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荣昌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03 53.09 -- -- 59.58 12.22% -- 59.58 12.22% -- 详细
事件12024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同比+40.26%;归母净利润-15.11亿元,同比亏损扩大51.30%;扣非归母净利润-15.43亿元,同比亏损扩大38.19%。其中23Q4,公司营收3.13亿元,同比+54.83%,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比亏损扩大54.74%。 事件22024年3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公司原总股本的13%,总额不超过25.5亿元,用于公司新药产品管线的研发项目。 点评投入加大使财务一时承压,厚积薄发显后进潜力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7.43%,同比+12.67pct;期间费用率219.80%,同比+9.83pct;其中研发费用率120.62%,同比-6.57pct;销售费用率71.58%,同比+14.50pct;管理费用率28.09%,同比-6.40pct;财务费用率-0.50%,同比+8.29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5.03亿元,同比+19.25%。公司耕耘创新药多年,成长为平台化ADC制剂公司,多年维持高研发投入,随着在研管线的逐渐丰富,研发投入逐年增长,未来有望持续厚积薄发。2020~2022年研发费用总额由4.66亿元增长至9.82亿元,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3.06亿元,绝对值同比增加3.24亿元。为配合核心产品商业化,公司在2023年着重发展商业化团队,销售费用随之有所大幅增加,由22年的4.41亿元增长至23年的7.75亿元,目前整体团队已搭建就位,未来销售费用将降低至合理水平。 两大核心产品放量显著,商业化取得长远进展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中,公司的两款核心产品泰爱(泰它西普)和爱地希(维迪西妥单抗)继续成功续约并维持原销售价格。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公司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已有约750人,肿瘤科商业化团队已有近600人。泰爱于2023年11月在中国由附条件批准转为完全批准上市,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症肌无力(MG)和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023年销售持续放量。 ADC海外临床实质进展,全球化创新药企成长中公司目前共有八个分子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药物泰它西普(RC18,商品名:泰爱)和维迪西妥单抗(RC48,商品名:爱地希)正在中国及美国进行针对多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并取得了多项积极进展。此外,RC28、RC88、RC118、RC148、RC198、RC248等其他分子临床进展顺利。在规模化生产方面,公司已建立符合全球GMP标准的生产体系,包括21个2,000升一次性袋式生物反应器在内的细胞培养、纯化、制剂及罐装等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公司正在稳步推进生物新药产业化项目建设。 定向增发显信心,加强公司产品管线推进速度公司本次定增案,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13%,即70,763,170股(含本数),最终发行数量上限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发行数量上限为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5亿元(含),募集资金总额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投资新药研发项目,以支持公司产品管线海内外研发所需,为公司全球化进程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 [Table_Profit]重要财务指标单位:百万元主要财务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营业收入1083139722133009收入同比(%)40.3%29.0%58.4%36.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11-1285-826-680净利润同比(%)-51.3%15.0%35.7%17.7%毛利率(%)77.4%81.2%85.6%87.8%ROE(%)-44.0%-27.3%-21.3%-21.3%每股收益(元)-2.80-2.36-1.52-1.25P/E————P/B9.836.247.579.18EV/EBITDA-27.21-33.72-85.93-328.57资料来源: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测算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97亿元、22.13亿元、30.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0%、58.4%、36.0%;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5亿元、-8.26亿元、-6.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0%、35.7%、17.7%。我们看好公司ADC平台的持续研发及出海进程、泰它西普在自身免疫病领域的拓展能力,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审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政策不确定风险。
长虹美菱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4-02 9.18 -- -- 10.31 12.31% -- 10.31 12.31%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业绩: 23Q4: 收入 50.8 亿(+5%),归母 2.4 亿(+194%),扣非 2.4 亿(+870%)。 23 年: 营收 242 亿(+20%),归母 7.4 亿(+203%),扣非 7.5 亿(+629%)。 分红: 拟每股派息 0.3 元,对应分红率 42%(上年 38%)。 收入分析: H1 看空调, H2 看冰洗 23 年: Q1/Q2/Q3/Q4 收入分别同增 25%/26%/23%/5%,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2.1%/3.6%/2.1%/4.6%, Q4 收入虽有降速,但扣非净利率创 3 年新高,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空调: 全年收入占比 48%,收入同比+18%, 23H1/H2 分别同比+30%/+3%。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 Q4 公司内销/外销增速分别为-18%/+66%, 我们分析空调内销β趋弱是影响公司 Q4 收入的核心。 