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72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骄成超声 2022-11-15 166.10 -- -- 182.00 9.57%
182.00 9.57%
详细
超声波设备领先厂商,横向拓展推动公司发展:公司是专业提供超声波设备以及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以超声波技术平台为基础,抓住机遇自轮胎超声波裁切转入锂电池极耳超声波焊接,拓展 IGBT 端子焊接等领域,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橡胶轮胎、无纺布、汽车线束、功率半导体等领域。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超声波焊接设备及配件业务 2021年国内销售额市占率达20%~30%,打破必能信过往几近垄断地位,已积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重点客户。全球电动化、能源革命大势所趋,下游锂电池大规模扩产仍在持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驱动公司超声波设备与配件销售增长。 多层极耳焊中超声波焊接地位不可替代,公司设备已获头部客户认可:锂电池生产工序复杂、材料特殊多元、工艺参数敏感,超声波焊接是一种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固相连接技术,在锂电池多层极耳焊接工艺中地位无可替代。公司自2016年超声波卧式焊机在宁德时代顺利验证通过后,结合客户需求,持续研发创新出超声波焊接监控一体机,2021年获得宁德时代大批量订单。可实现多层焊接的超声波楔杆焊机于 2020年推出,2021年获得规模订单。2021年、22H1公司动力电池超声波焊接设备收入分别为 1.96亿元、1.60亿元,同比增长1171%、139%。据公司招股说明书,预计到 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累计达 43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与服务,未来动力电池超声波焊接市占率将持续提升,营收持续增长。 复合铜箔增量超声波设备应用,泛半导体领域蓄势下一波增长极:公司自主研发动力电池超声波滚焊设备,可应用于复合集流体极耳转印焊接增量环节。目前复合铜箔产业化加速,未来大规模应用复合集流体将打开公司超声波滚焊等设备应用空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弯道超车,本土产业链完善,需求端快速渗透,拓宽超声波在汽车线束焊接应用,IGBT 端子焊设备国产化迫切,公司将超声波技术横向拓展至汽车线束、IGBT 焊接领域,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截至 22Q1末,二者在手订单近 1000万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超声波设备龙头,超声波焊接设备与配件受益于动力电池扩产,市占率稳步提高,存在增长空间;未来复合集流体产业化、泛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都将为公司带来新增长极,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E 的归母净利润为 1.09/1.81/2.68亿元,对应 EPS 为 1.33/2.21/3.27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31x/79x/53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动力电池行业增速放缓或下滑;客户集中度高及大客户依赖;技术变革及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新股存在股价波动风险。
中芯国际 2022-11-15 40.79 -- -- 43.96 7.77%
43.96 7.77%
详细
事件:3Q22公司实现收入19.07亿美金,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0.2%,落在此前0%-2%的指引区间,其中晶圆销售业务收入17.64亿美金,环比下滑1.5%,主要由于晶圆出货量环比下滑4.7%。实现毛利率38.9%,在此前指引区间38%-40%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71亿美金,同比增长46.5%,对应归母净利率24.7%。 由于外部需求下行,公司营收在4Q22持续承压:3Q22公司晶圆收入环比下滑1.5%,其中受益于产品组合优化,ASP环比提升3%;而出货量环比下滑4.7%,主要由于外部需求下行、以及内部部分工厂进行了岁修。再加上3Q22公司新增3.2w片约当8寸月产能,因此公司产能利用率从 2Q22的97.1%下滑至92.1%。由于下游手机、消费领域需求未见复苏,我们预计公司整体ASP或将承压,同时在公司产能持续增加情况下,我们预计4Q22公司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下滑。考虑到需求疲软、以及部分客户需要缓冲时间解读美国出口管制新规而带来的影响,公司指引4Q22收入环比下滑13%-15%,对应全年营收73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公司指引毛利率区间30%-32%,相比3Q22大幅下滑,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产能利用率下滑、以及部分产品价格下滑。 公司积极扩产,长期关注国产替代逻辑:公司将22年capex投入指引从50亿美元上调至66亿美元,主要是为了支付长交期设备提前下单的预付款。根据公司已公布的扩产规划,未来5-7年公司将逐步新增34w片12寸产能。短期来看,由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的波动,快速扩产或使公司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承压;但中长期来看,由于我国的芯片自给率仍然较低,公司的产能储备将使其在国产替代背景下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扩产进度符合预期,维持中芯国际(0981.HK)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7.69亿美金,考虑到后期公司产能利用率下滑风险,下调 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6%/19%至 16.52/19.45亿美金,对应同比增速为 4%/-7%/18%;同理,预期中芯国际(688981.SH)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24/115/136亿人民币,对应同比增长 15%/-7%/18%。考虑到半导体景气度下行、以及公司仍然有受美国管制的潜在风险,维持港股中芯国际(0981.HK)“增持”评级;A 股中芯国际并无明显估值优势,维持 A 股中芯国际(688981.SH)“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板块估值系统性波动;美国管制政策趋严。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22-11-14 4.29 -- -- 4.66 8.62%
4.72 10.02%
详细
