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4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震裕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9-20 46.90 -- -- 46.97 0.15% -- 46.97 0.15% -- 详细
Q2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公司Q2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约0.79、0.81亿元,同环比继续实现大幅增长,我们预计主要系锂电结构件业务盈利能力实现较好修复,持续贡献利润、在大客户端份额修复,收入增速恢复。 Q2公司其他收益约0.22亿元,主要系政府补贴及增值税抵扣,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锂电结构件业务维持高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锂电结构件实现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41.82%,毛利率约12%,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其中Q2实现收入9.4、预计贡献利润0.38亿元,估算净利率约4%,盈利能力已实现较好修复。考虑到Q2锂电行业排产整体有一定波动,但公司收入增速仍超过行业,环比增长16%,我们预计主要系公司在新客户拓展比较顺利,预计非C占比已逐步提升到30%,下半年有望继续提升。此外Q2铝价出现明显上涨,由于定价模式的原因,铝价的传导会有所滞后,预计对利润的影响在2000万元左右,同时部分存货有一定减值计提估算约3000万元。 展望下半年,公司目前正在加紧第六代自动化产线的覆盖,正在陆续实现产线覆盖;管理团队、人工效率也在逐步优化,同时公司近两年的产能强劲扩张期后,扩张力度会有所减弱。我们预计Q3稼动率、规模均会一定提升。 模具、铁芯等利基业务保持行业领先,新产品有望实现快速突破。2024年上半年公司模具业务收入约2亿元,同比增长35%,上半年铁芯业务收入约7.3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约16%,同比下滑1.3个百分点,主要系原材料硅钢片价格同比下滑约30%,而从出货量上看,上半年仍实现30%以上增长。Q2估算铁芯收入约3.8亿元,毛利率约17%,收入和盈利能力环比开始修复。公司深耕模具行业,各项产品指标接近国际同行,通过在模具环节的优势,公司针对性开发的新一代铁芯产品获得成功并开始应用。新产品可有效降低电机铁损,噪音小,磁通密度更高。公司在该领域模具、粘胶都自主研发,并申请全球专利,正在导入国际国内头部车企,上半年新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预计占比达10%,预计明年将继续提升,盈利能力相对于传统产品也有显著提升,估算毛利率在30%左右。 公司利基的模具业务,收入体量、盈利能力都相当稳定,铁芯业务新产品有望在今明年放量,收入、盈利端将重新恢复较好的增速。而收入体量最大的锂电结构件业务在今年行业价格竞争开始加剧,盈利能力的恢复会有所放缓,但在多方面的改进下也将维持增长态势,因此下调公司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国投电力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9-20 15.45 -- -- 15.44 -0.06% -- 15.44 -0.06% -- 详细
国投电力拟向社保基金会发行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70亿元,用于孟底沟、卡拉电站建设;公司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分红比例由50%提升至55%。 国投电力拟向特定对象社保基金会发行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70.00亿元,发行价格12.72元/股,对应发行股数5.50亿股。发行后社保基金持股比例为6.88%,将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雅砻江水电项目建设,其中,孟底沟水电45亿元(总投资347亿元),卡拉水电站25亿元(总投资171亿元)。据公司测算,两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均为8%,且投产后与两河口电站联合运行具有良好调节性能,经济效益前景较好。同时,公司发布未来三年(2024年-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分红,分红比例由50%进一步提高至55%,体现对于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 定增拓宽融资渠道,公司财务状况有望改善。公司2024年基本建设投资预算为346.5亿元,投资规模较大,而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合并口径货币资金余额131.56亿元,母公司口径货币资金余额为47.10亿元,公司资金需求迫在眉睫。本次定增有助于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降低公司财务费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长期资金入股提振信心,派驻董事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社保基金是典型的长期资本,且其投资决策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本次定增充分体现社保基金对于稀缺水电资产价值的肯定,且社保基金作为战投3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有助于充分发挥长期资金“压舱石”功能,有效传递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此外,社保基金将向公司派驻1名董事,有望帮助公司优化治理结构,并为公司对接相关战略性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盈利预测与估值。二季度以来雅砻江流域来水大幅改善,为公司全年业绩增长注入动力;煤价预计维持低位,公司火电盈利能力进一步修复;依托雅砻江布局水风光综合能源基地,新能源持续释放业绩;引入战投保障长期发展,分红比例持续提升,彰显长期投资价值。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76.98、85.01、95.59亿元,同比增长14.8%、10.4%、12.4%;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9x、13.5x、12.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不及预期、煤炭成本高于预期、上网电价波动、新能源项目进度滞后等。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9-20 23.88 -- -- 24.21 1.38% -- 24.21 1.38% -- 详细
