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0/77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国电电力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5-27 3.48 4.60 -- 4.01 15.23%
4.56 31.03%
详细
简介:立足优质常规能源资产,清洁能源转型加速进行时 公司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核心电力上市公司和常规能源发电业务平台,立足其优质常规能源资产,“十四五”期间加速推进新能源转型。截至2021年底,公司总控股装机容量为9980.85万千瓦,业务涵盖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多类项目,清洁能源权益装机占比超1/3。 火电:资产整合下质量稳步提升,煤电一体化优势凸显 ①火电资产腾笼换鸟,资产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公司和中国神华以各自所属部分火电资产合资成立北京国电电力;2021年,置入山东、福建等6省优质常规能源发电资产。截至2021年末,公司火电控股装机容量7739.96万千瓦,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型煤电基地和外送电通道。②煤电一体化优势凸显,有望有效缓解燃料成本压力。公司煤电一体化优势显著,在煤价高企的背景下,盈利能力有望优先回归合理水平。从2021年来看,国电电力火电单位售电毛利为-1.86元/兆瓦时,单位亏损较低。 水电:21年业绩贡献25亿,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存量来看,公司水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1年底,公司控股水电装机容量达1497.24万千瓦,主要集中于四川省大渡河流域。优质资源禀赋助力公司水电利用小时数领先全国,带动发电量稳步攀升,2021年公司水电发电量达588.78亿千瓦时,净利润贡献达25亿元;增量方面,截至21年末,在建机组规模达394.65万千瓦,全部投产后预计带来直接增发电量163.41亿千瓦时,并助力年调节能力提升。未来伴随大渡河流域弃水问题逐渐改善,叠加四川省电价上行,公司水电资产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集团新能源发展主力军,“十四五”期间转型提速 存量方面,公司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窗口期,装机规模快速扩张,截至2021年底,风光装机容量达743.65万千瓦,项目分布于全国多个省份。依托于当地优质风力资源及消纳外送能力,公司风电可利用小时数高于全国水平。增量方面,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新能源开发进一步提速,“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3500万千瓦,占比超40%。另外,公司新老业务协同发展有望提升其项目获取能力,助力实现新能源跨越式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9.94、76.54、88.90亿元,对应PE分别为9.85、7.71、6.64倍。基于分部估值分析,给予公司22年目标价4.79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疫情超预期反弹、煤炭价格波动、来水低于预期、项目建成时间晚于预期、新能源装机规模扩张不及预期、风电资产转出等风险
王府井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2-05-27 23.48 -- -- 24.44 2.35%
26.04 10.90%
详细
公司发布关于收购海南奥特莱斯旅业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公告。标的股权挂牌价格为16,016.29万元,同时承担股东借款本息余额77,659.97万元。本次交易对手方聚源信诚为为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持100%股权)通过全资孙公司首创置业持100%股权。 此次交易标的海南奥特莱斯旅业开发有限公司持有经营海南万宁首创奥特莱斯店,是海南首家开业且单体面积最大的奥莱项目。万宁首创奥特莱斯是首创旗下招商运营等均较为成熟的项目,地理位置上位于博鳌机场不到1小时车程,疫情前的2019年万宁店销售额跻身中国奥莱20亿俱乐部,21年该奥莱店受疫情影响下实现营收6700万元,净利润-3013万元;22年1-2月实现营收2575万元,净利润845万元。截至2022年2月28日,海南奥特莱斯旅业资产总计14亿元,负债总计12.79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25亿元,此次交易净资产增值率为117.71%,主要由于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金额81,904,811.28元评估为0所致,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值主要原因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致。 本次收购或为王府井抓住历史机遇、建设海南自贸港、布局综合业态领域进一步打下基础。根据万宁市政府2021年9月发布的《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新政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万宁市将加快旅客离岛免税店和岛内居民消费品免税店早日落户万宁,形成免税店与折扣店共同发展的高端购物消费业态。万宁投资新政三年行动计划表明确租赁奥特莱斯场地,做好“岛内消费品免税店”前期工作,争取全省免税店项目第一批指标落户万宁首创奥特莱斯。 公司全力推进各类免税项目,疫后免税+有税有望多方面受益。22年3月份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有望加速机场免税店落地,而王府井在北京有税及免税领域持续布局,有望受益于北京机场的消费桥头堡建设。王府井(海南)总部有限公司、北京王府井免税品数字零售有限公司均已完成注册登记手续,后续公司北京免税项目有望持续推进。 投资建议:21年以来公司积极推进业务创新与资源整合,短期或存在疫情扰动,看好公司对于市场的精准把控,有税业务稳步推进,免税渠道供应链搭建逐步顺畅。考虑到近期局部疫情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6亿元(前值为14/16亿元),对应18x/15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收购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免税业务落地不及预期等
成都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2-05-26 14.42 20.03 41.06% 17.70 18.08%
17.29 19.90%
详细
