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部湾港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0-04-22
|
9.33
|
--
|
--
|
10.11
|
6.42% |
|
12.48
|
33.76% |
|
详细
2019年北部湾港业绩如预期大幅增长,货物吞吐量增速居沿海主要港口第四,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居首。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市场份额提升,防城港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铁矿石集散地。 2019年公司吞吐量大幅增长,货物增速在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中排名第四,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居首位。相应地,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同比分别为+13.47%/54.35%,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散杂货中,铁矿石吞吐量完成超3700万吨,同比+9.5%,区域市场份额提升3%,防城港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铁矿石集散地,柳钢、盛隆、昆钢等重点用矿企业进口份额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煤炭货物全年完成超3000万吨,同比+12.4%,市场份额提升4%。 第四季度利润增速提高推动全年业绩增长,公司业务规模扩大,规模效应增强,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高2.22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2019年Q1-Q4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9/2.54/2.48/2.63亿元,占比公司全年业绩比例分别为22.3%/25.8%/25.2%/26.7%,同比增速分别为+47.3%/+38.4%/+46.1%/+83.2%(不考虑统计口径的追溯调整)。 分业务来看,2019年公司装卸堆存、拖轮及港务管理、物流代理、理货、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42.75/4.36/0.09/0.33/0.38亿元,同比分别为+15.64%/+6.80%/-50.74%/+12.46%/+37.47%。 2019年公司营业成本为29.3亿元,同比+9.59%,主要是折旧摊销费用与外付劳务费用同比分别+5.69%/+11.81%。 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8.86%,较去年同期提高2.2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装卸业堆存业务因业务规模扩大,规模效应增强,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高2.28个百分点。 费用方面,2019年公司三费合计5.77亿元,同比+0.4%,其中管理费用为3.79亿元,同比+14.8%,主要是报告期内效益工资增加、社会保险费计缴基数上调导致社保费用增加,无形资产摊销同比增加;财务费用为1.99亿元,同比-21.13%,主因是报告期内费用化贷款融资成本降低利息支出同比减少、利息收入同比增加。 2019年一季度公司吞吐量逆势大增,北部湾港结构性特征鲜明。 根据公司2020年4月8日发布的3月份吞吐量数据,一季度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值为5720.49万吨,累计同比+14.50%;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值为96.84万标准箱,累计同比+25.77%,在国内外疫情对行业的负面影响下逆势增长,表现大幅优于同业,结构性特征越发明显。 “三个结构性调整”下北部湾港的投资逻辑正逐渐被验证。 我们在北部湾港系列报告中提出了“三个结构性”调整下的投资逻辑即:1)国内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因环保、资源等因素,部分钢铁、化工等高能耗行业从河北、江苏等地区向西南转移,产业转移带来的物流需求将推动西南港口龙头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增长。2)货运交通的结构性调整: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的推进,北部湾港经济腹地将向内陆延伸,成为整个中西部省份的货物中转港。3)国际分工的结构性调整:北部湾港作为我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未来将受益于东盟在国际分工调整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升级。 2020年公司集装箱吞吐量经营目标超预期。 根据公司2019年年报列示的2020年度生产经营目标:2020年吞吐量计划目标为2.6亿吨,同比+11.52%,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计划完成549万标准箱,同比+32.06%,超出我们对于公司2020年500万标准箱吞吐量预期约10%,也超过国家发改委2019年8月15日发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对于北部湾港2020年500万标准箱吞吐量的发展目标。2016-2019年公司货物吞吐量均超额完成目标,集装箱吞吐量基本完成目标,我们认为北部湾港2020年的生产经营目标表现了管理层对公司业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投资建议:,预计20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6.1/19.6亿元,重申“买入”。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我们预计2020-21年公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2.6/3.0/3.5亿吨(含西江物流集团吞吐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3%/+14%/+14%。根据公司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以及我们对公司未来三年货物吞吐量的预测,维持公司20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6.1亿元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9.6亿元,实现净利润三年翻倍,对应2020-22年EPS分别为0.79/0.99/1.20元,按照2020年4月17日9.62元/股的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2.1/9.7/8.0倍,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存在下行超预期可能;疫情持续时间;复工进度。
|
|
|
歌尔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4-22
|
18.65
|
--
|
--
|
22.25
|
19.30% |
|
34.71
|
86.11% |
