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9/3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乐普医疗 医药生物 2023-04-27 23.08 -- -- 24.85 6.06%
24.89 7.84%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及 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06.09/22.03/21.42亿元,同比增长-0.47%/28.12%/15.50%,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约 22.23亿元,同比增长 17.09%;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4.37/5.97/5.62亿元,同比增长-4.39%/9.45%/2.78%,业绩增长稳健。 三大业务齐头并进,消费性医疗有望成为新增长极分业务来看,1)医疗器械板块 2022年实现营收约 58.79亿元,剔除去年同期应急产品影响,常规业 务同 比 增 长35.64%,心血管植介入创新产品组合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43.60%,截至 2022年底,已取得中国 NMPA(II、III 类医械证)/CE/FDA 证分别 569/224/33项,年内新获批 NMPA/CE 为56/53项;2)药品板块实现营收约 34.38亿元,同比增长5.52%。其中制剂/原料药分别约 29.89/4.49亿元,目前拥有85项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年内新获批仿制药 5项,目前多款竞争格局较好的心血管仿制药报批中,并积极寻找潜在创新药合作机会,多管齐下;3)健康管理及服务板块实现营收约 12.93亿元,同比增长 4.91%,剔应急产品后常规业务同比增长 11.73%,此外皮肤科、眼科、齿科均已有产品陆续面世,2023年将是该领域创收元年,目前公司已开始包括角膜塑形镜在内的产品商业化推广,未来 2-3年内公司将在皮肤科、眼科有一系列重磅新产品注册成功并商业化,为公司在消费领域的增长提供动能。 心血管在研管线逐步兑现,新产品驱动业绩持续增长公司在心血管领域布局了系列重磅在研产品,研发管线已逐步进入收获阶段,1)冠脉植介入板块重要产品一次性使用压力微导管、血流储备分数测量仪已获批,脉冲声波球囊已向NMPA 提交注册申请,锚定球囊正准备提交注册申请;2)结构性心脏病领域,2022年 2月全球首款的重点创新产品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获批上市,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预计将在 2023年第二季度向 NMPA 提交注册申请;3)预防心源性卒中领域,可降解左心耳封堵器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目前已向 NMPA 提交注册申报正在发补中,预计 2023年内获批上市;4)瓣膜病领域也有多款产品处于临床阶段,其中 ScienCrown 介入主动脉瓣膜 、 MemoClip-A?经心尖二尖瓣夹修复系统均预计 2023年四季度向 NMPA 提交注册申请。 聚焦人工智能医学应用,解决临床痛点提供增长点公司是最早涉足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规模性医药企业之一,2020年已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逐步把人工智能医学应用聚焦至慢病患者生命指征监测(心电、血压)、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血糖、肌酐、尿素氮等)、心血管植介入相关医学影像学应用(DSA、心脏超声)三大领域,人工智能的医学应用可解决多个现有临床痛点,例如人工智能心电监测可为患者和缺乏专业心电图医生的基层医院解读心电图并提供报告,除此之外公司还正探索人工智能在后端治疗领域中的扩展应用,以期为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治疗建议和生活方式干预方案,目前正在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两个垂直细分领域中,研制个体性智能专家系统。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心血管领域具有领先平台优势,创新研发管线丰富且上市梯队安排合理,我们上调 2023-2024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5年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实现营收入111.23/129.27/150.21亿元(2023-2024年原预测营收109.36/127.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8%/16.2%/16.2%,实现归母净利润 24.67/29.37/34.72亿元(2023-2024年原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52/29.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0%/19.1%/18.2%,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 1.31/1.56/1.85元(2023-2024年原预测 EPS 为 1.30/1.54元),对应 2023年 4月 26日 23.76元的收盘价,PE 分别为 18/15/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丢标或降价超预期风险,产品研发失败或进度慢于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质量风险,业务整合/规模扩大带来的集团化管理风险,疫情超预期风险等。
东方电热 家用电器行业 2023-04-27 5.39 -- -- 5.75 6.28%
6.11 13.36%
详细
4月24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37%,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73.7%,扣非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166%。 对应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64.8%,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6亿元,同比+191.3%。 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同比+21.6%,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16.8%,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16.8%。 分析判断收入端: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分业务看:家用电器元器件:22年营收13.1亿元,同比-6.1%,根据公司年报,主要由于下游消费需求波动且家用电器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针对客户降本需求,提出更换材料、改善工艺等方案,主动争取订单,巩固与格力、美的、海尔等家电龙头的合作关系。 新能源汽车元器件:22年营收2.4亿元,同比+135.5%。我们认为高增主因新产能投放,根据公司年报,“年产350万套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器”募投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并顺利投产,对应年产能提升至200万套,年内新增定点包括理想、蔚来、上汽智已、长城、通用五菱等客户。 新能源装备制造:22年营收14.6亿元,同比+258.6%,根据公司年报,主要受益下游多晶硅行业处于投资高景气度周期,公司市场份额领先,全年新签订单33.84亿元(含税),再创历史新高。 光通信材料:22年营收7.2亿元,同比+0.6%,根据公司年报,主要由于22H2行业新进产能增加,中移动普缆集采延迟,且竞争加剧,光通信材料价格继续低位震荡。 锂电池材料:22年营收0.6亿元,同比-50%,根据公司年报,主要由于消费电子领域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 业绩端:新能源装备贡献业绩增量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0.2%,同比+2.7pct,归母净利率为7.9%,同比+1.7pct。扣非归母净利率7.1%,同比+3.5pct。 对应22Q4: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8.7%,同比-2.6pct,归母净利率为5.7%,同比-7.5pct。扣非归母净利率5.0%,同比+2.2pct。 23Q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9.28%,同比-0.18pct,归母净利率为7.4%,同比-0.3pct。扣非归母净利率6.8%,同比-0.3pct。 分业务看:家用电器元器件:22年毛利率为16.9%,同比+0.2pct。