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72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利安隆 基础化工业 2024-01-04 29.55 -- -- 32.22 9.04%
32.22 9.04%
详细
事件:1月 1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以自有资金 2亿元向宜兴创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增资(简称“宜兴创聚”)。本次增资同时还有其他共同投资方,包括公司在内合计对宜兴创聚增资约 3.21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宜兴创聚 51.1838%股权,宜兴创聚将全资收购韩国 IPITECH INC.(简称“韩国 IPI”)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宜兴创聚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宜兴创聚和韩国 IPI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拟并购韩国 IPI 进军电子级 PI 领域,布局中韩双研发双生产基地。韩国 IPI 拥有聚酰亚胺(PI)成熟的生产技术和量产工艺,目前 IPI 公司已有成熟量产产品 FCCL用 TPI 膜和 QFN 封装用 TPI 膜、Film Heater,以及具备量产基础的使用无害溶剂的 YPI 产品。韩国 IPI 的产品已通过三星电子、联茂电子等公司的验证,并已经开始批量供应。通过此次对韩国 IPI 的并购,公司将逐步向柔性 OLED 显示屏幕、柔性电路板、芯片封装等制造使用的核心材料产业延伸,相关产品 PI 膜和浆料材料均属于“卡脖子”进口替代类电子级 PI 材料。本次宜兴创聚所获得的增资款项中,将有不超过 2亿元用于支付取得韩国 IPI100%股权的对价及相关税费,并向韩国 IPI 提供不超过 0.2亿元股东借款以供其回购注销韩国产业银行持有的韩国 IPI 优先股。剩余的增资款将专项用于宜兴创聚建设 YPI 生产线和 TPI涂覆线以及补充宜兴创聚、韩国 IPI 的流动资金。项目建成后,宜兴创聚将形成电子级 PI 类材料中韩两国双研发、双生产的格局。 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改善,润滑油添加剂及生命科学业务进展顺利。得益于公司抗老化助剂和润滑油添加剂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和原材料价格的环比回落,23Q2和 Q3公司单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逐季环比提升。润滑油添加剂方面,23年 2月公司子公司锦州康泰二期 50000吨/年润滑油添加剂项目建成投产,润滑油添加剂整体产能由 9.3万吨/年提升至 14.3万吨/年。生命科学业务方面,23年 1月公司与苏州吉马基因合作建设的年产 6吨核酸药物原材料中试研发装置投产。截至 2023年 7月,已完成主要核酸药物原材料产品的试生产,产品品质达到国际领先地位。在合成生物学方面,截至 23年 7月,公司红景天苷项目已完成吨级中试放大,聚谷氨酸项目已成功完成 100L 发酵和分离纯化工艺的开发,透明质酸和特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项目已完成技术引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通过对宜兴创聚的增资和对韩国 IPI 的收购,公司将进军高端电子级 PI 领域,进一步开拓公司成长性。考虑到并购暂未完成及相关新增项目还未建设,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6.07/7.9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收并购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客户验证风险,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华辰装备 机械行业 2024-01-04 30.20 -- -- 29.97 -0.76%
29.97 -0.76%
详细
国内数控轧辊磨床细分领域领军企业,323年业绩显著改善。公司在数控轧辊磨床的多个细分领域率先实现国产替代,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客户覆盖宝武集团、首钢集团、鞍钢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产品亦出口到泰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0.96亿元,同比提升44.79%/337.17%。22年、23H1公司存货均为4.1亿元,其中发出商品分别为2.3、2.1亿元,伴随后续客户验收、收入逐步确认,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数控轧辊磨床:工业母机核心分支,国产化进行时。数控轧辊磨床通过影响轧辊加工精度进而影响下游产品质量及产业发展。近年下游钢铁等行业产业升级,拉动了磨床高端化需求。当前国产数控轧辊磨床的数控系统、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 竞争格局方面,行业第一梯队为德国HERKULES、意大利POMINI、美国CAPCO等外企,国产轧辊磨床企业正由中高端向高端领域渗透。 丝杠导轨:国产化进行时,精密磨床价值凸显。高精度的丝杠导轨在航空、制造、机器人等行业具备广阔应用前景,如:汽车领域,滚珠丝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制动系统、驻车系统和悬架系统等;机器人领域,马斯克曾在2022特斯拉AIDAY上预估Optimus机器人产量将达到数百万台量级,而行星滚柱丝杠为其线性执行器核心部件。当前高精度的丝杠及直线导轨生产用磨床仍主要由海外品牌供应,国内华辰装备、日发精机等厂商国产化进行中。 公司:立足精密磨削技术,推出内外圆复合磨床新品;合作贝斯特,进入丝杠导轨磨领域。公司基于精密磨削技术底蕴,扩大产品矩阵。2017年起公司与德国Wieland公司联合研发数控内外圆复合磨床,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华辰HCK2000数控系统。该产品各项精度指标比肩国外同类产品领先水平,23年已正式推向市场,24年有望逐步放量。此外,23年10月份,公司战略合作贝斯特,计划于1年内向其提供对标国际行业龙头企业领先水平的精密数控直线导轨磨床产品,该产品为目前全球磨削长度最长、技术难度及磨削效率最高的产品。 