|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48亿元,同比增长 47.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81亿元,同比增长 47.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3.49亿元,同比增长90.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51亿元,同比增139.48%。 TWS 耳机贡献业绩弹性,2020Q1增长依旧强劲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 point Research 报告,2019年全球智能无线耳机(TWS)销量达 1.20亿部,2020年将达到2.30亿部。耳机作为智能手机重要的声学配件,由有线化向无线化、智能化发展,应用更多传感器,逐渐成为极具市场增长潜力的智能硬件产品,也是公司2019年核心产品。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亿元~3.25亿元,同比增长40%~60%,主要系公司智能无线耳机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我们认为TWS 耳机贡献了业绩弹性且预计2020年依旧保持较快的增速。公司研发投入为202,282.4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76%,主要用于微型扬声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品、智能音频、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传感器等。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将有利于公司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 VRAR 风声渐起,龙头企业充分受益公司成品业务中,智能耳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受疫情的影响相对有限,而对游戏配件及VRAR 产品则有一定程度的提振作用,VRAR 产业风声渐起,作为5G 时代必不可少的应用领域之一,经历2016-2018年行业去泡沫之后,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真正步入发展元年,伴随着国际国内品牌厂商积极布局和切入,VRAR 设备终端将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而公司作为领先的虚拟现实设备代工及部分零组件厂商将有望实现快速的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调整公司2020~2022年预测营收分别为500亿元、656亿元、820亿元(此前预计2020~2021年营收分别为427.8亿元、54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18.96亿元、26.11亿元、32.37亿元(此前预计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2亿元、21.77亿元),鉴于公司在TWS 等智能硬件领域逐渐发力以及在VR/AR 等领域深度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TWS 耳机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扩产低于预期客户份额有所下降;VRAR 放量低于预期,公司新品突破低于预期等。
|
|
|
海格通信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0-04-22
|
12.34
|
--
|
--
|
13.07
|
4.81% |
|
14.78
|
19.77% |
|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4月17日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0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4.07%,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3151万元,同比增长1.36%。 Q1业绩符合预期,运营情况良好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一季度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平稳,相关项目正积极有序推进整体需求,未因疫情受较大影响。一季度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带来的收益473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80万元,同比增长1.21%。综合毛利率26.44%,同比下滑3.9个百分点,净利率2.72%,同比下滑0.39个百分点。 子公司海格怡创行业地位稳固,受益5G建设全面加速 子公司海格怡创在通信服务行业中的综合实力和优势明显,3月24日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2020年至2022年网络综合代维服务采购项目”中,海格怡创成为五个业务优质省份中选候选人,其中广东和辽宁省份中选份额均上升至排名第一,并首次进入安徽省份项目,项目中标金额合计约为7.61亿元。3月31日中标“中国移动2020年至2021年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服务集中采购项目”,总金额4.67亿,标段一份额为25.35%,标段二份额为8.5%。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2020年至2022年无线网络优化服务”获得了17%的份额,项目金额为1.37亿。项目合同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巩固了海格怡创的核心业务区域的市场领先优势,对2020年至2022年业绩增长带来积极促进作用。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即将完成,积极布局全产业链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根据计划将于5月发射升空,届时,“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公司在无线通信领域积极巩固短波、超短波、二代卫星的存量业务,同时拓展多模智能终端、天通卫星终端、宽带卫星移动通信产品的增量市场。公司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研制中取得先发优势。同时积极抢占北斗三号核心技术高地,掌握技术体制,研制芯片并取得积极成效。在北斗三号全球信号多模多频射频芯片在用户实物比测成绩第一,优势明显;北斗三号全球信号多模多频基带芯片率先一次性流片成功。在北斗导航民用推广方面,公司率先在一线城市示范区实现智慧校园、智慧养老、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北斗终端规模化应用,为精城细市化管理奠定技术基础。同时建设北斗时空大数据平台,实施完毕后将部署终端,以终端、系统、大数据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及应用层,建设产业生态链。 投资建议 公司聚焦“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业务领域,持续加大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的投入,随着卫星通信的建设推进以及北斗三号的应用逐步落地,公司有望迎来新机遇,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56.06亿元、66.55亿元、79.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5亿元、9.24亿元、11.80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39.74倍、30.33倍、23.7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交付不及预期;北斗导航进展不及预期。
