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73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通用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5-23 6.03 -- -- 6.10 0.00%
6.03 0.00% -- 详细
横向拓展轮胎品类,纵向布局全球基地。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全钢胎、半钢胎、工程胎和斜交胎四大类型。公司国内基地包括无锡市红豆工业园和无锡市东港工业区,2018年起公司开启国际化布局,先后于泰国、柬埔寨成立生产基地。根据公司“5X战略计划”,未来,公司仍将紧抓国内外双循环机遇,力争未来十年内实现国内外5大生产基地,5大研发中心,500家战略渠道商、5000家核心门店,以及5000万条以上产能规模的目标。 轮胎行业具备万亿人民币规模,需求稳定增长,国内胎企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球汽车轮胎总销量17.5亿条,同比增长1%。根据米其林预测,未来成熟市场轮胎销量每年将保持0-2%左右的增速,新兴市场每年将保持2-4%的增速,按照2%的复合增速,预计2030年全球轮胎市场总销量将达到20.5亿条。国家供给侧改革叠加诸多绿色环保政策的指导下,国内轮胎落后产能逐步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具有性价比、研发实力、渠道等优势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布局海外基地,剑指美国市场。纵观2010年以来,三家第一梯队轮胎企业(固特异、米其林、普利司通)在美国乘用车替换胎市场的销量及销量占比整体不断下降,三家合计销量由2010年的6160万条下降至2023年的5805万条,占比由2010年的31%下降至2023年的27%。与此同时,销量占比小于1%的轮胎品牌总份额不断提升,2023年销量占比小于1%的品牌总销量占比达到10.5%(2258万条),而2010年仅为6%(1192万条),未来,美国乘用车替换市场空间有望逐步被小品牌打开,而公司海外基地的布局将助力公司打开美国市场。此外,公司坚持创新,旗下品牌荣获多项奖项,同时公司积极拥抱“智改数转”,打造智能制造基地,实现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联化。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75.93/109.97/122.85亿元,归母净利润6.55/10.73/13.5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X/19X/7X。由于公司全球化布局,泰国、柬埔寨基地产能将持续放量,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成长性较强。因此,我们建议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盈利预测及估值模型不及预期
甘源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5-21 76.30 -- -- 79.48 4.17%
79.48 4.17% -- 详细
深耕坚果炒货行业十七年,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休闲食品行业领先品牌, 股权结构稳定,管理层经验丰富,员工持股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产品基本盘稳固,市场分布均衡, 2023年营收表现强劲, 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48/3.29亿元,同比增长 27.36%/107.82%。 市场格局分散竞争激烈,零食专营渠道带来新机遇。 1) 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由高速增长转为稳健增长, 2022年市场规模达 11654亿元,预计 2027年将达 12378亿元。 2) 坚果炒货 2022年行业规模达 812.82吨,预计 2026年将增长至 873.70万吨, 赛道格局分散竞争激烈。坚果人均消费量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目前消费籽坚果为主,占比 85%以上。 口味型坚果受消费者欢迎。 3) 零食专营渠道异军突起,2023年中国零食集合店市场规模达 809亿元,五年 CAGR39.93%,预计 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547亿元。 门店数量快速扩张,竞争趋于白热化,量贩零食进入高速发展期,为行业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全渠道布局逐渐成型,助力公司持续增长。 产品方面,公司产品矩阵完善, 其中经典老三样贡献 52.51%营收,最受市场欢迎; 综合果仁及豆果系列近年来持续发力,收入快速增长, 2023年营收 5.04亿元,五年 CAGR 达 29.72%; 芥末味夏威夷果作为高端会员店平替成为市场爆款; 公司同时对产品、 口味、包装进行升级,采取多品种差异化组合,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渠道方面, 公司积极推进渠道改革,全面布局线上线下渠道,其中经销渠道贡献营收超 80%,线下经销商数量持续增加, 2023年经销商增加至 3158家, 同比增加 8.04%,区域分布趋于均衡;积极拥抱新兴渠道,全面推进与零食专营店和高端会员店的合作,合作 17家零食专营店和 40+会员店,进驻门店超 500家。 甘源食品投资看点: 1)主力核心品类稳定扩容,新品快速放量。 公司老三样和综合果仁及豆果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而花生、雪饼及仙贝等新品快速放量,体量过亿; 2) 空白网点深入开拓,海外市场持续拓展。 公司在打造样板市场同时,持续向周边空白网点开拓,以点带面铺设空白市场。 3)新渠道持续赋能,零食量贩快速扩张。 公司会员店、量贩店全面布局,多 SKU 布局逐步释放红利。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 EPS 为 4.38/5.36/6.50元,对应 PE为 17X/14X/1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加剧; 新品增长不及预期
