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4/3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崔琰 10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4-08 177.15 -- -- 177.00 -0.08%
259.60 46.54%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产销快报:3月整车销量4.08万辆,同比+33.4%,Q1累计销量10.41万辆,累计同比+70.0%;3月整车产量3.90万辆,同比+26.4%,Q1累计产量10.82万辆,累计同比+75.7%。 分析判断: 3月销量同比增长插混引领贡献增量 公司3月整车销量4.08万辆,同比19年/20年分别为-12.8%/+33.4%(疫情导致同期基数低),环比21年1月/2月分别为-3.7%/+95.0%(春节因素导致2月基数低)。Q1销量总计为10.41万辆,同比19年/20年分别为-11.4%/+70.0%。整车销量相对20年呈向上态势,但比照19年仍存增长潜力。 分车型看:1)新能源乘用车3月销量2.34万辆,同比19年/20年为-20.0%/+98.8%,环比21年1月/2月为+17.7%/+131.0%;2)新能源商用车3月销量832辆,同比19年/20年为-2.5%/+68.8%,环比21年1月/2月为+171%/+258%;3)燃油车3月销量1.66万辆,同比19年/20年为-0.9%/-9.5%,环比21年1月/2月为-25.3%/+57.0%。 相对20年,新能源乘用车贡献主要增量,其中:纯电动车型3月销量1.63万辆,同比+56.2%,Q3销量总计3.86万辆,同比+113.1%;插混车型3月销量0.71万辆,同比+432.7%,Q3销量总计1.48万辆,同比+333.2%。 技术驱动供给质变纯电质变插混可期 公司由技术驱动,积极同科技公司合作(如战略投资地平线),研发向纵深推进,前瞻布局智能驾驶、功率半导体等领域。正向开发的技术沉淀已从量变转向质变,逐渐转化为产品端的显著比较优势。 纯电动抢占换购需求:新旗舰汉零百加速3.9s(三电技术+超低风阻设计)+600公里续航(高安全性+高系统能量密度刀片电池)+智能配置(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在20-30万价格带竞争优势突出,上市后渐成月销破万爆款车型,3月订单稳定,后续增量持续可期。 插混抢占首购需求:搭载超级混动DM-i的秦Plus、唐、宋Plus于3月后陆续上市,直面传统燃油车竞争,在手订单或已近万。秦PlusDM-i版具备超强产品力--以10.58万起售价(与同级别燃油车无异)+百公里亏电油耗3.8L+1,245km超长续航--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市场潜力巨大,爆款可期。 预计受益成熟纯电平台及智能化技术赋能的汉EV、D1、e9等纯电车型将汇同DM-i超级混动车型,合力贡献2021年整车销售增量。 零部件蓄势市场化超级品牌开启未来 公司正向开发积累深厚,在纯电、混动系统平台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有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而同丰田成立合资公司也彰显能力已得认可。公司积极推动零部件业务市场化(如成立弗迪系公司,半导体业务计划分拆上市等),或将打开可观的业绩增量空间:1)刀片电池产能有序扩张,满足内需后,外供时机也已近成熟:重庆工厂现有产能20GWh,或将扩增至35GWh,长沙工厂于2020年底投产,贵阳工厂或于今年底投产,蚌埠工厂已启动建设;2)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利于拓展市场。32位车规级MCU率先国产化,功率半导体以IGBT和SiC为核心,全产业链整合正逐步实现。半导体领域的领先优势将随市场开拓逐步在业绩端体现;3)纯电e平台及混动DM平台持续迭代日臻成熟。一旦平台外供市场打开,则固定投入将被有效分摊,优化成本,拓展增量营收机会。 此外,公司在2020年报业绩交流会上公布计划在2023年Q1推出高端品牌,承接公司技术愿景。公司对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全面的掌握和积累有利于培育出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助力推动以超级技术打造超级品牌,开启可观增量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 公司对系统平台及核心零部件的掌握有利于新车型的正向开发,将驱动新品周期,贡献核心增量。此外,预计弗迪系的独立运营、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整车平台外供等零部件市场化运作以及承接公司技术愿景的高端品牌规划布局或将持续拓展市场增量空间。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依次为60.8/74.0/99.2亿元,对应的EPS为2.13/2.58/3.4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83/68/5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回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市占率提升不及预期等。
金河生物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1-04-08 5.89 -- -- 6.81 15.62%
7.51 27.50%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5亿元,yoy+1.81%;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yoy-36.56%。单四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yoy+13.84%;实现归母净利润1538.75万元,yoy-63.10%,环比增长121.93%。 分析判断::金霉素业绩环比大幅改善,生物制品首次实现扭亏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5亿元,yoy+1.81%,具体来看:兽用化学药品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兽用化学药品出口美国受到的影响较大,同时,受国内饲料禁抗政策的影响,主要销售市场由饲料线转入养殖线,转型期间带来收入暂时性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兽用化学药品实现营收9.35亿元,yoy-11.74%;兽用生物制品方面,经过前几年的潜心经营,公司产品认可度不断提升,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兽用生物制品实现营收2.68亿元,yoy+210.22%;药物饲料添加剂实现营收3425.60万元,yoy+2.65%;环保业务实现营收5579.59万元,yoy-14.22%;农产品加工实现营收4.56亿元,yoy-3.29%;其他业务实现营收6499.74万元,yoy-2.73%。 饲料禁抗推动行业扩容,量价齐增贡献业绩弹性我们认为,饲料禁抗政策的推行对于公司来讲是极大的利好,主要逻辑在于:首先,饲料禁抗政策明确禁止包括土霉素、黄霉素在内的15个药物饲料添加剂批准文号,保留金霉素在治疗方面的使用,为金霉素市场空间的扩大腾挪出了空间;其次,饲料禁抗政策推行之前,公司金霉素产品主要面向饲料厂商,受下游饲料厂商限制较大,饲料禁抗政策推行之后,公司金霉素产品直接面向养殖终端,市场覆盖范围得到大幅提升;最后,饲料禁抗政策推行之前,饲料促生长类添加标准为25-75PPM,饲料禁抗政策推行之后,添加标准提升至400-600PPM,使用量得到大幅提升。基于对国内金霉素需求的持续向好,公司5.2万吨金霉素产能扩张计划正在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底投产。随着公司金霉素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金霉素有望贡献公司短期利润弹性。 立足大动保战略,有望培育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布局兽用生物制品多年,2015年收购杭州佑本,产品覆盖猪、禽、牛羊疫苗,主打产品包括蓝耳和圆环,蓝耳单品收入已经破亿元,随着公司产品认可度的不断提升,公司生物制品板块业绩迎来快速发展期。