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8/35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三安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10 37.94 -- -- 38.36 1.11%
38.36 1.11%
详细
三安集成2021前三季度财报体现了技术领先的重资产科技制造企业,在规模效应实现后将获得较强盈利弹性。随着收入连续几年放量,化合物业绩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 化合物制造龙头企业业绩弹性将有望超预期。公司披露三安集成报表。2021Q1~Q3,三安集成营业收入16.69亿元,净利润3.96亿元,毛利率36%,净利率24%,经营业绩超预期。三安集成2019~2021年收入连续三年翻倍,前两年毛利率均为负数,2021年跨过拐点实现优秀的毛利率,经营业绩开始释放。随着产品迭代、产线放量,集成板块具有较大业绩潜力。 三安光电近期发布国内首款滤波器自主键合片四工器。本次首款采用TC-SAW工艺的可量产的小尺寸Band 1+Band 3四工器,标志着公司在滤波器领域走在业内前沿。公司滤波器在泉州快速爬产,年内产能实现数量级突破,明年收入将规模放量。 三安光电是唯一集成四大板块、且全产业链布局的平台型企业。我们根据逻辑推演公司集成业务放量迭代,有望实现持续增长。2020~2021年公司GaN受益5G放量,2021~2022年GaAs、滤波器受益射频国产化显著放量,2022~2023年SiC受益新能源车显著放量。四大板块对应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将逐步打造化合物平台型龙头。 公司LED板块迎来Mini LED升级,化合物板块向微波集成、电力电子、滤波器、光通讯等四大板块拓展,形成五大垂直一体化战略板块。公司目标市场空间由LED芯片领域快速拓展,打开成长的天花板,未来可期。公司在各个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产品生命周期彼此衔接,经营性报表逐渐改善,迎来资产周转率拐点,收入、利润率有望实现快速成长的“双击”。 三安光电一体俩翼三大拐点,布局市场空间广大。公司半导体基站PA、手机PA、滤波器、光芯片、SIC进展迅速。下游各大客户反馈优质,五大科技树点亮,市场空间广阔。下游Mini LED电视持续放量,IT产品逐渐落地,全球顶尖客户核心供应商。我们预计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19.0/33.0/41.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ED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进展不达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1-12-09 45.00 -- -- 48.88 8.62%
48.88 8.6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关于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公告》。 可转债发型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加速公司光伏材料产能建设。12月6日,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正式获得证监会发审委通过,拟募集120亿元资金,其中56亿元用于乐山二期5万吨、包头二期5万吨多晶硅产能建设,29亿元用于15GW单晶硅片产能建设,另有35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公司目前加速推动硅料及硅片产能建设,投资强度要求较高,可转债的顺利推进有望缓解公司资金压力,保障新增产能有序释放。 行业多晶硅龙头新建项目稳定释放,持续推动硅料降本增效。根据通威集团公众号的信息,11月30日永祥新能源二期5.1万吨硅料项目首批高纯晶硅成功出炉,产品一次性即达到领先水平,质量爬坡速度领先行业,预期产量爬坡速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加速实现量产供应,缓解行业当前硅料供需紧张格局。此外,在成本管控方面,该项目采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六代永祥法”,可以将综合电耗降至45KWh/Kg-Si以内、热能消耗降至0、硅元素单耗降至1.04、质量提升至电子二级以上,大幅刷新行业先进指标,有望进一步推动硅料生产全成本下降。另外公司同期建设的1000吨电子级验证线也在按计划推进,该装置投产后有望将高纯晶硅产品质量上更进一步,向更高质量标准进行提升。 硅料龙头布局大规模产能扩张,巩固领先地位,长单锁定硅料需求,保障产能释放。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多晶硅企业,率先布局大规模产能扩张,目前公司拥有13万吨多晶硅产能,在建保山一期5万吨项目预计2021年底前投产,2022年包头二期5万吨及乐山三期10万吨项目有望相继投产,推动公司产能提升至33万吨,巩固领先地位。根据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文件之二次反馈意见的回复》,目前包含内部使用的硅料在手订单,对应2022年为20.92万吨,对应2023年为23.36万吨,此外,公司与硅片行业新进入者如青海高景、内蒙双良等保持了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将充分保障公司新增产能的释放。 加速电池片大尺寸转型,积极推动N型技术布局。电池片业务方面,公司加速向大尺寸转型,2021年6月公司210出货占比提升至37%,随着金堂一期项目产能的逐步爬坡,210尺寸出货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在建电池片产能陆续投产,预计2022年公司电池总产能超过55GW,其中210电池产能将超过35GW。N型技术方面,公司围绕HJT、TOPCon两条技术路线均有布局。在异质结方面,公司2019年投产400MW试验线,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5.18%,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66%,目前公司已新增建设1GW 异质结中试线,正加速产能爬坡过程。在TOPCon方面,公司2020年启动基于210尺寸的技术研发,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10%,将加速推动1GW TOPCon中试线的建设,积极把握电池技术变革历史节点,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7.49/146.19/158.11亿元,对应PE估值23.1/13.9/12.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不达预期。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1-12-08 11.10 -- -- 11.81 6.40%
