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4/64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徐工机械 机械行业 2021-09-06 7.31 -- -- 7.42 1.50%
7.42 1.50%
详细
上半年收入增长52%;净利润增长89%,中报业绩大幅跑赢同行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532亿元,同比增长52%;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84%;扣非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79%。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37.5亿元,同比增长649%,公司经营质量大幅提升。 2021年Q2单季度实现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13%;实现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20%。Q2毛利率15%,同比下降3pct,环比下降1.5pct;净利率7.4%,同比提升0.5pct,环比提升0.4pct。 超起重、铲运和高空作业机械收入增长均超5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长69%2021年上半年起重机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50%,毛利率21.3%,同比下降2.6pct;桩工机械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50%,毛利率21%,同比下降3.6pct;铲运和高空作业机械分别实现收入47亿元和26亿元,分别增长52%和56%。 上半年海外收入约49亿元,同比增长69%,海外收入占比9%。公司在海外拥有300家经销商,40个办事处,140多个服务备件中心,营销网络覆盖全球。 短期资产注入增厚业绩,长期看混改、员工持股提高经营效率、盈利能力短期看徐工机械拟吸收合并徐工有限,挖掘机、混凝土、塔机和矿机等资产将注入上市公司,预计将增厚每股收益约7%。 长期看徐工有限完成混改,员工持股平台增资8.7亿元,改制后活力释放、管理改善、产品结构优化,“新徐工”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我们预计“新徐工”整体长期净利率由2020年的4.4%提升至10%以上。 根据徐工有限半年报,2021入年上半年徐工有限实现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167%。净利率为7.6%,同比提升3.3pct。 我们测算“新徐工”2021年备考PS为0.62倍,三一重工(1.9倍)、中联重科(0.8倍)。随着“新徐工”盈利能力提升,公司PS估值具备提升空间。 工程机械为中国当下优势产业,中国龙头完成进口替代有望迈向全球龙头工程机械为中国当下优势产业,中国公司能依赖规模经济、产业链优势、运营效率优势取得全球龙头地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将在完成国内的进口替代后在全球取得相当的市场份额,从中国龙头走向全球龙头。 投资建议:预计徐工机械2021-2023年净利润为60/70/76亿元,同比增长61%/18%/8%,对应PE分别为8.5/7.2/6.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基建、地产投资不及预期;2)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
劲嘉股份 造纸印刷行业 2021-09-06 11.18 -- -- 12.44 11.27%
16.75 49.82%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3000万股,占总股本2.05%,授予价格5.37元/股。激励目标为:以20年业绩为基数,21/22/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2%/50%/85%(暨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2021/2022/2023年同比增长分别不低于22.00%/22.95%/23.33%,CAGR为22.76%)。 投资要点股权激励绑定范围较广,激发内部活力该计划对当前在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技术)人员共240人进行激励。其中,核心业务(技术)人员共234名,获授量占本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77.95%。我们认为核心团队深度绑定,有利于激发公司内部活力。本次股权激励费用摊销总费用1.12亿元,21-24年分别2259/5536/2500/925万元。 附加服务提高客户粘性,彩盒持续放量公司彩盒业务21H1营收5.09亿元(+21.26%)。分业务来看,精品烟盒仍是主要业务,中华、南京等大客户经长期合作已开始稳步放量。除了实现自身包装自动化,劲嘉也开始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烟支装盒等附加服务,为客户降本增效同时也一定程度提高劲嘉相关产品出货量。精品酒盒方面,除宜宾工厂外,4月投产的遵义工厂立足于贵州核心市场,已迅速抢占大额订单,我们预计今年精品酒盒全年收入2亿元左右。 订单&产能齐升,新型烟草高增21H1营收同增290.11%,其中21Q2营收同增324.38%。公司新型烟草业务营收主要由海外贡献,7月已和客户联合申请PMTA。21H1劲嘉新型烟草订单额约七千万元,受制于产能不足仅完成四千多万元营收,公司H1增加一万平方米产地,其中5000平方米在6月已投入使用,7月剩下场地已使用。目前公司有序开展新型烟草相关ODM/OEM服务,积极打造成为具有全面服务能力的新型烟草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预期后续新型烟草将维持较高成长。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21-23年分别实现营收51.21/61.61/75.00亿,同增22.17%/20.32%/21.73%;归母净利润10.18/12.54/15.52亿,同增23.57%/23.26/23.71%。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62X/12.67X/10.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烟草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疫情影响产品销量等。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1-09-06 75.95 -- -- 76.85 1.18%
83.86 10.41%
详细