联合光电 计算机行业 2024-05-21 15.48 -- -- 16.66 7.62%
16.66 7.62% -- 详细
光学镜头深耕者,全产业链覆盖打造一体化优势。 联合光电是集光成像、光显示、光感知的镜头、 光电产品制造商, 以及光学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光学镜头设计开发、精密制造、销售服务的完整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智能驾驶、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 安防镜头:高端定制化能力赋能成长。 需求: 安防镜头作为国防安全、智慧城市、视频会议、安全监控的基础设备,未来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7年全球安防镜头出货量达到 5.0亿颗,市场规模达到 110亿元,2022-2027市场规模 CAGR 为 5.3%。 供给: 数字安防领域涉及的场景较多,不同应用场景需要各自解决方案。定焦和超小倍率变焦市场,通用化程度高,市场竞争者较多。中、大、超大倍率变焦镜头方面,各类光学指标、小型化和成本要求较高,镜头设计生产难度大,竞争者较少。 增长点: 公司在光学镜头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检测等方面具备较强能力,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有效响应客户需求。 智能驾驶:多品类协同发力,客户定点不断推进。毫米波雷达: 拥有角雷达、车路协同雷达、车内生命体征探测雷达等产品,已获多家新能车厂定点。 4D 毫米波雷达随着技术研发和定点项目的不断推进,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车载镜头: 涵盖 DVR(行车记录仪)、 RVC(倒车影像)、 AVM(全景环视)、 ADAS(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DMS(疲劳驾驶监视系统)等全系列镜头产品,已通过一级供应商基本覆盖全国主流整车厂商及部分一线国际品牌汽车厂商。 AR-HUD: 相关产品已凭借技术优势获得国内头部新能车厂定点。 新型显示开拓成长,智能机器人前景广阔。激光投影镜头: 公司在显示分辨率、显示效果、显示尺寸、显示能效等方面不断突破,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率先推出全球体积最小的 4k 分辨率超短焦投影仪。 AR/VR: 拥有 AR/VR 的零部件与整机组装的一体化能力,与乐相(大朋)、小派、亮亮视野、纳德达成合作。 智能机器人: 子公司武汉联一合立专注于无人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产品包括智能消杀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安保巡逻机器人等,已成功落地应用。 盈利预测与评级: 公司加快拓展业绩新赛道,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预计 2024-2025年营收分别为 19.52、 23.96、 30.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2、 1.50、 2.2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44、27、 18倍。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 新产品研发进度、盈利预测与估值不及预期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4-05-21 27.97 -- -- 27.71 -0.93%
28.55 2.07% -- 详细
贴合实际,调整股权激励计划。公司调整了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调整后,2024/2025年净利润考核目标最低触发值分别为9.0/10.6亿元,较原计划下调25.6%/26.3%。同时设定按照考核目标的实际完成比例进行激励。本次调整考量了行业与公司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公司员工信心。 23年公司航天航空业务表现亮眼。23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11.5万吨,对比22年下降14.8%,首次出现需求负增长,但公司2023年拓展纤维板块受到航空航天应用需求增长影响实现营收16.67亿元,同比增长20.28%,确保公司营收保持稳定。分场景看,公司航空业务贡献营收12.53亿元,收入占比49.79%,同比增长20.89%,航天业务贡献营收3.47亿元,营收占比13.79%,同比增长37.73%,有效抵消能源新材料、通用新材料、精密机械、光晟科技板块营收下滑的影响(分别同比减少35.5%/10.5%/31.1%/22/1%)。24年Q1公司碳纤维板块实现营收3.16亿元,同比下降7.12%,主要系受通用高性能碳纤维价格下降和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需求节奏因素影响,其中,航空定型产品贡献保持稳定增长。能源新材料、通用新材料、复材科技、精密机械、光晟科技板块营收同比-1.92%/-19.07%/+12.18%/-49.27%/-51.08%。 品类梯队保持盈利放量,新一代产品贡献能力增强。2023年公司碳纤维实现销售量2340吨,同比增长7.39%,生产量2587吨,同比增长1.04%,库存量391吨,同比下降24.14%,产销比90.45%。分产品品类来看,T300/T700/T800/MJ系列分别实现营收8.5/2.6/2.9/2.1/0.6亿元,分别占比51.1%/15.6%/17.2%/12.4%,营收同比增长2.9%/16.1%50.6%/54.5%,综合来看,传统定型产品(T300)盈利创收能力稳健,新定型产品(T800及MJ系列)和高性能产品(T700)增长后劲充足,贡献占比提高。