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6/29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浙江自然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08 61.40 59.25 222.01% 68.85 12.13%
72.60 18.24%
详细
主要观点: 公司盈利水平较高,我们分析主要得益于向上做垂直一体化产业链(贡献 10pct)、向下提供利基产品的研发服务(贡献2-3pct)、以及原材料和汇率的成本控制;而在垂直一体化中,核心壁垒在于 TPU 面料和聚氨酯发泡环节。 短期来看,公司产能投放进度有望超预期,得益于 20年下半年提前建设,在 21年上半年旺季得到释放;中期来看,目前在 TPU 充气床垫市场占据半壁江山,但在客户份额提升、新客户拓展、品类扩张仍有提升空间,我们判断家用充气床垫、水上用品、保温箱包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长期来看,2025年随着募投项目达产,公司有望达到 21亿元收入。 预计 2021/2022/2023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36%/31%/30%,EPS分别为 2.19/2.97/3.91元、对应 PE 为 29/21/16X,结合绝对和相对估值法,我们给予目标价 8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介绍:户外代工第一股公司前五大客户为迪卡侬、Balluck Outdoor Gear Corp、SEATO SUMMIT、Super Retail Group 和 REI,占比 47%,第一大客户迪卡侬占比 33%。公司旺季在 Q1和 Q2,每年 Q3谈第二年订单。 公司优势: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客户优质1)客户优质;2)参与高附加值面料环节,打造小单快反提高竞争力;3)研发设计能力优势显著。 成长驱动:产能稳步扩张,持续优化客户结构1)产能扩张+单价提升;2)产品创新叠加 ODM 占比提升有望进一步提高毛利率;3)客户份额提升叠加新客户拓展。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工厂爬坡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系统性风险。
百隆东方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08 6.51 8.07 45.67% 6.55 0.61%
6.55 0.61%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 10亿元,用于在越南扩建 39万锭纱线,项目总投资额预计 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16.17亿元。 分析判断: 我们分析,本次定增的意义在于: (1)加速扩产,夯实色纺纱龙头地位。 2020年底公司纱线年产能为 170万锭,其中越南占比 60%,定增项目落地后将贡献 23%产能增长。我们分析,在目前份额提升的背景下,公司产能稍显不足,因此定增有望加速公司扩产进度。 (2)长期来看,和国内相比,布局越南有望降低原材料、人工等生产成本、并享受关税优惠, 2020年公司国内和越南净利率分别为 2.7%/6%。我们判断,越南的低价棉花库存效应有望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3) 2020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 40%,此次定增落地后有望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一方面有利于公司降低财务费用,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公司债务融资空间。 投资建议4月以来,棉花价格回升至 1.6万元/吨,我们分析主要受印度疫情加剧、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除周期性逻辑外,我们认为更重要的逻辑是公司周期属性的弱化: (1)议价能力提升:公司产品价格并未随着棉价下降而下降, 3月棉价最多回落 9%、但公司单价并未下降; (2)随着海外客户份额加速提升、订单结构持续改善(色纺纱占比提升)。维持 21/22/23年 EPS0.77/0.85/1.07元、对应 21/22/23PE 为 8/7.7/6X,维持目标价 9.54元(对应 21年扣非净利 15XPE),维持“买入”评级;安全边际参考公司回购均价(3.7元)及股权激励行权价(3.93/4.33元)。 风险提示棉价下行风险;提价后客户选用替代产品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投产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系统性风险。
崔琰 6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7-08 243.88 248.26 18.61% 299.00 22.54%
317.30 30.10%
详细
事件概述: 7月 6日,公司发布 2021年 6月汽车销量快报。6月公司汽车销售 5.10万辆,同比+51.3%.其中,新能源汽车 4.14万辆,同比+192.0%;燃油车 9.65万辆,同比-50.7%。同时,公司 6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 2.777GWh,同比+11%。 分析判断: 插混加速兑现 新能源全面转型实现在即DM-i 产能快速爬坡,插混占比显著提升。公司 6月销量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当月乘用车销量 49,765辆,同比+52.5%、环比+10.2%,其中,新能源车销量 40,116辆,同比+207.1%、环比+26.6%,燃油车销量 9,649辆,同比-50.7%、环比-28.5%。新能源乘用车中,公司纯电车型 6月销售 20,016辆,同比+102.0%、环比+7.0%,插混车型销售 20,100辆,同比+536.7%、环比+55.0%。从结构上看,公司 6月乘用车销量中,燃油车型占比环比-10.5%,取而代之的插混占比环比+11.7%至 40.4%,与纯电车型合计占据公司 80.6%销量。在插混车型中,秦 PLUS DM-i 以 10万+的在手订单,以及 67.3%的环比增长领跑,为公司新能源化转型提供了核心驱动。 我们认为,本月销量数据充分证明了公司对插混技术的前瞻精准布局,以及商业化推广的成功落地,公司向新能源汽车的全面转型即将实现。随着公司 7、8月份 DM-i 专用刀片电池产能爬坡带来的 DM-i 订单交付加速,以及 7月改款汉(车机系统、硬件、续航升级)及年内汉 DM-i 的发布,公司在有望凭借更智能、更经济的旗舰产品对 A/B 级轿车市场形成降维打击,开启销量新周期。同时,结构的优化以及产能利用率的快速提升,有望为公司带来综合毛利和规模效应的拐点式改善,并迎来量、利双升。 刀片产能多点布局 DM-i+外供双管齐下内用+外供双轮驱动,动力电池业务多点开花。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景气以及刀片电池在安全、效率、成本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公司于 2020、21年加速对刀片电池产能的投入扩张。目前,公司已于重庆、长沙、贵阳、蚌埠、青海等 10余城市新增刀片电池产能,并对部分旧有三元产能向刀片的切换,并积极推动弗迪电池引战计划。同时,针对 DM-i 独特的使用工况,公司还推出了超级混动车型专用刀片电池(即大容量功率型刀片电池),其相比 EV 车型电池,电量较小、比能量稍低、比功率较高、充放电频次较多,同时保留刀片结构兼顾安全性的特点,相比普通混动电池具备较强优势和技术壁垒。 公司依托于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目前已与海内外众多知名整车厂、光伏、储能企业对接合作意向,以销定产。未来,随着公司电池产能的逐渐释放以及引战计划的推进,公司电池业务有望通过内供+外供的方式,实现销量快速增长。 E3.0平台携“海豚”首秀 剑指 A0级电动市场“海豚”发售在即,超高性价比实现燃油平价,A0级纯电市场大有可为。公司基于 E3.0平台打造的首款轿车,“海豚”已于亮相工信部第 345申报目录,并有望于三季度上市。该车型定位为 A0级两厢纯电动车型,预计售价十万元区间,低配版有望以 10万以内的价格实现燃油车平价,成为丰田致炫、大众POLO、本田飞度等燃油车型的有力竞品车型,有望打造最具性价比的入门级纯电代步车。具体来看,1)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 4070/1770/1570mm,轴距为 2700mm,相比对标车型而言,车长更小,轴距更长,充分体现了 E3.0平台在空间上的优势。 