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8/78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欧普康视 医药生物 2022-08-10 47.68 -- -- 48.10 0.88%
48.10 0.88%
详细
事件: 8月6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年H1实现营业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为2.58亿,同比增长0.9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增长13.16%。2022年Q2单季度营业收入为3.13亿元,同比增长10.60%,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同比下滑6.7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下滑2.88%。 点评: Q2营业收入受疫情影响,期间费用率保持平稳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84亿元,主要得益于主营产品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处于上升通道中,公司产品销量和营销服务终端收入仍在增加。2022年Q1,公司实现营业3.71亿元,同比增长2,由于Q2的疫情反复,部分地区实施了较长时间的管控措施,眼科和视光服务机构营业受到了一定影响,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同时,由于公司调整闲置资金理财产品结构等非业务性原因,扣非归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的增速降低。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销售费用率20.29,同比增加1.29个百分点,系公司员工薪酬增加等原因;管理费用率8.28%,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48,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 构建全面产品结构体系,综合优势较为明显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70亿,同比增长27.91%。2022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0.01%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院内制剂已获批,未来有望与角膜塑形镜共同成为公司近视防控的核心产品。同时,公司的硬性巩膜接触镜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并积极拓展布局框架镜及软镜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镜片材料也已通过了国家药监局检测中心的全性能检测和生物学评价,即将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生产。 纵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发力视光终端布局 自2022年起,国家新增眼视光技师职称考试,已展现了视光终端的发展潜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增的合作终端150余家,包括28家控股视光终端,目前已建立合作关系的终端总数超过1500家,已形成了完整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遍及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是国内近视防控领域的优质企业,所受疫情影响已在6月基本恢复正常,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92/22.00/28.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9/9.35/11.9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改革政策影响的风险,现有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销售区域较为集中的风险,子公司较多带来的内控管理风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建龙微纳 2022-08-10 103.47 -- -- 110.00 6.31%
133.86 29.3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2H1实现收入4.04亿元,同比+30.23%;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19.81%。 点评: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公司利润率下滑导致Q2业绩承压2022Q2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07亿元,同比+12.11%;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45.22%。从利润率来看,2022Q2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为29.64%、18.22%,分别同比-19.95、-19.07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以碳酸锂价格为例,进入2022年后价格一路飙升,2022Q2碳酸锂价格均值47.12万元/吨,同比+429.98%,环比+11.64%。 产能建设持续加码,伴随新建产能爬坡,公司业绩有望高增公司产能陆续投放,2021M11泰国子公司建设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2022H1公司IPO募投项目吸附材料产业园(三期)完成调试。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拥有成型分子筛产能4.2万吨,分子筛原粉产能4.3万吨,分子筛活化粉产能3000吨、活性氧化铝产能5000吨。伴随新建产能爬坡,公司业绩增长动能强劲。 同时,公司持续加码产能建设,2022H1公司以简易程序定增募资1.90亿元用于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项目(一期),2022M7公司公告拟发可转债募资不超过7亿元用于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项目(二期)和泰国子公司建设项目(二期)。在分子筛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公司持续加码产能建设,产量规模和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研发储备充足,向全球分子筛龙头持续迈进2022H1公司推出了应用于高真空多层绝热容器的脱氢分子筛吸附剂、第五代高效深冷空分制氧专用分子筛等新产品,进一步拓宽市场领域。同时,公司加大对能源化工、环境治理等领域分子筛产品的开发,并已获得了多项分子筛催化领域相关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持续秉承“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迭代研发战略,逐步向全球分子筛龙头迈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原材料成本高居不下以及疫情影响,我们下调业绩预期,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26、3.44、4.50亿元(前值为3.31/4.83/6.12亿元),对应PE为26.42、17.39、13.29倍,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加剧、原材料大幅涨价、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技术储备未能产业化、新品放量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安达智能 2022-08-09 61.71 83.35 160.22% 84.70 37.25%