事件:2022年 11月 1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中国石化集团与中国石油集团于2022年 11月 10日签署了无偿划转协议,拟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通过国有股份无偿划转方式将中国石化集团持有的公司 21.37亿股 A 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1.77%,以公司公告日总股本计算)划转给中国石油集团。 点评: 签署框架协议,“两桶油”加强战略合作。2021年 12月 1日,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承担国家油气安全保障重要任务,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贡献,同时以协议签署为契机,在油气业务、新能源、信息化与数字化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共同承担国家油气安全保障重要任务,分别在上游油气资源和下游化工领域占据国内主导地位,并在新能源领域均有重要战略布局。在国际地缘政治复杂的大背景下,中石油与中石化的战略合作,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在油气业务、新能源、信息化与数字化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共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股权划转深化合作,强强联合共筑发展新篇章。在两大集团战略合作深化的背景下,2022年 9月,中国石油集团将下属股份公司 18.3亿股无偿划转给中国石化集团,我们认为本次中国石化集团对中国石油集团的股权划转是继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石油集团向中国石化集团划转股权之后的又一关键节点,有助于两大集团在油气及能源保障领域的合作实质性落地。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背景下,“两桶油”增储上产、新能源转型工作有望加速推进。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但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赖度极高,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战略合作持续深化,是我国能源安全把控迈出的重要一步,增储上产有望迎来政策加码,推动油气储量、产量进一步上行。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全球将逐步进入新能源时代,油气消费比例将持续下滑,油气企业转型为大势所趋。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战略合作持续深化落地,表明了其积极拥抱碳中和的决心,依靠资本优势与技术优势加速向氢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转型。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继续看好公司作为国内石化化工龙头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着公司新产能逐步投产,新能源领域布局落地,长期成长前景广阔。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4/754/778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0.61/0.62/0.64元/股,维持 A+H 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下行风险,炼油和化工景气度下行风险。
京东方A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10 3.56 -- -- 3.72 4.49%
4.32 21.35%
详细
(1)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7.44 亿元,同比下降19.45%;实现归母净利润52.91 亿元,同比下降73.75%(调整后);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51 亿元,同比下降91.72%(调整后)。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助46.72 亿元。 (2)京东方拟以不超过21亿元的自筹资金认购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的A股股票,认购完成后将以23.08%持股比例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华灿光电公告显示,拟向京东方定向发行3.72亿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20.8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其中17.5亿元将用于Micro 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建设,3.3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点评: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影响业绩,产品结构动态调节体现出龙头良好盈利韧性:受终端需求不佳、客户端控库存等因素影响,半导体显示行业供需失衡,公司三季度业绩承压。公司前三季度资产减值准备合计计提74.82 亿元(大多为存货跌价准备), 转回转销后,报告期内减值损失共影响归母净利润约-21.55 亿元。考虑到目前LCD 面板价格大多跌破现金成本,本次减值准备计提体现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后续若面板价格回暖,减值准备可根据情况转回或转销。收入结构方面,公司积极进行动态产品结构调整,2022 年前三季度TV 收入占比20%,IT 收入占比47%,MBL& 其他收入占比33%,其中OLED 收入占比21%,相较2021 年底提高近十个百分点。 面板价格企稳,边际改善预期增强:根据WitsView 公布的10 月下旬的面板价格数据,电视面板价格在经过连续五季下滑后开始企稳回升,32、43、50、65寸TV面板分别报价27、48、81、107美元/片,均较9月小幅上涨1美元。伴随着面板厂积极的执行减产计划,下游TV面板库存压力趋缓;同时,需求端,整机厂开始购入面板储存战备库存,为迎接第4季销售旺季及23年终端需求回归准备。我们认为,在供需两端的共同作用下,LCD面板价格将在四季度持续回暖,公司盈利水平有望边际好转。 持续加码布局MLED 业务,通过控股华灿光电打通MLED 全产业链:MLED业务是京东方“1+4+N”事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进行前瞻技术储备、确保全球显示龙头地位的关键布局,MLED 业务22 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同比超过50%。从公司MLED业务布局上看,已实现由直显到背光的全面覆盖;已分别成立专门的MINI直显以及车载、显示器、TV等MINI LED背光业务部门;在MLED领域推出P0.9玻璃基Mini LED直显、75英寸和86英寸8K Mini LED、34英寸玻璃基Mini LED电竞显示器等多款产品,并率先实现玻璃基Mini LED产品的量产商用,已为创维、康佳、AOC等下游客户供货。公司仍在持续加码布局MLED产业。10月底,公司公告,下属控股子公司创元科技拟投资建设应用LTPO技术的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VR显示面板、MiniLED直显背板等高端显示产品,项目总投资290亿元。而通过本次对华灿光电的战略投资,京东方将实现对MLED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整合,进而融合自身在封装、应用领域积累的优势资源,完整打通衬底、外延、芯片、封装、应用全产业链,尤其是快速补充LED芯片关键技术,与公司主动式驱动、高速/巨量转移技术协同,构建完整MLED技术体系。 