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59/79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完美世界 传播与文化 2018-07-18 29.70 -- -- 30.30 2.02%
30.30 2.02%
详细
回购价格:结合近期公司股价,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36元/股; 回购期限: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按回购资金总额上限人民币1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36元/股进行测算,回购数量约为27,777,778股,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11%,占公司目前无限售条件股份的比例约为5.96%。按回购资金总额下限人民币5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36元/股测算,预计本次回购的股份不低于13,888,889股,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比例约为1.06%,占公司目前无限售条件股份的比例约为2.98%。 高管增持,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2018年7月11日,公司高管王巍巍(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增持公司股份182,600股,合计499.7685万元,增持均价为27.37元;7月12日,公司高管曾映雪(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增持公司股份192,400股,合计500.2162万元,均价为26元。同时11、12两日内,公司部分导演制片人及核心管理团队部分人员分别增持895,692股、249,900股,金额分别为2494.2563万元、652.1798万元,增持均价分别为27.85元与26.1元。公司高管及核心团队增持(共计增持4146.4万元)+公司回购股份(5-10亿),体现出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的信心以及公司对长期内在价值的坚定信心。 后续多款大作待上线,保障业绩稳定增长。超级IP手游《武林外传手游》6月1日正式上线公开测试,首日就达到iOS游戏榜和全榜单双榜下载第一,首月始终维持iOS畅销榜TOP30。公司2018下半年计划推出的手游产品包括《射雕侠侣2》(预约中),《梦间集-天鹅座》(预计暑期档,目前测试中)、《云梦四时歌》(腾讯独代,预计Q4上线)、《完美世界手游》(腾讯独代,预计Q4上线)等,特别是顶级IP手游《完美世界手游》与腾讯的合作,有望通过IP自身的号召力和腾讯强大的流量导入能力,实现用户和流水的快速增长,有望大幅提升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18-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2.33亿元、93.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2%、13.68%;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9.12亿元、24.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05%、25.96%。对应EPS分别为1.45元、1.83元,2018xPE为19倍。近期公司股价有所回调,但公司影视(超过11部电视剧制作完成或在已后期制作中)、游戏业务开展有条不紊且内容储备丰富,业绩高增长预期不改,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维持“买入”评级!
网宿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8-07-18 10.49 -- -- 11.28 7.53%
11.28 7.53%
详细
公告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596亿元-4.57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10,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5300万元,去年同期为8590.08万元。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行业新格局形式下价格竞争趋缓态。公司2018H1整体经营向好,扣非净利润为3.6296亿-4.0455亿(中位数3.8376亿元),同比增长9.97%-22.57%。从单季度看,2018Q2净利润中位数环比持平或略有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中位数18.29%高于18Q1同比增速,其中新增股权激励费用和数据中心业务投入期的亏损,对业绩造成短期负面影响,业绩处于基本稳定向好态势。二季度直播短视频行业平台抖音、快手等进入全面整改期,对短期业务流量增长造成一定影响,长期看有利于整个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二季度网宿以第一名中标世界杯新媒体中移动咪咕2018年CDN采购项目,将对公司经营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CDNetworks从2017Q2并表,2018Q1亏损大幅减小,2018Q2有望实现盈亏平衡。面对国内CDN市场激烈竞争,公司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延展产品链、优化产品结构、推进增值服务发展,推出企速通、网宿网盾、窄带高清等方案,保持第三方CDN市场的竞争优势。 价格竞争趋缓,从拼价格到拼质量服务,流量持续增长推动CND市场发展。行业短期快速洗牌,新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对于大客户市场,CDN价格接近成本,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云计算厂商单纯价格竞争难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阿里云从17年11月之后没有再调整官网价格,6月上海云栖大会推出的新一轮云计算降价中不包含CDN产品。从边际贡献的角度看,腾讯的云收入规模不算很大,价格策略上略激进一些也是符合我们预期的。CDN的刚性成本全部是带宽成本,是无法进一步压缩,价格战带来的将直接是亏损扩大化。