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76/82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西王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8-08-28 8.39 -- -- 8.59 2.38%
8.75 4.29%
详细
事件一:西王食品公布2018半年报,公司营业总收入27.58亿元,同比减少4.25%;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35.13%,业绩符合预期。从季度看,18Q1公司收入13.6亿元,18Q2收入19.96亿元,同比+1%,季度环比改善。 事件二:8月3日西王食品接到控股股东西王集团通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西王集团主体信用等级恢复为AA+,评级展望调整为稳定。 植物油收入稳健增长,受益原材料价格红利,毛利率提升较快。食用油业务18H1销售收入11亿,同比增长8%。植物油毛利率提升7.64pct达到45.72%,主因原材料毛油和胚芽价格处于低位,公司维持玉米油终端售价不变,坚持高端品牌战略,成本红利驱动保证了玉米油收入和利润的稳健增长,预计2018年毛利率可维持45.7%左右。1)产品端:完善食用油品类布局,结构升级持续。2018年新推出了两款玉米油新品,好鲜生玉米胚芽油作为高端品牌,占据玉米油高端价格市场,另一款新品玉米橄榄调和油作为战略性产品,新增保健油、葵花籽油,以不同子品牌的组合,实现了公司植物油全价位段的布局。2)渠道端:上半年加强对经销商、终端的管理,不断开拓新网点。实现传统渠道、餐饮渠道、新零售等对客户的深挖,通过新增网点1.5万家,网点达到16.5万家,全年的目标是新增3万家。 运动营养品海外动销向好,乳清蛋白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下降。18H1保健品营收14.46亿,同比-13.15%。1)从季度看,18Q1保健品收入同比下滑严重,18Q2收入降幅环比收窄,2017蛋白粉价格比2016年上涨50%造成库存积压,kerr运动营养补充剂库存约5个月,北美市场库存蛋白粉在18年5月基本消化完。2)从国内外收入看,国外运动营养收入13.26亿元,国内运动营养品全国上半年收入1.3亿,利润900万左右,国内17年3月开始电商铺货,18Q2国内运动营养收入增速50%。18H1国内线下收入占比是7%左右,未来公司规划线下渠道占比达到30%。18H2天猫重新启动运动营养中国的独家经营权战略合作,预计电商继续保持50%以上高增长。3)运动营养整体毛利率42.7%,略有下降1.07pct,主因原材料乳清蛋白价格从去年的2.2元/kg,上涨至2.8元/kg,同比上涨27%,对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 毛利率整体提升0.34pct,整体费用率下行1.2pct,18H1利润增速约35.13%。公司毛利率略有提升,主要是玉米油成本下降,原料采购价格效应贡献;销售费用率20.73%,同比+1.96pct,财务费用率稳步下降,主因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6.5亿元,部分归还国内借款10亿,国外2.67亿美元的贷款也在陆续归还,整体财务费用率下降较快,驱动利润高增长。 运动营养的未来看点?一是产品端丰富化。公司成功开发并推出RTD(即饮产品),境内借助国内销售网络及北京奥威特团队,预计2018年完成“2+1”品牌规划,即保持Muscletech产品高速增长+新引进Sixstar及Hydroxycut在中国区的上市及销售。二是渠道协同及开拓成效较好。1)北美市场传统商超渠道增长乏力,公司对传统渠道进行特殊处理及推出定制化产品,研究消费行为变化,引入外部的品牌策划公司,品牌和数字营销方面提供协助,沃尔玛、GNC健安喜等主要线下渠道恢复正增长。2)成立电商事业部和海外团队事业部,入驻亚马逊。海外电商18H1同比实现50%以上的增幅,目前电商销售收入占比15%左右,预计电商业务占比会逐渐提升。3)国际渠道(除北美)取消依赖中间商,重新招纳经销商去拓展当地市场,开展海外事业部,节省公司成本,利于对客户的管理和深度挖掘,东南亚上半年增长了154%。4)国内线下运动营养三步组合拳。一是线下健身房渠道铺货,通过健身教练实现三级分销:目前健身房已经铺货,前期和佳能学院的合作,每月销售额已达到50万左右,一年500多万销售额。三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产品导入。通过运动员渠道,主打运动品牌概念营销,塑造品牌形象。三是引进大经销商。去年国内运动营养经销商约100个,2018年公司梳理经销商,6月开始陆续引进资金和营销实力强的大经销商。 齐星事件风险解除,西王集团恢复AA+信用评级。山东省邹平县人民法院批准齐星集团重组方案,西王集团承担10%的担保责任,金额2.5亿元。根据历史公告梳理,托管期间西王集团已经支付了2亿元,目前只需付5000万可解除担保关系。目前西王集团大众评级在8月3日恢复了原先AA+评级水平,并获得民生银行100亿综合授信,表明集团盈利和资金趋向健康。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双主业齐头并进,债务风险消化。公司玉米油维持10%的收入增长,运动营养业务18Q2为收入拐点,未来期待收入高增长。公司毛利率稳步提升,费用较稳健。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8/5.06/5.62亿元,同比增速33.4%、10.4%、11.1%,当前市值对应2018年PE仅14倍,考虑到公司食用油稳健增长、kerr北美库存在5月基本消化,6月回复正增长,国内运动营养逐渐发力,齐星债务风险解除,集团信用评级恢复,压制估值因素逐步的解除,投资性价比凸显,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运动营养动销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变动。
航发控制 交运设备行业 2018-08-28 13.25 -- -- 14.52 9.58%
14.52 9.5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2.85亿元,同增4.88%,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增18.46%。 背靠航发良机营收稳步增长,推进成本工程毛利显著提升。公司为国内主要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企业,在军用航发控制系统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公司全面实施聚焦主业战略,产业调整与成本控制稳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5亿元,其中三大主营业务中发动机控制系统及部件产品实现收入10.57亿元(+3.44%);国际合作实现收入1.52亿元(+26.68%),主要是摇臂产品业务增加;非航产品及其他实现收入0.7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3%,主要是军车业务减少。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6%,主要原因是公司通过加强生产管理,推进成本工程,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营业毛利率同比增加2.97个百分点。 军民用航空发动机需求迫切,公司航空发动机大脑产品有望充分受益两机专项和国产航空发动机建设:公司为国内主要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企业,在军用航发控制系统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十三五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项目,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位居首位,同时国家正稳步推荐两机专项和国产大飞机项目。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公布的报告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市场对涡扇、涡喷发动机的累计需求总量将超7.36万台,总价值超4000亿美元。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军民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企业和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配套单位,将迎来两机专项、国产大飞机以及军工航空装备需求提升带来的发展机遇。 