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80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天目湖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5-27 12.22 -- -- 12.72 4.09%
12.72 4.09% -- 详细
核心观点:得益于客流复苏,23年公司业绩高增,但进入24年随着消费环境变化,以及长线游的分流,Q1业绩略有下滑。后续需要关注周边旅游景气度的复苏节奏以及漂流项目运营效果。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由于长线游的分流带来的客流压力,我们下调24-25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0(此前24-25年预测为2.0/2.3亿元),调整后业绩增速为15.1%/18.3%。展望后市,需要关注周边游景气度的复苏以及年中投运的平桥漂流项目运营效果。 23年业绩符合预期,高基数致24Q1经营承压。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3亿,同比提升70.9%,归母净利润1.5亿,同比提升623.9%,符合前期指引。 其中核心景区和酒店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3亿/2.1亿,较2019年提升2.8%/118.2%。公司在2024年Q1,实现营收1.1亿,同比下降11.3%。归母净利润0.1亿,同比下降42.8%,一季度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在于23Q1积压的旅游需求集中爆发导致基数较高以及长线旅游分流长三角周边游客流。 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毛利率表现,归母净利率受益于费控已接近2019年水平。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54.3%,较2019年下滑11.3pct,主要原因在于:1.公司新开高档酒店毛利率更低且新开酒店仍处在爬坡期。2.毛利率水平更低的酒店业务占比提升。而在费控上公司表现依然优秀,2023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6%/13.7%/-1.1%,较2019年分别-5.8/-1.0/+0.2pct。得益于良好的费控,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率为23.3%,较2019年仅降低1.3%。 短期关注周边游复苏节奏及漂流项目落地,中长线期待交通改善及新项目带来客流增量。短期需要关注周边游景气度的复苏以及年中投运的平桥漂流项目运营效果。中长线,一看年底沪苏湖高铁通车,届时有望缩短主要客群抵达时间,二看动物王国项目落地,丰富天目湖地区旅游资源,提升客流量。 风险提示事件:客流恢复不及预期风险;经营业务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神州数码 综合类 2024-05-24 30.68 -- -- 30.45 -0.75%
30.45 -0.75% -- 详细
神州数码:深耕 IT 分销,自主品牌打造全新增长极。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深厚行业经验,多年稳居 IT 分销市场榜首。2019 年,公司切入服务器领域,致力于与华为等业界领先伙伴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紧抓国内信创快速发展机遇,服务器、网络、终端、AI 一体机等系列自主品牌业务持续增长,业务结构优化改善毛利。 IT 分销:深耕二十余载,兼具“渠道+管理”核心优势。国内 PC 领域景气度有望回升,IT 分销龙头先享红利。公司具有国内最大的 ToB 销售网络渠道优势,构建了遍布国内 1000 余座城市、覆盖各大垂直行业、连接 30000 余家销售渠道的 ToB 销售渠道网络。同时,公司继续提质增效,促进管理效能提升,代理的英特尔、希捷、爱普生、斑马、索尼、欧姆龙、Fortinet 等产品继续保持厂商份额绝对领先,自 2020 年来 IT 分销业务毛利率与期间费用率均稳定。 自主品牌:受益华为鲲鹏+昇腾生态,打造自主品牌神州鲲泰。AI 大模型训推+国产替代推动国内算力发展,增量空间广阔。公司携手华为打造智算品牌,打造“鲲鹏+昇腾”产品与生态壁垒。神州鲲泰 AI 服务器深度绑定华为技术,内置国内顶级处理器,产品竞争力较高。同时,公司于 2018 年启动“大华为”战略,成为其第九家全球经销商,长期与华为保持紧密合作关系,“鲲鹏”“昇腾”等核心硬件供应稳定,具有稳固的华为生态壁垒。公司自主产品深度绑定华为产业链,兼具产品优势与生态优势,有望在国产智算浪潮中率先享受红利。 神州问学:一站式大模型集成和运营平台正式发布,深化 AI 应用开发平台部署。2023Q4,神州数码推出了一站式大模型集成和运营平台——神州问学。该平台定位于企业级 AI 应用平台市场,凭借工程化 Agent 开发、自动化标注模型、大模型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三大核心优势,成功地整合了 AI 原生场景赋能、知识治理和模型训练与管理三大功能模块,助力企业高效部署和运营大模型应用。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坐稳 IT 分销基本盘,紧抓“云+信创”新机遇,凭借“数云融合”解决方案与“鲲鹏+昇腾”高竞争力硬件产品,成功从传统 IT 分销商转型到品牌供应商,目前,国内云与智算赛道前景良好,战略性业务将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业务结构有望持续优化。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14.10、17.39、21.20 亿元,以 2024 年 5 月 20 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 14.63x、11.86x、9.73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人工智能落地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芯片供应链安全问题,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索辰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5-23 59.84 -- -- 58.90 -1.57%
58.90 -1.57% -- 详细
4月25日,公司发布2023年报&24Q1业绩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同比增长19.52%;归母净利润5748万元,同比增长6.89%,归母扣非净利润5169万元,同比增长92.72%。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6万元,同比增长346.22%;归母净利润-2127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2554万元。 营收结构持续优化,毛利率明显提升。公司加大工程仿真软件营销力度,持续提升软件营收占比,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20亿元,其中来自高毛利率的工程仿真软件收入为1.88亿元,同比增长39.37%,占总营收比重达58.57%,接近六成。受此驱动,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9.44%,较2022年提升6.03pcts。 24Q1收入同比高增,行业景气度进一步向上。24Q1公司营收3186万元同比+346%,主要系部分合同订单从23Q4递延至本季度完成确认,叠加今年一季度业务景气度本身即较好,故实现较好收入端增长。全年展望,我们认为公司仍将实现较快的营收增长与较好的盈利能力表现。 民用市场增长可期,开拓全新机器人赛道。在传统优势的特殊领域之外,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1)2023年11月公司完成对阳普智能的收购,有望依托阳普智能自身在民用领域的客户与渠道积累,切入更多民用行业,从而拓宽CAE产品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2)2024年2月,公司正式宣布成立机器人事业部,旨在开发针对机器人行业的专业软件和解决方案。索辰的机器人设计软件将涵盖并联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完整研发过程,从功能设计、构型综合、性能分析到结构设计优化,进一步降低机器人研发的技术门槛。2024年3月,公司推出高性能六维力与力矩传感器,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投资建议:结合公司2023年报,考虑到下游关键特种行业持续较高景气,以及公司23年上市以来加快人员招聘节奏,我们对公司营收与盈利预测做出调整。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1/6.00/7.86亿元(2024-2025年前预测值为4.69/6.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0.95/1.29亿元(2024-2025年前预测值为0.90/1.05亿元),对应PE分别为79/57/42倍,对应PS分别为12/9/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民营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中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23 14.75 -- -- 15.87 7.59%