产能方面,23年底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产能有望扩大至100台/年,24年6月有望建成高精密数控万能外圆磨床60台/年、数控连续轨迹坐标磨床20台/年的新产能。此外,公司还基于超硬磨料砂轮技术,拓展半导体划片刀等领域产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预测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1.23/1.51/1.95亿元,对应EPS为0.49/0.60/0.77元。华辰装备为高端数控轧辊磨床领域龙头,数控系统实现自主研发;基于精密磨削技术,推出数控内外圆复合磨床,切入精密数控直线导轨磨等新领域,定位高端磨削设备国产替代,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募投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燕京啤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1-04 8.67 -- -- 8.71 0.46%
9.57 10.38%
详细
事件:燕京啤酒 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5.75亿元~6.85亿元,同比增长63.22%~94.4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1亿元~5.2亿元,同比增长50.98%~91.49%。其中,23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3.8亿元,22Q4归母净利润为-3.2亿元;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亿元~-4.6亿元,22Q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6亿元。 高质量收官之年,破旧局、迎新机。 2023年为公司改革红利释放之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为近 5年最快水平。公司以思想变革为先导,大力推进机制、组织、运营、营销、生产、研发、文化、治理,九大方面的变革,实现了经营效益、运营效率和发展质量的同步提升。人员冗余、人效低是公司改革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新管理层上任后推动岗位定编定岗、以销定人,人效得到大幅提升。2024年公司仍处于变革红利的释放期,随着啤酒高端化持续推进,收入利润预计持续快速释放。 推动产品高端升级,精酿啤酒布局加快。 2023年以来,公司以营销变革加速品牌高端化进程,以研发变革驱动产品升级焕新,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U8销量保持较快增长,也为公司利润增长提供支撑。公司北京、广西两大精酿啤酒生产基地布局已成为高端品牌与产品快速孵化的生产基地,公司也将考虑布局其他新的精酿生产基地,公司高端化产品矩阵更加完善。2023年 5月以来,公司加大了狮王精酿的宣传力度,打响品牌“营销战”,并举办多场线下活动增强与消费者互动。公司亦积极进行产品创新,10月狮王精酿推出国风茶啤酒,为消费者提供丰富选择。 展望 2024年,公司将持续培育核心大单品燕京 U8、不断带动产品升级,随着消费场景的逐渐修复以及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我们仍看好公司未来的利润弹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燕京啤酒是国内头部啤酒品牌之一,借助大单品 U8的快速放量有望实现业绩的较快增长。考虑到公司推动改革后利润加速释放,且公司净利率较竞品仍有提升空间。我们上调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 6.30/8.52/11.19亿元(分别上调 10%/7%/6%),折合 2023-2025年 EPS分别为 0.22/0.30/0.40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3-2025年的 PE 分别为39x/29x/2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增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食品安全风险。
特一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1-03 17.80 13.44 76.84% 18.60 4.49%
18.60 4.49%
详细
深耕医药二十年,台山起步稳健扩张,2020年后业绩快速修复。公司成立于 2002年,主要从事中成药、化药制剂和原料药的研产销。2015年收购海力制药与新宁制药,扩充产品矩阵,推动止咳宝片成为全国独家品种,延伸产业链至特色原料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收购广东国医堂,获得药品批文 96个。上市以来 3次再融资,助力产能瓶颈突破。2014-2019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CAGR分别为 21.72%/16.45%。2020年新冠疫情致业绩大幅下滑,2022年归母净利润 1.78亿,同比+40%,归母净利润已恢复至 2019年水平。 独家特色止咳宝片,高速开拓十亿规模。在院内外止咳用药市场,中成药的规模和成长性占优。2022年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市场规模约为 240亿元,其中零售药店/公立医院/公立基层终端占比分别为 54%/32%/14%。公司的特色产品止咳宝片含有罂粟壳成分,处方稀缺,独家专利壁垒深厚,以疗效确切、见效快打造核心竞争力。2011-2019年止咳宝片的销售额 CAGR 为 23.35%,销售量 CAGR为 12.10%。2020年疫情防控致销量锐减,此后逐年复苏。2022年止咳宝片销售收入 2.4亿元,2023年有望突破 4亿元。人口老龄化趋势和营销渠道改革,将推动止咳宝片量价齐升,冲击 10亿元规模。 潜力品种拓展和营销渠道改革,构筑二次成长曲线。公司中成药品种丰富,以止咳宝片为核心,重点培育皮肤病血毒丸和降糖舒丸,并储备一批战略品种。2021年中国粉刺痤疮患者 1.21亿人,痤疮治疗药物市场规模为 34亿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其 2021-2025E 复合增速为 19.4%。皮肤病血毒丸治疗轻、中度寻常疮疗效显著,安全性和竞争格局良好。2020年底上市销售,2023年预计销售 3000万元,5年内有望实现营收 3亿元,成为口服治痤疮中成药的龙头产品。降糖舒丸适用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引起的全身综合征,目前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规模有望 5年内过亿。