根据公司年报,毛利率平稳主要受益母公司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进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完善成本控制。 新能源汽车元器件:22年毛利率为21.9%,同比-2pct。我们预计毛利率下滑是由于部分下游客户的成本压力向上游传导。 新能源装备制造:22年毛利率为25.9%,同比+3.5pct。我们认为盈利水平同比提升主要受益收入高增下,规模效应贡献。 光通信材料:22年毛利率为11.1%,同比+0.9pct,我们认为主因公司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相对比较明显,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和降本增效。 锂电池材料:22年毛利率为14.9%,同比-18.5pct,我们认为盈利能力波动主因下游需求影响,但相关子公司东方九天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依然实现同比减亏。 22年Q4非经常性损益方面:1)光通信材料业务个别客户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存在商业承兑汇票预期未兑付情况,公司按照期末余额的70%预计提坏账准备约3850万元,扣除已计提的1300万元后,Q4实际计提2550万元,扣除所得税及相关费用,影响Q4当期净利润约2200万元。2)Q4属于年度末期,公司按照历年做法计提部分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净利润约1000万。剔除上述两方面因素影响后,公司Q4净利润约1亿元左右,同比约持平。 21年同期(Q4),公司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转回的预计负债、供应商质量扣款等)合计约6400万元。 费用率方面,公司22Q4期间费用率为10%,同比-3.3%。 23Q1收入稳健增长,盈利水平保持平稳,我们认为主要由于1)新能源制造板块22年新签订单于23年逐步确认收入。2)新能源汽车元器件板块新增产能于23年逐步释放,带动收入增长。未来展望:新业务布局有望持续贡献增量1、预镀镍23H2订单、收入有望放量:根据公司22年年报和23年一季报,公司“年产2万吨预镀镍锂电池钢基带”项目已热联动试车一次性成功,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设备调试。连续退火线预计今年9月建成并投入试生产,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公司预镀镍电池材料产能,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2、新能源装备预计收入保持增长:根据公司投资者问答(2023年3月13日),22年新签订单总额约35亿(含税),多在23年确认,有望继续支撑公司业绩高增。 3、期待熔岩储能业务贡献增量:根据公司年报,公司深度布局熔盐储能业务,22年西安热工研究院储能调峰项目获得客户高度认可。22年公司正在洽谈的熔盐储能项目为200MW,正在对接、即将招标的项目2。 75MW,今年有望全部落地,预期订单金额1至2亿元。此外,公司还在跟踪对接的处在前期规划的项目约5-600MW。 投资建议公司以电加热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多个领域的热管理系统集成研发。 新能源汽车元器件方面,公司募投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产能大幅提升,根据2023年2月9日投关活动表,22年再次新增客户,部分车型已成为定点供应商。传统车企部分车型已经或即将定点,将对23年销售起到较强支撑作用;根据2022年年报,新能源装备制造方面,受益于多晶硅行业的投资高景气度周期,公司22年新签订单再创历史新高,预计23年逐步确认收入;根据2023年2月4日投关活动表,锂电池材料方面,公司预镀镍电池材料技术水平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前期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目前及后续将主攻动力电池领域。2万吨预镀镍募投项目即将试生产。随着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及国产化需求增加,后续的成长性可观;预计家用电器及光通信板块未来业绩整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我们预计23-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54/67/76亿元,同比分别41%/+24%/+14%。预计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6.6/7.9亿元,同比分别+70%/+28%/+20%,相应EPS分别为0.35/0.44/0.53元,以23年4月25日收盘价5.44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6/12/10倍,可比公司23年平均PE为18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订单获取不及预期、主要客户依赖风险、行业空间测算偏差、第三方数据失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客户认证不通过、汇率波动等。
指南针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4-27 50.99 -- -- 54.79 7.45%
54.79 7.45%
详细
2023年4月24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06%。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5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8.49%。 2022年业绩高增长,互联网金融服务收入弹性尽显。 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06%。 分行业来看,互联网金融服务实现营业总收入12.30,同比增长31.90%。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增加研发投入,产品升级迭代,2022年上半年推出了两款新的高端产品(全赢决策系统私享家手机版、全赢决策系统智能阿尔法版),更好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新增注册用户和付费用户都有稳步增长,经营业绩实现较快增长,整体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此外,过去两三年资本市场的繁荣也为2022年业绩增长奠定了市场基础。 2023年一季度,公司基于全年工作整体优化调度考虑,仅主要开展了全赢系列私享家版软件产品营销,并未同期营销上年同期的全赢决策智能阿尔法版产品(该产品拟安排在今年下半年择期启动),受此业务安排影响,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营业收入等财务指标与上年同期不具可比性,同比大幅减少。 我们认为,在2022年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公司获此业绩实属不易,体现公司长期深耕金融服务业所积累的客户资源、流量入口优势及营销优势。同时,2022年,公司收购麦高证券落地,业务整合有序推进,搭建起双主业发展雏形,为公司后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由于产品推广节奏原因,23Q1业绩短期承压,不具有代表性。 互联网金融服务与证券业务双轮渠道,协同效应已见成效。 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三季度公司开始在指南针股票APP内提供麦高证券开户入口,实验性启动了指南针客户引流的工作,如期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相关数据,为公司后续客户引流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公司公告,21Q4/22Q4/23Q1“代理买卖证券款”分别为5.95/11.64/23.69亿元,22Q4相比21Q4增长95.66%,23Q1相比22Q4增长103.54%,彰显公司引流工作成果显著。 我们认为,公司收购麦高证券后持续加大人员建设和IT等投入,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与证券业务的协同,着手恢复麦高证券各条线业务(第一阶段以经纪业务为主),目前成果显著,随着协同深入,爆发式高增长可期。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年报数据,我们下调公司23-24年营收24.6/33.1亿元的预测,新增25年营收预测,至23-25年营收预测19.36/25.67/31.75亿元;下调23-24年每股收益(EPS)1.42/2.1元的预测,新增25年每股收益(EPS)预测,至23-25年分别为1.15/1.71/2.23元,对应2023年4月24日50.46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44.0/29.5/22.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中高端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2)新产品新功能研发不及预期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下滑风险;4)定增落地存在不确定性。