以长期主义践行高质量发展。长城汽车深耕品牌优势,拥有哈弗、魏牌、欧拉、长城皮卡和坦克五大品牌,产品涵盖SUV、轿车、皮卡、MPV四大品类,动力包括传统动力和新能源。2024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单车平均售价16.5万元,同比提升3.0万元,品牌向上的成效显著。 植根森林生态体系,生态出海成效显著。长城汽车构建研、产、供、销、服全面出海新模式,以全品类、全动力、全场景优势,实现全产品矩阵出海。 开辟产能在地化、经营本土化、品牌跨文化和供应链安全化的“国际新四化”。 2022年,面向全球市场发布了全球品牌战略及“ONEGWM”全球品牌行动纲领,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产业政策差异化布局、构建本土化生态。 长城汽车目前已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过1300家,拥有全球超300万注册会员。 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技术沉淀赋能产品。新一代智驾系统CoffeePilotUltra,实现无高精地图全场景NOA,从行车到泊车,从高速到城乡,去哪都能开,在哪都好停。全栈自研智能座舱系统CoffeeOS3系统深度采用AI和大模型,具备毫秒级交互响应,全球首搭立体声动态转全景声技术,具备广适用、高效率、可成长、重安全等特点,拥有“五好”特质。智慧底盘融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CTC、一体化压铸铝车身等核心技术,同时基于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IDC3.0自动驾驶系统,实现了超感知、高集成、强扩展。魏牌蓝山智驾版搭载最新一代智驾系统CoffeePilotUltra,智慧空间系统CoffeeOS3和四挡Hi4+CDC电控悬架,实现产品进阶。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依托森林生态体系,长城汽车正通过持续性创新与产品结构调整,深化全场景、全品类覆盖。长城汽车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以更卓越的技术研发,更优质的资金链条和产业生态,发力全球化战略,锁定智能新能源赛道,构建更为显著的全球核心竞争力。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3/155.9/182.0亿元,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汽车行业产生影响的风险;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招商公路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9-20 11.90 -- -- 11.92 0.17% -- 11.92 0.17% -- 详细
招商公路发布2024年中报,24H1实现营业收入59.8亿元,同比+39.7%,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3.6%,其中24Q2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31.3%,实现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3.7%。 投资运营板块由于并表招商中铁营收增长较多。收入方面,24H1投资运营板块实现营收48.3亿元,同比增长54.6%,主要受招商中铁并表影响增幅较为明显;交通科技板块实现营收9.2亿元,同比增长10.1%;智能交通板块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下降39.9%;交通生态板块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下降6.2%。 受通行费业务表现偏弱,投资运营板块毛利承压。24H1实现毛利润22亿元,同比+33.2%,其中24Q2实现毛利润11.3亿元,同比+33.1%。24H1投资运营板块营业成本为27.7亿元,同比+69.9%,实现毛利润20.6亿元,同比+38%,实现毛利率42.7%,同比-5.2pcts,剔除招商中铁并表影响,公司通行费业务有所承压,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影响货车流量,另一方面上半年免收费天数同比增加,叠加雨雪等极端天气影响客车通行费收入;交通科技板块实现毛利润1.2亿元,同比+11.4%,实现毛利率13.1%,同比+0.2pcts;其他板块实现毛利润0.3亿元,同比-53.6%,实现毛利率11%,同比-6.2pcts。 持续发挥投资运营能力,完成路劲、永蓝高速收购,增厚利润。公司稳步推进公路主业投资,完成路劲资产包交割,之江控股平台完成永蓝高速剩余40%股权收购,同时积极推动亳阜REITs发行。公司24H1投资收益为23.5亿元,同比下降3.7%,上半年之江交通贡献投资收益0.3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前期收并购效益持续凸显,同时亳阜REITs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和深交所批复,资产出表或有望贡献一次性处置收益,从而增厚下半年利润。公司积极推动京津塘高速(天津段)改扩建工程,同时京津塘(河北段)、甬台温高速(温州南段)等改扩建项目工作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0.6、61.9、63亿元,对应24年PE为13.3x,PB为1.1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表现低于预期影响车流量、收费政策变动风险等。
鄢凡 3
立讯精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9-19 36.60 60.00 63.93% 36.99 1.07% -- 36.99 1.07% -- 详细
事件:2024年9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LeoniAG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通过新加坡立讯持有LeoniAG的50.1%股权,全资子公司香港立讯与控股子公司汇聚科技合资成立的新加坡汇聚将持有LeoniK100%股权。LeoniAG和LeoniK将在完成股权交割后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结合15日管理层专题交流电话会观点,我们综合点评如下:交易标的及方案:莱尼是欧洲第一、全球第四的汽车线束巨头,产能及客户遍布全球。莱尼总部位于德国,成立于1917年,是欧洲头部、全球领先的汽车电线电缆和线束解决方案供应商,2023年总营收约61亿美元。公司业务分为汽车电缆(ACS)和线束系统(WSD)两部分,其中线束系统收入占比超70%。产能方面,莱尼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启全球扩张步伐,目前在全球26个国家拥有超过9.5万名雇员。客户方面,莱尼覆盖几乎全球80%以上汽车品牌,核心大客户均为奔驰、宝马、大众等头部车企,在欧洲地区及豪华品牌市场核心地位突出。受外部环境冲击、内部管理运营等因素影响,公司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逐步开启业务收缩和重组。2023年公司退市并调整重组计划,债务负担大幅减轻,24Q1莱尼财务表现有所改善。此次立讯收购方案为通过新加坡立讯以2.0541亿欧元收购LeoniAG50.1%股权,以及通过新加坡汇聚以3.2亿欧元收购LeoniK100%股权。 