2)动力方面,该车或将搭载最大功率为 70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最高车速为 150km/h,并装配磷酸铁锂“刀片电池”。 3)续航方面,由于该车有两个不同的版本整备质量(分别为1285kg 和 1405kg),或将划分出两种续航里程,其中高质量版在续航里程上有望匹配甚至超越欧拉好猫、埃安 Y 等竞品,而低质量版有望带给消费者更低的购置门槛,收获政策补贴。 4)智能化方面,海豚或将搭载比亚迪最新的 DiLink3.0智能网联系统,在智能、娱乐体验方面,海豚也会有出色的表现。 5)营销推广方面,该车主打年轻市场的产品,并有望提供丰富的选装件,如前后包围、天幕、轮毂、D 柱饰板等等,同时后视镜、车顶、前后保险杠饰条也可选择多种颜色拼接,以丰富运营活动加强用户链接,进而最大程度满足 Z 时代追求潮流、追求个性的消费画像。我们认为,“海豚”的推出,有望依托于 E3.0的全新平台,对现有微型电动车形成降维打击,并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燃油车平价(即便不考虑新能源牌照),成为年轻人首购市场的热门车型。 我们认为,公司 6月销量数据表现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插混技术的战略预判能力、综合技术实力,并得到消费者的充分认可。 未来,随着公司产能的快速爬坡,以及新产品的加速迭代,公司将率先实现全面新能源化转型,并在智能化的渗透中占据先发优势,同时依托产品结构和产能利用率的优化实现销量和业绩的双重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 DM-i 车型销量持续兑现,E3.0平台商用在即,电池业务多点开花,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依次为 60.8/74.0/99.2亿元,对应的 EPS 为2.13/2.58/3.4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为 117/97/7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低于预期;缺芯影响超预期;车市下行风险;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1-07-08 35.00 -- -- 38.38 9.66%
41.28 17.94%
详细
事件概述2021年 7月 6日,公司发布 2021H1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7.5-3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15-326%,其中 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21.7-22.7亿元。 分析判断: 化工产品高景气度,公司单季度利润创新高公司 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7.5-38.5亿元,因 Q1公司归母净利润 15.8亿元, 则 Q2归母净利润21.7-22.7亿元, Q2同比增长 358%-379%。 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均明显提升,根据卓创资讯,山东地区尿素今年上半年均价 2226元/吨, 同比上涨 29%, 醋酸上半年均价 6319元/吨,同比上涨 161%, 乙二醇上半年均价 5060元/吨,同比上涨 30%,己二酸上半年均价 9677元/吨,同比上涨 41%, DMF 上半年均价 10816元/吨,同比上涨 107%, 辛醇上半年均价 13963元/吨,同比上涨 113%,主要产品中醋酸、 DMF、辛醇涨幅超过一倍, 为利润提升贡献较大。 积极进行产能建设,优化升级现有生产平台华鲁恒升德州基地新产能建设集中在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 碳酯和草酸等项目, 目前园区产业平台优化升级项目也已启动,根据项目环评, 公司拟投资 11.9亿元, 采用国内先进的大型合成氨工艺技术,新建 55万吨/年的合成氨生产装置, 该项目拟以停产现有 1套 20万 t/a 合成氨装置, 减产、停产部分现有甲醇生产装置,合计置换 85031Nm3/h 原料气用于升级合成氨项目,公司现有装置原料气总产能为 769758Nm3/h,置换比例为 11%。 同时该项目包括一套供氧能力为 10万 Nm3/h 的大型空分装置。该项目采用先进技术,替代原有能耗较高的旧设备,对降低公司生产成本,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公司竞争力起积极作用。 荆州基地目标明确,项目审批推进顺利公司第二基地落户湖北荆州, 一期建设项目包括 100万吨/年合成氨、 100万吨/年尿素、 30万吨/年 DMF&有机胺、 20万吨/年食品级 CO2、 100万吨/年醋酸等装置; 二期建设醋酸下游衍生物、己内酰胺、尼龙 6、尼龙66、 PBAT、 PGA、碳酸二甲酯、丙烯酸及酯、 MMA/PMMA、聚甲醛等衍生产品。 煤化工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链拉得越长,附加值越高,荆州基地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投资建议由于需求持续向好,基础化工品进入高景气度, 公司盈利水平显著提升,调高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4.7/51.0/65.7亿元(调整前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 43.5/40.3/5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59.6%/-21.1%/28.8%, EPS 为 3.06/2.41/3.11元,目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1/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及煤炭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产品景气度回落的风险, 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07 22.99 -- -- 29.25 27.23%
31.15 35.49%
详细
1. 新华三——公司核心资产。传统企业网路由器交换机全球领先,同时拓展服务器、存储业务补齐IT全产业链。借势5G网络IT化转型切入运营商数通及新网络(SDN/NFV)市场,业务、技术全面对标思科、华为,空间广阔竞争力突出份额有望再提升。 2. 网络设备龙头厂商,与华为企业网+运营商业务全线对标. (1)技术层面:提供技术领先的计算、网络、存储和安全全栈产品,在融合平台开放计算等云计算智能应用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作为全球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智能应用服务的领先者,全面、深度布局“云—网—边—端—芯”产业链,具备从通用型产品到行业专用产品,从核心芯片、系统整机、数据中台到云上应用的全产业链和纵向技术垂直整合能力。提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计算、网络、存储和安全的全系列关键软硬件产品。具备丰富行业数字化建设和运营经验,在融合平台开放计算等云计算智能应用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公司在网络、服务器、存储、云计算、安全等重点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包括Comware、CloudOS、ONEStor、BIOS、BMC等平台与核心底层软件及相应硬件产品IP,已建立宽广的技术护城河(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2)研发层面:在高端路由器、小基站和芯片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明年起陆续进入收获期。 (3)市场层面:持续保持龙头市场份额,2021Q1中国企业网市场以37.2%高居第一,运营商领域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中,2018-2020年,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2)、企业网路由器市场(#2)、企业级WLAN市场(#1) 、X86服务器市场(#3) 、存储市场(#2) 、安全硬件市场(#2) 、超融合市场(#2) 、SDN(软件)市场(#1) 、云管理平台市场(#1)分别位列前列(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此外,公司在运营商板块新一轮中标中份额不断提升,高端路由器市场突破初见成效,整体市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4)产品结构:产品结构完善,网络产品完全对标华为。