从拼价格到拼质量、服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互联网流量持续高增长,视频社交时代,直播与短视频商业模式逐步成熟,爱奇艺、B站在美国上市,腾讯新一轮投资斗鱼、虎牙。面向未来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都会带来持续的流量增长,并且延伸出对安全和边缘计算业务的需求。我们测算中国的CDN市场规模仅为全球市场的15%-20%,中国目前的人均流量消费水平远低于美国,国内CDN市场仍具备很大潜力。 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开拓IDC新业务,重点布局边缘计算平台。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5.5亿,研发营收占比提升至10.24%。公司专注在“CDN”、“IDC”、“云计算”领域及“海外市场”做大做强。除了自建海外节点、发展海外市场,2017年公司通过资本收购CDNetworks(韩国公司,全球第三大CDN独立CDN公司)97.82%股权及CDN-video LLC(俄罗斯本土CDN公司)70%股权,加速拓展海外CDN市场。开始整合IDC业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参与联通混改,有望加强深度合作。近期与北京邮电大学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产学研结合的边缘计算联合实验室。网宿科技正在搭建统一的边缘计算平台,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计算、存储、分发、安全一体化的平台能力。物联网时代,CDN会顺理成章地将其边缘的计算、安全等能力释放。 投资建议:CDN市场价格竞争趋缓,2018上半年业绩整体持续向好。我们判断网宿科技已经处于经营的底部区域,但不排除有季节性的波动,公司拥有众多优质互联网客户,与云厂商有很大合作潜力。同时公司启动整合IDC业务,战略布局云安全与边缘计算,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年净利润为9.65亿、13.56亿,对应EPS分别为0.40元、0.56元,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CDN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18-07-18 20.28 -- -- 20.93 3.21%
20.93 3.21%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18年中报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1.99-2.17亿元,同比增长10-20%。 业绩符合预期,模式升级+新项目开发带来的高投入影响公司短期利润增长。根据业绩预告计算,公司二季度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为9-24%,其中青岛经销商于2018年6月开始并表,利润影响较小,公司利润增速基本反映了公司的内生利润增长。我们一直强调公司正处于转型阶段,一方面依托全国实验室网络布局积极探索合作共建、精准中心等新模式,另一方面由传统检验项目为主逐渐向高端精准检验为主跨步,转型期持续加大投入带来各项费用的大幅提高,对短期利润带来消极影响,随着新实验室逐渐盈利,新检验项目陆续开展,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高。 依托全国实验室网络布局优势,积极推动合作共建、精准中心等新模式。公司独立医学实验室总数已达到38家,同时配合各地分级诊疗、医联体等政策落地,积极推进合作共建、区域检验中心等新业务模式,实现产品和服务两条主线的相互融合,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 自主研发+与巨头合作,加速推动高端检验项目落地。公司加速技术驱动战略布局,在自主研发NGS产品、NIPT、TCT分流、远程病理等取得积极进展,并与全球精准诊断领域技术领导者SCIEX、罗氏、FMI和Agena等深度合作,在生物质谱、基因检测领域引入国际最前沿技术,同时加大营销力建设,结核一体化检测临床落地、产诊中心搭建、和血液病等项目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盈利预测与估值:不考虑公司定增摊薄,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收入65.03、83.30、107.04亿元,同比增长29.96%、28.08%、28.50%,归母净利润4.40、5.87、7.88亿元,同比增长25.77%、33.48%、34.26%,对应EPS为0.80、1.07、1.43,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18年25倍PE,处于历史估值低位,考虑到公司实验室全国性布局基本完成,特检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同时财务指标有望持续改善,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高,我们认为公司2018年合理估值区间为40-45倍PE,合理价格区间为32-3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实验室盈利时间不确定风险,非公开发行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扬帆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18-07-18 32.01 -- -- 33.70 5.28%
33.70 5.28%
详细
扬帆新材主要生产光引发剂907、巯基化合物等系列产品,是全球光引发剂及巯基化合物主要生产供应商之一。2017年公司光引发剂收入占比41.1%,巯基化合物收入占比56.1%。光引发剂主要用于光固化材料中,而光固化材料(UV涂料、UV油墨、UV胶粘剂等)广泛应用于PCB电路板、微电子加工、造纸、显示、家用电器、木器加工、光纤通讯等行业。巯基化合物产品目前主要以中间体状态用于医药品、农药和染料制造。 光引发剂907全球龙头,复制产业链运营模式打造全产品方案提供商。公司产品907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了从基础化工原材料(巯基化合物)到最终产品的全产业链生产优势,进而占据全球60%的市场。在光引发剂行业,公司目前进行产品束的横向延伸,拓充自己的光引发剂品种,当光引发剂品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进行不同光引发剂的复配使用,进而从产品供应商变成方案提供商。更进一步,公司可更大范围地进军光固化配方产品市场,将树脂和助剂等市场也纳入延伸领域。