公司将兽用生物制品定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布局了牛羊布病、猪口蹄疫、狂犬灭活疫苗等多个品种,有望在业绩上得到快速体现。此外,公司积极关注行业发展态势,拟布局宠物用药市场、替抗产品等新赛道领域。我们认为,兽用生物制品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有望将其培育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从短期来看,金霉素需求持续向好将贡献公司利润弹性;从中长期来看,公司动保业务快速发展将成为支撑公司业绩持续高增的强劲动力。我们维持对公司2021-2022年收入分别为23.01/28.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6/4.72亿元的预期不变,同时预计,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2.8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84亿元。综上,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分别为0.43/0.74/0.9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8/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汇率异常波动风险,政策扰动风险。
宏川智慧 航空运输行业 2021-04-08 17.29 -- -- 17.86 3.30%
17.86 3.30%
详细
事件概述4月5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南通阳鸿与南通如皋市长江镇人民政府签订《投资框架协议书》,拟受让约142亩土地用于投资建设固体危化品仓储项目,本次投资涉及的意向金金额为6200万元。根据《协议书》,南通阳鸿同意在取得项目施工许可证后7日内进行项目开工建设,于开建后12个月内全部建成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行。 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第二主业固体化工品仓库业务,在中山、东莞及福建原有的约222.2万㎡投产及在建仓库基础上,公司有望在成都、常熟等区域布局规划新增产能,此次收购南通如皋地区化工品仓库用地后,第二主业将进一步加强。 公司在固体化工品仓库行业已有多年经营经验,目前已有投产及在建的化工品仓库产能包括:①东莞立沙岛约0.65万㎡仓库;②中山嘉信约1.3万㎡仓库;③福建港能0.24万㎡仓库;另参考两份公告:①2020年9月18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宏川集团拟开展成都危化品仓储综合服务项目、危运车辆汽车港项目。 ②2021年1月11日公司公告参股的产业并购基金成功法拍常熟汇海项目,包含1.46万㎡仓库。 此次收购南通如皋142亩化工仓储用地完成后,公司化工仓库体量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加强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仓储业务布局的同时,将可使项目公司与同位于长三角的公司多家子公司产生协同,集群效应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我国化工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司在液化品仓储和固体化工仓库双主业将不断整合,实现规模效益。维持对公司2020--222年的盈利预测,重申“买入”评级。 预计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3.49/4.8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0.79/1.09元,按照4月2日16.49元/股的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31.5/21/15.2倍,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常熟汇海剩余16万m3罐容的收购以及宏川智慧向产业并购基金收购常熟汇海资产均存在不确定性,我们的盈利预测是基于假设。
韦尔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1-04-08 293.70 -- -- 310.90 5.75%
332.71 13.2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Q1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Q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55亿元至6.35亿元,同比增加102.29%到142.75%,对应2021年Q1归母净利润为9亿元~10.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预计2021年Q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86亿元至5.66亿元,同比增加88.47%到129.78%,对应2021年Q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22亿元~10.02亿元。 环比依旧实现增长,CCSIS增长可期2020年Q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78亿元,2021年Q1归母净利润为9亿元~10.8亿元(中值为9.9亿元,环比小幅度增长,主要系2020年Q4公司受益于产业链投资收益);2020年Q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34亿元,2021年Q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22亿元~10.02亿元,环比增长29.65%~58.04%。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依托于新品的发布,不断提升在中高端机型中的市占率,智能手机CIS增长可期。从未来的产品规划看,公司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发力高像素CIS产品以来,不断进行产品的更新,推出32M/48M/64M系列产品,同时由于5G终端品牌厂商高性价比的考量,公司率先推出0.7u系列小像素点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伴随着5G换机大周期的到来,公司有望受益于量的突破;此外,由于以国际主流品牌为代表的高端旗舰机型一直还是坚持走“大底”的技术路径,公司在大像素点方向不断加强研发,逐渐缩短与索尼的差距。 功率++模拟+TIDDI多产品突破,成长可期公司射频接收前端LTE接收链路的低噪声放大器,内置了高隔离度的旁路开关,外围只需加一颗匹配电感,适用于2300MHz-2690MHz频段,可广泛应用于4G和5G终端设备的射频接收前端,可有效降低系统的噪声系数。公司不断加强本部业务的研发投入,从模拟IC、功率IC、射频IC再到TDDI,公司深耕半导体领域加快产业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未来在单部手机中公司可提供的产品种类和价值量有望不断增加,我们强调韦尔半导体本部设计业务的竞争优势。其中,在电源管理领域,公司LDO/OVP产品出货量均稳居国内设计公司前列,上半年公司推出用于超高像素手机摄像头CIS供电的LDO,同时推出超低功耗LDO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及IoT领域。在TVS/MOSFET分立器件领域,公司紧抓国产进口替代机遇,切入消费/安防/网通等多个应用领域,持续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1年~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75亿元、32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0.33亿元、53.32亿元。基于海外半导体龙头企业成长路径,我们认为宽赛道优质公司逐渐迎平台型发展机遇,持续做大做强,坚定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学赛道创新低于预期、智能终端出货低于预期、新产品突破低于预期、半导体新品突破低于预期、客户拓展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带来价格压力等。