16.20 9.83% -- 详细
公告摘要: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450.65亿元,同比增长11.91%,实现归母净利润31.17亿元,同比下降3.03%。2024Q1实现营收82.42亿元,同比下降0.40%,归母净利润6.36亿元,同比下降17.20%。 23及24Q1业绩承压,费用管控能力良好。2023年,在“新基建”“碳达峰、碳中和”等背景下,公司以数字化和绿色化为抓手,不断巩固电力、通信、海洋产业的领先地位,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分产品看,光通信及网络业务实现营收91.14亿元,同比减少0.26%,毛利率为27.12%,同比提升3.00个pct;电网建设业务实现营收167.41亿元,同比增长36.37%,毛利率为14.97%,同比下降0.03个pct;海洋系列业务实现营收37.40亿元,同比减少48.92%,毛利率为26.65%,同比下降7.12个pct;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72.09亿元,同比增长118.99%,毛利率11.35%,同比提升0.38个pct;铜产品业务实现营收70.20亿元,同比增长39.77%,毛利率3.26%,同比下降1.47个pct。费用方面,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8%/1.68%/0.00%/4.21%,同比分别0.34/-0.07/0.12/0.14个pct,公司费用管理控制良好。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有所承压,2023年全年毛利率/净利率为16.22%/7.19%,分别同比下降2.06/1.29个pct。24Q1业绩继续承压,扣非归母4.96亿元,同比下降7.32%,净利率为7.67%,同比下降1.93个pct。 海缆景气度有望提升,海洋系列在手订单充足。近期,海风建设及风机招标等催化较多。5月11日,中广核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场基础预制施工及风机安装工程I标段项目中标结果公示,此前,帆石一已启动海上升压站及无功补偿站上部组块建安工程招标,以及帆石二启动风机招标。随着各地陆续开启相关项目招标及海风建设,海风海缆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公司亦在广东、山东、江苏三省中标、执行多个典型工程,如中标国华半岛南U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惠州港口二PA、PB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国内首个海上光伏国华垦利HG14项目等。且圆满完成惠州港口二海上风电、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G厂址(北区)等项目交付。海工方面,公司与金风科技合资打造1600T深远海风电施工平台(中天31),具备20MW单机容量、320米叶轮直径以上海上机组的吊装能力。2023年9月,中天31完成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惠州港口海上风电项目首台14MW风机的顺利安装。此外,截止2023年末,公司海洋系列在手订单约115亿元,较为充足。 通信网络迎来AI新机遇,800G光模块有序推进中。数字经济时代,随着5G、千兆光网、AI算力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将有效拉动光模块、新型光纤、无线通信产品的需求增长。光纤光缆方面,公司光缆产品在中国电信2023年干线光缆及配套采购项目、中国铁塔光缆采购项目集采中标排名第一;馈线产品在中国电信馈线及配件(2023年)集采项目、光分路器产品在中国移动2023年-2024年集采项目中均位列首位;漏缆、天线产品在中国铁塔集采投标中跻身前二。光模块方面,公司已有两款400G系列光模块产品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其功耗、灵敏度等关键指标优于国际先进水平,且公司800G光模块研发工作正有序推进中,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及5G网络建设中。通信电缆方面,公司积极抢占轨道交通、高技术船舶业等业务领域的创新发展机遇,其研制的“地铁用综合高性能系列通信信号电缆”、“高技术船舶用全系列通信(光)电缆”有望助力绿色城轨、船舶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公司还积极提升境外工厂产能,强化区域快速交付能力,以更好匹配市场需求。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光电缆巨头,海缆与光纤光缆业务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已经形成光通信+海洋+电力传输+新能源四大业务主线,基于海洋与新能源业务景气度回升,以及未来光纤光缆有望受益于AI算网建设。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37.98/45.17/51.68(24/25原预测值为43.64亿/53.05亿元),EPS分别为1.11元/1.32元/1.5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缆与特高压电缆需求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用友网络 计算机行业 2024-05-22 11.99 -- -- 12.03 0.33%
12.03 0.33% -- 详细
投资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1)2023年营业收入97.96亿元,增速5.8%,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67亿元,去年同期为2.19亿元;(2)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7.49亿元,增速18.6%,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53亿元。 受组织结构升级、人员调整等因素影响,业绩短期承压,但长期趋势向好。2023年公司进行业务组织模型升级,大型企业客户业务由原来以地区为主的组织模式升级为行业为主的组织模式。组织模式调整期间对公司业务开展存在一定的影响。并且为了抢占市场机遇,公司加大战略投入,2023年平均人数较2022年增加了1,896人,2023年公司工资薪酬同比增加较多。受多因素影响,公司成本及费用增加较多,业绩短期承压。但组织模式升级、加大战略投入等也给公司带来积极变化,2023年公司新签合同订单同比增长17.6%,千万级新签订单增加71.1%。随着公司组织模式升级完成,人员调整步入尾声,公司有望依托前期布局和产品等竞争优势获得更多市场机遇。 云战略转型加速推进,经营指标靓丽。公司继续推进云战略转型,2023年公司云服务收入规模达70.91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的大型客户云服务业务收入47.31亿元,同比增长7.7%;中型客户云服务业务收入8.65亿元,同比增长36.9%,核心产品续费率为84.3%;小微型企业客户云订阅收入48,957万元,同比增长28.0%。从经营指标来看,云业务相关合同负债为24.6亿元,同比增长28.0%,订阅相关合同负债为18.3亿元,同比增长38.8%,云服务业务ARR为23.5亿元,同比增长15.0%,多项云服务业务经营指标持续优化。