最新前沿尖端产品第三代碳纤维M40X和T1100G研发则在稳步推进。 盈利水平微降,费用率有所增加。2023年公司毛利率48.66%,同比微降0.42pct,期间费用率12.87%,同比增加3.02pct,净利率33.4%,同比下降2.69pct,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4亿元,同比增长263%,主要系减少存货资金占用及土地保证金退回所致。24年Q1净利率29.13%,同比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17.66%,同比增加4.86pct,主要是研发费用率增加所致(同比+5.46pct)。 大额合同履行进展顺利,产能扩张抢抓碳纤维国产替代窗口。公司深耕国内碳纤维国产化多年,是国内军用碳纤维市场核心供应商之一,子公司与客户A签订三个订货合同,合计金额为20.98亿元,履行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至23年末累计履行金额17.40亿元,履行进度83%,24年Q1传统定型产品大合同执行率8.58%,产品稳定交付。在装备复材化及国产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坚持高强、高模、低成本的“两高一低”碳纤维业务发展战略,新建设内蒙古1万吨低成本碳纤维项目,其中一期4000吨产能有望在24年上半年投产使用,期待公司产品后续在应用终端扩展及市场占有率方面将有亮眼表现。 给予公司“增持”评级,根据公司订单执行以及下游需求情况,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EPS1.23/1.45/1.70元,对应PE21.28/17.95/15.37倍。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股权激励计划调整的监管风险。
值得买 计算机行业 2024-05-21 20.07 -- -- 22.39 11.56%
22.39 11.56% -- 详细
事件:5月10日,以“效率驱动未来”为主题的2024值得买科技集团战略发布会举办,会上值得买董事长隋国栋发布了全面AI战略,宣布将在AI战略框架下,把核心产品什么值得买App改造升级为“AI原生的什么值得买GEN2”,同时积极推进出海计划。 点评:业务全面AI化,AI产品矩阵推出。公司自2023年先后成立了独立的AI事业部,自主研发“值得买消费大模型”,先后在业务场景上线多种应用,目前已经形成“1个大模型、2个数据库、3个引擎、4类应用”组成的值得买科技AI产品矩阵,其中应用包括面向用户的AI购物助手“小值”和通用内容理解工具,面向创作者的“ZDM-Copilot辅助创作工具”和“神灯素材助手”等,面向品牌的“灵眸设计平台”等营销内容生产平台和运营助手等,还包括面向大模型的增强工具集。此外,公司积极加强与大模型公司合作目前,已成为月之暗面首批合作伙伴,“Kimi+什么值得买”已于近期上线。 深度改造核心产品,推出什么值得买GEN2。本次产品升级,什么值得买GEN2将构建内容体系的核心确定为“兴趣”,AI为内容生产、内容收集、内容理解、内容生成、内容分发等几乎所有环节提供底层能力支持。在更高效地为消费者提供决策支持的同时,也将在消费者和品牌之间搭建更高效的沟通桥梁。而在什么值得买GEN2以“兴趣”为核心的内容生态中,AI将会为内容生产、内容收集、内容理解、内容生成、内容分发等几乎所有环节提供底层能力支持。 发力值得买模式出海,探索全新增长曲线。2023年公司正式提出海外业务布局,设立了出海架构开发的研发中心,初步建立了出海团队,并聘请了专业的机构进行出海公司架构的设计。2024年公司将通过自营和合作的方式,推进“值得买”模式出海,目前,泰国已被选定为出海首站,泰国版“什么值得买”被命名为“ZestBuy”,目前App正在陆续上架各大应用市场。自营模式之外,出海具体运营模式还有全球合伙人计划、合资经营等多种模式。当前东南亚等市场电商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司有望在海外构建全新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收入17.46/20.03/22.09亿元,同比增长20%/15%/10%,实现归母净利润1.18/1.68/2.16亿元,同比增长58%/42%/29%,对应PE为35x/25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业务进展不达预期
香飘飘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5-21 16.87 -- -- 17.58 1.68%
17.15 1.66% -- 详细
公司坚持冲泡+即饮的双轮驱动战略,2023年业绩如期修复,后续展望保持积极。公司冲泡业务基本盘稳健,2023年消费场景恢复后营收增长9.37%;即饮业务经历了三年的下滑,2023年营收增长41.16%,公司也调整了即饮运作思路,已组建独立销售团队,积极寻找专职经销商,聚焦打造样板市场。2023H2公司股权激励落地,2023年考核目标已完成,2024/2025年营收目标为42.23/46.92亿。2023年底新CEO上任,作为公司首位职业经理人,快消品运作经验丰富,已受让公司5%的股份,彰显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冲泡业务短期为修复逻辑,长期需寻找自身的第二增长曲线。冲泡奶茶行业增长已到尾声,公司市占率已相对较高,未来可通过渠道下沉、打造高势能门店、产品结构的逐步升级实现约10%的修复性稳健增长。现制茶饮对公司冲泡产品的冲击存在但有限,中长期公司需要拓展咖啡、泛冲泡等产品打开增长空间。冲泡业务毛利率当前因提价后原材料价格下降而大幅提升。 即饮业务将给公司带来三个层面的作用:打开整体营收增长空间、平抑营收季节性波动以提高经营效率、实现对华南和东北等弱势市场的拓展。通过对兰芳园奶茶、Meco果汁茶的成本进行分析,公司杯装产品成本较高使得价格相对竞品无优势,而Meco选择了降低毛利率以确保合适价格因而实现放量。当前即饮业务毛利率不足20%,一方面因为49.19万吨的即饮产能利用率不足30%造成单位制造费用偏高,另一方面经过测算,杯装产品在满产情况下毛利率也将不足35%。新品冻柠茶当前动销反馈积极,预计随着终端覆盖率提升将实现高速增长。冻柠茶作为第一款有望放量的瓶装产品,除了增加公司营收、提升产能利用率外,其营收占比提升也将对即饮长期毛利率带来结构性改善。此外,我们计算得到公司即饮业务盈亏平衡点约18-20亿。 投资建议:公司冲泡业务稳健修复,即饮业务高增势能有望延续,预计2024-2026年公司EPS为0.86/1.10/1.31元,对应PE为20X/16X/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即饮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