|
|
|
比音勒芬
|
纺织和服饰行业
|
2020-04-22
|
11.49
|
--
|
--
|
24.00
|
20.12% |
|
20.80
|
81.03% |
|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收入/净利/扣非净利为18.26/4.07/3.89亿元,同比增长23.7%/39.13%/42.83%,EPS1.32元,业绩符合预期、较此前业绩快报略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利为82%,同比改善。Q4单季收入/净利/扣非净利同比增长21%/11%/16%,增速较前三季度均有微幅放缓,主要受暖冬影响。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每10股转增7股。 分析判断: 全年开店超预期。收入分拆,1)分季度看,受暖冬影响有限:Q4收入增速较前三季度略有放缓(Q1、Q2、Q3、Q4收入增速分别为27%、22%、25%、21%),但影响不大、我们分析主要得益于:a)产品差异化;b)全品类,产品分秋1-3、冬1-3几个上货波段。2)分外延和内生来看,2019年公司新增130家门店至894家(我们估计主品牌/威尼斯全年分别新开100家以上/接近20家)、同比增长17%,开店较上半年显著提速(上半年仅净增34家)、全年主品牌开店超预期(原规划开店80-100家);其中,直营、加盟分别为441、453家,同比增长21%、14%,我们测算,公司直营正价/直营奥莱/加盟收入占比为45%/20%/35%,从而推出2019年直营/加盟收入增长直营店店效约为269万元(直营正价/直营奥莱为233万/415万)、同比增长3%(直营正价/直营奥莱店效增长4%/-1%),加盟店单店出货额约为141万元,同比增长9%,均受到新开店稀释;由于新开店1/3集中在上半年、2/3集中在下半年,我们估计新开店贡献收入增速5%、老店同店增长在15%以上。3)分量价看,销量为265.65万套,同比增加17.32%,从而推出销售单价为687元,同比增长5.44%。4)分地区看,占比最高的华东/华南同比增长35%/21%(同比下降3/17PCT),西北地区增速最快(46%、同比提升3PCT),其他东北/华北/华中/西南收入同比增长18%/27%/20%/13%(同比下降21/19/30/24PCT)。 存货环比略有改善。2019年末公司存货为6.74亿元,同比增长8.3%、环比微降0.4%,存货/收入为37%、同比下降5PCT;存货周转天数为397天,同比提高74天、环比下降17天,仍存改善空间;存货跌价准备/存货为5%,同比提升2PCT,但较同业相比仍偏低。 2019年毛利率为67.78%,同比提高4.5PCT,主要得益于终端折扣管控良好、且奥莱毛利率有所提升(我们判断在50%左右)。净利率为22.27%,同比提高2.5PCT。净利率提升幅度低于毛利率,主要由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存货跌价损失/信用减值损失为2912/411万元,同比增加162%/100%)及费用率微幅上升。销售费用率为30%,同比提升0.32PCT;管理费用率为7.44%,同比提升0.13PCT,剔除上半年计提的1333万元股权激励费用,管理费用率下降0.6PCT。扣非净利略高于净利增速主要由于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政府补助减少。所得税率同比降低1.2PCT至13.77%,主要由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191%,主要来自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及预计换货暂未确认的销售毛利增加。 投资建议 考虑疫情影响,我们预计公司Q1收入下降20-30%、净利下降15-25%,高端品类受影响程度好于同业、且折扣控制较好;同时公司3月秋季订货会已经开完,相较同行订货会延迟等情况,下半年有望通过新品去和同行老品竞争、实现逆势抢占份额。我们估计公司主品牌全年开店100家左右、威尼斯开店20家左右,考虑疫情影响,下调2020/2021EPS至1.65/1.98元,预计2022年EPS为2.32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大股东减持风险;同店增长放缓风险;开店低于预期风险;系统性风险。
|
|
|
元隆雅图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0-04-22
|
18.89
|
--
|
--
|
40.32
|
24.48% |
|
26.20
|
38.70% |
|
详细
礼赠品业务稳健增长,新客户开始发力。 2019年公司礼赠品业务实现营收9.89亿元,同增18.73%。 2018年以来公司加大快消和金融行业客户开发,经过一年培育,2019年已在部分客户实现业绩突破或者建立了业务基础,有助于公司进一步降低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2019年,公司礼赠品业务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63.8%,同比下降4.64pct。总体来看,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50.15%,较18年下降10.45pct。全年销量1.12亿件,同增17.02%;生产量1.09亿件,同增9.47%。业绩及销量的增加使礼赠品库存降低,报告期末礼赠品库存量421万件,同减41.55%。 深耕核心客户,数字化营销助促销服务业务稳步增长。 受益于客户的产品销售渠道从线下加速向线上转移,公司数字化营销从礼品数字化、礼品派发数字化进一步延伸到线下流量获取和私域流量运营、SCRM(社会化消费者关系管理)体系运营、DTC(直达消费者)商城运营。2019年,公司数字化营销服务获得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21.65%;毛利4584.88万元,同比增长63.67%;在促销服务业务中占比53.21%,同比提升9.47pct。 新媒体营销持续发力,成立苏州仟美加码MCN。 2019年,公司新媒体营销业务实现营收3.09亿元,同比增长409.28%。谦玛网络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69.62%;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514.04万元,同比增长23.90%。谦玛网络2019年服务品牌客户超过144家,2019年新客户95家,新客户的导入呈加速态势,客户行业向美妆、快消、电商聚集。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将分别实现营收19.92亿元、26.32亿元和30.16亿元,同增26.8%、32.1%和1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亿元、2.19亿元和2.8亿元,同增35.4%、40.9%和27.5%;对应EPS分别为1.19元、1.68元和2.15元,对应PE分别为25X\18X\14X。考虑公司作为促销品行业龙头同时大力发展新媒体营销业务且已取得较好成绩,叠加特许业务有望受益于冬奥会的持续升温,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客户开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
|
铁汉生态
|
建筑和工程
|
2020-04-22
|
3.14
|
--
|
--
|
3.08
|
-1.91% |
|
3.08
|
-1.91% |
|
详细