普蕊斯 医药生物 2023-04-27 65.11 -- -- 85.61 31.24%
85.45 31.24%
详细
事件概述 (1) 公司公告 2022年报: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86亿元,同比增长 16.55%,实现归母净利润 0.72亿元,同比增长25.35%,实现扣非净利润 0.67亿元,同比增长 16.18%。 (2) 公司公告 2023年一季报:其实现营业收入 1.57亿元,同比增长 30.02%,实现归母净利润 0.25亿元,同比增长159.52% , 实 现 扣 非 净 利 润 0.18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14.08%。 分析判断: 收入端恢复高速增长,毛利率提升贡献利润弹性公司 22Q4和 23Q1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85亿元和 1.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1.30%和 30.02%,即使在 22年 12月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变化的基础上,业绩依然恢复到 30%左右增长。公司 22Q4和 23Q1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0.32亿元和 0.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32%和 114%,扣非净利率分别为 17.09%和 11.56%,扣非利润端增速显著高于收入端,我们判断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下毛利率提升以及费用端下降等因素。公司 22年新签订单金额为 10.43亿元,同比增长 43.42%,累计在手订单规模达到 15.05亿元,同比增长 39.90%,新签订单和在手订单的持续增长保障了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展望未来,考虑到供给端员工数量继续延续向上增长叠加需求端订单呈现高速增长,预期未来几年业绩有望恢复高速增长的趋势。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 SMO 细分市场龙头之一,展望未来,基于SMO 市场需求处于高速增长中叠加公司竞争力逐渐提高,我们判断未来 3~5年公司将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考虑到国内投融资环境变化,我们预计 2023-2025年营业收入从8.61/11.89/NA 亿元调整为 8.25/10.89/14.11亿元,对应 EPS从1.66/2.39/NA 元调整为 1.84/2.54/3.41元,对应 2023年 04月26日的收盘价 66.31元/股,PE 分别为 36/26/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募投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23-04-27 6.28 -- -- 6.99 8.04%
6.78 7.96%
详细
2023年3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2万亿元,同比+21.06%;实现归母净利润663.02亿元,同比-6.89%。 2023年4月12日,据公司官网,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北部气田扩能项目(NFE)参股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向中国石化转让北部气田扩能项目1.25%的股份。建成投产后卡塔尔LNG年出口能力从现在的7700万吨提升至1.1亿吨。 分析判断:石油炼化绝对龙头,高分红的现金牛公司作为国内石油炼化龙头,炼油能力中国第一位、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乙烯生产能力排名中国第一、同时公司也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第二大化工公司,加油站总数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原油探明储量19.62亿桶,其中已开发储量17.66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8.81万亿立方英尺,已开发储量7.14万亿立方英尺。2022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拉升石化产品价格,从而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82亿元,同比+21.1%;但高油价对公司其他板块业绩拖累,从而利润水平有所下降,实现归母净利润663亿元,同比-6.9%。2016年以来,公司股利支付率均超过50%,2022年已现金分红总额约438亿元,股利支付率达64.48%,全年股利每股人民币0.355元(含税)。2011年以来公司股息率常年保持在3%以上,在2011年达到历史最高11%;2022年股息率为3.67%。 油价进入复苏阶段,四大板块盈利可期据ifind和公司公告数据,2022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扬后抑,宽幅震荡,普氏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全年平均为101.2美元/桶,同比上涨43.1%。2023年SVB事件之后,在美联储加息放缓预期和原油供给收缩的刺激下,油价温和上涨,我们认为,随着2023年我国经济逐渐复苏,将推升石油和炼化产品需求,在国际原油供给收缩的形势下,原油价格中枢有望回到80-85美元/桶,进而公司利润率有望逐渐恢复。 加快低碳项目布局,推动产品转型升级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快能源低碳转型步伐,推动天然气产供储销协同发展,积极布局氢能业务。据公司公告和世纪新能源,截至2022年底,中国石化已累计建成9座燃料电池氢供应中心,提供燃料电池用的高纯度氢气,能力达到1.9万标立/时(折合约1.65万吨/年);累计建成加氢站98座,合计加氢能力约45吨/天,位居全球首位。公司近期发布的定增项目预案)和卡塔尔合作项目将为公司提供8.1亿方+1.1亿吨LNG、10000Nm3/h氢气、5万吨POE和10万吨EVA的年产能。我们认为,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公司高端聚烯烃等高附加值材料产业链水平,有助于公司积极向清洁能源、高附加值材料领域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进口替代。 投资建议2022年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公司除勘探和开发板块外业绩均有所承压,我们预计未来随着原油价格中枢回到80-85美元/桶,公司盈利有望改善,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3912.56/34815.89/35775.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8.94/763.02/809.88亿元,EPS分别为0.59/0.64/0.68元。对应2023年4月24日收盘价6.32元,PE分别为11/10/9倍。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炼化一体龙头公司,在原油供需格局优化和国内需求复苏的预期下,公司国内传统板块业绩有望回暖;在“双碳”和“一带一路”背景下,产品中高端转型和增量出口将为公司注入新的发展动能;同时,在央国企改革背景下,公司将加快提质增效,实现盈利水平和估值持续修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波动风险、行业周期变化的风险、环保法规要求的变更导致的风险、募投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境外业务拓展和经营风险,拟定增项目不确定性。
南方航空 航空运输行业 2023-04-27 7.47 -- -- 7.76 3.88%
7.76 3.88%
详细
卷首语:周期波动增加航空的魅力。我们认为,任何一个行业均兼具周期属性和成长属性,只是两个属性占比差异而已。 对于全服务航空而言,其长期成长性吸引力不够,但具备出现中短期足够有吸引力波动的机会(比如2010年、2015年)。 南方航空: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航司。2022年南方航空客运飞机879架,为国内最大的航司。根据公司的经营计划,预计2025年客运飞机数量达到1040架,2019-2025年累计增幅为22.6%。 长期角度,中国航空出行还在成长期,三重因素将会推动中国航空板块净利率中枢抬升。中短期角度,我们预计2019-2025年民航飞机累计增长18%、民航需求累计增幅为38%,随着民航需求从恢复式增长到自然增长的逐步验证,新一轮航空大周期正在徐徐展开。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南方航空2023-2025年营收为1545.29亿元、1873.99亿元和2139.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5亿元、182.03亿元和271.18亿元(EPS分别为0.19元、1.00元和1.50元),对应2023年4月24日收盘价7.59元PE分别为39.69倍、7.56倍和5.07倍。考虑南方航空作为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航司,在这一轮航空向上的周期中,也将兑现其业绩弹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疫情再次出现反复、油价大幅上涨或汇率大幅度贬值。