12.78 15.14%
详细
事件:双良节能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 再携手三大客户,预计新签订单合同金额总计再携手三大客户,预计新签订单合同金额总计121.44亿元。亿元。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分别和阜宁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潮光伏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常州顺风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硅片或单晶方棒框架采购合同。其中,公司计划在2022年01月01日-2024年12月31日期间给阿特斯交付2.28万吨单晶方棒(含182mm和210mm两种规格)、给江苏新潮交付9720吨单晶方棒(含182mm和210mm两种规格)、给常州顺风交付约3亿片单晶硅片(不限定尺寸,以182mm规格为基础)。根据PVInfoLink最新报价测算,公司预计2022-2024年三项销售合同金额总计为121.44亿元(含税)。 硅片新晋玩家屡获订单,新增产能得到下游订单支撑,保障明年产能释放。 公司今年以来积极加速硅片环节扩产。根据公司新闻,9月30日,公司单晶硅一期项目(20GW)顺利点火投产,10月5日,公司大尺寸单晶硅棒实现批量生产。公司硅片产能持续释放。在今日公告之前,公司已经和龙恒新能源、爱旭股份、润阳悦达签订共计43.5亿片单晶硅片订单,其中龙恒新能源为9.5亿片、爱旭为21亿片、润阳为13亿片;均计划在2022年01月01日-2024年12月31日之间进行交付。公司硅片框架订单饱满,为后续新增产能释放提供订单和客户支撑,稳步推进新产能释放。 原材料价格下行有望激发下游需求,新增订单充沛彰显下游对公司产品信心。 原材料价格下行有望激发下游需求,新增订单充沛彰显下游对公司产品信心。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增加下游业主安装成本,影响部分今年需求。随着上游产能陆续释放,预计明年上游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有望激发下游需求提升。在当前产业链价格还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公司陆续签订硅片订单,彰显下游客户对需求确定性和对公司产品的信任。 硅料扩产继续,还原炉业务订单维持高景气。公司是国内多晶硅料还原炉龙头。今年以来硅料环节扩产明显加速。公司设备订单充裕,今年以来,还原炉新签订单超过20亿元,为明后两年还原炉业绩释放提供稳定支撑,公司还原炉业务维持高景气。 盈利预测: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实现归母净利润2.80、6.13、8.27亿元,对应估值61.1、27.9、20.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达预期、公司产能不达预期。
丽珠集团 医药生物 2021-12-08 35.72 -- -- 43.60 22.06%
43.65 22.20%
详细
艾普针续约成功未来业绩稳健成长可期,H股回购彰显信心。12月3日,医保局发布新版医保目录,公司重点产品注射用艾普拉唑钠通过谈判续约,继续纳入《医保目录》;12月6日,公司公告H股回购实施。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医保续约成功,为后续业绩稳健增长奠定基础。根据2021年医保谈判结果,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医保续约医保支付标准为71元(10mg/支),相较之前支付价降幅54%。适应症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于2018年1月获批生产,于2019年11月通过谈判首次纳入2019年版《医保目录》。作为公司TOPLINE品种,艾普拉唑为公司贡献强劲收入,未来持续放量;与一代产品相比,其具有抑酸时间长、个体差异小、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势;艾普针降价后药物经济学价值更加显著,患者获益更多。对标艾普拉唑口服剂型目前市场占比,预计艾普针后续市场潜力巨大。 港股回购充分彰显公司信心。12月6日公司共计回购H股2,655,500股,占目前本公司已发行H股股份总数0.85%,约占本公司股份总数的0.28%。最高价为26.65港元/股,最低价为24.70港元/股,支付资金总额为港币6725万元。近期港股整体表现不佳,公司及时回购股份,起到维护股价、维护广大股东利益、稳定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也充分彰显公司未来信心。 公司研发加速推进,公司微球和单抗品种确定性,疫苗将提供额外业绩弹性。生物药领域共有 7个项目在研,注射用重组人促性素已获批上市,重点推进品种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已展开全球多中心III期),IL-6R(Biosimilar,已经报生产,有望争第一),PD-1(在中美同时开展临床研究),注射用重组肿瘤酶特异性干扰素 α-2b Fc 融合蛋白(I期临床)、重组抗人 IL-17A/F 人源化单克隆抗在进行Ib/II期;重组人促卵泡激临床试验获批。复杂制剂方面微球加速推进(多个品种国内第一),重点品种包括曲普瑞林1个月(NDA已获受理)、阿立哌唑微球1个月(I期)、亮丙3个月(I期完成,积极准备III 期);奥曲肽1个月(已开展BE)、双羟萘酸曲普瑞林3个月(临床已获批)。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增速确定性高,估值较低,生物药+微球长远布局符合产业方向。基于公司优秀的管理层、销售团队、单抗平台、微球平台等,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暂不考虑新冠疫苗弹性,我们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0亿元、23.74亿元、27.82亿元,增长分别为14.9%、20.5%、17.2%,对应PE分别为17x,14x,12x。扣除激励费用实际业绩增速更高。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新药研发风险、新冠疫情常态化影响、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
捷顺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1-12-07 10.40 -- -- 11.89 14.33%
11.89 14.33%
详细