创业板首家生态修复公司,拟变更实控人解决发展瓶颈问题。 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规划、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产业链环节于一体的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民营企业。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是A股首家以生态修复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上市后,正赶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非标举债做基建的疯狂时期,公司获得了第一轮快速增长。但很快由于地方平台公司隐性债务风险问题,公司审时度势于2013年结束了扩张战略,及时控制了相关风险。2015年财政部联合发改委开始推广PPP模式融资做基建,公司紧抓机会获得了第二轮快速发展,确立了生态环保、生态景观两大主营业务。但2017年年中起中央多次下发规范发展PPP项目的文件,2018-2019年融资环境收缩,公司遭遇资金瓶颈。2018年,公司引入重要战略股东深圳国资委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0年4月19日,公司公告拟变更实控人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节能在2018年被中央指定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实控人及深圳国资的引入,为公司解决资金瓶颈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多业务上的协同发展。 公司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基建周期史 公司2011年上市,正赶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非标举债做基建的疯狂时期,公司获得了第一轮快速增长。但很快由于地方平台公司隐性债务风险问题,2012年12月,财政部联合发改委、人民银行及银监会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公司审时度势于2013年结束了扩张战略,及时控制了相关风险。2014-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低迷,贸易增长缓慢,我国经济增长也面临较大压力,财政部联合发改委大力推广PPP模式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公司2015年-2017年相继中标多个PPP项目,业绩表现抢眼。其中2016和2017年两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73/81.88亿元,同比增长75.00%和79.04%,增速均超过75%。同时归母净利表现同样突出,2016和2017年分别5.22/7.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0.59%和45.02%。 到了2018年,由于民营企业融资收紧和PPP项目不再受政策加持,公司融资成本剧增,业绩出现下滑,归母净利则呈现断崖式下降。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77.49/45.2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5.36%/28.08%;归母净利润为3.04/0.21亿元,分别同比下滑59.81%和94.31%。与此同时,公司由于扩张管理费用增幅明显,同时由于民企近年遭遇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上市公司财务费用激增,影响公司净利润水平。 新一轮周期起点,专项债将扛起基建大旗 2014-2015年,财政部联合发改委推出基建PPP模式,在稳增长、稳就业、补短板方面被寄予厚望,但从实施效果来看,截至2020年2月末,仍无任一项目进入移交阶段。2016-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增速均值为18.20%,平均每年基建投资增加额为2万亿元,据推算此间PPP项目平均每年开工投资为1.07万亿,可见PPP项目对于投资额增量边际贡献率为50%左右,另一半还是来自于各种非标违规融资(如政府采购服务等模式),并没有达到中央严控地方政府违规举债加大债务风险的目的,市场上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测算,多集中在30-40万亿的情况较多。2020年全球遭遇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程度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专项债将成为重要的积极财政政策工具,助力基建补短板,发挥稳投资稳就业稳增长基石作用。截至2020年4月17日,生态环保专项债累计披露金额达1808.61亿元,占全部新增专项债的比例高达16.10%。2020年生态环保类专项债已完成招标金额是2019年完成量531.24亿元的三倍多,增长十分明显。 投资建议 公司2011年作为首家主营业务为生态修复的公司登陆创业板,经过两轮基建周期后,积攒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拟变更的实控人中节能,在2018年被中央指定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与实控人未来业务上的协同,将带给公司更多质优的订单。公司截至2019Q3财务费用为4.68亿,预计全年为6-7亿,此前公司银行借款成本都很高,实控人变更后置换成低息贷款,预计年财务费用可节省2-3亿元。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根据公司与中节能对赌利润,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31/53.45/63.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8%/4.2%/18.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8/0.88/3.4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1.9%/109.9%/288.4%;EPS为-0.38/0.04/0.14元每股,对应PE为-8/85/2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非公开发行终止,流动资金未得到有效补充,财务费用进一步上升;2)中央不支持基础设施投资,专项债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取消;3)环保政策发生重大改变,不再成为国家重点支持方向;4)公司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出现短期现金流短缺,项目推进受阻。
|
|
|
万孚生物
|
医药生物
|
2020-04-22
|
92.72
|
--
|
--
|
99.10
|
6.88% |
|
111.00
|
19.72% |
|
详细