成都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4-27 13.64 -- -- 14.33 5.06%
14.33 5.06%
详细
事件概述成都银行发布2022 年报和2023 一季报:2022 年营业收入202.41 亿元(+13.14%,YoY),营业利润116.98 亿元(+32.88%,YoY),归母净利润100.42 亿元(+28.24%,YoY);年末总资产9177.05 亿元(+19.43%,YoY;+1.12%,QoQ),存款6415.01 亿元(+20.08%,YoY;+1.94%,QoQ),贷款4865.84 亿元(+25.23%,Yo Y ;+3.79% , QoQ) 。2022 年净息差2.04%(-9bp , YoY) ; 不良贷款率0.78%(-3bp , QoQ) , 拨备覆盖率501.57%(+3.39pct , QoQ) , 拨贷比3.89%(-0.14pct , QoQ) ; 资本充足率13.15%(+0.90pct , QoQ ) ;ROE19.48%(+1.88pct,YoY)。拟派现0.784 元/股,披露分红率30.03%。2023Q1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9.71%/+17.50%;总资产、存款、贷款分别同比+17.59%/+18.59%/+29.57%;不良贷款率0.76%(-2b p ,QoQ),拨备覆盖率481.17%(-20.40pct,QoQ),年化ROE17.84%(-0.48pct,YoY)。 分析判断: 息差和中收压力拖累营收降速,Q1 减值反哺力度趋缓下业绩增速回落成都银行2022 年实现营收同比+13.1%,较前三季度累计增速降约3pct,23Q1 进一步降至9.7%,利息净收入受息差影响增速下滑(2022 全年利息净收入同比+14.5%,较Q1-3 降低2.1pct,23Q1 降至11.6%)是主要拖累,公司2022 年营收的82%来自收息业务。同时非息表现承压,一方面四季度受债市调整影响,投资资产公允价值波动下,Q4 单季交易类非息收入同比-7.6%(23Q1 转正为+6.6%);另一方面中收缩量,手续费净收入22Q4 和23Q1 分别同比-26%/-53%,影响2022 全年同比增速收录+27.2%,虽然仍保持较快增长,但较前三季度累计增速回落17.6pct。结构上,除清结算收入实现三倍以上的较高增长外,银行卡和理财类中收分别同比+21.5 %和+19.3%,弥补了代理类中收的缺口。在行业理财业务承压的环境下,成都银行仍实现理财规模4.6%的正增长(非保本理财规模上半年微降后,2022 年末余额升至660 亿元)。 营收降速但公司资产质量持续提升下,公司减值计提压力减少同时通过释放高拨备反哺利润,2022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28.2%,较Q1-3 降低3.4pct,仍保持较高水平。一季度减值同比仍少计提,但对利润的支撑幅度相对减小,相应的Q1 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7.5%。 Q1 对公贷款高景气,零售需求待修复息差作为业绩的主要拖累因素之一,一季度受重定价影响进一步下探。具体来看,成都银行2022 年净息差收录2.04%,同比降9BP,较上半年降3BP;我们按期初期末余额测算的Q1 单季净息差环比22Q4 延续收窄9BP,降幅走阔。其中,贷款收益率2022 年为4.93%,同比降10BP,且主要是下半年下行较多;存款成本率2.15%,较2021 年抬升17BP,但相比2022 上半年的2.13%基本企稳,虽然存款定期化程度逐季加深,但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居民定期存款成本率下行有所对冲。一季度息差下行也是资负两端共同影响,后续重定价影响消退后,息差有望逐步趋稳,有助于稳定营收。 规模方面,2022 年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9.4%,略低于22Q3 的21.6%,整体保持较快的扩张速度,一季度增速降至17.6%。但信贷保持较快增长,2022 年和23Q1 贷款分别同比增25.2%/29.6%,结构上:1)2022 年对公和零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32.7%和8.9%,得益于政务金融优势和基建行业需求提升,对公贷款增量主要集中在租赁商务、制造业、水利环境等行业,年末租赁商务行业对贷公/ 款贷款比例升至34.4%;零售方面,按揭投放放缓,年增幅仅1.6%,同时个人经营贷和信用卡贷款分别大幅增长112%和40%。2)四季度零售贷款投放仍偏 弱,增量仅占总贷款增量的9%。3)一季度投放开门红下,贷款新增565 亿元,较22Q1 同期大幅多增85%。其中对公贷款+票据贡献近97%的增量,对公贷款余额增速35.7%居行业前列。我们预计后续伴随地产市场的企稳和居民融资意愿的修复,零售信贷的投放也有望回升,且高收益零售贷款的投放有利于支撑息差。 负债端存款保持稳健增长,2022 年和2023Q1 分别同比+20%/+18.6%,一季度小幅同比多增,整体定期存款占比逐季上行,但后续行业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的影响也将正贡献息差。 不良率持续下行、Q1 关注类贷款双降,资产质量指标保持优异成都银行2022 年末和23Q1 不良率分别为0.78%、0.76%,延续低位下行趋势。结构上,对公领域不良持续出清,2022 年末不良率较2021 年降32BP 至0.85%;零售不良略有抬头,年末为0.58%,较中期走高5BP,主要是按揭贷款不良率升高8BP,但目前绝对水平仍然较低,整体资产质量指标较为优异。关注类贷款占比四季度小幅升至0.46%后,一季度实现双降,占比降至0.41%的历史低位;年末逾期贷款占比较中期降3BP 至0.81%,逾期90+/不良约80%,认定保持审慎,总体各项资产质量指标均处于行业较优水平。得益于四季度不良双降,2022 年末拨备覆盖率升至501.6%站上500%高位,但连续减值计提同比少提下,叠加一季度信贷多增下不良规模略增,影响Q1 拨备率回落至481.2%,但整体仍维持较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较强。 投资建议总体来看,成都银行年报延续较高的规模和业绩成长性,区域经济战略和扎实的政企客户基础赋能下,一季度信贷高增。虽然一季度受重定价和存款定期化影响息差收窄拖累营收,零售信贷投放和中收的表现也有待改善,但公司一贯审慎风控下优异的资产质量指标和充裕的拨备水平,保障公司业绩弹性。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区域发展优势和未来成长空间,结合公司2022 年和2023 一季报业绩表现,我们调整公司23-25 年营收240/281/-亿元的预测至227/267/316 亿元,23-25 年归母净利润117/139/-亿元的预测至121/145/176 亿元,对应增速为20.1%/20.6%/21.3%;23-25 年EPS 3.17/3.77/-元的预测至3.15/3.82/4.65 元,对应2023 年4 月26 日13.37 元/股收盘价,PB 分别为0.79/0.69/0.59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整体经济未来修复不及预期,信用成本大幅提升的风险;2、公司的重大经营风险等。
卫信康 医药生物 2023-04-27 13.29 -- -- 15.96 18.22%
15.71 18.21%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35.31%)、归母净利润1.77亿元(+84.50%)。 公司2023Q1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11.13%)、归母净利润0.60亿元(+54.82%)。 多个新产品快速放量,在研管线储备丰富2022年,公司独家仿制药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40ML)销售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232.17%;国内独家产品小儿多种维生素注射液(13)销售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52.97%;另外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3)(10/3)、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3个产品获批上市。 公司主要在研项目30项以上,管线储备丰富;2022年内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Ⅰ)、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Ⅲ)、门冬氨酸钾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5个药品注册申请也获得受理。 投资建议考虑部分省份的地方集采,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期公司2023-2024年营业收入由分别20.25/26.75亿元调整为2023-2025年分别为18.61/25.31/32.32亿元;预期2023-2024年EPS由分别为0.71/0.99元调整为2023-2025年分别为0.71/0.99/1.36元,对应2023年4月25日12.85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8/13/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产品医保降价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风险208152