作为国内停车场系统龙头,天然具有拓展新能源充电运营的基础。根据我们2020年6月15日发布的报告《捷顺科技:BCG战略协同发展的智慧停车领军》,公司2019年在停车场系统市场的市占率约12.9%,位列国内第一,尤其在公司总部所在的珠三角地区市占率更高。面临当前的新能源产业趋势,一方面停车位缺口我们预计将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充电桩不足、难找、损坏、无法匹配、老旧小区难以新建充电桩等实际问题带来车主的充电焦虑,我们认为公司依托国内市占率第一的停车场B端客户群体,天然具有拓展新能源充电运营业务的基础(公司互动易2021年8月30日披露了已与特来电、车来店等充电桩企业进行了合作,部分合作的停车场已打通了停车与充电服务)。 坐拥超6900万C端停车用户,停车、充电等多类业务有望加速提升C端粘性,业务模式有望出现重大破局。根据公司互动易2021年11月8日公开信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捷停车累计可触达用户超过6900万(基于公司的业务属性,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用户为车主),庞大的C端车主用户数将成为未来公司进行充电业务运营的强大基础,进一步打通用户的停车与充电业务的车位管理、缴费清算等功能,提升ARPU,叠加目前公司与停车场加速推进的“采买”业务带来的低折扣成本优势(2021年10月14日公司推出了亿元现金采买停车时长计划)以及全国超过19000个捷停车联网车场(互动易2021年11月8日披露的2021年三季度末数据),有望未来向C端推出付费折扣套餐业务,进一步增强C端粘性,实现业务模式的重大破局。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测2021-2023年实现收入15.98亿元、19.59亿元、24.1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7亿元、2.56亿元和3.5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应收账款恶化风险;新业务带来的管理风险;假设和估计的偏差风险。
川恒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12-07 33.05 -- -- 31.28 -5.36%
31.28 -5.36%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与欣旺达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其中川恒出资1.53亿元,持股比例51%。同时公司与欣旺达及瓮安政府签订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投资协议。 强强联合,加速公司磷氟锂新能源材料方向转型:新成立合资公司经营范围将包括磷矿、锂矿及其深加工。此次矿化一体项目总投资7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35亿元,包括30万吨磷酸铁,20万吨食品级净化磷酸以及3万吨无水氟化氢,预计将于2021年12月启动,2024年初建成投产。二期投资35亿元,包括30万吨磷酸铁,20万吨食品级净化磷酸及3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启动,2025年建成投产,产能投放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同时奠定公司磷酸铁龙头地位,加速公司磷氟锂新能源材料方向转型。 继续绑定磷酸铁锂电池头部公司,充分彰显下游认可度:电动车及储能需求爆发下,磷酸铁锂需求快速增长。考虑供应安全稳定性以及中长期降本需求,下游在快速扩产同时有较强意愿锁定上游优质资源,而上游磷化工企业通过与下游头部企业合资建设的方式也有利于加快产能释放,保证产品销量以及持续进行工艺的升级和优化。此前公司公告分别于贵州福泉地区与国轩集团合资建设不低于50万吨磷酸铁,与富临精工合资建设磷酸二氢锂项目,此次与欣旺达的合作是公司基于公司49%参股子公司天一矿业持有的瓮安老虎洞磷矿发展的第二个矿化一体基地,老虎洞磷矿保有储量3.7亿吨,设计产能500万吨/年,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认为川恒凭借自主掌握的贵州地区高品位磷矿石资源、半水湿法磷酸生产工艺以及矿化一体的发展模式,在成本及持续扩产能力上具备显著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6.6及10.2亿元,分别对应46、25、16倍PE,坚定看好公司磷氟锂新能源材料方向转型,成长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继续坚定推荐!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磷矿价格大幅下跌。
欣旺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07 50.92 -- -- 48.46 -4.83%
48.46 -4.83%
详细
事件:欣旺达公告与川恒股份共同投资建设瓮安县“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恒欣矿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0万元,其中欣旺达拟认缴出资人民币14,7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49%。本次合作项目计划总投资7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35亿元,建设3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20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生产线、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生产线及配套装置项目;二期项目投资约35亿元,建设3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20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生产线、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生产线及配套装置项目。一期项目预期在2021年12月启动,2024年初建成投产;二期项目预期在2024年启动,2025年底建成投产。根据则言咨询最新的12月份价格,磷酸铁的价格目前在2.1万/吨,后续项目达产之后也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贡献。此外,根据我们的测算以及德方纳米的公开资料,1GWH电池需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200-2500吨左右,磷酸铁锂与磷酸铁的比重达约0.96:1,部分厂家用量达到了1:1,因此一期和二期项目达产之后预期将能支撑欣旺达约280GWH~300GWH的材料需求。 另外,11月27日由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孵化成立的西安金藏膜与欣旺达电子、盐湖工业、华友控股、华能投资等企业,同青海省政府签署协议,以盐湖丰富的锂资源为基础,开展上游纯绿电锂盐项目、中游储能电池项目、下游储能系统集成及智能运维锂产业延伸项目等多个项目建设。 