成渝“升极”,金融需求起量成渝经济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按照川渝十四五规划推算,成渝经济圈2025年底贷款余额达17.8万亿元,较2020年末有64%提升空间,2021-2025年复合增速达10.46%。成都银行凭借强大的政务资源禀赋,近年来本地贷款份额逐年提升。经测算若成都银行本地贷款市占率提升至2025年末的8%,占全行贷款比例提升至75%,则全行贷款余额2022-2025年复合增速达16.21%。 对公禀赋显著,铸就负债优势虽然是一家传统对公型银行,但成都银行盈利能力表现持续优于同业,2021年加权平均ROE更是跃升至上市银行首位,达17.60%。这主要得益于低成本负债优势,成都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持续位居行业第一梯队,2021年仅为2.17%,较其他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低30bp。具体来看,多年通过股东背景积累的对公客户资源,以及高质量服务所形成的客户粘性铸就了强大的揽储能力,成都银行活期存款占比明显高于可比同业,截至2021年末对公活期存款占比高达60.63%。低息成本为资产腾挪创造空间,区域金融地位稳固及强大的政务资源禀赋加持下,成都银行负债优势有望继续保持。 卸下不良包袱,业务开展少后顾之忧近几年来成都银行加强对不良资产处置及对新增贷款的严格把控,不良风险逐步出清。截至22Q1末不良+关注贷款占比仅为1.36%,已明显优于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随着对公业务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力,部分高风险行业逐步退出,资产质量有望进一步改善。此外四川省及成都市政府财政实力强劲,近几年积极推进地方隐性债务压降,并取得不错成效。考虑到成都银行以对公业务为主,在成渝双圈建设中勇担对公业务开拓重担,区域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有利于提升资产安全边际。 投资建议:区位优、背景强,基建加码打开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成都银行基建类贷款占比较高,无论是今年的经济稳增长背景下基建加码力度超前,还是远期规划下成渝地区经济再上台阶,公司均明显受益。拥有深厚国资背景的成都银行,背靠成都市政府,加速成渝经济圈网点布局,有望持续受益于经济圈建设,资产扩张有抓手。我们对公司业绩保持乐观,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9.89%、23.54%、20.60%。 截至5月24日收盘,我们预计公司股价对应2022年PB为1.01倍。考虑到成都银行的业绩趋好,ROE领先优势有望继续保持,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目标PB1.5倍,对应目标价22.0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信贷需求不足,对公收入下滑,揽储压力加剧,资产质量恶化
台华新材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2-05-25 10.82 -- -- 14.27 30.08%
17.00 57.12%
详细
我们认为此前调整或系非核心业务拖累及短期物流因素制约,积极看好公司核心长丝业务进展及未来前景;我们预计短期帐篷需求带动面料业务销售或将有效去库存,英威达尼龙上海复工预期恢复原材料供应;中长期有望益显著受益PA66及可再生需求放量,建议积极关注。 未来3年巩固国内PA66龙头地位,借助产能及定价能力带动规模增长、优质客户积累及品牌力提升。 ①速外部环境加速PA66渗透,产品优势显著,原材料国产化已突破,伴随良率提升PA66切片或将稳步降价,释放PA66长丝盈利空间,加速PA6及涤纶产业替代;②公司锦纶先发优势有望持续扩大,明年江苏6万吨PA66有望逐步投产,锁定未来三年行业主要产能增量;③公司通过产量及原材料前瞻布局卡位,未来或具备较强产品定价能力,提升品牌实力,积累李宁等优质客户资源。 可再生纱线具备全球领先视野,品牌ESG要求释放市场需求,化学法技术攻克进展顺利。 ①外部环境大力推动可再生需求,今年4月发改委出台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推动织品回收及低碳生产等;同时各大体育品牌加速ESG建设,耐克/阿迪/ZARA/H&M等均制定可再生材料时间表;②公司研发首例成套自有技术的万吨级化学回收法再生锦纶工程,技术突破填补该领域空白,实现锦纶纤维重复使用闭环循环;生③明年可再生10万吨有望逐步投产,未来三年产量快速提升,毛利率对标PA66盈利能力可观,技术设备壁垒高。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少有能够生产高档PA66产品的企业,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均领先同行,并成功把握锦纶行业机遇大幅扩产,新产能逐渐释放进一步强化与品牌合作深度、助力新客户拓展,短期受疫情阶段性影响,看好中长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EPS分别为0.67、0.98、1.32元/股(原值分别为0.70、0.95、1.18元/股),PE分别为16.32、11.18、8.26x。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风险等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5-25 52.40 -- -- 58.39 11.43%
61.49 17.35%
详细
事件:科陆电子5月23日晚间公告称,1)公司拟向美的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定增股份数3.94-4.22亿股,定增价格3.28元/股,对应定增金额12.93-13.8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全部用于偿还有息负债;2)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深圳资本集团拟将所持1.2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95%)转让美的集团,协议价格6.64元/股;3)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深圳资本集团有权(但无义务)将所持0.85亿股继续转让给美的集团,协议价格6.64元/股,最终美的集团所持有公司股份数不超过总股本29.96%。本次交易完成后,美的集团将持有科陆电子29.96%股份及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科陆电子实控人变更为何享健,股票已于5月24日上午开市复牌。 科陆电子业务概览:公司成立于1996年,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深耕电力行业二十余载,主营业务包括:1)智能电网(国内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主流供应商,海外主要布局非、亚太、南美);2)新能源,包括储能业务(2009年起涉足,海内外已实现电网级储能产品批量出货)、新能源汽车充电及运营业务(深耕ToC+ToB,涵盖设备+安装+运营);3)综合能源服务。公司19-21年营收32.0/33.4/32.0亿元,YoY-15.7%/+4.4%/-4.2%;归母净利润-23.8/1.9/-6.7亿元,YoY-94.8%/+107.8%/-458.9%。