诚意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4-27 12.81 -- -- 19.60 7.81%
13.81 7.81%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2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公司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6.55亿元(-5.62%)、归母净利润 1.62亿元(-5.39%)。公司 2023Q1实现营业收入 1.48亿元(-7.40%)、归母净利润0.40亿元(+37.44%)。 疫情影响制剂板块,氨糖医保去限后预期稳健增长公司利尿类、维生素类药物在 2022年及 2023Q1的营收持续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业务量下滑所致。随着氨基葡萄糖制剂在 2023年 1月份医保去除工伤医保限制后,我们预期氨糖制剂将实现较快增长。 鱼油保健品开始销售2022年度,公司新增了四款规格的保健食品“玉中优?鱼油软胶囊”、“鱼胜康?鱼油软胶囊”、“三康?鱼油软胶囊”、“瓦塞帕?鱼油软胶囊,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引流和动销推广,我们预期鱼油产业链将是公司未来增长的巨大动力。 投资建议维持 2023-24年公司盈利预测,新增 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88/12.50/17.97亿元,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86/1.25/1.85元,对应 2023年 4月 25号 18.06元/股股价,2023-2025年 PE 分别为 21/14/10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鱼油业务注册报批及销售不及预期;氨糖收入不及预期;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
盛泰集团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4-27 8.41 -- -- 9.12 5.92%
8.91 5.95%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 59.7/3.76/3.47/6.79亿元,同比增长15.7%/29.1%/118.4%/63.3%,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由于 Q4受到海外去库存影响、以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加回资产减值损失变动后净利/扣非净利为 4.38/4.09亿元,同比增长 31.9%/104.5%;此外,公司由于 2021年持有非凡中国股票贡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较大,扣非净利增幅高于净利主要由于 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负债投资收益为(-0.11亿元、同比下降 112%);经营现金流高于净利主要由于折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存货下降。22年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04元,股息率为 2.23%。 2023Q1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 13.1//0.56/0.34亿元、同比下降 4.66%/8.21%/52%,净利降幅高于收入主要由于毛利率同比下降以及费用率增加,扣非净利下降高于净利主要由于 23Q1政府补助0.22亿元,同比增长 340%。 分析判断: 成衣增长好于面料,海外好于国内。 (1)分品类来看,22年成衣/面料/纱线 /其他收 入分别为46.89/8.94/2.77/0.01亿元,同比增长 24.33%/-8.89%/5.72%/-96.65%。我们分析,成衣好于面料主要由于面料的国内订单部分转移到海外导致销量下降,从量价拆分来看:22年成衣/针织面料/梭织面料/纱线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6.7%/-28.3%/-18.5%/22%,对应成衣/面料/纱线单价同比增加 16.5%/22.7%/-13.3%。 (2)分地区来看,境内/境外收入分别为 22.03/36.57亿元、同比增长-10.87%/42.81%,我们分析,海外收入高增一方面有贬值贡献,另一方面也由于订单转移。 扣非净利率大幅提升,净利率增长低于毛利率主要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 (1)22年公司毛利率为18.41%、同比增长 2.54PCT,我们分析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另一方面则来自公司提价及贬值贡献。分品类来看,成衣/面料/纱线/其他毛利率分别为 18.68%/15.92%/9.63%/55.15%,同比增长 2.48/2.23/-4.11/59.25PCT。23Q1公司毛利率为 16.56%、同比下降 1.11PCT。 (2)22年公司归母净利率/扣非净利率为6.3%/5.8%、同比增长 0.7/2.7PCT。22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32%/5.32%/1.3%/2.06%、同比下降 0.66/-0.45/0.07/-0.18PCT。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收入同比下降 1.70PCT,资产减值损失为 620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收入同比下降 0.24PCT。净利率增长低于毛利率主要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同比下降 105%(非凡中国 22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71亿元,公司于 2020年 11月以每股 0.5港元购入非凡中国 1亿股,21/22年末剩余持股 5000/4,815万股)。 (3)从子公司看,22年新马服装/新马针织/盛泰纺织集团贸易(香港)/盛泰纺织(越南)收入分别为 43.2/23.9/16.5/13.9亿元、同比增长 182%/44%/25%/35%,净利分别为1.98/1.53/0.09/0.32亿元、同比增长 31%/410%/233%/246%,净利率为 4.58%/6.40%/0.55/%/2.3%、同比增加4.5/4.66/2.29/3.94PCT。 存货增长来自委托加工物资增长。22年末存货为 12.42亿元,同比增长 4.1%,存货周转天数 90天、同比增加 11天。应收账款为 6.35亿元、同比下降 1.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38.7天、同比增加 10天。Q1存货周转天数为 137天,同比增加 0.92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44.06天,同比增加 2.6天。 投资建议我们分析, (1)短期来看,在海外去库存及贸易摩擦背景下公司短期承压;公司将在 23年整合公司资产:1)出售嵊州梭织面料厂区、搬迁至嵊州新厂区;2)安徽工厂的厂房和土地也计划将由政府回收,从自有改为租赁;3)在河南,将在现有约 1070亩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土地购置,引进并投建国内智能纱线生产基地、智能化数字化印染标杆工厂,形成海内外纱线到面料的全面布局;4)加大在越南、柬埔寨等生产基地的局部,淘汰部分老旧海外工厂。 (2)从中长期来看,公司扩产、扩大针织份额、在客户份额提升及净利率改善几个长逻辑不变。公司 23年将全面推进智能制造,计划在河南投建新型智能化数字化印染工厂,预计于 23年 12月正式建成投产、投产后月针织面料产能达 500吨,用人预计为传统印染企业的 1/3,有望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费用率。此前公司已在越南投产 10万锭棉纱项目。 (3)公司将加强外外部优质项目的投资,此前公司持续购入了 Natural Fiber Welding Inc(美国人造皮革)和佛山三水天虹贸易(控股佛山佳利达环保科技)的部分股权,2022年公司与杰克股份合资成立了嵊州盛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基本完成公司国内所有生产基地现有屋顶、车棚等可利用的光伏资源上的光伏项目建设。环保和光伏产业是公司下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 考虑海外去库存下公司订单承压,下调 23/24年收入预测 72.69/83.09亿元至 68.88/79.87亿元,新增25年收入预测 95.05亿元,下调 23/24年归母净利预测 5.00/5.82亿元至 4.49/5.60亿元,新增 25年归母净利预测 7.09亿元,对应调整 EPS0.90/1.05元至 0.81/1.01元,新增 25年 EPS 为 1.28元,2023年 4月 24日收盘价 9.14元对应 23/24/25年 PE 分别为 11/9/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开店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系统性风险。
