元,同比增长 6.80%,电生理产品收入 0.65亿元,同比增长 30.67%,耗材及配件收入 0.76亿元,同比增长 30.68%,激光射频业务收入 0.37亿元,同比增长 476.50%。 整体来看,公司在磁刺激、电生理等传统优势领域,依靠第二代经颅磁刺激仪、 第二代团体生物反馈仪等多款高性能升级产品持续保持良好增长, 随着 MagNeuro ONE 等高端产品上市,公司传统优势业务有望持续维持良好增速;同时伴随着通过高频电灼仪、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等产品上市,公司激光射频等新业务板块日益成熟,取得业绩高增。 医美多系列新品有望上市, 核心矩阵有望成型。 公司充分发挥磁刺激产品的核心技术优势, 持续打造“盆底康复” +“轻医美” 综合解决方案,塑性磁产品已经顺利获批,开始在妇产科、 盆底中心、医美机构等场景推广, 皮秒激光治疗仪临床实验全部完成,产品效果反馈良好, 公司正积极推进相关注册流程预计有望年内上市,打开医美领域皮肤管理市场, 此外射频抗衰、溶脂等多个研发项目也均如期进行,未来有望陆续上市,补强公司在医美市场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财报数据,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考虑疫后复苏、磁刺激持续快速增长以及新产品上市节奏等,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收入 5.60、 7.02、 8.60亿元,同比增长 21%、 25%和 22%(调整前 24-25年 5.81、 7.14亿元); 预计归母净利润 1.64、 2.21、 2.72亿元,同比增长 21%、 34%和 23%(调整前 24-25年 1.80、2.35亿元)。 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约为 19/14/11倍。 考虑公司是盆底康复龙头之一,凭借磁电联合有望持续扩大领先优势,同时在精神、神经康复、运动康复、医美等细分领域多点布局,有望长期受益国内持续增加的康复需求,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研发失败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潍柴动力 机械行业 2024-05-16 17.33 -- -- 18.03 2.15%
17.71 2.1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报,24Q1 实现营业收入 563.8 亿元,同比+5.5%,环比+5. 2%;实现归母净利润 26.0 亿元,同比+40.1%,环比+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3.4亿元,同比+34.6%,环比-4.0%。 收入:营收同比增长系天然气发动机销量高增,环比增长系重卡发动机销量增长。根据交强险数据,公司 Q1 天然气重卡发动机 3.1 万辆,同比+136.7%;公司 Q1 重卡发动机 4.6 万辆,环比+8.0%。 利润:Q1 盈利能力同比改善。Q1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2.1%/5.9% ,同比+3.4pp/+1.7pp ,环比-1.5pp/-0.1pp。公司毛利率改善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Q1 公司天然气发动机占重卡发动机 66.0%,环比+0.4pp,同比+39.6pp,而气体机单机价值更高。 凯傲为公司贡献重要增量。2024 年 1-3 月,凯傲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28.6 亿欧元,同比增长 2.8%;调整后 EBIT 2.3 亿欧元,同比增长 45.4%;净利润 1.1 亿欧元,同比增长50.9%。其中,工业车辆和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1.5 亿欧元,调整后 EBIT 2.4 亿欧元;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2 亿欧元,调整后 EBIT 1840 万欧元,EBIT实现扭亏。 天然气重卡高景气,气体机高市占率持续保持。根据交强险数据,4 月天然气重卡销量达 2.64 万辆,渗透率 40.6%,渗透率同比+22.4pp,环比+1.6pp,行业高景气,油气差价带来的燃气车结构性增量机遇预计仍将继续,燃气车需求将持续上升。公司凭借黄金动力链等优势,市场份额持续保持 60%以上,最新 4 月份额为 62.5%。 “国三”、“国四”淘汰政策的逐步实施给行业带来置换性增量。根据第一商用车网,“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收官之年临近,国三淘汰加速,国四淘汰启动,国四车型淘汰可能在 2024 年下半年迎来高峰,预计有 200 万辆的国三、国四车的置换空间,存量运力替换需求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主营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盈利预测:考虑股权激励以及天然气重卡高景气,调整公司 24-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113.1、133.8 亿元(前值为 95.9、110.0 亿),新增 2026 年盈利预测 143.1 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 25%、18%、7%,对应当前 PE 14X、12X、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重卡销量不及预期、重卡出口不及预期、油气价差变动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重汽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5-16 16.32 -- -- 16.76 2.70%