东方雨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4-07 52.89 66.37 505.57% 59.94 12.73%
64.14 21.27%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3月26日晚,公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激励力度大,体现管理层信心。我们认为此次期权激励力度较大,具体体现为:1)覆盖人数多。此次激励涉及4160人,占2019年底员工总数52%(判断占目前员工数40%以上),远高于此前激励,2)行权价格高。此次齐全行权价格48.99元/股,与目前股价基本平价,而过往授予价格基本为对折,3)利润考核目标有挑战。2021-2024年净利润考核增速在基数明显上升情况下,由三期的20%上调至25%,目标设定显诚意。4)依旧将应收纳入指标并与利润考核同等重要)(应收增速不超过收入增速)。 一体化经营助力增长,防水“遍地开花”,共振效应下建涂将大发展。2020Q4,公司完成一体化经营改革,未来将实现区域经营一体化和各品类产品服务一体化,判断将从两个方面提升公司竞争力。首先,公司防水业务非核心城市圈市场过往布局相对较弱,借助渠道下沉及核心城市辐射周边,公司防水业务市占率仍将继续提升;其次,公司防水集采客户将逐渐有效转化为建涂集采客户,并带动市政基建等,建涂业务体量有望迅速做大,而司C端定位在家装公司/工长资源,为今后民用建材业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民建业务低基数将持续大幅增长。 历史考核完成良好,十四五新成长开启。我们复盘了公司此前的三次激励,发现每次激励均伴随公司重大战略的转变,而公司也均良好完成了激励中规定的考核指标,且每次激励计划的公告均是股价短期、中期的相对底部。在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量质双升的成长仍将继续,并对公司完成此次激励计划考核目标持乐观态度;而伴随业绩的逐渐兑现,我们认为市场也将继续给予股价积极的反应。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一体化经营持续推进和近期产品提价,上调销量与价格假设,对应上调2021/2022年营业收入预测1.33%/4.47%至279.6/352.3亿元,上调归母净利润预测8.2%/11.65%至43/54.6亿元,维持公司2022年估值30xPE,对应目标价69.76元(原:62.4元,暂不考虑增发影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系统性风险,渠道拓展慢于预期,系统性风险。
崔琰 10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1-04-07 35.76 39.75 5.80% 38.20 6.29%
43.77 22.40%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公告:2020年实现营收65.1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6.2亿元,同比增长36.1%,扣非归母净利5.7亿元,同比增长36.9%,位于业绩预告区间。其中2020Q4实现营收21.9亿元,同比增长37.3%,归母净利2.3亿元,同比增长96.5%,扣非归母净利2.1亿元,同比增长110.6%。 同时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0Q1实现归母净利为2.2-2.6亿元,同比增长93.50%-128.69%,扣非归母净利为2.14-2.54亿元,同比增长98.86%-136.02%。 分析判断::20200营收超额完成22021QQ11业绩如期高增根据公司2020年中报预测,预计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为55亿元至65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以上。2020实现营收65.1亿元/同比+21.4%,略超目标营收,预计特斯拉国产贡献收入8亿元以上。随着特斯拉ModelY爬坡上量叠加吉利、通用等其他客户销量复苏,减震降噪、轻量化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全面开花,预计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有望实现目标60%以上的增长,突破百亿元。 2020Q1-Q4公司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0.1%/+5.3%/+35.3%/+96.5%,扣非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0.2%/-0.5%/+38.3%/+110.6%,2020Q4业绩明显提速。2020全年净利率为9.5%,其中2020Q4净利率为10.7%,对比2020前三季度9.0%的净利率明显提升。2021Q1公司归母净利和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增速区间分别为【93.5%-128.7%】和【98.9%-136.0】,我们判断业绩如期高增主要受益于特斯拉持续贡献显著增量以及国内外需求逐步回暖。随着收入规模的不断提高,经营杠杆效应下公司净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双维齐驱剑指全球汽配TOP客户++:战略绑定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进军全球供应体系。公司先后伴随通用、吉利成长,目前战略绑定特斯拉开启新一轮成长,同时已进入福特、FCA、戴姆勒、宝马、大众、奥迪、本田等全球供应体系,未来还有望打入日系、德系客户。顺应行业电动智能变革,公司积极与RIVIAN、蔚来、小鹏、理想等头部造车新势力合作,探索Tier0.5级的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全产品线的同步研发及供货服务。产品++:“2+3”产业战略,电动智能全面布局。在保持汽车NVH减震系统和整车声学套组两项传统业务国内领先的同时,前瞻性布局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热管理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三大心业务,其中:11)轻量化高成长:公司铝合金轻量化底盘技术国内领先,收购福多纳后形成铝合金+高强度钢的完善布局,目前已进入特斯拉、吉利、比亚迪、北汽、长城、蔚来、威马等供应链,随着获更多主流车企的认证,未来有望拓展更多客户。2)智能驾驶系统静待发力:电子真空泵EVP订单迅速增加,预计将逐步贡献显著增量;智能刹车系统IBS目前已迭代至面向L4级以上自动驾驶的第Ⅳ代双冗余方案,在比亚迪、吉利汽车等车型上进行搭载路试,同时还与国外著名企业合作,在电动物流车方面进行研发推广;智能转向系统正在向大众在内的多家主机厂推广,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电动尾门、座椅按摩系统等智能座舱产品均已发布并获得客户的正式订单。33)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未来可期:公司已成功研发热泵空调、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气液分离器等产品,正在加大市场开拓和研发投入,目标成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整体方案供应商。 投资建议公司是特斯拉产业链高业绩弹性标的和吉利产业链最受益标的,凭借行业领先的客户拓展和产品拓展能力,有望在电动智能化变革下崛起成为自主零部件龙头。鉴于公司随特斯拉、吉利等关键客户进行业绩修复和轻量化、智能驾驶系统及热管理系统具备成长性,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1-22年收入由108.7/139.0亿元调为113.3/154.2亿元,归母净利由12.2/16.9亿元调为12.7/18.6亿元,对应EPS为1.15/1.69元,对应当前PE29/20倍。考虑到公司未来的高成长性,给予公司2022年35倍PE,目标价由56.00元调至59.1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特斯拉销量不及预期;吉利销量回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升等。