公司云战略转型加速推进,多项指标表现靓丽。 加大AI研发投入,加速推进海外拓展,新业务新模式有望驱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AI方面,公司已经发布企业服务大模型YonGPT,并且已经与YonBIP企业绩效、管理会计、全球司库、商旅费控、税务服务等产品深度融合,部分场景已经成功实现落地。中国中化、徐工集团等知名企业已经使用YonGPT,公司产品得到市场和客户的高度认可。海外拓展方面,公司启动了全球化2.0战略,海外布局进一步完善,客户覆盖中企出海客户及海外本地客户。公司新业务新模式有望驱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由于公司组织模式升级,加大研发等因素影响,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调整前,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年收入分别为130.50/163.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46/13.00亿元。调整后,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112.12/128.96/147.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9/4.68/8.21亿元,对应PS分别为3.6/3.1/2.7倍。考虑公司云转型加速落地及PS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政策落地缓慢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4-05-22 16.95 -- -- 17.11 0.94%
17.53 3.42% -- 详细
事件一:3月21日,公司发布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291.36亿元,同比+2.48%;归母净利56.51亿元,同比-10.34%;扣非归母净利59.49亿元,同比-11.46%;其中Q4实现营收87.35亿元,同比+25.77%,环比+19.48%;归母净利润17.60亿元,同比+89.25%,环比+7.70%,扣非归母净利润18.03亿元,同比+85.53%,环比+5.45%。 事件二:4月25日,公司发布24年一季报,24Q1实现营收82.27亿元,同比+22.19%,环比-5.82%;归母净利14.21亿元,同比+19.89%,环比-19.26%;扣非归母净利14.82亿元,同比+15.79%,环比-17.82%。 烯烃:以量补价同比增长,景气有望持续向好。2023年全年公司聚乙烯/聚丙烯实现收入59.0/50.9亿元,同比+12.2%/+4.3%;2024年Q1单季实现收入20.4/17.5亿元,环比-1.3%/-3.7%。具体来看:产销方面,2023年全年聚乙烯/聚丙烯产量为84.0/74.9万吨,同比+18.8%/+12.5%;销量为83.3/75.3万吨,同比+18.2%/+14.1%;2024年Q1单季聚乙烯/聚丙烯产量为28.7/27.4万吨,环比-1.0%/+8.2%;销量分别为29.5/26.8万吨,环比持平/-0.4%,伴随宁东三期23年9月投,公司烯烃产销量整体再上新台阶。价格方面,根据wind,2023年全年聚乙烯/聚丙烯均价为8102/7545元/吨,同比-3.6%/-8.8%;2024年Q1单季均价为8192/7369元/吨,环比+1.4%/-2.3%。价差方面,2023年全年聚乙烯/聚丙烯价差分别为3524/2967元/吨,同比+20.2%/+6.0%;2024年Q1单季价差分别为4023/3200元/吨,环比+13.3%/+5.9%,煤价较2023年末略有下降,烯烃盈利有所恢复。 整体来看,2023年烯烃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同比走弱,公司宁东三期投产以量补价实现了烯烃板块业绩的正增长。向2024展望,在海外降息预期与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的双重作用下,烯烃需求有望不断向好,同时煤油价差的扩增也为煤制烯烃带来充足的盈利弹性空间。 焦炭:焦炭市场盈利承压,铁水修复或迎来回暖。2023年全年公司焦炭板块实现收入109.8亿元,同比-13.4%;2024年Q1单季实现收入26.8亿元,环比-11.0%。具体来看:产销方面,2023年全年焦炭产量和销量分别为698.0和697.6万吨,同比+11.7%和+12.3%;2024年Q1单季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71.9和175.0万吨,环比-4.9%和-2.2%。 价格方面,根据wind,2023年全年焦炭2450元/吨,同比-20.4%;2024年Q1单季2330元/吨,环比-8.0%。价差方面,2023年全年焦炭价差165元/吨,同比-43.2%;2024年Q1单季-4元/吨,处于亏损状态。根据wind,2024年Q1我国247家高炉开工率环比下降4.0pct、日均铁水产量环比下降13.7万吨。在成本上涨与需求低迷的双重不利影响下,焦炭市场盈利承压。近期随着钢厂铁水产量逐步提升且五一后焦炭企业将进行第四轮提价,盈利或将迎来修复。长期来看,随着山西逐步淘汰4.3米及以下焦炉产能,焦炭供给侧格局有望持续优化。内蒙一期有序推进,产能释放成长凸显。公司布局宁夏宁东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两大基地,构筑“煤-焦-烯烃”一体化产业链。烯烃方面,宁东三期40万吨/年聚乙烯和5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于2023年9月建成投产,内蒙古一期按计划顺利推进,300万吨烯烃预期2024年投产。焦炭方面,公司六套干熄焦项目已全部投产,焦炭产品由湿熄焦全部转产为干熄焦,有望更好地满足下游钢企焦企的需求。煤矿方面,公司新核增马莲台煤矿产能40万吨/年和红四煤矿产能60万吨/年,在建丁家梁煤矿90万吨/年预期2024年投产,此外拥有宁夏红墩子煤业有限公司40%股权,煤矿权益产能192万吨,目前公司累计煤矿权益产能达1102万吨。其他方面,20万吨/年苯乙烯、25万吨/年EVA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矩阵。公司成长动能充足,未来伴随内蒙一期投产,盈利有望拾级而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煤化工龙头企业,煤制烯烃规模全球领先,伴随内蒙一期产能的释放,未来成长性显著,由于产品价格的波动,我们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7.73/139.88/147.58亿元(原2024-2025为100.62/147.2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20/8.91/8.44倍(对应2024/5/17收盘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波动;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信息更新不及时等。
金山办公 计算机行业 2024-05-22 291.79 -- -- 291.15 -0.22%
291.15 -0.22% -- 详细
投资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 2023 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1) 2023 年营业收入 45.56亿元, 增速 17.27%, 归母净利润为 13.18 亿元, 增速 17.92%; (2) 2024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12.25 亿元, 增速 16.54%, 归母净利润为 3.67 亿元, 增速 37.31%。 双订阅收入维持高增长, 月度活跃设备数成长性良好。 2023 年公司双订阅收入继续维持高增长, 其中个人办公订阅服务收入 26.53 亿元, 同比增长 29.42%, 国内机构订阅及服务业务收入 9.57 亿元, 同比增长 38.36%。 截止 2023 年底, 公司主要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为 5.98 亿, 同比增长 4.36%, 其中 WPS Office PC 版月活 2.65 亿元, 同比增长 9.5%, 移动版月活 3.30 亿, 同比增长 0.61%。 月活规模在高基数情况下, 依然保持良好的成长性。 重视研发投入, AI 产品加速商业化落地。 公司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 产品体系不断丰富。 