国际业务与非航民品有望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公司非航民品以动控系统核心技术为基础,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无级驱动产品项目和汽车自动变速执行机构项目目前已实现盈利。其中,无级驱动产品属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装甲战车、重型坦克、工程矿山机械和专用车辆等,此两类产品目前国内主要来源皆为进口,国内需求旺盛。公司同时与国际知名厂商GE、霍尼韦尔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我们认为,随着国家高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逐步推进以及公司国际业务的持续开拓,国际业务与非航民品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背靠中国航发集团,依托大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提效:通过股权划转,公司目前为新组建的中国航发集团子公司。在企业层面实现飞发分家后,航发集团可以根据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长远发展战略,重点研究突破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提前部署、组织实施发动机研制和系列化发展,完善市场化产业链,在技术上实现动力先行。公司有望依托大平台,按照“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式”的方式,借助集团资源,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和产业链的衔接。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实现收入分别为26.96/29.07/31.57亿元,同比增长5.60%/7.81%/8.61%;实现归母净利润2.60/2.95/3.30亿元,同比增19.54%/13.23%/12.08%,对应18-20年EPS分别为0.23/0.26/0.2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体制改革不及预期。
华菱钢铁 钢铁行业 2018-08-28 10.04 -- -- 10.22 1.79%
10.22 1.79%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4.81亿元,同比增长24.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39亿元,同比增长259.59%;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28亿元,同比增长247.97%。上半年EPS为1.14元,单季度EPS分别为0.51元、0.63元; 吨钢数据:上半年公司铁、钢、材产量分别为770万吨、936万吨及880万吨,同时钢材销量890万吨,同比增长17.6%。结合半年报数据测算2018年上半年吨钢售价为4885元、吨钢成本4063元、吨钢毛利823元,同比分别上升258元、-112元、370元; 财务分析:公司2018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16.84%,同比增长7.06%;期间费用率5.42%,同比下降0.46%;净利润率9.80%,同比增长6.41%;资产负债率74.72%,同比下降10.73%,较年初降低5.82%。此外,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及华菱钢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24.16亿元、16.26亿元及2.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0.33%、259.45%及432.03%; “华菱制造”创效能力提升:自终止重大重组至今一年有余,公司盈利一直位于高位区间,2018年Q2业绩更是创公司上市以来最优。高业绩一方面离不开行业整体景气度回升,更主要源于公司自身内外兼修。首先,公司生产状态逐步向好,在2月和3月2200m3高炉大修的情况下,仍实现产量同比增长,且通过不断优化高炉运行指标,降低铁水成本;其次,在下游造船、工程机械及油气等行业好转背景下,公司努力打造“华菱制造”品牌营销模式,提升产品在细分市场的渗透度,目前公司在卡特彼勒月销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在三一重工月销量提升至2.5万吨以上;此外公司积极研发调整品种结构,促进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同质化向中、高端精品差异化转变,2018年上半年完成重点品种钢销量372万吨,同比增长13.7%; 盈利有望维持高位:目前经济韧性犹在,在外部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宏观政策持续微调,货币端持续宽松,在房贷利率相对偏低的情况下地产数据依然坚挺对冲基建下行,财政政策转向积极,近期财政部要求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推动基建增速有望企稳,但受制于政府债务约束,实际效果仍需观察,整体需求延续性有望超预期。近期环保限产事件频发,唐山市污染减排攻坚行动进行中,供给端有效收缩刺激7月以来钢价持续上涨。常州市近期开展的限产行动,尽管对产量影响有限,但限产区域延伸值得关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重点区域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一步扩展至长三角地区及汾渭平原。环保标准逐步趋严,产能端持续受限。在产能和库存周期相对健康的情况下,行业高盈利有望延续; 投资建议:作为中南地区的钢材龙头企业,公司盈利跟随行业基本面变化。在行业盈利整体维持高位背景下,公司未来盈利有望继续处于较强区间。未来降杠杆项目落地,将有效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减少财务成本,增强流动性。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为2.98元、3.16元、3.21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限产效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
科华生物 医药生物 2018-08-28 11.13 -- -- 11.52 3.50%
11.52 3.5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29.74%,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8.50%,扣非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0.85%;同时预告2018年1-9月归母净利润增速为0-20%。 业绩符合预期,渠道整合大幅提高收入增速。2018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34.07%,归母净利润8849万元,同比增长34.06%,收入增速较一季度进一步提高,主要受益于渠道整合带来的并表受益,我们预计2018年上半年渠道并表收入近2亿元,并表利润1000+万元。期间费用率20.41%,提高0.42pp,基本保持稳定,其中销售费用率随着收入规模扩大,同比下降1.27pp,管理费用率由于并购增加带来中介服务费提高,同比提高1.51pp;公司综合毛利率39.74%,较2017年底下降1.57pp,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整合渠道过程中,低毛利的代理产品占比逐渐提高,拉低整体毛利率水平,公司整体净利率15.34%,同比下降1.44pp。 自产产品稳定增长,整合渠道带来代理业务快速增长。2018年上半年公司自产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4.03%,代理产品实现5.74亿元,同比增长56.40%,代理产品增速较快主要是由于公司于2017年起陆续完成西安申科等5个经销商整合,由于部分经销商原本为公司代理商,部分自产产品收入按照代理的口径统计,带来自产产品收入增速下降。 加速开展渠道创新业务,同时积极布局新产品。