冰箱: 全年收入占比 38%,收入同比+19%, 23H1/H2 分别同比+19%/+18%, 冰箱全年稳健,我们预计 H2 仍由出口驱动。 洗衣机: 全年收入占比 6%,收入同比+76%, 23H1/H2 分别同比+42%/+114%, 洗衣机环比提速,我们预计 H2 出口加速。 盈利分析: 外销冰洗、空调内外销贡献利润增量 空调: 23 年内销/外销收入分别同比+16%/22%,净利率分别为2.9%/4.3%,皆同比提升+1pct, 我们预计利润增量 1 亿+。 冰箱: 23 年外销增速快于内销, 毛利率+2pct, 我们预计利润增量 3亿+。 洗衣机: 毛利率同比-1.2pct,我们预计利润增量 0.5 亿左右。 收入前瞻/现金流: 同环比提升,余粮充足 合同负债: 合同负债高增,截至 Q4 末 4.1 亿,同环比各+13%/31%,展望后续余粮充足。 现金流: 23 年经营现金流净额 21 亿,同比+42%,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 公司α核心在于“盈利+激励” 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公司α核心在于“盈利+激励”: 当前内外销毛利率仅14/13%、扣非净利率仅 3%,对标同业皆有翻倍空间, 20 年改善开启, 22 内销向好 23 外销接力,管理换届后经营效率进一步释放,盈利预测: 预计 24-26 年收入分别为 281/310/34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5.8%/10.5%/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10/11.5 亿元,增速分别为 22%/12%/13%, 对应 PE 分别为 11/9/8X,股息率 4%,维持“买入”。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波动,竞争加剧,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汇率大幅波动
海信家电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4-02 30.70 -- -- 39.01 27.07% -- 39.01 27.07%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 23Q4: 收入 207.0亿元(+21.1%),归母 4.1亿元(+13%),扣非2.9亿元(+124.9%)。 23年: 收入 856亿元(+15.5%),归母净利润 28.4亿元(+97.7%),扣非 23.6亿元(+160%)。 分红:业绩贴近此前预告上限,并公告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0.13元,分红率 49%。 Q4收入端: 家空冰洗外销为 Q4核心引擎整体: 预计 Q4内销同比低双位数增长, 外销增速超 30%。 央空: 预计 Q4中位数增长, Q3双位数增长, 央空较 Q3有所降速。 家空: 预计 Q4增速约 20%, 略快于前三季度,预计内销/外销增速分别超 15%+/25%+,外销较 Q3提速且内外销 α 显著好于行业。 冰洗: 预计 Q4增速超 30%, 内销增速约 20%, 外销同比高双位数增长,表现靓丽。冰洗业务 Q3增速超 20%, Q4低基数下, 内外销皆较 Q3进一步提速。 三电: Q4增速略负, Q3微增。 Q4盈利端: 家空、冰洗为利润增长点央空: 盈利能力稳定, 预计贡献归母约 0.2亿。 家空: 毛利率持续修复, 预计贡献归母约 2.5亿。 冰洗:预计贡献归母 1.3亿。 三电:预计 Q4略亏。 23全年: 外销增长强劲,业绩持续高增央空: 23年整体空调业务增长 12%,央空增速略低于家空。分内外销来看,央空外销增速超 15%,内销增速约 10%, 净利率 15%,预计归母利润增量约 2亿+; 家空: 预计收入低双位数增长,其中内销增速超 20%, 外销超 40%,外销增长强劲,利润端如期修复,预计利润贡献增量约 6亿+。 冰洗:收入同比+23%,预计内销超 10%,外销超 30%,预计利润增量 7亿+; 三电: 预计三电收入持平, 利润略亏 1亿。 投资建议: 常态化激励巩固增长,高分红有望维持 我们的观点: 公司后续 α 抓手持续可见, 23H1白电改善 H2外销接力,长期看家空内销、冰洗外销及三电都存提效空间。 盈利预测: 预计 24-26年收入分别为 941/1016/110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0%/8%/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38/43亿元,增速分别为 16%/15%/14%, 对应 PE 分别为 13/11/10X,股息率 4%,维持“买入”。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波动,竞争加剧,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汇率大幅波动。
多氟多 基础化工业 2024-04-02 14.20 -- -- 16.38 15.35% -- 16.38 15.35% -- 详细
事件描述3月 28日晚间, 多氟多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19.37亿元,同比-3.41%;实现归母净利润 5.10亿元,同比-73.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71亿元,同比-74.15%。 2023年 Q4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1.51亿元,同比+2.90%;实现归母净利润 0.47亿元,同比-78.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63亿元,同比-71.30%。 主营产品价格下滑拖累业绩, 公司全年业绩同比大幅缩减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19.37亿元,同比-3.41%;实现归母净利润 5.10亿元,同比-73.83%, 业绩同比大幅下滑。 主要原因是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关系格局发生变化,中上游材料竞争加剧,叠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盈利能力降低。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六氟磷酸锂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走势;中长期来看,六氟磷酸锂行业的盈利能力将逐步分化,龙头公司凭借规模化优势、自身工艺和成本的优化有望逐步提升市占率和盈利能力,未来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材料产能+品类双提升,保障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公司锂电新材料体系目前包含三种主要产品: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和六氟磷酸钠。 六氟磷酸锂方面, 公司自主研发和改进相关工艺,通过工业级碳酸锂、无水氟化氢、三氯化磷法制备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使得该产品在纯度、品质、稳定性和成本等关键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截止至 2023年 12月 31日,公司已经具备 6.5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客户涵盖国内主流电解液厂商, 并出口韩国、日本、欧洲等地区,产销量位居全球前列。