与中环再签签61亿长晶炉大单、超在手订单预计超170亿元;未来业绩高增长1)8月31日,公司与宁夏中环(中环全资子公司)签61全自动晶体生长炉大单(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60%)。假设单晶炉售价150万/台,单GW需求80台,对应单GW长晶炉价值量1.2亿元。预计本次订单已基本覆盖中环六期50GW硅片扩产的单晶炉需求。中报公司披露在手订单达114.5亿元,叠加本次订单、预计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有望超170亿元。 2)本次6611亿长晶炉订单将于12021年年111月开始设备交付,为公司22022--32023年业绩增长提供保障。此前3月公司与中环协鑫、中环光伏合计签21亿光伏设备销售订单,正在分批发货。 3)合同负债:二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达40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增长67%,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保障。截至221021年年QQ11,公司在手订单5114.5亿元,其中半导体设备订单46.44亿元。主要产品交货周期在33--66个月左右,预计公司未来业绩有望高增长。 4)存货:截至二季度末达40亿元,环比Q1增长30%。其中发出商品占存货的比重为73%,占比较高,预计随着公司发出商品收入的确认,未来业绩有望高增长。 、光伏、半导体长晶设备龙头,向蓝宝石、SiC领域延伸,“设备+材料”接力放量11)光伏设备:公司已研制最新一代光伏单晶炉,可兼容36-40英寸更大热场,进一步降低硅片拉晶成本。同时,公司已出货国内第一批应用于210大尺寸的专用金刚线切片设备。截至2021年Q2,公司其他类设备订单达108.06亿元(主要为光伏设备订单)。 2)半导体设备:公司已实现8英寸晶片长晶到加工的全覆盖,并实现量产和批量出货;12寸单晶炉、滚磨设备、截断设备、研磨设备、边缘抛光设备已通过客户验证、取得良好反响,12寸单晶炉及部分加工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在国内知名客户产业化应用。公司32英寸半导体石英坩埚已向客户批量销售,并研发了36英寸石英坩埚,在大陆及台湾市场份额增长较快、并向其他市场开拓。截至221021年年QQ22,公司半导体设备订单46.4亿元(环比++80.8)亿元)。 3)蓝宝石材料:公司已掌握700kg级蓝宝石生长技术,将蓝宝石性价比进一步优化,同时与蓝思科技合作、强强联手。消费电子行业潜力巨大,如拓展顺利蓝宝石业务有望加速放量。 4)碳化硅:长晶炉已实现客户交付,外延设备通过客户验证。并建立起碳化硅生长、切片、抛光测试线,成功生长出6英寸碳化硅晶体,逐步打磨产品质量,期待SiC业务开花结果。 来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在光伏、半导体、蓝宝石、碳化硅领域未来5年业绩接力放量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3.2/18/23.1亿元,同比增长53%/37%/28%,对应PE为76/56/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设备交付低于预期;光伏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21-09-06 95.10 -- -- 98.00 3.05%
98.00 3.05%
详细
拟非公开发行募资50亿扩产能:将全面迈向高端化、电动化和全球化公司公告:拟定增不超过50亿元用于恒立墨西哥(11亿)、线性驱动器(14亿)、恒立国际研发中心(5.7亿)、通用液压泵技改(2.9亿)、超大重型油缸(1.4亿)等项目。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2020全球液压件市场规模2580亿元,到2025年将增加至2904亿元,CAGR为2.4%。2020年中国液压件市场规模779亿元,占比30%,2016-2020年CAGR达7.7%,市场规模稳健增长。 高端化:积极建设通用泵阀、非标油缸产能,改善产品结构和提升价值量与挖机油缸相比,通用泵阀、非标油缸等技术难度更大,价值量更高。通用液压泵技改项目将使公司原有年产9000台通用液压泵的产能将扩至年产7万台,超大重型油缸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800吨非标定制超大重型油缸生产能力。 点电动化:推动液压缸向电动缸升级,攻关电动缸和核心零部件滚珠丝杆难点电动缸在特定场景可以替代液压缸和气动缸。滚珠丝杆等精密传动元件是电动缸的关键零部件。根据ValueMarketResearch数据,2019年全球滚珠丝杆市场规模为195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297亿美元,CAGR约为6%。线性驱动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4万根标准滚珠丝杆电动缸、4500根重载滚珠丝杆电动缸、750根行星滚柱丝杆电动缸、10万米标准滚珠丝杆和10万米重载滚珠丝杆的生产能力。 全球化:恒立液压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海外提前布局逐步进入收获期根据国际流体动力委员会数据,博世力士乐、派克汉尼汾、伊顿和川崎重工合计全球市占率从2012年46%下降至2020年35%,恒立液压的全球市占率从0.5%快速提升至3%。 公司已经切入以美国卡特彼勒为代表的全球高端工程机械配套体系,也将伴随国内主要客户进行海外拓展,恒立墨西哥项目会降低向北美出口的关税,达产后将形成工程机械用油缸20万根、延伸缸和其他特种油缸6.3万根以及液压泵和马达15万台的生产能力。 代成长路径明晰:国产替代+品类扩张+电动化+全球化,有望成为全球龙头成长路径(1)国产替代,存量产品市占率提升;(2)从挖掘机行业向非挖掘机工程机械行业渗透;(3)从工程机械行业向通用领域拓展;(4)产品品类拓展,泵阀马达复制油缸成长路径;(5)电动化实现技术升级;(6)全球化成长空间更大。 盈利预测及估值由于定增仍处于预案阶段,具有不确定性,暂不考虑本次定增影响。预计公司2021-2023净利润为27/33/39亿元,同比增长20%/23%/16%,对应PE46/37/32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基建投资下滑;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涨;
平安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9-03 18.00 29.56 181.26% 20.99 16.61%
20.99 16.61%
详细