公司通过子公司科华医疗积极拓展医院集采、合作共建和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继通许县人民医院、泰兴医院项目落地以后,通过合作设立的方式成立了科华明德,拓展河北地区及周边市场的医院集采等业务;与此同时,公司意向收购西安天隆和苏州天隆各62%股权,完善分子诊断产品线,同时意向收购苏州长光华医26.7%股权,进一步提升化学发光领域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收入20.88、23.04、25.47亿元,YOY为30.99%、10.36%、10.5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2、2.80、3.27亿元,YOY为10.91%、15.86%、16.81%,对应EPS为0.47、0.55、0.64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18年24倍PE,考虑到公司老牌IVD龙头的品牌渠道优势及集采业务开展有助于公司产品市占率的提高,我们认为公司2018年合理估值区间在25-30倍PE,合理价格区间在11-1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应收账款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赣锋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8-28 30.70 -- -- 32.49 5.83%
34.33 11.82%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3.32亿,较去年同期增长43.47%,归母净利润约8.37亿,同比增长37.82%,其中Q1/Q2分别实现3.58亿元/4.79亿,上半年盈利位于业绩预告约6.98亿至约10.02亿区间内,符合预期。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指引为:11.04亿至16.06亿,同比增10%至60%。 2018H1业绩增长主要来自锂均价上涨、Q2产量有所提升以及公司原料保障。①锂上半年均价仍处于高位。虽然上半年锂价下调,电池级碳酸锂下调至9.3万/吨,但2018H1均价为14.7万吨,同比仍上涨11%,电池级氢氧化锂下调至12.4万/吨,但2018H1均价约为15万/吨,同比增2%;②Q2产量有所提升。公司现有1.5万吨碳酸锂、1万吨氢氧化锂以及金属锂产线基本保持稳定,2018年Q1受节日影响,虽销量小幅下滑,但Q2环比提升,并且二季度2万吨氢氧化锂新线投产,产能有所释放;③原料供给得到保障,成本可控。Marion矿自去年供货以来,到目前已经达产,且品位全部达到6%,公司通过参股-offtake模式保障原料供给,但将综合成本控制在6-7万/吨,公司锂产品综合毛利率为45.77%。 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点在于产销量提升。虽然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中枢显著下移,从年初至今,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13.8万吨,但是鉴于目前LPF库存出清,需求逐步恢复,价格进入成本曲线末端,即“二三线新进入者”的成本线,未来价格下行放缓,逐步进入底部区域。公司未来业绩增量项目包括,一是新余2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已经投产,将在下半年显著贡献利润,二是宁都1.75万吨碳酸锂项目预估在下半年建成投产。 上游布局资源,资源壁垒巩固,进一步夯实原料保障。报告期内,公司以约6000万美元收购SQM持有的阿根廷MineraExar公司50%权益(交易完成后由于美锂债转股,公司实际拥有37.5%权益),该公司旗下Cauchari-Olaroz项目,分为两期投资建设,一、二期投资规模分别为4.25亿美元、2.5亿美元,未来将分两期形成5万吨碳酸锂产能规模,其中一期项目2.5万吨碳酸锂产能计划于2020年投产。MineraExar公司合计获得公司与美锂5830万美元财务资助,有助于项目推进。公司再次以参股形式,资源壁垒得到巩固,进一步夯实原料保障,为未来产销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下游拓展客户,技术壁垒助力,高端产品再进核心供应链。公司主要产品高端电池级碳酸锂与氢氧化锂,技术为国内首屈一指,为国内极少数能够进入到全球核心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与LGC签订供货合同,约定自2019年至2022年,公司向LGC销售4.76万吨氢氧化锂,在高端锂盐紧俏,特别是,未来氢氧化锂紧平衡趋势下,公司以领先的产品技术优势,再进全球核心动力锂电供应链,有助于公司长期发展以及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产品销量折合碳酸锂当量分别为5万吨、7万吨、8万吨,假设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分别为12万/吨、11万/吨、11万/吨,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亿、24.5亿、30.8亿,目前345亿市值,对应PE分别为18倍、14倍、11倍。公司新增项目推进,未来产销量持续提升,业绩稳步增长,高端锂盐品质在国内首屈一指,并且氢氧化锂产品已经进入全球核心供应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项目推进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或销量不及预期;锂价持续下跌。
百洋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18-08-28 9.99 -- -- 10.41 4.20%
11.13 11.4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报,2018H1实现营收11.73亿元,同增34.14%,归母净利润5035.73万元,同增246.04%,扣非后净利4496.54万元,同增386.28%,基本每股收益0.1274元/股。 点评: 传统主业收入稳定增长。饲料及饲料原料业务实现收入5.3亿元,同增18.39%,毛利率14.14%(+2.3pct),食品加工实现收入3.32亿元,同减3.80%,毛利率6.95%(-0.09pct)。传统业务合计实现营收9.61亿元,同增9.95%,毛利率11.03%(+0.49pct),实现净利润约1717万元,同增18%。 火星时代下半年待发力。火星时代18H1实现收入2.12亿元,净利润2779.44万元;17年1-7月实现收入2.69亿元,净利润2951万元。18H1毛利率81.26%,净利率13.11%。下半年一般为火星时代的旺季(17年8-12月,收入占全年的46%,净利润占全年的66%),业绩有待发力。火星时代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13个城市设立了15个线下教学中心。 收购火星时代致期间费用率提高。销售费用率8.11%(+5.34pct),主要是并购火星时代后新增市场服务费等所致;管理费用率11.14%(+6.24pct),主要是并购火星时代后新增薪酬福利等所致;财务费用率0.49%(-1.17pct),主要是美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增加所致,期间费用率合计19.74%(+10.41pct)。 楷魔视觉收购完成,与火星时代协同可期。火星时代6月底成功收购楷魔视觉80%股权,下半年开始并表。楷魔视觉专注头部电影市场高端特效制作,火星时代主打影视后期培训,二者协同效应明显。楷魔可为火星学生提供实训机会,而火星也可协助楷魔扩大产能。楷魔2018/19/20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3600/4860/6561万元,若完成将增厚公司业绩。 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20-1.35亿元,同增140%-170%。 投资建议:传统业务表现稳健,火星时代待发力。楷魔视觉收购完成,有望借助火星时代的学生扩大产能,同时给予火星学生实训机会,二者协同效应明显。暂维持2018/19/20年备考净利润1.97/2.41/2.77亿元的盈利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为0.50/0.61/0.70元,对应估值19x/16x/14x,当前市值3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火星时代各产品线满座率提升不达预期,容量扩张不达预期,学费提价不达预期。
爱尔眼科 医药生物 2018-08-28 30.50 -- -- 32.95 8.03%