Mini&Micro LED 技术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选项,市场前景广阔: Mini&Micro LED以更高的亮度、色彩色域、对比度、显示寿命等优势已然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选项;而从技术发展看,LED直显技术迭代空间大,可从Mini LED往Micro LED方向发展,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也将逐渐拓宽,由商用市场如指挥调度中心、会议室往高端影院、高端展示再到消费级市场如AR\VR等方向渗透,应用边界持续拓宽。根据TrendForce数据,预计2030年MLED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3300亿元,其中MLED直显领域将超过1800亿元,21-30年CAGR达到18%;MLED背光领域将超过1200亿元,21-30年CAGR超30%。 华灿光电是行业前列的LED 芯片供应商,掌握Mini/Micro LED 芯片核心技术: 华灿光电的Mini LED芯片是和京东方形成战略合作的纽带,华灿在Mini RGB直显和Mini背光方面已经有多年的积累。华灿光电在2019 年便开始量产销售Mini LED 芯片,技术积累和布局较早,目前其Mini LED RGB 芯片已应用于主流终端厂商多个重点项目中,Mini LED 背光芯片已覆盖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车载等全尺寸全系列终端产品。Micro LED方面,华灿同样具备多年的技术积累,在特别是在芯片端,2017年开始已经与韩国一线背光显示终端品牌合作,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Micro LED中小尺寸产品良率进一步提升,大尺寸圆片波长均匀性达到业内领先水平,Micro LED像素器件在22年10月实现了上屏点亮。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目前面板行业景气度以及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情况,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0.33(-66.6%)/86.2(-62.5%) /132.49(-49%)亿元,对应PE 估值分别为23X/16X/10X,对应PB 估值分别为1.0X/0.9X/0.9X。考虑到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以及其在行业下行周期中的盈利韧性和MLED 等创新业务前景,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MLED、折叠屏等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太极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2-11-10 27.27 -- -- 33.89 24.28%
43.17 58.31%
详细
事件:公司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70.61亿元,同比增长 0.8%;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亿元,同比增长 3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131万元,同比增长 28.6%。 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保持平稳,净利润快速增长: (1)营收端,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0.8%。分季度看,2022年 Q3公司单季营收 21.39亿元,同比减少 35.5%。Q1和 Q2分别同比增长 18.7%和 44.7%。 (2)利润端,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6.4%。分季度看,2022年 Q3实现归母净利润 8062万元,同比增长 3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428万元,同比增长17.3%。Q1和 Q2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5.1%和同比增长 113.3%。 (3)毛利率端,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20.5%,同比增加 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Q1、Q2、Q3的毛利率分别为 24.1%、15.8%、24.0%。 (4)费用端,公司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4%、13.1%、1.8%,分别同比+0.3、+0.3、-0.1个百分点,费用率保持稳定。 自主可控产品体系完整,看好公司持续受益于信创二阶深化:公司布局形成了包含普华操作系统、金仓数据库、金蝶中间件、慧点办公软件在内的自主产品体系,并牵头组建中国电科信创工程研究中心,自主可控产业生态体系日益完善。1)在数据库领域,子公司人大金仓推出的金仓数据库一体机 KingbaseXData,具备一站式部署、自动化运维、全局管理深度监控等特点,补齐了人大金仓在软硬件一体产品上的空白。2)在管理软件领域,子公司慧点科技发布新一代协同办公平台 WE.Office 8.2、CUBE 智能应用支撑平台、WE.Builder 快速应用构建平台和大监督产品,新 OA 项目交付成本显著降低,继续保持央企市场领先地位。 成立基于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的子公司北京太极法智易科技有限公司,助力企业解决合同管理领域的痛点。3)在操作系统领域,普华软件聚焦申威芯片生态,以申威+普华+行业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市场增量;面向智能驾驶市场,自主研发了普华灵思自适应基础软件平台;推出了 AUTOSAR CP+AP 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决策、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需求,支撑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维持公司 22-24年营收预测 121.17/140.95/163.88亿元;维持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4.49/5.41/6.49亿元。对应 22-24年 EPS分别为 0.77/0.93/1.12元,对应 PE 分别为 34x/28x/24x,看好信创带来的市场空间及政府、企业、关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信创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下游客户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东方通 计算机行业 2022-11-10 24.13 -- -- 26.50 9.82%
26.50 9.82%
详细