双氟磺酰亚胺锂方面,公司现已成功开发新一代技术路线, 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开始大幅下降, 未来有望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公司目前已具备千吨级产能,新建 1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预计将于 2024年建成投产。六氟磷酸钠方面,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产业化量产,目前具备千吨级产能且随时能实现与六氟磷酸锂产能的快速切换。同时,公司提供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相关研发服务,客户已经涵盖所有主流钠离子电池和电解液厂商。未来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六氟磷酸钠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电子信息材料产能加速释放,打造公司业绩新增长极公司近年来加大对电子信息材料的投入,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电子级氢氟酸为核心,电子级硅烷为辅助, 纳米硅粉、硅碳复合材料、高纯氟气、电子级硝酸、电子级硫为补充的完善的产品体系。电子级氢氟酸方面,公司是国内首批突破 UPSSS 级(G5级别)氢氟酸生产技术并具备相关生产线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具备高品质半导体级氢氟酸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已经和众多国内外知名半导体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且通过了台积电(TSMC)认证,实现了稳定供货,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现具备年产 6万吨电子级氢氟酸的产能,其中半导体级2万吨;年产 3万吨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Grade5级别)二期项目已全面开工, 未来将陆续投产。电子级硅烷方面,公司自主研究开发出四氟化硅还原法,经过多级精馏提纯后得到高纯电子级硅烷(6N 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 TFT 液晶显示器、光伏行业、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是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纳米级硅粉的原料,现具备年产 4000吨产能。 此外,公司还掌握了纳米硅粉、硅碳复合材料、高纯氟气、电子级硝酸、电子级硫酸等一系列电子化学品生产工艺,部分产品已经实现批量销售,生产和工艺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各类电解质锂盐和电子化学品的快速放量, 公司长期业绩有保障。短期来看,考虑到六氟磷酸锂价格从高位回落触底, 盈利能力处于低位, 我们调整公司业绩, 并下调公司评级, 预计公司 2024年-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4.66、 6.19、 8.43亿元(原 2024-2025年预测值为 12.07、 16.79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6、 27、 20倍。 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成本的升高; (2)客户验证进度不及预期; (3)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 (4)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02 39.26 -- -- 54.29 38.28% -- 54.29 38.28% -- 详细
业绩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151.27 亿元,同比-28.86%;归母净利 19.24 亿元,同比-14.8%;扣非净利 19.8 亿元,同比-14.86%。其中 23 年 Q4 公司实现营收 25.84 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润 4.33 亿元,同比-44.56%,扣非净利润 3.43 亿元,同比-49.38%。 公司持续降低库存,持续开拓海内外客户23 年锂电材料出货量约为 6.3 万吨,生产量约为 6.1 万吨,持续降低库存,截止 23 年末,公司库存量约为 0.2 万吨,同比下降 51%。我们预计公司23 年 Q4 锂电材料出货量约为 1.5 万吨,环比有所减少,主要系海外客户去库降低采购导致。公司持续开拓海内外客户,目前包括韩国 LG 新能源、SK on、日本 AESC、村田、中国比亚迪、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全球前十大锂电巨头均是公司客户,在动力、储能、小型三大市场均跻身国内外高端品牌供应链。 公司产品种类丰富,各类新品研发进展顺利公司现已在高镍、超高镍、中镍高电压、磷酸(锰)铁锂、钠电正极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布局。 1)磷酸(锰)铁锂材料主要面向国内客户,已导入一流动力、储能电池客户并实现批量销售; 2) Ni92、 Ni95、 Ni98 等超高镍多元材料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导入国内外多家大圆柱及大软包电池项目; 3)钠电层状氧化物已实现稳定出货超百吨,销售持续增长; 4)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已与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清陶辉能等固态电池客户建立了紧密战略合作关系。 加快海外高端产能布局,强化供应链协同布局公司海外布局进展顺利,欧洲项目总体规划 50 万吨,其中多元材料 20 万吨,磷酸(锰)铁锂 30 万吨。公司积极强化产业链协同布局,与中信国安、ALB、中伟股份、华友钴业、格林美等优质供应商通过签订采购长单、技术协作、投资参股等方式在镍、钴、锂等关键矿产资源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与下游国内外一线品牌车企及电池厂共同开展一体化合作,形成“原料-前驱体-正极-电池-车企”的产业链合作。 投资建议:调 整 公 司 24/25/26 归 母 净 利 润 至 14.70/21.25/23.62 亿 元 ( 前 值23.60/29.44/— 亿元),对应 P/E 为 14x/9x/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动力电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重庆啤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4-02 65.54 -- -- 72.00 9.86% -- 72.00 9.86%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Q4:营收 17.86亿(-3.8%),归母-0.07亿(同期 0.81亿)。 Q1-4:营收 148.15亿(+5.5%),归母 13.37亿(+5.8%)。 此前已发快报,符合预期。 同时公司 23年分红 13.55亿, 分红率 101%(去年 100%)。 