公司在基础网络设备、云计算、网络安全、服务器等领域产品与华为完全对标,同时在市场份额方面均与华为处于同一梯队水平。此外公司近两年来积极拓展运营商业务板块,在高端路由器、交换机等订单不断突破,相关运营商订单情况不断拓展,整体企业网与运营商网络产品设备完全对标华为(详见P7)。 3. 低估值:短期估值受整体板块及集团层面债务危机压制。 公司前期调整幅度较大主要是以下两大原因:其一是2020年下半年整体科技板块的回调,作为科技类龙头企业,公司整体估值水平调整明显,同时受制于海外疫情因素影响,市场担心整体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其二,紫光集团2020年债务违约问题爆发,引发众多机构资金回撤。整体估值及业绩预期降低以及集团债务问题爆发导致公司整体调整幅度过大。根据wind估值分析数据,截至7月3日,公司PETTM为32.4X,近三年历史平均值为37.4X(1STDV:44.8X;-1STDV:30.0X),公司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4. 业绩增长确定性:运营商+海外市场加速扩张,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 (1)运营商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未来四年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2020年新华三在运营商大网市场不断突破,实现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67.2%,随着2021年新招标陆续公布,新华三运营商招标份额不断提升,在高端路由、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等领域均有所斩获。我们认为,伴随5G时代运营商网络技术演进,IP化和IT云化化不断深入,新华三有望凭借自身全栈式产品布局以及虚拟化技术等积累加速运营商市场份额提升,在大网经营、集采份额、高端路由、DICT、智能终端等领域全面发力,尤其是高端路由器方面,推动核心集群路由器CR19000全面渗透,通过自研芯片为高端路由器长期演进提供动力。 (2)海外自主品牌渠道加速铺设。聚焦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加速规模突破:2020年国际业务中新华三H3C品牌产品及服务收入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61.5%。截止2020年报信息,新华三已在海外市场构建了完整的业务布局。已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日本7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已认证海外合作伙伴252家,覆盖20多个国家,海外自主品牌销售渠道逐步扩大。 2021年正在筹建菲律宾、土耳其、南非三个代表处,“7+3”的自主渠道格局已经形成,而西班牙、墨西哥、阿联酋和新加坡代表处也正规划中。 公司后续聚焦东南亚、中东以及部分非洲和欧洲国家市场,以这些片区和核心国家为基地的能力中心、支持中心和培训中心,逐步覆盖周边国家,支持其销售和售后服务,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与规模性突破。 5. 两大边际改善催化公司估值回升。 (1)集团债务已不存在继续爆发债务违约的问题,前期债务违约问题已充分反映:截至目前,集团累计已有9只人民币债券违约,违约规模高达234.5亿元,当前逾期本息和为68.8亿元。累计有4只美元债券违约,当前违约规模高达15.6亿美元。近年来,紫光集团进行大规模并购和国际存储基地等项目投建,其投资性现金流大幅流出,在对外投资活跃、流动性紧张压力下,经营获现难以满足紫光集团资金需求,其偿债资金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目前集团债务已不存在继续爆发债务违约的问题,目前所有债务金额均已考虑其中,充分反映在市场预期当中。 (2)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带来市场渗透机遇:华为受制于芯片制裁,其运营商数据网相关业务板块招标情况不及预期。比如近期电信和移动发布的服务器和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三期工程计算服务器采购结果,华为均未入选。同时华为正处于战略转移阶段,2019年9月20日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总裁马海旭在华为全联结大会就表示将在条件成熟时退出服务器整机市场,后续将持续聚焦鸿蒙生态以及车及云BU发展。我们判断由于华为退出部分市场竞争,未来新华三会有填补华为份额的机遇。 6. 盈利预测:低估值+业绩确定性有望迎接戴维斯双击根据收入与成本假设,考虑公司未来运营商业务及海外市场渠道开拓,按照历史数据给予相应费用率及税率等,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母净利润:21.0亿元、26.4亿元、33.3亿元,其中,根据新华三历史数据及相关财报信息数据情况,其对公司损益影响预计2021-2023年分别为:17.8亿元、22.1亿元、27.4亿元。采用分部估值法分别给予新华三和传统分销及软件业务40X和10X PE估值,2021-2022年对应市值分别为744.2亿元、925.9亿元。 根据营收及盈利预测,预计紫光股份2021-2023年实现营收由676.2亿元、748.5亿元、834.4亿元调整为664.5亿元、753.9亿元、867.6亿元,预计2021-2023实现归母净利润由22.2亿元、26.7亿元、31.4亿元调整为21.0亿元、26.4亿元、33.3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29.6X、23.6X、18.7X。根据公司估值情况,2022年对应市值为925.9亿元,考虑近期定增规模预期,认为公司安全边际较高,仍具备向上估值修复弹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级别。 7.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风险;疫情影响产业链上游供应: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导致上游芯片厂商无法满足扩张产能,无法实现用户交货风险;技术产品研发及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集团债务违约解决方案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和而泰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07 24.25 -- -- 27.97 15.34%
27.97 15.34%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045.05万元–29,405.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5%-75%,预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0.2850元/股–0.3217元/股。 分析判断: 二季度利润创新高,同比维持快速增长根据公司发布的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执行年度经营目标计划,抓住控制器行业产品升级、电子产业转移以及传统产品智能化的机遇,发挥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订单获取能力持续增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在面对电子元器件涨价及货源紧张这一全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时,公司采取了提前备货、价格传导、与上游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保证元器件交付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客户交付。公司预计 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045.05万元–29,405.