2023 年公司研发投入规模高达 14.72 亿元, 同比增长 10.60%, 研发费用率约为 32%, 维持较高水平。 2023 年公司发布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 WPS AI 产品,围绕 AIGC(内容创作) 、 Copilot(智慧助理) 、 Insight(知识洞察) 三个方向进行发展。 2023 年四季度, WPS AI 完成备案并正式开启公测。 公司 AI 产品加速商业化落地, 并有望借助 WPS AI 商业化进一步打开个人订阅服务的付费空间。 合同负债稳定增长, 现金流情况良好。 合同负债方面, 2023 年底, 公司合同负债规模达到 18.92 亿元, 去年同期为 17.31 亿元, 同比增长 9.28%, 实现稳定增长。 现金流方面, 2023 年公司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 51.44 亿元, 同比增长 16.33%;经营性净现金流为 20.58 亿元, 同比增长 28.36%, 现金流多项指标均呈现良好成长性。 公司合同负债稳定增长, 现金流情况良好, 经营指标维持良好水平。 投资建议: 由于宏观形势变化以及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及 WPS AI 推广力度等因素, 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 调整前,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5 年收入分别为 60.22/76.27 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 18.04/23.71 亿元。 调整后,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5/2026 年收入分别为 56.12/72.11/93.59 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 16.12/20.85/27.34 亿元,对应 PS 分别为 23.1/18.0/13.9 倍。 考虑公司个人及机构订阅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AI应用加速商业化落地, 给予公司“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政策落地缓慢
华大智造 机械行业 2024-05-22 56.05 -- -- 55.78 -0.48%
55.78 -0.48%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11亿元,同比下降 31.19%;归母净利润-6.08亿元,同比下降 129.98%;扣非归母净利润-6.83亿元,同比下降 358.54%。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1亿元,同比下降 14.26%,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2.13亿元。 分季度看, 公司 2023年单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07亿元,同比减少 24.83%;实现归母净利润-4.10亿元。公司单季度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因部分疫情防控相关的实验室自动化业务需求下降,单季度利润有所亏损,主要因公司持续加大销售、研发等相关投入,加快新市场、新产品的开发。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1亿元,同比下降 14.26%,主要与同期基数有关,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2.13亿元。 测序业务增势迅猛,全球份额不断提升。 2023年,公司基因测序业务实现收入 22.91亿元,同比增长 30.31%,其中仪器设备收入 8.98亿元,同比增长 18.75%,试剂耗材收入 13.54亿元,同比增长 38.31%,服务及其他收入 0.15亿元,同比增长 96.22%。 公司围绕更高通量、更高质量、更长读长、更快速度、更小型易用等方面不断加速产品迭代,提升市场竞争力,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DNBSEQ-T20×2打破了全球基因测序仪通量记录,发布 NGS 领域最长单端读长试剂 SE600,推出 SE400和 PE300等快速测序试剂,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公司持续加快海外市场开拓, 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超 4500台,公司占全球新增销售装机口径的市场份额约 18.7%,同比 2022年提升 6.7%,累计服务超过 2800个海内外客户,全球化步伐持续加快。 2024年一季度,公司基因测序仪收入 4.49亿元,同比增长 4%,其中海外收入 1.57亿元,同比增长 19%,延续良好增长趋势。 自动化业务稳健恢复,新品迭代驱动下常规业务有望加速。 2023年公司自动化业务收入 2.18亿元,同比下降 82.51%,其中常规业务收入大约 1.53亿元,同比增长 4.95%。 公司围绕样本处理、实验室流水线、试剂耗材等关键技术产品加快布局,聚焦关键核心原料及关键工艺开展技术攻关,促进自动化产品迭代升级, 2023年公司发布了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 MGISP-NEX、 MGIFLP-L50模块化测序工作站等业内首款特色产品,满足多种组学应用场景,同时逐步探索蛋白分析、质谱小分子等前沿应用,未来自动化业务有望迎来业绩加速。 核心工具驱动新业务发展,更多应用场景日益成熟。 2023年公司新业务板块收入 3.58亿元,同比下降 70.20%,其中常规业务 2.54亿元,同比增长 21.41%。公司加快多组学技术平台在细胞组学、 BIT 产品、生物样本库等细分赛道的应用,细胞组学领域实现多款制备试剂、细胞液滴生成仪、捕获系统等的更新, BIT 领域发布适配不同实验室规模的管理产品 ZLIMS Pro+,生物样本库方向针对 MGIClab-LT 持续升级,此外在远程机器人、智惠实验室等方向公司也持续取得收获,贡献可观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数据,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测序仪等常规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销售投入可能造成短期利润波动,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收入 34.97、 45.06、 57.32亿元(调整前 24-25年 36.27、 46.39亿元),同比增长 20%、 29%、 27%; 预计归母净利润为-6.78、 -2.28、 0.58亿元(调整前 24-25年-1.49、 0.79亿元)。 考虑到公司是国内测序仪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南微医学 机械行业 2024-05-21 70.27 -- -- 71.99 0.85%
70.87 0.8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1亿元,同比增长21.78%,归母净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47.01%,实现扣非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54.67%。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12.72%,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1.36%,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42.21%分季度来看:2023年单四季度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42.33%,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下降4.03%,实现扣非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3.16%。