21年收入增速下滑主要因产业链缺芯叠加短期资金紧张,生产经营计划未达预期,叠加历史性债务与经营负担,对业绩端有所拖累。21年智能电网/储能/综合能源服务收入体量分别为24.5/2.33/3.14亿元,占营收比重76.6%/7.3%/9.8%,YoY-1.72%/-39.2%/-17.3%。 点评::1)近年来科陆电子大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集中优势资源聚焦主业,坚定以储能为主的新能源发展战略。美的注入增量资金有望纾解公司近期的流动性压力,增强核心主业竞争力,释放盈利能力。2)我们认为,美的集团收购控股权可能更多出于业务布局考虑,为顺应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有望利用科陆电子补齐电网、储能、充电桩等产业技术、产品及渠道,助力2B业务,特别是工业技术板块的发展。另外,本次收购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角度看,科陆电子相对美的体量较小,预计对美的报表端影响有限。 投资建议:美的集团在白电业务上龙头优势明显,各业务条线发展逻辑清晰:家电业务方面,国内市场利用Colmo品牌发力高端化,海外市场在维持OEM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提升海外业务空间;非家电业务方面,在工业机器人、机电产品、智慧楼宇等业务上持续投入和布局,本次收购控股权有望利好公司在工业技术板块的长期发展。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17.2/364.5/408.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2-24年12.0x/10.4x/9.3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非公开发行及本次股权变更未能完成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海外品牌和品类拓展受阻的风险;疫情反复,影响销售。
海信家电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5-25 12.76 16.83 -- 12.69 -2.01%
15.30 19.91%
详细
公司白电主业稳固,央空业务增速强劲,同时收购三电布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白电业务:内销品类升级,外销品牌出海,主业地位稳固 内销:在白电更新需求成主导的格局下,公司积极布局品类升级:空调方面持续加码新风空调概念,在细分领域份额靠前;冰箱方面容声WILL系列主打高端化,品牌竞争力强劲,高端市占率持续提升。外销: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品牌出海打造全球化家电企业,在中国企业出海的大背景下,公司依托全球化生产+研发在多个市场取得一定进展,同时在欧洲收购本土品牌古洛尼,通过与海信品牌在产品和渠道上的协同,未来有望产生更多协同效应。 中央空调业务:高利润优质资产,海信日立强者恒强 21年以来我国中央空调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从产品结构来看家用多联机占主导地位,公司通过“海信+日立+约克”三品牌在相关领域补足产品矩阵,市场地位稳固。后续央空行业或受益于地产端政策利好,以及精装房渗透率及央空配套率提升等因素影响保持增长,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有望尽享红利。而商用领域则受益于新基建以及“东数西算”等产业政策带来的新增需求有望进一步发展,公司积极布局。 热管理业务:跨界收购三电,进军高成长性赛道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受益于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提升等因素有望量价齐升,三电作为热管理系统核心部件电动压缩机的主要生产商,全球市占率仅次于电装,同时积极布局热泵系统和二氧化碳冷媒等新技术趋势,产品力较强。后续依靠海信丰富整合经验,有望产生更多协同效应,为公司打开新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公司白电主业稳固,央空及热管理二三增长曲线较为明确。白电方面,内销依托品类升级,外销则通过全球化生产研发以及海外并购切入当地市场实现稳定增长;央空方面,海信日立龙头地位稳固,未来若地产改善刺激需求则有望率先获益;热管理方面公司收购三电改革效果凸显,亏损大幅减少,后续有望凭借三电强产品力叠加海信成本及制造优势贡献收益。利润方面并表后续央空业务持续增长、三电扭亏、成本压力缓解等因素有望带来盈利能力持续修复。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法,给予公司22年目标价17.45-19.18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尤其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三电整合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不同市场存在一定的估值体系差异,存在可比公司估值偏差风险
华康医疗 医药生物 2022-05-24 41.50 52.40 180.21% 41.40 -0.24%
50.22 21.01%
详细
致力医院感控十余年,参与火神山净化荣获业内口碑 华康医疗深耕医疗净化十余年,致力于为现代化医院提供洁净、安全、智能的医疗环境并解决医疗感染问题。服务内容涵盖医院净化系统项目建设全周期,包括前期平面规划布局设计、过程实施、运行维护管理等流程。同时,公司可研发、生产和销售配套医疗设备及医疗耗材。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应邀参与火神山洁净手术室、负压ICU等抗疫重点区域的设计、施工和运维。公司充分展现扎实的洁净技术和高效协调能力,实现与土建施工、机电安装等设计、施工同步,从方案初始设计到竣工交付历时仅10天,建立全新风、全排风的高标准洁净手术室及负压ICU,各项医疗环境指标一次性通过检测,为火神山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提供了重要保障。 存量与新增市场共存,每年超300亿市场规模 医院净化系统建设是院感防控不可或缺的隔离墙,通过对手术部、ICU等特殊科室合理设计规划,实现“医患分流”、“洁污分明”,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尤其在新冠疫情催化下,配套政策出台助力医疗新基建建设,期间一大批新建医疗机构布局加快,涉及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重点专科医院提标扩能等。此外,存量医院在疫情防控严峻背景下存在潜在的净化系统升级需求,对院感防控的要求更加趋严。在疫情背景催化+政策助力双重逻辑叠加下,华康医疗净化系统业务有望从中受益。公司预计,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的整体规模预计每年超过300亿,随着公司未来营销投入加大和净化技术升级迭代,华康医疗的市占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医疗专项EPC将成未来看点 医疗专项工程EPC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的总承包净化系统项目,从中标和项目本身而言相较于传统的净化系统项目更具优势,从医院角度而言可以节省建设成本和时间,就承接方而言更考验技术和统筹设计能力,同时订单的质量更高。