84.70 37.25%
详细
业内领先流体控制设备制造厂商安达智能定位国内领先的流体控制设备制造厂商, 是国内较早从事流体控制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于 2009年率先推出智能选择涂覆机、次年成功研发并推出“国内首款全自动多功能高速点胶机”,目前已形成核心零部件研发、运动算法和整机结构设计的三大核心技术布局。 公司营业收入由 2018年的 4.48亿元增长至 2021年 6.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1.94%; 归母净利润由 2018年的 1.31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1.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3%。凭借优质的客户资源、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产品模块化生产等优势以及行业本身具有天然的先发优势,公司毛利率水平基本维持在 60%以上,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得益于营收规模的增加,公司的现金流较为充足, 2021年达到 1.29亿元。 传统业务:立足果链+拓展非果链客户群;对标诺信布局终端应用多元化自 2014年公司与苹果建立合作关系进入苹果产业链以来,公司深度参与苹果新产品的工艺验证项目并获得订单,公司的产品已覆盖应用于苹果手机、 TWS 耳机、电脑等多类型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如公司的点胶机、组装机、清洗机、固化炉等。 国际市占率较高的从事流体控制设备的诺信公司终端市场呈现多元化布局,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对标诺信,公司作为国内主要从事流体控制设备制造的厂商,生产的设备下游主要集中于消费电子领域,未来公司可以通过拓宽产品赛道、布局新兴业务的方式来扩大市场规模、扩充业务边界。 ADA 智能平台推动智能制造日臻成熟国内首创 ADA 智能平台,可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 ADA 智能组装机的运动轴可加载不同的工作模块,同时搭载多种上下料模块、物料输送模块等,从而完成点胶、涂覆、组装、等离子清洗、锁螺丝功能。 ADA 智能平台创新性地解决消费电子制造业因工序环节冗杂、需购买多种电子专用设备,或因工艺更新换代需频繁更换设备的行业痛点,是公司对现有主营业务的升级和优化,亦是公司推进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战略的重大尝试,未来或将成为公司 FATP 工序段实现市场份额扩展的重要产品。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9.04亿、 14.09亿、18.15亿, YOY 为 43.91%、 55.89%、 28.8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4亿、3.36亿、 4.40亿, YOY 为 33.38%、 64.81%、 31.04%。 根据可比公司估值,选择 2022年 33.37X 作为目标估值,目标市值 68.01亿元,对应目标价为84.1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的风险、 下游需求周期波动导致的风险、行业内部竞争风险、产品验证周期较长、短期股价波动风险
泸州老窖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8-09 219.22 269.29 71.26% 236.98 8.10%
236.98 8.10%
详细
回顾过去,公司凭借得天独厚的窖池及酿造技艺,成为唯一蝉联五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品牌。至元泰定年间,制曲之父郭怀玉酿制出第一代泸州大曲酒,开创了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史,随后持续传承六百九十余年,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浓香鼻祖。几经浮沉,重回高端波折后复兴。当前国窖1573成为百亿大单品,泸州老窖品牌价值提升,公司正朝着行业前三的复兴目标阔步前行。产品端来看,产品矩阵丰富,五大单品覆盖全价格带。作为塔尖的国窖1573与茅台、五粮液一并被誉为中国高端白酒。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底蕴与双活国宝价值加持,以文化营销为切入点,卡位高端白酒市场。 塔柱的特曲+窖龄卡位中高价格带,随着中产阶级扩容带动次高端需求增长,特曲十代更迭与窖龄有望站稳商务宴席市场,而1573低度与新品1952度数互补,满足消费者对于更高品质、不同浓香型白酒的需求。作为塔基的头曲二曲以及高光或将快速占位光瓶酒市场,十四五目标,5年实现新百亿。渠道端来看,渠道模式多元,以品牌专营模式布局全国化。公司最先推出渠道改革,创立柒泉模式打造白酒行业新型厂商合作关系,经销商利益捆绑激发积极性;后将柒泉转为品牌专营模式,2014年10月成都久泰公司成立,为直营公司扁平化运作模式,即由品牌公司在当地建立专营公司,由各类品牌专营公司代替原有的柒泉公司,将区域统一协调管理销售转变成分品牌独立运作,直接面向区域市场的渠道和终端,助力老窖新征程。管理层来看,管理层稳定且团队年轻有干劲,人才培育机制强。泸州老窖核心管理层均由公司内部成长而来,对公司的把控力和配合度较强。 “淼峰组合”做为名酒企业管理层中最年轻的组合,均在公司工作十余年以上,对公司的发展阶段和前景规划均有独到的认知,奠定了国窖1573从泸州走向全国的基底。叠加近期股权激励提振高管及核心员工积极性,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投资建议:展望22年,随着公司五大单品卡位各个价格带以及品牌专营模式下布局全国化,渠道深化下沉,叠加股权激励提升高端及核心人员的积极性。公司坚定贯彻“136发展战略”,聚焦“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发展布局,以中国品味布局核心市场,国窖1573稳居高端阵营,发布新品老窖1952、黑盖等,双品牌策略目前取得突破性进展,弥补部分低端产品的下滑。渠道端布局全国,实施“东进南图”的区域市场发展战略。21年激励落地,提升高管及核心骨干积极性,蓄能“行业前三”,助力“十四五”发展目标实现。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营收250.39/304.22/358.99亿元,同比增长21.3%/21.5%/18%,实现归母净利润99.93/124.74/149.63亿元,同比增长25.61%/24.83%/19.95%,EPS为6.79/8.48/10.17元/股,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法,给予22年41倍PE,目标价278.39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食品安全风险,竞品加大投入加剧竞争,政策风险,疫情反复等