客户经营从“毛坯房”到“精装修”,第二增长曲线已经形成,经营有望持续超预期。 投资要点 市场认为:集团赋能对平安银行业绩的支撑作用基本兑现,虽然“树上花”刚开,但“心里花”已经开了两年半。 我们认为:集团导流远未结束,同时第二增长曲线已经形成,有望支撑平安银行经营持续超预期。 市场的认知:集团导流已经兑现,银行增长符合预期2017年最底部推荐平安银行,2018年进一步提炼逻辑,平安银行零售转型好比“挖金矿”。即集团强大综合金融为平安银行零售转型赋能。平安集团 2个亿的个人客户是丰富的矿山,100万保险代理人是廉价的矿工,强大的平安科技是先进的矿机,年富力强的管理团队是领队。底部推荐以来,平安银行基本面逐步印证我们的判断,并得到市场认可,估值水平相较 2017年得到系统性提升。 我们的认识:集团导流远未结束,第二增长曲线形成 1、集团导流远未结束,“金矿”只挖了最表层。 (1)平安集团整体客户数量仍然在持续增长当中,截至 21H1末个人客户数达2.2亿,互联网用户数达 6.3亿。 (2)推测银行与集团交叉客户仅 6000多万,集团内客户仍有 1.5-1.6亿有待挖掘。同时,集团内可挖掘的私人银行客户约 80-100万人(注),而平安银行体内私行客户仅 6.5万人,“金矿”潜力还很大。 2、第二增长曲线形成,精耕细作+开放银行。 (1)集团客户经营更加深度,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①底层数据打通。“四通一平”(账户通、数据通、产品通、权益通+一个营销平台),打通场景、权益,为客户经营打好基础。②服务模式升级。ATO 服务模式(AI 银行+T 远程银行+Offline 线下银行),基于客户全生命周期提供陪伴式服务。对于年轻客群,通过科技低成本地提供服务,适配于信用卡、消费金融等需求;随着财富积累,对于财富客群提供财富管理陪伴式服务。③专业能力提升。以私行财富为例:团队体系来看,平安银行已打造 3000余人的财富管理前线队伍、900余人的私人银行家队伍、超 100人的投顾专家队伍;产品体系来看,货架显著丰富,私募覆盖主流投顾和旗舰策略,公募打造“平安优选”品牌。 (2)开放银行生态共建共赢,最受益于互联网金融整顿。 平安银行不仅在集团体系内加强客户经营,同时打开视野,融入开放场景和生态,打造全新增长极。21H1零售开放银行实现互联网获客 207万户,占零售总体获客量 30%以上。典型案例:①车主客群。2021年 6月末,核心车主类信用卡规模超 2,000万张。2021年 8月车主类信用卡加入中石油加油券权益,与中石油合作,平安银行可以通过权益进一步激活车主客群、引流车险客户进入银行体系。②互联网客群。互联网金融整顿背景下平安银行最受益,其开放意识和科技能力决定了其可以分享到互联网金融客户溢出的红利。与京东联合发行“平安京喜联名卡”,21年 2月上市以来发卡超 50万张。 盈利预测及估值集团导流远未结束,第二增长极已形成,平安银行经营有望持续超预期。预计2021-2023年平安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 28.03%/15.44%/15.28%,对应 BPS16.84/18.70/20.87元。现价对应 21年 PB 1.06倍 PB,目标价 33.03元,对应2021年 PB 1.96x,现价空间 85%,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 注:根据券商中国报道,平安银行 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披露
中国平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9-03 50.19 65.83 38.47% 53.11 4.12%
54.00 7.59%
详细
平安是我国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服务集团,业务之间深度协同促进价值提升。寿险核心优势突出,改革阵痛不改长期价值。目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看好改革成效显现后业绩与估值修复。 投资要点 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服务集团平安是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服务集团。①品牌方面,平安位列 2021年世界财富 500强第 16位,高于中信集团的第 115位、招商局集团的第 163位、光大集团的第 194位;②规模方面,2020年末平安总资产 9.5万亿,仅次于招商局的10.3万亿,高于中信的 8.2万亿、光大的 5.9万亿;③盈利方面,2020年平安归母净利润 1,431亿,高于招商局的 1,371亿,中信的 302亿、光大的 177亿。 集团内部深度协同促进价值提升 (1)业务间协同效应明显。中国平安的多业务条线并非只是简单的牌照堆叠,而是业务之间深度协同。①一个客户多种产品:公司有效整合资源、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服务;②交叉销售效果明显:寿险代理人交叉销售平安产险、养老险短期险、平安健康险的保费收入占比分别为 16.1%、43.1%和68.2%;③深度挖掘客户价值: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占比提升至38%,单个客户对价值的贡献加大;④用户转化空间较大:集团 6亿互联网用户中有 4亿尚未转化为个人客户,仍有超 60%的渗透空间。 (2)生态圈创造更多联动。①汽车生态圈:以“汽车之家”和“平安好车主”为流量入口,打通“看车、买车、用车、换车”的全流程,平安银行、平安产险通过提供汽车金融贷款、好车主信用卡、车险等产品对车主进行服务,打造闭环,实现与金融生态圈之间的联动;②医疗健康生态圈:平安好医生与平安寿险深度合作,将保险、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三者结合,吸引更多医疗圈的客户至金融圈。近几年来,每年新增金融客户中约 15%-20%来自医疗健康生态圈。 寿险改革阵痛不改长期价值增长寿险改革围绕产品、渠道、经营加速推进,代理人、产品策略等竞争优势使平安有望领先同业跑通改革之路,未来长期发展空间仍在,改革后价值增长可期。 (1)存量业务优质。保费:2020年保费市占率 17%,排名行业第二;代理人: 产能优于同业,2020年人均每月标准新单 6,390元,高于国寿/太保/新华的5,660/2,456/2,371元;产品:以长期保障型产品为主,拔高整体价值率,过去 5年平均新业务价值率达 45.4%,处于领先地位;盈利:过去 5年平均 ROEV24%,优于可比同业,盈利能力突出;价值:新业务价值创造能力强,过去 5年新业务价值对内含价值的平均拉动水平为 17%,同样高于可比同业。 (2)改革加速推进。产品:以客户为中心丰富“产品+”服务体系,推动综合金融产品销售;渠道:个险渠道打造“高质量、高产能、高收入”的代理人队伍。银保渠道坚持价值导向,聚焦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产品。2020年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 16亿元,同比增长 35%;经营:借助科技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智能化,从而提高运营效率,使代理人将更多精力投入与客户的互动。 (3)长期空间仍在。经济:2020年我国人均 GDP 达 72,000元,是支撑保费增长的基础动力;人口:2020年我国 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 13.5%,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促进了对养老险、健康险等保障险需求的提升;政策:银保监 会提出力争 2025年商业健康险保费过 2万亿元的目标,2020年健康险 8,173亿元,未来 5年仍有望保持两位数的复合增速。 