收入端:升级放缓但国际&南区亮眼 量价拆分: 23A 销量 300万吨(+4.9%), 吨价 4818元(+0.5%),Q4量+4.8%/价-9.3%, 均价下行因 22Q4基数高&货折少。 分价格: 23A 高档/主流/经济收入各 89亿/ 53亿/3亿,同比+5.2%/+5.6%/ +10.1%,其中销量同比+4%/ +6%/ +3.8%, 主流价格带是量增主力(预计乐堡和重啤销量+高单位数),高端的疆外乌苏及1664仍处恢复期。 分品牌: 23A 国际/本土品牌收入各 53/82亿+8%/+4%, 国际品牌表现更优。 分区域: 23A 西北/中区/南区收入各+1%/+3%/+14%, 南区表现亮眼, 24Q2佛山工厂投产缓解产能不足问题。 盈利端:成本上涨但控费得当 成本上涨: 23A 毛利率 49.1%/-1.3pct,因吨成本上涨+3.2%; Q4毛利率 48.8%高基数下同比-6.8pct。 费率下降: 23A 归母净利率同比+0.02pct 至 9.02%,销售费率+0.53pct 但管理/研发费率-0.47/ -0.61pct, 控费得当。 投资建议: 24年结构升级持续, 维持“买入” 我们的观点: 考虑 24年大麦成本下降及佛山工厂 Q2投产增加 5kw 摊销,预计总成本持平; 主看公司结构升级, 预计疆外乌苏销量持平,主流价格带仍是量增主力。 24Q1吨价提升打消降级担忧。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8/166/176亿元,同比+6.4%/+5.3%/+5.8%;实现归母净利润 15/16/18亿元,同比+11.0%/ +10.0%/ +7.5%;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1/19/18倍, 假设 24年分红率 100%,股息率 4.8%, 估值处历史较低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涨。
中炬高新 综合类 2024-04-02 27.75 -- -- 30.10 8.47% -- 30.10 8.47%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 Q4:收入 11.86亿(-14.37%),归母 29.69亿(+393.72%),扣非 0.61亿(-60.02%)。 Q1-4:收入 51.39亿(-3.78%),归母 16.97亿(+386.53%),扣非 5.24亿(-5.79%)。 业绩表现接近前期预告中枢。 公司拟每股派息 0.4元,对应分红率 18.08%(上年 31.17%), 据股东回报计划,预计 24-26年分红率不低于 30%。 Q4拆分:主动调整 产 品 : 23Q4酱 油 / 鸡 精 / 食 用 油 业 务 分 别 同 比 变 动-17%/+18%/-18%,酱油 Q4下滑主要是公司主动调整市场, 鸡精全年同比双位数增长,品类景气较高。 食用油销量较为疲软。 区 域 : 23Q4东 部 / 南 部 / 中 西 部 / 北 部 分 别 同 比 变 动-15%/-6%/-6%/-43%, Q4公司主动调整市场。全年维度来看, 中西部市场同比+7%,低渗透市场扩张更为强劲。 23年扭亏主因诉讼和解 23年扭亏主因公司与工业联合达成和解: 22A/23H1公司分别计提的预计负债 11.78亿/17.47亿进行冲回。 23年毛利率/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同比+1/-0.2pct: 毛利率提升受益成本,扣非净利率相对平稳。 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 主要波动为管理费用率同比+1.3pct,源于改革期间解除劳动关系补偿、咨询费增加。 发布激励+美味鲜倍增计划 股权激励: 公司拟授予股份不超过 1438.80万股(占当前股本比例为 1.83%), 共授予 239人(其中董监高 7人), 授予价格为 14.19元(2024/03/29收盘价为 26.39元)。 解锁目标: 24/25/26年营业收入同比+12%/+18%/+48%,营业利润率不低于 15%/16.5%/18%(23年 12.31%), ROE 不低于14%/15.5%/20%(23年 13.59%)。 同时发布美味鲜 3年倍增目标: 26年营收目标为 100亿,营业利润目标为 15亿,全国化布局,内生+外延共同成长。 投资建议 我们的观点: 主动改革后,当前公司 24年已轻装上阵,我们预计 Q1收入即有望同比双位数增长,激励及美味鲜战略发布振奋人心,更巩固了公司的长期增长中枢。 盈利预测: 结合以上,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7.77/68.28/100.1亿元,同比+12.4%/+18.2%/+46.6%;实现归母净利润 7.53/9.51/15.35亿元,同比-55.7%/ +26.4%/ +61.4%;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8/22/14倍, 24年剔除地产后 PE 约为 21x, 公司具备加速成长机遇, 拐点已至,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区域扩张不及预期、新品放量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带来动销压力,餐饮修复不及预期,食品安全事件。
英诺特 医药生物 2024-04-02 41.01 -- -- 39.80 -2.95% -- 39.80 -2.95% -- 详细
事件:2024 年 3 月 31 日,英诺特发布 2024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 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57-2.85 亿元,同比增长 91.06%-111.88%;归母净利润 1.38-1.54 亿元,同比增长 156.42%-186.15%。 点评: 新冠出清, 24Q1 非新冠核心收入增长约 250%公司去年同期(23Q1)收入 1.35 亿元,其中新冠收入约 5800 万元,常规呼吸道产品收入 7700 万元;剔除新冠收入,公司 24Q1 非新冠核心收入同比增长 233.77%-270.13%。公司在 23Q1 后不再有新冠收入, 2023 年1-4 季度核心产品收入分别实现 7700 万元/8900 万元/5400 万元/2 亿元。2023 年公司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总计约 5000 万元,随着新冠业务影响逐渐出清,公司净利率处于快速提升阶段。 截至 2024 年 1 月 26 日, 公司自有闲置资金管理额度上限增至 17 亿元。 临床指南敦促对呼吸道病原体精确诊断,正确用药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均指出,针对不同的呼吸道病原体,如流感、肺炎支原体、新型冠状病毒等,需要鉴别诊断病原,方能正确用药。公司多种产品具备“快检” 和“联检” 两大特征,可实现 3-9 种病原体联合检测, 15-25 分钟即可判读结果,适合呼吸道疾病易感季节门急诊快速筛查,极大满足了检测时效性,加快医院诊疗流程。公司现有呼吸道联检产品均为国内独家品种,检测病原体种类涵盖甲流、乙流、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人偏肺病毒等超过15 种呼吸道病原体,能够完全满足临床检测需求。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 评级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有望实现 4.78/8.02/11.36 亿元(24-25年原预测值为 5.96/8.32 亿元),同比增长 7.0%/67.8%/41.7%;归母净利润实现 1.75/3.96/5.69 亿元(24-25 年原预测值为 2.77/4.04 亿元),同比增长 15.9%/126.8%/43.7%;对应 EPS 为 1.28/2.91/4.18 元,对应 PE 倍数为 29/13/9x。