1季报业绩超预期,预收款大幅提升彰显公司新冠试剂盒销售旺盛 公司发布2020年1季报,1季度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增长35%,扣非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39%,公司此前1季报预增公告增长区间为25%~35%,实际结果为区间上限,超出市场预期。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95%,增长达到20倍,而预收款一项高达4.13亿元,去年同期仅有0.42亿元,增长接近10倍。我们预计和判断,主要来自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为主的产品销售旺盛,公司在1季报中也提到,自3月初以来,全球疫情防控进入以海外为主的新阶段,公司的海外订单迅速增长,截止一季度末,新冠抗体产品已经覆盖到韩国、德国、意大利、巴西、委内瑞拉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我们预计,由于公司3月底之前日产量尚未提升到最大化,因此,很多订单无法生产交付、从而无法确认收入,因此,大量预收款只能以负债的项目确认,我们预计和测算,公司在1季度确认的新冠诊断试剂盒的收入和净利润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国内新冠试剂盒通过认证已经在2月下旬,而进入3月下旬后国内疫情控制又相对较好,实际上公司在国内生产销售新冠试剂盒的时间不足1个月。通过上述分析,我们预计和判断,随着公司新冠检测试剂盒日产量的提升,公司2季度有望确认较多出口新冠检测试剂盒的收入,同时,随着国内疫情逐步控制到位,医院终端检测业务的开展也将正常化,公司2季度业绩有望环比大幅提升。 产品线持续丰富,驱动公司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 公司作为POCT领域的绝对龙头,在研发投入与实力、产品品类、销售力量等各方面都显著超过同行。展望未来,产品维度,公司原有核心产品荧光定量平台和胶体金平台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公司新推出的化学发光平台、电化学平台的血气和凝血,都将快速放量,带动公司整体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未来1~2年还将有分子诊断POCT产品上市;销售维度,根据年报披露,2019年公司整体销售队伍超过900人,我们预计内生性业务销售人员目前已经达到600人,国内通过仪器销售与投放,带动相关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如前所述,美国事业部和海外事业部也通过调整经营思路与策略,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1季报业绩超预期、同时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出口及销售有望超预期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业绩增厚(1季报经营性现金流和预收款等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先行指标已经体现部分强劲需求及订单),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5%/26%/27%(原预测为30%/29%/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7.87/10.15亿元(原预测为5.36/7.19/9.34亿元),同比增长56%/30%/29%,(2019年公司收购的控股子公司达成生物计提的商誉减值总额在3400万,影响2019年表观净利润,造成2020年表观净利润增速更高),当前股价对应2020年估值51倍,考虑到公司作为POCT领域龙头,未来有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收入低于预期;新产品上市进度低于预期;股东减持影响;商誉减值风险。
|
|
|
贝达药业
|
医药生物
|
2020-04-22
|
87.94
|
--
|
--
|
106.49
|
21.09% |
|
160.66
|
82.69% |
|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公布 2019年报,实现收入 15.54亿元(+26.94%)、归母净利润 2.31亿元(+38.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08亿元(+50.13%)。 ? ? 管线储备丰富,临床加速推进公司研发管线加速推进,自主研发的多款产品已从临床前推进临床,BPI-23314(BRD4抑制剂)、BPI-27336(ERK1/2抑制剂)等全球尚无上市品种,贝达有望成为全球 First-in-class 后的第一第二个,国产第一个。恩沙替尼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也在稳步推进,MIL60Ⅲ期、BPI-D0316Ⅱ期、CM082肾癌Ⅲ期等多项注册临床也在快速进行。 ? ? 定增充裕资金,D BD 交易从引进到对外授权公司今年 3月发布竞价定增预案,有利于公司缓解研发投入的资金压力,加快创新药的推进速度。公司今年 2月独家授权 EYPT以局部注射方式开发 CM082来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等眼部疾病,BD 交易从引进到对外授权。 投资建议创新药企业需要大笔投入研发费用,对其 DCF 估值更为合理。 贝达药业产品线 DCF 合理估值在 395亿元,并且公司估值将随着创新药进度的推进不断提高。公司一季报超预期,疫情期间埃克替尼依然高速放量,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8/4.31/5.91亿元,EPS 分别为0.82/1.07/1.47元,对应 PE 为 108/82/60倍,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谈判大幅降价、药物研发风险、引进或授权交易风险。
|
|
|
捷捷微电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4-22
|
23.36
|
--
|
--
|
41.87
|
11.45% |
|
34.67
|
48.42% |
|
详细
晶闸管领域龙头企业,MOSFET/IGBT延伸布局值得期待 从产品角度看,此前公司产品主要集中于晶闸管细分领域及半导体防护器件领域,针对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的现状,公司战略规划延伸主营产品,丰富产品结构,包括功率MOSFET/IGBT/碳化硅器件等。公司快速启动并实施定增项目布局MOSFET、IGBT及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等广阔市场新领域。公司围绕主营业务,以内生增长为主,通过募投项目和定增项目的建设,存量与增量并存,深耕于功率半导体领域,做优做强,加速实现进口替代。 产能稳定扩产,业绩稳定增长 1、IPO募投项目:目前产能还处在爬坡期,其中,功率器件产线于2019年投产目前处在起步阶段;防护器件项目于2018年投产,产线已达到一定产能利用率,未来2-3年里达到满产的状态;2、定增项目:目前定增项目已经完成整个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其中有一部分增厚我们存量业务的这部分产能在2020年2月13日疫情后复工复产已经投产,鉴于产品与工艺相对成熟,今年可以量产。整个定增项目建设期还需要两年左右。 从产能扩张角度看公司未来增长,2019年公司IPO募投防护器件项目已经达到预定产值,IPO募投功率器件项目预计在2020年和2021年逐年落地,贡献一定的业绩弹性;2019年定增项目预计则在2021年和2022年逐步落地。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45亿元、10.56亿元、12.70亿元,同比增长25.4%、25.0%、20.3%;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1亿元、3.04亿元、3.68亿元。鉴于公司在晶闸管领域的龙头地位,MOSFT/IGBT/碳化硅等高端产品的持续布局,产品结构的逐步优化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估值,伴随着国产进口替代的加速进行,预计公司有望维持较快的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结构单一风险,资产折旧摊销增加的风险等。
|
|
|
保利地产
|
房地产业
|
2020-04-22
|
15.06
|
--
|
--
|
16.66
|
4.78% |
|
18.70
|
24.17% |
|
详细