强强联合,生态布局持续突破。近几次投资项目欣旺达与上游公司强强联合,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欣旺达在锂电池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及川恒股份的磷矿资源,加快磷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扩大电池用磷酸铁等产品生产规模,利于公司持续开拓上游产业链。 近几次投资项目欣旺达与上游公司强强联合,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欣旺达在锂电池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及川恒股份的磷矿资源,加快磷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扩大电池用磷酸铁等产品生产规模,利于公司持续开拓上游产业链。 动力电池发展势头良好,动力电池超级快充将成为必然趋势,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动力电池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长344.27%,上半年新增15款车型进入公告目录,产品聚焦方形铝壳电芯,覆盖了BEV、HEV、48V等应用市场,公司已相继获得东风柳汽菱智CM5EV、东风E70、广汽A9E、吉利PMA平台、吉利GHS2.0平台、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等多家车企车型项目的定点函。2020年公司南京一期工厂量产交付,惠州和南京工厂预计到年底进一步扩产,同时HEV产线也将进一步扩充。 储能迈入规模化发展,有望成为锂电池下一个风口。产业内生动力、外部政策及碳中和目标等因素多重驱动,我国储能产业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随着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提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快速发展。欣旺达2020年全年总装机量超800MWh,2021H1总装机量超554MWh,电力储能、家储、网络能源业务均呈上升趋势。 锂威迅速突破,产能规模持续增加。公司积极布局消费类电芯,锂威迅速放量,电芯自供率逐年提升。电芯行业技术门槛及市场准入要求相对较高,欣旺达自2014年收购东莞锂威以来积极切入消费类锂离子电芯的赛道,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电芯自供率逐年提升。目前公司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华为、OPPO、vivo、小米、Moto、联想、亚马逊、谷歌、传音等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电芯自供率为27.39%;公司在建项目消费电芯产能为9,360.00万只,于2021年底达产,预期公司消费电芯自供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E/2022E/2023E实现营业收入376.78/508.65/661.25亿元,同比增长26.9%/35.0%/30.0%,实现归母净利润10.43/21.48/28.26亿元,同比增长30.1%/105.8%/31.6%;目前股价对应PE为84.4/41.0/3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形势变化、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抚顺特钢 钢铁行业 2021-12-07 24.60 -- -- 25.74 4.63%
25.74 4.63%
详细
事件:抚顺特钢发布2021年三季报,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实现营收55.69亿元,同比+18.11%;归母净利润6.85亿元,同比+69.39%;扣非归母净利润6.30亿元,同比+75.82%。单季度来看,2021Q3实现营收18.00亿元,同比+11.97%,环比-8.40%;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14.82%,环比-1.55%;扣非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7.77%,环比-10.12%。 Q3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核心看2022年公司产能释放带来的业绩增长。 1)收入端: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18.11%,其中合金结构钢销量同比+9.51%,均价同比+7.70%;工具钢销量同比+13.27%,均价同比+3.51%;不锈钢销量同比+4.84%,均价同比+10.06%;高温合金销量同比-4.68%,均价同比+12.29%,公司高温合金均价同比增长,表明高温合金在上游议价定价的采购模式中以其高壁垒特点,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展望未来中期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背景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列装、维护以及商用航发等将持续拉动高温合金市场需求,需求端无须担心。 2)盈利能力端: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率12.30%,同比提高3.72pct,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一方面,公司特钢产品从“多品种、小批量”进入“大规模批产”阶段,其规模效应显现,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21.64%,同比提高2.03pct;另一方面,沙钢管理下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明显,期间费用率实现下降,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财务分别同比下降0.30、0.78、0.05pct,整体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74pct。 3)核心关注扩产节奏:受国家限制钢业产能政策、限电政策、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预测2021Q4业绩可能同比下降,但这只是阶段性因素造成的。长期来看,公司作为国内军用高温合金、高强钢的核心卡位企业,所处航空发动机、导弹、军机等航空航天长期成长的赛道,重要的是高温合金的高壁垒铸就了很好的产业竞争格局,未来将长期受益于军、民用航空发动机等赛道的发展。