崔琰 10
光峰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3-04-27 23.15 -- -- 23.57 1.59%
23.51 1.56%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比亚迪出具的开发定点通知,将成为其车载光学部件供应商,为其供应车灯模组产品(限于保密协议,暂不披露具体车型等信息)。 分析判断: 车载定点再下一城 持续催化可期据公司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比亚迪出具的开发定点通知,将成为其车载光学部件供应商,为其供应车灯模组产品。此次开发定点涉及的产品为公司在比亚迪汽车项目的又一定点,公司此次开发定点涉及的产品量产后,公司将根据该客户实际订单交付情况进行产品收入确认,预计项目生命周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022年 4月公司通过 IATF 16949认证获得汽车行业准入通行证,2022年 9月以来已累计获 3家车企 4个项目定点(比亚迪、赛力斯、某国际品牌车企),并与宝马合作参展CES2023,标志着公司车载业务在国内/国际市场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验证了公司激光投影显示技术在车端应用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后续有望持续拓展至更多车企客户,2023年内持续定点催化可期。 车载领域:激光投影应用广泛 千亿市场将迎落地汽车智能化对车载显示提出新的需求,激发了激光投影显示在车载显示的创新性应用,潜在应用场景包括车顶天幕、车窗透明显示、娱乐大屏、AR-HUD、智慧表面、智能激光大灯等,远期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空间广阔。 2022年 4月公司通过 IATF 16949认证获得汽车行业准入通行证,9月获比亚迪定点,并被列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优秀合作伙伴。后续公司车载光学业务将主要瞄准 DLP 像素化大灯、车载 HUD 和车内显示方案三大方向:1)DLP 像素化大灯:已推出显示+照明一体化方案,拥有百万级像素,超紧凑造型,支持重新定义汽车前脸;2)车载 HUD:面向车载HUD 市场推出的 PGU 模组,具备更高亮度,可实现更大画面需求、更高对比度,可降低暗场眩光,提高夜间安全性;3)车载显示方案:可提供车载影院式的沉浸式体验,DLP+ALPD?提供高适配性和高稳定性。 原有领域:家影商工广泛布局 核心技术支撑发展依托原创 ALPD?核心技术,公司持续探索激光显示技术在家用、影院、商教、工程等领域应用并均享有较强竞争能力。核心器件业务成长迅速,智能微投激光化大趋势已经初现端倪。截至 2022H1,光峰在影院、商教、工程领域市占率均居市场第一,家用领域在国内家用投影机市场占有率亦位列第三(子公司峰米科技自有品牌(不含 ODM))。展望后续,在消费升级趋势下,预计 C 端家用激光电视和智能微投产品将迎快速放量、贡献增长,B 端(尤其影院业务)底部向上亦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公司依托原创 ALPD?核心技术改变激光显示长期处于试验探索阶段的局面,突破美欧日韩等国家与地区先进显示技术领先地位,十六年发展历程中公司持续探索激光显示技术在家用、影院等领域应用,2022年起车载投影显示应用探索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营收 25.51/33.45/49.08亿元,归母净利 1.20/1.59/3.76亿元,EPS 为 0.26/0.35/0.82元,对应 2023年 4月 24日 23.70元/股收盘价,PE 分别 90/68/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家用产品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汽车领域拓展不及预期。
威胜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3-04-27 28.70 -- -- 31.37 9.30%
33.63 17.1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报和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20.04亿元,同比增长 9.75%; 实现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 17.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87亿元,同比增长 23.8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 4.23亿元,同比增长 12.27%,实现归母净利润 0.91亿元,同比增长 40.07%。 1、全系列业务稳健增长,毛利率季度环比持续改善2022年根据在数字电网和数智城市的不同应用场景,公司在感知层发展高精度电监测终端、智能化水气热传感终端等产品;在网络层拥有通信芯片、通信模块和通信网关等;在应用层拥有面向数字电网及数智城市等不同应用场景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了覆盖物联网三大层级的全线解决方案。分产品看,网络层实现营收 12.45亿元,同比增长 10.12%,毛利率 37.51%,同比增加 1.41pct;感知层实现营收 6.28亿元,同比增长8.50%,毛利率 36.96%,同比增加 2.52pct。应用层实现营收 1.21亿元,同比增长 10.41%,毛利率 30.12%,同比增加 7.3pct。 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37.12%,同比增加 2.19pct,2023Q1毛利率 38.83%,同比提升 6.36pct。 2、海外市场持续发力,夯实国际基础海外市场实现收入 3亿元,同比增长 34.84%。公司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和能源互联网建设,持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研发与销售投入,把握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能源基础建设发展机遇,深度参与海外地区电力物联网建设。2022年 12月公司与沙特丝路公司签署沙特威胜信息智能仪表生产项目合作备忘录,我们认为海外业务收入后续有望持续增长。 3、降本增效,研发投入比持续提升2022年整体费用率 14.36%,同比下降 0.44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4.68%/ 1.76%/ 9.91%/-1.99%,YoY -0.07/- 0.09/+0.22/-0.50pct。公司销售费用主要系销售增长带来相关市场投入增加所致。此外,在“双碳”国家战略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公司持续提升研发能力、积极参与新产品新技术规范标准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在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都有相关的技术研发,在应用层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电厂解决方案与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在网络层布局边缘计算、第五代 HPLC芯片技术,在感知层布局智慧感知、第三代半导体技术。 4、2022年收入利润双增长,2023Q1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3年 Q1,公司盈利能力再上台阶,实现毛利率38.8%,同比提升 6.4pct,实现归母净利润 0.91亿元,同比增长 40.07%;经营质量表现优良,经营性净现金流量 0.39亿元,资产负债率 32.7%,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为其业务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储备。 5、稳居数字电网市场头部,积极把握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公司基于新一代 WTZ30双模通信芯片的系列通信产品,充分发挥了有线和无线两种通信技术各自的优点,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整个通信网络的通信效率、通信性能和通信接入网的覆盖范围,为新型电力负荷控制、电力全网感知、用电信息采集、智慧配电房、电动车充电桩远程监控计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及监控等各类应用场景提供更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在“双碳”背景下,虚拟电厂协调源、荷、储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属性,将发挥巨大作用,辅助电网建立“源荷互动”的友好型电网运营模式,从而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与稳定性。2022年公司成为唯一一家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三大主流电网用电信息采集领域招标中均有中标的企业,中标金额排名第一,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6、投资建议:公司从芯片到模组到整体解决方案全面覆盖,考虑疫情对国内业务影响导致 2022年基数偏低,调低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营收分别由 29.7/38.3/N/A 亿元调整为 25.4/32.7/41.0亿元,预计每股收益分别由1.04/1.33/N/A 元调整为 1.01/1.27/1.57元,对应 2023年 4月 25日 28.17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28.0/22.1/17.9倍,维持“增持”评级。 7、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客户集中风险;客户订单不及预期;现有产能不足风险;电力物联网推进不及预期。