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5%-75%,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796.37万元,二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248.68万元-18,609.34万元,单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且单季度实现同比 49.16%-75.24%高增长,在上游原材料紧张的背景下,再一次用业绩证明了公司订单获取和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对于订单快速增长的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业务,公司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产线目前共六条,分布在深圳、杭州、越南和意大利四大生产基地,未来将在三至五年内陆续进行更多产线的布局,不断扩大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产品的产能,今年是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步入规模交付的时期,我们判断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订单获取和交付,将会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持续的高弹性。2021年 7月 3日,公司发布公告,分拆所属子公司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受理,分拆持续顺利向前推进。 投资建议维持前次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公司的实现营收分别为64.39亿元、84.65亿元、114.27亿元,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预测 5.73亿元、8.03亿元、11.00亿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37.53倍、26.76倍、19.5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控制器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毫米波射频业务进展不及预期;铖昌科技分拆被暂停、中止、取消或无法按期进行的风险;全球疫情再次爆发导致宏观经济下行;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
恒生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1-07-07 61.29 -- -- 65.48 6.84%
65.48 6.84%
详细
事件概述2021年 7月 2日公司披露 2021H1业绩预告, 2021H1营业收入同比+14.2%-2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5.8%至 0.16%; 净利润整体同比+92.0%-104.3%分析判断: 新收入准则影响趋于出清, H1成本费用承压但表观利润超预期 一、 收入端增长中枢基本符合预期,新收入确认影响已于 2021Q2出清。 14.2%-29.7%的营收增速区间整体符合市场预期,但下沿略低,对此我们的判断是: 1) Q2确实略受影响: 由于公司于 2020Q3开始实施新收入准则,即收入确认方式由“完工百分法”向“终验法”转变,新规则下部分项目无法按照既定节奏确认收入。我们认为,新收入准则带来一整年的财务调整窗口期,即 2021Q1& Q2仍受影响,尽管 2021Q1在低基数叠加 2020Q4订单高峰期确认递延的影响下并未显现增速异常,但 2021Q2仍在影响期内。值得注意的是, 2021Q3开始财务调整影响已完全出清,公司收入确认规则将步入同口径比较期。 2) 但增速大概率贴近区间上沿: 尽管业绩指引下沿略低,但不宜过分悲观。考虑到公司现金流(2021Q1销售商品/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60.0%)和合同负债(2020全年同比+25.9%)情况乐观, 我们坚定看好公司基本面, 判断最终收入增速大概率贴近区间上沿。 二、利润端乐观增长系非经常项推动,费用成本扩张挤压扣费利润。 从表观利润来看, 2021H1实现归母净利润 6.6-7.0亿元,增长超预期, 主要系处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致, 主要来自二级市场兑现以及资产价值上涨,合计影响金额约为 3.9-4.2亿元。 公司在新的会计准则框架下,金融资产价值的计量与披露更为审慎,尤其投资收益是基于每个季度核算,因此判断公司二季度的持仓(兑现)收益明显。 此外, 关于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乏力主要因素仍是人员。 上半年人员有较大幅度增长(较 2020年底的 9739员工), 带来成本费用增长过快。但根据产业调研结果来看,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人员增长不主要来自外包条线;二是人员扩张加速充分体现公司对今年和未来业务景气度的信心。 零售、资管双轮驱动仍是主基调, 政改红利与新品迭代逻辑有望延续整体而言,我们认为上半年公司在大零售、大资管条线进展乐观,完全符合预期,相信中报会有更多亮点展现。 1、大零售 IT 领域来看, 集中交易系统抓住了新筹券商(大和、金圆统一、星展)和友商替换(九州)等机会; UF3.0融资融券业务已经在招商证券上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全国股转深化改革等也带来较大增量; 新一代理财销售系统发布,新增替换 14家客户;新一代 TA 系统新增替换 22家客户。 2、 大资管 IT 领域来看, 公司在证券、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保险、基金行业保持领先优势,特别是新筹外资机构如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选择了恒生新筹公募解决方案,施罗德选择了恒生新筹公募咨询服务;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亦带来相应投资系统改造增量。 我们认为, 2021年政改大势依旧不改,大零售、大资管有望延续双轮驱动。 当前深主板&中小板合并已然推出, 后续的新三板精选层、公募投顾、乃至单次/蓝筹“T+0” 有望形成政策接力,推动资本市场 IT 赛道加速爆发。公司对于各类政改均能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极大受益改革红利,后续业绩有望超预期。 不仅如此,创新产品与云化有望在中长周期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随着 2020年 9月 O45正式发布, O 系列迭代开始进入全面实践期,目前开始在公募、私募以及其他资管机构逐步落地, 2021年整体业务需求将显著走强。此外,泛资管类金融云 SaaS 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云毅等 SaaS 子公司有望逐步复制北美巨头 SEI 发展模式,打开泛资管 IT 行业巨大市场,驱动公司逐步由金融 IT 龙头向金融云 SaaS 龙头演进。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 2021-2023年营收分别增长 33.1%/25.7%/26.8%, 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36.4%/29.5%/28.7%, 预计三年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0/23.3/30.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73/2.24/2.88元。坚定看好公司基本面,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金融创新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微公司 2021-07-07 163.61 -- -- 234.97 43.62%