强劲科技能力持续赋能金融主业 (1)投入大产出多:①人才:2020年平安拥有超 11万名科技类业务从业人员,占员工总数的 30.8%,中国人寿技术类员工 4,214人,占比 4.04%;②资金:过去 10年科技投入累计超 1000亿,未来 5年还将继续投入 1000亿;③专利: 2020金融科技专利申请数量 3,978个,居全球第一;④利润:2020年科技业务归母营运利润 67亿元,同比增长 91%,占营运利润比重提高 2.1pct 至 4.8%。 (2)持续赋能主业:①寿险方面,助力代理人增员、培训、销售等活动,提高代理人效率;②财险方面,助力简化流程、快速赔付、识别风险等,有效降低成本;③银行方面,助力平台搭建、数字经营、场景融合等,提升业务效率。 盈利预测及估值中国平安集团内部深度协同,寿险核心优势突出,改革阵痛不改长期价值。目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看好改革成效显现后业绩与估值修复。预计 2021-2023年中国平安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 0%/12%/1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9%/24%/20%,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为 0%/10%/12%,内含价值同比增速为9%/11%/12% , EVPS 为 79.44/88.51/99.40元 。 现 价 对 应 2021-2023年0.65/0.58/0.52倍 PEV。目标价 77.0元,对应 2021E 集团 PEV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负面影响超出预期;长端利率大幅下行;寿险改革效果不及预期。
中公教育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1-09-03 11.30 -- -- 13.49 19.38%
13.49 19.3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H1公司实现收入48.56亿元,同比增长72.94%,归母净亏损0.97亿元,同比减亏58.30%。Q2单季度实现收入28.04亿元,同比增长78%,与2019年相比同比增长20.57%,归母净亏损2.38亿元,2020年与2019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亿元、3.87亿元。 投资要点研发、教学、渠道建设投入加大导致人员、场地等成本大幅上涨,21H1毛利率滑同比下滑3.66pct。 近来公职招录赛道竞争加剧,同业在资本加持下扩张迅速,公司为巩固市场占有率,进行了多项前瞻性投入,前置成本加大导致21H1毛利率同比下降3.66pct至44.38%(与2019H1相比下滑12.81pct)。分解来看:1)网点数量同比增长39%至至1859个个,叠加去年同期有房租减免政策的影响,预计房租成本大幅上升;2)随着疫情恢复,上半年开班费预计与去年相比大幅提升;3)人员方面,教师同比增长5%,较为稳定,但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为巩固教师稳定性与教学质量,教师薪资待遇有所提升,根据支付职工的现金与应付职工薪酬长推算,员工薪酬同比增长41%,扣减三费中的人工费用后,21H1成本端人工升费用预计同比上升60%+;4)受备考期缩短以及部分品类价格战影响,客单价有所降低。根据公司交流情况,预计下半年价格战有所缓解,但成本刚性下毛利率依然有一定压力。 受考情影响,公务员、教师业务业务增长较缓,事业单位业务表现亮丽。 受疫情扰动影响,公考的考期一直处于调整中,2021年公务员省考多集中在3月下旬,2020年和2019年的公务员省考分别集中在当年的7月和4月。2021H1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综合/其他序列分别实现收入23.15/6.19/5.35/13.60/0.27亿元,同比20年分别增长90.0%/148.4%/52.8%/40.1%/38.8%,同比19年分别增长12.3%/137.9%/2.7%/76.6%/9.5%。省考招录缩减以及考期提前的影响下,公务员业务增长放缓,同时留给考生更充足的时间备考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业务增长表现亮眼。综合序列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下半年考研备考旺季来临(暑期集训、考前冲刺等),有望贡献更多收入增长。 上半年网点基本完成全年铺排计划,Q2费用率环比下降,下半年利润端有望企稳回升公司过去两年进行了大量的线下渠道建设,网点数量由2018年的701个增长至目前的1859个,预计后续网点铺设速度将有所放缓,教学网点将逐渐完成爬坡期,教学产能不断释放。网点扩张逐渐稳健之后,销售人员增长预计也将趋于稳定,销售费用率未来有望一定程度的下降。Q2销售费用率19%,环比下降2pct,同比下降8pct。Q2管理费用率仅10%,环比下降2pct,与2019年Q2相比下降2pct。预计下半年利润率有望回升。 行业竞争加剧,短期业绩有压力,但仍然看好公司研发、服务、管理上的核心优势。21H1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得到的现金为42.69亿元,同比下降44%,合同负债42.29亿元,与年初相比下滑14%,省考提前以及竞争加剧的影响下全年的业绩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但长期依然看好公司垂直一体化管理+多元化发展构筑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多元化品类研发起步早,布局赛道广度远高于竞争对手,随着各品类协同效应不断体现,多品类飞轮增长效应有望在长期不断凸显。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所处公职招录和学历提升赛道,就业压力剧增的环境下预计需求景气度长期不减,虽然面临疫情以及主要竞争对手融资完成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我们认为1)公司在渠道端的优势依然明显;2)多元化课程研发实力强劲,新品类孵化需要较长的周期,难以短期内被竞争对手赶超,核心竞争优势依然突出。我们下调21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169/221亿元,同比增长12.98%/33.50%/30.90%,实现归母净利润21.57/29.55/41.11亿元,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为0.35、0.48、0.67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公职招录人数不及预期。
白云机场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1-09-03 9.78 -- -- 11.49 17.48%
12.85 31.39%
详细