公司作为呼吸道病原体 POCT 检测龙头, 24Q1 收入、利润增速超预期,业绩持续性逐渐显现。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国际化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微电生理 机械行业 2024-04-02 26.16 -- -- 26.09 -0.27% -- 26.09 -0.2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3.29 亿元,同比增长 26.46%,归母净利润 568.85 万元,同比增长 85.17%;扣非净利润-3547 万元,同比减少 214.09%。其中, 2023 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 0.93 亿元,同比增长 36.11%;归母净利润-0.06 亿元,扣非净利润-0.18 亿元。 2023Q4 销售毛利率约58.34%。 点评: 全年三维手术量高速增长, 压力监测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超 1000 例2023 年公司导管类产品实现收入 2.19 亿元( yoy+32%), 销售毛利率约在 65.97%,由于执行集采价格,导管类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预计随着公司导管中消融类,尤其是带压力感应功能的消融导管使用量提升,毛利率会有所恢复。截至 2023 年末,公司产品累计覆盖全国 1000 余家医院,三维手术累计突破 5 万例。其中 TrueForce 压力导管作为首款获得 NMPA 批准上市的国产压力导管已在多家中心完成了 1000 余例压力监测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开启房颤术式国产化替代进程。公司在房颤领域上持续丰富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经完善了射频消融( 高密度标测、压力消融导管)和冷冻消融两类产品的布局,在脉冲消融方面,公司的压力脉冲消融导管项目已进入随访阶段, PFA 产品的布局将推进公司“射频+冷冻+脉冲电场”三大能量平台协同布局,预计在2025 年新一轮福建电生理耗材集采联盟的续采中将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增速亮眼2023 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 0.69 亿元,同比增长 60%,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21.5%,国际业务占比快速提升。 2023 年 8 月公司TrueForce?压力导管获得欧盟 MDR 认证和英国 UKCA 认证,国内外房颤市场拓展开始协同推进,在西班牙、希腊,波兰等国家顺利开展首批临床应用。 截至 23 年底,公司产品已覆盖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35 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 21 款产品获得 CE 认证, 4 款产品获得美国 FDA注册许可, 1 款产品获得英国 UKCA 认证, 20 款产品获得巴西注册证,预计随着过去一年公司产品在海外医院临床等场合的展示及使用,会进一步增强公司海外品牌形象,促进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增长。 研发费用投入继续保持高增长,在研产品丰富2023 年,公司研发费用约 0.91 亿元,同比增长约 18.69%,占营 收比例约为 28%。公司在研项目众多,其中( 1) 压力脉冲消融导管项目完成临床入组,已进入随访阶段,公司通过投资上海商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完善 PFA 领域研发布局; ( 2) 肾动脉消融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通过与 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联用以实现更加精准的靶点消融,降低 X 射线对术者和患者的伤害;( 3) 对已上市产品 TrueForce?压力导管、 EasyStars?星型标测导管、 IceMagic?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等重点产品进行持续优化迭代研发,以更好满足房颤及复杂术式的临床需求;( 4) 持续推进与 Stereotaxis 的合作,其核心产品第五代“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磁导航系统”( Genesis RMN? System)已由公司提交注册申请,预计 2024 年获得 NMPA 注册批准;( 5) 完成 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磁导航模块开发,具备支持远程手术的条件,可实现设备远程操控。 投资建议我们增加对 2026 年业绩预测,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86 亿元、 6.62 亿元和 9.51 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 47.6%、 36.3%和43.7%,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0.16 亿元、 0.46 亿元和 1.01亿元,增速分别为 182.2%、 188.6%和 118.9%, 2024-2026 年 EPS 预计分别为 0.03 元、 0.10 元和 0.22 元, 对应 2024-2026 年的 PE 分别为762x、 264x 和 121x, 对应的 PS 倍数分别为 25x、 18x 和 13x, 公司是行业里三维手术解决方案较早完整推出的厂家, 房颤术式解决方案丰富,未来房颤手术放量可期,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新产品商业化不预期风险。公司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公司在研临床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4-01 43.92 -- -- 46.44 5.74%
46.44 5.74% -- 详细
2023 年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盈利结构改善2024 年 3 月 20 日公司发布年报显示, 2023 年实现总营收 73.10 亿元,同比增长 4.3%;归母净利润 10.00 亿元,同比增长 18.78%;扣非净利润 9.68 亿元,同比增长 15.50%;毛利率 25.21%,同比增加 2.83pct;净利率 13.68%,同比增长 1.66pct; 2023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9 亿元,同比增长 83.93%,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改善,有利于公司良好运行。 公司 2023 年业绩高增, 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4.5 元(含税)。 “两海”业务持续发力,产品优势持续体现公司海洋业务比重提升至 47.59%, 海缆业务毛利率提升 5.87pct 至49.14%; 海外主营业务营收 1.26 亿元,同比增长 130.56%,毛利率为37.49%,同比增长 2.13pct。 