234.97 43.62%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 股股票上市公告书,本次发行A 股股票总数量为8022.9万股,发行价格为102.29元/股,发行对象共20名,限售期6个月。截至2021年6月22日,已收到认购对象缴付的认购资金净额81.18亿元。已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完成登记托管及限售手续。 分析判断:国家大基金二期参与认购,发行后持股3.97%本次定增项目的发行对象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获配2444.03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30.46%,获配金额约25亿元,本次发行后持股比例为3.97%。此外,获配的机构还有:工银瑞信基金908.2万股(占11.3%)、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761.6万股(占9.5%)、国泰君安证券538.7万股(占6.7%)、中金公司 396.9万股(占4.9%),高毅资产379.96万股(占4.7%)。 定增三大项目,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张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公司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中微临港总部和研发中心项目及科技储备资金。中微产业化基地(临港)主要承担现有产品的改进升级、新产品开发生产及产能扩充,包括等离子体刻蚀设备(630腔/年)、MOCVD 设备(120腔/年)、热化学CVD 设备(220腔/年)、环境保护设备(180腔/年)。南昌产业化基地主要承担较为成熟的大规模量产及部分产品的研发升级。中微临港总部研发中心项目将搭建从研发到投产的全周期研发平台,开展高端半导体、泛半导体领域相关产品与设备制造的研发工作。其中 CCP 刻蚀设备方面,主要布局UD-RIE 刻蚀设备(主要用于128层及以上的3D NAND 极高深宽比CCP 刻蚀)以及SD-RIE 刻蚀设备(主要用于14nm 及以下逻辑器件的大马士革刻蚀)。ICP 刻蚀方面,主要布局下一代单台反应器ICP 刻蚀设备Nanova+、下一代双台反应器ICP 刻蚀设备Twin-Star+以及ALE 原子层刻蚀设备的研发。MOCVD 设备方面,主要布局碳化硅材料功率器件的外延生长设备和技术的研发 。科技储备资金将用于新产品协作开发项目(包括红黄光MOCVD、大面积平板显示、PECVD 等化学薄膜、光学检测设备等)及对外投资并购项目。定增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扩充现有集成电路设备及泛半导体设备产品线产能、提高公司产品的科技创新水平,满足公司研发项目发展与业务扩张需求,持续强化公司的科创实力,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投资建议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0.85亿元、41.28亿元、53.10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5.05亿元、6.41亿元、8.32亿元。2021-2023年实现每股收益为0.82元/1.04元/1.35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184倍、145倍、112倍,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国内刻蚀设备龙头,随着国内半导体行业对上游设备需求的不断提升,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有望实现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低于预期、国产化替代进展低于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中国巨石 建筑和工程 2021-07-06 15.30 21.20 69.87% 16.98 10.98%
22.28 45.62%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 2021中报预告。根据公司中报业绩预告,预计公司 2021H1实现归母净利润 22.87-26.68亿元,同比+200%-25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0.76-24.22亿元,同比+200%-250%。其中 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2.24-16.05亿元,同比+170%-254%,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0.17-13.63亿元,同比+181%-277%。 符合预期, 2021Q2量价齐升。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由于疫情缓和后全球经济逐渐恢复, 玻纤需求 2020H2起逐渐恢复, 因此 2020年 8月起,玻纤价格开始上涨。 根据卓创数据,截止到目前,粗纱代表产品无碱 tex2400直接缠绕纱出厂价由 2020年低点的 4000元/吨左右上升至 6100元/吨左右(52%), 其他品种如毡用纱等价格涨幅更高; G75电子纱价格由 2020年低点的 7800元/吨左右上升至目前的 17000元/吨左右(120%),价格弹性显著。 公司除因为玻纤景气度提高外, 我们认为产量提升以及结构升级,特别是电子布占比上升显著提升盈利。 行业高景气或可持续, 2021全年价格弹性显著。 根据卓创数据及各公司公告,我们估算 2021-2022年确定性较高的新增产能 50-60万吨, 在全球经济继续恢复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新增产能增速或低于需求增速,因此行业高景气度可持续,判断下半年玻纤价格将高位维稳。 分下游需求而言,我们认为全球产业链的汽车、电子受益于经济恢复,确定性较强,从而将带动热塑、电子布等高端产品需求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高端产品占比及价格弹性、确定性。 十四五结构升级逻辑清晰。 根据公司公众号信息, 2021年 3月,公司电子纱智能二线 3亿米电子布投产, 我们估算这使得公司电子纱市场份额提升至 20%左右,而根据公司官方公众号信息,公司桐乡智能制造基地第三条 15万吨粗纱线已经于 5月 16日点火, 而第三条电子布正在建设中, 公司产能布局超前于行业周期,前瞻性出色。 同时, 我们判断在上述产线投产后,就电子布规模而言公司将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而根据我们测算,巨石在厚布领域相对于传统强势的台企拥有 1元/米以上的成本优势,有利于公司在工业布领域实现对传统强势的日韩台企业进行替代,从而使得公司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叠加公司风电、热塑产品占比上升,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公司产品结构升级逻辑清晰。 投资建议维 持 盈 利 预 测 不 变 。 预 计 2021-2023年 , 公 司 归 母 净 利 润 50.6/56.7/65.2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09.3%/12.0%/15.1%。 考虑到当前玻纤行业利润率水平处于高点,下调估值至 2021年 18x PE,对应下调目标价至 22.68元(原: 26.46元,除权后),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内外需求不及预期,供给过量投放,系统性风险。
公牛集团 机械行业 2021-07-05 209.00 -- -- 229.88 9.99%
229.88 9.99%
详细
事件概述公牛集团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 2021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3.0-15.5亿元,同比+61.74%-92.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2.0-14.4亿元,同比+49.24%-79.09%。分季度看,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6.93-9.43亿元,同比+9.43%-48.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42-8.82亿元,同比+6.41%-46.20%。二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业绩增长超此前预期。 分析判断: 三大赛道精耕细作,业务业绩延续高增长。 二季度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预计主要为:1)核心电连接业务品牌、渠道、产品等优势显著,行业市占率领先,预计保持稳步增长;2)智能电工照明业务方面,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以及下游房地产、装修市场恢复,预计二季度 LED 照明产品、墙壁开关插座产品业务持续恢复。生活电器、断路器、智能家居等其他智能电工照明产品下游需求良好,预计延续高增长态势;3)数码配件业务方面,公司围绕市场需求,加大推出“精品、时尚、年轻化”优质新品,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发展。