五洲新春 机械行业 2022-08-09 17.70 21.84 22.15% 21.87 23.56%
21.87 23.56%
详细
一、轴承产品:套圈与成品双轮驱动,收购 FLT 完整“微笑曲线”1)轴承套圈:主要面向全球前两大轴承厂商舍弗勒、斯凯孚,并成功开发日本不二越业务,国内优质客户包括瓦轴、慈兴集团。 2021年,受益于斯凯孚把其全球最大的球轴承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落户新昌, 以及斯凯孚为北美特斯拉配套的驱动电机轴承套圈定点五洲新春生产,套圈业务实现了国际国内双循环,未来几年有望保持稳中有增。 2)成品轴承:五洲新春的成品轴承产品不断转型升级, 通过收购欧洲轴承公司 FLT,深度绑定了邦飞利、 BPW、德纳、吉凯恩等国际一流客户资源,已实现自主品牌销售,向附加值更高的品牌+服务环节迈进,补齐了制造业的微笑曲线。 二、风电滚子:订单放量+产能扩张,开启全新成长曲线1)需求端: ①十四五期间政策刺激力度较大,风电赛道的高景气度带动上游零部件产业链快速增长。②风电大型化为目前主要的降本手段,近年来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大型化对轴承的承载能力要求提高,承载能力更强的滚子轴承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③风机价格竞争激烈,国产风机零部件性价比优势明显,价格压力下,国内风电滚子厂商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④据我们测算, 风电滚子市场空间 2021年 13.67亿元, 2025年预计达 32.21亿元, 2021-2025年CAGR 为 23.90%;高端滚子市场空间 21.55亿元,2025年预计达 43.87亿元,2021-2025年 CAGR为 19.45%。 2)供给端:①相比轴承厂家下属的滚子部门,专业的滚子厂技术迭代快、规模优势明显,目前国内仅有力星股份、五洲新春两家专业滚子厂满足精度要求且具备一定规模。②五洲新春的风电滚子产品覆盖变桨轴承、主轴轴承、齿轮箱轴承,并实现了海上风电滚子的突破,订单超预期增长,目前在手订单饱满。客户包括恒润股份、新强联、罗特艾德、瓦轴、洛轴、轴研科技等,终端适配金风、明阳等一流主机厂商。 目前五洲新春在建年产 2200万件风电滚子厂,建设周期 2年,达产后预计年收入 5.5亿元。 三、汽车配件+空调管路,贡献额外增长动能1)汽车配件: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部件产品目前全球仅三家企业可以生产,五洲新春的该产品直接面向瑞典奥托立夫、均胜电子、比亚迪等一流客户。同时, 2021年新开发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零部件业务,随着汽车市场复苏,汽车配件市场前景美好。 2)空调管路: 2018年收购新龙实业后,空调管路产品迎来较快增长,车用空调管路客户包括法国法雷奥、德国马勒,家用空调管路客户为四川长虹、海信日立、格力、美的等, 2022H2,铜、铝价格有望开始回调,公司的空调管路产品毛利率有望回升。 四、盈利预测采用分部估值法,对风电滚子、其他业务分别进行估值。风电滚子业务选取新强联、恒润股份、国机精工三家风电轴承企业作为参考;其他业务则选取四家业务相似的公司: 金沃股份(轴承套圈)、长盛轴承(成品轴承)、三花智控(空调管路)、双环传动(汽车配件)。 2022年我们给予风电滚子业务 40倍 PE、其他业务 35倍 PE。 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2.06/2.92/3.83亿元,其中风电滚子归母净利润 0.23/0.49/0.71亿元,其他业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1.83/2.42/3.12亿元。计算出 2022年目标总市值 73.31亿元,目标价 22.30元,相较 8月 5日股价仍有 26.13%上涨空间, 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技术人才流失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募投项目收益不及预期的风险、非公开发行审批的风险、市场空间预测存在一定主观性
金地集团 房地产业 2022-08-09 10.41 -- -- 12.75 22.48%
12.88 23.7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近期经营及财务情况的公告, 公司 1-7月累计销售面积493.3万方,同比下降 43.61%;累计销售金额 1191.6亿元,同比下降 36.78%。 累计销售降幅收窄, 均价双位数增长根据公司 7月经营公告, 公司 2022年 7月单月销售金额 185.5亿元,同比去年下降 27.63%;销售面积 74.1万方,同比去年下降 39.16%;销售均价为25034元/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增长 19.02%。 1-7月累计销售金额 1191.6亿元,同比下降 36.78%;累计销售面积 49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43.61%; 累计销售均价 24156元/平方米, 同比增长 12.12%。公司累计销售同比降幅逐渐收窄,均价双位数增长,销售表现稳中向好。 加强高能级城市深耕力度,拿地力度逐渐恢复公司 2022年 7月主要新增 1个项目,位于一线城市上海市,项目占地面积为 2.49万方,计容建面 6.23万方;土地价款共 16.01亿元,对应楼面价25710.2元/平方米; 7月拿地力度 8.63%,是今年 3月以来最大值。 1-7月主要拿地项目累计 46.49万方,累计新增楼面价 13782元/平方米,较 2021年末楼面价增长 93%。 2022年以来,公司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加强对一二线城市的深耕力度。 财务政策稳健,在手现金充裕公司坚守稳健的财务政策。截至 2022年 6月 30日,货币资金余额约 648亿元,与年初持平,剔除受限资金后对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的覆盖倍数为 1.38倍,现金流充裕。截至 2022年 7月,公司顺利完成境外公开市场98亿元到期债券的偿还。 待偿还债券规模小, 1)境内债券:到 2022年末,公司仅有一笔 10月到期的约 27亿元的公司债需偿还; 2)境外债券: 未来两年,公司仅有一笔 2024年 8月到期的 4.8亿美元债。 公司连续六年保持三道红线绿档,财务结构稳健。 银行授信规模可观,融资渠道保持畅通公司融资渠道保持通畅,截至 8月 5日, 公司的总银行授信规模超过 2600亿元,剩余可用银行授信规模超过 1700亿元,今年银行新增授信规模超过 150亿元。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公司银行授信规模大,体现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坚定信心。 7月 29日公司公告董事长及部分核心管理人员将以市场化方式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债券,购买总规模不超过 2000万元,此前管理层已累计购买公司债券 2000万元,管理层陆续购买公司债券彰显了管理层对公司经营管理的信心。 投资建议: 公司累计销售降幅收窄,销售表现稳中向好。投资深耕高能级城市,优质的布局为公司平稳穿越市场周期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财务保持稳健,现金流充裕,风险敞口小。 基于此,我们维持公司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 99.4、 118.07亿元, EPS2.20、 2.62元/股的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房屋销售不及预期、 房屋价格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8-09 14.99 -- -- 15.33 1.79%