2024 海风景气度高企,有望迎来业绩高增当前公司在手订单 78.60 亿元,较 Q3 末增长 7.6 亿元,其中海缆系统31.60 亿元,陆缆系统 37.50 亿元,海洋工程 9.50 亿元。 2024 年开年以来海上风电节奏已加速, 2024 年有望成为海上风电装机大年,海缆环节有望率先迎来业绩兑现, 预计公司将实现业绩高增。 投资建议前预测值 2024-2025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99.6/126.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2/21.2 亿元, EPS 分别为 2.36/3.08 元。公司 2023 年陆缆业务毛利较低,且由于海上风电实际装机节奏变化,导致公司海缆产品交付及营收确认节奏随之变化,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影响。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91.4/113.9/144.9 亿元,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 14.1/19.0/25.5 亿元, EPS 分别为 2.05/2.76/3.71 元, 按 2024 年3 月 29 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为 23X/17X/13X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装机量不及预期;海上风电政策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劲仔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4-01 14.14 -- -- 16.01 10.87%
15.68 10.89%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24Q1预告: 23Q4: 收入 5.72亿元(+26.5%),归母净利润 0.76亿元(+122.6%),扣非归母净利润 0.77亿元(+153.9%)。 23年: 收入 20.65亿元(+41.3%),归母净利润 2.10亿元(+68.2%),扣非归母净利润 1.86亿元(+64.5%)。 业绩达到前期预告上限。 收入端: 新品快速放量,渠道结构持续优化 鹌鹑蛋与魔芋增速领先。 公司 23年鱼制品/禽类制品/豆制品/蔬菜制品(以魔芋为主)分别实现营收 12.91/4.52/2.17/0.72亿元,同比+25.9%/+147.6%/18.7%/88.2%。 其中,新品“小蛋圆圆” 爆汁鹌鹑蛋继 22年突破 1亿元后,销售收入快速突破 3亿元,成为公司第二大单品,增长势能强劲,公司目标成为“十亿级”大单品。 “大包装+散称” 产品占比提高,渠道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 23末,公司“大包装+散称”产品占比超过 50%。其中,预计大包装占比约30%,同比增长约 40%;散称占比约 20%,同比增长约 197%。传统小包装产品在自然动销下,同比增长约 16%。 盈利端: 原材料成本优化,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Q4成本改善明显。 23全年毛利率 28.17%,同比+2.54pct; 23Q4毛利率创新高达 32.61%。其中, 23H2鱼制品/禽类制品/豆制品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 4.9/8.9/4.3pct,提升幅度明显,预计系原材料成本优化、市场费用春节投放错期叠加生产效率提高所致。鹌鹑蛋毛利率预计 23Q4达 15%-20%。 全年费用率稳定, Q4因春节错期费用投放。 23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0.09/-0.44pct,基本稳定。其中, 23Q4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1.97/+1.75pct, 销售费用率变动预计系春节费用投放扰动,管理费用率变动预计系年底奖金集中兑现所致。 净利率受 Q4成本改善拉动。 23归母净利率 10.15%,同比+1.62pct; 23Q4归母净利率 13.36%,环比+4.56pct,全年净利率受 Q4成本改善拉动。 投资建议:综合运营能力突出,维持“买入” 我们的观点: 展望 24,公司鱼制品增长稳健,“十亿级” 单品鹌鹑蛋与“一亿级”魔芋放量可期,“两亿级”豆制品持续研发新品,蓄势待发。 叠加成本端同比改善,贡献盈利弹性。
继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01 13.35 -- -- 13.43 0.60%
13.55 1.50%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快报, 2023年实现营收 215.71亿元、同比+20.1%,归母净利 2.0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 2.22亿元、 同比均扭亏。 整体归母净利位于此前预告中枢,符合预期。 我们预计利润结构为: 继峰本部贡献绝大部分利润(同比大幅提升),格拉默微利(同比扭亏),座椅业务亏损幅度符合预期。具体: 继峰本部: 受益头枕扶手以及新产品电动出风口的上量速度及盈利表现超预期, 我们预计继峰本部 2023年归母净利约 3亿元、 同比倍速增长。 格拉默: 欧洲、亚太区盈利依然稳健,北美区持续亏损, 我们预计整体微利、同比扭亏(2022年北美区计提减值约 5亿元), 2023年受到的非经常影响有: 1) 产能调整: 北美区上半年产能调整费用约 3183万元, 2)利息费用, 3)汇兑损失等。 座椅业务: 2023年是公司座椅业务量产元年, 我们预计实现收入超 6亿元,考虑到 2023年仍是座椅业务持续投入的关键期、 我们认为整体亏损幅度符合预期。 2024年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进入从 1到 N 的阶段,多个项目密集量产在即,已累计公告的乘用车座椅在手订单共 8个,今年新增新能源客户的多个量产项目,座椅业务上量及盈利改善有望超预期,接下来再突破合资、新造车势力、自主龙头定点值得期待。 2024年是公司重要的成长时点, 业绩拐点的确定性逐步明朗。 2024年重点关注公司核心经营举措的落地,实现确定性与成长性边际向上, 具体包括: 1) 海外整合: 尤其是格拉默美洲区, 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2) 座椅业务:尝试进一步突破, 包括获取核心客户定点、提升自制率等方式降本、 积极推进全球化等; 3)贷款置换等方式降低费用。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在格拉默整合、 做强乘用车座椅总成大单品的路径上终将有所斩获, 国产替代白马公司终会加冕。 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预测 2.0亿、 4.6亿、 10.0亿元, 对应 PE 75、 33、 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汇率波动风险、股权质押风险、资产进一步减值风险、整合不及预期、市场、客户开拓不及预期、乘用车座椅开拓不及预期等。
普源精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01 34.20 -- -- 38.38 12.22%
38.38 12.22% -- 详细