天奈科技 能源行业 2023-04-27 35.46 -- -- 54.91 4.61%
37.09 4.60%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2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2022全年实现营收18.42亿元,同比增长 39.51%;归母净利润 4.24亿元,同比增长 43.37%;扣非净利润 3.95亿元,同比增长 50.52%。2023年Q1营收 2.79亿元,同比下降 41.99%,环比下降 30.18%;归母净利润 0.40亿元,同比下降 60.25%,环比下降 58.76%;扣非净利润 0.32亿元,同比下降 66.06%,环比下降 62.58%。 分析判断: 22年业绩快速增长,单吨扣非净利同比提升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以及 CNT 导电浆料对传统导电剂的逐步替代,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18.42亿,同比增长39.51%;归母净利润 4.24亿,同比增长 43.37%。其中,2022Q4实现营收 3.99亿元,同比下降 2.22%,环比下降 20.34%;归母净利润 0.96亿元,同比增长 4.52%,环比下降 22.13%;扣非净利润 0.87亿元,同比增长 0.17%,环比下降 25.19%。 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达 34.97%,同比提升1.10pct;其中,22年 Q4毛利率达 37.49%,全年内呈现逐季提升态势。2022年公司净利率达 23.20%,同比提升 0.87pct。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销量为 4.64万吨,同比增长近 40%;不考虑碳纳米管粉体等销量影响,2022年浆料单吨扣非净利超 8500元,较 2021年提升约 600元。 23Q1业绩承压,优质客户结构+产品迭代推动长期向好2023Q1公司实现营收 2.79亿元,同比下降 41.99%,环比下降30.18%;归母净利润 0.40亿元,同比下降 60.25%,环比下降58.76%。 量:受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退坡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出现下滑,使得公司主营产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销量下降。公司客户涵盖 CATL、ATL、比亚迪等优质企业且集中度较高。我们预计,随着碳酸锂价格下探以及新增供给增加等因素带动下游新能源车需求有望逐步回暖,公司也将受益于下游放量。 利:随着需求带动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预计后续单吨盈利将较 Q1有所改善。 国内市占率超四成,产能持续扩张有望稳固龙头地位根据 GGII,2022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总规模达 11.7万吨,公司市场占有率排第一,市场份额为 40.3%。公司稳步推进 IPO 募投项目、可转债募投项目建设,并规划美国、欧洲等海外项目。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有望助力持续巩固锂电池导电剂领域的龙头地位。 单壁技术领先,布局正极材料打造新增长极相对于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具有更小的管径、更高的 比表面积等优异性能。因制备难度更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极少数厂商能够规模化生产。公司已掌握单壁碳纳米管规模化制备的工艺技术,并已实现部分出货。 此外,公司将碳纳米管技术延伸至正极领域。2022年 9月,公司公告拟投资设立两家合资公司天奈锦城和锦晟天城,分别从事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新型正极材料及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业务。2023年 4月,公司公告拟投资约 30亿元建设年产十万吨锂离子电池高导电新型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公司将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和正极材料相结合形成新型的复合正极材料,提升锂电池相关性能的同时,有望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为 CNT 导电剂龙头企业,随着客户的持续开拓、更高性能产品的推出、产能规模的扩张等因素,公司有望保持行业优势地位。考虑下游锂电池行业发展逐步平稳,需求端高速增长态势或有所放缓,我们将 2023年营业收入从 45.07亿元下调至22.89亿元,预计 2024-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0.10亿元、36.62亿元;将 2023年归母净利润从 9.87亿元下调至4.46亿元,预计 2024-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7亿元、9.09亿元;将 2023年 EPS 从 4.90元下调至 1.92元,预计 2024-2025年公司 EPS 分别为 2.91元、3.91元,对应 PE 为27X、18X、13X(以 2023年 4月 25日收盘价 51.88元计算),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或技术路线发生重大调整;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发展不达预期,导致碳纳米管导电剂需求不达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达预期;公司订单及出货量释放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
崔琰 10
经纬恒润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27 138.38 -- -- 147.00 6.23%
189.05 36.62%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2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2022全年实现营收40.22亿元,同比+23.3%,归母净利 2.35亿元,同比+60.5%,扣非归母 1.20亿元,同比+7.6%;其中 22Q4营收 13.25亿元,同比+13.2%,环比+29.1%,归母净利 0.86亿元,同比-12.3%,环比+78.8%,扣非归母 0.41亿元,同比-50.0%,环比-7.5%。 23Q1营收 7.39亿元,同比+4.3%,环比-44.2%,归母净利-0.88亿元,扣非归母-0.93亿元。 分析判断: 22Q4:业绩符合预期 汽车电子龙头成长营收端:2022年公司整体实现营收 40.22亿元,同比+23.3%,主要受益于电子产品业务和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的订单释放,上述两业务 2022年分别实现收入 30.78、9.33亿元,同比分别+23.2%和+32.0%,其中电子产品业务一定程度受商用车行业下滑拖累,但研发服务收入确认超出预期,明显高于历史增速中枢(高级别智驾业务确认较少,2022年仅 0.03亿元)。拆分季度看,22Q4实现营收 13.25亿元,同比+13.2%,环比+29.1%,创出单季历史最高表现。 利润端: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29.0%,同比-1.9pct,主要受电子产品业务拖累(毛利率同比-2.9pct),预计主要受疫情、缺芯影响,后续向上修复概率较大。其中 22Q4毛利率 29.1%,同比-2.8pct,环比+0.7pct,基本预期之中,主要同研发服务收入确认节奏相关。净利润层面,受收入增长拉动,全年实现归母净利 2.35亿元,同比+60.5%,扣非归母 1.20亿元,同比+7.6%,非经方面主要系公司投资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股权公允价值变动所带来的收益增加。 费用端: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 5.4%、6.7%、16.3%、-2.3%,同比分别-0.6、+0.1、+2.3、-2.6pct,研发费用增长明显,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由 1,682人增长至 2,428人,同比+44.4%,以满足产品前瞻性布局、产品更新迭代、技术创新储备等战略发展需要,体现向好趋势。 