15.26 1.80%
详细
事件:根据公司7月份产销快报,广汽集团7月产量23.36万辆,同比+42.69%,环比+0.49%,本年累计产量为138.53万辆,同比+18.89%;7月销量22.01万辆,同比+21.93%,环比-6.10%,本年累计销量为137.00万辆,同比+13.50%。 点评: 自主板块:埃安产销同比高增长,传祺产销稳步提升。广汽埃安7月销量破2.5万辆,本月销量迅猛增长,同比增长138.3%,1-7月累计销售汽车12.53万辆,同比增长134.7%;广汽传祺七月销量3.13万辆,同比增长7.2%,前七月累计销量超20万辆,同比增长13.2%。 日系品牌:广本产销高速增长,广丰产销稳健上升。广汽本田七月销量7.54万辆,同比增长24.8%,1-7月累计销售汽车43.29万辆。各大车型定位鲜明,形成强大的势能效应,雅阁7月销量24097辆,延续了300万用户的强大势能;皓影系列12201辆,稳居中级SUV市场头部阵营;型格持续热销态势,达到8475辆;全新SUV致在(ZR-V)自开启预售以来受到热烈关注,新车将于近期上市。助推广汽本田7月实现销量75436辆,同比大幅增长24.8%,为下半年走向事业新高度夯实基础。 广汽丰田2022下半年热力开场,7月份保持两位数增长。七月销量8.40万辆,同比增长11.8%,1-7月累计销量为58.42万辆,同比增长18.7%。电动化车型实现迅猛增长,1-7月销量达到182142台,占比31.2%,同比增长106.7%;三大旗舰累计销量248927台,依旧保持稳定增长,占比42.6%,同比增长50.7%;SUV家族1-7月累计销量217183台,占比37.2%,同比增长36.2%。各大品牌共同发力推动产销稳定增长。其中。汉兰达七月销量7119台,连续11个月位列混动SUV销量第一名;塞那7月销量6109台,连续六个月稳居MPV市场头部阵营。凯美瑞、威兰达、雷凌家族、锋兰达销量分别为20598/12652/16881/9061台。 推出新电池技术:由于动力电池成本上涨,广汽埃安目前正在筹建动力电池公司及动力电池量产生产线。这意味着广汽埃安将推进电池自研、自产的产业化布局,实现自主可控的动力电池供应。此外,广汽埃安在EV领域推出了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超倍速电池技术&A480超充桩及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未来,广汽能源科技公司将构建“光储充换”一体化能源补给生态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搭建智慧高效能源云平台,推动研究储能系统技术、“车-站-网”协同互动的智慧充换电服务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 新车发布:6月30号上午,广汽传祺发布了基于GPMA架构打造的紧凑型SUV影酷。七月,广汽丰田2022款C-HR正式上市,该车共推出8款车型,指导价格区间仍为14.18-19.08万元。7月13日全新一代广汽传祺M8申报,搭载丰田THS混动系统。预计新车起售与现款(17.98万元起)相当,或在18万左右,混动版起售价或在20万左右。新一代M8轴距加长了70毫米,这可能使该车拥有更大的内部空间,用户乘坐体验也会更好。7月14日消息,广汽埃安AIONY PLUS现已出现在工信部最新一批的申报名单中。新车基本延续了现款车型的造型设计,但在车头和车尾细节方面有所不同。此外,月底,广汽本田冠道限量纪念版上市,售价22.48万元。为广汽集团产品市场添一份助力。 广汽传祺钜浪混动GMC2.0正式量产下线:据广汽传祺官方消息,7月6日,钜浪混动GMC2.0正式量产下线,这套双电机串并联混动系统即将搭载在影酷、影豹两款车型上。在官方的一箱油油耗测试中,分别测得影豹1537km超长续航、3.0L/100km超低油耗,影酷1711km超长续航、3.2L/100km超低油耗。 商汤与广汽多个智能网联合作车型将于今明两年陆续量产上市:双方将围绕智能驾驶、智能车舱、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AI工具链、超算中心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展开全面合作。商汤与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合作的多个车型将会在今年与明年陆续量产上市。 广汽传祺2025年实现全系车型混动化:广汽传祺明确“XEV+ICV”双核驱动的发展战略,2025年实现全系车型混动化,2030年实现混动销量占比60%以上。 在车型搭载上,将根据车型定位搭配不同的混动系统。已上市的GS8HEV及即将于2022年内上市的M8HEV搭载2.0TM+THS动力型功率分流系统,2022年内上市销售的影酷HEV、影豹HEV将搭载2.0ATK+GMC260经济动力兼顾型多挡系统,未来还将推出基于钜浪混动模块化架构的M8PHEV等其他XEV车型。 投资建议:2022年广汽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自主研发生产电池有助于缓解供应链紧张,新款车型持续放量及产能提升有望为业绩增长带来新动力。全年来看,销量高速增长叠加产品结构改善,或将驱动自主品牌同比减亏;而合资品牌受疫情和缺芯影响逐步缓解叠加新车型上市,或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投资收益。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的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和14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倍和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无法预测、经销商客流量下降、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广汽埃安获批上市存在不确定性。
中望软件 2022-08-09 255.95 -- -- 229.99 -10.14%
240.60 -6.00%
详细