国内线束厂商迎来技术创新、自主崛起的格局重塑机遇,国产替代及出海扩张迎来发展窗口期。在需求端,E/E架构升级改变整车线束拓扑结构,线束厂商来到同一起跑线,整车线束设计能力成为竞争重点。新势力率先破局,引领汽零供应链格局重塑,为国内线束厂商打开顶层设计突破口;自主品牌崛起、汽车出海趋势、终端降本诉求带来产业链配套需求,进一步驱动国内线束及连接器行业发展。在供给端,国产厂商在线束及连接器产业链多环节取得技术突破,部分领域与海外龙头看齐,叠加自身成本优势,国产替代和海外扩张空间可期。 收购协同效应:资源互补、战略协同,打造汽车线束全球领导厂商。立讯精密自上市起即切入汽车电子领域,持续内生+外延合作扩大业务布局;2022年明确定位Tier1供应商,并积极与奇瑞、广汽等主机厂开展战略合作。公司以汽车线束业务为基石,共打造6大汽车业务产品线,汽车业务连续3年实现近50%同比高增长。此次莱尼并购协同效应明显:对于立讯来说,莱尼在线束研发经验、海外优质客户基础、全球产能布局方面具备深厚优势,与立讯汽车线束业务具有高度互补性,收购莱尼有助于汽车线束实现区域性龙头向全球性巨头的跃升,在客户准入、产能布局、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快速拓展,亦为立讯除线束外的多产品线打开出海口;对于莱尼来说,立讯在管理运营、资金、商务拓展等方面全方位优化赋能,有助于快速降低财务成本和提升运营效率,从而改善自身经营及业绩表现。我们判断收购将于25年正式完成,公司目标在25年帮助莱尼实现损益两平,26-27年盈利逐步提升,并在5-7年内追平立讯自身线束盈利水平,二者强强联手打造全球汽车线束连接器行业领导厂商,结合其他品类业务同步发展,进一步助力立讯在三个五年内成为全球汽车Tier1领导厂商。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在交割完成之前,暂不考虑莱尼25-26年并表,我们维持24/25/26年营收为2449/2767/3188亿,归母净利润为137/172/211亿,对应EPS为1.92/2.41/2.9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9/15/13倍,处于历史低位。总体来说,公司消费电子、通信和汽车业务三大业务长线布局清晰,并且在AI端侧、算力和SmartEV等前沿方向拥有绝佳卡位,同时,公司运营效率和各项财务指标持续优化。公司正迎来长线布局良机,我们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和60元目标价,坚定看好公司长线空间。风险提示: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波动,新品新业务布局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未署名
密尔克卫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9-19 42.05 -- -- 44.30 5.35% -- 44.30 5.35% -- 详细
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2亿元,同比+32.35%;实现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22.74%。 公司2024H1业绩同比稳健增长。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2亿元,同比+32.35%;实现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22.74%。从业务板块看,上半年:1)全球货代业务收入16.1亿元,同比+47%,毛利率10.8%;2)全球移动业务收入4.6亿元,同比+36%,毛利率13.7%;3)仓配一体化收入12.5亿元,同比-3%,毛利率20.2%;4)分销业务收入26.6亿元,同比+48%,毛利率6.7%。 Q2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7亿元,同比+42.2%;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9.6%;Q2公司毛利率10.9%,同比下滑2.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5.2%,同比下滑1.5个百分点,利润率下滑导致公司利润增长不及收入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上半年海运高景气以及进出口需求较好,而利润率下滑主要原因是:1)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新品类,带动收入快速增长,但考虑到市场竞争情况,利润率水平或有所下降;2)今年以来化工品内需持续疲软,内贸仓配一体化业务表现较弱;3)Q2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主要是利息费用及汇兑收益综合影响所致。 长期增长潜力仍存,静待行业景气度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6.7/7.6亿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4-26年市盈率为12/10/9倍;考虑到近期海运价格回落,以及下游化工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下调公司评级至“增持”。长期来看,公司持续受益于:1)政策监管趋严推动化工物流行业第三方渗透率提升,公司经营货量持续增长;2)公司自持仓储面积持续增长、积极拓展新客户新品类,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3)公司海外布局加快,未来有望开始贡献业绩增长。 风险提示:化工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超出预期;海运景气不及预期。
亚辉龙 医药生物 2024-09-19 21.21 -- -- 21.80 2.78% -- 21.80 2.78%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0亿元,同比下降10.69%;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22.25%;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25.85%。 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27.41%;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77.45%;扣非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131.58%。 自产化学发光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4年上半年,公司非新冠业务实现收入9.60亿元,同比增长31.89%;其中,国内非新冠自产业务实现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42.69%;海外非新冠自产业务实现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52.28%;代理业务收入1.52亿元,同比下降9.92%。此外,公司自产化学发光业务实现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48.46%。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化学发光仪器新增装机1,170台。