23Q1:收入有所承压 研发投入增加致亏损扩大营收端:23Q1公司整体实现营收 7.39亿元,同比+4.3%,环比-44.2%,我们预计一方面受行业总体下滑影响,核心客户一汽、吉利、上汽、广汽等均不同程度下降,另一方面受研发服务业务 22Q4高基数影响(往年收入确认集中于 Q2至 Q4)。展 望 2023年,建议重点关注:1)平台型逻辑的加速演绎,尤其是智驾域控、车身域控(含区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及智舱 ARHUD 陆续量产所带来的营收增量;2)研发服务业务的收入确认,据 2022年报,公司合同负债 10.51亿元,同比小幅提升,其中一年以内 8.99亿元,同比+12.4%。 利润端: 23Q1年公司毛利率 26.4%,同比 +2.6pct,环比 -2.7pct,同比我们预计受益于缺芯改善之下的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提升,环比下滑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净利润端,受研发费用大幅增加(研发费率同环比分别+7.6、+12.0pct,绝对额同比增加 0.62亿元,环比基本持平)及存货减值影响,致23Q1单季同比亏损扩大,但预计 Q2-Q4随收入增长及研发服务确认将较大程度摊薄。 费用端:23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 6.9%、10.0% 、 27.8% 、 -2.7% , 同 比 分 别 +0.6、 +1.1、 +7.6、 -2.8pct,环比分别+1.7、+4.9、+12.0、-1.4pct。 平台型控制器供应商 业务拓展至智能座舱公司是国内首家加入 AUTOSAR 组织的基础软件提供商,基于对汽车控制器平台化能力的深入理解,目前量产产品涉足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身舒适、底盘控制等多领域,2022年进一步延伸至智能座舱: 1)智能驾驶产品:国产替代先锋,商/乘市场市占率均处于自主前列,基于 Mobileye/TI 等芯片提供从 L0到 L4的不同级别解决方案,满足车企多样化选择及自研需求,持续受益于 ADAS加速渗透及高级别智能驾驶导入:1)ADAS:配套一汽、吉利、上汽、东风等多家车企,其中吉利三个平台项目订单将逐步迎来放量,同时多个海外市场车型顺利量产;2)L2.5及以上: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预埋 L3功能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于 2020年在红旗某车型供货,基于 TDA4方案的域控产品于 2022年在哪吒汽车量产并获得新的定点,基于Mobileye EQ4/EQ6方案的域控产品处于研发中,4D 毫米波雷达完成 A 样研发; 2)车身舒适及智能网联:控制器业务基石产品,规模效应逐步强化,客户、产品拓展同时适应 EE 架构集中化趋势,布局车身域控、物理区域控制器 ZCU(集成车身舒适域控制、动力系统控制、空调热管理、底盘控制、一级配电、二级配电、隔离开关、网关、OTA 等功能)等产品,已获广汽、造车新势力车企等客户定点,预计 2023年起陆续量产; 3)智能座舱:2022年公司新成立智能座舱事业部,现有团队成员超 200人,未来产品将布局座舱感知、AR-HUD、氛围灯控制器等,其中 AR-HUD 基于自研 ARcreater 算法,已获吉利、上汽大通两个客户定点,预计 2023年量产; 4)其他电子产品:控制器平台化能力延伸,其中底盘域控已量产于蔚来并获某自主品牌客户平台型定点,One-Box、EMB、面向 L3的制动助力器等亦在积极储备;高端装备 + 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服务定制化特点享受高毛利。 三位一体布局 研发服务及高阶智驾赋能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软件能力综合体现,有效支撑电子产品业务发展。公司自成立以来即坚持研发驱动的技术领先战 略,核心技术来源均为自主研发,基于对软件的深入理解,公司为不同行业客户的电子系统研发过程提供各类技术解决方案、工具开发和流程支撑服务,现已形成自主研发的 TestBase实时仿真硬件平台、ModelBase 仿真模型平台以及 INTEWORK 自动化测试软件平台等,享受高毛利并有效支撑电子产品业务发展;软件定义汽车大背景下,主机厂对公司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需求将呈现递增趋势,我们预计收入层面年化增长率10+%; 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公司未来重要新兴业务方向,潜在盈利增长点。目前公司已形成全套港口 MaaS 解决方案并实现商业化落地,已在唐山港、日照港等港口开展运营,龙拱港已完成系统部署并达到运营状态。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少数能实现覆盖智能驾驶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依托三位一体业务布局及深厚平台化软件实力,有望同步实现产品、客户双重拓展,持续受益汽车智能电动化进程。鉴于 2023年乘用车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4年营收由 59.8/84.1亿元调整为 56.8/80.1亿元,归母净利由4.09/6.35亿元调整为 3.04/5.66亿元,EPS 由 3.41/5.29元调整为 2.53/4.71元;新增 2025年营收预测 105.1亿元,归母净利预测 8.31亿元,对应 EPS 6.93元。对应 2023年 4月 26日142.60元/股收盘价,PE 分别 56/30/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 公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报喜鸟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4-26 5.30 -- -- 6.76 27.55%
6.76 27.55%
详细
事件概述2023Q1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 12.9/2.56/2.20亿元,同比 增长11.5%/24.2%/31.9%,我们认为收入略低于市场预期、净利超市场预期,收入略低于预期我们分析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加盟及宝鸟发货均为高基数,但净利超预期主要由于销售费用率下降;扣非净利增速高于净利主要由于政府补助(0.47亿元)同比下降 10%。 分析判断: 收入略低于预期我们分析主要由于发货端基数扰动。我们分析,今年以来,报喜鸟疫后终端表现复苏强劲,特别是 HAZZYS 品牌,但报表收入确认则同时受到加盟发货端去库存影响,特别是主品牌以加盟为主、受影响更大,此外宝鸟 22Q1也面临发货高基数问题。我们估计,HAZZYS/主品牌/宝鸟 23Q1收入分别为高双位数/中单位数/高单位数增长。我们判断 HAZZYS 加快开店逻辑 Q1已有所验证,预计全年净开店增速 15-20%。 利润端超预期主要来自销售费用率下降。2023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 66.07%/19.84%、同比增加-1.1/2.0PCT,净利率创历史新高(21Q1净利率为 18%),我们分析这主要由于规模效应,即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费用增长不大。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4.83%/6.06%/1.70%/-0.13%、同比下降 3.11/0.48/-0.13/-0.32PCT,其他收益/收入下降 0.37PCT,投资收益/收入下降 0.79PCT,资产减值损失/收入 增加0.71PCT,信用减值损失/收入增加 0.1PCT,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 0.22PCT。 存货环比改善。23Q1末存货为 10.76亿元、同/环比下降 1%/9%;存货周转天数为 240.6天、同比减少18.1天;应收账款为 6.81亿元、同比增长 11.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44.9天、同比减少 1.1天。 投资建议我们分析, (1)短期来看,由于 HAZZYS 门店聚焦一二线、疫后同店复苏弹性较大,且目前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不排除全年收入增速超出市场预期; (2)23年 HAZZYS 有望加速开店,特别是 HAZZYS 加盟店仍有较大开店空间; (3)22年恺米切已完成收购,未来有望复制公司多品牌运营经验、加快开店并通过供应链本土化提升利润率。考虑 23Q1净利超预期,上调 23/24/25年收入预测 51.8/59.8/67.4亿元至 53.8/64.3/74.3亿元,上调 23/24/25年归母净利预测为 6.1/7.6/9.3亿元至 6.4/7.9/9.4亿元,对应调整 23/24/25年 EPS0.42/0.52/0.64元至 0.44/0.54/0.64元,2023年 4月 24日收盘价 5.45元对应 23/24/25年 PE 为 12/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开店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系统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9/3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