上半年疫情影响较大, 下半年增速有望恢复22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 1.94亿,同比下降 5.73%,其中 Q2实现 1.08亿,同比下降-10.64%。公司增速下滑主要由于新冠疫情反复,公司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业务受上海、北京等区域疫情影响较大,同时经济增长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软件采购预算。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 0.07个百分点,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提升了21.66/3.03/24.5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降低了-0.91个百分点。公司销售费用提升主要是由于薪酬福利费同比上升 64.06%以及股权激励费用的增加。 研发费用增加主要由于公司研发体系招聘了大量优秀人才导致本期研发人员薪酬福利费等较上年同期增加较多。 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着疫情逐步可控,公司业务增速将逐步恢复。 3D CAD 增速逆势增长, 下半年商业市场有望加速发力公司收入从产品类型来看,2D CAD 实现 1.31亿,同比下降-10.08%, 3D CAD实现 0.51亿,同比增长 3.14%, CAE 实现 7.43万,同比增长 795.18%。从市 场 占 比 来 看 , 商 业 市 场 、 教 育 市 场 以 及 境 外 市 场 占 比 分 别 为61.94%/21.21%/16.85%,分别提升了 1.29/0.23以及降低了 1.52个百分点。 上半年部分时间由于业务人员无法直接触达客户,通过免费赠送三个月授权号的形式助力受疫情影响的用户在家办公。 我们认为由于商业市场团队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随着新的组织架构的磨合,公司持续与众多重点行业客户开展和深化合作,未来组织效能有望持续提升。 研发投入持续增大, 产品性能持续提升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 1.3亿,同比增长 78.90%,研发人数同比增长 71.04%,研发费用率提升 24.53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发布 2D 2023版、 3D 2023版,继续通过加大研发力度,通过强化一体化 CAx(CAD/CAE/CAM)产品布局,打磨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内核等核心技术。产品方面,公司在 2D CAD产品系列重点改进大图操作及显示效率; 3D CAD 产品系列强化复杂场景支撑能力,提升复杂零部件设计、整机产品设计的稳定性及效率, CAE 产品系列持续提升基础能力,丰富仿真分析类型,提升计算精度和效率。 投资建议: 公司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随着疫情的减弱相关业务下半年有望持续恢复。我们调整 22-24年盈利预测,收入由 8.04/11.66/16.44亿调整为 7.3/10.59/14.93亿,净利润由 2.00/2.81/4.50调整为 1.84/2.54/4.07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产化进展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利扬芯片 2022-08-09 38.01 -- -- 39.15 3.00%
39.15 3.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59.92万元,同比减少65.69%;营业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41.83%;基本每股收益0.1元,同比减少65.52%。点评:手握3nm芯片测试能力高筑壁垒利好长期发展,战略性布局新厂+股权激励+高研发投入期待厚积薄发。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41.83%,维持亮眼增速。净利润同比-65.69%,原因系1)提前使用IPO资金进行拓厂扩产、股权激励,带来了短期的成本费用上升和利润下滑,看好公司后续的产能释放和业绩兑现。 公司目前有息负债余额为人民币2.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2.69%;2)上半年研发费用0.35亿元,同比增长107%;综上,使得公司折旧、摊销、人力、电力等固定制造成本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3)因实施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2022年1-6月股份支付费用金额为0.15亿元,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净利润同比减少大幅降低,为27.81%。全球第一颗3nm芯片的测试开发率先布局,高研发投入支撑下深耕高毛利中高端测试赛道。公司高端芯片成品高端测试平台收入毛利率达70%左右,随着芯片制程升级+复杂度不断提升,看好公司毛利长期快速发展。公司7月3nm先进制程工艺的芯片测试方案调试成功,标志着已完成全球第一颗3nm芯片的测试开发,将向量产测试阶段有序推进。高度重视研发体系的建设,持续增强研发投入特别是中高端芯片测试设备的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3,470.19万元,同比增加107.2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34%,以满足中高端测试方案需求,提升测试效率。专利方面,本期新增专利获得21个,累计已获144个。独立测试重要性日渐凸显,公司美食街模式快速发展。公司绑定最优设备+软硬件开发带来较大客户粘性。举例来看,21.6月中国大陆第一台爱德万测试EXASCALEV93000在利扬装机完成。同时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包括:最优测试平台的选择以及相关软硬件开发,深度绑定客户为战略合作伙伴。上半年持续开发中高端领域客户,客户和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在高算力、5G通讯、微处理器、工业控制等领域测试保持快速增长。芯片测试行业毛利率整体高于电子行业,看好公司处高毛利赛道+中高端客户绑定优势下业绩持续增厚。下游应用全面布局,汽车测试领域持续深耕。公司已在5G通讯、传感器、物联网、指纹识别、金融IC卡、北斗导航、汽车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取得优势。汽车业务方面,公司在2018年获得与汽车电子相关的认证,目前涉及到的汽车电子芯片有MCU、多媒体主控芯片、传感器等领域,均有一定的测试技术储备,满足设计公司的测试需求。目前公司惯性传感器芯片测试项目已处验收阶段,车用MCU控制芯片、5G射频PA芯片测试及CIS测试系统研发持续进行,相关技术均处国内领先地位。再融资计划有序进行,项目达产后年均可产生收入约6.46亿元,实施股权激励彰显长期发展势头。公司发布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07亿元,将用于东城利扬芯片集成电路测试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建设完成后公司将释放更多的晶圆测试产能(12英寸并向下兼容8英寸)和芯片成品测试产能,可检测SIP、CSP、BGA、PLCC、QFN、LQFP、TQFP、QFP、TSOP、SSOP、TSSOP、SOP、DIP等各类中高端封装的芯片,项目达产后年均可产生收入约6.46亿元;公司IPO募集资金较原计划提前使用完毕,目前产能陆续释放。 另外,公司在上海和东莞分别新增一处测试基地并逐步投入试产/运营阶段。公司向11名包括高管及技术骨干授予44万股限制性股票,长期发展势头稳健。盈利预测:公司受益中高端客户占比提升及产品结构优化,叠加产能释放产生效益,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净利润1.6/2.1/2.5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销售区域集中、劳动力成本上升、疫情加重、研发技术人员流失