国内电测仪器行业领军企业,成功实现多个第一,产品矩阵丰富普源精电成立于 1998年,成立之初就定位于电子测量仪器赛道。 2002年公司生产出国内第一台商业化数字示波器; 2007年开始芯片研发工作,2017年推出“凤凰座” 示波器自研核心技术平台,率先打破高端数字示波器壁垒。 2023年公司发布第一款国产 10GHz 带宽以上示波器——13GHz高端示波器, 2024年公司并购耐数电子,发力射频领域。发展至今,公司已经实现了通用电子测量领域五大业务线的全品类覆盖,助力通信、新能源、半导体、教育科研及系统集成等广泛客户解决测试测量问题。 电子测量测试仪器行业空间广阔,国产替代助力国内品牌高速发展通用电子测量应用广泛,下游行业中 IT 与通信占比最高,达到 47%。 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保持持续上升的增长势态。 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预计全球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由 2015年的 100.95亿美元将增长至 2025年的 172.38亿美元, CAGR 为 5.50%。 而中国市场电子测量仪器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约三分之一,受益于中国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下游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增速快于全球水平。 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自 2015年至 2019年间以 15.0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预计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将在 2025年达到 422.88亿元。 竞争格局方面,从市场份额来看, 国际厂商龙头是德科技占据国内外市场绝对份额; 从产品性能来看, 是德科技的示波器最高带宽 110GHz,也大幅领先于国产品牌; 但我们仍然认为国产品牌具备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国产替代。政策端, 国务院、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发布政策支持仪器发展; 资金端, 教育贴息贷款、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投融资等方式为国产仪器构建较好的资金环境; 产业端, 国内下游客户已充分认识到供应链安全问题,因此国产仪器品牌存在替代的可能性。 自研芯片构筑强竞争力,内生发展+并购耐数电子协同发力射频自研芯片有助于更快更好的实现示波器高端化,理由有二: 1)从供应链角度看, 在《瓦森纳协定》和国内芯片水平没有整体成熟的背景之下, 自研芯片保证了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 2)从性能角度看, 电子测量仪器是融合芯片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电子测量技术、机械结构技术、仪器仪表技术、实验室认证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组成单机或自动测试系统。 自研芯片组能更好的完成硬件与软件的适配,从而提升仪器产品的整体性能。 除此之外,根据对比,搭载自研芯片的产品毛利率水平更高,因此具备更好的盈利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加速突破高端市场。 内生外延加速发展。内生方面,四大研发中心齐发力, 为客户提供芯片级、模块级和系统级解决方案。 外延方面, 公司 2024年并购耐数电子,在特定领域协同发展,并着力从硬件提供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普源精电的长期发展,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8.80/10.95/13.37亿元,同比增长 31%/24%/22%;实现归母净利润1.49/1.98/2.58亿元,同比增长 38%/33%/30%; 2024-2026年对应的EPS 为 0.81/1.07/1.39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为 42/32/2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华润三九 医药生物 2024-04-01 52.51 -- -- 62.48 18.99%
62.48 18.99%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年度报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247.39亿元,同比+36.83%; 实现归母净利润 28.53亿元,同比+16.50%,扣非归母净利润 27.11亿元,同比+22.18%。 分析点评战略融合昆药,实现营收端和利润端双增长2023年,公司依托清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发展逻辑,坚持“品牌+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性融合昆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47.39亿元,同比+36.83%;实现归母净利润 28.53亿元,同比+16.50%,扣非归母净利润 27.11亿元,同比+22.18%。 剔除昆药并表影响,公司营业收入稳健,符合预期。 四季度营收稳健增长。 单季度来看,公司 2023Q4实现营收 63.5亿,同比+2.72%;实现归母净利润 4.5亿,同比-9.29%,扣非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6.57%。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53.24%,同比-0.78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 34.22%,同比+0.25个百分点,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并购昆药集团所致。 其中销售费用率 28.16%,同比+0.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 6.16%,同比+0.3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 2.89%,同比-0.40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0%,同比-0.13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41.9亿元,同比+39.43%。 坚持战略引领,凝聚增长势能,勇攀发展新高峰CHC 健康消费品业务: 公司 CHC 健康消费品业务持续丰富品牌矩阵,多措并举推动大单品建设,升级“三九商道”体系强化渠道及终端管理能力,巩固自我诊疗领域的行业地位,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17.07亿元,同比增长 2.83%。 其中,品牌 OTC 业务增长较好,康慢业务消化集采影响保持稳定增长,专业品牌业务由于普药品种规模调整略有下滑。 处方药业务: 处方药业务因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受国标切换及 15省启动联盟集采影响,实现营业收入 52.20亿元,同比下降 12.64%,表现大幅低于预期。 后期公司将以“推学术、强招标、创模式”为关键举措,持续强化医学引领, 从循证医学角度积极开展研究,不断提升产品学术价值和产品竞争力, 积极应对配方颗粒业务多地区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实现全品种入围;同时加速国标省标工艺优化工作,通过新技术实现降本增效。 