中期来看,尤其是2022年是抚钢扩产产能释放的第一年,根据半年报所述明年上半年陆续有快锻机、真空感应炉等设备投产,随着产能瓶颈打破公司有望在未来5年都保持30%~50%业绩增长。 抚顺特钢作为我国武器装备建设的基石企业,其核心卡位优势将使得其成为军工高景气的长期核心受益者。 1)长期成长赛道:抚顺特钢所处军工最长赛道。 高温合金:全面备战能力建设带来高确定性的军工高景气红利,高温合金是军工中最长的赛道:军用航空发动机列装+维修+商用航发三驾马车拉动需求,我们预计未来10年国内航发用高温合金需求达3200亿元,此外还有燃气轮机、核电等民用市场需求不断扩容。 高强钢:抚顺特钢在国内率先研发生产A100钢、300M钢,产品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航空发动机轴、导弹、舰艇壳体等关键部件,因此抚钢也是“军机、导弹”等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军机导弹放量列装也会带动高强钢需求持续增长。 2)高壁垒带来稳固的产业格局。高温合金材料对研发实力、经验积淀要求很高;下游航发等产品也要求非常高的质量稳定性,一旦进入用户供应链体系,一般不轻易更换。抚顺特钢拥有国内同行难以超越的科研能力和工艺技术,是军工配套材料重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在军品领域具备显著的规模优势。高壁垒铸就寡头特征的产业格局,很难有新进入者致使抚钢拥有长期较高确定性的成长。 3)核心卡位:抚顺特钢在国内航空航天变形高温合金市占率80%以上,高强钢市占率95%以上。拥有极高的市占率既证明了公司的能力,其订单节奏也决定了整个产业链的交付情况,换句话说,这类企业订单、业绩释放不出来,军工产业链景气度或被证伪。 投资建议:抚顺特钢是我国军工装备放量建设的基石企业,三高一特产品在航发、军机、导弹等高壁垒领域拥有很高的市占率且有望长期保持,意味着拥抱抚钢则是拥抱军工行业的高景气度。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7、12.06、17.38亿元,对应估值50X、35X、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放量、公司扩产进程等不及市场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盛屯矿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1-12-07 11.83 -- -- 12.18 2.96%
12.18 2.96%
详细
持股70%,再扩4万吨火法高冰镍项目。12月2日晚间,公司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宏盛国际拟与Extension在印尼合资设立盛迈镍业,在印尼西亚纬达贝工业园(IWIP)投建年产4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宏盛国际和Extension分别持股70%和30%。项目建设总投资为3.5亿美元,根据公司所占股权比例计算,公司本次对外投资金额为2.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5.66亿元。项目的建设期为 18个月。 公司镍资源规划总产能达7.4万吨,友山高冰镍项目成功运营积累成熟经营。2019年8月,公司穿透持股35.75%,与华友、青山合资建设首个3.4万吨高冰镍项目,总投资4.07亿美元,于2020年9月顺利投产。1)项目同样位于纬达贝工业园(IWIP)园区,可产生较好协同管理效应;2) 充分利用已有建设生产运营经验,优化现有冶炼工艺,确保项目顺利投产;3)项目投产后,公司镍产能总量达到7.4万吨,权益4.02万吨,资源控制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4) 高冰镍单吨成本约1万美金,1.6万美元镍价假设下,4.02万吨权益量有望贡献2.4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5.8亿元。 镍中间品项目集中规划投放,公司成功抢占市场先发优势。新能源电池带动硫酸镍需求快速增长,印尼红土镍矿冶炼项目成兵家必争之地。2020年9月,公司首个3.4万吨火法项目即成功投产,抢占市场先发利润优势;2021年5月,宁波力勤首个湿法MHP项目投放。未来规划看,华友6万吨华越湿法项目已于近日成功试生产;格林美青美邦项目计划2022年初投入运行;华友4.5万吨华科火法高冰镍项目计划于2022年中投产。另外,青山7.5万吨镍铁转高冰镍项目打破镍铁与硫酸镍之间的壁垒,增加硫酸镍潜在原料来源。 聚焦海外优质锂电资源,向下延伸一体化布局。公司聚焦镍钴铜锌金属,积极开拓境内外优质能源金属资源,并适度向下游锂电原材料延伸。目前已形成刚果金铜钴业务、印尼镍业务以及国内金属冶炼加工业务协同发展局面。 未来三年公司业绩或将围绕CCR&CCM铜钴冶炼项目、卡隆威铜钴资源冶炼一体化项目以及印尼友山、盛迈火法高冰镍项目展开,新材料业务初具规模。 投资建议:公司聚焦新能源上游镍钴铜资源赛道,并向下延伸至新能源加工领域,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布局渐入佳境,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4、20.14、23.4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5、15.4、13.2倍,PB分别为2.6、2.2、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镍价格波动风险、合资项目进展不确定性风险。
中国交建 建筑和工程 2021-12-07 7.73 -- -- 8.75 13.20%
11.30 46.18%
详细
全球领先基建综合服务龙头,海外及投资类业务领先。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交通基建综合服务企业,具备投资、设计、施工、运维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优势,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公路与桥梁的设计与建设公司、全球规模最大的疏浚公司;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商。业务特点主要有:1)以交通基建为核心,在港口、疏浚、海上工程和道路桥梁建设等领域占据领先优势。2)“一带一路”领头羊,海外业务收入近千亿,规模连续14年排名亚洲第一。3)投资类项目经验丰富,2007年在业内探索先行,截止至21年6月旗下高速公路等无形资产规模排名建筑央企第一。 REITs项目申报,构建基建资产管理平台潜力大。项目申报,构建基建资产管理平台潜力大。公司公告旗下嘉通高速申报基建REITs试点项目获受理,当前公司在手投入运营高速公路24条,总投资1838亿元,后续可申报潜在项目资源丰富。REITs破局对公司意义重大:短期看,针对单一REITs项目,公司当期可获投资收益,并提前回收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长期看,待REITs市场成熟稳定后,公司可持续盘活存量资产,构建“投-建-退-投”完整闭环的运作模式,同时依靠基建市场的专业投资运营能力,对旗下高速公路等资产进行优化管理,通过投资、运营培育、交易等方式实现基建资产价值的充分放大,获取额外投资收益,打造基建资产管理平台潜力较大。 