事件: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7 亿元,同比下降24.43%;归母净利润-1.81 亿元,同比下降573.1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0 亿元,同比下降970.57%。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营收与净利润短期承压:(1)营收端:2022 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4.43%。分季度看,2022 年Q3 公司单季度营收9533 万元,同比下降48.24%,Q1 和Q2 分别同比下降-47.30%和同比增长108.22%。(2)利润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73.11%。2022 年Q3 归母净利润-8991 万元,同比下降271.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144 万元,同比下降-275.12%。(3)毛利率端: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8.18%,与去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相比下降了18.97 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2022 年Q3 公司单季毛利率为77.56%,Q1 和Q2 毛利率分别为67.53%和61.31%(4)费用端:研发投入持续上升,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1.92 亿元,同比增长23.15%。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增长33.96%、2.09%。 信创二阶深化,国产中间件厂商有望充分受益:为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可控,我国政府将信创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提出“2+8”安全可控发展体系。其中“2” 是指党政两大体系,“8”是指八大主要行业,包括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院、教育。在国家政策和数字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 党政、金融、电信、交通、军工、能源、医疗等行业全面启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程,随着这些工程的加速落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间件产业发展。计世资讯数据表明,2021 年东方通以9.7%的市场份额在中国中间件产品中呈现领先态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疫情对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公司研发持续投入,下调公司22-23 年营收预测至11.33/15.08 亿元,较上次预测-21%/-16%, 新增24 年营收预测19.67 亿元;下调公司22-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22/4.17 亿元,较上次预测-63%/-47%,新增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72 亿元;22-24 年对应PE 分别为50x/27x/19x,看好信创二阶深化行业景气度持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投入回报不及预期,信创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三安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10 20.00 -- -- 20.65 3.25%
20.95 4.75%
详细
事件:2022年11月7日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签署《战略采购意向协议》的公告。点评: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三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三安”或“供方”)与需求方(以下简称“需方”)签署《战略采购意向协议》。需方(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公司)承诺自2024年至2027年确保向湖南三安每年采购碳化硅芯片,超出部分由双方协商确定。基于2022年市场价格感知(供方提供),包含2023年产生的研发业务需求,预估该金额总数为人民币38亿元(含税)。此协议的签署,进一步表明公司在国内碳化硅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碳化硅产品主要为高功率密度碳化硅二极管及碳化硅MOSFET。湖南三安碳化硅产业链包括长晶-衬底制作-外延生长-芯片制备-封装,碳化硅衬底已向多家国际大厂送样验证,已获得客户的验证通过并实现销售。 碳化硅二极管产品已覆盖PFC电源、车载充电机、光伏逆变器、家电等应用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国内某知名客户、威迈斯、弗迪动力(比亚迪)、阳光电源、古瑞瓦特、固德威、上能、德业、维谛、比特、长城、英飞源、科华、英威腾、格力等客户;碳化硅MOSFET产品已送样数十家客户验证,代工业务已与龙头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合作;车规级产品与新能源汽车重点客户的合作已取得重大突破,业务合作意向深度及广度不断延伸。公司其他集成电路业务涉及射频前端、电力电子、光技术等,均按照规划推进产能逐步扩张。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砷化镓射频产能已扩充到12,000片/月、光技术产能2,000片/月、湖南三安电力电子碳化硅产能6,000片/月、电力电子硅基氮化镓产能1,000片/月。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LED行业处于下行期,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144.83(业绩下修-15.25%,下同)、211.23(-12.06%)、239.26(-15.23%)亿元,下调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为16.59(-21.34%)、31.25(-11.15%)、36.61(-14.50%)亿元,对应PE分别为56x、30x、25x。 考虑到公司在SiC领域进展较快,未来受新能源汽车、5G等应用驱动,客户导入顺利,收入规模增长迅速,我们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LED芯片价格下行,MiniLED应用、化合物半导体产能不及预期等。
特锐德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1-09 15.97 -- -- 17.07 6.89%
19.42 21.60%
详细
事件:10 月27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累计实现营收68.84 亿元,同比增长22.38%,实现归母净利润1.05 亿元,同比增长21.80%。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3.85 亿元,同比增长6.46%,实现归母净利润6300.09 万元,同比增长15.19%。 智能箱变及户外电力设备业务紧握新发展机遇:公司高度专注于智能箱变产品的集成设计与研发生产,研究出了针对大型新能源基地的新一代数字化全预制式模块化变电站集成解决方案,通过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及土建工程的全面工厂预制化,极大地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站的建设效率,公司先后中标华能、华润、华电、大唐、国电投、国能投等国企的新能源电站项目。公司紧抓新基建契机,积极拓展数据中心、石油化工、轨道交通、电池等新行业及新领域,先后中标张家口怀来云储数据中心、北京汇天网络科技110kV 变电站等项目。 “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构建电力平衡新形态:据特来电预测,2025 年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超过70%,届时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0 万辆,充电终端含公共充电桩500 万、私有充电桩2000 万台,将形成3000 亿度/年的充放电量, 电动汽车储能2 亿度/天,梯次电池储能1 亿度/天,电动汽车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的调节资源。