32.95 8.0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中报,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80亿元,同比增长45.94%;实现净利润5.09亿元,同比增长40.61%;实现扣非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增长44.50%。 点评:公司上半年业绩略超市场预期,其中二季度扣非业绩继续超预期;公司2季度扣非业绩增速48.8%,较一季度的38.4%增速显著加快。扣除并购CB眼科约5250万的业绩贡献,和美国AWHM1-2月贡献以及上半年收购太原、东莞、昆明爱尔等10家医院的少数股权的新增股权部分贡献,公司的内生增速约为26-28%,较去年同期提速,公司经营性现金流7.78亿元,同比增长86%,业绩增长质量高。 成熟医院依然实现20%同比增长,欧洲CB眼科经营超预期,新医院和次新医院实现高增速成长空间大。根据报表披露的部分医院经营数据,我们测算公司前8大的成熟医院收入和利润分别实现19.8%和20.7%的同比增长;而去年并表的欧洲CB眼科半年利润5400万,和其2016整个财年经营成绩相当;剔除公司所披露8家成熟医院和5家合伙人医院及欧洲CB的实际利润贡献,剩余以次新和新医院为代表的66家医院实现52%的同比业绩增长,2018H1占公司总利润的37%,相对成熟医院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受益于消费升级,公司收入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屈光业务继续爆发性增长,视光业务的成长潜力大。2018H1公司门诊量和手术量分别为274.41万人次和28.00万例,分别增长22%和20%;以门诊量计算,公司的客单价已达1379元,同比增长约20%;屈光项目收入同比增长84%,高端项目占比继续提升;视光项目同比增长29%,公司正通过视光诊所等拓宽渠道,未来的增长潜力广阔。 眼科医疗市场空间大,行业景气度高,民营医疗长期有望占据市场主导。公司是领域内的民营龙头,目前公司体内和集团已基本完成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布局,显著领先同行,同时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学科实力正逐渐赶超高等级公立医院。受流行病学变化和消费升级的推动,公司的市占率有望持续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调整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4.1亿元、1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5%、33.9%和29.1%;对应EPS分别为0.44元、0.59元和0.76元。基于公司的龙头地位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给予公司2019年60-65倍PE,对应价格区间34.8-3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医院经营不达预期和市场竞争风险,体外医院的运营和注入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白内障、屈光、视光等业务市场规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绿盟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18-08-28 9.20 -- -- 10.22 11.09%
10.22 11.09%
详细
18H1收入增速15%,公司预计18Q3净利增长234%-276%。2018H1,公司营业收入为4.16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为-6068万元,同比减少30.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033万元,同比减少52.4%。2018Q2单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51亿元,同比增长9.6%,归母净利润为-3220万元,同比减少52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983万元,同比减少3031%。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的下滑主要是由于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较大导致。公司预计,2018年Q1-Q3,归母净利润约为-45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增长22.6%-31.2%,2018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有望达到1568万元-2068万元,同比增长234%-276%。可见,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安全服务收入增速明显,子公司业绩平稳增长。(1)各业务方面,2018H1,安全产品收入为2.54亿元,同比减少2.95%,毛利率为76.2%,同比减少2.2个百分点;安全服务收入为1.36亿元,同比增长37.6%,毛利率为78.0%,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2)子公司方面,2018H1,子公司亿赛通营业收入为2026万元,净利润为-629万元;绿盟香港子公司营业收入为1375万元,净利润为-3019万元。(3)费用率方面,2018H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47.6%,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49.1%,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为1.5亿元,同比增长6.9%,主要是对云安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投入。 产品竞争力强劲。2018年1月,Gartner发布了新一轮IDPS(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Systems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魔力象限报告。绿盟科技NIDS/NIPS产品跃升“挑战者”象限。NIPS产品自2005年发布以来,持续获得用户和市场好评。自2012年起,绿盟科技进入Gartner IPS魔力象限,连续五年在“特定领域者”象限中排在前列。本次跃升至“挑战者”象限,是对绿盟科技NIDS/NIPS产品深厚检测防御能力、高检测性能、广泛市场空间的肯定。根据公司官网信息,近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2018-2019年信息类产品协议供货采购项目名单出炉,绿盟科技18类产品全线入围,涉及低中高端型号,覆盖全系列117款产品。这是对公司品牌、产品、服务及特色解决方案等方面价值的高度认可。 不断加大对新领域新产品研发。2018年上半年,公司不断加大对新领域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1)云安全领域,研发行业云私有云安全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建设基于SaaS 化的安全即服务的相关基础设施,软件系统等。(2)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安全,工控安全以及物联网、车联网安全的产品开发与安全研究的投入。(3)加大在云端建设大数据安全研究和运营体系的建设。研究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对建设云端威胁建模和攻击检测引擎,产生威胁情报和最新的检测引擎。(4)加大在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平台,高级威胁分析系统,智能检测分析与应急响应系统的研发投入。(5)进行安全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和产品预研。包括大数据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绿盟技Web应用防火墙(WAF)领域始终保持国内第一的位置(2017年以17.9%市场占有率),技术和产品优势较为明显。目前公司不断加大对新领域的产品研发投入,新业务有望不断获得推进。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亿元/3.77亿元/4.72亿元,EPS分别为0.34元/0.47元/0.59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7倍、20倍、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收入增速低于预期的风险;股权转让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费用投入加大拖累业绩的风险。