未来医疗专项EPC项目将成为未来医院净化的趋势,公司的医疗专项工程EPC模式已在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湖北省新华医院、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等成功落地。自2022年以来也陆续承接了部分EPC业务。未来随着公司净化技术研发实力的增强和市场进一步拓宽,EPC订单有望成为公司净化业务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57、23.73、31.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2.37、3.20亿元,采用可比公司PE相对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我们选取医疗新基建板块受益的三家公司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作为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2年目标PE为39倍,目标价为52.6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①市场竞争加剧风险;②新客户开拓波动风险;③经营活动现金流风险;④疫情反复施工延误等风险;⑤股价波动风险。
同飞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5-24 45.10 36.98 27.30% 58.28 29.22%
122.30 171.18%
详细
公司背景:国内领先工业温控设备厂商,下游覆盖面较广公司2001年成立,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温控设备生产商,主要为数控装备和电力电子装置提供温控设备。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3.34亿元提升至2021年8.29亿元,CAGR+25.5%;此外,公司2021年成功进军储能温控行业,拓展阳光电源等多个头部储能集成商客户。 传统业务:行业增速稳定,技术水平+客户结构打造公司基本盘下游行业景气度:1)数控装备:上一轮中国机床产量高峰在2011-2014年,以10年左右的更新周期判断,预计2021-2024年中国机床行业将进入高景气周期。2)电力电子装置: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柔性交流中SVG等无功补偿装置散热,新能源并网发电量提升将带动我国SVG需求增长。 公司层面,技术优势体现为温度控制的高精度化(最高可达±0.1℃)、产品冷却能力覆盖范围广(0.1kW-1200kW)、智能化;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数具备规模和产品覆盖面的工业温控设备厂商,覆盖下游头部客户。 储能温控业务:行业高增速+公司差异化优势,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行业增速:电化学储能在全球的应用重要性快速提高;同时随着储能项目的发热量提升,我们预计液冷的渗透率亦将快速提升。我们预计,行业市场空间将由2021年的15亿元上升至2025年的221亿元,CAGR+96%。 公司进军储能温控的基础:传统业务与储能温控的技术要求(包括温湿度高恒定性、户外工况下正常工作、长时间稳定运行等)及工作原理(电气箱恒温装置对应风冷、液体恒温设备对应液冷)均高度相似。 公司进军储能温控的差异性优势:为高精度温度控制能力和高定制化能力。1)技术层面,数控机床温控对温度控制能力要求高于储能温控行业;2)非标化能力层面,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功能、工况等较储能项目更多样化,纯水冷却单元产品定制化程度更高。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更高的温度控制能力及定制化水平等差异化优势,在下游多点开发供应商的过程中持续开拓新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尤其为液冷市场),依靠行业高增速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2.6、17.7、23.2亿元(其中储能温控收入分别为3、6、10.2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65、2.93、3.64亿元,yoy+37.9%/77.3%/24.2%。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英维克、佳力图、高澜股份2023年PE分别为24X、22、13X,考虑公司储能温控业务及归母净利高增速,以及同类型公司估值水平,给予2023年PE22X,对应股价122.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新能源发电投资不及预期、储能温控产品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
北清环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5-24 14.33 -- -- 17.33 20.94%
17.33 20.94%
详细
事件:2022年5月20日,公司发布《关于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动暨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公告》。1、携手山高金融,顺应减碳大趋势,加速绿色能源主业发展根据公告,2022年5月19日,公司控股股东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控集团,HK.01250)向中国山东高速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山高金融,HK.00412)发行488.04亿股,后者完成对前者43.45%股权的认购。目前,公司的控股股东已变更为山高金融,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北京市国资委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实际控制人的变更不会对上市公司独立性产生影响,而依托控股股东资源有助于上市公司拓展主业。根据北清环能公众号,新实控人山高金融是山东高速集团旗下境外重要的投融资平台。近年来,山高金融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并布局新能源、绿色环保、新消费、新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 其后的山东高速集团是山东省基础设施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经营主业涵盖交通基础设施与智慧交通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与配套土地的综合开发,物流及相关配套服务,金融资产投资与管理等。