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化学发光仪器累计装机9,430台,流水线累计装机129条,其中39.53%的流水线装机于三甲医院。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非新冠业务增长迅速,同比增长31.86%;自产化学发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85%。 自免龙头地位持续稳固,横向驱动三大常规试剂销量增长。2024年上半年,自身免疫诊断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长了37.24%。其中,化学发光法自身免疫诊断收入同比增长46.23%;术前八项、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及心肌标志物诊断试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48%。我们看好在自免等特色项目的带动下,常规业务实现快速提升,成为推动收入增长关键驱动力。 提质增效有效控制费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12.93pts至62.26%。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99%、8.45%、16.07%、-0.01%,同比分别变动+3.87pts、+0.55pts、+3.29pts、+1.08pts。综合影响下,上半年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5.64pts至16.1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04/27.86/34.9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26%/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1/6.36/8.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32%/31%;对应2024-2026年PE为25.2/19.0/14.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风险、新品研发与推广不及预期风险、集采等政策风险。
捷顺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9-16 6.81 -- -- 7.04 3.38% -- 7.04 3.3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4年中报1)24年H1: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同比下降6.24%;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43.39%。2)24年Q2:实现营业收入3.73亿元,同比下降11.46%;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降30.16%。创新业务维持高增速,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根据公司中报披露数据,公司上半年创新业务收入达到2.94亿元,同比增长33.1%,收入占比由23年中报的33.82%提升至48.01%。公司新业务在手订单达到12.83亿元,其中云托管业务在手订单2.95亿元,停车时长业务在手订单2.78亿元,停车场运营业务在手订单6.92亿元,为公司下半年增长打下基础。1)云托管业务:空间广阔,公司业务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据统软云大数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停车场数量超过130万个,若是按照每个停车场四条车道数来计算,全国存量车道数超过520万条,截至24年中报公司云托管覆盖的停车场车道数1.35万条,公司相关业务渗透率不足0.3%,未来成长空间非常广阔。根据公司24年中报披露,云托管业务新签车道2,143条,新增上线托管车道1,540条。截至本报告期末,云托管业务在托管运营收费车道总数为1.35万条,对应的云托管业务在手订单为2.95亿元。在云托管业务的带动下,软件及云服务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01.20万元,同比增长31.01%。2)智慧停车运营业务进展迅速。公司核心竞争力为捷停车庞大的用户触达数量,线上触达超1.3亿车主用户,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竞争对手较难复制。根据公司24年中报披露,公司23年全年捷停车实现线上交易流水金额117亿元,同比增长43%。 上半年捷停车实现线上交易流水金额63.85亿元,同比增长16.77%。智慧停车运营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上半年智慧停车运营包括交易佣金、广告运营、增值运营、车位增收等业务在内新签订单1.04亿元,同比增长46%;智慧停车运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00.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5%。3)停车资产运营:停车资产运营业务新签订单持续增长。截至本报告期末,停车时长业务累计在手未消耗时长2.78亿元,停车场运营业务累计在手订单6.92亿元,两项业务合计在手订单规模为9.70亿元,为业务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在手订单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停车资产运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41.67%。 “捷停车”进入鸿蒙生态,进一步打开智慧停车成长空间。捷停车“找车位”能力通过华为鸿蒙系统已在AITO问界M5、M7等车型上应用,其中小艺“查车位”服务的点击率在智能座舱的排名前列,其可为AITO车主提供便捷智慧停车服务。除了在华为车机端的合作,捷停车元服务还进入了华为鸿蒙系统,AITO车主还可以通过华为手机端的捷停车服务卡片提前搜索到有空位的停车场,并提供一键导航功能。我们认为,公司手握大量停车场数据,是实现无人泊车的核心数据要素,未来有望与华为持续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打开公司智慧停车业务的成长空间。维持“增持”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传统业务下滑,我们下调公司业绩预期,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为18.19/21.39/25.8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6/2.34/2.95亿元,对应当前PE为25.0/18.7/14.9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9-16 233.01 -- -- 234.23 0.52% -- 234.23 0.52%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5.31亿元,同比增长11.12%;归母净利润75.61亿元,同比增长17.37%;扣非归母净利润73.80亿元,同比增长16.3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84.96亿元,同比增长89.51%。