报告导读白云机场公布2021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6亿元,较19年下降38%,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其中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0亿元,较19年下降38%,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投资要点6月生产经营受本地疫情影响严重,Q2旅客吞吐量较19年下滑38%起降架次:受本地及周边局部疫情影响,6月仅为19年的32%。2021上半年白云机场共完成起降近18.4万架次,较19年下降24%,其中国内航线起降架次占比90%,较19年同期下降8%;其中Q1、Q2起降架次较19年分别-21%、-26%。逐月来看,4月起降架次已超过19年同期,6月受本地疫情影响起降架次较19年下降68%。 旅客吞吐量:受本地及周边局部疫情影响,6月环比下降81%。2021年上半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约2150万人次,较19年下降40%,其中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占比98%,较19年下降20%;其中Q1、Q2旅客吞吐量较19年分别-41%、-38%。逐月来看,4月旅客吞吐量恢复至19年同期的88%;5月底广州及周边城市发生本土疫情,受此影响,白云机场6月国内旅客量仅84.5万人次,环比5月减少近400万人次,仅为19年同期的16%,零星本土病例对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国际货邮吞吐量持续高增。21H1货邮吞吐量较19年增加7%,其中国内航线下降13%,国际及地区航线增加19%。 收益端:客流恢复是增长主因,广告业务收入较19年下降6%2021上半年,白云机场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较19年下降38%,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其中Q2,营业收入12.1亿元,较19年下降38%,环比增加2%;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航空性收入:2021上半年,公司航空性收入21.2亿元(未计算分部间抵消),较19年同期下降38%,与业务量降幅基本一致。其中,航空服务、地勤服务各为18.9亿元、2.3亿元,较19年分别-41%、+2%。 非航收入:2021上半年,公司非航收入约9.1亿元(未计算分部间抵消),较19年同期下降5%,其中广告业务3.3亿元、贵宾服务1.2亿元、地面运输服务1.0亿元、信息技术业务1.3亿元,较19年分别-6%、-30%、-42%、+49%。 成本费用端:5-6月防疫成本大幅增加导致Q2营业成本环比增加1.7亿成本端:2021上半年,白云机场营业成本约26.2亿元,较19年下降13%;其中Q2营业成本13.9亿元,较19年下降7%,环比增加14%,主要是5月底-6月面对本土疫情公司对高风险岗位人员实施集中居住闭环管理,导致防疫成本环比大幅增加,叠加执行新租赁准则所致。其中,折旧成本7.8亿元,较19年增加8%;关联租赁成本2亿元,较19年增加23%;我们测算得人工成本9.6亿元,较19年下降8%,其他成本16.4亿元,较19年下降23%。 费用端:21H1销售费用0.4亿元,较19年下降12%,主要系新冠疫情期间缩减开支;管理费用1.8亿元,较19年增加7%;财务费用5441万元,去年同期为-5992万元,主要是执行新租赁准则确认使用权资产融资费用所致。 盈利预测及估值国内出行需求基本恢复,基于海内外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我们预计冬奥会后国际航线政策有望迎来松动。我们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2、14.6亿元,EPS 分别为-0.04、0.22、0.62元,考虑到公司长期免税成长空间较大,我们给予公司经营正常年份2023年PE 30倍,对应股价18.50元,考虑当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安全边际较为充足,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时间超预期、三期扩建资本开支超预期、免税收入无法按保底获得。
国电南瑞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9-03 34.00 -- -- 39.00 14.71%
46.64 37.18%
详细
2021H1实现收入148.0亿元(同+22%),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34%),扣非归母净利17.9亿元(同+41%)。 2021Q2实现收入98.8亿元(同+19%,环+101%),归母净利16.4亿元(同+26%,环+716%),扣非归母净利16.2亿元(同+33%,环+837%),毛利率提升至30.03%(同+0.40pct),净利率提升至17.73%(同+0.86pct),盈利能力环比加速改善。 上半年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收入74.8亿(同+9%)、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收入27.6亿(同+96%)、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收入27.2亿(同+26%)、发电及水利环保收入10.4亿(同+15%),上述板块毛利率分别达到27.31%、25.79%、38.98%、20.35%、12.71%,同比变化-1.22、-0.52、-2.89、+6.73pct,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0.58pct达到27.38%。 双碳目标下,供给/用户/电网侧和系统整体均出现深刻变化,国网制定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提出到“十四五”末建成覆盖能源互联网全场景的支撑体系,形成能源互联网数字生态;南网提出依托数字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五大实践与举措,全力推进数字电网建设,构建电网新形态、电网企业新业态和能源产业新生态。公司是电力物联网领军企业,深耕电力系统及能源管理,针对上述目标前瞻部署关键技术,上半年实现碳管理、特高压、信息安全国产化及储能先进技术突破,基于国产化芯片的专用安防设备实现多地挂网运行,IGBT 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完成设备联调,竞争优势。 双碳目标下,电网将加速提升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同时也会大幅提升特高压通道及安全稳定控制需求,公司作为智能电网龙头将充分受益,预计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0.00/70.08/80.2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电网投资不达预期;电力物联网建设不达预期;新兴产业拓展不达预期。
华菱钢铁 钢铁行业 2021-09-03 7.44 -- -- 9.22 23.92%