公司单季度收入实现高增,主要得益于国内耗材需求的快速恢复以及海外市场的持续开拓,同时也与2022Q4同期低基数有关,单季度利润增速放缓,主要因年底公司费用、减值等计提管理;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12.72%,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1.35%,实现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42.21%,伴随下游手术量恢复以及内部生产、运营体系持续优化,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资源整合优化、工艺降本创新,利润水平快速提升。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率23.74%,同比提升1.86pp,主要系公司加大销售推广活动投入,管理费用率13.63%,同比下降1.98pp,主要因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减少,财务费用率-3.23%,同比下降0.16pp,基本保持稳定,研发费用率6.25%,同比下降2.10pp,主要因本期公司研发试制耗用降低。同时,公司通过营销组织架构调整、核心产品自动化、部分产品关键工序自动化等优化改进,不断驱动利润率提升,2023年公司毛利率64.50%,同比提升3.55pp,净利率20.51%,同比提升3.71pp。 多品类传统内镜耗材快速增长,渠道深耕+产品创新成效显著。2023年公司主要内镜耗材类产品实现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26.36%,分品种来看,止血闭合业务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27.07%,扩张类实现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3.56%,ERCP类实现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57.60%,EMR/ESD类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37.94%,EUS/EBUS类实现收入0.43亿元,同比增长82.38%,肿瘤消融类产品实现收入1.86亿元。分区域来看,2023年公司国内收入13.53亿元,同比增长18.21%,海外业务收入10.42亿元,同比增长25.8%。公司针对国内市场不断优化营销架构,细分终端渠道,在海外市场继续扩展直销渠道,加大本地化部署,同时公司针对现有产品持续优化迭代,广受终端医院好评,取得良好成效,伴随海外市场的快速突破以及国内的持续深耕,公司各条业务线有望延续良好增速。 可视化产品加速导入,第二成长曲线日益成熟。2023年公司可视化产品收入约0.97亿元,同比下降48.78%。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因相关一次性内镜短期库存消化,同时也与外部政策有关,我们预计2024年一次性内科胆道镜有望逐渐恢复常态化发货采购。 同时公司持续加快一次性外科胆道镜和支气管镜的临床推广,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一次性内镜直视化技术平台向多科室、多领域延伸尝试,未来有望加速上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财报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内镜产品有望加速恢复,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叠加自动化水平提升有望驱动利润快速增长,同时政策变化可能造成短期不确定性,2023-2025年营业收入29.39、36.03、44.50亿元(+22%、23%、23%),调整前24-25年30.89、39.94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5.96、7.43、9.18亿元(+23%、25%、24%),调整前24-25年6.35、8.22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23、18、15倍PE,考虑到公司所处微创诊疗器械行业国产化率低,一次性胆道镜等新产品上市有望推动业绩加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嘉和美康 计算机行业 2024-05-21 23.00 -- -- 27.70 20.43%
27.70 20.43% -- 详细
投资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1)2023年营业收入6.95亿元,增速-3.04%,归母净利润为0.42亿元,增速-37.53%;(2)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3亿元,增速14.0%,归母净利润为亏损0.12亿元。 23年业绩暂时承压,24年Q1收入改善明显。2023年,宏观形势变化、医疗反腐对医院招采业务节奏的影响等因素,导致公司项目验收、招投标开展均存在一定影响。2023年公司业绩暂时承压,收入增速为-3.04%,净利润增速为-37.53%。2024年Q1公司业务逐步恢复正常,收入增速达到14.0%,而去年Q4收入增速为-39.8%,单季度收入改善明显。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医疗大模型产品落地良好。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3年公司加大对医疗AI、电子病历智能化及专科化方向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2.2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8.38%,远高于收入增速,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高达32.72%,同比提高8.01个百分点。并且2023年底研发人员规模达705人,同比增长2.6%。医疗AI方面,公司已经完成嘉和医疗大模型的开发与训练,训练数据包括海量医疗书籍、百科知识、临床路径、文献指南等,总训练Token数达到140亿。目前,嘉和医疗大模型支持智能分诊、智能预问诊、病历自动生成、疾病诊断预测、诊疗方案推荐和智能随访等近20种医疗任务,医疗大模型产品落地情况良好。 联合安德医智,加速推进产品体系丰富度提升。2023年公司参与安德医智破产重整。 2024年4月已完成工商变更,公司成为安德医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22.45%。 安德医智主要产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辅助诊疗决策系统、全身放射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安德医智侧重在AI影像领域,而公司主要侧重于电子病历系统和智能文本,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目前公司已经与安德医智在急救平台产品上开展合作。 未来双方有望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大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市场开拓。 投资建议:由于宏观形势变化以及公司加大AI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调整前,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年收入分别为12.30/16.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0/2.39亿元。调整后,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9.03/11.48/14.4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95/1.20/1.60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8/26.7/20.1倍。考虑公司业绩高增长以及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缓慢
海泰新光 机械行业 2024-05-21 44.46 -- -- 46.04 3.55%