公司将在止咳宝片建立的品牌及渠道优势基础上,转变营销模式,加强零售和第三终端覆盖,加大战略品种的市场开发,构筑二次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拥有独家特色产品止咳宝片,处方和专利壁垒深厚,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有望实现量价齐升。潜力品种拓展和营销渠道改革,开启二次成长曲线。我们预测公司 2023- 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2.53/2.85/3.61亿元,同比增长 42%/13%/27%,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6/23/18倍。结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两种方法,给予公司目标价 19.50元(对应 24年 25倍 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产品放量不及预期;营销渠道改革不及预期;同业竞争加剧。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3-12-28 19.18 -- -- 21.74 13.35%
21.78 13.56%
详细
事件:2023年12月25日九强生物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1)审议通 过了《关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议案》,确定在发展生化诊断的同时大力发展病理诊断业务的战略思路;2)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事业部制改革的议案》,设 立检验事业部、病理事业部、战略发展部、学术支持部、董事会办公室、财务部、 审计部、综合行政部;3)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聘任林齐心、杨清海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 明确战略思路,巩固生化、病理行业领军者地位:为应对行业变革,公司确定在发展生化诊断的同时大力发展病理诊断业务的战略思路。在检验领域,公司在巩固生化诊断龙头地位的同时,补充免疫诊断及各类型检验仪器研发及制造业务,大力发展血凝检测业务。并以企业合作、投资并购以及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寻找并布局新兴检测领域,打造检验领域创新型公司;在病理领域,持续完善纵向产业链,加大攻关上游原材料自研自产,全面推进全自动病理染色系统的升级优化,同时顺应新形势下病理检测智能化趋势,打造国际化的智慧病理平台型企业,巩固病理行业领军者地位。 进行事业部制改革,保障公司持续性稳健发展:为助力公司的战略发展,公司将进行事业部改革,设立检验事业部、病理事业部、战略发展部、学术支持部等部门。其中:检验事业部和病理事业部分别负责公司检验板块和病理板块的常规经营事项,根据发展需要制定战略规划,并围绕检验和病理领域的拓展实现战略目标;战略发展部协助检验、病理诊断的发展,并在产品拓展、企业并购等方面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学术支持部发挥集团专业能力,整合利用行业资源,支持各事业部在包括学术合作、销售支持、政府事务等方面的业务发展。此次事业部改革,将助力检验、病理业务板块发展,实现板块间资源共享,进一步巩固 IVD 领域领先地位,保障公司持续性稳健发展。 把握国药赋能机遇,内生外延打开长期成长的天花板:《关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议案》中明确强调,公司将围绕国药集团打造 IVD 工业平台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优势,在大力发展免疫组化的基础上,以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布局发展空间大、市场需求强、协同效应好的领域。此项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国药对于公司的 IVD 工业平台的战略定位,我们看好国药对于公司内生发展的渠道协同以及外延发展的并购合作的相关赋能,为公司打开长期成长的天花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看好公司新的战略发展规划的推进,以及国药的持续赋能,我们维持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5.22/6.73/8.34亿元,现价对应 23-25年 PE 为 23/17/14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超预期风险、销售模式变动风险、新产品研发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违规行为导致股价不稳定风险
上海机场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3-12-28 32.36 -- -- 33.70 4.14%
37.85 16.97%
详细
事件:公司及其子公司(虹桥机场)分别与中国中免子公司(日上上海)签订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免税店项目经营权转让合同之补充协议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免税店项目经营权转让合同之补充协议一》,调整免税相关条款。 《补充协议》再调整,免税业务重获弹性、扣点率下调提前落地。此次上海机场与日上上海签订的协议是对21年签订《补充协议》的再调整(21年《补充协议》的适用对象为浦东机场免税店,22年公司并表虹桥机场后,此次协议对公司旗下浦东和虹桥机场免税项目均进行了调整),相关修订自23年12月1日起实施,主要调整内容包括:1)相关费用收取模式恢复为原协议“保底金额与实际销售提成两者取其高”的模式;2)扣点率较原协议/补充协议的42.5%(综合扣点率)调整至18%~36%区间;3)保底金额的设置,保留与海外客流量相挂钩,调整后浦东机场免税店23-25年的月保底金额分别为初始协议月均保底金额的9.2%、8.4%、7.7%(对应海外客流量1764万/年),为补充协议[21年]最低保底金额月均值的14.4%,按补充协议[现]条款计算,要实现补充协议[21年]中封顶金额,23-25年免税销售额分别为254、276、302亿元(27%扣点率)。 上海机场免税业务新增三种提成计算方式。1、引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品后,以毛利为基数计入提成;2、市内店/线上订购渠道在机场提货点完成提货后,上海机场可以获得相应提成,扣点率与机场免税店一致;3、日上完成销售目标后增量部分,会采取更加灵活的提成机制,提成比例可能下调。 