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1.58亿元,同比增长10.35%;归母净利润44.01亿元,同比增长13.69%;扣非归母净利润43.43亿元,同比增长13.9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56.31亿元,同比增长78.78%。三大业务增长强劲,高端产品放量持续释放增长潜力。2024年上半年,1)体外诊断业务实现收入76.58亿元,同比增长28.16%,其中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过30%,MT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在上市一周年国内装机已突破100条,且超过90%为三级医院;2)医学影像业务实现收入42.74亿元,同比增长15.49%,其中超声高端及以上型号增长超过40%,受益于去年底推出的国产首款超高端超声平台ResonaA20放量,公司进一步巩固了超声业务国内市场第一的行业地位;3)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09亿元,同比减少7.59%,其中微创外科增长超过了90%,硬镜系统实现了翻倍增长,高值耗材业务如超声刀开始逐步放量。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矩阵与时俱进。基于临床场景,公司已经初步完成了“设备+IT+AI”的智能医疗生态系统的搭建,具备了定制全院级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通过融合创新,实现互操作集成,打破设备间的边界;通过“三瑞”生态,实现了医疗大数据的贯通与整合;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决策支持、临床自动化、远程医疗、智慧管理等,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效率。截至2024年H1,“瑞智联”生态系统在国内实现装机医院数量累计超过900家,2024年上半年新增装机超过200家,其中包括165家三甲医院。公司打造的“三瑞”智慧生态系统和全院级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已经为公司构建起全新的生长模式。费用得到有力控制,盈利能力维持高位。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66.25%,同比上升0.65pts。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30%、4.01%、8.65%、-1.43%,同比分别变动-1.04pts、-0.30pts、-1.37pts、+1.66pts。综合影响下,2024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2.03pts至36.90%。其中,财务费用率变化主要源于2024年上半年汇兑损益变化。2024年第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6.50%、12.99%、3.13%、7.42%、-1.51%、39.56%,分别变动+1.56pts、-1.46pts、-0.22pts、-2.46pts、+4.08pts、+1.28pts。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2.37/493.24/589.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20%/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01/166.00/199.7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20%/20%;应2024-2026年PE为20.4/17.0/14.1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研发的风险,集采等带来产品价格下降风险,中美贸易摩擦相关风险,经销商销售模式的风险。
微电生理 机械行业 2024-09-16 19.23 -- -- 18.35 -4.58% -- 18.35 -4.58%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39.57%;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689.30%;扣非净利润0.01亿元,同比增长107.45%。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21.36%: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11.86%;扣非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下降22.76%。国内外市场双线发力,全力进军房颤治疗领域。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入推进全球化营销战略,推动国产电生理手术解决方案的全面发展,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39.57%,其中TrueForce压力导管、IceMagic冷冻消融产品等新产品同比增长475%;截至目前,公司全球三维手术量累计突破7万例。国内市场:公司专注于优势产品,全力开拓房颤市场。1)TrueForce压力导管完成了近3000例压力监测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和高度认可。2)IceMagic冷冻消融产品已在近30个省份完成挂网,全球首款具备表面多路测温功能的IceMagic多路测温冷冻消融导管已在华西医院等地开展上市后首批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显著。海外市场:公司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快提升市场渗透率,三维手术量实现快速增长,目前已覆盖36个国家和地区;TrueForce压力导管销量优异,成为上半年销售额占比最高的产品。研发项目顺利推进,全面布局“冰火电”能量平台。新产品研发项目:1)PFA:公司在完成“射频+冷冻”协同布局的同时,积极推进PFA项目研发进度,全面覆盖“冰、火、电”三大能量平台。 公司自主研发的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已进入临床随访收尾阶段;参股公司上海商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脉冲电场消融项目已递交国内注册,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批。2)RDN:肾动脉消融项目正在多家中心开展临床试验;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3)ICE: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心腔内超声成像导管已完成型测检验,计划下半年开展临床试验。