46.04 3.5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同比下降1.31%,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20.19%,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19.20%。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下降20.74%,实现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20.68%,实现扣非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21.40%。 分季度看: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下降31.21%,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35.54%,扣非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35.62%。公司单季度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主要与大客户荧光腹腔镜库存消化、新系统上市推迟有关。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下降20.74%,环比增长24.68%,实现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20.68%,环比增长39.68%,实现扣非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21.40%,环比增长43.71%,呈现出良好的恢复趋势。 股份支付增加、投资损失、厂房设备折旧等影响短期利润率。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3.85%,同比提升0.59pp,管理费用率11.32%,同比提升2.43pp,研发费用率14.00%,同比提升1.44pp,财务费用率-1.03%,同比提升1.73pp,伴随公司持续扩大市场拓展以及新品研发,期间费用率有所提升。2023年公司毛利率63.72%,同比下降0.63pp,基本保持稳定,净利率30.21%,同比下降7.90pp,受股权激励费增加、联营企业投资损失、厂房设备折旧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率有所降低。 高基数影响下内镜业务表现稳健,国内整机突破+海外新品放量有望驱动2024年业绩加速。2023年,公司医用内窥镜器械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1.42%,在同期客户备货形成的高基数下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9月海外大客户新一代摄像系统正式上市,原有腹腔镜库存快速消化,未来有望签署新一轮采购订单,同时宫腔镜、尿道镜等新品合作也在快速推进,有望进一步贡献增量业绩。在国内市场,公司自主整机、史赛克合作、国药新光3条渠道均实现突破,相关产品陆续完成注册拿证,2024年有望开始商业化销售。在国内整机突破+海外大客户新品放量驱动下,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有望走出业绩拐点,迎来加速增长。 需求波动影响光学产品增速,更多创新产品有望逐渐成熟。2023年公司光学产品收入0.97亿元,同比下降11.63%,因下游需求变化光学业务短期有所波动。公司以光学设计、加工、镀膜、检测等技术能力为基础,在医用光学、工业激光和生物识别等应用开发多款光学产品和光学器件,不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已在金融、医疗、部队、教育等多领域开始探索应用,未来有望逐渐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实现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告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海外业务有望顺利推进,国内业务有望持续加速,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6.51、8.50、11.06亿元,(调整前24-25年6.52、8.52亿元),同比增长38%、31%、30%,2024-2026年净利润2.42、3.14、4.04亿元(调整前24-25年2.55、3.32亿元),同比增长66%、30%、29%。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约23、17、14倍PE,考虑公司是国内硬镜行业龙头企业,未来随着更多海外订单的不断收获以及国内整机业务的快速增长,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与史赛克的ODM合作模式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鱼跃医疗 医药生物 2024-05-21 38.40 -- -- 42.08 9.58%
42.08 9.5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2亿元,同比增长12.25%,归母净利润23.96亿元,同比增长50.21%,扣非净利润18.36亿元,同比增长46.79%。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1亿元,同比下降17.44%,实现归母净利润6.59亿元,同比下降7.58%,实现扣非净利润5.51亿元,同比下降21.69%。 分季度来看: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3.09亿元,同比下降34.08%,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55.36%,扣非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降43.19%。公司单季度业绩有所下降,主要与2022Q4同期呼吸制氧板块的高基数有关,同时年底部分资产、信用减值也对利润造成一定压制。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1亿元,同比下降17.44%,实现归母净利润6.59%,同比下降7.58%,实现扣非净利润5.51亿元,同比下降21.69%,在同期高基数下仍然表现相对稳健表现,环比增长趋势良好。 产能、品牌、服务多重助力,呼吸治疗业务持续50+%高增。2023年呼吸治疗业务板块实现收入33.71亿元,同比增长50.55%,其中制氧机产品同比增长近60%,呼吸机类产品增速超30%,雾化产品同比增长超60%。公司呼吸治疗业务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卓越的品牌影响力以及优秀的服务保障,面对行业机遇迅速响应,实现业绩高增,疫情以后国内居民健康管理认知意识快速提升,家用呼吸、制氧等常规产品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同时叠加第三代睡眠呼吸机、大流量制氧机等新产品的陆续上市,未来公司呼吸治疗业务有望维持较快增长趋势。 CGM产品升级叠加渠道调整,糖尿护理业务加速增长。2023年公司糖尿病护理业务实现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37.12%。2023年公司14天免校准CGM产品CT3成功上市,综合性能表现突出,在院内外市场实现快速推广,同时公司针对院内外市场的团队结构与组织架构积极调整,加快相关团队人才梯度建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业务环境,客户忠诚度不断提升,未来糖尿病护理业务有望持续保持高增趋势。 产品性能迭代升级,家用、急救产品实现业绩加速。2023年家用类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实现收入16.74亿元,同比增长10.05%,其中电子血压计产品同比增长超过20%,公司围绕家用电子产品关键零部件加强研发攻关,迭代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整体业务维持良好增速;在急救领域,公司2023年相关业务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8.03%,在公司自主研发的AED产品M600驱动下,公司急救业务实现良性增长。 康复基石板块表现稳健,感控业务高基数下有望企稳回升。2023年公司康复及临床器械实现收入12.28亿元,同比下降12.82%,其中轮椅车、针灸针等主要产品仍然维持增长趋势,未来有望实现持续稳定的业绩贡献;2023年公司感染控制业务实现收入7.56亿元,同比下降36.15%,主要与2022年同期高基数有关,公司在感控领域持续开发专科新赛道,不断丰富民品业务布局,未来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财报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呼吸制氧等产品驱动下有望延续快速增长趋势,高毛利产品占比有望不断提升,同时监管政策收紧可能造成短期扰动,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收入87.59、101.11、116.62亿元,同比增长10%、15%、15%(调整前24-25年90.36、104.60亿元),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69、24.05、27.99亿元,同比增长-14%、16%、16%(调整前24-25年24.03、27.51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18、15、13倍PE,考虑到公司常规产品加速恢复,新兴业务成长性强,新冠疫情后国内外品牌力快速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卫宁健康 计算机行业 2024-05-21 6.56 -- -- 6.59 0.46%