公司认为,在当今全球碳减排及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环保能源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借力国家及山东省能源产业政策支持和山东高速强势赋能,开拓绿色能源新赛道,以跨区域式发展集成规模优势,推动全产业链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实现业绩持续高增和公司的全面快速发展。2、主业卡位生物经济重点赛道,有望于国内市场迎来长期发展红利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医疗健康、食品消费、绿色低碳、生物安全等为优先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规划》将生物能源纳入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统筹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产业发展。公司是国内唯一以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业的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是目前国内有机固体废弃物投资运营细分领域领先企业。公司通过对有机废弃物的提油处理和厌氧微生物处理等主要工艺,输出生物柴油原料、生物天然气等绿色可再生能源产品。 目前生物柴油的主要销售市场仍在欧洲,而随《规划》推动,未来国内生物柴油及相关市场或亦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3、盈利预测&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7.79/29.22/37.43亿元,同比增长115.24%/64.21%/28.10%;归母净利润2.45/4.40/5.82亿元,同比增长204%/79.94%/32.06%,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国际战争风险;全球减碳政策变化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环保产业政策和地方补贴变化的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5-24 16.24 -- -- 18.85 11.54%
18.53 14.10%
详细
事件:上汽集团4月产量15.82万辆,同比-62.0%,环比-62.3%,本年累计产量为142.75万辆,同比-11.8%;4月销量16.66万辆,同比-60.3%,环比-62.4%,本年累计销量为138.71万辆,同比-11.2%。 点评: 疫情影响短期供应链,4月集团产销同比下滑。4月以来,受国内外疫情的不利影响,汽车进口零部件短缺,上海地区供应商停工、停运,物流效率降低,全国辐射效应凸显。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上海地区五家主力车企生产环比3月下降75%。中汽协公布的2022年4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0.5万辆和118.1万辆,环比下降46.2%和47.1%,同比下降46.1%和47.6%。上汽集团4月产量15.82万辆,同比-62.0%,环比-62.3%,1-4月累计产量142.75万辆,同比-11.8%;4月销量16.66万辆,同比-60.3%,环比-62.4%,1-4月累计销量138.71万辆,同比-11.2%。受上海及周边地区疫情影响,集团总体产销下降幅度大于行业水平。 “三驾马车”表现亮眼,合资企业略显疲软。 (1)自主品牌加快“向上突破”:上汽乘用车4月产销量分别为1.74/1.85万辆,同比-67.5%/-65.8%,1-4月累计销量21.27万辆,同比+6.7%,受疫情影响4月单月销量下滑较多,但1-4月销量好过去年。飞凡汽车和智己汽车加快“品牌向上”,3月,极智高阶纯电SUV飞凡R7首批预制量产车正式下线,交付在即。4月,“新世界驾控旗舰”智己L7 PRO量产首发,L7 Dynamic全新发布,售价分别为40.88/36.88万元。5月,全球首款纯电MPV荣威新能源iMAX8 EV开启预售,全新第三代荣威RX5即将预售。 (2)新能源车继续“量增质升”:上汽新能源汽车1-4月销量22.98辆,同比增长14.5%。4月,五菱宏光MINIEV家族新成员“街头小霸王”宏光MINIEV GAMEBOY上市。上汽大众“ID.电动家族”2022款焕新上市,升级配备诸多智能化功能,智慧车联系统4.0功能进一步升级。 (3)海外市场保持“高速增长”:上汽海外1-4月销量21.08万辆,同比增长30.5%。上汽已经建立了面向全球市场的汽车产业链,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欧洲、澳新、美洲、中东、东盟、南亚六个“五万辆级”区域市场,去年面对诸多挑战,集团仍在欧洲等市场实现盈利。2022年,瞄准火爆的欧洲新能源车市,上汽将推出“全球车”纯电动SUV MG EH32等新能源产品,扩充营销服务网点至1200个,加快推动“欧洲攻略”,建成首个“10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 合资企业产销量略显疲软,上汽大众4月产销量分别为2.73/3.00万辆,同比-75.1%/-72.3%,1-4月累计销量36.12万辆,同比+1.1%。上汽通用4月产销量分别为2.38/2.38万辆,同比-68.6%/-70.4%,1-4月累计销量29.84万辆,同比-28.3%。上汽通用五菱4月产销量分别为7.20/7.60万辆,同比-47.7%/-43.6%,1-4 月累计销量40.21万辆,同比-9.3%。集团旗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产能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受疫情影响销量下滑较多;上汽通用五菱产能主要分布在广西,受疫情影响较小。 产销加快恢复,力争快速追平去年同期。上汽集团于4月18日正式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次日在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完成压力测试下的首台车下线。自4月中旬启动压力测试以来,截至5月6日,上汽集团在沪所属企业已有4万余名员工驻厂开展闭环运营和生产,各大整车厂均实现稳定的整车批量下线。预计从5月下旬开始,进入上海两批次复工复产“白名单”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率将超过80%。长三角物流压力也将进一步缓解,在供应链和物流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上汽集团旗下整车企业有望逐步恢复正常生产,产销量力争达到去年同期水平。2022年上汽集团将力争全年实现整车销量超过600万辆,同比增长10%以上的目标。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的缓解,产销恢复,公司业绩有望加速回升,中长期看好公司在汽车智能电动化的布局和转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9、297.5亿元,对应PE分别为7.3、6.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汽车需求低迷、新业务拓展及疫情恢复不及预期。
中国电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5-23 7.63 10.81 106.30% 8.45 9.31%