共创草坪 传播与文化 2024-05-21 23.03 -- -- 24.23 5.21%
24.23 5.21% -- 详细
共创草坪创立于2004年,始终从事人造草坪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自2011年以来,公司连续11年人造草坪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据AMIConsulting发布的全球人造草坪行业数据,公司2021年全球市场销售量占有率达18%。 2024Q1营收业绩拐点向上。2022及2023年受到局部地缘冲突、欧美通货膨胀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影响,公司营收业绩增速放缓。2024Q1,公司营收同增23.1%至6.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增29.4%至1.2亿元。从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2.8pct至31.6%,净利率同降0.6pct至17.5%;2024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1.8pct/+0.9pct至30.5%/17.6%,盈利能力有所修复。 海外订单修复趋势明显。2022年受到俄乌冲突、通货膨胀等影响,公司人造草坪销售量同比下降2.9%至6468万平方米。2023年,公司销量已出现明显修复,同比增长12.2%至7258万平方米。其中,境外销售量同比增长14.7%,欧洲区域销量已基本恢复至俄乌冲突前水平。公司同全球主要人造草坪批发商、大型连锁家居建材超市等客户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行业订单修复受益确定性强。 全球产能持续扩张布局。人造草坪行业全球供给集中度较高,且进入壁垒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截止2023年末,公司拥有年产1.1亿平方米产能规模。后续越南三期项目2000万平方米预计2024Q2开工建设,墨西哥项目仍有1600万平方米产能储备。全部竣工后,产能规模达到1.46亿平方米,整体产能储备充足,充分承接全球客户订单增长,保持全球人造草坪行业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人造草坪领先企业,2023年整体营运稳健,2024年美洲市场有望带动整体实现较快增长。预计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3%/15.6%/11.6%至29.1/33.7/37.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4%/17%/14.9%至5.2/6.1/7亿元。当前股价24.71元,对应估值19/16/14倍,维持其“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国际宏观政治经济波动风险,客户开拓销售不及预期,盈利预测及估值不及预期等
海陆重工 机械行业 2024-05-20 5.74 -- -- 6.26 9.06%
6.26 9.06% -- 详细
海陆重工成立于2000年,并于2008年在A股上市,是国内一流的节能环保设备的专业设计制造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余热锅炉、压力容器、核安全设备制造销售,同时提供固废处理、光伏电站运营等环境服务。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同比+5.67%,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26.03%,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5亿元,同比+18.20%,实现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1.08%。2023年度公司新签订单金额32.75亿元,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在手订单为45.81亿元,订单充足支撑公司长期发展。 余热锅炉及压力容器业务产销两旺,有望受益下游高景气。公司余热锅炉业务主要服务钢铁、石化及有色冶炼等多行业客户,压力容器业务则深耕石化与煤化工行业。公司多年投入锅炉及压容业务,设计制造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盈利能力长期改善、居于行业前列。近年国内石化行业资本开支维持高位,众多项目陆续开工,对余热锅炉和压力容器等大型特种设备需求旺盛,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呈现新一轮增长。同时,公司余热锅炉业务还将长期受益于国内大规模工业设备更新及循环经济发展带来的有色冶金行业设备需求上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煤化工行业快速发展、景气度上升,将持续利好公司的压力容器业务。 公司核电业务具备较高弹性。随着能源转型,核能再次受到重视,国家加大核电项目审批力度。公司核电业务逐步恢复并发展,在核安全设备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研发水平强,引领核电站堆内构件吊篮筒体制造的国产替代。募资扩产第四代核级容器计划进展顺利,未来第四代核电技术有望成为发展重点,高温气冷堆具备明显优势,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光伏发电与环保业务为公司利润提供稳定支持。光伏能源在国内装机量持续增长,成为重要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运营光伏电站业务,稳定的发电量和较高的毛利率使新能源电力销售业务为公司利润提供了支撑。环保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公司环保工程业务持续发展,致力于固废和污水处理业务,未来将扩大全产业链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4/6.1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1/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盈利预测与估值判断不及预期