奥飞数据 计算机行业 2021-04-07 22.76 -- -- 24.07 5.76%
24.07 5.7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Q1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2780万元-3050万元,同比下降52.4%-5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90万元-4570万元,同比增长95.4%-108.2%。 整体上架率稳步提升,营收、净利润兑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公司2019-2020年大量交付数据中心项目,分别新增自建机柜数约4250个、8800个,伴随自建机柜数快速增长叠加整体上架率的持续提升,公司主营业绩快速兑现。根据公告,2021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0%,预计约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290万元-4570万元,同比增长95.4%-108.2%,主营业务EBITDA约为1.08亿元-1.12亿元,同比增长74.6%-81.1%。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报告期内,紫晶存储股票投资收益为-1538.0万元,而2020Q1该项投资收益为4192.3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该差额导致公司2021Q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2.4%-56.7%。该部分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与公司日常经营无关,且仅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值,目前公司持有的紫晶存储股票仍给公司带来盈利。 巩固一线CIDC布局,加速外延扩张公司2020年就华南地区IDC资源与阿里签署了长达8年的合作备忘录,巩固了华南区域的订单优势。新项目方面,公司在2021年计划新增17,700个机柜,包括广州南沙数据中心项目,廊坊固安数据中心项目、廊坊讯云的扩容项目和广州阿里项目二期,此外,上海浦东项目和云南昆明项目也进入了筹备阶段。公司通过收购争取土地资源、引入产业基金增资扩股、发行可转债建设项目以进一步拓展自建IDC的版图,未来3年内的机柜增长确定性较高,将奠定后续发展基础。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加大机柜投放速度,维持盈利预测不变,剔除掉紫晶存储投资收益外,考虑折旧影响,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0亿元、2.4亿元、3.5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43X/37X/25X,对应EV/EBITDA倍数分别为22.7X/18.0X/12.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IDC建设不及预期风险;系统性风险。
新华文轩 传播与文化 2021-04-05 9.72 -- -- 10.95 8.96%
10.59 8.95%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08亿元,同比增长1.87%,主要得益于教学用书、互联网销售业务及三方物流业务等收入的增长;实现净利润12.43亿元,同比增长10.52%,主要得益于教育服务业务收入增长带来的毛利增加以及投资的中信并购等基金持有的项目本年度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增加。公司拟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1元(含税),2019年为3元(含税)。 分析判断::教学用书收入持续增长,疫情致教育信息化及装备业务工作滞后。 公司深耕高中教育服务市场,拓展学前教育服务和中职教育服务市场,销售收入稳中有升,全年教学用书实现销售收入47.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42亿元,增长10.20%。教育信息化及教育装备方面,抓住新高考改革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带来的市场机遇,提供学科专业教室、创客空间、智慧校园等产品和服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55亿元,同比下降16.99%,主要系疫情导致项目验收工作滞后。 报告期内,公司打造的“优学优教”线上服务平台覆盖学校6094所,服务学生388.65万人;持续稳步推进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劳动与实践教育业务,全年实现订单金额1438万元,服务学生2.5万余人次;创新教师培训服务业务组织方式,推出教师在线教育培训课程,全年共实现线上线下培训项目250个,订单金额2621万元,培训教师15万余人次。 构建立体化销售渠道,推进融合出版建设,线上业务持续高增。 受疫情影响,公司一般图书业务实现营收6.78亿元,同比下降23.71%。根据开卷数据,公司的大众图书市场占有率在全国37家出版传媒集团排名第9位,同比下降2位,在地方出版集团中排名第5位,与同期持平。 公司加快全渠道业务布局,拓展场景化的社交电商新渠道。1)线下渠道方面,通过内部渠道的销售大数据挖掘,及时调整促销机制和营销策略,激励本版图书销售;对外加强线下渠道合作力度,实现了多种定制产品的合作开发。2)线上渠道方面,加强在传统电商和新兴渠道的布局,在稳住传统电商业务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社群、直播、阅读推广人带货等新模式,实现线上渠道的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互联网销售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6.71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0.79%,在天猫、京东等主要平台保持图书类销售前三的地位,并持续巩固在全国图书电商的头部主体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开发了“熊猫侃书”“自然探秘所”“有画说”等新媒体,拓展轩直播“爱读IDO”周末阅读,全媒体服务平台累计阅读量1.3亿人次;策划“阅读大家系列”报道、“文化名家谈阅读”系列报道和“社长总编谈书展”系列报道,充分发挥文轩传媒在全民阅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强化品牌经营,实体书店持续转型升级,下半年业绩企稳回升。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文轩BOOKS招商店和KidsWinshare文轩亲子书店仁和新城店,依托实体门店,通过社群、直播、小程序等新方式,将门店客流进行流量转化;建立分销体系,实施全员营销,实现销售近千万码洋。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图书零售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91亿元,同比减少14.55%,但自20年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20H2实现营收4.35亿,同比增长9.3%。 