8.34 9.31%
详细
公司近日公告《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下文简称“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定增预案已经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后续需要取得国资委批准、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及证监会核准。募集资金拟用于几类项目:1)精品工程承包类项目合计拟投入募集资金55亿(vs项目总投资159.59亿),包括珠三角区域城轨施工总承包项目及越南350MW海上风电EPC项目;2)战略发展领域投资运营类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40亿(vs项目总投资90.53亿),对应项目为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装机总容量1.2GW),不含筹建期项目总工期6.5年,项目建成后主要承担重庆电网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公司测算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6.5%;3)海上风电勘察和施工业务装备采购类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0亿(vs项目总投资13.40亿),包括海风施工安装业务装备购置(起重船、海工吊、风机吊装平台)及75米水深海上自升式勘测试验平台;4)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拟投入募集资金45亿。公司近日亦公告22年前4月新签合同额情况,22M1-4新签合同额3,338亿,yoy+23%(vs22q1新签2,476亿,yoy+7%)。其中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分别新签1,145、988、1,168亿。我们测算4月单月新签合同额863亿,yoy+121%。单月新签高增,我们看好后续持续性。推进定增佐证公司新能源转型执行力,抢抓行业发展机遇公司21h2以来重点推进与集团资产重组工作,截止22/04末,置入资产、置出资产的股东变更工商登记及资产交割均全部完成,公司顺利实现地产业务剥离及解决部分集团同业竞争事项。我们认为完成地产业务剥离的一方面重要意义在于扫清公司权益再融资障碍,提升公司与资本市场互动能力。公司近日公告定增预案,显示公司较高效执行力。另一方面,公司传统工程主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特征,同时公司大力推进新能源转型亦需要较高强度投资支出(投资风电、光伏及抽水蓄能,21年公司规划能源项目投资安排522亿,其中新能源项目483亿),我们认为公司有必要权益融资夯实资产负债表。 募资投向反映公司转型思路,看好公司成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结合公司定增预案,募集资金拟用于补流及基建项目施工外,抽蓄项目投资、提升海风工程能力(越南350MW海上风电EPC项目+海上风电勘察和施工业务装备采购类项目)为投入重点(拟使用募集资金分别40亿、25亿,分别占拟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27%、17%)。结合公司“十四五”清洁能源转型思路,风电/光伏投资外,抽蓄投资及施工、海风工程亦为后续发展重点,公司具有较好前期积累,看好两方面业务对公司转型前景支撑,新签订单层面已有积极变化。 维持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预测110/126/145亿,yoy分别为27%/15%/15%,维持22年约16x目标PE,维持目标价11.18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战略执行低于预期、电力及基建投资低于预期、减值风险、定增方案推进节奏及落地有不确定性
格力电器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5-23 30.93 -- -- 33.27 0.97%
33.64 8.76%
详细
事件:公司拟调整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业绩净利润考核指标,同时增加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指标。调整前:第一个归属期:21年净利润较20年增长不低于10%,且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第二个归属期:22年净利润较20年增长不低于20%,且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第一个考核归属期届满,若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不达标,第一期可归属股票全部递延至第二个考核归属期合并考核,若第二个考核归属期公司业绩考核指标达标,且21年和22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20年净利润的230%。 调整后:第一个归属期:21年净利润较20年增长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且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第二个归属期:22年净利润较20年增长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且22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22%、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第一个考核归属期届满,若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不达标,第一期可归属股票全部递延至第二个考核归属期合并考核,若第二个考核归属期公司业绩考核指标达标,21年、22年的净利润分别较20年净利润的增长数额之和不低于30亿元。事件:公司推出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该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规模不超过15.5亿元,股票规模为不超过当前总股本的1.60%。该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公司回购股份的价格为16.36元/股。该员工持股计划的存续期为3年。业绩考核目标:第一个归属期:2022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且2022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22%、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第二个归属期:2023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2023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21%、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21年完成情况:修改前,21年考核目标为221.75。 