中国交建 建筑和工程 2024-05-20 8.88 -- -- 9.30 1.20%
8.98 1.13% -- 详细
中国交建是我国交通和城市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以基建建设、基建设计和疏浚业务为主业,十四五时期突出“大交通”和“大城市”板块,聚焦“海外优先”和“江河湖海优先”战略。2023年,公司推进项目管控与降本增效并取得显著成效,业绩超预期增长23.6%。展望2024年,公司提出高增速经营目标,彰显乐观经营预期。 交运、城建业务存量稳固,城综、海外市场增量可期。(1)目前,路桥投资在资金、项目两端承压;但我们认为中央加杠杆背景下,资金结构的变动亦将带来基建项目的结构性机会,跨区域、高能级路桥项目的审批与建设节奏或提速。公司作为路桥工程行业龙头,央企赋能下有望走出韧性。(2)水运需求疫后强劲复苏,有望支撑港航工程投资强度。(3)公司乘“三大工程”东风,城综类投资项目持续发力,有效拉动工程订单,助“大城市”板块逆势增长。(4)公司作为国际工程龙头,2024年有望继续受益海外市场高景气。 运营类项目助分红提升,强化红利属性并驱动价值重估。2023年,公司计划现金分红率20.0%,同比提升1.6pct;我们认为,公司在分红能力和分红意愿方面均迎来边际改善,有望强化红利属性并驱动价值重估。 (1)公司BOT项目已陆续进入运营期,车流量逐步爬坡,后续有望贡献稳定现金流,进而强化公司分红能力。截止至2023年底,公司BOT项目投资完成度约79.6%;测算运营类项目年收入潜在增量达37.1亿元,对应向上空间48%。(2)2023年,公司已通过多种措施开展市值管理工作,推动公司价值发现与重估,如提高分红率、分拆高估值设计类资产上市等。若市值管理方案落地,或进一步增强公司分红意愿。 维持“买入”评级。业绩层面,公司是交通和城市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央加杠杆背景下国内业务或走出韧性,高景气海外市场亦有望贡献业绩增量。估值层面,公司旗下运营类资产质量较优,或逐步释放经营现金流,进而拓宽分红空间;市值管理考核等因素驱动下分红率提升的确定性较高,随红利属性凸显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60、1.71、1.83元;当前股价下对应PE分别为5.8、5.5、5.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不及预期,央企改革推进不及预期,项目回款风险
鼎龙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4-05-20 20.85 -- -- 22.19 5.07%
21.90 5.04% -- 详细
公司深耕染发剂原料二十余载,深度合作欧莱雅、汉高、科蒂/威娜等国际化妆品领先品牌,现已跻身全球主要染发剂原料生产商行列,并积极延伸聚酰亚胺与高性能纤维等多种特种工程材料单体,是国内少数具备自主生产PBO单体能力的厂家;在植保材料领域,公司与组合化学、ARYSTA等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染发需求新机遇,客户资源+技术实力领先构筑壁垒。(1)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国内前期抑制的需求得到释放,2023年国内化妆品类零售额达到4142亿元,同比增长5.24%,重回增长区间。一方面,目前国内化妆品人均消费仍然较低,2021年国内美妆及个护人均消费支出为62.4美元,同为亚洲肤质的日韩人均美妆及个护类消费支出分别达到262.6美元和266.2美元,超过国内水平的4倍,未来消费升级趋势下成长空间广阔。另一方面,银发占比提升叠加大众对自身仪表外貌重视程度的加深,国内染发剂市场有望持续稳定增长。(2)公司技术实力雄厚,深度合作国际化妆品龙头厂商,在高技术门槛以及定制化需求的产品要求下,可以构筑稳健的盈利护城河。 多元化布局特种工程材料单体助力长期成长。(1)国产PBO纤维经历长期技术封锁后于2018年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公司系国内少数具备自主生产PBO单体能力的厂商,目前以间苯二酚法合成单体,此外规划300吨三氯苯法产能为补充。近年来,公司DHAB销量受益国产PBO下游应用突破整体呈上升趋势;(2)受益于优异的综合性能及加工性能,全球PI膜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5.2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2.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0%。公司主要生产联苯二胺类单体,主要客户系三井化学。公司作为其聚酰亚胺单体的供应方合作时间已长达二十余年,近年来销量保持稳定增长。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染发剂领先企业,多元化布局特种工程材料单体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85、11.13、13.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2.77、3.46亿元,对于PE分别为23X、18X、14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鼎捷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4-05-17 17.39 -- -- 17.75 2.07%
17.75 2.07% -- 详细