产品迭代研发项目:1)持续升级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软件,优化自动高密度标测功能,显著提升标测效率。2)双弯压力感知磁定位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已递交国内注册申请。战略合作项目:持续推进与Stereotaxis的合作,其核心产品第五代“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磁导航系统”(GenesisRMNSystem)及双方共同合作研发的磁导航消融导管均已递交注册申请,争取在2024年下半年获得NMPA注册批准。持续实施降本增效策略,整体净利率提升显著。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降低8.54pts至59.10%,我们预计主要受国内集采及新品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的影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65%、10.01%、19.42%、-0.98%,同比分别变动为-7.34pts、-0.92pts、-9.15pts、+1.51pts。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7.06pts至8.58%。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 57.92%、27.78%、8.80%、17.18%、-0.82%、11.76%,分别变动-9.32pts、-5.30pts、-0.17pts、-1.88pts、+1.82pts、-1.00pts。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4/6.62/8.8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42%/3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7/0.70/1.21亿元,分别增长718%/50%/74%,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医疗反腐等行业政策风险影响医院招标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的风险、技术颠覆性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滨江集团 房地产业 2024-09-13 7.92 10.20 16.97% 8.86 11.87% -- 8.86 11.87% -- 详细
公司 2024H1地产结算体量下降和税后毛利率下滑成为拖累业绩主要因素; 销售方面,销售目标完成率 58%,销售排名提升;拿地方面,投资力度仍保持行业前列;货币资金充裕,三条红线保持绿档,已经完成年内平均融资成本下降的目标。预计 2024-2026年 EPS 分别 0.93、 1.05、 1.07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考虑到未来行业竞争格局改善的长逻辑或抬升优质绿档房企估值溢价,且供给端逻辑有望主导新房市场,公司产品能力在行业中较强,给予目标价 10.2元/股(对应 2024PE=11X)。 销售排名提升,代建、租赁和养老等稳步推进。 根据公司公告, 2024H1公司实现全口径销售额 582.3亿,位列克尔瑞行业销售排名第 8位,较 2023年提升 3位。公司 2024年销售目标 1000亿,目标完成率 58%,预计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无虞。参考克而瑞数据,公司 2024H1销售额同比下滑 40%,降幅小于百强降幅。同样参考克而瑞数据,权益销售金额 290亿,权益比例 50%(同比下降 3.5pct);销售均价 4.1万/㎡,同比下滑 15%。 代建业务方面,公司 2024H1获取宁波余姚代建项目 1个, 8月获取代建项目1个,合计代建管理费 1.6亿元。 公司全年计划获取代建项目 5-10个,为开发业务起补充作用。 租赁业务方面,公司 2024H1持有用于出租的写字楼、商业裙房、社区底商及公寓面积约 43.1万平方米,可租面积较 2023年底增长 14%。 具体看,可租面积减少了底商业态 5445㎡,增加公寓业态 5.9万㎡。整体出租率稳定在 88%。 报告期内实现租金收入 2亿元。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法计量,期末账面价值 92.6亿元,较 2023年底增长 8%。 养老业务方面,公司旗下首个康养项目,滨江和家御虹府长者之家有序运营中,截止 24H1,入住率已超 75%。 保持投资力度,土储结构优质。 2024H1公司拿地款总额为 222.6亿元,权益金额 112.2亿,权益比例 50%,较 2023年全年提高 6pct。 2024H1权益口径下的投资强度为 38.7%。 2024年公司计划投资金额控制在权益销售回款的40%以内,区域布局上将会聚焦杭州、深耕浙江、关注上海。
伊戈尔 机械行业 2024-09-13 18.80 -- -- 19.88 5.74% -- 19.88 5.74% -- 详细
公司公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公司公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20.53、1.76、1.64亿,分别同比增长亿,分别同比增长30.44%、95.38%、92.92%。其中Q2实现收入、归母净利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润、扣非净利润12.79、、1.18、、1.11亿,分别同比增长36.86%、、65.63%、、64.06%。 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3亿元,同比增长30.44%,上半年毛利率大幅提升5.1pcts至24.6%,除海外业务大增47.94%拉动外,数字化改造、精细化运营带来成本优化,而原材料价格波动在报告期内并未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太大影响。上半年费用率合计13.6%,同比提升约1.4pcts,主要系公司运营规模扩张管理费用增加等,归母净利率8.59%,同比大幅提升约2.9pcts。公司持续扩充优化产能加速推动出海,期末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至11.2、5.8亿。此外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92亿,大幅增加且超过当期利润。 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持续加大海外投入。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收入14.85亿,同比增加28.4%,其中升压变、配变及箱变等产品延续高增长趋势,规模扩张叠加数字化等进一步增厚盈利空间,同时公司在欧美等海外直销业务量提升(海外业务占比29%,毛利率33%),上半年能源业务毛利率大幅升至24%。公司很早开始国际化,初步建成覆盖美、日、欧及东南亚等主要市场的销售网络,提供本土化、定制化服务,其新能源变压器、工业控制变压器、高频电感已进入阳光、日立、施耐德等大企业供应链。报告期内公司安徽基地投产,美国产线或在四季度试产,墨西哥产能建设中,预计公司变压器等能源产品的经营规模有望上台阶。 照明业务超预期,新业务快速成长。照明业务下游市场回暖,同时公司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报告期内照明业务实现收入4.5亿,大幅增长34.8%,毛利率25.9%,小幅提升0.85pcts。公司依托自身新能源及电感技术积累,还在积极孵化车载电感、车载电源、储能及充电桩相关设备,上半年相关业务实现收入1.16亿,增速40.6%,有望带来新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传统业务稳健经营,目前在加码国内外的能源产品投入,而这些业务目前市场需求强劲,预计后续公司经营规模有望上台阶,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海外贸易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