事件概述 保利地产发布2019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59.8亿元,同比+21.3%,归母净利润279.6亿元,同比+47.9%。 业绩高速增长,运营能力提升 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2359.8亿元,同比增长21.3%,归母净利润279.6亿元,同比增长47.9%;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系:1)投资收益达37亿元,同比增长37.6%;2)公允价值净收益7.1亿元,同比增长375.3%;3)结算毛利率提升2.69pct。报告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及销售毛利率为17.92%和34.97%,较上年上升2.42和2.48pct,盈利质量进一步提升。 销售稳步增长,拿地趋于谨慎 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金额4618.5亿元,同比增长14.1%,稳居行业前5。公司新增计容建筑面积26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0%,拿地总价1555亿元,同比下降19.3%,拿地金额占当期销售金额的33.7%,较去年下降13.9pct,拿地趋于谨慎。 财务持续优化,低成本融资优势凸显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7.79%,较上年末降低0.18pct;净负债率为56.91%,较上年末下降23.64pct,杠杆率持续改善。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发行15亿元中期票据与5亿美元债,发行利率均为同期同类产品的最低,全年综合融资成本为4.95%,继续保持业内领先优势。 投资建议 保利地产业绩快增,优质土储丰富,财务状况良好,融资优势明显。我们前期预测公司20-21年EPS为2.71/3.28元,当前,基于公司业绩释放持续超预期,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测为公司20-22年EPS为2.83/3.32/3.88元,对应PE分别为5.6/4.8/4.1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利润率下滑,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影响业绩。
|
|
|
星宇股份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4-22
|
97.64
|
108.42
|
--
|
113.39
|
15.11% |
|
138.66
|
42.01% |
|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公告2019年报:2019年实现营收60.9亿元,同比增长20.1%;归母净利7.9亿元,同比增长29.4%,扣非后归母净利7.4亿元,同比增长35.0%;经营性现金流10.8亿元,同比增长58.2%;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其中,2019Q4实现营收19.9亿元,同比增长47.2%;归母净利2.6亿元,同比增长51.0%,扣非后归母净利2.4亿元,同比增长55.1%。 同时公告2020年一季报:2020Q1实现营收12.6亿元,同比下降11.7%;归母净利1.6亿元,同比下降6.4%,扣非后归母净利1.5亿元,同比下降3.1%;经营性现金流5.5亿元,同比增长250.9%。 分析判断: 2019业绩逆势高增2020依然相对稳健 2019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0.1%,而同期乘用车行业产量同比下降9.6%,逆势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主要客户德系(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日系(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表现优于行业,且不断加强对主要客户新车型的渗透,同时BBA豪华品牌等新项目逐渐上量。其中2019Q4公司营收增速为47.2%,对比2019Q2/2019Q3的0.6%/9.7%持续显著提升,而公司前两大客户一汽大众、一汽丰田2019Q4产量增速分别为19.9%和10.5%,我们判断主要受益于原有配套产品结构升级和新项目的不断拓展。2019Q4归母净利增速达51.0%,对比2019Q2/2019Q3的-0.1%/37.9%,表现高于营收增速主要受益于费用管控加强。 2020Q1营收同比下降11.7%,而同期乘用车行业产量同比下降48.7%,公司前两大客户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分别产量同比下降31.5%和36.0%,表现优于行业和主要客户,我们判断主要受产品结构升级下的价增抵消部分产量下滑的影响。扣非归母净利仅同比下降3.1%,反映公司经营的稳健。 产品结构优化改善毛利率费用管控持续加强 2019年公司毛利率为24.0%,同比提升1.5pct,其中营收占比93%的车灯毛利率为24.8%,同比提升1.2pct,我们判断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净利率为13.0%,同比提升1.0pct,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管控加强。2019年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2pct至3.8%,主因充足的新项目(89个车型的车灯开发项目)以及新技术开发应用的不断加强;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6pct至2.3%,管理费用率略降0.03pct至2.5%,财务费用率微升0.03pct至0.1%,费用管控持续加强。其中2019Q4毛利率为24.7%,同比下滑1.2pct,环比提升0.4pct;净利率为13.0%,同比提升0.5pct,环比下滑0.7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达2.1%/2.3%/4.0%,同比-1.3pct/-0.7pct/-0.2pct,环比-0.6pct/-0.3pct/+0.5pct。 2020Q1毛利率为21.8%,同比下滑1.5pct,环比下滑2.9pct,我们判断主要由于疫情影响下产能利用率下行;净利率为12.7%,同比提升0.7pct,环比下滑0.3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达1.9%/3.0%/4.6%,同比-0.5pct/+0.3pct/+1.0pct,环比-0.1pct/+0.7pct/+0.6pct,其中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受收入规模下降的影响,研发费用率提升则主要受新项目充足的影响。 ?产品和客户齐升级海外布局实现全球配套 1)产品升级迭代驱动单车配套价值提升:目前行业仍处于LED前大灯渗透率持续提升的阶段,2018年公司正式批产8款LED前大灯业务,且随速腾、迈腾、全新卡罗拉等多个新项目相继投产,产品结构进一步向大灯和后灯倾斜。2019年公司配套一汽轿车的ADB智能头灯开始量产,实现ADB智能大灯业务的突破,预计单车配套价值有望突破4000元以上。未来产品还会向OLED等方向持续升级迭代,单车配套价值有望逐年提升。2)客户开拓兼具广度和深度,海外布局实现全球配套:2019公司承接车灯新项目89个,批产车灯新项目45个。一方面公司陆续获得奥迪、宝马、捷豹路虎等主流高端车型的订单,结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公司可单点持续渗透,随着公司在塞尔维亚建厂,未来有望加深对德系、日系等优质客户全球供应体系的渗透,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1年营收由71.8/90.9亿元调为72.5/93.2亿元,归母净利由9.1/11.8亿元调为9.6/12.5亿元,2022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分别为115.1亿元和15.7亿元,EPS分别为3.46元/4.53元/5.70元,对应当前PE26倍/20倍/16倍。参考汽车电子细分行业平均估值,鉴于公司产品和客户结构双升级,给予公司2021年25倍PE估值,目标价由89.37元上调至113.25元,由“增持”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乘用车销量回暖不及预期;海外疫情影响下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化进程不及预期等。