昆药业务: 2023年公司与子公司昆药集团围绕“四个重塑”的融合工作稳步推进,确立了将其打造成为“银发健康产业引领者、精品国药领先者、老龄健康/慢病管理领域领导者”的战略目标。 昆药集团重点聚焦慢病管理和老龄健康领域, 2023年实现营收 77.03亿元,因商业板块业务结构优化及对外援助业务减少,同比下降 6.99%。昆药集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多举措推进降本增效,实现归母净利润 4.47亿元,同比增长16.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35亿元,同比增长 33.45%。 研发引领,创新驱动,赋能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 8.89亿元,在研项目共计 112项,主要围绕抗肿瘤、骨科、皮肤、呼吸、抗感染等治疗领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71项,实用新型专利 64项。 公司获得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II)等 5个《药品注册证书》,进一步丰富消化、心脑血管、呼吸及抗感染产品,其中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中选第九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此外,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通过国家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昆药集团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 40mg/320mg 获得 WHO 的PQ 认证,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及公立机构抗疟药采购范围。 公司以“参附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新泰林”“999理洫王牌血塞通三七软胶囊”“青蒿系列产品”为研究对象的科研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投资建议考虑到昆药并表,且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 23年年度报告数据, 我们调整了此前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79.20/313.66/349.97亿元(24-25年原预测值为 300.33/336.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2.9%/12.3%/1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2/38.00/43.74亿元(24-25年原预测值为 31.28/36.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5.8%/15.1%/15.1%,对应估值为 16X/13X/12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及政策风险; 研发创新风险; 并购整合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01 208.43 -- -- 225.40 8.14%
225.40 8.14% -- 详细
2023年业绩符合预期, 四季度盈利环比下滑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023.15亿元,同比+42.04%, 归母净利润300.4亿元,同比+80.7%;扣非归母净利润 284.62亿元,同比+82.01%。 业绩符合预期。 四季度来看, 实现营业收入 1800.4亿元, 同比+15%,环比+11%; 归母净利润 86.7亿元, 同比+18.6%, 环比-16.7%; 扣非归母净利润 91.1亿元,同比+25.3%, 环比-5.6%。 四季度公司以价换量, 盈利能力环比下滑。 规模效应与电池成本下降, 提升公司整体毛利与净利水平受益于规模效应与电池成本下降, 去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0.2%, 同比+3.2PCT,汽车业务毛利率 23%,同比+2.6PCT,手机业务毛利率 8.8%,同比+2.8PCT。 公司期间费用为 767.7亿元, 期间费用率为 12.8%, 同比+2.8PCT。 其中, 研发费用 395.7亿元, 研发费率 6.6%, 同比+2.2PCT; 销售费用 252.1亿元, 销售费率 4.2%, 提升 0.6PCT; 管理费用 134.6亿元, 管理费率 8.8%, 同比提升 2PCT。 同样, 受益于规模降本与电池成本下降, 去年公司净利率为 5%, 同比+1PCT。 受益成本影响, 全年单车盈利能力提升, 但 Q4单车净利环比下滑剔除比亚迪电子业务, 经测算 2023年汽车 ASP 达 15.6万, 下滑 1.3万; 单车成本 11.9万, 下滑 1.5万; 单车毛利 3.7万, 提升 0.2万; 受益于成本端影响, 单车净利 0.82万, 提升 700元。 四季度来看, 公司单车收入 16.4万, 环比下滑 4000元;单车成本 12.5万, 环比下滑 2000元, 单车净利为 0.92万, 环比下滑 1300元。 2024Q1成本摊销未能完全释放,预计单车净利大幅下滑受库存积压与春节假期影响, 2024年 2月公司累计销量 32.4万, 同比下滑 6%。 但进入 3月公司普遍推出荣耀版车型, 各车型指导价格降幅基本位于 10%-20%区间, 平均价格下降 13%, 预计带动一季度实现销量约 60万。 但成本摊销未能完全释放, 预计单车净利大幅下滑, 一季度公司业绩承压。 高端车型+出口增长将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高端产品方面,腾势 D9、方程豹豹 5、仰望 U9高端车型均取得亮眼成绩,公司高端品牌形象已经建立,产品销量与单车价值均有望提升。此外,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已经在泰国、匈牙利、巴西等地新建产能,支撑公司出海战略。在出口产品价格更高的情形下,公司出口业务预计实现量增价涨。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荣耀版车型指导价下调, 导致单车盈利能力下降,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至 358.75/387.18/492.47亿元(2024-2025年原预测值为 391.8/522.0亿元),考虑到公司市场份额的扩大, 同时高端豪华车型陆续上市, 以及出口放量将有力稳定公司盈利水平,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 海外出口不及预期。出口目的国家关税政策、国际政治关系、当地渠道建设以及配套充电设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均会影响公司出海进程,导致出口不及预期。 2. 高端化进程不及预期。产品高端化受到文化积淀、品牌价值等软实力影响,同时国内厂商、合资进口车企纷纷发力高端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可能影响公司的高端化发展。 3. 合资车企反扑影响公司基本盘销量。合资车企盈利能力强,具备价格竞争的优势,因此时刻关注合资车企利用价格战进行反扑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