此外,主要原材料如塑料、铜材等上半年以来价格持续提升,而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全价值链精益运营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套期保值等方式对大宗物资价格进行锁定,有效克服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二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且从库存和现金流来看,截至 2021年 3月底,公司存货金额 7.85亿元,库存水平合理;2020Q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56亿元,同比增长 293.77%,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长,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践行走远路发展理念,民用电工龙头成长可期。 公司坚持“专业专注、只做第一、走远路”的发展理念,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数码配件三大赛道并驾齐驱,其中,核心电连接业务领域,公司已成为行业龙头,品牌、渠道、产品、管理等方面优势遥遥领先于同行,龙头地位坚固,未来有望将电连接业务核心优势复制至智能电工照明、数码配件等新业务,逐渐向民用电工巨头迈进。且从新业务来看,智能电工照明、数码配件行业规模均千亿规模以上,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公司有望凭借原有经销商渠资源、品牌、管理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打开公司成长空间,未来发展可期。此外,公司 2020年上市以来对核心高管、核心骨干等进行两次股权激励,覆盖人数广,有助于绑定公司员工与公司股东利益,驱动公司长期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在巩固转换器领域基础上,陆续将竞争优势复制到墙开、LED 照明以及数码配件等新业务领域,逐渐向民用电工巨头迈进。考虑到公司业绩超预期,上调此前盈利预测,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由 119.39、139.33、160.30亿元上调至 120.76、142.07、164.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由 27.22、32.25、37.66亿元上调至 30.60、36.77、43.6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40倍、33倍、28倍,持续看好公司“品牌力+渠道力+管理力”构建的强大护城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大幅涨价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地产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
晨光文具 造纸印刷行业 2021-07-05 85.36 -- -- 88.45 3.62%
88.45 3.62%
详细
事件概述晨光文具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 2021H1公司归母净利润 6.10-7.00亿元,同比增长 31%-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50-6.20亿元,同比增长 42%-60%。分季度看,2021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2.82-3.72亿元,同比增长 20%-59%;扣非归母净利润 2.55-3.25亿元,同比增长 20%-53%。对比 2019Q2,则 2021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 33%-75%、31%-67%。二季度业绩维持快速增长势头,符合预期。 分析判断: Q2业绩延续高增长,龙头领先优势彰显。 公司 Q2单季度业绩维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主要为公司传统核心业务稳定增长,晨光科力普、零售大店等新业务快速放量。1)传统核心业务方面:随着学校上课以及企业办公文具采购需求释放,1-5月我国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22.0%,文具行业需求不断恢复。公司不断优化和升级自身渠道、产品,加大终端支持与市场营销推广,预计 Q2单季度公司传统核心业务增长高于行业增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新业务方面,晨光科力普持续开拓政府、央企、金融以及其他企业等终端客户,并上线 MRO 线上商城,且二季度随着企业办公采购需求的逐渐释放,预计业务规模持续保持高增长,且盈利端有望随着规模效应陆续发挥,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逐渐提升。零售大店则持续受益于客流的逐步恢复以及加盟开店的不断推进,预计保持快速增长。此外,晨光科技目前仍处于投入期,规模较低,公司加快发展线上分销渠道,落地多款线上专供产品开发,提高品类推广效率和品牌知名度,业务规模快速扩大。 一体两翼持续发力,文具龙头不断向文创巨头迈进。 中长期来看,公司一体两翼持续发力,文具龙头不断向文创巨头迈进,其中,传统核心业务从“增量”到“提质”,渠道优化提升效率,精品文创优化结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且受疫情等影响,行业份额加速向拥有渠道、产品、品牌等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龙头企业持续受益;晨光科力普业务面向万亿市场,市场空间巨大。随着政府、央企、金融以及 500强等合作客户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效应将逐渐发挥,净利率有望得以明显改善,科力普逐步进入利润收获期;新零售渠道模式成熟,加盟开店提速,盈利预计将明显改善,未来潜力较大;海外市场加速探索,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公司产品远销 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设有经销体系和采购网络,因地制宜推广业务模式,满足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目前已初见成效。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晨光传统业务产品渠道升级所带来量价提升空间,新业务正在迈入收获期,公司逐渐由文具龙头向文创巨头持续转型升级,看好其发展前景。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 163.79、199.09、237.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31、19.00、22.79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0倍、40倍、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传统文具需求大幅下滑风险;新业务不及预期风险。
华熙生物 2021-07-05 276.63 -- -- 314.57 13.72%
314.57 13.72%
详细