截至2022 年6 月30 日,公司运营公共充电桩28.69 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数量17.57 万台,市场份额约为26%,排名全国第一; 公司2022 年上半年充电量超26 亿度,市场份额约为31%,排名全国第一。 虚拟电厂挖掘电动汽车大规模灵活性资源潜力:10 月29 日,特来电2022 充电网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在青岛举行。特来电虚拟电厂平台、充电型微电网创新产品、梯次电池储能技术创新产品和驻地站“特惠充”创新产品等1 大平台和3 大产品依次发布。截至发布日,特来电虚拟电厂平台已完成与国内16 家电网调度中心的对接,参与调峰充电场站1885 座,可调度容量超1500MW,已调度电量超6200 万kWh。 公司三季度销售毛利率21.88%,同比增长2.66 个百分点,系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三季度研发费率4.37%,同比增长0.53 个百分点,系公司加大充电产品研发增加;三季度管理费率、销售费率10.92%、5.7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电网需求与充电桩低于预期,竞争加剧,下调2022-2023 年净利润预测(下调69%/62%),新增2024 年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2.25/3.88/5.20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73/43/32X。随新能源车高速增长,充电需求与利用率提升,有望迎来业绩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充电桩盈利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更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阳煤化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11-08 3.23 -- -- 3.56 10.22%
3.96 22.6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0.5%,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56.4%;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同比-4.2%、环比-18.2%,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减少1.4亿元、环比减少1.7亿元。 点评:需求疲软叠加成本上行,公司QQ33业绩承压:2022年Q3公司主营产品尿素、聚氯乙烯、丙烯、烧碱、三氯化磷、双氧水销售均价分别为2261元/吨、5709元/吨、6372.6元/吨、2886元/吨、7129.5元/吨、641.6元/吨,分别同比+21.4%、-9.8%、-1.75%、+107%、+32%、-17%,分别环比-16%、-23.7%、-10.6%、-5.4%、-24.4%、-17%。原材料方面,煤炭、工业盐、动力电22年Q3采购价格分别同比+36.72%、+54.89%、+24.86%。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主营产品需求较弱,聚氯乙烯出口下降,主营产品价格均环比下跌,同时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致公司Q3业绩下滑。 正元二期项目稳步推进,布局氢能产业链前景广阔:目前公司拥有尿素产能232万吨、聚氯乙烯产能30万吨、烯烃产能30万吨、烧碱产能40万吨、双氧水产能25万吨和甲醇产能40万吨。此外,正元二期项目规划新增合成氨40万吨/年(30万吨用于生产尿素,10万吨作为商品氨销售),尿素52万吨/年,氢气4.32亿立方米/年。目前正元二期项目已完成总体设计、项目前期手续完善、桩基的试桩、现场四通一平工作,预计2024年底完工。公司长期布局氢能源领域,拥有多个子公司,包括正元氢能,阳雄氢能,以及与深圳市氢雄重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联营公司氢雄双阳。正元二期项目建成后,公司氢气年产能将达到6.48亿立方米,有望成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大的氢源供应商。公司依托自身丰富的氢气产能和技术优势,协同氢能源产业上下游其他企业,在氢气提纯、加氢站建设、氢气供应等方面布局新业务,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需求较弱叠加成本上行,公司盈利承压,因此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03(下调63%)/2.35(下调62%)/2.73(下调59%)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09/0.10/0.11元。公司尿素产能稳步扩张,布局氢能产业链前景广阔,因此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新奥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1-08 16.21 -- -- 18.88 16.47%
19.25 18.7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度报告,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66亿元,同比+34%;实现归母净利润 32亿元,同比-12%,实现核心利润 40亿元,同比+38%。其中 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35亿元,同比+20%;实现归母净利润 15亿元,同比+13%,实现核心利润 16亿元,同比+37%。 点评: 直销气、煤炭业务量价齐升,Q3核心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天然气总销售量 266.36亿方,其中零售气、直销气销售量分别为 188.32亿方、27.54亿方,同比分别+4.4%、+5.2%;22年前三季度公司直销气、零售气价差分别为 0.41元/方,0.51元/方,同比分别+0%,+86%。煤炭业务方面,22年前三季度公司煤炭销量累计达 393万吨,同比增长 46.1%,22年前三季度,煤炭价格同比+81%。直销气、煤炭业务量价齐升,带动公司 Q3核心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舟山 LNG 三期稳步推进,公司业绩未来可期:2022年 10月 2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新奥舟山拟投资建设舟山 LNG三期项目,计划总投资 38亿元。 舟山接收站为首个国家能源局核准的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大型 LNG接收站,舟山项目一期、二期建成投运后已具备 LNG 处理能力 800万吨/年,舟山接收站配套的外输管道已与浙江省管网连通,年最大输气能力可超过 120亿立方米,三期建成后,接收站处理能力有望达到 1000万吨/年,公司天然气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 统筹布局优化资源结构,长协增储提高成本竞争力:截至 22年 Q3,公司统筹获取各地非常规资源 300万方/日,自有液厂生产 4亿方/年,累计签订长约资源达 714万吨。2021年 10月,公司与切尼尔能源签署为期 13年的 LNG 长协,从 2022年 7月起每年供应 90万吨 LNG;2022年 1月,公司与俄罗斯诺瓦泰克签订 60万吨/年的 LNG 长协,协议于 2025年执行,合约期限 11年,长协价格与布伦特原油挂钩; 2022年 3月,公司与 Energy Transfer LP 公司签署 270万吨/年的 LNG 长协,预计 2026年开始执行,项目期限 20年,长协价格与 HenryHub 挂钩。2022年 4月,公司与 NextDecade 签署 150万吨/年的 LNG 长约,预计 2026年开始执行,项目期限 20年。22年以来,公司稳步提升长约资源储备,通过多元化交付分散价格风险,提高公司资源池弹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直销气、泛能业务快速发展,各业务板块不断发力,因此我们维持 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7.11/55.77/64.02亿元,折合 EPS 分别为 1.52/1.80/2.0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毛利的风险;天然气需求不及预期或下降的风险。