谱尼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4-09-13 6.24 -- -- 6.61 5.93% -- 6.61 5.93% -- 详细
谱尼测试是我国第三方综合检验检测服务商,检测业务涉及食品、环境、医疗器械、电子电气、汽车、日用化学品、日用消费品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公司积极调整客户结构,推进产能端改革。随着部分细分领域需求的复苏,业绩有望实现底部反转。检验检测长坡厚雪,跨越周期稳健增长。与此同时,行业集约化趋势明显,公司具备规模化竞争优势,有望充分受益。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评级!公司主营业务为检验检测,其中,生命科学与健康检测占比较高。 2024H1,公司实现营收7.28亿元,其中,检验检测业务营收为6.32亿元,占比87%。检验检测业务营收中,生命科学与健康检测业务营收占比为69%。公司通过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来获取收入和利润。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长坡厚雪,跨越周期稳健增长。1、市场规模:2022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超四千亿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2023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4670亿元,同比+9%。2、市场增速:、市场增速:从历史上看,我国检验检测规模CAGR是GDP的1.5倍左右,高于全球市场规模CAGR。3、发展规律:发展规律:检验检测行业下游众多,不会因为个别领域短期需求下降影响全行业总需求,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稳健发展的潜力。 检验检测行业竞争激烈化、集约化趋势明显,化、集约化趋势明显,2023年谱尼测试市占率为年谱尼测试市占率为0.5%。2023年,我国检验检测玩家数量创历史新高(5.38万家),但集约化发展趋势明显,检测行业规模以上公司仅占总数的14%,合计营收占比却高达80%。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规模大、检测服务位于生产过程前端、实施定制化、大客户战略的公司有望获得更多竞争优势。上市公司中,2023年华测检测/谱尼测试/广电计量/国检集团/苏试试验在我国检测行业整体市占率分别为1.2%/0.5%/0.3%/0.6%/0.2%/0.1%。谱尼测试在生命科学、电子电气、汽车及其他消费品领域的市占率分别为2.3%、0.3%、0.8%。 海外龙头发展历史悠久,资源整合、抗风险能力强。当前全球最大的几个检验检测巨头大部分为欧洲企业,成立于十九世纪,年营收规模几百亿人民币,年净利润规模几十亿人民币(国内检测龙头几十亿年营收、几亿年净利润)。这些国际巨头的资源整合、跨越周期、风险抵抗的能力都要远超国内公司。复盘它们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公司能够发展壮大,离不开大量的外延并购、资源整合。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我们认为,谱尼测试业绩拐点已至,预计24/25/26年公司实现营收18.40/21.02/24.3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34/2.03/2.31亿元,对应PE100.4、16.7、14.6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竞争激烈化、细分赛道需求不及预期等
万科A 房地产业 2024-09-12 6.25 -- -- 6.92 10.72% -- 6.92 10.72% -- 详细
(1)公司 24H1业绩转亏,主要受开发业务拖累; (2)开发业务方面, 24H1销售额下滑约四成,以现金流安全为核心,暂缓拿地节奏; (3)经营业务方面,物管、长租及商业板块收入规模持续正增长; (4)债务层面,积极通过资产交易及抵押应对公开债券偿付。预计 24E/25E/26E EPS 分别为-0.74/-0.13/0.21元/股(同比分别-172%/-82%/-259%),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8.6/-49.2/30.9,综合考虑公司销售仍面临下行压力以及公司截止目前积极处置及抵押资产以应对公开债务偿付的情况,维持“增持”评级。 24年上半年业绩转亏,主要受开发业务拖累。 公司 24H1实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28亿元/-77亿元/-99亿元 ,同比分别为-29%/-138%/-200%; (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开发业务结算规模下降拖累,非开发业务收入整体维持个位数增长,结构上,开发业务实现结算收入 1117亿元(同比-35%),非开发业务实现收入 311亿元(同比+3%),非开发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约 28%; (2)营业利润同比增速明显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受毛利率下滑、销管费用率及财务费用率增加、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影响,具体看,整体毛利率下降 10.8pct 至 8.1%,其中开发业务毛利率下降 13.5pct 至 6.8%,非开发业务毛利率增加 1.5pct 至 12.2%;销售费用率增加 0.6pct 至 2.9%,管理费用率增加 0.5pct 至 2.2%,财务费用率增加 0.3pct至 1.5%;资产减值损失增至 20亿元(去年同期无计提);投资收益占收入比例上升 0.3pct 至 1.2%;资产处置产生亏损 25.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 0.2亿元); (3)归母净利润亏损金额较营业利润进一步扩大,主要是受所得税及少数股东损益影响,具体看, 24H1所得税 4.6亿元(同比-92%),少数股东损益 13.3亿元(同比-75%),两项数据为正的主要原因或是部分合作项目仍有盈利。 往后看,据半年报披露,公司 24年预计全年交付 18.8万套(预计较 23年下降 35%),判断全年结算收入规模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24H1销售额下滑近四成,以现金流安全为核心,暂缓拿地节奏。 