2023年大陆、非大陆收入增速分别为15.02%、8.25%。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2.28亿元增长11.65%;实现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增长12.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增长1.56%。其中在中国大陆地区营收11.55亿元增长15.02%;在非中国大陆地区营收10.73亿元增长8.25%。2024年Q1,公司收入4.06亿元增长13.27%,归母净利润-969.37万元。 打造know-how知识封装+数据驱动的雅典娜PaaS平台,目前已发布11个AI应用场景落地方案。鼎捷雅典娜以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知识中台为支撑,以知识封装+数据驱动为两大核心优势建构企业级PaaS平台。 目前鼎捷雅典娜已经发布11个数智驱动的AI应用场景。 AI应用Chat系列已有120家+订阅客户,大陆大模型落地案例突破上汽等行业头部客群。目前公司广泛接入微软、百度文心一言等通用大模型能力,推出娜娜家族、智驱工作台、ChatFile、报表加速器等,实现数据搜集、整理汇整、会议协调和项目追踪等应用场景。Chat系列应用已在超过120家客户上线。在大陆地区,公司突破行业头部客群,ChatFile助力上汽乘用车等汽车企业搭建基于AI大模型的汽车在线问答平台。 海外业务高增,2023年东南亚在地客户订单同比增长100%。2023年公司已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进行当地经营。公司一方面积极把握中企出海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当地客户,通过本地化经销合作模式增加市场覆盖,2023年东南亚在地客户订单增长100%。 AIoT业务高增42.02%,其中设备工业云应用全年订阅约1,600套,同比增长380%。2023年AIoT业务收入达5.17亿元增长42.02%,中国大陆市场签约金额成长92%。公司基于鼎捷雅典娜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云工业APP以及OT设备产品等AIoT解决方案和服务。在设备工业云应用,公司基于机联网、鼎捷雅典娜,发展远程设备监控、设备运维、碳盘查、能耗管理等车间轻应用,全年订阅约1,600套,同比增长380%。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2.34、2.96亿元,增速分别为24.50%、25.33%、26.37%,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AI进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下修。
集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7 26.91 -- -- 28.53 6.02%
28.53 6.02% -- 详细
立足平衡机主业, 打造“一体两翼”战略格局。 公司是国内动平衡行业的牵头企业,持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以及下游应用领域拓展, 并以动平衡技术及相应的产品为基础,围绕自动化设备制造、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及国防建设需求,形成以平衡机为主体,自动化设备、智能声学传感系统产品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发展规划。 近几年公司业绩表现良好, 2019-2023年公司营收规模由 1.66亿元增长至 2.5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1.33%;主要受益于公司全自动平衡机持续开拓市场以及自动化产线及设备业务稳步放量。利润端, 2019-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 0.21亿元增长至 0.3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1.96%。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7.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76.38%,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高速动平衡设备仍以进口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公司重点围绕多工位全自动平衡修正机、平衡测试机、立式全自动平衡机、高速平衡机四大类机型发展。公司在不断巩固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汽车等领域市场应用的基础上,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继续做精做强, 致力于实现高速动平衡设备自主可控。高速动平衡技术主要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等大型装备内的回转零部件平衡。目前我国高速动平衡以进口平衡设备为主,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持续提升,未来有望实现高速动平衡领域国产替代,打开更大市场空间。 自动化设备业务迅速发展,智能感知系统业务进展顺利。 公司在平衡机主业基础上布局两大新业务, (1)自动化设备方面,公司于 2018年成立控股公司杭州合慧, 布局电机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目前公司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已经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不断向汽车零部件、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电机等拓展, 2019-2023年公司自动化设备业务收入复合增速高达 49.53%。在国内劳动力短缺及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下,电机厂商也将对原有手工、半自动的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增加对电机生产自动化设备的需求,自动化设备业务未来有望持续快速发展。 (2)智能感知系统业务方面,公司与之江实验室合作,目前子公司谛听智能经过多次试验和技术验证, 已完成智能水声信号处理系统初代产品的研制,正积极开展产品应用推广的前期工作。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3.04/3.65/4.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43/0.61/0.81亿元,对应 EPS 为 0.53/0.75/1.0元,对应 PE50.36/35.89/26.86X,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及技术变化、 管理层变动、 盈利预测与估值不及预期