对于单一光引发剂产品,公司打算复制907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在光引发剂的市场从横向和纵向维度立体打造公司综合竞争壁垒,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巯基化合物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将持续受益于环保趋紧和新品放量。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在巯基精细化学品制造领域形成了全球领先优势。光引发剂907也是依靠巯基化合物等上游而称霸全球,且在目前中高端的光引发剂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品种具备巯基化合物结构,因此公司具备独特的创新优势和潜力。目前环保助力中间体产品价格上涨,公司盈利能力和龙头的优势将会不断加强。加之公司巯基化合物多为定制中间体,新品若放量将带来较大的业绩弹性,18年H1的新品中间体放量是公司业绩高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做为国内光引发剂的龙头企业,产业链发展框架具有现实成功先例,且后续陆续丰富产品束来打造方案提供能力的发展思路清晰。加之公司具有巯基化合物的核心竞争优势,后续将持续受益于环保,且新型巯基化合物的不断放量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公司在光引发剂和细分中间体行业中具有较强稀缺性,加之业务延展性性较强,我们给予2018年3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弘信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7-18 33.50 -- -- 35.99 7.43%
35.99 7.43%
详细
事件:公司7月11号公告2018年中报预告,2018H1业绩0.4-0.45亿,同比增长3-15%。 点评如下: 受益头部客户驱动,Q2业绩环比大增或迎业绩拐点。公司公告上半年业绩预告为4005万-4472万,同比增长3%-15%,考虑到1季度受全面屏切换拖累订单,公司实际Q2单季度净利润在5839和6306万,同比增长176%-200%,营收端Q2营收环比增长124%达7.37亿,公司Q2营收和业绩均创历史成绩。主要原因正如我们上次预判一季度的低迷主要系手机出货下降以及淡季因素影响,3月份订单开始陆续回暖,尤其是4-6月份下游天马、群创、京东方等面板以及手机模组头部客户需求拉动,公司产能利用率达到高峰。我们预计随着国产机等下半年进入旺季,公司的的产能&技术&客户优势将驱动业绩继续高速发展,全年维持预计1.24亿净利润,对应PE 27,维持买入评级。 展望下半年国产系手机全面屏、双摄等创新渗透,对公司保持乐观。2017年苹果十周年x采用无线充电、3D sensing、OLED/全面屏、双摄等功能创新成主要卖点,根据2018年国产手机机型发布及规划基本跟随战略,我们预计全面屏将从2017年的8%渗透率到2018年的40%左右渗透率,双摄从2017年的20%作用渗透率到2018年35%作用渗透率以及其他创新将对FPC需求强劲,尤其是天马、京东方等面板厂商的扩产对优质FPC供应商给予产能要求和订单需求,我们认为弘信电子长期以来的优质客户基础以及业内领先的卷对卷加工工艺将率先受益。展望下半年,我们乐观看待公司将进一步受益下游旺季订单、盈利改善、直供客户比例、客户结构优化等带来的业绩弹性机会。 大股东和员工增持彰显信心。公司6月份公司员工持股已以均价32.38元/股完成增持,6月26日公告股东弘信创业工场拟半年内增持不超过总股本2%,彰显对全年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公司此次业绩预告大增将打消大家对1季度业绩低迷带来的疑虑,全年订单需求乐观看保持强劲需求,客户&技术优势锁定长期在汽车电子、医疗等切进去爆发可能性。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年营收22.18/30.31亿元,业绩1.24/1.96亿元,对应PE 26/17,我们持续看好FPC景气以及公司卷对卷在全面屏/OLED优势下的国产替代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手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保利地产 房地产业 2018-07-18 10.82 -- -- 12.38 14.42%
13.33 23.20%
详细
公司今日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快报,报告期实现营收598.7亿元,同比增长9.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64.9亿元,同比增长14.9%,EPS0.55元; 业绩表现平稳,销售维持高增长 上半年公司净利增速高于营收主要原因在于结算毛利率提升及投资收益增加,其中营业利润率同比扩大2.3个百分点至20.8%。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年二季度及四季度是公司结算高峰(二季度营收占比在20-25%左右、四季度营收占比在50-55%左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预收账款达到2563亿元,创历史新高,叠加结算毛利率的逐步回升,全年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销售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额2153亿元,同比增长46.9%,6月单月销售额602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6月单月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公司保持积极的推盘策略,上半年累计新推2170亿元,同比增长60%,6月新推盘去化率仍维持在73%的高位。展望下半年,公司可售货值仍充裕,叠加当前较高的去化率水平,全年有望向4000亿元销售大关发起冲击。 拿地仍较积极,融资优势显著 根据每月公告数据,2018年上半年公司新增项目建面1508万平、总地价967亿元,占同期销售面积、销售额比重分别为104%、45%,其中总地价占销售额比重同比扩大7.3个百分点。从拿地结构来看,报告期公司在城市布局上稳步下沉,强三线、四线城市拓展金额占比分别为31%、14.9%,同比分别缩小7、扩大7.9个百分点,一二线拓展金额占比同比基本持平(54%左右)。 当前行业资金面整体趋紧,公司作为央企地产龙头,融资优势愈发显著:1、较低的融资成本:据我们跟踪,目前公司存量有息负债融资成本为4.86%,较2017年底仅上升0.04个百分点,处于行业最低水平之一;2、多元的融资渠道:公司通过各类渠道仍可获可观的低成本资金,如18年二季度至今公司已发行45亿元中票,利率为4.88%、4.6%;3、较低的信托等非标融资依赖度:截至2017年末,公司非银借款占比仅为16%,成本较低的银行借款、债券占比为84%。 