海外航空出行逐步恢复是协议再调整的主因。在21年海外客流受疫情影响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公司与日上上海签订了《补充协议》;该协议中公司免税店租金收入不再参考免税业务的实际销售金额,仅考虑实际国际客流量、实际开业店铺面积的变化,且免税租金收入在协议期内有封顶。新补充协议虽然保底金额较补充协议[21年]大幅下降,但给予了上海机场24-25年免税业务的盈利弹性。 市场对机场免税未来前景过于悲观。我们认为未来机场免税业务仍有发展空间:1、机场口岸免税渠道竞争优势仍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内免税、机场口岸免税,三大渠道客户群体重合度较低,机场口岸免税渠道仍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2、未来机场扣点大概率能达到监管上限:国内免税运营商内部仍有竞争,未来市场化招标环境下,新协议机场扣点率仍有较大概率达到监管上限。3、未来机场扣点率下降推动免税销售额增加,机场免税仍有“以量补价”逻辑。 投资建议:2021年公司与日上上海签订的《补充协议》迎来重大调整,恢复免税租金保留实际提成/保底金额孰高的收取方式,降低协议期内的扣点率及保底金额,公司未来免税业务盈利弹性得以恢复。我们维持公司23-25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0.8/41.7/60.6亿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航空需求下行;机场小时容量提升缓慢;海外航线旅客吞吐量增长缓慢;免税协议扣点率下降或其他调整。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23-12-28 5.41 -- -- 5.78 6.84%
6.49 19.96%
详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是中国大型油气生产商,炼油能力排名中国第一位,在中国拥有完善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乙烯生产能力排名中国第一位,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化工产品营销网络。 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7月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8年改制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0年2月中国石化集团设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上市;2001年8月8日,中国石化28亿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2-28 13.31 -- -- 13.75 3.31%
15.23 14.43%
详细
国内龙头车企,体制改革落地释放创新活力::上汽集团为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车企,业务涵盖整车、零部件、汽车服务贸易、金融等领域,其中,整车与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约70%/20%。集团旗下所属的乘用车业务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零部件业务包括华域汽车、零束科技、捷氢科技等。公司积极推动机制改革,通过对重点技术方向的投资布局、人事任用考核机制改革、推动科创公司分拆上市等方面以应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权益++车型迭代以稳定基盘::公司的燃油车业务主要集中在合资品牌,2023年前11月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燃油车市场份额约为6.0%/6.0%(同比-1.9pcts/-1.0pcts)。我们判断,智能电动化大势所趋,以帕萨特、克鲁泽、GL8为代表的合资车型或仍可以通过权益+产品迭代短期内稳定销量基盘,但多数燃油车车型周期已步入中后期,预计传统燃油车将保持下滑趋势。 合资新能源转型坚决,自主高端化表现值得期待:1)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存在油改电明显、产品向上合力不足等情况,通过ID系列以价换量短期内销量实现突破,长期需要通过品牌双方的本土化开发协作、平台体系搭建等方面提振合资销量。2)自主品牌:公司已形成荣威(主流)+飞凡(中高端)+智己(豪华)品牌矩阵。我们认为,公司具备爆款打造能力,新推出的车型定位+产品力的问题已经充分解决,看好公司自主品牌新车型的走量趋势,其中,飞凡+智己的市场表现或为公司估值抬升的关键。 海外品牌势能有望强化:名爵为上汽旗下承担海外战略布局的关键品牌,2023年前11月名爵出口销量同比+48.2%至56.7万辆,海外发展势头正盛。我们认为,1)名爵海外市场表现领先的原因,一方面是MG品牌在海外兼具品牌基础与性价比,另一方面公司海外布局相对完善,欧洲等地区已有累计642家经销商,泰国、印度工厂也已投产供给海外。2)新车型Cyberster纯电轿跑已亮相欧洲市场,作为名爵回归运动跑车的重磅车型,结合经典英伦设计+电动化新技术,有望成为名爵深耕海外市场的关键。 给予“增持”评级:公司当前的业绩与估值都处于底部位置,存在较大的边际改善空间。中长期我们看好上汽依托于品牌+资源方面的优势,实现合资电动转型落地+自主新品周期兑现后估值修复弹性。我们预计2023-2025E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31.7/149.3/182.4亿元(同比增速-18.3%/+13.4%/+22.1%),EPS分别约为1.13/1.28/1.56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不及预期;高端自主品牌新品销量不及预期;名爵品牌海外风险;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旭光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28 8.42 -- -- 9.40 11.64%
9.40 11.64%
详细