1.1-0.35=243.58亿,修改后为221.75+10-0.35=231.4亿,公司21年实际业绩为230.64亿元,因此21年考核未达成,差额为0.76亿。22年目标:在调整后的第一期考核草案中,若21年考核没有达成,则改后22年目标为221.75+20+0.76(一期未完成的差额)-3.94(一期22年摊销)-5.81(5.81亿为拟进行的二期持股计划在2022年的摊销费用)=232.76亿。23年目标:二期持股计划的草案中,23年目标=221.75+30-1.27(一期遗留摊销)-7.75(二期摊销)=242.73亿。此外,22年不达标,转移到23年一并达标的情况暂不讨论。其他区别:二期没有要求员工持有到退休,一期保留了持有到退休;董事长董明珠女士并未参与二期持股计划。(以上计算,特别是二期的摊销费用,要看具体二期实施时候认购的金额,以及时点再做调整)投资建议:一方面,公司作为空调行业龙头,正深化渠道改革,品牌竞争力逐步恢复,未来随着地产下行、成本等抑制行业需求的因素逐渐缓解,公司营收业绩增速可能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多元化动作频繁,发展储能、热管理等业务,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发展成多元化工业集团。我们适当调高公司费用率水平,预计公司22-24年净利润235/243/258亿元(前值为275/299/315亿元),对应PE8.4/8.1/7.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海外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存在无法达成风险、员工持股计划的审批及要素存在不确定性。
必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5-23 14.87 -- -- 16.81 13.05%
19.50 31.14%
详细
公司形成智能传感器、光电仪器、无线连接等的完善产品矩阵,以研发和创新为导向,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产业升级,应用场景不断打开。 公司以力学感知技术和光学感知技术为核心,融合“感知+连接+智能”的综合性技术,建立了以智能传感器、光电仪器、无线连接产品为主的产品矩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场景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工业、城市和科研的智能监测、检测系统,为工业和科研客户提供高效、精准、智能化的数据。 下游客户包括智能制造、能源电力、科学研究、智慧城市、节能环保等,并积极拓展医疗设备、智慧农业、食药安全等更多行业应用,为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感知工具和手段。 公司智能传感器和科学仪器产品重点受益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智能化升级需求,以及国产替代的大趋势。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多次发文鼓励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普及和发展。 智能传感器及围绕其构建的监测、检测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环节,将长期持续受益于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同时,国内厂商在专利布局和产品技术研发方面紧跟国际领先厂商,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有望实现行业需求+国产替代的双轮驱动。科学仪器产品也受益于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国产替代政策,有望持续成长。 公司组织架构优化,以光电、智能传感、数据连接与服务三大事业中心为业务核心,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运营效率。 2019年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卓立汉光后,拓展了光电感知技术,卓立汉光在2019-2021年度合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1亿元,超出业绩承诺7.80%。在此期间,通过在运营管理、业务协同方面的有效融合,实现了全局规划共创未来的良好局面,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资产规模。202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亿元创历史新高,运营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2022年公司优化组织架构调整,管理团队进一步融合,以光电、智能传感、数据连接与服务三大事业中心为业务核心,明确了以“持续升级创新的产品矩阵”与“深耕细分市场”为两翼的发展策略,加快推动下游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同时对内不断提升运营效率,进而加强综合竞争实力。未来公司将结合所处产业特点,继续通过“内生+外延”的有机结合,为公司业务拓展和上下游生态的建立带来额外的机会,提升核心主业的质量和规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主要产品智能传感器、光电仪器、工业监测及检测分析系统等是实现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核心感知层。受益于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在国内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国产替代机遇,公司主要产品下游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叠加公司内生+外延持续迭代和扩张产品线布局,有望驱动公司长期稳定成长。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2、1.5亿元,对应22-24年30、26、20倍市盈率,重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风险,下游应用进展慢于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5-23 10.27 -- -- 20.00 48.26%
21.43 108.67%
详细