激励机制升级,两翼业务蓬勃发展 2017年12月公司董事会通过项目跟投机制,与股权激励配合,补充和完善了公司的激励机制体系。从跟投资金上限来看,10%的项目资金峰值跟投上限处于国企最高水平之一,表明公司在激励机制安排上一直走在国资前列。随着跟投机制的实行,公司员工自上而下的利益将与公司有效绑定,提升公司运营和开发效率,为未来公司成长再添动力。 在房地产主业稳步发展同时,2017年公司的两翼业务均获得快速发展:1、房地产基金:2017年累计管理规模达到785亿元,其中信保基金规模637亿元,连续6年被评为“房地产基金前10强”;2、物业管理:保利物业成功登陆新三板,2017年合同在管面积1.74亿平,同比增长44.75%,其中累计外拓面积占比达到23%;3、商业运营:截至2017年末,在管商业面积160万平,全年营收超10亿元。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18、19年EPS为1.7、2.17元,对应当前PE为6.6、5.2x,维持“买入”评级。
中炬高新 综合类 2018-07-18 30.19 -- -- 30.27 0.26%
33.66 11.49%
详细
事件:中炬高新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18H1公司营业收入约21.7亿元,同比增长约20%,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约5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约57%。其中2018Q2营业收入10.16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66%。 调味品业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18H1美味鲜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2018Q2美味鲜收入9.48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23%,符合市场预期。二季度美味鲜收入环比加速,主要系公司去年3月提出厂价,经销商提前囤货致今年一季度基数高增速低。二季度在高基数影响消除后,调味品恢复稳健增长,预计全年可维持10-15%的增长中枢。美味鲜单二季度不存在同比提价影响,主要依靠放量实现增长,动销情况良好。同时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利润率提升体现出美味鲜在成本与费用端的控制取得成效。 房地产业务贡献增量,母公司积极开展资产运营。中汇合创2018H1收入4000万元,同比增长13.6倍,归母净利润940万元,同比增长5.7倍。其中2018Q1中汇合创确认收入/净利润仅41/94万元,增量主要由二季度贡献。本次确认的房地产收入是早期申报的存量房销售通过政府审批后结转。公司还有1亿元左右存量房销售收入待政府审批后确认,目前确认节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母公司2018H1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7.8倍,归母净利润约2000万元。其中2018Q2母公司收入800万元,亏损约1000万。今年母公司积极开展资产运营,物业出售等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调味品成长路径清晰,内部挖潜加速利润弹性释放。公司调味品业务增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立足东南沿海主销区域,加强对东北覆盖,再逐步铺向全国。公司营销人员和一级经销商每年分别增加100个左右,目前已覆盖70%地级市场;(2)加大对薄弱餐饮渠道的开发力度,2017年餐饮渠道销售占比24%,增长25%快于调味品整体,2018餐饮占比有望继续提升;(3)公司酱油收入占比近70%,随其他调味品产能释放向综合性调味品平台发展。同时公司内部改善空间明显,成本与费用的改善可加速利润弹性释放。从成本端看,随阳西基地产能释放,规模效应增强、生产效率提升、人力水电成本下降带动吨成本下行从而提升毛利率;从费用端看,公司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管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期待未来更深入的改革。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收入分别为42.67、48.47、59.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6、7.69、10.15亿元,EPS分别为0.77、0.97、1.27元,对应PE为39倍、31倍、24倍,维持“买入”评级。
云铝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7-18 4.87 -- -- 5.80 19.10%
5.80 19.10%
详细
【事件】:云铝股份7月14日披露公司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18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0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6%。 【点评】: 1)“一降一升”,支撑上半年扭亏为盈。2018年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05亿元,导致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Q1淡季,电解铝价格深度回调(15125元/吨→14153元/吨,↓6.4%);②氧化铝高价库存较多,导致生产成本未同步跟降。按业绩预告,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环比Q1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如下:①铝价上涨,2018年Q2电解铝均价为14460元/吨,环比Q1上涨2.2%(306元/吨);②成本下行,2017Q4以及2018Q1、2018Q2氧化铝季度均价分别为3445元/吨、2802元/吨和2919元/吨,考虑到库存因素,则Q2计入成本的氧化价格有所下行。综上,我们认为成本降、售价升,是Q2效益改善的主因。 2)重点项目待投产,下半年将迎产能放量。