百济神州 2022-08-09 111.90 -- -- 114.50 2.32%
139.98 25.09%
详细
事件: 2022年 8月 4日,百济神州美股、 港股公布 2022Q2财报。 根据港股公告,公司 2022H1营业收入为 6.48亿美元,其中产品收入 5.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131%; 2022Q2营业收入为 3.42亿美元,其中产品收入达 3.0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120%; 2022Q2净亏损为 5.71亿美元,其中包含 1.30亿美元汇兑损益。 核心品种收入持续超预期,泽布替尼美国区有望迎来加速放量公司核心品种 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和 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收入持续超预期。 泽布替尼 2022H1全球销售额达 2.33亿美元,同比增长 261%。其中二季度实现全球销售额 1.29亿美元,同比增长 203%,环比增长 23%;美国区销售额 8840万美元,同比增长 456%,环比增长 30%, 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中国区销售额 3670万美元,同比增长 39%。 替雷利珠单抗 2022H1中国销售额 1.93亿美元,同比增长 56%;其中二季度实现营收 1.05亿美元,同比增长 40%,主要得益于新增适应症纳入医保目录带来的市场渗透率提升和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泽布替尼治疗初治或复发/难治性 CLL/SLL 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获得 FDA 受理,考虑到 PDUFA 日期为 2023年 1月 20日,我们预计针对 CLL/SLL 适应症有望于 2023年 1月获批上市。 CLL 是美国成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占25%的新发白血病病例, 2021年美国新发 CLL 病例超 2.1万例,市场规模较大。参考阿卡替尼在 CLL/SLL 适应症获批上市后的销售额加速放量(2019年 11月 CLL 适应症获批, 2020年收入同比增长 215%),我们认为泽布替尼在明年 CLL 适应症获批上市后有望迎来加速增长。 BCL-2抑制剂 BGB-11417I 期数据展现出临床获益, 开发潜力大百济神州在今年 6月举行的 EHA 会议中披露了多项高选择性 BCL-2抑制剂BGB-11417研究结果,其中 I 期剂量扩展研究显示患者总体耐受性良好;Ib/II期联用阿扎胞苷治疗 AML 患者的研究,初步结果显示 58%的初治和 55%的R/R AML 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同靶点竞品维纳托克在 VIALE-A 试验结果显示37%初治 AML 患者达到完全缓解。 非头对头比较下, BGB-11417完全缓解率更高。 据公司披露, BGB-11417将在今年启动关键性试验,并公布更多I 期临床试验数据。 研发和商业化持续发展,今年将有多项里程碑达成泽布替尼今年有望在十余个新市场获批上市, III 期 ALPINE 试验最终分析数据将于年内公布, CLL/SLL 大适应症全线有望于 2023年 1月在美获批。替雷利珠单抗 2022Q3将公布一线 HCC 适应症 III 期临床试验主要结果,一线GC、一线/局部 ESCC 及一线 HCC 适应症上市申请将计划于 2023年向 FDA递交。 Ociperlimab(TIGIT)将于年内公布 I 期试验针对多种实体瘤队列的数据,并开展新的关键性临床试验。 公司还将与维立志博合作, 今年启动LBL-007(LAG-3) 与泽布替尼和 surzebiclimab(TIM3)联合疗法研究的患者给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至 2024年营业收入为 96.65亿、 127.84亿、 170.2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8.96亿、 -66.73亿、 -36.89亿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多地上市, A 股和港股财报数据披露存在会计口径差异的风险;医药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产品上市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候选药物研发失败的风险
长亮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2-08-09 11.15 -- -- 12.27 10.04%
14.00 25.56%
详细
事件公司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6.82亿元,同比增长 38.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78万元,同比下降 20.39%;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6万元,同比上升 253.81%。2022年 Q2实现营业收入 4.05亿元,同比增长 25.58%;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478万元,同比上升 366.79%。 1、 公司成长属性不改, 数字金融与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疫情之下,公司营收增速保持稳健。其中, 数字金融业务与海外市场收入增速亮眼,分别同比增长约 51%/47%。 同时,以信创为指导的大数据业务逐步走向头部,营收同比增速近 29%。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沛,待履约合同金额约 9.79亿元,其中 6.85亿元预计于今年确认收入。 2、 疫情影响公司人员调度,短期公司盈利能力承压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 39.51%/1.21%,同比下降2.43/0.61pct。我们判断主要受到 22年上半年疫情,导致员工调动成本增加导致。但考虑疫情逐步消退,同时 2022年软件开发人力市场供应充沛,公司人力成本支出占比有望下降,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回升。 3、 信创催化中小行核心系统建设加速,收入利润剪刀差有望兑现金融信创逐步拓展至中小行,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中标湖州银行、金华银行、龙江银行等多家重量级客户的核心类系统项目。 我们认为,公司通过将大行经验在中小行产品化落地,公司营收与盈利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金融信创催化下行业景气度,大行核心系统建设标杆项目逐步向中小行渗透,公司盈利质量与营收增速有望持续改善。预计公司 22-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22.32/28.57/38.57亿元;归属上市 公 司 净 利 润 为 2.44/3.17/4.45亿 元 , 对 应 当 前 市 值 P/E 为28.55/22.01/15.68X。考虑到海外及大行业务顺利拓展,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银行 IT 行业增速低于预期;公司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疫情反复风险; 海外市场政策风险。