旭光电子:电真空器件、军工军品、电子陶瓷三位一体布局。旭光电子于1994年2月由原国营旭光电子管厂进行股份制改造,于2002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公司形成了电真空器件、军工军品、电子陶瓷三位一体的产品布局,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从金属零件加工、精密陶瓷制造到智能电气装备的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23年5月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其中业绩指标为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68/2.6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保障公司长期业绩成长。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1亿元,同比增长11.78%;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35.39%。 聚焦电真空器件业务,打造军工配套核心竞争力。电真空器件:真空开关管和固封极柱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属国内一线品牌。随着社会用电需求增加和电力投资、基建项目的落地,有望进一步带动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和高低压配电成套装置及交直流高压快速开关等产品需求增长。军工军品:子公司易格机械在军工领域内从事高端装备核心结构件的精密铸造和精密机械加工。作为同时具备精密铸造、精密机械制造、总装、总调一体化能力的军工企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优势明显,综合能力在细分领域位居前列。子公司西安睿控创合致力于自主可控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年其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研发人员同比增长超过100%。 。电子陶瓷业务成长空间广阔。电子陶瓷行业随着5G通信技术革新、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等行业的需求增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氮化铝粉体为例,预计到2025年国内市场需求量约5600吨,国内供需缺口仍存。公司定增加速布局电子材料行业。根据公司公告,电子封装陶瓷材料扩产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高性能氮化铝粉体430吨及95.1万片电子陶瓷产品的生产能力,电子陶瓷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氮化铝陶瓷基板500万片,氮化硅陶瓷基板120万片,氮化铝结构件11000片、高温多层共烧氮化铝陶瓷基板6万片及高温多层共烧氧化铝陶瓷基板6万件等电子陶瓷相关产品产能。 业绩预测、估值与评级:旭光电子专注于电真空器件、军工军品、电子陶瓷行业,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的营业收入为13.95/16.98/21.25亿元,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32/1.82/2.72亿元,对应PE55/40/27X。 我们认为,公司布局电子陶瓷行业,长期成长动力充足。目前国内氮化铝供需缺口较大,国产替代进口有望成为未来趋势,公司产能扩张保障长期成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技术创新风险;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
中国石油 石油化工业 2023-12-28 7.00 -- -- 7.59 8.43%
9.52 36.00%
详细
事件:中国石油报公众号报道,为贯彻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策部署,加快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多元业务管理需要,推动构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中国石油集团党组研究决定在油气新能源业务、炼化新材料业务推行事业部制改革,12月24日、25日宣布两大业务有关人事的任免决定,为事业部制改革按下启动键。 点评:能源领域体制改革深化,集团公司治理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随着中国石油集团业务不断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新事业的快速发展,业务范围和管理幅度持续增加,对优化业务管控、提升效率效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油气新能源、炼化新材料业务推行事业部制改革,是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改革,提升能源治理能力水平的务实举措,也是推进集团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提升相关业务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的有力实践,对于推动集团公司油气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专业化管理机构,加快形成专业化发展和一体化统筹优势。此次改革建立健全了由业务板块(子集团)、专业公司(事业本部)、事业部共同构成的专业化管理结构,重新优化组合专业公司现有业务职能。具体工作中,专业公司(事业本部)为业务专业化发展中心、一体化统筹中心、利润中心;事业部是业务运营管理中心和利润中心,在专业公司统筹下,落实业务运营管理主体责任。通过实施改革,充分落实业务管理和发展主体责任,加快形成专业化发展和一体化统筹的新优势,有效破解多业务管理难题。 股份公司与集团公司协同性有望增强,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有望深化。中国石油集团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是集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本次集团公司下属油气新能源业务、炼化新材料业务实施事业部制改革,与股份公司下属油气新能源、炼化新材料事业部的协同有望增强。随着中国石油集团、股份公司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增强,股份公司一体化优势有望加深,公司将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3-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0/1716/1777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92/0.94/0.97元/股,维持A股和H股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下行风险,成品油和化工品景气度下行风险。