目前公司共有电解铝产能158万吨(其中,本部30+润鑫30+涌鑫30+泽鑫30+淯鑫38),下半年的产能增量主要体现在云铝海鑫35万吨项目(昭通一期)以及鹤庆溢鑫21万吨,预计投产时间分别为今年7月和四季度;再往后看,昭通二期35万吨以及文山50万吨正在规划建设进程中,2019年公司远景产能有望达到300万吨/年,公司已经已然成为电解铝行业最具成长性标的之一。 3)板块超跌,值得重点关注。2018年H1铝价宽幅震荡,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经济不确定上升导致需求转弱担忧持续加大,电解铝板块遭遇估值和业绩双杀,截止目前,云铝股份PB已降至1.35X,考虑到未来铝行业格局持续优化--“供给有限+需求稳增”,从中长期视角看,我们认为板块已经超跌,值得重点关注;而短期看,电解铝成本支撑效应明显(氧化铝价格上行),基本面扎实(供给有限+需求稳增),价格上行空间>下行空间,且下半年存自备电(成本抬升)以及采暖季(蓝天保卫战)等政策预期,具备alpha超额收益,云铝股份有望深度受益于量价齐升的双重弹性,继续看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在2018/2019/2020年电解铝均价14500元/吨、15500元/吨、16500元/吨,氧化铝/电解铝比价为20%基准假设下,公司2018/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22.4/40.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4/0.86/1.57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估值水平则分别为20X/6X/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相关产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风险。
复星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7-17 41.44 50.28 123.37% 41.90 1.11%
41.90 1.11%
详细
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与BNI(ButterflyNetwork,Inc.)及其他D轮优先股认购方签订投资协议,拟参与认购BNI发行的D轮优先股。BNI本轮计划以每股10.27美元发行约2,434万股D轮优先股,募集资金合计约2.5亿美元,其中:复星实业拟以总计约1.06亿美元认购约1032万股D轮优先股。交易完成后,复星实业将持有BNI总股本的约8.33%。本次交易尚需获得中国境内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准以及通过美国相关主管部门的反垄断审查。 拟布局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持式超声成像仪,有利于协同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并为促进公司医疗服务业务、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服务模式创新提供可能。BNI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超声成像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持式超声成像仪研发企业之一。BNI首款超声成像产品ButterflyiQ于2017年9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其利用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CMUT)原理,依托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芯片制造工艺开发了相应的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并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结合云技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实现了单个手持式超声探头通过多种检查模式分别完成对全身多个部位、多种临床应用需求的操作,具备便携、通用、低成本和远程应用等性能。如BNI未来拟在中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1)向第三方授予制造、销售、许可、出售其任何产品等商业化权利,(2)成立任何实体,或(3)从事产品商业化的任何其他活动,在实质同等条件下,公司享有接受该等商业化权利的优先权。 公司是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单抗、细胞治疗等产品即将进入兑现期。我们预计公司利妥昔单抗有望于年内获批上市;此外,公司共有9个单抗获批临床,包括5个生物类似药和4个生物创新药,其中曲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公司创新药抗PD-1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晚期实体瘤的治疗方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注册审评受理;公司和美国KITE合作的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申请已经获得受理,有望于近期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5亿、45.15亿和52.93亿,同比增长22.11%、18.34%和17.24%。公司主业快速增长、估值便宜,未来有望估值和业绩双升。我们给予公司2018年整体估值35-40倍,对应目标区间53.55-6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延并购不达预期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一致性评价不达预期的风险。
贝达药业 医药生物 2018-07-17 57.55 66.11 83.44% 59.18 2.83%
59.18 2.83%
详细