9.22 23.92%
详细
报告导读8月27日,公司公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8.46亿元,同比+62.97%;归母净利润55.75亿元,同比+84.39%;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4.03亿元,同比+62.64%,环比+20.07%;归母净利润35.21亿元,同比+86.39%,环比+71.42%。 投资要点 生产效率继续提升,价格上升创历史最优业绩2021H1,公司继续实施“三大变革”,持续完善“三大战略支撑体系”,生产经营更加稳顺,盈利能力稳步增强。同时,上半年下游需求强劲,钢材价格上涨,公司抓住市场机遇,主要子公司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和汽车板公司报告期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5.26%、124.61%、54.55%,均创同期历史最好水平。 高端品种高占比继续提升2021H1,公司完成品种钢销量752万吨,占公司总销售比例55%,较2020年底增加3个百分点。其中,桥梁与高建用钢、电工钢、汽车用钢销量占比较年初分别增长6.1、3.5、1.7个百分点。下半年,湘钢特厚板坯连铸机项目、涟钢高强钢二期项目、高端家电用镀锌线项目等下半年有望陆续投产,预计公司下半年,品种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下半年高端品种占比提升+行业供需关系优化,有望持续高盈利下半年,预计公司在高端品种钢方面占比仍将提升。另外,行业下半年进入减产阶段,叠加9-10月份为钢材消费传统旺季,预计钢材价格有望继续维持高位,而成本段已进入下行阶段,钢材吨钢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走阔。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上半年高端品种钢占比快速放量,下半年该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带动盈利水平进一步增长。同时,下半年需求进入旺季,叠加成本端有望持续下行。 因此,公司下半年有望继续维持上半年盈利水平,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141亿元、148亿元,对应2021-2023市盈率分别为3.8倍、3.24倍、3.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减产执行力度不及预期等。
华铁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9-02 5.33 -- -- 5.86 9.94%
5.86 9.94%
详细
公司2020年H1实现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6%;扣非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5%。 投资要点 公司盈利能力稳健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有望改善2021H1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稳健增长。公司Q2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42%,环比Q1增长90%;Q2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6%,环比Q1增长325%。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净额为-1.3亿元,同比下降达21%;Q2经营性净现金流净额1.1亿元,同比增加0.5亿元,环比Q1增加3.5亿元。公司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主要是支付供应商账款、税金增加导致,随着下游回款力度加大,后续现金流情况同比有望改善。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40%,同比略降1pct.;Q2毛利率44%,同比略降1pct.,环比提升了10pct.,毛利率波动主要受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普涨等因素影响,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带来压力。公司2021H1销售费用1,913万元,同比增长16%;管理费用5,208万元,同比增长12%;财务费用4,003万元,同比增长4%;研发费用4,273万元,同比增长99%,主要受上半年新立项高铁座椅等研发项目的影响。 拟并购核心轮对资产,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和新产品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拟现金收购全球领先的轮对轮轴制造商德国BVV 集团76%的股权。公司收购德国BVV 核心资产后,有望通过布局海外市场及核心产品,快速提升其在铁路维修后市场的地位。同时,公司紧跟中国中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印度尼西亚、智利、阿联酋的动车组座椅产品研发,提高座椅国际化产品比例。 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公司上半年完成两款新型商务座椅的开发,并在京雄、京张、拉林项目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司设计生产的标动250、标动350撒砂系统完成装车,同时完成中车四方股份的CRH6F-A 型城际动车组及CRH6A-A 型城际动车组用撒砂装置设计及样机试制工作,打破了公司撒砂装置产品在城际动车上的空白。 公司新切入的产品如闸片、空调系统、门系统,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市占率稳步提升。 8月30日,公司对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格进行调整,由5.54元/股调整为5.51元/股,因绩效不合格注销272万份股票期权,同时取消了预留的540万份股票期权。 盈利预测与估值暂不考虑BVV 业绩并表的情形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为28/33/39亿元,同比增长25%/17%/18%;归母净利润5.7/7.0/8.4亿元,同比增长27%/22%/21%;对应EPS 为0.36/0.44/0.53元,PE 为15/12/10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轨交投资低于预期;公司33亿元商誉占比较大;大股东质押比例较高。
星源材质 基础化工业 2021-09-02 47.50 -- -- 61.20 28.84%
61.20 28.84%
详细