加强物流服务能力建设,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物流经营管理,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智慧型物流仓储配送系统及以成都、天津、无锡为中心辐射全国的“三基地多支点”物流服务体系,自有渠道出版物流转总码洋达到261亿元,同比增长8.3%。此外,公司稳步拓展三方物流业务,全年实现营收2.56亿元,同比增长5.96%。 投资建议参考公司2021年经营计划,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将分别实现营收98.74亿元、110.77亿元、124.07亿元,同比增长9.6%、12.2%和12%,上次预测为2020-2022年将分别实现营收90.65亿元、101.14亿元和113.65亿元,同增2.52%、11.57%和12.37%;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1亿元、17.34亿元和19.93亿元,同比增长18%、16.4%和14.9%,上次预测为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7亿元、15.65亿元和19.73亿元,同比增长0.7%、36.4%和26.1%;2021-2023年对应EPS分别为1.21元、1.41元和1.62元。考虑公司作为四川省教材教辅龙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折扣率进一步加大风险,新作品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图书行业增速持续放缓风险。
美凯龙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1-04-05 9.13 -- -- 9.29 1.75%
12.45 36.36%
详细
事件概述美凯龙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42.36亿元,同比下降13.56%;归母净利润17.31亿元,同比下降61.37%;扣非后净利为11.62亿元,同比下降55.53%。四季度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09亿元,同比增长1.37%,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下降99.93%。 分析判断:收入端:疫情叠加免租政策,各业务收入端均有所回落QQ44营收同比增长1.37%%,恢复季度同比正增长。分产品看,2020年度公司自营商场/委管商场/建造施工及设计/家装相关服务及商品销售/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66.82/35.80/16.68/12.24/10.81亿元,同比-14.3%/-23.9%/-25.9%/+115.1%/-5.9%。自营商场营收的下降主要系外部疫情影响和公司上半年推出的免租政策所致,2021年这些免租政策都将不再延续。委管商场营收的下降主要系项目前期品牌咨询委托管理及商业咨询费及招商佣金项目收入降低所致。建造施工及设计营收的下降主要系受疫情影响工程进度放缓所致。家装相关服务及商品销售营收的下降主要系进口家居产品销售收入降低所致。其他业务营收的下降主要系部分新业务调整所致。 利润端:受免租政策影响,全年毛利、净利下滑公司2020年毛利率同比下降了3.67pct至61.51%,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对各项成本的管控效果小于疫情期间商场对租户实施免租政策。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1.37%到17.3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5.53%到11.62亿元,净利率同比下降了4.9pct至14.5%。单季度看,Q4实现净利率4.59%,同比下降了9.08pct。费用方面,2020年度期间费用率为41.3%,相较于2020H1期间费用率下降了4.1pct,同比上升2.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9%/11.8%/0.3%/17.3%,同比变动-2.0/+1.20/+0.1/+3.6pct。财务费用的增加主要系在疫情影响下,公司为获得充足的流动性资金保障,导致有息负债规模上升所致。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4%/11.0%/0.3%/10.7%,同比变动-2.3/-2.0/+0.1/-2.7pct。 其他重要财务指标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余额931.5亿元,较上年同期期末增长9.45%,主要系报告期内自有商场租金提升、开发中投资物业工程进度推进以及新购入物业所致。公司长期应收款同比下降33.48%,主要系长期项目借款减少所致。应收款项融资同比下降85.69%,主要系期末持有的应收票据减少所致。其他应收款同比上升114.74%,主要系公司代收代付货款及往来款增加所致。 扩展性业务蓬勃发展,员工持股计划为企业赋能公司继续围绕“全渠道泛家居业务平台服务商”的战略定位,积极把握市场发展机会,制定了“新零售变革增强主业竞争力,家装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部署,重点发展同城零售、家装等新业态。截至报告期末,天猫同城站累计上线22城56家商场,数字化升级覆盖176城241家商场。同时,公司已在全国开设了214家家装门店,包括加盟和平台合作家装企业106家。员工持股计划为企业发展赋能。公司于2021年3月公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筹集金额上限为3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不断丰富渠道结构,从多维度进行流量捕获,预计公司会深入拓展家装业务、软装业务、高端家电零售业务等。考虑到公司受到疫情影响和租赁业务增速放缓,我们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2021-2022年收入由232.78/270.74亿元下调至171.35/197.47亿元,2023年收入预测227亿元。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由56.46/65.29亿元下调至37.7/46.0亿元,对应EPS为0.97/1.18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4.8亿元,对应EPS为1.4元。公司2020年下半年经营已经基本恢复正常,新零售变革未来可期,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地产销售不及预期。2)新零售模式拓展不顺利。
华侨城A 房地产业 2021-04-05 9.81 -- -- 10.76 4.87%
10.28 4.79%
详细
事件概述华侨城A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818.7亿元,同比+36.4%;归母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2.8%。 利润平稳增长,盈利能力保持较高水平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8.7亿元,同比+36.4%;归母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2.8%;净利润增速显著小于营收增速主要系:1)投资收益为34.2亿元,同比-23.6%,2)资产减值损失达8.5亿元,较上年的0.85亿元,大幅提高。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9.86%,较去年同期下降6.72pct,净利润率为19.21%,较去年同期下降4.68pct,受疫情及前期高地价影响,公司盈利水平虽有下滑,但仍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地产销售稳中向好,文旅业务持续复苏2020年公司实现销售金额1052亿元,同比+21.9%,销售面积465万平方米,同比+84.5%,均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旅游综合收入431.75亿元,同比+42.7%,毛利率为42.0%,较上年同期增加1.39pct,文旅业务在疫情影响下,各个板块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公司旗下24家景区、24家酒店、1家旅行社、4家开放式旅游区共接待游客4282.