贝达药业以创新药为核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国际水平的研发标准和国内一流的学术推广的公司。公司深耕肿瘤,尤其是发病率最高的非小细胞肺癌领域,产品质量领先、组合丰富、协同性强,有望借助埃克替尼的成熟渠道,在获批上市后快速放量。 1.公司研发标准高,主要产品均对标国际市场已上市品种,重磅新品种即将进入收获期-:1)公司已上市品种埃克替尼和阿斯利康吉非替尼头对头,疗效非劣、安全性更优,峰值销售有望超过17亿元;2)公司今年有望在国内申报上市的品种恩沙替尼优于辉瑞的克唑替尼、看齐罗氏的阿来替尼,国内峰值有望超过20亿元;3)公司III期临床品种Vorolanib对比全球已上市品种在疗效、安全性有潜在优势,有望于2020年获批上市;4)公司III期临床品种贝伐珠单抗和原研药头对头临床,有望于2020年获批上市,进度国内前3; 2.公司自建专业化学术推广团队,为后续品种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打造了一支高度执行力的市场销售团队,不仅具有强大的学术推广能力,而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将学术的影响转化为产品和公司的认可,相互促进,协同塑造了贝达药业的品牌形象。公司在研品种多为肿瘤药,尤其是肺癌用药。强大的学术推广团队,有望帮助后续产品快速进入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 公司大力投入研发,通过“自主研发+项目引进”,构建丰富的以抗肿瘤药为核心的创新药梯队,后续有望陆续进入后期临床开发阶段,奠定公司中长期核心竞争力。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3.81亿元,同比增长135.69%,占公司收入比重高达37.09%。目前公司的在研项目超过30项,其中8项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各临床研究项目均在有序推进,BPI-2009C、BPI-9016M、BPI-15086、BPI-3016等项目的临床研究也在按计划推进n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随着埃克替尼医保放量,以及恩沙替尼、Vorolanib、贝伐珠单抗、帕尼单抗等品种陆续获批,公司收入增速和利润有望逐年加快。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3.19亿元、3.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9%、17.72%和25.11%。我们给予埃克替尼利润30至35倍估值,对应2018年市值81至95亿元。我们预测公司即将上市的重磅创新药恩沙替尼、Vorolanib、贝伐珠单抗和帕尼单抗国内市场DCF对应2018年的价值约为188亿元(R=10%)。综上所述,我们给予公司2018年整体市值269至283亿元,对应目标区间67.08至70.5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仿制药上市带来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市场空间假设不达预期的风险。
用友网络 计算机行业 2018-07-17 24.99 -- -- 28.82 15.33%
31.38 25.57%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同比扭亏为盈。2018年7月13日,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2018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到1.3亿元,去年同期为-63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8000万元到1.1亿元,去年同期为-1.0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公告称业绩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云服务业务和软件业务营收较快增长;2)经营成本和费用增长率均低于收入增长率。 云收入快速增长。2016年8月,公司发布用友3.0战略,开始聚焦云服务和企业金融服务。2017年,公司云服务收入为4.09亿元,同比增长250%,研发投入13亿元,持续保持了对云服务等业务的大力度研发投入。目前,公司发布了多款PaaS层和SaaS层的云产品,云服务业务的企业客户数近400万家。2018年,公司继续执行用友3.0战略,推动用友云服务业务规模化发展。公司预计,今年营收同比或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营收增长率或将超过35%,其中云服务业务收入高速增长,软件业务收入较快增长。 U8cloud发展迅速。公司云服务主要包括领域云、云平台、行业云、畅捷通云和云市场五部分。U8cloud是用友在领域云方面推出的新一代云ERP,根据CSDN的报道,U8cloud自去年7月推出到2018年3月,已经发展客户近400家,其中公有云客户与私有云客户的比例达到1:1。2018年,公司计划累计发展云ERP客户1000家。 工业互联网:技术实力行业领先。2017年,公司发布用友工业互联网平台“精智”,签约客户包括:鞍钢、深圳特发、大亚圣象、江铜集团、中国振华电子集团等,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得“用户推荐品牌”荣誉。2018年6月,工信部公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国内仅有8家试验测试厂商上榜,工业互联网平台“精智”发布仅1年便成功入围该项目,产品技术实力已得到行业和市场认可。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云服务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望带来新的业绩驱动。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6.21/8.13/10.43亿元,EPS分别为0.33/0.43/0.55元,对应的PE分别为75/57/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物联网业务增速放缓的风险,云服务收入增长低于预期的风险。
徐工机械 机械行业 2018-07-17 3.97 -- -- 4.40 10.83%
4.44 11.84%
详细