6.59 0.46% -- 详细
投资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1)2023年营业收入31.63亿元,增速2.28%,归母净利润为3.58亿元,增速229.49%;(2)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94亿元,增速10.09%,归母净利润为0.17亿元,增速126.16%。 医疗IT业务维持高增长,盈利能力改善。2023年医疗IT业务收入28.49亿元,同比增长12.66%,高于收入增速2.28%,医疗IT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高达90.05%。2024年Q1医疗IT收入达4.44亿元,同比增长16.81%,高于收入增速10.09%;2024年Q1医疗IT新签订单合同金额增速高达15%左右,较2023年有所加速。公司医疗IT业务维持较高增长,业务成长性良好。并且公司推动运营效率提升,控本降费效果明显,净利润边际改善显著,2023年净利润增速达229.49%,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为0.17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0.6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互联网医疗业务持续推进,2023年创新业务减亏明显。云医方面,截止2023年底纳里健康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数突破1万家,月活用户规模超过2400万。 2023年收入达1.53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为亏损0.23亿元,实现减亏。云药方面,公司进行业务模式调整,调整低毛利业务线。2023年实现收入2.12亿元,同比下滑53.61%,净利润为亏损0.59亿元,减亏超1亿元。云险方面,公司积极拓展省级医保信息平台二期及飞检和TPA服务类业务。2023年新签订单2.68亿元,同比增长122%,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26.84%,净利润为亏损1.14亿元,实现明显减亏。2023年创新业务共亏损1.96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54亿元,减亏明显。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医疗大模型产品落地情况良好。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规模达到6.97亿元,占收入比例高达22.04%。在医疗AI研发方面,2023年10月份公司正式发布医疗垂直领域大模型WiNGPT和医护智能助手WiNEXCopilot。WiNEXCopilot已经落地100多个临床应用场景,涵盖辅助诊断、内容生成、信息抽取、内涵质控等多个医学场景。 投资建议:由于宏观形势变化以及公司加大AI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调整前,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年收入分别为45.55/55.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00/8.17亿元。调整后,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36.69/43.10/49.4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50/7.00/8.8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8/20.3/16.1倍。考虑公司业绩高增长以及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缓慢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5-21 307.66 -- -- 308.98 0.43%
308.98 0.43%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以及 2024 年一季报,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9.32亿元,同比增长 15.04%;归母净利润 115.82 亿元,同比增长 20.56%; 扣非归母净利润 114.34 亿元,同比增长 20.04%。 2024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3.73 亿元,同比增长 12.06%,实现归母净利润 31.60 亿元,同比增长 22.90%,实现扣非净利润30.37 亿元,同比增长 20.08%。 分季度来看: 2023 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76.28 亿元,同比增长 7.90%,归母净利润 17.48 亿,同比增长 16.15%,扣非归母净利润 17.48 亿,同比增长 14.88%,在国内反腐等政策压力下仍然维持稳健增速。 2024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3.73 亿元,同比增长 12.06%,环比增长 22.87%,实现归母净利润 31.60 亿元,同比增长22.90%,实现扣非净利润 30.37 亿元,同比增长 20.08%。 2024Q1 公司监护业务在同期高基数整体表现相对稳健, IVD、影像业务均实现恢复性高增。 政策扰动下国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增长稳定,海外高端医院加速渗透。 2023 年生命信息与支持实现收入 152.5 亿元,同比增长 13.8%,其中微创外科增长超过了 30%,硬镜系统市占率提升至国内第三。 2023H1 国内医疗新基建浪潮带动监护相关产品采购需求持续提升,但下半年以来,医疗行业整顿行动导致部分招标采购活动推迟,同时四季度医疗专项债暂时停发影响新基建项目推进,公司相关业务增速有所减弱,截至目前国内新基建商机仍超过 200 亿元,预计未来有望陆续释放;海外市场公司加速渗透高端客户群,在英国、法国、德国等重点市场均实现突破, 2023 年下半年以来海外增速超过 20%,未来国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有望长期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体外诊断需求显著复苏,高端设备装机加速。 体外诊断实现营业收入 124.2 亿元,同比增长 21.1%。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业务连续两年的复合增速超过了 30%。 2023 年 3 月以来,国内常规门急诊、体检、手术等诊疗活动的快速恢复,诊断试剂消耗也随之显著复苏,血球、发光、生化等多业务线均有亮眼表现。设备方面, 2023 年公司血球 BC-7500 装机超过 2000 台,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发光新增装机 2000 台以上,其中高速机占比接近 60%,中高端设备的持续铺展带动公司不断打开大样本市场,实现市占率提升, 2024 年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一家进口品牌位列第四。