海上风电施工技术领先,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新成长点。海上风电施工技术领先,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新成长点。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超过3G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50.45%;海上风电总容量约10GW,成为全球第二大海上风电市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预计2020-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将从3GW增加到8GW,复合增速达27.2%。公司凭借丰富的海上作业经验及先进的重型海上装备,在海上风电安装市场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龙头地位稳固。公司披露十三五期间攻克了海上风电机组安装与装备、风电基础施工与装备、海上风电场维护以及风电新材料与耐久性等关键技术,正在全方位规划,向产业链的前后端延伸,包括整机制造、风电投资、风电运维等,构建在风电领域全方位发展的产业链优势,有望打造新的成长点。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稳增长预期提升有望带动估值修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稳增长预期提升有望带动估值修复。近5年公司PE(ttm)处于5.5-17.4倍,PB(Lf)处于0.41-2.0倍。当前公司PE(ttm)为5.9倍、PB(Lf)为0.56倍,仍在历史最低区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基建稳增长预期提升,公司作为基建龙头,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245/270亿元,同比增长34.6%/12.2%/10.2%,EPS分别为1.35/1.51/1.6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7/5.1/4.6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力度低于预期,疫情反复风险,项目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新业务进展不达预期。
道通科技 2021-12-07 72.83 -- -- 86.22 18.39%
86.22 18.39%
详细
事件:2021年12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可转债发行获得上交所受理,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2.8亿元,其中9亿元投入研发中心建设暨新一代智能维修及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研发项目,3.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预计不会形成商誉。 大幅扩张办公场地空间,强研发投入为产品矩阵持续扩张打下坚实基础。公司本次可转债方案中拟收购的彩虹科技大厦地上房屋建筑面积约2.37万平方米,地下房屋建筑面积约0.49万平方米,而结合公司招股书公司在深圳南山智园的租赁办公场所面积合计约0.89万平方米以及2021年中报提到的新增的智园B1栋4楼(假设与6楼同样为0.19万平方米),那么公司当前在深圳租赁用于研发与办公用途的场所面积合计约为1.08万平方米,本次大规模扩张办公场地(1.98万平将用于研发场地)将为未来持续研发投入打下硬件基础,同时拟投入1.21亿元用于设备购置和6.92亿元的研发费用计划也显示出公司未来对持续强研发投入的决心,本次方案披露显示目前部分研发子项目(下一代平台&下位机、新能源工具链)已完成立项后的研究准备工作并进入开发阶段。 填补新能源汽车维保市场空白,有助于抢占未来汽车市场结构变革先机。当前汽车市场呈现结构性调整,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比持续增加。但是目前主要的汽车维保服务机构主要围绕传统燃油车的服务体系展开,新能源汽车的维保工作集中于汽车原厂4S店,第三方独立机构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维修诊断市场的供给侧仍存在巨大缺口。公司对新能源车维修项目的投入将填补这一空白,有助于公司抢占市场先机。 顺应综合诊断产品升级需求,为下一代智能维修产品算法与覆盖广度优化打下坚实基础。当前汽车综合诊断产品仍然不足以覆盖当前汽车市场的所有车型,存在对综合诊断产品的软硬件升级的需求。公司加大对下一代综合诊断产品的投入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智能化程度,满足汽车维保市场对维修车辆过程中提供精确故障定位的需求,助力公司进一步提升智能综合诊断产品的性能。 维持“买入”评级。预测2021-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5亿元、34.16亿元和47.2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6亿元、7.53亿元和10.3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风险;技术研发落后及投入不达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供给风险;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的风险。
昊海生科 2021-12-07 140.33 -- -- 148.28 5.67%
148.28 5.6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昊海发展与厦门南鹏集团有限公司、李志毅、南鹏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转让协议书》,约定厦门南鹏及李志毅分别将其持有的厦门南鹏光学有限公司45%股权及 6%股权转让给昊海发展。本次交易完成后,昊海发展以合计人民币 7000万元的对价获得南鹏光学 51%的股权。公司将通过此次交易经南鹏亨泰获得亨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角膜塑形镜 “亨泰Hiline”(“OK 镜”)、 硬性角膜接触镜(“RGP”) 等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经销权,有效期限至 2026 年1月。 OK镜产品线不断丰富,2款独家经销+2款自主研发。在2021年3月,公司通过与亨泰光学的协议,获得了其高端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OK镜)迈儿康myOK(透氧率达141)于中国大陆地区、期限为10年的独家经销权;以及儿童近视管理及控制的光学镜片“贝视得”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权。