玲珑轮胎 交运设备行业 2022-11-08 19.00 -- -- 21.77 14.58%
24.00 26.3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8亿元,同比-11%,实现归母净利润 2.2亿元,同比-77%;其中 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4亿元,同比+2%、环比+8%,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亿元,同比-32%、环比-48%。 点评: 商用车需求疲软,Q3业绩承压下跌:22年 Q3公司轮胎销量 1662万条,同比+8%,环比+23%;轮胎平均单价 258元/条,同比-6%,环比-13%。根据公司公告,22Q3我国乘用车市场已恢复到正常状态,22Q3市场销量同比+37%,环比+38%;商用车市场依然相对低迷,22Q3市场销量同比-11%,环比+6%。受市场需求结构影响,低单价乘用胎占比增加,高单价载重胎占比减少,轮胎销售单价下行。同时,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22Q3主要原材料综合采购成本环比-6%,同比+1.4%,原材料成本同比小幅上升。此外,根据搜航网数据,22Q3中国至美东海运费 8953美元/FEU,同比-53%,环比-42%,海运费回落有利于海外市场需求恢复。商用车产品需求疲软,致公司 Q3盈利能力下滑,业绩承压。 “7+5”战略布局稳步推进,公司未来发展可期:公司正在实施全球“7+5”产能布局。公司坚持国际化战略,积极推动国内、海外两个市场发展,是轮胎行业唯一一家实现国内与海外、配套与替换“四条腿走路”的轮胎企业。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的塞尔维亚项目目前已与中国中交签订合作协议,预计 2023Q1一期全钢 120万套项目全部达产,半钢项目预计 23Q2试产,23年底可形成 600万产能规模。伴随着“7+5”国际化战略布局稳步推进,公司未来发展可期。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公司作为轮胎龙头将持续受益:我国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Q3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97万辆,环比+47%。在终端需求的带动下,公司新能源汽车轮胎销量增长。22年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轮胎配套量超过 400万条,同比增长超 90%,已超过 21年全年总量,目前是比亚迪第一大轮胎供应商。公司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轮胎配套量突破600万条,新能源轮胎配套整体市占率达到 30%。新能源汽车景气上行将推动轮胎需求回暖,公司作为轮胎生产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商用车产品需求低迷,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因此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2-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4.34(下调 62%)/11.63(下调 5%)/13.59(下调 2%)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29/0.79/0.92元。公司“7+5”战略稳步推进,国内外产能规模和配套市场有较大优势,叠加新能源汽车景气上行,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我们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国际贸易风险影响出口销售;原材料价格波动。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11-08 17.11 -- -- 17.74 3.68%
19.50 13.97%
详细
公司于近期发布2022 年三季报,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1.78 亿元,同比增长15.03%,归母净利润6.01 亿元,同比增长25.82%,扣非归母净利润4.90 亿元,同比增长17.82%。 点评: 新业务、新行业拓展顺利,成为公司新发展动能:22Q3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85 亿元,同增7.33%,实现归母净利润4.17 亿元,同增36.64%,扣非归母净利润3.22 亿元,同增11.64%。在宏观经济、国际形势、疫情封控等不良因素影响下,公司依旧持续拓展新业务及新行业,维持其规模增长趋势。新业务方面,公司高精密连接器、LCP 及模组、汽车互联等新产品已经放量,销售规模持续扩大,降本增效明显。新行业方面,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等新行业应用领域快速拓展, 大力推动切入国内外客户,目前已初见成效,未来有望带来新的经营成长动力。 精细化管理下Q3 单季度盈利能力逐步提升,控费成效显著:在宏观不良条件下公司积极调整、优化内部管理,加强精细化预算控制管理下,经营效率稳健提升,公司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1.73%,同降0.03pct,但Q3 单季度环比提升7.32pct 至25.99%。控费方面,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0.41/ 2.07/ 0.04 亿元,其中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0.79%主要系汇率变动引起的汇兑收益增加,三费率合计4.06%,同比下降0.21pct,精细化预算管理控制下控费成效显著。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先发优势:公司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22Q1-Q3 研发费用为4.92 亿元,同比增长,同增7.10%,研发投入为5.19 亿元,营收占比达8.41%, 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8%。其中,基础材料与基础技术相关投入为主, 包括搭建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核心材料技术平台,以及兼具技术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新产品研发,以维持公司长远的增长驱动力。截止22 年9 月底,公司已申请2338 件专利,22 年前三季度新增申请专利278 件,其中5G 天线专利64 件, LCP 专利23 件,UWB 专利18 件,WPC 专利57 件,BTB 连接器专利37 件,电阻专利5 件,MLCC 专利16 件。 