公司 24H1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 1273亿元(同比-38%),销售面积 940万方(同比-28%),销售单价 13553元/平(同比-14%),据克而瑞排行榜,公司 24H1全口径销售额排名位居行业第三(较 23年全年排名下降 1名); 24H1年权益拿地金额 8亿元(同比-97%),权益拿地面积 20万方(同比-87%),权益楼面价3944元/平(同比-78%),估算全口径投资力度为 1%(较 23H1下滑 22pct); 土储方面,截止 24H1,估算未售建面(规划中+在建-已售未结)5052万方(同比-20%),对应 24H1静态去化周期约 2.4年。 积极通过资产交易及抵押应对公开债券偿付压力。 公司截止 24H1有息负债金额 3313亿元(较 23年末+4%),货币资金 924亿元(较 23年末-7%),公司披露净负债率 62.0%(较 23年末+7.3pct),估算剔预资产负债率 66.3%(较23年末+0.1pct),披露现金短债比 1.5(较 23年末-0.1);结构上,一年内到期/一年以上到期有息负债占比分别为 31%/69%,同比分别+17pct/-17pct,银 行 借款 /应 付债 券 /其他 借 款占 比分 别为 68%/20%/13%, 同比 分 别+5pct/-4pct/-1pct,境内负债/境外负债占比分别为 83%/17%,同比分别+3pct/-3pct;此外,截止 24M7公司实现资产交易 204亿元(含印力的资产交易及 REIT 发行), 24H1公司经营性物业贷合计落地 219亿元,公司积极通过资产交易及抵押应对公开市场债券偿付压力,截止 24H1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规模 1061亿(较 23年末-4%),其中已用于抵质押的规模为 326亿元(23年末为 135亿元); 据 wind 债券数据统计,截止目前,公司公开市场债券余额 601亿元(不含供应链融资),其中 24年公开市场债券已全部兑付, 25年/26年/27年/29年到期规模分别为 362亿元/124亿元/94亿元/21亿元。 物管、长租及商业板块收入规模持续正增长。 (1)物管: 24H1实现收入(含内部服务)176亿元(同比+9%),其中社区空间服务收入 102亿元(同比+11%),商企及城市空间服务收入 61亿元(同比+7%), AIoT 及 BPaaS 解决方案服务收入 14亿元(同比+6%); (2)长租: 24H1实现收入(含非并表) 17亿元(同比+5%),累计开业间数 18.3万间(同比+5%),管理间数 24.2万间(同比+8%), 23年末出租率 95.2%(较 23年末-0.6pct); (3)商业: 23年实现收入(含非并表) 46亿元(同比+7%),累计开业建面 1106万方(同比-1.1%),估算在管建面 1331万方(同比-11.2%); (4)物流: 24H1实现收入(含非并表) 19亿元(同比-0.5%),其中高标库收入 11亿元(同比-6%),冷库收入 9亿元(同比+8%),累计开业可租赁面积 1044万方(同比+6%)。 投资建议: (1)公司 24H1业绩转亏,主要受开发业务拖累; (2)开发业务方面, 24H1销售额下滑约四成,以现金流安全为核心,暂缓拿地节奏; (3)经营业务方面,物管、长租及商业板块收入规模持续正增长; (4)债务层面,积极通过资产交易及抵押应对公开债券偿付。预计 24E/25E/26E EPS 分别为-0.74/-0.13/0.21元/股(同比分别-172%/-82%/-259%),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8.6/-49.2/30.9,综合考虑公司销售仍面临下行压力以及公司截止目前积极处置及抵押资产以应对公开债务偿付的情况,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经营性物业贷及资产出售不及预期、行业下行超预期进一步拖累公司销售、大股东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等。
同仁堂 医药生物 2024-09-12 32.92 -- -- 32.54 -1.15% -- 32.54 -1.15% -- 详细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63亿元,同比增长0.02%;归母净利润10.21亿元,同比增长3.49%;扣非归母净净利润9.92亿元,同比增长1.35%。 其中其中2024年Q2实现营业收入44.96亿元,同比下降2.64%;;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下降3.90%;扣非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下降8.41%。 中药材成本影响短期毛利率,提质增效期间费用率降低,再次启动中期分红回馈投资者。上半年受核心中药材成本上涨较多影响,公司医药工业毛利率为41.39%,同比下降3.53pct;医药商业毛利率也因为产品结构调整下降3.74pct,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3.90%,同比下降2.20pct。但公司推动提质增效成效显著,上半年三费费率均有所降低,销售费用率为16.88%,同比降低0.61pct,管理费用率为7.12%,同比降低0.68pct,销售净利润率15.52%,同比略有降低,归母净利润率10.46%。公司公告启动中期分红,为2019年以来首次,计划派发现金红利共6.86亿元,分红比例达到67.17%。 核心品种维持稳健增长,二线品种逐渐贡献增量。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业务收入64.72亿元,同比增长5.30%,其中前五名核心产品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长4.18%,在保持核心系列产品稳健增长的同时,二线品种增长更快驱动医药工业业务的成长。 医药商业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医药商业业务上半年收入60.30亿元,同比增长8.94%,截至2024H1核心子公司同仁堂商业拥有门店数量1116家,上半年新开门店16家,关闭门店1家,并有682家药店设立中医医疗诊所业务。 上半年同仁堂商业收入为56.26亿元,同比增长0.75%,但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实现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7.84%。 进口牛黄放开试点,公司原材料成本压力有望逐步缓解。2024年6月,国家药监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公告(征求意见稿)》,拟定可以从不存在疯牛病疫情禁令国家(地区)进口已获检疫准入并经海关检疫以及口岸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牛黄用于中成药生产,预计将有效缓解牛黄市场供应短缺现象,降低成本压力。 维持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原料成本压力将逐步缓解,推进提质增效,调整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8.0/21.4/24.7亿元,同比增长7.7%/19.0%/15.6%,对应PE为27/22/19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及市场推广风险、原材料供应及价格风险、研发失败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4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