浙江荣泰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17 19.07 -- -- 26.00 4.33%
19.90 4.35% -- 详细
报告摘要: 浙江荣泰的主营业务为各类耐高温绝缘云母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小家电阻燃绝缘件、电缆阻燃绝缘带、云母纸和玻璃纤维布等产品, 下游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小家电、电线电缆等。 浙江荣泰着重发力新能源汽车赛道,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收入金额及占比持续上升,是公司收入及利润的主要来源。 云母制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主要作为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材料使用。 国内车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对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部分国外车企本就对电池安全较为重视。 云母是动力电池热失控的主要防护材料之一,因此在热失控防护的需求日益涌现后, 云母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选择。 公司客户资源优质,产品涵盖主流车型。 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下游赛道来看,浙江荣泰为特斯拉、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的一级供应商,与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从公司公告来看,公司云母产品的订单已达百亿元级别,我们预测 2024年新增订单开始起量, 2025-2026年有望带来高增长弹性。 公司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适应客户需求推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公司产品从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拓展到新型轻量化安全结构件等非云母产品,此类产品有望为公司营收增长提供新增量。 从公司 24年 3月的定点来看,公司新能源汽车新型轻量化安全结构件产品已经获得北美某新能源汽车客户的定点, 新型轻量化安全结构件产品能够帮助公司进一步提高单车产品价值量。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1亿、 3.88亿、 5.03亿, EPS 分别为 1.00元、 1.39元、 1.80元, PE 分别为 24.80倍、17.96倍、 13.8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在手订单进度不及预期;轻量化安全结构件新产品不及预期。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5-16 4.53 -- -- 4.60 1.55%
4.60 1.55% -- 详细
4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1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3.67亿元,同比增长4.69%,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2.15亿元,同比增长747.60%,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10.21亿元,同比增长137.84%;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4.68%,同比增长5.90pcts,销售净利率为2.74%,同比增长1.67pcts;2024年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9.08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143.71%,其中扣非归母0.71亿元,同比增长109.69%;1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1.53%,同比增加1.17pcts,销售净利率为-0.84%,同比减少1.12pcts。 “按需生产”成效显著,面板价格进入景气周期。公司在TV面板稳居全球前二,MNT面板出货提升至全球第三,柔性OLED出货量实现跨越式发展。LCD面板价格在2022年跌如谷底,三星全面退出LCD领域。自2023年3月开始LCD行业龙头厂商开始按需生产,推动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上涨至2023年9月份,公司前3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得到持续改善。2024年2月份中国三大液晶面板厂为员工准备2周春节假期,控产力度空前,推动LCD面板价格进一步上涨。