新兴业务多向拓展,成效初显。公司持续加大新业务的拓展,在高精密连接器领域, 公司重点发展高频高速连接器、磁性连接器、BTB 连接器等高端细分领域,目前公司高精密连接器在消费电子、商业航空等应用市场持续放量,毛利率稳步改善。在汽车互联产品领域,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提供车载无线充电、车载天线、UWB 模组等产品及整合配套服务,已获得大众、东风本田、奔驰、长安汽车等汽车厂商的供应资质,并与特斯拉、华为等十几家汽车厂商进行商务与项目接洽,为公司未来2-3 年汽车互联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在LCP 及毫米波天线领域,公司深入强化“LCP 材料-LCP 天线-LCP 模组”的一站式能力,报告期内,公司 LCP 产品批量供应全球主流大客户,并积极争取更多终端应用的产品合作。在被动元件领域, 公司瞄准高端被动元件的定位,搭建深圳-日本-韩国-常州-益阳多地国际化研发体系,报告期内成功开发出多品类、多型号的电阻及MLCC 产品,加大了直销的拓展力度。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鉴于消费电子下游不景气以及疫情、宏观环境可能带来对2022 年物料及需求的影响,我们下调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79 亿元(业绩调整比例为-8.39%),维持23-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31 亿、12.50 亿, 对应22-24PE 分别为21X/16X/13X。鉴于公司天线、无线充电、EMI/EMC 等成熟业务保持稳步增长,LCP、BTB、UWB、被动元件、汽车互联等新业务已开始逐步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手机出货不及预期;新业务及新产品拓展不达预期,宏观经济风险。
东方盛虹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2-11-04 12.80 -- -- 14.84 15.94%
16.29 27.2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67亿元,同比+16.2%;实现归母净利润 15.8亿元,同比-6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1.3亿元,同比-19%。其中 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64.7亿元,同比+17%,环比-0.02%; 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滑 3.4亿元,环比下滑 10亿元。 点评: 主营产品价差收窄,22Q3业绩承压下跌:2022年Q3,PTA、涤纶长丝DTY均价分别为6239元/吨、9444元/吨,分别同比+23%、+3.4%,分别环比-6.3%、-3.1%;价差分别为617元/吨、2297元/吨,分别同比+56元/吨、-289元/吨,分别环比+257元/吨、+224元/吨。EVA方面,由于三季度硅料价格创新高,抑制下游的光伏装机需求,EVA三季度景气下行。此外,由于炼化项目开车备料,用于新项目建设的流动资金借款增加,利息费用增加,三季度期间费用同比增加10.44亿元。综合来看,受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影响,叠加下游需求疲软,公司主营产品价差收窄,Q3业绩承压下跌。 大炼化、新能源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EVA布局持续加码:2022年以来,公司稳步推进大炼化、POE项目,2023年-2024年新项目持续规划建设。2022年:1)大炼化方面,1600万吨/年一体化项目已进入芳烃装置投料开车阶段,计划22年11月中下旬乙烯裂解装置开车,完成全流程的打通;2)POE方面,800吨POE中试项目已于2022年9月27日产出合格产品,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公司未来远期规划50万吨规模,一期规划20或30万吨,配套10万吨α烯烃。2023年:1)公司已有78万吨丙烯腈产能,计划于2023年新增26万吨,实现丙烯腈总产能百万吨;2)长丝方面,50万吨涤纶长丝、25万吨再生纤维计划于2023年投产;3)15万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示范项目,计划2023年年中投产。2024年:1)70万吨/年EVA项目,包括三套20万吨/年管式法光伏级EVA装置,一套10万吨/年釜式法高端热熔胶级EVA装置,以及一套5万吨/年高端共聚物EnBA装置,于2022年9月开工,预计2024年底投产,2025年内完成新增产能全部投放;2)百万吨可降解材料一期,包括34万吨/年顺酐装置、30万吨/年BDO装置、18万吨/年PBAT,预计2024年投产。 GDR、绿色债券相继获批,公司加速海内外融资步伐: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于2022年10月29日获瑞士证券交易监管局批准,同意公司发行GDR在满足惯例性条件后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计划发行GDR数量对应新发行的A股数量上限不超过总股本7%,即4.35亿股。GDR发行上市有望提升业务的国际化水平,实现海外市场快速融资,助力公司持续推进全球战略布局。此外,公司于2022年10月15日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公司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0亿元绿色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注册申请。公司通过拓宽海内外融资渠道,维持财务状态稳健,持续积极推进项目进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高油价叠加需求疲软背景下,公司主营产品盈利下滑,因此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的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23.51(下调 61%)/99.06(下调 13%)/121.9(下调 15%)亿元,对应 EPS 为 0.38/1.59/1.96元。公司布局大炼化、新能源材料等多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汇率风险。
上海临港 房地产业 2022-11-04 11.79 -- -- 12.95 9.84%
12.95 9.84%
详细
三大指数震荡上行相继翻红,创业板指涨超1%;午后A股冲高回落,不过沪指收盘仍收复3000点,值得关注的是,沪深两市成交额时隔两个月再度达到万亿元成交。 事件:2022年 10月 27日,公司发布 22年三季报。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9.2亿元,同比增长 2.63%;扣非归母净利润 8.7亿元,同比减少 34.1%。 点评:Q3营收结算提速,盈利短期下滑,租赁业务发展向好,销售承压明显。 营收结算提速,非经常性因素困扰盈利:22年 Q3,公司实现营收 15.6亿元,同比增长 13.85%;归母净利润 1.6亿元,同比减少 53.5%;毛利率为 44.0%,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Q3公司加快复工节奏,营收结算提速明显,盈利表现阶段性下滑。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49.2亿元,同比增长 2.63%;归母净利润 7.8亿元,同比减少 42.6%,盈利下滑显著的主要原因包括:1)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开工及竣工进度搁置,影响产品销售与结算进度;2)由于交付的研发办公、标准厂房等产品价值量较大,低毛利产品阶段性大量交付容易对业绩产生脉冲式影响;3)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大幅减少;4)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减租支持。