同时针对海外市场公司不断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和本地平台化能力建设,为国际化业务的中长期增长夯实基础。 国内第一全球第三,高端超声驱动影像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2023 年,公司医学影像实现收入 70.3 亿元,同比增长 8.8%,其中超声高端型号增长超过 20%。 2023 年 7 月以来,国内医疗行业整顿行动导致超声的招标采购活动显著推迟,导致医学影像业务下半年增长放缓,尽管如此,公司国内业务仍在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和高标准的合规体系驱动下,加快份额提升,首次超越进口竞对成为国内超声行业第一。在海外市场,公司加大海外高端市场覆盖投入力度,推动海外超声高端型号实现超 25%增长,超声业务首次实现了全球第三的行业地位。公司 2023 年发布了 Resona A20、 Recho R9 等超高端超声平台,超声技术正式迈入国际一流水平,未来有望在中高端市场持续发力,实现海内外高端客户群的全面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公告,我们预计未来公司国内市场在医疗新基建、院内诊疗复苏等趋势下快速增长,海外高端客户有望持续突破, 但国内政策变化短期内可能造成不确定性,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收入 419.22、 503.18、 603.99 亿元(调整前24-25 年 431.22、 519.07 亿元),同比增长 20%、 20%、 20%;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139.37、 167.83、 201.37 亿元(调整前 139.11、 167.18 亿元),同比增长 20%、 20%、20%。 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 年 27、 22、 19 倍 PE, 考虑到公司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据领地位,海外产品持续快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新产品研发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亨通光电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21 14.96 -- -- 15.86 6.02%
16.00 6.95% -- 详细
公告摘要: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476.22亿元,同比增长2.49%,实现归母净利润21.54亿元,同比增长35.77%。2024Q1实现营收117.85亿元,同比增长8.45%,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29.87%。 23及24Q1业绩良好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在“新基建”“碳达峰、碳中和”等背景下,特高压、电网智能化和新能源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相关业务保持了较好增长,市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分产品看,光通信业务实现营收73.69亿元,同比减少2.52%,毛利率为29.36%,同比提升9.27个pct;智能电网业务实现营收193.44亿元,同比增长10.00%,毛利率为13.57%,同比提升0.41个pct;海洋能源与通信业务实现营收33.83亿元,同比减少24.57,毛利率为32.81%,同比降低3.31个pct;工业与新能源智能业务实现营收57.28亿元,同比增长14.41%,毛利率15.13%,同比提升1.07个pct;铜导体业务实现营收99.42亿元,同比增长22.85%,毛利率2.31%,同比提升1.11个pct。费用方面,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79%/2.97%/0.74%/4.00%,同比分别0.17/-0.09/-0.00/0.45个pct,公司费用管理控制良好。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进一步得到提升,2023年全年毛利率/净利率为15.30%/4.68%,分别同比提升1.13/1.26个pct。24Q1业绩持续保持高增,扣非归母4.11亿元,同比增长13.90%,净利率为4.60%,同比增长0.98个pct,良好的经营能力进一步凸显。 算力网络提升光通信景气度,800G光模块有望导入市场。随着国内云计算、东数西算及人工智能等应用发展,将有力推动通信网络传输能力持续建设。光纤光缆/光预制棒方面,公司继续优化现有产品及业务结构,加快高端产品、特种产品研发和市场成果转化。目前,公司已为国内多芯光纤(MCF)和空分复用技术(SDM)逐步实现商用奠定了基础,光纤预制棒更是有效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海洋通信业务方面,公司成功完成索马里和安哥拉等项目交付工作;新增签约墨西哥下加湾、沙特Umluj、巴西石油二期、ALC越南、马来分支等项目,全球海底光缆交付里程数已累计突破94000公里。截至2023年,公司拥有海洋通信业务在手订单金额约55亿元。光模块方面,公司成功推出数据中心与超算应用的400G和800G光模块,核心路由器集群互联应用的300GCXP2AOC,目前,公司400G光模块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小批量应用。800G光模块产品在领先交换机设备厂商通过测试,将根据市场情况导入量产。资本市场方面,公司购买华海通信93%股权收购已完成,剩余7%股权由华海通信团队持有。公司控股子公司亨通海洋光网筹划分拆独立上市,已完成股份制改造。未来,随着传统通信网络建设迈向算力网络建设,光通信景气度有望维持,公司通信网络业务将持续受益。 海风海缆基本面有望向好,公司在手订单充足。近期,海风建设及风机招标等催化较多。5月11日,中广核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场基础预制施工及风机安装工程I标段项目中标结果公示,此前,帆石一已启动海上升压站及无功补偿站上部组块建安工程招标,以及帆石二启动风机招标。此外,包括广西区域防城港二期EPC招标已完成、钦州项目已核准并完成EPC招标,并开启风机基础招标。海南区域CZ1-3项目已开工,万宁漂浮式项目完成风机以及风机基础招标。福建区域连江外海、福建平潭A区、平潭长江澳项目完成风机招标,马祖岛开启风机招标。随着各地陆续开启相关项目招标及海风建设,海风海缆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截至2023年底,公司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185亿元,在手订单充足。此外,公司还持续加大工程能力建设,其新一代深远海大型风机安装船建设预计将于2024年内建成;建成后可实现在70m以内水深进行海上风电机组的吊装及风机基础施工作业,安装风电机组容量将可覆盖至20兆瓦。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度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不断提供具备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打造国际一流海洋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光电缆龙头,围绕通信与能源互联两大核心领域业务布局。海洋业务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光纤光缆景气度有望持续,海风海缆景气度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28.05亿/33.64/39.6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4/1.36/1.6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装机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海风电平价的降本压力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光纤光缆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80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