中国中免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3-12-28 80.50 -- -- 85.85 6.65%
91.48 13.64%
详细
日上上海、日上中国等分别与上海机场、首都机场相关方签署补充协议2023 年 12 月 26 日,中国中免(601888.SH)就其子公司日上上海、日上中国与中免北京首都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中免北京)签署补充协议事项进行公告,其分别与相关方就机场免税业务协议进行修订,日上上海相关协议于 2023 年 12月 1 日开始执行,日上中国、中免北京相关协议则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新补充协议条款主要包括:1)提高竞争力。双方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升级改造,打造免税业务集聚区,吸引国际一线、二线以及轻奢品牌的入驻,增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或单品等措施,持续提高旅客购物的便利性及服务体验;2)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在机场各处的电子屏、手推车、店铺门口等甲方允许的位置加大宣传力度;3)积极争取资源支持:乙方应利用其渠道优势,积极争取更多畅销货品的支持,汇聚更多核心商品,提升口岸免税购物的吸引力;4)实收费用调整,具体内容详见下文表格。此外,协议还对新品提成方式及激励机制进行了补充。 新协议提成比例有所降低,激励措施促进共同繁荣此次签署的两个新补充协议相比原合同与补充协议主要有以下不同:1)相比旧补充协议,收费方式的浮动性提升。原补充协议下,经营费主要以保底经营费+指标调整的方式收取,此次调整后恢复至原合同的保底经营费与提成经营费较高者;2)提成比例相比原合同有所下降。原合同下销售额提成比例均超过 40%,此次提成比例调整为 18%-36%;3)保底经营费下降。若不考虑调节系数,上海机场原保底销售提成最低为 35.25 亿元,此次调整后约 7 亿元。4)添加激励性新条款。新补充协议鼓励引入强竞争力商品,可单独按毛利额而非销售额提成收费;同时设立月经营费目标,超过目标部分的销售额提成更加灵活。 随着出入境政策恢复常态,今年以来国际航班逐步复苏,此次补充协议的签订展现出机场方和中免对未来口岸消费复苏的信心。更低的提成比例和激励措施将推动中免有更强的动力优化和改善机场免税店的运营,提高机场免税销售额,从而带来机场与中免的共同繁荣。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协议的具体影响依赖于后续客流的恢复情况,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我们将根据2024 年 1 季度调整后的情况做业绩修正,目前暂时维持对公司 2023/2024/2025归母净利润预测 67.9/90.5/107.4 亿元,对应 EPS 3.28/4.38/5.19 元。公司作为旅游零售商龙头,有望受益于口岸客流恢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复苏进度不及预期,新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萤石网络 计算机行业 2023-12-27 43.35 -- -- 45.50 4.96%
49.48 14.14%
详细
国内智能家居龙头。萤石网络以云平台为基础,四大智能产品为核心,以IoT生态业务为辅助,形成“1+4+N”的生态业务布局,同时面向零售端消费者和行业用户,致力于成为可信赖的智能家居服务商和物联网云平台提供商。公司依托智能家居摄像头业务,不断拓展智能入户、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及其他智能家居产品。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35.08亿元(同比+11.83%),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83.27%)。 AI助力行业智能化发展,智能家居市场空间广阔。市场规模方面,智能家居产品形态日益丰富,物联网及AI算法技术助力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根据Statista,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471亿美元,2020-2024年CAGR约为15%。此外,随着全球智慧城市计划的推进和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市场将迎来迅速增长,推动云平台在设备积聚、数据积累的基础上衍生更丰富的应用服务。当前,基于云计算、全面互联、机器学习等技术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是大势所趋,但规模化应用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竞争格局方面,小米、三六零等互联网品牌为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受益于完善的产品线、优越的产品性能、广泛的渠道布局、良好的品牌口碑,公司有望实现差异化竞争。 从家居摄像头制造商,到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智能服务商。2018年至今,公司毛利率基本稳定在35%左右,2022年毛利率为36.42%。智能摄像机为公司核心收入项目,2022年贡献营收67.4%。依托智能摄像机领先地位,公司智能入户新产品不断拓展。除此之外,公司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线全面铺开,智能控制及其他智能家居产品推出,不断拓展产品矩阵,从依托海康的家居摄像头龙头,到全屋智能研发商。在家居产品业务上,公司推动线上线下渠道下沉,打造C端竞争力;在云平台业务上,公司努力破局互联网大厂围攻,打造萤石核心竞争力。截至2022年12月末,萤石物联云平台共接入各类物联网设备超过2.05亿台,其中视频类设备接入数超过1.5亿台。 投资建议:公司布局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云平台领域,在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等领域居行业龙头地位。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自身经销商体系建设、完善的产品矩阵、行业领先的视觉/AI技术、物联网云平台赋能,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萤石网络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7.31/9.2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46x、35x、28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风险、云平台服务的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风险、产品研发风险、次新股波动较大风险。