2021年是公司医美板块爆发拐点之年,公司的医美业务存在显著预期差。 我们认为公司医美业务板块将会在 2021年迎来爆发,爆发点来自两大重磅产品驱动,一是润致娃娃针,二是润致双相塑型玻尿酸。 润致娃娃针于 2020年 7月上市,作为国内市场唯一批准面部额部的三类器械证(国内仅有三张三类器械水光,公司为唯一的面部额部,其他两个分别为手部和颈部),具有极大稀缺性,同时,润致娃娃针具有含麻无痛和微交联长效两大独特核心优势,我们保守预计 2021年润致娃娃针销售额有望达到 1~1.5亿元。再叠加公司 2021年 5月推出御龄双子针,将会快速推向市场,给公司医美带来额外的增量。 润致双相填充玻尿酸作为塑型玻尿酸产品定位中端,终端价格 2000~3000元,是 5000元以下唯一主打塑型的玻尿酸,实现了很好的卡位,填补了 5000元以下塑型玻尿酸产品的空白市场。公司润致双相玻尿酸产品力极强,具备两大优势:优势一是具有 4~5小时的利多卡因麻药缓释技术,体验感好、舒适度高,优势二为公司的交联剂独家洗脱工艺,不含游离的交联剂 BDDE,安全性极高,口碑好,不良反应率低,复购率高。 公司润百颜、润月雅和法国丝丽产品在 2021年也将进入常规的市场推广,2021年公司医美业务收入增速有望超过 60%,预计 2021年公司医美板块带来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是公司 2021年整体净利润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 功能护肤品业务初步获得成功,润百颜、夸迪等子品牌初具规模,2021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公司的功能性护肤品区别于日常的护肤品。功能性护肤品能够解决皮肤特定的问题,契合消费者的需求,定位清晰,并且回购率更高(获客成本边际下降),公司经过两三年的品牌投入,主打品牌润百颜和夸迪初步具备规模,肌活、米蓓尔等产品逐渐进入放量期。鉴于产品还在打造品牌阶段需要持续的市场费用投入,我们预计 2020年公司功能护肤品业务利润率 10%~11%;2021年我们预计公司护肤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润百颜次抛精华和夸迪等定价中高端的高毛利率产品高速增长驱动下,2021年,公司功能护肤品利润率有望稳重有升。 公司作为全球 HA 原料供应商龙头,在国内放开 HA原料应用在食品的背景下,公司在行业的地位和稀缺性将会持续,未来有望陆续推出含透明质酸的食品,切入健康食品终端。 在国内放开 HA 原料应用在食品的背景下,公司未来有望陆续推出含透明质酸的食品,切入健康食品终端。我们预计公司的HA 原料业务 2021年保持合理的增长(10~15%)。公司在 HA 原料提供业务形成了强大的壁垒(日本资生堂退出),规模优势、技术迭代、玻尿酸产品厂家对高端优质原料的诉求,在全球均具备稀缺性,而不仅仅是普通的原料制备。 2020年是公司经营低点,2021年公司各项业务全面扭转,迎来经营拐点。 疫情影响,2020年公司的原料药业务和医美业务均有所下降,功能护肤品实现高速增长,表观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由于功能护肤品利润率较低,因此公司表观净利润增速较低。2021年,公司各项业务轻装上阵,特别是在医美+功能护肤品两大业务板块的驱动下,食品成为公司战略业务之后,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原料药业务贡献的净利润占比下降到 50%以下,未来公司的医美和功能护肤品占比将持续提升。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 39.99/58.08/80.85亿元,同比增长 51.9%/45.3%/39.2%,归母净利润为8.42/12.82/18.50亿元,同比增长 30.4%/52.25/44.3%,对应 PE为 158X/104X/72X。考虑到公司在透明质酸材料的独到技术、润致娃娃针爆品带动医美增长、润致玻尿酸得到市场认可的持续放量、公司爆品持续推出(2021年已经推出御龄双子针)、润百颜和夸迪双品牌形成并带动其他功能性护肤品持续增长,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营销推广不达预期;肉毒素无法获得 NMPA 审批;市场竞争激烈带来降价风险;功能性护肤品费用率继续上升。
北方华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02 270.92 -- -- 405.02 49.50%
432.00 59.46%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65亿元-39.19亿元,同比增长 50%-80%。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76亿元-3.31亿元,同比增长 50%-80%。 分析判断: H1业绩大幅增长,下游行业需求旺盛按照中值测算,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35.92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04亿元,同比增长65%。分季度看,Q2实现营收 21.69亿元,同比增长 75%,环比增长 52.4%。Q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31亿元,同比增长 46%,环比增长 216.3%。Q2单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2021年上半年业绩高增长主要受到下游多领域市场需求拉动,公司电子工艺装备及电子元器件业务进展良好,销售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带动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根据 SEMI 数据,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 712亿美元,同比增长 19%。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 181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占比 26.2%。预计 2021年半导体设备市场仍然维持高增长。公司通过积极的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和员工股权激励等举措,不断推动新技术成果投产与应用。随着下游市场对高端器件需求的增长,公司有望在两大业务线收入和利润实现持续增长,市场地位日益巩固。 定增进展迅速,加快研发和扩产进度2021年 4月 21日,公司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目前定增进展迅速,已经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定增项目拟募集不超过 85亿元资金,主要用于三个半导体领域项目。 分别是半导体装备产业化基地扩产项目(四期),建成后将成为公司最大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形成年产设备合计 2000台的生产能力; 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主要是开展下一代高端半导体装备产品技术研发;高精密电子元器件产业化基地扩产项目(三期),形成量产 22万只高精密石英晶体振荡器和 2000万只特种电阻的生产能力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顺利实施后,公司将加快研发和扩产速度,整体技术实力将进一步提高,主营业务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主力军,半导体设备包括刻蚀机、PVD、CVD、ALD、氧化/扩散炉、退火炉、清洗机等,产品均获得行业龙头客户的批量订单。近年来公司加速研发先进制程设备,将刻蚀技术横向拓展以满足客户需求,目前已具备 28nm 技术且正在研发 14-5nm 制程产品。我们认为在定增项目的助推下,公司多产品线布局并在多领域保持技术持续领先,未来国产化市场空间巨大。 投资建议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81.37亿元、109.91亿元、148亿元,同比增长 34.4%、35.1%、34.7%;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7.42亿元、9.99亿元、13.10亿元,同比增长 38.2%、34.7%、31.1%, 2021-2023年实现每股收益为 1.49元/2.01元/2.64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186倍、138倍、105倍,随着下游旺盛需求增长,国产化设备替代前景广阔,公司有望进入加速发展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低于预期、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国内市场开拓进展低于预期。
金晶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1-07-01 9.49 13.11 105.16% 11.46 20.76%