海外客户放量在即, 公司利润将迎来腾飞由于海外电池厂普遍对隔膜要求极高同时愿意支付高价换取高品质产品, 因此海外头部客户隔膜产品单价普遍较国内均价要高 2-3倍甚至更高。 公司接连打入 LG 和 Northvolt 的供应链, 目前与 LG 签订总价值 43.1亿元为期 4.5年的长期供货协议, 对应约 13-15亿平湿法涂覆隔膜销量, 占公司产能的 20%以上。 Northvolt 预计将于 22-23年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届时伴随公司配套欧洲产能投产, 公司海外出货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为公司利润率提振奠定基石。 单平净利迎拐点, 凸显公司运营渐入佳境2020年公司隔膜产品单平盈利为 0.14元/平米(为最低点), 这并非公司产品存在硬伤而是受疫情影响产线利用率较低以及下游需求不振共同导致。 今年 Q1公司单平净利为 0.24元/平米, 已呈现明确拐点, 考虑到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隔膜供给端偏紧, 公司产线排产饱满利用率高将极大改善公司盈利能力, 预计全年单平净利将升至 0.3元/平米。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 计 公 司 2021-2023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3.4/5.8/9.0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78.6%/72.6%/54.1%, EPS 为 0.75/1.3/2.00元, 考虑到公司是行业的龙头之一, 产能扩产加速, 同时国际化拓展顺利业务将迎放量,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放量不及预期, 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致盈利下滑。
光明乳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9-02 12.58 -- -- 14.74 17.17%
15.42 22.58%
详细
事件:中报8月 31日,公司公告 2021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142.64亿元(同比+17.36%),归母净利润 2.61亿元(同比-16.81%),扣非归母净利润 1.95亿元(同比-6.76%)。 中报收入增长 17%,新莱特业绩暂时性波动21H1,公司收入 143亿元,同比增长 17%。 a)分板块看,液态奶板块收入 83亿元,同比+25%,其他乳制品板块收入 40亿元,同比持平,牧业板块收入 12亿元,同比+33%(主要是饲料产品动销旺盛)。 b)分地区看,上海收入 39亿元,同比+24%,外地收入 70亿元,同比+23%,境外收入 31亿元,同比-2%。 c)整体来看,境外的新西兰新莱特面临暂时性的外部挑战(上半年实现收入31亿元,亏损 0.76亿元,20年全年收入 63亿元,净利润 3.03亿元),我们认为是公司业绩暂时性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公司已就成本、供应链、客户订单等对新莱特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部署,目前新莱特经营状况趋于平稳。 Q2收入增长 4%Q2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72.78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 1.62亿元(同比-32%),扣非归母净利润 1.27亿元(同比-44%);Q1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9.86亿元(同比+36%),归母净利润 0.99亿元(同比+29%);目前来看,新莱特的暂时性影响主要集中在二季度。 液态奶新品迭出21H1,液态奶新品方面,公司创新推出致优 A2β酪蛋白鲜牛奶、致优有机鲜奶(随心订平台)、0蔗糖如实饮用型系列产品、莫斯利安白桃大福新口味、优加 3.8蛋白纯牛奶等新品;冷饮新品方面,公司创新推出优倍鲜奶冰淇淋龙井茶口味、以仙居杨梅为原料的“一支杨梅”棒冰等新品。液态奶与冷饮等新品迭出,支撑 21年公司目标(营收/归母净利 270亿/6.69亿)。 投资建议公司是低温奶龙头,华东品牌力强大+供应链壁垒强大,新品迭出稳健成长。 预计 21-23年归母净利 6.73/7.83/9.02亿元,同比+11%/+16%/+15%,对应 8月31日估值为 23/20/17倍(市值 1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政策调整风险,原奶价格波动风险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1-09-02 7.68 -- -- 9.52 23.96%
9.52 23.96%
详细
报告导读中国铁建发布2021年半年报。公司21H1实现营收4885亿元,同31.75%,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32.11%。实现新签合同额亿元,同比增长20.40%。略超市场预期。 投资要点21Q2营收、归母净利润两年复合增速分别高增+14.0%/+16.3%公司21H1实现营收4885亿元,yoy+36.6%, 两年复合增速高增+17.7%归母净利润123亿元,yoy+32.1%, 两年复合增速高增+15.1%。分季21Q1/Q2营收2340/2546亿元, yoy+612%/+12.8%,两年复合增速22.0%/对应归母净利分别50/73亿元, yoy+68.5%/+15.1%,两年复合增速13.5%/分业务看,工程承包/地产1工业制造/勘察设计/物流与贸易等五大业务板分别4327/119/100/86/531亿元,两年复合增速18.0%/10.0%/5.5%/6. 1%/.工程板块和物流与贸易板块营收高增分别系房建工程业务增速加快和建销售量增长所致。 21Q2毛利率环比提升、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改善毛利端:.上半年录得综合毛利率 8.4%,较20H1降低0.7pct。上半年钢材料价格涨幅过高,根据行业惯例,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涨价调差通目决算或年末结算时进行,工程承包板块毛利率降至6.8%,带动上半年阶段性下行。单季度看,21Q2综合毛利率录得9.3%,环比Q1提升1.9步回归常规区间。期间费用端:上半年, 公司期间费用率4.6%,分别.年同期下降0.5/0.6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1研发费用军0.6%/2.0%/1.89%/0.2%,其中销售/研发费用率基本持平,管理/财务费用率降0.21/0.26pct。我们认为主要系国资委“两利四率”年度考核目标下,强管理成本控制、优化负债结构,降低利息费用所致。单季度看,21Q2用率录得5.0%,环比Q1下降1.0pct, 主要系研发费用率提升所致。净Q2归母净利率录得2.9%,环比Q1大幅提升0.7pct,盈利能力改善。 