本次公司再下一城,获得了“亨泰Hiline”(“OK 镜”)、 硬性角膜接触镜(“RGP”) 等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经销权。至此,公司已亨泰光学于大陆地区注册的全部产品的独家经销权,实现OK镜高端产品和中端产品,以及离焦框架镜,RGP硬镜等产品组合。另外,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OK镜产品,透氧率125 的已经在2020年三季度完成临床入组,按时间推算,2021年底前后有望完成临床,2022年有望报产;另一款透氧率180(全球透氧率最高)的OK镜也已启动研发。 公司OK镜近2年有望跻身一线梯队。根据公司公告,南鹏光学负责推广及销售的台湾亨泰OK镜产品2018年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15%;亨泰光学OK镜2018-2019年在中国的销量分别达到约18万片和20万片。考虑到近两年的增长,以及高端产品迈儿康myOK今年由昊海代理后的潜在放量,我们判断,昊海旗下代理OK镜的销售量将在未来1-2年突破30万片,在自主研发产品上市后,跻身国内OK镜市场一线梯队。 增厚公司收入利润,扩展公司渠道和销售团队。根据公司公告,南鹏光学及南鹏亨泰合并数据,2020年收入1.18亿元,净利润0.11亿元,经公司测算目标公司所属集团 2020 年度的亨泰光学标的产品完整代理经销业务未经审计净利润约人民币 2100 万元;按照51%比例,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将增厚1000万元以上归母净利润。南鹏光学自2015年起代理销售亨泰光学的OK镜产品已搭建了一支稳定、高效的经销商队伍,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销售渠道,使亨泰光学产品在医生和消费者之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昊海将南鹏光学团队并入公司,将明显增强公司渠道力和推广能力。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6.3亿元、8.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95.0%,41.4%,36.0%;EPS分别为2.55元、3.61元、4.91元,对应PE分别为51x、36x、2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受政策影响降价;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并购终止及并购标的业绩不及预期。
比音勒芬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12-06 23.40 -- -- 25.30 8.12%
26.90 14.96%
详细
短期运营稳健,基本面成绩出色。1)前三季度公司在行业波动下仍交出优秀答卷,前三季度公司收入/业绩分别17.1/4.6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25%/32%,同比2019年增长30%/47%。2)据我们跟踪判断,近期公司终端依然稳健增长,我们估算10月流水同比增长双位数。 中期动力充沛,优质外延,门店提效。我们分渠道拆分公司成长动力:1)线下:数量扩张,质量提升,管理提效驱动终端。①店数:高低线城市持续发力,H1末门店较年初净增加28家至1007家(直营500家/加盟507家),我们预计全年净开店约150家,明年开店有望进一步加速(预计全年净开180家左右)。②店效:门店注重运营提效,打通库存数据、数字化工具协助订货管理、销售培训及考核激励体系完善,叠加品牌力提升、产品推新驱动终端,我们判断店效有望持续提升。2)线上以品牌宣传、会员管理为主,新零售生态布局推进。公司把握私域流量并精细化VIP管理,积极布局小红书、抖音等新兴渠道,打造线上轻奢销售新模式,2021H1线上销售同比迅速增长41%至0.6亿元。 长期我们看好品牌力积淀带来的潜力。公司布局运动休闲优质赛道,品牌持续高端化、年轻化,我们看好比音勒芬作为中高端优质国牌的长期增长潜力。 1)产品层面:从面料和设计层面持续创新,注重品质细节,推出POLARTEC保暖面料系列、国潮系列持续吸引新老消费者。2)营销层面:多管齐下,打造品牌辨识度、知名度,公司赞助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东京奥运比赛服,打造品牌专业形象和辨识度;携手永达传媒投放广告覆盖国内80%的高铁站点,针对商务消费群体进行有效曝光。 运营优化,全年预计稳健增长。1)展望全年,渠道外延×店效优化贡献,我们预计公司收入/业绩均有望优质增长25%左右。公司实施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并允诺本年度内不提前赎回可转债,彰显业绩信心。2)公司现金流优渥,终端增长推动营运持续边际改善,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358天/23天,同比分别-37天/-4天。 投资建议。公司基本面表现出色,运营稳健。长期看伴随渠道扩张及运营提效,业绩有望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0/7.8/9.8亿元,当前市值132亿元,对应2022年PE为17倍。目标市值194亿,对应2021年PE为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超预期;宏观经济疲软;威尼斯品牌孵化不达预期;运动休闲消费市场景气度回落。
洁美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1-12-03 34.99 -- -- 38.78 10.83%
38.78 10.83%
详细
事件:2021年年11月月30日公司发布公告,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日公司发布公告,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2021年年12月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与三星电机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日公司发布公告,与三星电机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总人数为50人,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16.81元/股(最新收盘价为34.24元)。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不超过300人,拟筹集资金不超过7000万元,锁定期为12个月。 考核目标立足稳健发展,激励计划有望增强新业务发展动力。