事件:公司7月13日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18年1-6月归母净利润达10-1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8%-109%,去年同期盈利5.5亿元。报告期内工程机械行业形势受惠于“一带一路”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市场机遇,公司继续推进“三高一大”产品发展战略,扎实落地“技术领先、用不毁”金标准,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可持续的“三有一可”高质量发展,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净利润同比增幅较大。 公司单季度净利润保持高位,明后年业绩有望继续超预期 1)公司2018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0%;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157%。二季度单季度净利润达4.81-6.31亿元。 2)公司季度业绩环比稳中有升:2017年4个季度净利润分别为2.02、3.48、2.28、2.48亿元。2018年1季度净利润环比翻倍增长,2季度净利润持续保持高位。我们判断公司资产负债表质量已大幅改善。2018年公司轻装上阵,全年业绩实现速增长。 3)公司2018年经营计划:力争全年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约26.3%。 增发方案调整,预计定增近期完成概率大 1)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已于2018年2月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并于7月3日被告知非公开发行认购对象之一华信工业无条件放弃认购,对方案的发行对象、发行数量、募资金额和用途进行调整。 2)发行对象:调整前为华信工业、盈灿投资、泰元投资及泰熙投资;调整后为盈灿投资、泰元投资和泰熙投资。 3)发行数量:调整前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349,350,646股;调整后不超过825,940,775股。我们认为:调整后有利于减少业绩摊薄。 4)募集资金金额及用途:调整前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1.56亿元;调整后不超过25.44亿元。项目投向及项目投资总额不变,仍包括:高端装备智能化制造项目等。 5)公司需在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增发。我们认为:公司增发截止日临近。我们判断公司近期完成增发概率较大。如增发得以完成,有望打开公司未来发展空间。 军民融合:成立军品研究所,实施无人操控、全自动变速箱等重大研发项目。 徐工机械:工程机械领军企业,背靠徐工集团,集团挖掘机业务大幅增长徐工集团挖掘机业务持续大幅增长,尚在上市公司之外。2018年1-5月,徐工挖掘机累计销量达12347台,同比增长88.5%。徐工挖机已成为国内挖掘机行业的第一集团军,市占率超过10%,在国内仅次于三一重工和卡特彼勒。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有望超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27、0.35、0.43元,对应PE分别为14x、11x、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周期性行业反弹持续性风险、主要产品销量增速低于预期风险。
太钢不锈 钢铁行业 2018-07-17 5.20 -- -- -- 0.00%
5.75 10.58%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7亿元至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7.8%至305.4%,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至0.53元; 二季度业绩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根据公司最新的业绩预告进行测算,预计二季度单季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39亿元-15.39亿元,折合EPS 为0.21元-0.27元。公司近四个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12亿元、25.79亿元、14.52亿元以及13.89亿元(取中值),虽然今年二季度盈利相较高点已经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处于历史盈利高位区间。若按照公司单季度钢产量265万吨进行测算,公司二季度吨钢净利524元,在板块内处于领先地位; 不锈钢板材价格表现滞后:公司目前拥有1050万吨产能,其中不锈钢产能450万吨,无取向硅钢产能130-140万吨,车轴以及车轮钢逾30万吨,其他产品主要为热轧卷板以及部分管线材。我们测算的二季度冷热轧板卷行业吨钢毛利环比改善幅度普遍在20%-30%,但公司业绩改善程度明显小于行业平均水准,我们预计不锈钢板材提价幅度相对滞后是主要原因,4-5月份是公司不锈钢板材价格的低点,虽然5月下旬之后价格开始企稳回升,但公司主要不锈钢板材二季度均价相较于一季度降幅仍达到5%-10%,对二季度业绩整体形成拖累; 行业盈利有望维持偏高运行:钢价在经历前期的修复性上涨之后,主要产品除螺纹钢盈利距离去年四季度高点尚有一段距离之外,最新的热卷以及中厚板的盈利已经接近甚至超越去年高点水平,行业盈利在一季度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回升。随着贸易摩擦不断延伸,国内政策开始微调。我们预计在目前政策环境下,地产投资端存在改善可能性,进而对冲基建下行压力,后期钢铁需求大幅下滑概率较低,加之近期环保限产对供给端扰动不断增强,供需变化之下预计行业盈利仍有望维持高位;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不锈钢龙头企业,300系以及400系不锈钢卷板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目前来自于石化以及制造业等细分领域的订单仍较为充沛,在环保限产对行业供给形成持续压制之际预计吨钢盈利仍有望维持高位,公司业绩支撑性较强。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0.95元、1.01元及1.07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回落导致需求承压。
顺鑫农业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18-07-17 42.41 -- -- 47.90 12.95%
47.90 12.95%
详细