贝达药业 医药生物 2018-08-28 42.31 -- -- 43.51 2.84%
43.51 2.8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18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减少51.36%;实现扣非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减少40.79%。 点评: 核心品种埃克替尼以量补价效果初显,研发投入增加影响利润。核心品种埃克替尼销量同比增长28.5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1.36%。上半年的主要业绩影响因素有: (1)研发投入增加。2018年上半年度研发投入总额2.6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5.79%,其中研发支出费用化的金额为1.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20%。 (2)埃克替尼降价影响,放量进度存在滞后性,“以价换量”效果还未充分显现。2016年5月,埃克替尼作为唯一入围的国产创新药降价54%,自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各地便陆续将埃克替尼按谈判价格进行挂网采购。2017年2月,埃克替尼作为国产创新抗肿瘤药物被纳入人社部公布的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由于药物医保报销全面落地存在滞后性,还需经历招标采购、药品进院等流程,以价换量效果还未充分显现。2018年上半年,埃克替尼“以价换量”效果初显,销售达成率超过预期,但是尚未实现“量价挂钩”和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 (3)埃克替尼浙江省医保协议2018年3月到期,之后开始执行国家谈判价格,有一定降价影响。 (4)政府补助同比减少2595万元。去年上半年政府补助较多,2018年上半年收到政府补助391万,去年同期为2986万。 研发工作顺利推进。 (1) 公司研发管线中的三个Ⅲ期临床研究项目,CM082肾癌和MIL60Ⅲ期注册试验的病人入组工作推进顺利;X-396用于克唑替尼治疗耐药的ALK 阳性NSCLC 患者的注册性研究患者入组已经结束,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结果的独立评估,计划今年年底申报NDA。 (2) 公司自主研发的BPI-16350胶囊用于乳腺癌适应症治疗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18年6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随着埃克替尼医保放量,以及恩沙替尼、Vorolanib、贝伐珠单抗、帕尼单抗等品种陆续获批,公司收入增速和利润有望逐年加快。由于埃克替尼以量补价效应滞后和研发投入增加,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2.60和3.23亿,同比分别增长-16.52%、20.80%、24.22%。公司研发平台价值突出,创新药管线丰富,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仿制药上市带来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市场空间假设不达预期的风险。
航天发展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8-08-27 7.28 -- -- 8.96 23.08%
8.96 23.08%
详细
事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13.84%;利润总额2.05亿元,同比增长30.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44.85%;每股盈利0.12元,同比增长50%。 业绩增速符合预期,电子蓝军以及仿真业务带动增长。公司自2015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来,围绕电子信息科技主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深入布局五大领域。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13.84%;利润总额2.05亿元,同比增长30.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44.85%;每股盈利0.12元,同比增长50%。其中,电子蓝军及仿真产品增速显著,合计增速为39.51%,主要是由于电子蓝军业务取得重大突破,去年完成江苏大洋65%股权,业务拓展至海军,成为靶船系统总体单位,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同时军用仿真业务以前年度市场开拓成效今年逐渐释放,军用订单数量增加;公司存货上涨40%,主要是由于生产任务进行中,在产品增加;公司开发支出同比上涨61%,主要是由于本年项目研发投入增加,资本化项目金额有所上升。 以电磁科技工程以及通信指控业务为基础,推进产业整合。(1)电磁科技工程:电子蓝军业务依托全资子公司南京长峰打造电子蓝军整套方案提供商,后续收购江苏大洋海洋装备公司60%股权,业务拓展至海军,整体竞争力得以加强;军用仿真业务收购航天科工系统仿真90%股权,现实增强应用技术实力得到加强;电磁安防业务与北航合作投设电磁恒容公司,有望成为电磁兼容领域关键企业。(2)指控通信业务:主要依托子公司重庆金美开展,伴随军改影响逐步消退,其通信业务有望恢复增长。同时,指控通信领域密切跟踪军队改革动态,持续加强军方市场开拓。 积极拓展新型业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司未来将加快网络信息安全、微系统、海洋信息装备三个新方向的布局。网络信息安全业务:积极推进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建设,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统筹网络信息安全板块整体发展规划;微系统业务:联合航天科工集团相关院所、企业及知名高校,积极推进航天科工微系统研究院投资设立工作,以实现公司在微电子及微系统技术方面的突破;海洋信息装备:夯实海洋装备平台业务基础,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开展资本化运营,促进产业整合,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板块。 继续整合优质资产,深化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布局。公司致力于布局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符合军队实际需求与航天科工集团规划。公司于2018年8月6日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收购锐安科技43.34%股权,壹进制100%股权和航天开元100%股权。三家公司都是信息安全领域细分行业龙头,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与专利,若此次收购完成,公司将建立起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优势地位,并进一步深化在该领域的布局。按业绩承诺,三家公司2018-2020年将带来1.20、1.43、1.6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有望进一步增厚业绩。 公司是混合所有制典范,有望受益军工混改与军民融合。公司是军工混合所有制典范,前身为民营企业,后被航天科工集团反向收购,科工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9.42%。在院所改制和军民融合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航天科工重要的军工产业与资本融合的平台、创新创业与军民融合的平台,有望受益。同时航天科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旗下的上市平台有望获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62/4.67/6.13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25/0.33/0.43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延并购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兴板块布局不及预期。