此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三个层面的考核标准:公司层面增长目标为一个区间值,其中目标值是以2019-2021年三年净利润均值为业绩基数,2022-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8%、157%和234%,实际增长在区间值之内越靠近上限解锁的比例越高;另外业务团队层面,结合各业务团队的特性、未来发展规划等经营实际,也给予业绩考核目标设定;团队和个人层面考核目标是核心,完成情况同样影响解锁比例。激励对象中,副总经理孙赫民先生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40万股,占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11.93%,孙赫民先生为公司离型膜用BOPET膜及离型膜项目负责人。此次股权激励预计将能充分调动公司相关员工积极性,推动各业务尤其是离型膜新业务的长期发展。 基膜设备进入试生产阶段,与三星电机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离型膜业务突破可期。 基膜设备进入试生产阶段,与三星电机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离型膜业务突破可期。离型膜业务公司产品现已覆盖主要的台系客户和大陆客户,我们认为中高端离型膜突破的关键在于基膜自产和核心客户的拓展和放量。基膜方面:目前公司离型膜基膜生产项目正加快推进,11月开始基膜设备陆续进入单机测试、联机测试、带料测试及试生产期;CPP膜项目9月开始已经实现批量供货铝塑膜客户,并得到较好反馈。客户方面:公司具备纸质载带固有客户优势,基膜投产后有望实现客户端快速导入;公司与核心客户三星电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称《协议》),双方将在技术、研发、产品、服务、信息交流等方面广泛合作,同时三星电机将尽最大努力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公司包括但不限于纸质载带、上下胶带、塑料载带和离型膜等产品和服务保障,我们认为《协议》将为公司各相关业务发展注入推进剂,其中离型膜等新业务开拓或将极大受益,实现收入、毛利率再上台阶。 下游扩产趋势不改,纸质载带产能扩充力度加大。公司原纸和模具自产构筑成本优势、客户深度绑定,纸质载带全球份额超50%。产能方面,为匹配下游客户需求,公司拟将原纸扩产项目再升级:其一,原募投项目一期2万吨/年产线(2017年已建成)将进行技改,新增后端深加工设备,预计改造后产能提升至2.88万吨/年;其二,项目二期新建一条高端电子专用原纸生产线,预期2022年8月投产;预计公司新建产能及技改项目完全达产后,总产能将达12万吨/年,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纸质载带领域的规模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同时胶带扩产亦同步推进,配套能力持续增强。 塑料载带供货半导体封测客户,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塑料载带高端出货量稳步提升,产品毛利率保持稳定。原材料自给率将逐步提升;半导体封测领域客户进入供货阶段。后续随产能进一步扩充,新客户不断开拓,塑料载带规模与盈利能力将持续上行。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洁美科技为全球纸质载带龙头供应商,受益下游被动元件需求持续景气及客户扩产,公司产销两旺,新增产能逐步落地助力稳步增长;离型膜、塑料载带技术突破、客户开拓顺利有望再造新成长级。我们预计洁美科技在2021-2023年将会实现营收20.14/26.49/36.98亿元,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22/5.27/7.17亿元,目前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33.3x/26.6x/19.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兆易创新 计算机行业 2021-12-03 170.00 -- -- 185.67 9.22%
185.67 9.22%
详细
兆易创新发布22年关联交易预计额度,其中自有品牌采购代工预计8.6亿(21年年1-11月实际发生1.89亿),同比大幅度增长。代工采购的大幅度增加意味着公司自研DRAM的客户进展、销售渠道全面进展顺利,正式进入爆发式放量阶段!研自研DRAM收入体量有望达到16~17.6。亿元。按照公司招股说明书(2016年),晶圆成本占总成本约80%,封测成本占15~20%(当时业务NOR为主);另外,普冉股份招股书(2020年)披露晶圆成本占总成本70%左右,东芯股份招股书(2021年)披露晶圆厂成本占总成本80%左右;我们假设晶圆成本占总成本7~8成左右。我们测算收入:在利基型存储芯片成本科目中封测成本占比25-30%,代工成本占比70-75%,即8.6亿的晶圆采购对应约11.5~12.3亿成本,考虑到初期DDR4产品毛利率较低,综合毛利率按照30%假设,对应收入即16~17.6亿元体量。 研发持续高投入,新品开发及验证持续突破。1)MCU爆发式增长,国产替代正当时!21年MCU极度缺货背景下,国内32位第一的GD32全系列产品替代加速,增速超过220%。21H1公司量产了电机驱动芯片(应用于电动工具、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三相BLDC和PMSM电机)和电源管理芯片(应用TWS耳机、便携医疗设备等);且成功开发出无线产品线第一代WIFI产品以及第一代低功耗产品。2)NORFlash车规级业务进展喜人!其中GD55的2G大容量产品通过车规AECQ-100认证,产品线全面覆盖2Mb-2Gb容量,GD25系列已在多家车企批量采用!3)自研DRAM正式放量,提升空间大!已在IPTV、安防及消费类等领域获得了DRAM客户的订单和信任,为后续长期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MCU长期有望实现穿越周期增长。从三个角度理解公司MCU长期增长,1)MCU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市场空间的增长使得业内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同时受益;2)全球各地本土化供应链保障需求提升,本土化供应链的长期布局是大趋势;3)客户认可公司现有产品,并有望在未来持续合作,兆易产品线丰富完善,实现原生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1/2022/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83.29/115.89/147.12亿元,归母净利润23.07/30.54/40.33亿元,对应PE43.6x/32.9x/24.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制程工艺进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8/35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