核心观点:年初以来我们发布重磅深度和多篇跟踪报告重点推荐顺鑫农业,详细参考公司深度报告《从财务视角还原全面的顺鑫农业》,核心逻辑是白酒主业加速增长,阜外市场迎来放量增长,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中报业绩预增持续兑现这一逻辑。根据费用投入方式的变化,我们认为费用调整效应将逐步体现,下半年业绩有望加速增长。中长期来看,牛栏山在千亿低端酒市场销量占比仅5%,我们看好未来牛栏山逐步收割低端酒市场的充足发展潜力,公司市值仍被低估,持续重点推荐。 二季度白酒主业持续高增,业绩预增超预期。公司公告预计2018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16-4.89亿元,同比增长70%-100%,我们预计18Q2公司净利润在1亿元左右,中报业绩靠近预告上限,业绩持续高增主要由白酒业务驱动。分业务来看,18Q1白酒收入增速超过45%,我们预计Q2增速在40%以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品结构升级推动北京市场个位数增长,长三角等阜外市场迎来放量增长,对应收入增速基本在50%-70%,多年积累的品牌和渠道红利效应继续加速体现;受猪价下行影响,肉制品业务相对去年表现较弱,基本不盈利;房地产业务暂无明显进展,我们预计对公司整体利润仍有一定拖累。 费用调整效应逐步体现,下半年业绩有望加速增长。从近期公司发布的年报问询函回复中,可以看到从2017年下半年起公司调整了费用投入方式,市场开发及推广费用让经销商承担,然后给予经销商产品销售折扣,这也是收入加速但销售费用率下降的重要原因,若下半年收入增速保持,后续公司利润增速有望加快,净利率有望在去年10%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随着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化和详细化,公司预收账款蓄水红利有望逐季体现,在可释放的业绩增长潜力充足大背景下,市场将对公司价值认识的更加充分。 中长期来看,牛栏山在低端酒市场发展潜力十足。白酒行业50元以下的低端酒有千亿元规模,主要以地产酒和散酒为主,尽管此价格带消费升级趋势偏弱,但长期来看需求量是比较稳定的,牛栏山在该价位段的性价比优势首屈一指,毛利率和净利率长期稳定在60%和10%。低端酒消费不受三公消费影响,过去5年牛栏山销量复合增速达1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多年耕耘使其逐步成长为全国化品牌,50元以下的低端酒全国销量约800万吨,顺鑫目前销量约40万吨,市场份额占比约5%,在居民回归品质和品牌消费时代,我们看好未来牛栏山逐步收割低端酒市场的充足发展潜力。 压制估值的因素逐步消除,仍被低估的低端酒龙头。一直以来,公司估值被盈利偏弱的肉制品和房地产业务拖累,随着公司利润端加速释放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压制公司估值的因素将逐步解除,届时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机会。我们认为对顺鑫农业采用分部估值更为合理(参照2015-2016年的康师傅,当时市值跌至300亿元,比公司方便面合理的市值还要低),基于未来牛栏山品牌的成长性和可释放的收入潜力,我们预计2019年白酒收入有望达到100亿元,按照10%的保守净利率测算,对应利润可达10亿元,参照可比公司估值,公司白酒业务市值仍被低估;房地产业务虽处于亏损状态,但未来变现后我们估计可收回40亿元,肉制品业务小幅盈利,暂不考虑,公司市值亦被低估,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充足改善空间。 投资建议:重申“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28.82、140.61、154.34亿元,同比增长9.79%、9.15%、9.77%;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80、7.85、9.99亿元,同比增长32.40%、35.23%、27.34%,对应EPS分别为1.02、1.38、1.75元。
首钢股份 钢铁行业 2018-07-17 4.02 -- -- 4.55 13.18%
4.55 13.18%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至14.5亿元,折合EPS为0.269元-0.274元,同比增长49.7%至52.8%,其中二季度较一季度环比增长81.4%至87.4%; 二季度业绩环比一季度大幅增长:根据公司最新的业绩预告进行测算,预计二季度单季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5亿元-9.45亿元,折合EPS 为0.169元-0.174元。公司近四个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14亿元、4.48亿元、5.05亿元以及9.30亿元(取中值),二季度单季盈利创公司上市以来的最高峰。若按照公司单季度钢权益产量294万吨进行测算,公司二季度吨钢净利315元,环比出现明显改善; 二季度环保限产对公司生产压制走弱:公司具备年产1700万吨钢(其中迁钢公司800万吨、京唐公司900万吨)及其配套的生产能力,钢铁产品包括热系(40%)和冷系(60%)两大类板材产品。公司除了顺义冷轧薄板150万吨产能位于北京之外、迁钢和京唐皆处于环保限产重地唐山地区,2017年采暖季期间公司承担16%-18%限产任务,一直执行至今年3月15日,因此公司生产受到一定抑制。伴随着采暖季结束之后,3-6月期间,公司按照非采暖季京唐公司限产15%,迁钢公司限产10%执行,虽然环保限产对公司正常生产仍有压制,但幅度已经大为减轻,在行业盈利出现修复性上涨背景下,公司二季度盈利改善幅度明显大于行业平均水准; 关注后期环保限产对公司影响:7月以来的环保政策对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有了更严苛的要求,环保态势进一步收紧。污染排放问题最为严重的唐山地区在7月11日发布《关于开展SO2、NO2、CO污染减排攻坚行动的通知》,决定自7月20日至8月31日在全市开展污染减排攻坚行动,所有烧结机、竖炉限产50%(完成脱硝治理的除外),钢企根据区域不同实行30%与50%限产。公司京唐与迁钢都位于唐山地区,目前限产比例还有待确认,但作为区域内环保领先的大型国有钢厂,其限产比例一般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准。若后期公司能最终入选环保“领跑者”企业名单,在实现差别化政策管理激励下,公司有望不列入采暖季停限产清单; 投资建议:作为国内一流的大型钢材生产集团,公司拥有近170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核心产品汽车板和取向硅钢市场占有率皆位居国内前三,家电板更是做到全国第一。虽然在目前唐山地区环保限产政策日趋严厉之下公司生产将受到一定影响,但作为行业内领先的清洁生产型钢企,差别化政策管理下公司限产力度或低于区域内平均水准,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为0.55元、0.59元以及0.61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钢铁需求承压;环保限产超预期压制公司产量释放。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59/79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