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82%,恢复情况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杠杆率稳健,债务结构优化报告期末,公司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6.43%,较上年末下降0.1pct;净负债率为73.35%,较上年末持平,负债风险可控。报告期末,公司有息负债总额1414.6亿元,较年初增加237亿,其中短期负债比例从29.74%下降至19.14%,结构得到改善,短期偿债风险下降,资金借贷周期与项目的开发周期更加匹配。 投资建议华侨城A业绩稳定增长,文旅持续复苏,土储资源丰富,财务稳健,低成本融资优势凸显。我们维持预测不变,预计21-23年EPS分别为2.08/2.42/2.69元,对应PE分别为4.9/4.2/3.9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利润率下滑,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影响业绩。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1-04-05 48.64 -- -- 52.64 7.87%
68.50 40.83%
详细
事件概述2021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对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治理。与此同时,北京朝阳区开始针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新一轮治理,未取得批复前不得开课。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资格证/许可证/教培内容/防疫规范/资金审查等。而后,在3月24日,教育部官网进一步强化吹风,发布“《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对于本轮教培整顿,我们有以下观点:分析判断::与与228018年治理形成接力,本轮监管依旧聚焦校外侧,利好校内侧教育本轮监管和将和82018年的专项治理行动形成接力,校外培训乱象有望获得根本性整治,未来校内教育将承担更多责任。 1)82018年治理:2018年教育部等四部门曾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核心就是“推动解决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问题”,治理行动聚焦校外培训机构,规模庞大、初步完成了乱象整治。 2)221021年治理:本轮治理依旧聚焦校外培训,教育部陈部长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到“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我们认为,校外培训监管深化将在短期内对业内机构带来冲击,但利好行业的中长期发展。 更重要的是,本轮治理将进一步凸显校内教育的核心地位。教育部在2021年工作要点第22条“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工作措施中第一点就是要“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水平,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种需求,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换而言之,校外培训治理根本因素仍是提升校内教育质量。 提升校内侧教育质量,科技赋能是关键,AAII教育厂商迎来产业机遇考虑到对于各层级学校的赋能空间,我们认为专注服务校园教育的AI厂商有望迎来产业机遇。横向比较而言,侧重校内体系、横跨线上--线下的IAI教育龙头科大讯飞或是本轮治理核心受益厂商。 1)智能教育赛道C2B/2C联动爆发,快速提升产品化:疫情期间,科大讯飞2B区域因材施教解决方案实现异地复制,高标准化推动产品化率提升;同时2C个性化学习手册+学习机持续发力,通过区域订单模式加速渗透。我们判断2021-2022年,在监管红利的催化下,公司教育业务有望持续放量。 2)能人工智能02.0阶段,开启产品规模化应用黄金期:当前来看,科大讯飞已经逐步在主赛道上形成闭环生态,并产生了标杆案例、标准化产品,规模化商用正在开启。“十四五”期间,以智慧教育为代表的校内教育信息化投入将持续提升,公司携核心技术和卡位优势持续发力,将迎3-5年的黄金发展期。 公司治理持续优化,管理层频频释放积极信号彰显经营信心2021年2月7日公司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刘庆峰董事长不再兼任总裁职务,并聘任吴晓如先生为公司总裁。 我们认为,推行专职总裁制释放积极信号,判断新总裁上任后,智慧教育&产品化路径或是战略重点。过去五年,胡郁/吴晓如/陈涛完成总裁轮值,各有较优贡献。相较而言,吴晓如先生的突出贡献是推动教育业务BG的业务拓展与产品化,建立了基于教、学、考、管四大主场景的全栈产品体系,覆盖所有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场景,技术壁垒与产品化程度不断提升,判断这一趋势仍将在吴晓如先生上任后得以延续。申公司管理层高点增持所释放的积极信号。1月18日公司曾发布定增预案,募资20-26亿元用于补流,实控人刘庆峰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全额认购。我们认为:实控人高点增持释放拐点信号,彰显了其对于公司下一阶段发展的绝对信心。 投资建议:维持此前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公司整体营收分别为128.3/165.5/210.1亿元,同比增长27.3%/29.0%/26.9%;三年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6.5/22.0亿元,同比增长52.2%/32.6%/33.0%。 考虑到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趋势+公司龙头溢价+业绩/产品化率提升趋势,2021年予以12倍PS(对标2017-2018年高速增长期),目标市值1986.5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人工智能支持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公司利润兑现不及预期、新兴AI厂商加速进入,竞争加剧、市场系统性风险。
富森美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1-04-05 14.45 -- -- 15.90 5.51%
15.25 5.54%
详细
事件概述富森美发布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下降18.02%;实现归母净利润7.73亿元,同比下降3.47%;实现扣非净利润6.62亿元,同比下降12.36%,实现EPS1.03元/股。单季度看,2020年Q4实现营收3.72亿元,同比下降18.59%;实现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37.79%;实现扣非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7.49%。 分析判断:收入端:租金减免&&写字楼销售下降导致收入下滑从年度看,2020年公司收入同比减少18.02%。主要系本期因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减免商户2月份租金及服务费(1.03亿元)及本期写字楼销售收入减少(同比减少2.16亿元)所致,若剔除上述因素,公司收入发展稳健,保持逆势增长。分季度看,2020年Q4公司收入增速由2019年Q4的32.15%下滑到-18.59%,同比下降50.74pct,2020年Q4收入增速环比下降9.88pct。利润端:4Q4利润率大幅改善,全年利润率逆势创新高2020年Q4公司毛利率为67.91%,同比提升6.55pct,环比回落1.34pct。Q4公司净利率为77.30%,同比提升33.26pct,环比提升了24.10pct。2020年全年公司毛利率为67.55%,同比提升0.79pct。