格力电器 家用电器行业 2023-12-26 32.07 46.62 18.45% 34.24 6.77%
41.25 28.6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2050-2100亿元,同比增长 7.8%-10.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70-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9.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61-278亿元,同比增长 8.8%-15.9%; 预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4.82-5.23元/股,同比增长 8.8%-18.1%。 点评: 23Q4业绩增长超出预期,单季归母净利率创 2021年以来新高。按照业绩预告的中值计算,23Q4公司收入 517亿元(同比+23.6%),归母净利润 80.6亿元(同比+30.0%),扣非归母净利润 77.4亿元(同比+42.7%),单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均超出市场预期。按照产业在线数据,格力 1-11月内销量/外销量累计同比+4%/-5%,其中 10-11月内销量/外销量累计同比-4%/+27%。预计 23Q4收入高增长主要系空调外销订单旺盛以及合同负债确认收入。按中间值计算,23Q4公司归母净利率达到 15.6%(同比+0.8pcts),这也是 2021年以来单季归母净利润率高点(产品提价以及渠道改革做出正向贡献)。 重视股东回报,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 1000亿元。自 1996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股权融资 52.69亿元,公司已累计分红超 1,390亿元,其中现金分红累计超1,10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累计约 270亿元,历年分红率已超过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2%。自 2020年以来,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 5.25亿股,累计注销公司股份约 3.84亿股,有效提高投资者回报,切实维护股东利益(前述股份回购数据未包含第四期股票回购计划)。 低估值+高股息,公司配置价值凸显。公司当前估值较低+分红较高,配置价值凸显,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当前市值对应 2023年 6.5倍市盈率(近五年底部区域),二是按照每股 2元现金分红折算,当前市值对应股息率 6.4%(相对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亦有较大吸引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全年业绩闪亮,配置价值凸显,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 46.62元。格力是兼具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壁垒的空调行业翘楚,新零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平台共享,推行股份回购以及员工激励计划提升公司治理。基于业绩预告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 2023年归母净利润至 272亿元(较前次预测上调 4%),维持 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284/309亿元,现价对应PE 为 7、6、6倍,维持“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 46.62元。 风险提示:房地产行业长期低迷,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12-26 16.25 -- -- 17.34 6.71%
23.94 47.3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公告》,拟投资建设四个项目:1、1 万吨/年高品质可熔氟树脂及配套项目;2、4.4 万吨/年高端含氟聚合物项目 A 段 4 万吨/年 TFE 项目;3、500 吨/年全氟磺酸树脂项目一期 250 吨/年项目;4、2 万吨/年聚偏二氯乙烯高性能阻隔材料项目。预计投资金额分别为 9.1 亿元、5.9 亿元、3.3 亿元和 3.7亿元。 点评:投资 21.9 亿元建设四大氟氯化工新材料项目,持续完善下游产业链布局:项目具体情况如下:1、1 万吨/年高品质可熔氟树脂及配套项目:主要产品为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和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PPVE),分为两期建设,预计 25 年 Q2 前一期项目 PFA 装置建成投产,25 年 Q4 前二期项目 PPVE 装置建成投产。根据公司公告(下同),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净利润 1.78 亿元/年。2、4.4 万吨/年高端含氟聚合物项目 A 段 4 万吨/年 TFE 项目:年产 TFE 4 万吨,计划 25 年 Q2 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新增净利润 5055 万元/年。3、500 吨/年全氟磺酸树脂项目一期 250 吨/年项目:生产规模为 250 吨/年全氟磺酸树脂,计划 25 年 6 月完成项目试车,投产后预计新增净利润 5400 万元/年。4、2 万吨/年聚偏二氯乙烯高性能阻隔材料项目:新增 PVDC 树脂产能 2 万吨/年,预计 25 年 Q2 投产试车,投产后新增净利润 8767万元/年。