|
|
|
宁波高发
|
机械行业
|
2020-04-22
|
13.94
|
12.82
|
--
|
16.50
|
13.79% |
|
20.19
|
44.84% |
|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实现营收9.44亿元,同比下滑26.76%,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滑17.12%,扣非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滑12.47%。其中2019Q4实现营收2.86亿元,同比增长5.43%,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336%,扣非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884%。 分析判断: 客户销量回暖叠加新品放量,有望迎来收入拐点得益于主要客户整车销量回暖,及公司新产品电子换挡器在手订单逐步进入兑现阶段,2019Q4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43%,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下滑。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根据乘联会数据,4月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幅度显著收窄,板块底部特征明显,叠加稳经济预期不断强化,各地限购政策有望放松,以吉利、长城为代表的一线自主品牌销量率先迎来修复,带动公司相关配套产品销量复苏,公司有望迎来收入拐点。 加强费用管控效果显著,QQ44业绩明显改善2019年公司毛利率33.27%,同比小幅下降0.43pct,其中2019Q4毛利率32.73%,同比下降2.25pct,总体来说毛利率基本处于历史平均水平,表现稳健。面对经营压力公司加强了内部费用管控,2019Q4期间费用金额同比全面下降,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93pct至6.40%,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3.16pct至-1.78%,管理、研发费用率小幅上升,期间费用率合计下降5.17pct至12.01%。2019Q4公司净利率13.59%,同比提升10.14pct,但环比下降9.69pct,主要是因为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23亿元。 我们预计随着乘用车板块复苏,及公司新订单相继量产,公司即将迎来业绩拐点。 从吉利到“吉利一体化”,公司有望受益目前吉利是公司第二大客户,基于行业周期和产品周期,我们预测2020年吉利整车销量将达到150万辆,带动公司配套产品销量复苏。同时,随着公司与吉利合作逐步深化,单车配套价值量明显提升,我们预计公司的电子换挡器已经开始配套博越等主销车型,预计2020H2将配套帝豪系列,中长期有望取代外资供应商实现全系配套。吉利正逐步渗透中高端市场,我们认为“吉利一体化”势不可挡,有望推动沃尔沃在华零部件国产化比例提升,公司作为吉利机电一体化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在配套量和ASP齐升驱动下,预计“吉利一体化(吉利+领克+沃尔沃)有望在中长期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产品层面,公司向“机电一体化”迈进,电子换挡器放量带动单车配套价值量和盈利水平同步向上;客户层面,公司深挖一线自主品牌,吉利、长城、通用五菱等主要客户销量回暖叠加公司产品品类拓展、配套比例提升,带动中期业绩向上。 维持公司2020-21年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37/2.85/3.32亿元,对应的EPS为1.06/1.28/1.4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4x/11.2x/9.5x,参考历史估值区间,给予2020年15倍PE估值,目标价由17.60元下调至15.9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公司新客户、新项目拓展情况不及预期,细分领域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
|
|
金诚信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0-04-22
|
8.48
|
11.09
|
--
|
9.99
|
16.84% |
|
11.96
|
41.04% |
|
详细
矿山一体化服务龙头,并非一般的工程企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20多年来深耕矿山服务行业,在行业独树一帜:1)少数能够提供矿山设计、工程建设、采矿运营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国内大多数矿山运营服务企业,只能对单一流程进行服务,或进行简单地表爆破,2)技术储备雄厚,案例经验丰富,创下多项施工纪录,3)产业链资源丰富,与多家设备企业保持研发合作,同时与NormetOy成立设备子公司,有利于矿业资源统筹协调。 全球采矿业回暖,海外拓展打开成长空间,产业链地位突出。2016年来CRB金属价格指数回暖,C10矿企资本支出增加,公司矿山建设业务核心受益。目前公司正努力拓展与海外矿企的合作与认证,由于海外矿山项目单体规模、企业资本开支总规模大(通常为国内项目2倍以上),我们认为海外拓展打开了公司成长空间,2019年公司新签的订单达到62亿元同比增长97%,订单规模创近几年新高;同时,由于矿山服务客户粘性高且大客户数量增加,公司议价能力远高于普通建筑工程企业,综合毛利率25-28%,我们认为公司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增加自有矿山开发,“资源+服务”支撑长期发展。2018年起,公司加大自有矿山投资、开发力度,目前已获得国内高品位磷矿1个,非洲铜矿1个,参股哥伦比亚铜金矿1个。根据测算,国内磷矿投产后,每年能够贡献1亿元净利润,相当于公司2019年净利润30%,因此我们认为自有矿山业务能够使得公司同时具备资源及服务属性,有望支撑公司长期发展。同时,由于公司资产负债率低,现金流良好,我们认为加码重资产的矿山运营业务风险总体有限。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3.80/4.74/5.86亿元,同比增长22.9%/24.5%/23.7%,给予公司基于市场估值法的目标价11.38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仅13xPE,我们认为显著低估,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矿企支出低于预期,成本高于预期,系统性风险。
|
|
|
中微公司
|
|
2020-04-22
|
160.70
|
--
|
--
|
254.04
|
58.08% |
|
298.00
|
85.44% |