2020年全年公司净利率为58.96%,同比提升9.47pct。费用方面,全年公司费用率同比增加0.8pct至4.27%,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增加0.22/0.45/0.14pct至0.37%/4.28%/-0.37%。Q4单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0.04pct至3.58%,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增加0.66/-1.28/0.58pct至0.77%/2.84%/-0.04%。 利润率的改善得益于1)成都地区收入规模(2020年度)占公司总体规模的97%,2020年度成都地区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21.56%,毛利率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09pct至68.66%,公司在节本控费取得成效。2)公司授予138名股权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达不到行权条件和1名股权激励对象离职,所涉及139名股权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合计3,280,320股应由公司回购注销,冲回上年度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485.7万元。成立对外投资子公司拓宽公司业务领域,新零售自营店启动运营2020年12月16日,公司认缴出资额2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成都富森美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富森美投资有限公司设立后将成为公司的对外投资平台,在相关领域为公司寻求、培育合适的有竞争优势的并购或投资项目、标的,通过股权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拓宽公司业务领域。成都富森美投资有限公司将通过股权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拓宽公司业务领域,促进公司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良性发展和产业整合,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我们认为,公司成立全资投资公司有助于结合公司的资金、平台、和资源优势,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零售业务方面,公司基于“巩固基本盘,发力新赛道”战略,成立全资子公司富森新零售,面向90后新消费人群,用独立团队、独立机制,打造家居市场新模型,实现线下业态的重构升级,打造“线下可复制,线上卖全国”的新生活·新零售项目。2020年12月,公司第一家新零售自营试跑店“动物交响团”启动运营。投资建议受城镇化率、收入提升等刺激,家居需求将持续释放。公司作为成都地区龙头,先发优势明显将持续受益。 公司定位为泛家居综合服务商,围绕产业链布局,尝试进行业务拓展。我们预计未来公司每年将开拓1-2家委管项目,同时自营门店“富森美家的乐园”预计将于2021年投入运营。考虑到疫情的影响整体略超预期,我们将公司2021至2022年的盈利预测略微下调,营收由18.0/19.7亿元下调至17.85/19.1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8.83/9.95亿元下调至8.80/9.5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7/1.27元。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的营收为20.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27亿元,对应EPS为1.37元,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导致家居需求走弱。2)四川家居零售市场竞争加剧。
新大正 房地产业 2021-04-05 47.04 -- -- 49.61 5.46%
52.90 12.46%
详细
事件概述新大正发布2020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25.0%,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25.6%。 业绩符合预期,全国化布局成效显著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25.0%,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25.6%。报告期内,公司新进驻上海、山东、广东、安徽等区域,覆盖全国21个省市,45座城市,其中,重庆收入达8.7亿元,占比65.9%,重庆以外市场快速增长,北京、陕西、江苏等均大幅增长,全国布局有效推动了规模和效益的双增长。 规模再创新高,增长有质有量报告期末,公司在管项目369个,同比增长13.5%,签约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较上年稳步增长。受益于上市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公司业务拓展全国化步伐持续推进,承接各类优质项目的能力凸显,同时新项目规模及质量均有较大提升。此外,公司新签约金额超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4%,新签年合同额1000万以上项目12个,包括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青岛胶东机场、广西大学、贵州移动、北京金风科技园区等大型优质项目,项目整体品质提升明显,品牌形象持续提升。 各业态齐头并进,规模扩张有望提速2020年公司学校、机场、公共、办公及商住物业五大业态同步发力,其中,学校物业受疫情影响收入较上年增长8.3%,并进驻广西大学、西藏民族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院校;航空物业收入同比增长55.7%,新增多家大中型机场,同时,航空业务新项目拓展表现优异。当前,公司5大业态齐头并进,同时卓越的品质和良好口碑深受市场认可,随着股权激励机制的落实,未来有望加速扩张,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新大正专注非住宅物业管理赛道,具备先发优势,业绩稳定增长,全国化加速布局,财务状况良好。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1-2023年EPS为1.67/2.35/3.10元,对应PE分别为42.5/30.2/22.9倍。 风险提示业务区域集中度过高风险、业务拓展速度不及预期、新承接项目利润较低、人力成本上升过快。
美亚柏科 计算机行业 2021-04-05 17.04 -- -- 17.88 4.20%
18.80 10.33%
详细
事件概述2021年3月31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增长15.4%,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29.3%,归母扣非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27.7%。同时公司发布2021Q1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2200-34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4391万元有所减少。 分析判断::表观业绩符合预期,QQ44部分需求将递延释放2020Q3以来公司有效推进复工复产,业务逐季改善趋势明显,Q1/Q2/Q3单季营收增速分别为-6.8%/13.4%/66.9%,同时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扭亏(-3414.8万元→6946.6万元),表现超预期。而Q4单季来看,公司Q4实现营收13.1亿元,同比增速降至8.6%;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下降5.8%。