公司作为上海园区开发龙头之一,园区销售与租赁业务保持较高毛利,丰富的园区资源为业绩增长提供保障,产业投资赛道长期将释放价值,剔除短期非经常性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保持稳健。 租赁规模扩大,销售业务承压:22年 Q3,公司实现租金收入 5.5亿元,同比减少 7.2%,主要受减租影响。截至 22年三季度末,公司在租房产总面积 292.2万平米,同比增长 13.9%。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租金收入 18.4亿元,同比增长 13.2%;月每平米租金为 69.8元,在减租影响下同比仅下降 0.6%。 同时,公司前三季度已公告的园区销售额 10.9亿元,销售压力较大。总体上,公司园区租赁业务发展稳健,产品溢价率较高,扣除减租影响后产品月租金单价依然保持高水平,待疫情影响消退,租赁和销售业务将恢复贡献更多业绩。 融资渠道畅通,财务运营稳健:截至 22年三季报发布日,公司年内已发行 8期超短融资券,平均票面利率在 2%以内,资金充沛。截至 22年 Q3,公司在手货币资金 43.6亿元,同比增长 44.5%;资产负债率 61.3%,有息负债规模可控,经营管控稳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在上海产业园业内具有品牌与规模优势,作为临港新片区的开发主力军,业务发展稳健。考虑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波动与投资收益减少等因素,我们下调公司 22-24年 EPS 预测分别为 0.65/0.88/1.17元(分别下调 13.9%、4.2%、0.6%),当前股价对应 22-24年 PE 为 18.3/13.5/10.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竣工、销售与租赁不及预期,产业投资亏损,疫情反复超预期等风险。
龙佰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2-11-03 15.63 -- -- 19.39 24.06%
22.97 46.9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81亿元,同比+18%;实现归母净利润 32亿元,同比-17%。2022Q3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56亿元,同比+3.6%,环比-11%;实现归母净利润 9.07亿元,同比-35%,环比-25%。 点评: 需求下行钛白粉价差收窄,公司钛白粉业务盈利能力承压2022Q3,国内钛白粉市场受下游地产等行业开工不足影响,需求下行,而地缘政治危机和全球通胀推动下,原辅材料价格仍位于较高位置,挤压公司盈利能力。 根据 Wind 数据,2022Q3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为 17155元/吨,同比-12.8%,环比-12.7%;钛精矿、硫酸均价分别为 2165、280元/吨,同比分别-7.9%、-56.6%,环比分别-4.9%、-68.6%。2022Q3公司氯化法钛白粉平均报价为 19820元/吨,同比-13%,环比-13%;四氯化钛、石油焦均价分别为 8158、2215元/吨,同比分别+2%、+43%,环比分别-4%、-5%。2022Q3,硫酸法、氯化法钛白粉价差分别同比-7.2%、-26%,分别环比-1.7%、-21%。钛白粉价差收窄,公司钛白粉盈利能力承压。 深入布局钛产业链,巩固龙头优势钛白粉方面,公司现有钛白粉产能 111万吨,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公司于 2020年定增募投建设云南新立年产 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第一条线 10万吨/年已建成并投产,第二条线 10万吨/年预计于 2022年 12月投产,预计 2022年底公司钛白粉产能将达 131万吨,钛白粉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钛白粉配套原料方面,公司于 2022年 10月 18日公告称,投资建设金昌冶炼副产硫酸资源及氯碱废电石渣综合利用生产 40万吨合成金红石项目,项目投资 40亿元,预计建设 31个月。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金昌市氯碱废电石渣和冶炼副产硫酸资源过剩难处理的问题,同时合成金红石可以作为公司钛白粉原料,与公司现有钛产业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钛矿方面,公司 700万吨绿色高效选矿项目将于 2023年投产,投产后公司将新增处理原矿能力 700万吨/年,新增铁精矿 160万吨/年、钛精矿 40万吨/年、硫钴精矿 1.5万吨/年。“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与澳洲东锆整合年产 100万吨钛锆重矿物的海滨钛锆砂矿项目,钛矿自给率将提升至 70%。 海绵钛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具备 5万吨/年海绵钛产能,目前月产量接近 4000吨。2023年底公司在甘肃金昌的年产 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技术提升改造项目(二期)1.5万吨和云南禄丰的年产 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技改项目(二期)1.5万吨将建成投产,届时公司将具备 8万吨/年的海绵钛产能。公司钛产业链龙头优势将进一步巩固。 新能源材料项目投产迅速,助力公司长远发展2022H1,公司锂电新能源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石墨负极生产线建成投产,公司新增磷酸铁产能 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5万吨,石墨负极产能 2.5万吨。 截至 2022年 10月,公司 5万吨磷酸铁、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爬坡迅速,9月磷酸铁月产量超 3000吨,至 10月磷酸铁、磷酸铁锂均已实现达标达产。 公司预计 2022年四季度新增 5万吨石墨负极、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公司在建新能源材料项目将于 2023年全部投产,届时将形成磷酸铁产能 3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35万吨、石墨负极产能 30万吨。公司新能源项目投产顺利,产品均已得到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产销状况良好,公司将充分发挥“钛锂耦合”和“大化工,低成本”优势,长期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前瞻布局钒产业链,拥抱新兴产业钒电池长时储能空间广阔,由于光伏、风电等将带动储能行业高速发展,钒电池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从而带动五氧化二钒需求的增长。公司现有废酸提取五氧化二钒产能 800万吨/年,为充分利用钒钛磁铁矿中的钒资源,公司投资建设钒钛铁精矿碱性球团湿法工艺年产 3万吨五氧化二钒创新示范工程,一期 1.5万吨预计 2023年底建成投产,二期 1.5万吨预计 2024年底投产。公司前瞻性布局钒产业链,充分利用钒矿资源的同时,在新兴产业链上将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从而充分享受钒产业未来发展的成果。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72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