|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18.7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107.51%。 分析判断: 专用设备收入稳定增长,政府加强支持力度。 2019年公司营收19.47亿元,同比增长18.77元;其中专用设备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长13.55%;公司依托在刻蚀设备、MOCVD设备及其他设备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以及良好客户基础,在逻辑芯片、3DNAND、DRAM等领域均有较好的业务拓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来自政府对于前道刻蚀设备的高强度支持,政府补助大幅增加,推动2019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334.02%。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加速先进制程设备研发 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4.25亿元(含资本化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0.7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1.81%;公司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研发经验,这一优势保证了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不断进步。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申请1,46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97项;已获授权专利1,015项,其中发明专利859项;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可望加速先进制程设备的发展进度,包括公司在逻辑芯片7纳米、5纳米制程、存储芯片3DNAND128层制程、DRAM1X制程等主要集成电路领域应用的技术研发。 CCP刻蚀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ICP刻蚀设备正加速技术追赶 公司电容式(CCP)刻蚀设备已用于台积电7nm/5nm逻辑制程,同时可望进入长江存储128层3DNAND存储产线;(1)逻辑芯片领域:公司刻蚀设备已运用在国际知名客户65纳米到7纳米的芯片生产线上;同时,也已开发出5纳米刻蚀设备用于若干关键步骤的加工,并已获得行业领先客户的批量订单。公司目前正在配合客户需求,开发新一代刻蚀设备和包括更先进大马士革在内的刻蚀工艺,能够涵盖5纳米以下刻蚀需求和更多不同关键应用的设备。(2)存储芯片领域:公司刻蚀设备在3DNAND芯片制造环节,公司的电容性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可应用于64层的量产,同时公司根据存储器厂商的需求正在开发新一代能够涵盖128层关键刻蚀应用以及相对应的极高深宽比的刻蚀设备和工艺;同时,公司电感式(ICP)刻蚀设备正在加速技术提升:公司的电感性等离子刻蚀设备已经在多个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厂商的生产线上量产,根据客户的技术发展需求,正在进行下一代产品的技术研发,以满足7纳米以下的逻辑芯片、1X纳米的DRAM芯片和128层以上的3DNAND芯片等产品的ICP刻蚀需求,并进行高产出的ICP刻蚀设备的研发。 投资建议 根据疫情对宏观环境和景气造成的冲击和公司2019年度经营情况,我们调整2020-2021盈利预测,我们将2020-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预测从29.20亿元/43.41亿元调整为24.19亿元/32.98亿元;对应公司获得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加上公司设备持续往先进制程升级,毛利可望同步提速,将同时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4亿元/2.92亿元调整为2.87亿元/3.98亿元。考虑到2022年后公司存储芯片布局优势将越发显著,且公司竞争地位稳固;我们预测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4.6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市场需求不如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系统性风险等。
|
|
|
奥福环保
|
|
2020-04-22
|
35.79
|
--
|
--
|
47.90
|
33.50% |
|
94.20
|
163.20% |
|
详细
事件概述 2020年4月16日公司发布2019年报,2019年营业收入26,807.83万元,同比增长7.98%,归母净利润5,162.29万元,同比增长10.39%。2019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0.33%,同比增加2.82%。 分析判断: 调整经营战略,聚焦蜂窝陶瓷载体业务 2019年,公司蜂窝陶瓷载体销量622万升,同比+15.64%,毛利率57.28%,营收22409.13万元,同比增加23.48%;VOCs废气处理设备销量14台,毛利率14.73%,营收3981.23万元,同比-29.93%;节能蓄热体对外销量29.30万升,毛利率13.01%,营收365.05万元,同比-53.67%;其他主营业务(包括过滤片、挡板砖等产品)营收19.85万元,同比-88.26%,毛利率31.78%。公司主动调整经营战略,将经营重心置于毛利率更高的蜂窝陶瓷载体业务上面。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出口业务营收显著增长 公司境外销售的主要产品为DPF和船机载体,近两年,公司成功突破DPF技术难点,研制出DPF产品并成功拓展海外市场,获得了更多海外客户的认可。公司自2018年进入美国商用货车后市场,成为AP、Skyline等公司的一级供应商,产品适用于美国现行排放标准EPA2010(与国六标准要求相近),2019年陆续扩大了北美商用货车后市场核心客户并开发韩国等非北美地区客户,在国外的商用货车、新车、后市场及船机载体等领域,新增多家国外厂商,2019年公司的境外销售收入达到5,111.53万元,同比增长124.49%。 为迎接国六标准实施,公司从研发、型式检验、产能建设全方位做好准备 随着我国机动车国六部分排放标准实施及未来国六排放标准全部实施,公司加强国六标准相关新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2019年研发费用同比上升79.19%,公司储备了适用国六柴油车的DOC载体、SCR载体、DPF和ASC载体以及国六汽油车的TWC载体、GPF技术和产品,公司的产品技术储备优势可帮助公司在国六标准正式实施前获得一定的先发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公司与国内外相关主要催化剂厂商、发动机、整车厂商的台架测试和道路测试工作持续进行并已取得多项型式检验公告,截至2019年12日31日,公司已获取国六燃气车型式检验公告565项、国六柴油车型式检验公告14项。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4.57亿元进行产能建设,目前山东基地年产400万升DPF载体项目投入资金进度为13.32%,其他募投项目也已启动建设,根据公司公告,预计所有项目将于最晚2021年11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投资建议 疫情全球扩散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由0.84亿元、1.43亿元分别调整为0.78亿元、1.32亿元,新增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8/1.32/2.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0%、69.7%、86.7%,EPS分别为1.01元、1.71元、3.20元,目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为33X、20X、10X。公司受益于排放标准升级,同时进一步扩大产能,抢占市场份额,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堇青石材料被新材料替代的风险,公司未取得足够的国六系列产品型式检验公告的风险,疫情全球扩散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
|