我们认为公司Q4业绩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于下游客户预算、立项和采购等受累于疫情反复,导致原有订单延后、已建项目延迟验收及部分预算投入缩减。但就2021年来看,随着疫情影响的边际弱化,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回暖,主要系两方面因素支撑:11)外部需求改善、项目加速落地:Q4当前下游政府侧客户开始呈现边际改善迹象,外部需求逐步迎来拐点,同时前期积压、推延的项目也有望集中落地;2)成本管理显效果:公司已在2020年进一步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等管理活动,强化市场的横向行业拓展和纵向区县渠道下沉,加强成本管控及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协同,预计优化效果将在2021年持续显效、利于利润释放。 产品线优化,“乾坤”平台引领大数据业务发力公司基本面向好的背后,业务类型及结构的优化也是重要原因。11)网络空间安全业务:全年实现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3.9%,毛利率维持在62.7%。公司将事后“电子数据取证”延伸为“网络空间安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赛道,依托电子数据取证及大数据智能化的技术优势、结合“零信任体系”,开始为企事业单位构建纵深防御体系。此外,公司还进一步为监管研发网安大数据平台,实现由事后调查向事中审计及事前防护推进。判断公司正在由狭义网安细分赛道向广义大网安市场切入,业务边界正在拓宽。22)大数据智能化业务:全年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速高达40.6%,是2020年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毛利率也大幅提升5.4pct至50.60%。 公司“大数据信息化”已由“公安大数据信息化”延伸至“新型智慧城市大脑”。疫情期间,公司还成立了新型智慧城市事业部,加快新型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加强装备与平台的联动性,对疫情防控产生积极影响。此外,“乾坤”系列标准化大数据产品在Q4开始加速推广,能快速实现技术复用及跨行业延伸。判断“乾坤”作为典型的大数据中台产品,一方面利于提升公司项目实施效率及人均毛利;另一方面有望协助拓宽垂直赛道,打开成长空间。Q4以来,在“乾坤”引领下,公司的大数据智能化业务在税务/军工/企业等多个新领域实现较大突破,后市高增长可期。 新基建催化大数据,加码研发投入夯实根基我们认为,电子取证业务短期受疫情影响较大,但长期增长逻辑不变,网络空间安全业市场仍处于增长阶段,预计2025年中国网安市场规模将达1536.1亿元。而大数据智能化业务在中短周期迎来更大发展机遇:2020年中央政府多次强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信息数字化转型深入到社会民生多行业多领域,大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基础性建设,为上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提供数字化支撑。公司大数据中台面对“新基建”、“平安中国”、“智慧城市”、“数字化业务”等多方面需求将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结合2021Q1预告来看,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力,大数据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同时软件收入比重上升,毛利率同比略有提升。 持续研发投入叠加业务季节效应(收入节奏问题),公司依旧亏损超过2000万元,但缺口同比收窄。 投资建议更新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3.4/42.1/54.0亿元(此前预测2021/2022年分别为34.5/45.6亿元),增速分别为40.1%/25.8%/28.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1/9.3亿元(此前预测2021/2022年分别为5.7/7.7亿元),增速分别为46.9%/28.4%/31.5%,对应的EPS分别0.68/0.88/1.15元。坚定看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增速不及预期;电子取证市场低于预期;大数据产品市场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国金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4-05 13.31 -- -- 13.34 -0.30%
13.69 2.85%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0年年报,营业收入 60.6亿元,同比增长39.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6亿元,同比增长43.4%;ROE 为 8.63%,同比+2.17pct。 分析判断: 投行、经纪同比增幅较大,贡献最大业绩增量分项业务增速来看,投行业务收入 16.7亿元,增速最高,同比+84.9%;经纪业务收入 16.5亿元,同比+44.8%;净利息收入 9.5亿元,同比+22.6%;资管业务收入 1.1亿元,同比+18.1%;自营业务收入 14.0亿元,同比+12.4%。 业绩贡献来看,投行业务对于业绩增量贡献最大,为45%;其次为经纪业务,贡献 30%;利息净收入贡献 10%; 自营收入与其他业务分别贡献 9%和 4%;股权投资与资管业务分别贡献 4%和 1%。 全年投行业务 IPO、核心债业务市占率提升,但20Q4IPO 市场份额下滑公司坚持长短结合、股债并举,加大科创板及创业板项目开拓,同时重视债券业务投入,在特色行业领域持续发挥竞争服务能力优势。据 Wind 数据,公司全年 IPO 承销规模171.9亿元,同比+633%,市场份额同比增加 2.79pct 至3.72%;核心债融资规模 891.0亿元,同比+546%,市场份额增 1.39pct 至 1.89%。全年投行业务收入 16.7亿元,同比+85%。 但四季度 IPO 承销金额只有 24.1亿元,市场份额 2.76%,低于前三季度的 3.95%。 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资管业务规模继续下降但资管净收入提升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公司 2020年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16.5亿元,同比+44.8%;但股票交易市场份额有所下滑,20年公司股票交易额 4.7万亿元(不含机构席位租赁交易),市场份额 1.12%,同比降 0.10pct。 受资管新规影响,报告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继续下滑,期末规模 857亿元,同比-17%;但资管净收入 1.14亿元,同比+18%。 自营业务规模提升收益率持平,投资收益同比+12.4%;两融余额大增利息净收入同比+22.6%报告期末,公司自营投资规模 227.5亿元,全年平均投资规模 221.1亿元,同比+13%,投资收益率 6.31%,同比基本持平。公司 2020年保持稳健投资策略,严格控制风险优化资产配置,谨慎开展投资及尝试创新投资品种,获取了稳健投资回报。 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大幅增长,报告期末 146亿元,同比+65%,市场份额小幅提升 0.03pct 至 0.90%。利息净收入9.5亿元,同比+22.6%。 投资建议鉴于监管环境趋严,我们调降了投行承销规模并调低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2/22.59(此前预测值分别为 24.27/27.47亿元),新增 2023年归母净利润 25.32亿元。目前估值约 1.79倍2021PB,鉴于公司较高的并购预期,维持此前的“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4/3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