16.76 2.7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Q1实现营收 114.27亿元,同比+24.02%,环比+1.07%;归母净利润 2.74亿元,同比+22.36%,环比-35.51%;扣非净利润 2.63亿元,同比+18.68%,环比-34.89%。 收入:营业收入同环比增长系公司销量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集团 24Q1实现销量 7.66万辆,同比+13.37%,环比+78.57%;市占率为 28.11%,同比+0.11pct,环比+7.11pct。 利润:盈利能力稳定,研发投入力度加大。24Q1公司毛利率为 7.87%,同比-0.05pct,环比-1.54pct;净利率为 2.40%,同比-0.03pct,环比-1.36pct,盈利能力总体保持稳定。公司期间费用率上升,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2.89%,同比+0.35pct,环比+0.21pct,其中研发费用率为 1.78%,同比+0.89pct,环比+0.25pct;销售费用率为 0.89%,同比-0.39pct,环比+0.39pct。公司正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4Q1研发费用 2.03亿元,同比+149.00%,环比+17.43%。 天然气重卡板块景气度提高,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长。根据交强险数据,24Q1天然气重卡行业销量为 4.53万辆,同比+135.41%,环比+1.56%。公司 24Q1天然气重卡销量为 1.17万辆,同比+490.78%,环比+13.82%;市占率为 25.88%,同比+15.57pct,环比+2.79pct。油气差价带来的燃气车结构性增量机遇预计仍将继续,燃气车需求将持续上升。 “国三”、“国四”淘汰政策的逐步实施给行业带来置换性增量,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长。根据第一商用车网,“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收官之年临近,国三淘汰加速,国四淘汰启动,国四车型淘汰可能在 2024年下半年迎来高峰,预计有 200万辆的国三、国四车的置换空间。 盈利预测:考虑重卡行业销量复苏较为缓慢,调整公司 24-25年归母净利润为 13.5、17.3亿元(前值为 15.5、21.7亿),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 20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 25.2%、27.8%、15.7%,对应当前 PE 14X、11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及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油气价格变动存在不确定性、运输结构调整政策压缩重卡市场空间。
常熟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5-16 7.45 -- -- 7.99 7.25%
7.99 7.25% -- 详细
1Q24常熟银行营收同比保持高位平稳,同比增 12.0%;其中净利息收入同比增5.6%,非息同比增 7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9.8%。规模增长是营收稳健的主要支撑,季度来看息差环比企稳,利息收入增长总体不弱;非息收入同样增长较好。业绩端,管理费用继续改善,贡献利润释放。 单季净利息收入环比+14.9%,息差在 4季度低基数基础环比回升。1Q24单季年化息差环比提升 25bp 至 2.77%,其中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上行 24bp 至 4.92%(去年 4季度一次性计提按揭影响),同时负债端付息率环比下行 1bp 至 2.35%。 资产负债增速及结构:信贷增长主要来自对公,存款占比继续提升。资产端:一季度信贷增长主要来自对公支撑。1Q24信贷单季新增 128亿,同比多增 17亿; 其中对公新增 79亿,同比多增 14.4亿;零售新增 30.6亿,同比少增 11.2亿。 负债端:存款增长良好,占比继续提升。1季度存款环比增速 14.4%,单季存款新增 355.8亿元、同比多增 88亿元;存款占比计息负债比例继续提高至 89.5%。结构来看,储蓄存款继续保持高增,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 资产质量:不良率小幅抬升,不良生成率改善明显。不良率 0.76%,环比小幅上升1bp。单季年化不良净生成-0.08%,较 4Q23改善 122bp。关注类贷款占比 1.23%,环比 2023年末上行 6bp。拨备覆盖率 539.17%、环比提升 1.19个百分点;拨贷比 4.11%、环比提升 7bp。 投资建议:公司 2024E、2025E、2026E PB 0.82X/ 0.69X/ 0.61X;公司专注个人经营贷投放,风控优秀并不断下沉渠道拓宽市场。常熟银行商业模式专注,客户结构持续做小做散,资产质量保持在优异水平,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公司存款竞争面临压力,业绩经营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82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