胜宏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2-08-09 17.80 -- -- 18.28 2.70%
18.28 2.70%
详细
胜宏科技推出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公司信心,关注产能释放+服务器&汽车客户拓展。 股权激励计划预计授予872人,授予价格11.95元/股,激励计划考核目标:基准增长率:22-24年业绩复合增速为20%,营收分别为89、107、12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04、9.7、11.58亿元,目标增长率:22-24年业绩复合增速为30%,营收分别为97、125.6、163.2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71、11.32、14.72亿元;预留限制性股票23-24年基准和目标增长率与激励计划相同。22年-25年合计需摊销总采用为1.26亿元,其中22-23年分别摊销0.23、0.59亿元。同时,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不超过29人,筹集金额不超过6750万元,计划通过后预计通过设计资产管理计划管理,融资和自筹金额比例不超过1:1,产品规模上限为1.35亿元。 22年关注公司多层板技改以及HDI二处爬坡情况,中长期看好公司定增项目落地高端产能持续扩增。公司产品结构持续升级(2018、2019、2020年公司HDI的产能分别为5、9、36万平方米,对应的收入占比为3.17%、3.39%、8.29%,占比持续提升)。22年重点关注生产基地HDI二期项目产能爬坡情况,达产后,公司现有生产基地的产能预计可达860万平方米/年。中长期看好公司21年定增20亿募投扩产高端产品(南通)落地持续提升高端产能(募投资金15亿元用于扩产高多层板145万平方米/年、高阶HDI40万平方米/年、IC封装基板14万平方米/年)。 下游应用领域来看,看好公司汽车?服务器板占比提升。公司下游应用涵盖多领域,我们认为消费电子影响因素基本预期完全,重点关注服务器和汽车下游的产品和客户的拓展。汽车领域,公司已具备低压产品、高压产品和HDI板全线产品供应能力,产品成功导入特斯拉、比亚迪、吉利、造车新势力等国内外优质大客户。21年公司汽车板业务占比不到10%叠加优质客户导入,预计公司汽车营收占比持续提升。服务器领域,公司核心拳头产品高密度多层VGA(显卡)PCB成功导入行业头部客户(AMD等),21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有望受益于下游dGPU需求旺盛和产品升级带动的价值量提升。 投资建议:考虑到下游消费需求景气度将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由11.46、14.66下调为8.5、11.09亿元,同比增速27.5%、29.8%,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3.92亿元,yoy+25.5%。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拓展不及预期,扩产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铭利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08 50.21 65.39 286.24% 60.49 20.26%
60.38 20.25%
详细
铭利达: 不断扩张“能力圈”,成为专业的“一站式”精密结构件提供商公司主营精密结构件(2004年成立以来先后拓展了压铸、注塑、型材冲压等工艺), 近年来营收从 17年的 7.4亿提升至 21年的 18.4亿,净利润从0.3亿提升至 1.5亿(CAGR=42%)。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阔, 21年光伏、安防、消费电子、汽车四大领域收入占比分别达 51%、 23%、 14%、 10%。 全面绑定下游龙头客户, 新业务拓展+老业务放量驱动公司短期业绩高增 光伏领域: 1)行业看,预计 21、25年逆变器结构件市场规模分别 142、414亿元(假设装机 170、 550GW,逆变器单价 0.4元/W,结构件成本占比 25%),公司 21年光伏营收仅 9亿元,市占率 7%左右,未来提升空间较大;2)公司看,客户包括 SolarEdge(近年营收占比 70%+)、Enphase 等, 当前在拓展储能新业务(与 SolarEdge、阳光电源等合作), 同时在深化与新客户的合作(首航、麦田等),未来增速可期。 汽车领域: 1)行业看,预计 21、 25年中国新能源车电池托盘市场空间分别为 115、 533亿元(假设销量 288、 1333万辆,单车价格约 0.4万元),公司 21年汽车业务营收 2亿元,市占率不足 2%; 2)公司看,核心客户包括比亚迪(近年营收占比约 40%)、北汽等,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宁德、广汽等客户的业务合作,增加其他三电系统结构件产品。 消费电子领域: 1)行业看, 预计 21、 25年电子烟结构件市场规模分别 138、 399亿元,公司 21年营收 1.6亿,市占率 1%。 2)公司看,除 PMI(近年营收占比约 80%)外,还在拓展其他烟草和消费电子龙头。 安防领域: 行业增速低,随客户海康威视(近年营收占比约 80%)增长。 高效运营加快周转+上市融资持续扩张,降费增效助力公司长期稳健增长 除了在新兴行业发展早期切入优质客户,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建立并提高客户粘性外,我们认为公司保持高增更强大的支撑来自: 1)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加速周转, 2)采用大客户&中小城市建厂&人员持续优化策略,在扩大营收规模后持续摊薄费用(2019年起显著低于行业均值),建立盈利优势以形成竞争壁垒(不惧新玩家价格战), 3)上市融资进一步加快扩张速度,多领域前瞻布局稳增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 3.2/5.9/8.6亿元,给予 23年 45倍 PE(对应 267亿市值),目标价 67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领域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消费电子领域增速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上升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短期内股价波动风险,生产运作风险; 市场空间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
道道全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8-08 14.00 18.48 145.09% 16.70 19.29%
16.70 19.29%
详细