13.72 44.57%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 2021中报预告。根据公司中报业绩预告,预计公司 2021H1实现归母净利润 7.7~8亿元,同比+913%~95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5~6.8亿元,同比+840%~884%。其中对应 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1~4.4亿元,同比+802%~867%,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9~4.2亿元,同比+885%~960%。 超市场预期, 供给收缩遇上玻璃需求高景气。 公司业绩预增幅度超市场预期,根据 wind 一致预期显示,此前市场给予 2021年全年平均归母净利仅 9.3亿元,而此预增显示半年度业绩接近 8亿元。我们判断,建筑玻璃需求端由于地产竣工需求持续释放以及出口改善而持续向好,疫情期间河北继续关停产线使得整体供给收缩, 行业库存持续降低到历史最低区间(10天左右);因此 2020H2起浮法玻璃价格开始上涨,根据玻璃期货网数据,截止到今年 6月底,全国建筑浮法白玻均价 2759元/吨,同比上升 1259元/吨(83.9%), 供给缺口带来的价格弹性显著,带动公司 2021H1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参考卓创数据, 我们估算,目前超白玻璃出厂价已接近 4000元/吨,毛利率已达 50%左右。 公司在行业高景气的β周期里还有自身结构调整带来的升级、以及产量同比增加(根据玻璃期货网,去年底金晶有 2条线陆续复产)。 纯碱业务及非经营损益进一步增厚利润。 由于下游玻璃需求旺盛,且供给端偏紧, 2021年以来纯碱库存去化良好,价格上涨。 根据 Wind 数据, 2021年以来纯碱价格已累计上涨 400-500元/吨左右, 因此我们判断公司纯碱业务盈利同样同比显著改善。此外, 2021H1,公司出售联营公司中材金晶股权取得收益 8116万元,收到政府补助7500万元,从而使得公司非经营损益同比大幅增加,进一步增厚了公司利润。 建筑浮法玻璃高景气持续时间或超预期,光伏玻璃支撑长期增长。 我们认为由于 2018年以来期房销售占比有所上升,出于期房交付压力, 2021-2022年房地产竣工将处于恢复周期。同时由于 2010-2014年是我国浮法玻璃投产高峰,目前具有潜在冷修条件的产能较大,叠加产能置换收紧,我们认为建筑浮法玻璃行业未来 2年将保持供需紧平衡,高景气持续时间或超预期。 此外, 考虑到 Q3纯碱企业停机检修力度或加大, 且 2021H2光伏玻璃产能有望加速投产, 使得纯碱需求维持旺盛态势, 我们预计纯碱价格 2021H2有望继续上涨,公司纯碱业务或超市场预期。公司已公告将在宁夏、马来西亚建设 4600吨/日光伏玻璃产能计划,考虑到公司拥有纯碱、燃料价格优势,我们认为光伏业务将进一步支撑公司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 2022年,玻璃行业高景气仍将延续,价格中枢有望继续上升,同时由于玻璃需求良好,纯碱价格也有望维持高位,企业自身造血能力这两年大大增强,形成发展正循环。 根据以上判断调整公司2021~2023年销量、价格假设,对应上调 2021~2023年营业收入预测 8.11%/4.95%/4.1%至 79.28/97.93/112.84亿元,上调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47.49%/27.55%/11.23%至 13.57/16.25/18.27亿元,给予 2022年盈利预测 12X PE 估值,对应提升目标价 12%至 13.6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产预期,系统性风险。
珠海港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1-07-01 5.97 -- -- 7.06 18.26%
9.04 51.42%
详细
根据珠海港2021年6月8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以9.2亿元港币(收购价格7.68港元/股)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天伦燃气11.96%股权。收购标的天伦燃气2020年营业收入64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10.4亿元人民币。 本次收购为跨境收购,对外直接投资程序尚需向广东省发改委、商务主管部门、外汇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履行备案。根据公司6月26日公告,公司已完成以上各相关主管部门的备案登记工作。 公司拟以9.2亿元港币(折合人民币约7.7亿元)现金收购H 股天伦燃气12%股权,预计将成为天伦燃气第二大股东,进一步拓展公司新能源主业的规模和发展空间。 公司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珠海港香港发展有限公司,以9.2亿元港币(收购价格7.68港元/股,本文全文适用汇率为港币兑人民币0.834,采取2021年8月25日收盘汇率)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天伦燃气11.96%股权。本次收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资金。 天伦燃气目前股价(2021年6月25日收盘价)7.98港元/股,折合人民币6.656元/股,对应市值80亿元港币,折合人民币67亿元,当前收购部分股权的市值约9.6亿元港币(折合人民币约8亿元),收购对价较当前股价约折价约4%(较6月8日公告前收盘价8.46港元/股折价约9%)。 天伦燃气2020年报披露股权结构,其中大股东天伦集团持股46.95%,第二大股东IFC&IFC Fund 持股17.72%。实控人张瀛岑通过天伦集团(其控股子公司)及捷嘉发展(其全资子公司,持股6.35%)、孙燕熙(其配偶,持股0.57%),合计控制天伦燃气53.87%股权。根据天伦燃气2021年5月15日公告,张瀛岑拟通过全资子公司Kind Edge Limited 及天伦集团,向第二大股东等各方购买14.05%股份,本次购买后张瀛岑的控制股比将增至67.92%。因此,预计珠海港收购天伦燃气12%股权后,将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以长期股权投资入账,通过投资收益增厚业绩。 天伦燃气总部位于河南郑州,业务范围遍及全国,涵盖河南、吉林、云南、山东、广东、陕西等,截至2020年底在全国16个省份发展了67个城市燃气项目。主营业务包括城市燃气、交通燃气、LNG 工厂项目、长输管线等。珠海港构建了以风电、光伏、火电、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发电为依托的综合能源板块,能源板块良好稳定的盈利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次收购天伦燃气能够进一步拓展公司新能源主业的规模及发展空间,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及盈利能力。 并购的进度方面,根据6月8日公告,公司需于2021年6月30日(付款限期)前支付收购价款,如公司晚于付款限期且20在21年7月31日前支付及完成交割,须加付延迟支付价款的利息。 根据协议,如公司未能在2021年7月31日之前支付全部对价及完成收购股权的交割,交易对手方有权决定终止本次交易。 收购标的天伦燃气2020年归母净利10亿元人民币,收购PE 仅约6.2倍,预计将显著增厚公司EPS。 2018-20年,天伦燃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1/6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64%/+28%/-2%,其中2020年一定程度上受疫情影响;归母净利分别为5.7/7.9/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41%/+39%/+32%,连续三年保持较高业绩增长。 公司以折合约7.7亿元人民币收购天伦燃气12%股权,对应2020年PE 仅约6.2倍,远低于珠海港21倍的2020年PE 和17倍的2021年预测PE。且现金收购不存在摊薄风险,我们预计天伦燃气未来将继续保持良好的业绩增长态势,该项收购有望显著增厚公司的EPS。 调增公司2021-23年归母净利至分别为3.54/4.84/5.15亿元,同比分别为+35%/+37%/+6%,维持“买入”评级。 天伦燃气收购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假设三季度末完成收购,保守估计2021年仅增厚其Q4业绩,同时我们假设天伦燃气2021-23年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15%/+15%/+15%。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测算2021-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44/48亿元(原预测不变),同比分别+14%/+9%/+9%,测算归母净利分别为3.54/4.84/5.15亿元(2021-23年原预测为3.27/3.59/3.72亿元),同比分别+35%/+37%/+6%,当前PE 分别为16/11/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天伦燃气收购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6/29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