咨询机构CINNO表示,今年3月份LCD面板价格已经超过去年9月末高点,面板价格进入景气周期。 面板行业供给格局持续向好,龙头厂商反转在即。咨询机构CINNO表示LG准备将广州8.5代线出售给中国厂商,夏普准备关闭其位于日本的10代线工厂,竞争格局将持续优化。2024年随着欧洲举办多场大型体育赛事,液晶面板出货面积将触底回升,群智咨询表示上半年LCD出货面积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TCL科技作为行业龙头厂商将深度受益。光伏产业环境发生改变,中环依靠技术穿越周期。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由于供给过剩,光伏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截至2023年末,产业链供需比由2023年6月的1.02:1发展至年末的2:1。TCL中环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9.33亿元,同比减少43.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8.8亿元。中环作为行业龙头,将加快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依靠全方位能力提升穿越周期。 投资建议: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70.65/2,177.73/2,372.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0/57.60/77.4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42/15.09/11.22。 风险提示:面板出货量和价格不及预期、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跌
四川九洲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16 12.06 -- -- 13.70 12.48%
13.57 12.52% -- 详细
传统业务成功转型,盈利能力稳定增长。 公司是智能终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历经四十年的技术发展与市场演变,由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商逐渐转型为数字电视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制造商。近年来公司在保持数字音视频终端市场高占有率的情形下,不断谋求产业转型升级,在通信技术领域开展产品开发和市场布局并取得成效,营业收入和毛利持续增长。 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空管业务有望受益。 公司空管业务经营主体为九洲空管,是国内从事空管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监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及相关航电设备的开发、设计、系统集成、制造、安装、销售、维修及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近年来空管业务保持较快发展。低空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和重视,政策文件和地方性法规不断出台。随着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叠加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的广阔前景,作为基础设施的空管产品的需求有望实现较大增长。 微波射频业务稳定发展。 公司微波射频业务的经营主体为九洲迪飞,其主要从事微波射频器件、组件、模块、整机、系统及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销售,拥有多年的微波射频器件研发和生产经验,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建立了完善的产品系列体系。产品在军用领域主要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航天通信等方面,在民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汽车毫米波雷达等方面。 优质资产有望整合,军工业务布局强化。 公司拟以 6.57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购买九洲电器、上海塔玉以及上海唐众持有的志良电子 100%股权。志良电子是一家致力于军用电子战领域的技术研究与装备设计、研制、生产与销售的公司,已形成电子侦察、电子干扰、雷达抗干扰、“电子战”仿真训练以及嵌入式功能模块定制五大业务板块,产品成功用于机载、弹载、舰载、车载、地面等多种主战武器平台。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整体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预 计 2024-2026年 公 司 营 业 收 入 为45.65/52.65/58.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8/3.5/4.32亿元。公司传统业务成功转型并实现稳定增长,未来随着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优质资产的注入,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智能终端业务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低空经济发展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优质资产整合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73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