21H1房建/地产新签高增27.7%/114.8%, “转型城市运营商”步付新签方面:公司21H1新签合同额10546亿元,同比高增20.4%,其中(合同额5956亿元,同比稳增11.2%。分业务看,工程承包/地产1工业制:设计1物流与贸易等板块新签合同额同比分别yoy+12.4%/12.8%/14.4%/96.2%,其中工程承包旗下房建新签同比高增27.7%;地产调背景下,公司21H1房地产开发新签合同额687亿元,同比高增114.8%复合增速高达31.3%。 在手订单:截至21H1末,公司未完合同额44750亿元,同比高增25.63%,为后续营收和业绩成长提供良好保障。 房建和地产条线订单端收获高增,我们认为主要受两方面因素驱动:1)楼市成交热度延续,公司加大线上线下营销力度;2)公司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以投资撬动工程业务、以城市综合开发整合旗下工程、勘察设计和地产开发等各条线资源。我们对公司上半年重大项目中标信息进行梳理,公司上半年合计公告14个城市综合开发项目中标信息,涉及项目投资额约1338亿元。新型城镇化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推进、市场建设需求空间进一步加大背景下,公司转型“城市运营商”步伐坚定、成果显著。 盈利预测及估值结合公司在手订单情况,并考虑2021年地方专项债额度投放计划,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78亿元、293.66亿元和330.06亿元。中国铁建当前股价对应21-23年PE 仅4.0倍、3.5倍、3.1倍。考虑到公司当前估值低于同板块建筑央企均值,且处公司历史估值底部位置,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增速不及预期;物流贸易增速不及预期。
中信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9-01 24.25 26.73 26.20% 28.23 16.41%
28.23 16.41%
详细
报告导读公司是券业绝对龙头,业务全面优秀。看好公司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所带来的集中度提升,持续做大做强,业绩更进一竿,估值享龙头溢价。 投资要点综合实力强劲的龙头中信证券成立于1995年,通过多次增资扩股、战略扩张、国际化经营实现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首家资产过万亿的券商,是行业绝对龙头。公司2016-2020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0%,增长稳健。1H21经纪/投行/资管/利息/自营收入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8%/9%/15%/6%/30%,业务结构均衡,抗周期性较强。中信证券综合实力强劲,依靠多项竞争优势巩固行业地位: (1)业务全而优:公司多项业务指标排名行业第一,真正做到全面优秀,无明显短板。2019年证监会明确提出打造航母级券商,未来行业强者恒强的局面会愈发明显,中信证券作为全面优秀的绝对龙头是核心受益标的; (2)客户质量高:机构客户更看重券商的综合服务能力,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 公司凭借股东资源以及自身品牌实力积累了大量优质机构客户资源,2020年经纪、两融业务中机构客户贡献分别达72.6%和36.1%,高于其他头部券商; (3)融资成本低:比较头部券商2019-2020年间发行短期融资券和公司债的成本可以看出,中信分别以2.3%/3.4%的加权平均利率处于头部券商中的低位。 较低的融资成本能够帮助公司大力发展重资产业务,获取稳定息差。 成长性与稳定性兼备 (1)经纪业务:财富管理转型,成长空间广阔。中信证券股基成交额市占率排名行业第二,佣金率始终高于行业水平,经纪业务基础扎实。公司具备客户质量高、金融产品体系丰富、投顾人才充足等优秀条件,财富管理转型步伐坚定。 (2)投行业务: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增长空间。1H21公司股、债承销额分别为1,072/6,090亿(Wind 口径),居行业首位。在注册制的背景下,公司充分发挥定价能力、销售能力和平台优势,加强布局新经济行业,公司IPO 项目储备数量排名行业第一,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项目数量占比82%。 (3)资管业务:资管结构优化,收入行业第一。2Q21末中信证券私募资产管理主动管理规模7,748亿元,居行业第一,主动管理占比从2016年的39%逐步提升至2Q21的77%,主动管理能力持续增强。2020年公司资管业务净收入80亿元(包括基金管理业务净收入),排名行业第一。 (4)信用业务:两融规模增长,赚取稳定息差。2020年中信证券两融余额1,455亿元,同比高增 108%,两融业务利息收入连续多年排名行业第一;股票质押规模持续回落,2020年底较2017年峰值已下降59%,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占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比重为17%,减值损失计提充足,风险可控。 (5)投资交易:加强去方向化,利好收入稳定。中信证券金融投资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从2010年的52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062亿元,规模排名行业第一,复合增速达26%,夯实投资收益增长的基础。投资交易积极向去方向化发展,减弱行情波动对业绩的冲击,未来投资收益的稳定性有望提升。 (6)创新业务:衍生品迈新步,增长空间较大。2021年6月我国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占境内上市公司市值比重为1.7%,低于美国6%-8%的水平,我国场外衍生品业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行业集中度较高,2021年5月期权与互换 合计新增交易量CR5达80.7%,马太效应凸显。中信竞争优势突出,截至2020年11月末,公司场外衍生品存续名义本金合计3,040亿元,排名行业第一。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4%/1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19%/15%。中信证券各业务发展均衡且保持领先,龙头地位稳固,同时长期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红利,理应享受龙头的估值溢价,因此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2倍PB,对应目标价30.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市场交投活跃度大幅回落;改革进度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4/64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