油料价格止涨转跌,下游粮油加工面临板块性机遇2020年初以来,本轮食用油价格上行开启,期间受新冠疫情冲击运输与生产、拉尼娜气候异常致油料减产、俄乌冲突削弱全球农产品供应、印尼收紧/限制棕榈油出口、以及全球多个重要经济体的持续通胀压力等多重驱动因素,驱使本轮油脂价格高度、长度都较为突出。自5月以来,随印尼重新开启出口棕榈油并加速出口配额审批,全球食用油出口市场供需和预期出现快速反转,全球油料及油脂价格开启快速下行,对应下游粮油加工板有望出现利润反转。 细分赛道领跑者,区域龙头进军全国菜籽油赛道竞争格局区别于食用油行业整体格局,目前暂未出现绝对龙头,“十四五规划”对菜籽油行业的发展进行重点规划,为细分行业成长打开规模;公司2021年市占率约4.4%左右,随年内募投项目投产未来市占率有望达到10%以上,看好道道全菜籽油赛道细分龙头潜力!公司当前区位优势显著,立足主产区面向主销区,产业链顺畅,目前正处于区域性品牌进军全国性品牌的扩张阶段,积极开拓经销商和KA渠道,2018年以来经销商复合年增速达25.5%,伴随川菜、湘菜行业在餐饮行业渗透率、全国范围内油菜的扩种、以及公司茂名基地投产重点辐射华南片区,公司下游消费市场有望从规模总量、渗透率、区位分布多维度开拓!承接下游消费升级,品牌建设改善公司定价能力公司以“饮食更养生”作为品牌目标,产品结构上积极推出高油酸植物油、茶油等在营养结构上较传统油脂更健康的新品类,同时公司消费结构又以小包装产品为主,正顺应近年下游消费者对油脂的需求偏向“小包装化”、“健康化”的消费趋势。 在此基础上,道道全近年积极进行多元产品线和品牌建设:2021公司推出高端品牌“东方山茶油”,以及橄榄油、高油酸菜籽油产品系列,2020年公司首次进入中国品牌力指数排行榜前十,2022年排名已升至全食用油品牌第七名,为上市菜籽油品牌第一位。未来,依托于公司的品牌力增长和持续产能扩充,公司产品在市场份额抢占和溢价能力上的表现值得期待!募投项目投产,产能翻倍突破产能瓶颈2020年末,公司有初榨、精炼、灌装产能34.5万吨、53万吨、41.4万吨,今年茂名项目投产后,公司的初榨、精炼、灌装产能将会分别提升至100.5万吨、114.5万吨与110.4万吨。公司2022两年间迅速实现产能倍增,叠加周期性机会公司毛利预期改善,上行周期产销放量,公司迎来量利齐升!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3.77/98.99/106.85亿元,同增35.37%/34.19%/7.9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93/3.41/5.06亿元,对应PE49.58/13.51/9.12倍,对应EPS0.26/0.95/1.41元。考虑公司历史估值水平和菜籽油行业利润反转预期,给予2023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格19.0元。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业政策风险;流通市值较小,近期股价波动较大。
德昌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8-08 29.99 26.85 32.59% 31.80 6.04%
31.80 6.04%
详细
产品线多元化布局,稳中求进未来可期德昌股份于2002年在宁波设立,其脱胎于余姚市城西线路板五金厂,根基业务为电机的设计与制造,主要客户有TTI、HOT、伊莱克斯、LG等知名品牌。扎根于电机核心科技,公司发展了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技术路线,其中,有刷电机领域重点发展小家电业务,并通过发展汽车EPS电机业务夯实无刷电机技术。未来将实现“以吸尘器为基础性业务、以多元小家电为成长性业务、以EPS电机为战略性业务”的多层次业务格局。 小家电:业务筑基牢固,乘TTI东风助力业绩腾飞公司小家电业务主要包括环境家居、头发护理两类。1)环境家居电器:主要为吸尘器整机ODM/OEM,核心客户TTI,主攻欧美市场。17年以来,公司环境家居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80%以上,为营收与盈利能力关键影响因素。在与TTI进行吸尘器整机合作数年间,公司吸尘器水机/洗地机产品营收占比逐步提升,伴随高附加值的水机产品、充电产品逐步推向市场,支撑整体毛利率优化。同时,伴随与TTI合作的深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双方业务合作方式实现由OEM向ODM的转变。2)头发护理电器:主要包括美发梳、吹风机等,商业模式亦主要为ODM/OEM,服务HOT旗下Revlon、HotTools等品牌。基于原材料与生产工艺的共通性(注塑件+低功率电机),公司于19年推进与HOT的合作,将电机生产线更多投入到自身产品生产环节,HOT在美国亚马逊平台有多个畅销产品,带动公司头发护理业务占营收比重逐步提升。3)电动园林工具:基于成熟的电机生产技术与优质客户深度绑定,2021年公司利用原有设备及产线向园林电动工具领域突破,公司预计22年实现量产。21年TTI电动工具收入约120亿美元,约为同期地板护理器具的十倍,伴随今年量产逐步推进,有望为德昌带来可观业务增量。 EPS电机:技术积累夯实竞争优势,步入放量收获期近年来汽车行业呈现两大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即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放量。EPS系统为自动驾驶的基本要素之一,并凭借成本、性能优势与潜在的自动驾驶适配能力在乘用车渗透率在过去十余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伴随环保要求趋严,EPS有望进一步取代HPS、EHPS,考虑到线控转向系统渗透率提高或挤压EPS发展空间,佐思汽研预计,2026年本土车品牌EPS装车率将达93.7%左右。叠加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达2000+万辆规模,新能源车产销量已达约350万台规模,下游需求高涨有望支撑EPS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张。 据21年年报,公司已实现13个型号项目的定点,若各项目在产品生命周期内顺利实施,公司预计可实现累计2300万台销量。此外,公司仍有涉及EPS电机、制动电机的30+个型号项目在顺利推进。7月15日德昌科技再获Tier1龙头采埃孚定点,项目生命周期4年、总金额超2亿元,预计23年8月开始量产,彰显客户对公司无刷电机研发、生产能力的认可。 盈利预测:公司持续深耕电机技术,绑定细分龙头TTI支撑营收基本盘,并依托深厚技术积累,开拓头发护理业务(客户HOT在美亚细分类目多产品畅销)、园林电动工具(公司预计22年量产,TTI电动工具体量为地板护理十倍)业务,并进军汽车EPS无刷电机领域(已收获10+个型号项目的定点,步入放量收获阶段)。此外,公司六相冗余电机样件测试阶段,并受清华委托启动线控转向双绕组电机开发工作,助力汽车电机研发技术加码。预计22-24年净利润4.3/5.0/5.7亿元,对应市盈率18.8x/16.2x/14.1x。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予公司23年小家电/汽车无刷电机业务20x/39x估值,对应23年目标市值104亿元,目标股价39.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过高;近期股价波动较大;汽车无刷电机业务目前占比较低、园林工具尚未产生收入;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核心客户排他性约定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8/78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