诺普信 基础化工业 2018-08-27 8.19 -- -- 8.64 5.49%
8.64 5.4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41.49%;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21.32%,其中扣非净利润23.98亿元,同比增长27.63%。同时公司预计Q1-Q3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长15%-35%,即预计Q1-Q3实现净利润2.9-3.4亿元。 制剂业务略低于预期,田田圈持续发展。公司18年上半年主业制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34亿元,同比增长2.85%,收入增速略低于预期。从田田圈的经营情况来看,截止2018H1,田田圈控股经销商50家,参股经销商110家,实现营业总收入9.25亿元,实现净利润2196.3万元。报告期内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控股经销商44家,相比年初新增30家。2018年H1纳入合并报表控股经销商营业收入9.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51.6万元。公司田田圈控股经销商业务持续发展,但是该业务盈利能力相比去年略有下滑。报告期内公司短期借款增加4亿元,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财务费用因此相比去年增加3089万元,压制公司业绩表现。 农业服务先驱者。农业服务是在提升农业整体科技含量和国内规模化经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对国内农资分销渠道的根本性改变。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都存在农业服务的空间,据我们测算,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或将超过万亿,发展空间广阔。田田圈作为诺普信旗下农业服务的综合性平台,经过多年的试错与摸索,已经逐渐总结出以区域经销商为依托,配套本地化的服务模式,以及以经济作物为切入点的现代服务体系。公司田田圈业务持续发展,控股经销商的业绩持续提升,将有望品尝农业服务万亿大市场的第一抹甜味。 制剂行业集中趋势提速,公司主业底部得到复苏。诺普信主业为农药制剂,在国内连续数年位居中国农药制剂企业100强榜首,销售规模、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也是我国少数能同时提供植物保护与营养环保型产品的厂家之一。但由于农药制剂行业极度分散,公司作为国内龙头,市占率仅为3-4%。但我们认为在目前市场环境下,行业的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主要原因在于:1)上游原药受环保停工影响,供应偏紧促使下游制剂集中;2)新版《农药管理条例》加强监管力度,假冒伪劣小企业退出加速;3)下游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下游集中促使上游归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18-20年EPS分别为0.41元、0.48元、0.58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19倍、16倍和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原药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参控股经销商对资金造成压力的风险、参控股经销商业绩或不达预期的风险、市场空间测算不及预期的风险、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
中信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8-08-27 16.08 -- -- 16.40 1.99%
18.29 13.74%
详细
【事件】中信证券发布2018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99.93亿元,同比+7%;实现归母净利润55.65亿元,同比+13%。 机构化经营正当时,经纪业务收入逆势增长。公司18H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41.12亿元,同比+3%,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同比+3%,显著优于行业,我们认为公司稳定的经收入溢价来源于较高的机构客户占比以及较强的海外业务优势:1)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券商传统业务向资源向龙头聚集,其一体现在交易型业务市占率提升,公司2018H股基交易额市占率6%,同比+0.3%,机构化经营发力,机构客户经纪业务代理买卖证券款占比51%,较17末大幅7个百分点,相对于互联网端低佣金的竞争,机构客户佣金率稳定,公司客户结构优势增强有利于收入持续稳健;2)境外客户增长提速,公司17年完成对里昂的整合重组,18年进入投资和多元化发展阶段,18H境外客户代理买卖证券款较17年末大幅提升140%,规模占境内规模46%,较17年末提升25个百分点,随着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公司国际业务收入增长可期。 投行业务、资管竞争力持续增强,股债承销、主动管理规模保持行业第一。传统业务龙头集聚效应同时表现在资源型业务的相对稳健:1)在审核通过率低迷,行业承销同比-26%背景下,公司作为龙头券商优势持续凸显,18H实现投行净收入17.5亿元,同比-5%,实现IPO承销金融79.50亿元,同比+4%,市占率8.54%,同比+2.43个百分点,再融资规模市占率环比回升2个百分点,债券承销市占率同比小幅提升,股债承销均维持行业龙头地位,7月以来行业IPO审核通过率逐步回升,目前维持在60%左右,从严审核的挤出效应使得优质资源向龙头集聚,公司有望把握国企改革、新经济等潜在政策机遇,持续强化竞争优势。2)资管新规配套下发,行业转型节奏和执行力度有望改善,公司18H资管总体与主动规模维持行业第一,压缩定向规模,同比-19%,实现资管净收入9.87亿元,同比-2%,基金管理净收入19.25亿元,同比+16%。 IFRS9增强自营业绩弹性,机构化优势助力场外期权业务发展。准则调整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表弹性增强,公司18H实现收益32.39亿元,同比+1001%,有效弥补市场震荡导致的投资收益同比下滑,整体自营业务收入同比+18%。公司在18H报表中对金融资产列示方式进一步调整,将FVTPL直接列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时对FVTOCI列为其他债券投资以及其他权益类投资(内容为证金专户),随着8月1日场外个股期权一、二级交易商资格落地,业务有望回归常态化发展,公司资产负债表可利用对冲资产充裕,同时具有机构销售优势,中长期持续看好业务利润贡献能力。 两融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股票质押实现收入增长。18H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9.32亿元,同比-28%,主要由于公司有息债券规模提升带来利息支出增加,收入方面两融、买入返售分别实现同比+11%、+28%,其中两融业务市占率同环比均有所提升,市占率7.04%排名行业第一,股票质押业务量跌价升,实现收入同比+24%,面对业务平仓违约风险,公司新增计提信用减值7.02亿,其中买入返售减值4.4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券商王者之师,行业转型发展大背景下,交易型业务机构化发展的优势不断增强,资源型业务有望持续稳健,关注场外期权业务以及国际化发展潜力,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速12%/11%/15%,对应EPS1.05/1.17/1.34元,BVPS13.13/14.12/14.93元。 风险提示:二级市场持续低迷,金融监管发生超预期变化。