事件:2022年5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数据显示,长安汽车4月总产量112,639辆,同比-44.88%,环比-50.31%,4月总销量115,739辆,同比-42.78%,环比-50.98%。点评:受疫情影响,公司4月销量承压。长安汽车2022年1-4月累计销量767,232辆,同比-9.02%,整体销量回落明显;4月日均销量3858辆,相较于3月日均销量7616辆,日均销量环比-49.34%,4月长安汽车销量承压;对比乘联会发布的4月全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04.4万辆,同比-35.4%,环比-33.9%,长安汽车同比环比表现略弱于行业。生产部门方面,重庆长安4月销量50,620辆,同比-40.47%,环比-53.21%,河北长安4月销量5992辆,同比-40.27%,环比-54.76%,合肥长安4月销量10436辆,同比-50.33%,环比-53.10%。合资品牌方面,长安福特4月销量12018辆,同比-21.77%,环比-48.86%,长安马自达4月销量3531辆,同比-68.76%,环比-68.39%。自主品牌方面,长安自主品牌4月销量92855辆,环比-52.30%,长安自主乘用车4月销量60136辆,环比-56.34%。整体来看,长安福特环比降幅低于长安马自达及其长安自主品牌。销售车型方面,长安汽车CS系列车型依旧是销量担当,长安CS75PLUS4月销量为11598辆,环比-49.16%;长安CS55PLUS4月销量6441辆,环比-62.5%;长安UNI系列车型的长安UNI-V4月销量5425辆,对比3月销量3584辆,环比+51.37%。新能源车型销量整体持平,长安奔奔E-Star4月销量6692辆,环比-37.5%,占长安新能源份额73.87%,最为畅销;此外,长安UNI-KiDD4月销量1215辆,环比+2.5%,表现亮眼;逸动新能源4月销量1152辆,环比-63.54%。综上,在公司整体销量承压下,长安UNI系列车型仍然保持正增长,因此,我们预计未来随着疫情逐步好转,该系列车型有望成为公司销量增长的新动力。细耕新能源市场,打造长安新生态。 (1)新势力。长安汽车旗下首款搭载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车型——UNI-KiDD已于2022年3月10日正式上市,已累计销量2400辆,发展势力强劲。 (2)新平台。基于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推出的阿维塔11,主要深耕智能驾驶领域。 (3)新起点。2022年5月13日,长安汽车官方正式将新能源品牌“深蓝”C385定名为SL03,作为国内首款自主氢能源产品,开启了长安新能源战略的起点。 (4)新征程。目前长安汽车已累计推出CS55E-Rock、奔奔E-Star、奔奔EStar国民版、CS15E-Pro、逸动EV460、新奔奔EV360、逸动ET、CS75PHEV等多款新能源车型。长安纯电动微型车LUMIN也将于4月29日开启预售。未来五年,公司将陆续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基于“双碳”目标导向,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的机遇,长安汽车新能源将大有可为。投资建议:持续看好公司在新能源市场中的长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24亿元、84.9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倍、12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供应链短缺缓解、疫情好转态势、各品牌车型推广不及预期
索菲亚 综合类 2022-05-23 20.77 -- -- 24.08 15.94%
28.39 36.69%
详细
家具行业规模稳定略增,定制行业规模约为2400亿元,衣柜占比高于橱柜。据统计局数据,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从2008年的3001.2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004.60亿元,期间CAGR为7.84%。我们测算,目前定制行业规模约为2400亿元。中性假设下:中短期新房销售规模维持在15亿方,存量房销售规模约为420万套,橱柜、衣柜客单价分别为1万元、2.5万元,渗透率分别为65%、35%。综上橱柜行业规模约1009亿元(其中工程业务预计290亿元),衣柜规模约1358亿元(其中工程业务预计占10%)。新房需求为基本盘,考虑到08年以后新房销售规模持续攀升,假设存量房翻新周期为15年,我们预计存量更新需求占比在未来3年或迎来加速提升。根据我们测算,2022/2023/2024/2025年全国存量更新需求占比约为19%/20%/22%/25%。另一方面,消费者结构或逐步由“纺锤型”转变为“哑铃型”,头部改善型用户与刚需型客户基数逐渐扩大,头部企业已经实现多品类布局。 头部定制企业已逐步完成品类拓展,具备提供整家全屋一体化解决能力。“大家居”与“全渠道、多品牌”能够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也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客单价。家具行业存在“前端设计个性化、后端制造标准化”的特点,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以及品类拓展更考验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制造水平,以及供应链能力,目前家居龙头综合能力已经显现。2021年索菲亚实现营收104.07亿元,站在百亿新起点开启发展新篇章。索菲亚2003年成立,于2011年上市,2013年开始布局大家居发展战略,逐步拓展橱柜、木门、配套品等全屋品类,2021年实现收入104亿元,同年公司确立“全渠道、多品牌、全品类”的大家居发展战略,搭配以整装渠道与数智化系统,推动公司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打造全渠道营销、全品类运营、提升产品品质,提高获客能力。 21年衣柜收入82.7亿元,为业内领先,21年工厂端客单价14491元/单。橱柜及配套品拓展顺利,司米品牌转型高端全屋定制,定位“专橱柜、精衣柜、好配套”,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米兰纳整家定制快速布局中低端市场。渠道端:通过完善经销商激励管理机制与门店更新等方式重构零售终端竞争力,21年经销渠道收入为83.60亿元,经销门店约4000余家,覆盖全国超1800个城市。同时,积极布局整装与拎包渠道,21年经销商合作装企叠加公司直签装企营收5.29亿元;19年电商渠道引流客户占比提升至27%,引流成效在行业内名列前茅。供给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产线并完善全国产能布局,同时提高数智化覆盖率,实现大规模柔性生产。盈利预测与评级:看好公司持续推进零售业务变革,整家定制套餐有望推动客单值逐步提升;索菲亚品牌通过门店焕新注入新动力,司米及米兰纳蓄势待发;营销方面,赋能终端,整装、电商等多渠道更待发力,预计22/23/24年利润13.91/16.87/20.27亿元,同比+1034.86%/+21.25%/+20.19%,对应PE14X/11X/10X,我们参考可比公司2022年的平均PE,给予公司2022年目标价范围为25.84-30.40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地产调控政策收紧、原材料价格波动、疫情反复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存量房市场空间及定制行业规模测算结果偏差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0/77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