公司目前拥有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2023 年上半年,公司含氟聚合物材料产量为 6.2 万吨,同比增长 12.5%。项目的逐步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含氟聚合物产业高端化、专用化、系列化发展水平,提高公司高性能氟氯化工新材料业务占比,提升产业竞争地位和竞争力,夯实公司氟化工行业龙头地位。 三代制冷剂配额确定,制冷剂景气度持续上行:2023 年 11 月 6 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 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明确我国第三代制冷剂生产和使用的基准线。伴随三代制冷剂配额的确定,三代制冷剂价格四季度涨幅明显。 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 年 4 季度(截至 12 月 21 日):R32 均价 16688 元/吨,环比 23Q3 增长 18%。R134a 均价 26808 元/吨,环比 23Q3 增长 20%;R125 均价26527 元吨,环比 23Q3 增长 19%。公司第三代氟制冷剂及其主流品种的市场地位全球领先,是国内唯一拥有一至四代含氟制冷剂系列产品的企业。公司现阶段正聚焦核心产品市场布局,巩固和提升第三代氟制冷剂市场占有率,全力拓展第四代氟制冷剂。2023 年上半年公司三代氟制冷剂产量 15.9 万吨,外销量 11 万吨。随着制冷剂行业景气度持续回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制冷剂需求下滑影响,制冷剂盈利能力下滑,因此我们下调公司 23-25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的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2.74亿元(下调 57%)/24.16 亿元(下调 31%)/33.41 亿元(下调 22%),折合EPS 分别为 0.47 元/0.89 元/1.24 元。公司在建产能稳步推进,氟化工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稳固,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环保政策风险。
青松建化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12-26 3.86 -- -- 3.99 3.37%
3.99 3.3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2023年12月21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阿拉尔统众公司的通知,阿拉尔统众公司与兵团国资委签订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阿拉尔市统众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设立新疆中新建能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本次《框架协议》所涉及公司权益变动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阿拉尔统众公司变更为新疆中新建能源矿业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国资委变更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本次《框架协议》签署暂不涉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产生重大影响。 点评:新疆兵团国企改革或将拉开序幕,兵团资产整合未来可期。为深入贯彻兵团党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部署要求,立足兵团特殊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推进油气、矿产资源更好承接开发利用,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夯实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构建兵团能源矿业、新型建材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壮大兵团综合实力更好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积极贡献力量,拟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共同组建新疆中新建能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中新建能源矿业公司列入重新确定的兵团一类企业序列管理。 公司未来控股股东或将拥有水泥化工、能源油气矿产两大主业。《框架协议》签署主体包括:甲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乙方为阿拉尔市统众公司。兵团国资委以非货币资产+现金方式认缴出资55亿元,持股比例55%,首期出资为持有兵团能源集团全部股权,后期以油气、矿产等资产或现金分批实缴到位。阿拉尔统众公司以非货币资产+现金方式认缴出资45亿元,持股比例45%,首期出资为其持有的青松建化3.6亿股无限售股,后期以其持有的青松建化2.3亿股限售股等资产或现金分批实缴到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本次股权变更完成后,青松建化实控人将由兵团一师国资委变更为兵团国资委,公司未来经营决策及制度改革或将享有更高的自由度。 作为兵团水泥资产及化工资产的主要上市平台,青松建化或将在兵团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亦或将受益于兵团旗下资产整合带来的红利。新疆地区内生经济动能充足,新疆自贸区相关政策落地将有望带动新疆当地投资需求,看好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维持对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6、7.3、9.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疆地区基建投资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股权变更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72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