重庆啤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18-08-27 25.56 -- -- 29.17 14.12%
30.17 18.04%
详细
重庆啤酒发布2018年中报,2018H1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加10.91%;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加29.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加26.53%,其中18Q2实现收入9.51亿元,同比+11.38%,归母净利润1.34元,同比+18.21%。n二季度销量略超预期、结构提升明显。(1)Q2销量略超预期。从销量上看,上半年实现销量47.2万千升,同比+4.98%,在Q2单季重庆降雨降雨较多的背景下实现了销量同比增长6.4%,比Q1单季3.3%的销量增速明显加快。我们认为18年重庆入夏较早以及世界杯对销量有明显拉动作用。(2)结构提升明显。公司依照“本地强势品牌+国际高端品牌”的组合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国际品牌方面,“特醇嘉士伯”销量同比大幅提升,“乐堡野”在餐饮铺市率和消费者推广度显著提升,高端化持续推进;本土品牌方面,新上市“重庆小麦白”市场反馈较好。2018H1公司上半年整体吨价达3561元/吨,同比+3.7%,其中高档酒(8元以上)收入为2.73亿元,同比+13.4%;中档酒(4-8元)收入为11.8亿元,同比+9.0%;低档酒(4元以下)收入为2.29亿元,同比+3.5%。(3)分区域看,重庆、四川、湖南分别实现收入12.7亿元(+3.9%)、2.7亿元(+23.7%)、1.3亿元(+37.2%),四川和湖南市场的增长受益于嘉士伯集团“大城市”扩张战略以及委托加工数量增加。 毛利率小幅下降,Q2扣非净利润环比加速。公司H1整体毛利率39.41%,同比微降0.66ppc,主要原因是公司委托加工增加,金额达2.88亿元,同比增长35%。销售费用率为13.52%,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Q2单季公司销售费用率达到15.9%,较Q1的10.7%明显提高,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广宣费用于Q2确认。管理费用率为5.16%,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公司持续推进组织结构优化、优化运营成本所致。资产减值损失为812万元,较17年同期减少2119万元,主要在于公司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额为2195万。综上,公司Q1、Q2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0.47、1.47亿元,同比增6.5%、34.7%,环比加速。 公司2018年收入和利润有望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公司稳步推进“产品升级+区域扩张”战略。2017年公司首先在四川四个城市推进大城市战略,通过品牌影响力推动高端产品销售,实行差异化竞争,推进首年初见成效。凭借嘉士伯品牌力及较强的产品组合,公司有望在啤酒大省四川抢夺一定份额。此外,公司在年初对中档产品重庆纯生、易拉罐等产品进行了提价,提价幅度在5%左右。我们认为,在龙头华润、百威等企业提价以及优化产品结构的带动下,行业整体竞争格局有望从中低端逐步过渡到中高端,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保持较快的成长。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较好的大本营市场,率先通过关闭低效产能、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实现了利润率的提升,我们认为公司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通道,量价有望持续超预期。我们小幅调整模型,预计2018-2020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4.34、36.20、37.62亿元,同比增长8.16%、5.42%、3.92%;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33、4.76、5.57亿元,同比增长31.7%、9.88%、16.95%,对应EPS分别为0.90、0.99、1.15元。考虑到行业升级明显,公司进入良性循化的通道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因不可抗要素带来销量的下滑;市场竞争恶化带来超预期促销活动。
恒生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18-08-27 54.63 -- -- 58.47 7.03%
58.85 7.72%
详细
18H1扣非净利增长61%。2018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26.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00亿元,同比增长3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4亿元,同比增长61.4%,公司业绩增长迅速。从单季度数据来看,18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30.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增长3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69.2%,18Q2和18H1公司业绩增速大体相同。公司公告称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1)2018上半年,公司业务增长驱动营收快速增长;(2)公司业务收入增速大于费用增速;(3)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下降。 财富业务(同增39%)、互联网业务(同增69%)增长迅速。公司业务大体可分为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其中,传统业务包括经纪业务、资管业务、财富业务、交易所业务和银行业务,创新业务包括互联网业务和非金融业务。分业务来看,传统业务实现营收10.99亿元,同比增加21.0%,具体而言:(1)经纪业务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增加21.9%,毛利率为85.4%,比去年同期减少9.3个百分点;(2)资管业务实现营收4.44亿元,同比增加18.1%,毛利率为99.9%,比去年同期减少0.07个百分点;(3)财富业务保持收入和业务合同均快速增长的状态。受益于适当性管理、净值化改造、新监管报送等行业性新规政改需求,TA、银行财富、中登新接口增幅较快。财富业务实现营收2.98亿元,同比增加39.3%,毛利率为99.9%,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个百分点;(4)交易所业务实现营收5212万元,同比增加12.1%,毛利率为98.9%,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个百分点;(5)银行业务实现营收8788万元,同比减少6.1%,毛利率为99.4%,比去年同期增长2.5个百分点。创新业务实现营收2.62亿元,同比增加53.2%,具体而言:(1)互联网业务实现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68.5%,毛利率为100%;(2)非金融业务实现营收5008万元,同比增长7.28%,毛利率为68.5%,比去年同期增长0.2个百分点。综合来看,2018上半年,财富业务、互联网业务快速增长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费用控制能力逐步增强。2018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85.4%,比去年同期下降7.3个百分点,比2017年末下降7.7个百分点,费用控制能力逐步增强。我们认为,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率的下降:2018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率53.8%,比去年同期下降7.0个百分点,比2017年末下降11.2个百分点。费用(主要是管理费用)控制能力逐步增强,进一步推动了公司净利润的快速增长。n研发创新能力强。(1)研发投入高。2018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强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5.65亿元,同比增长11.12%,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为41.51%,研发投入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保证了公司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2)创新能力出众。A.产品与架构方面:立项研发了新一代支持多种云平台的混合云PaaS平台;重点产品全面拥抱互联网分布式架构。B.人工智能方面:公司推出的NLP技术平台已应用于智能客服、智能问答、智能资讯、智能投研等场景;2018年公司继续推出4款人工智能产品,包括晓鲸智能问答服务平台(央视财经频道常驻嘉宾)、智能资产配置引擎、智能服务平台和晓鲸智能KYC。C.区块链方面:完善金融联盟链技术平台HSL,在贸易金融、供应链等业务领域拓展应用场景;运营的FTCU联盟链对接相关互联网法院、公证处等公信机构。 互联网业务或将成为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点。2018年上半年,公司创新业务增速远大于传统业务增速,而互联网业务是创新业务的核心。18H1互联网业务高速发展,营收同比增长69%,营收占比已达到16%。其中(1)基于数据内容服务的聚源梵思移动资讯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2)云纪的专业投资终端PBOX和证投的私募机构终端Oplus上半年业务量有一定增长;(3)新成立子公司鲸腾的聚合支付业务量持续增长,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产品晓鲸,已与央视、天猫精灵等达成合作,同时在智能KYC领域也有初步探索。我们认为,互联网业务或将成为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恒生电子是国内金融IT龙头,传统业务稳步发展。互联网等创新业务有望逐步放量,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量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0亿元/8.01亿元/10.31亿元,EPS分别为1.00元/1.30元/1.67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1倍、39倍、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研发风险;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华新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8-08-27 19.50 -- -- 20.78 6.56%
21.41 9.79%
详细
事件:华新水泥发布2018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83亿元,同比上升26.77%;归母净利20.68亿元,同比上升184.07%,扣非归母净利20.51亿元,同比上升199.48%。同时,公司预计2018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在150%以上。 点评: 水泥业务:销量方面看,公司上半年水泥熟料综合销量为3216万吨,同比增长1.13%,市占率进一步扩大。公司重点区域湖北、湖南等地水泥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西南地区稳定增长;而公司凭借资源禀赋优势以及协同处置下的“少错峰”优势实现销量上的逆势提升,公司在区域内的市占率实现进一步扩张。盈利能力方面看,上半年公司所处区域需求基本走平,上游原材料涨幅明显,环保趋严推动供给端持续收缩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区域水泥均价继续走高,2018H1综合吨均价为369元,同比大幅提高74元;原材料和燃料的价格提高推升吨成本12元至230元;因此,公司上半年实现综合吨毛利140元,同比大幅提升63元;由于运输成本及人力成本提高,公司吨三费小幅上升2元至51元;总体来看,公司实现综合吨归母净利润64元,同比大幅提高41元。 下半年公司西藏山南三期3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有望在8月底投产,作为全国盈利能力最强的区域,西藏的新产线有望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量。而在公司中期水泥产能规划中,云南禄劝4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黄石年产285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置换项目已开工建设;海外尼泊尔28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预计年底将开工建设。 骨料业务:由于环保对矿山开采的限制,全国骨料价格同比大幅提升,公司的骨料吨价格大幅提升至55元/吨,吨毛利大幅提升至35元/吨。随着新的骨料产线投产,公司上半年销售骨料612万吨,同比增长12.37%。公司目前拥有骨料产能2100万吨/年,发展迅速,西藏山南、四川渠县、云南开远等骨料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到年底骨料产能有望达到3700万吨。 中期看公司整体的骨料整体规划较大,随着骨料的资源价值逐渐增强,公司的骨料业务有望成长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点。按照规划到2020年公司将力争实现至少1亿吨/年的骨料产能,如果按照目前骨料的盈利能力测算,公司未来的整体盈利能力仍有大幅上升空间。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至51.83%,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26.90亿元,同比大幅提升123.8%。 投资建议: 严格的错峰生产和低库位的背景下,水泥涨价窗口提前到来。我们发现到了8月中下旬,全国水泥、熟料库存仍然处于同期较低水平,且南方部分区域价格已经开始推涨,涨价窗口的提前无疑使我们对南方区域后续盈利能力具备更强的信心。对比去年,2018年同期错峰生产政策更严且执行力度更强。而今年环保的较大压力可能导致后续更多临时性限产的出现,进一步对水泥价格形成催化。而华新所处的中西南地区,水泥需求今年以来呈现稳定态势,甚至部分区域有所增长,我们认为和区域发展相对落后(人均水泥累计需求量较低),而近年建设力度稳步增强有关;较好的需求总量和持续向好的行业格局,有望支撑公司的盈利维持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华新水泥中期将持续受益“熟料资源化”下的行业整体集中度提升;而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环保业务推进能够为公司打造更多的盈利点。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亿、55.1亿,对应当前PE分别为5.9、5.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风险:水泥行业整体需求与宏观经济相关性极高,虽然近年随着水泥供给端约束的不断增强,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的波动影响出现减小;但是宏观经济如果出现大幅波动导致需求明显变化,行业整体格局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从而明显影响行业盈利能力。 2.供给侧改革推进不达预期:水泥供给侧改革以及产能端、原材料端控制对政策依赖程度相对较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执行程度情况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76/82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